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第3章第2节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合集下载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和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

【教学重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误差分析【辅助工具】多媒体、实验仪器和药品、视频【教学过程】【导入】【思考】如何判断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如何准确测定一瓶NaOH溶液的浓度呢?【学生】可用酸碱指示剂、pH值试纸等测量【师】可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它的浓度,这种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新课讲授】【讲解】酸碱中和滴定是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标准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待测液)的方法。

【思考】酸碱中和滴定的实质什么?H+ +OH=H2O【师】恰好完全反应时,n(H+)=n(OH),如果用参加反应的c(H+)、c(OH)来表示,c(H+)·V酸=c(OH-)·V碱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酸碱中和滴定中的实验仪器。

图片展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

【师】给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让同学们观察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不同,并讨论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讲解】酸式滴定管:用的是玻璃活塞,只能盛放酸性溶液、强氧化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碱性滴定管:是带玻璃珠的橡胶管,只能盛放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

【强调】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会将玻璃活塞腐蚀(与碱发生反应),也不可以盛放HF溶液。

碱性滴定管不可以用来盛放酸性溶液,会将橡胶管腐蚀。

【师】继续仔细观察滴定管,【学生】标注规格、温度和刻度【师】滴定管精确到0.01mL,瓶壁标注规格、温度和刻度,滴定管的“0”刻度在最上面,越往下数值越大,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所以滴定管的实际容积大于它的标定容积。

【思考】图片中滴定管的读数应该是:【学生】2 mL【思考】滴定管有什么用途:精确地放出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的方法: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师】滴定管滴定前的使用工作先检查是否漏水再用蒸馏水洗涤干净,然后分别用待装溶液润洗2~3遍。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学习目标:酸碱中和滴定(强酸强碱)(C ) 学习重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学习难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操作及误差分析 学习过程: 一、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当我们对物质进行研究时,常常需要鉴定物质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这在化学上叫做 ;若已知物质的组成成分,需要测定物质中各成分的含量,这在化学上叫做 。

(2)酸碱中和滴定是指,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

2.原理:其实质为 。

若用A 代表酸,B 代表碱,据酸和碱反应时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B v A v B V B c A V A c = c (B)=)()()()()()()()()()()(A V B V B c B v A v A c B V A V A c A v B v ⋅=⋅或当)()(A v B v =1时,可简化为:c (B)= 或 c (A)= 二、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终点判断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若用标准的强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则反应开始时溶液的pH 很 (填“大”或“小”),随着强酸的滴入,溶液的pH 逐渐 ;当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 7;当酸过量一滴时,溶液立即变为 性。

若用强碱滴定强酸则恰恰相反。

根据滴定过程中的pH 变化及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只要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滴定终点尽可能与变色范围一致),即可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

在实验室里选用的指示剂一般为 ,当用酸滴定碱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 色刚好褪去;当用碱滴定酸时,恰好中和时颜色由无色变为 色。

三、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仪器: ,药品: 。

1.准备过程:检查 →用水洗涤 →用标准液 →装标准溶液并 (记录初读数)→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 。

2.滴定操作:移取待测溶液,加指示剂2~3滴,滴定,判断终点,读数,重复实验,计算。

《酸碱中和滴定》 导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 导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会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4、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

2、难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三、知识回顾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即 H⁺+ OH⁻= H₂O。

2、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公式:c = n / V(其中 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 表示溶质的物质的量,V 表示溶液的体积)。

四、新课导入在实际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知道某种酸或碱溶液的准确浓度。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测定酸或碱溶液的浓度呢?这就需要用到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酸碱中和滴定。

五、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 n(H⁺)= n(OH⁻),由此可得:c(H⁺)·V(H⁺)= c(OH⁻)·V(OH⁻)。

例如,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有 c(HCl)·V(HCl) = c(NaOH)·V(NaOH) ,通过测量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及未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就可以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

六、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量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

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进行。

七、实验仪器和试剂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1)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下端有玻璃活塞。

(2)碱式滴定管:用于盛装碱性溶液,下端有橡皮管和玻璃球。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

实验活动2 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实验活动2。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便,快速,有足够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中和滴定是继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以后的一个定量实验,也是教材中的三个定量实验之一,本节内容主要是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动手实验将前期所学的酸碱中和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节实验活动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中和的理论知识,了解了酸碱滴定管的使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和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液的pH等知识,因此学生在教师的演示实验下,是有能力自己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的。

本节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体量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理解中和滴定原理,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核心素养。

(2)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学科核心素养。

【评价目标】(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诊断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以及实验的规范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诊断学生的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发展学生处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与误差分析难点:实验误差的分析五.教学方法教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学法:小组合作法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上进行展开的。

因此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实验教学。

由酸碱中和滴定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引入,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学习并不是纯粹的理论,也是有实际应用的。

实验教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带领着学生熟悉实验的过程,通过对错误实验操作的辨析,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认识,结合错误的实验操作来诊断可能造成的实验误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

《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属于分析化学的知识,主要讨论定量分析中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单、快速,并且有足够的准确性,因此,该方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在定量分析中,实验误差是客观存在的,需要对所得实验数据精选处理和评价,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同时具备一定的酸碱指示剂使用的知识,对中和滴定使用的部分仪器也有了初步了解。

具备一定的对定量实验现象的分析、描述、探讨能力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少量定量实验的基础,比如“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硫酸铜结晶水含量的测定”、“中和热的测定”等定量实验。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原理,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2.能进行酸碱中和滴定的相关计算。

3.通过中和滴定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培养实事求是的实验态度。

【评价目标】1.通过了解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定量分析方法,认识分析化学方法在科研中重要性,发展定量研究的意识。

2.通过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多种思维活动,培养定量分析的科学态度。

3.能基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实现对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分析化学方法的认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滴定的操作。

2.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计量依据及计算。

五、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实验 六、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以简单的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入手,引出对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理解。

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探究活动一:滴定实验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引出对实验仪器的认识,掌握滴定管的结构和酸碱式滴定管的区别.通过探究活动二:如何恰好判断滴定终点?引出指示剂的选择相关知识点.通过探究活动三:计算滴定前后溶液PH 的变化.引出对滴定突变的理解,作出滴定过程中溶液PH 变化图像,判定滴定终点等问题.实验具体操作过程,结合课本上的实验步骤, 通过视频展示给学生.最后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七、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目标3目标2目标1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八、教学过程 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如何通过直观现象表征出来?以问题为向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探寻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关键点,正确选择合理的指示剂.通过观看实验操作视频,以及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步骤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熟悉实验操作细节.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滴定前后溶液PH 的计算,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 变化图像,进一步理解指示剂突变点前后颜色的变化. 以PH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情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了解PH 的发展史。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学案

第2课时酸碱中和滴定运用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溶液浓度,掌握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形成定量研究的能力。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实验仪器1.酸碱中和滴定(1)概念: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

①反应实质:H++OH-H2O。

②定量关系: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H+)=n(OH-),即c(H+)·V酸=c(OH-)·V碱。

2.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1)仪器。

酸式滴定管(A)、碱式滴定管(B)、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

(2)滴定管的结构。

(3)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3.试剂(1)酸碱中和滴定所用的试剂有标准液、待测液和指示剂。

(2)酸碱中和滴定中的指示剂常用酚酞或甲基橙。

4.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1.判断正误。

(1)酸碱中和滴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浓度越大越好。

( )(2)可用碱式滴定管盛装KOH、Na2CO3等碱性溶液。

( )(3)量取20.00 mL NaOH溶液,可选择碱式滴定管或量筒。

( ) 答案:(1)×(2) √(3) ×2.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D )A.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B.用广泛pH试纸测出某溶液pH为5.2C.用托盘天平称取8.75 g食盐D.用酸式滴定管测出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5.60 mL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容量瓶、量筒和滴定管上都标有使用温度B.分液漏斗和滴定管在使用前需检验是否漏液C.滴定管使用时水洗后还需用待装液润洗D.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H2C2O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解析:KMnO4标准溶液和H2C2O4溶液都应放在酸式滴定管内,该实验不需要使用碱式滴定管,D错误。

4.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出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时,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B )A.石蕊,由蓝变红B.甲基橙,由黄变橙C.酚酞,由红变浅红D.甲基橙,由橙变黄解析: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滴定终点溶液显酸性,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3.1变红,pH>4.4变黄,3.1~4.4呈橙色,所以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前溶液呈碱性,滴定终点溶液呈酸性,所以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由黄变橙,故选B。

3.2.2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3.2.2酸碱中和滴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的理解有些困难,因此在讲解时我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图示来解释,并通过学生实验来让他们亲自操作,加深理解。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因此在实验环节我特别强调了操作规范和观察细节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积极参与,收获也很大。但是,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讲解时的语言表达不够准确,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还不够到位等,这些都是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的。
-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总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酸碱中和滴定的历史发展:介绍酸碱中和滴定法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化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现代酸碱中和滴定技术:介绍现代酸碱中和滴定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如滴定分析仪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相关学术研究:推荐一些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供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阅读。
-讲解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滴定操作步骤,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进行滴定实验。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给出一个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讨论和解答。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步骤和误差分析的理解。
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滴定操作;
3.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及误差分析;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教学重点: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操作步骤及误差分析。
教学难点: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2酸碱中和滴定 同步学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3.2.2酸碱中和滴定 同步学案

课时2 酸碱中和滴定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熟记酸碱中和滴管的主要仪器的名称及用途。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现操作、计算方法和误差分析。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中溶解pH 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

自主学习·必备知识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础知识1.概念和原理: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想一想1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是否一定相等?答案:不一定。

2.常用仪器:① 滴定管 、铁架台、滴定管夹、② 锥形瓶 、烧杯等。

仪器A 是③ 酸式滴定管 ,仪器B 是④ 碱式滴定管 ,精密度:0.01 mL 。

想一想2某一50.00 mL 的酸式滴定管目前的读数是25.00 mL ,若将溶液全部放完,则放出溶液的体积是25.00 mL 吗?答案:不是。

要大于25.00 mL ,因为酸式滴定管最大刻度线下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放出溶液的体积大于25.00 mL 。

3.主要试剂(1)待测液;(2)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标准液);(3)酸碱指示剂(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4.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颜色与pH 的关系)石蕊<5.0⑤ 红 色 5.0∼8.0 紫色 >8.0蓝色 酚酞 <8.2⑥ 无 色 8.2∼10.0 浅红色>10.0红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 橙色>4.4⑦ 黄 色想一想3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为何一般不用紫色石蕊溶液作指示剂?答案:紫色石蕊溶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会使滴定误差变大。

知识点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过程及应用1.滴定过程(1)滴定管中装入已知浓度的酸(或碱),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的未知浓度、待测定的碱(或酸),待测液中预先滴有几滴①酸碱指示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2 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1.了解酸碱中和的原理。

2.学会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

3.了解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4.学会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

1.酸碱中和的有关计算
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
1.滴定原理
(1)反应实质:H++OH-===H2O。

(2)定量关系:中和反应中酸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n(H+)=n(OH-),即c(H +)·V酸=c(OH-)·V碱,则c(H+)=____________或c(OH-)=____________。

2.实验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

(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3.实验用品
(1)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仪器:____式滴定管,____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________。

4.滴定管
(1)构造
(2)使用方法
①检查仪器: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________。

②润洗仪器: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________次。

③加入反应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到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________处。

④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并记录读数。

5.实验操作
(1)准备工作:滴定前仪器的检查、洗涤、装液。

滴定管:①________,②洗涤,③________,④装液,⑤固定,⑥________,⑦调液面,⑧记录。

锥形瓶:①洗涤,②装液,③加指示剂。

(2)滴定操作
(3)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最后求得待测溶液的浓度。

6.误差分析
(1)误差分析方法
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式c待=c标·V标
V待分析:当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溶液时,c标、V待均为定值,c待
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消耗标准溶液多,则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溶液少,则结果偏低。

(2)常见误差分析
类别操作结果
来自滴定管中产生的误差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量液后无气泡盛待测液的测定管滴定前无气泡,量液后有气泡
来自锥形瓶中产生的误差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洗
锥形瓶未洗净,残留有与待测液中溶质反应的少量物质待测液加水稀释
读数带来的误差用滴定管量
取待测液
先俯视后仰视
先仰视后俯视标准液
先俯视后仰视
先仰视后俯视
来自配制标准液产生的误差配制0.1 mol·L-1的
NaOH溶液500 mL
需要NaOH的质量
为2.0 g
NaOH已部分潮解或称量时间过长
NaOH中含
有杂质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所含杂质消耗1 mol HCl需质量
大于40 g(例如Na2CO3、
NaHCO3)
所含杂质消耗1 mol HCl需质量
小于40 g(例如Na2O)
砝码有油污或生锈
注意:对于仰视、俯视所造成的读数误差,可以用画图的形式来理解和记忆。

如图是对量筒和滴定管进行仰视、俯视读数的模拟图。

其共同点在于:俯视时液面位于读取刻度的下方;仰视时液面位于读取刻度的上方(记住“俯下仰上”)。

对于滴定管,仰视所读的值比平视大,俯视所读的值比平视小,而量筒则正好相反。

滴定终点时的错误读数所造成的误差可简记为“仰高俯低”(假定滴定前读数正确)。

【练习】1.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取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NaOH溶液润洗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用NaOH溶液润洗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滴定管尖端处气泡消失
D.滴定前仰视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2.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溶液时,会导致待测碱液浓度结果偏低的操作是()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装待测液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注入标准液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滴定后滴定管尖嘴处悬挂液滴
3.某学习小组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10.00mL未知浓度的稀硫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时使用的滴定管选乙
B.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30s内不恢复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滴定过程中视线应如图丁中a所示
D.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分别如丁a、b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4.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石蕊作指示剂
B.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中液面下降
C.需做平行实验2~3次
D.当溶液颜色变化时立即读数
5.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典型的定量实验。

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稀NaOH标准溶液滴定某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滴定中三次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编号123
待测溶液体积/mL20.0020.0020.00
稀NaOH 溶液的体
积/mL 25.0423.0024.96
A.实验中装稀NaOH溶液的滴定管用图所示方法赶气泡
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橙色
C.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NaOH溶液滴定,会导致测定的H2SO4溶液浓度偏大
D.实验测得c(H2SO4)═0.1217mol•L﹣1
6.用标准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A.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7.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方法,用0.01mo/L盐酸滴定锥形瓶中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使测定结果偏高的是()
①未用标推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清洗后,用待测液润洗
③装盐酸的滴定管尖嘴处开始无气泡,滴定终点时有气泡
④滴定终点读数后,发现滴定管嘴处悬挂一滴标准液液滴
⑤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内溶液颜色又很快恢复原色
⑥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A.①②④B.①④⑥C.①③④D.③④⑤
1.下列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弱碱甲胺溶液宜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B.中和滴定实验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滴定管和锥形瓶
C.如果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测得结果会偏高
D.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2.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某NaOH溶液。

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D.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3.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氢氧化钠溶液润洗
B.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盐酸进行滴定
C.当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时,即为滴定终点
D.滴定时,边摇动锥形瓶边观察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用石蕊试液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B.滴定时应控制滴加速率:先快后慢
C.标准液浓度越大,滴定误差越小
D.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5.下列关于酸碱中和滴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用石蕊试液作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B.标准液浓度越大,滴定误差越小
C.滴定时应控制滴加速率:先快后慢
D.滴定时,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6.用标准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滴定管、锥形瓶均用待测醋酸溶液润洗后进行滴定
B.滴定时,眼睛要注视滴定管的读数
C.滴定前平视滴定管刻度线,滴定终点俯视刻度线,滴定结果偏低
D.用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红色为滴定终点7.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A.用石蕊作指示剂
B.锥形瓶要用待测液润洗
C.如图滴定管读数为25.65mL
D.滴定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课前复习答案】氢离子与氢氧根反应产生水
【知识点填空答案】1.(2)c (OH -
)·V 碱V 酸;c (H +
)·V 酸
V 碱
3.(2)酸;碱;锥形瓶
4.(1)酸;酸或氧化性;碱;碱(2)①是否漏水;②2~3;③2~3 cm 5.(1)查漏;润洗;排气(2)滴定管活塞;锥形瓶;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6.偏高;偏低;偏高;偏低;偏低;偏高;偏高;偏低;无影响;偏低;偏高;偏高;偏低;偏高;偏高;偏高;偏低;偏低 【练习答案】CCDCDBA 【检测反馈答案】ADDBC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