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空推方案
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

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一、前言盾构机作为现代隧道施工的重要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隧道等工程中。
在盾构施工中,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工期,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工法特点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的主要特点有:1. 高效快速:通过连续推进和空推过站,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2. 降低成本:减少了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间和材料的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
3. 减少土体沉降:施工期间,通过快速推进,减少了地表沉降的时间和程度。
4. 施工安全:采用专业的工艺和设备,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适用于地铁、隧道等长距离的施工工程,特别适用于地下车站的建设。
这种工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车站的施工,减少了对地上交通和周边建筑的影响。
四、工艺原理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的核心是利用盾构机的推力和空推技术,使盾构机以加快的速度连续推进,并通过临时车站进行空推,提高施工效率。
具体工艺原理包括:1. 利用盾构机的自重和推力,推进盾构机。
2. 在连续推进到一定距离后,盾构机停止推进,进行空推过站。
3. 通过临时车站,将盾构机推进到下一工段,继续进行空推和推进。
五、施工工艺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准备阶段:进行场地平整、设备调试等准备工作。
2. 盾构机启动和推进阶段:盾构机启动,开始推进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推进距离和速度的控制。
3. 空推过站阶段:盾构机推进一段距离后,通过临时车站进行空推过站,通过控制推进距离和速度,实现快速过站。
4. 继续推进阶段:空推过站后,盾构机继续推进,进行下一工段的施工。
5. 完工阶段:盾构机到达目标位置,施工完成。
六、劳动组织盾构机整体快速空推过站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分工和配合,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等。
盾构过空推段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与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⑴《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⑵《地下铁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299-2003);⑶《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竺维彬鞠世建著;⑷《深圳地铁盾构隧道技术研究与实践》刘建国著;⑸《西平站~蛤地站区间隧道纵断面与特殊地段处理措施》⑹《西平站~蛤地站区间地质勘察报告》二、编制原则⑴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⑵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⑶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⑷采用监控措施和信息反馈与超前预报系统指导施工。
⑸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满足政府与业主的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标段位置与范围东莞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2307标段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线路自东莞大道与西平二路口的西平站,沿东莞大道从东北往西南方向前进,过西平三路口、穿环城路高架桥、宏北路口后到达东莞大道与宏三路口的蛤地站。
标段位置见图2-1所示。
标段工程全长2262.808m,由一站一区间(西平站、西平站~蛤地站区间)组成。
西平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西平站~蛤地站区间隧道为两条单线隧道,地面条件为双向八车道主干道,中央绿化带较宽阔,两侧各设有一条辅道。
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对中间硬岩段(左线367m、右线260m)则采用矿山法开挖,盾构空载推进衬砌。
设风机房兼矿山法施工竖井1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1处、单独联络通道2处。
标段工程范围见图2-2所示。
图2-1 标段工程位置图西平站区间终点里程Z D K 17+869.892Z D K 20+163.399区间起点里程1#联络通道Z D K 19+398.624.0003#联络通道蛤地站2#联络通道左线 1528.732m 右线 1500.108m左线 232.976m 右线 222.976m 左线 513.399m 右线 492.699m 矿山法终点里程Z D K 19+650.00中间风机房矿山段盾构段盾构段矿山法起点里程Y D K 19+370.0Y D K 19+640.0矿山法段终点里程区间终点里程Y D K 17+869.892中间风井起点里程中间风机房终点矿山法起点里程Z D K 19+417.024Z D K 20+132.699区间起点里程图2-2 标段工程范围图二、设计概况根据隧道所处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断面大小与埋深情况,隧道洞身大部分穿越中微风化花岗片麻岩,最大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17Mpa ,且部分地段上软下硬,盾构机掘进困难,故采用矿山法完成隧道开挖、初支,盾构通过拼装管片。
盾构机空推工艺及技术要点

盾构机空推工艺及技术要点嘿,咱今儿个就来唠唠这盾构机空推工艺及技术要点!你可别小瞧这盾构机,它就像是在地下挖洞的超级大力士!那什么是盾构机空推呢?简单说,就是盾构机在没有土压的情况下往前推进。
这就好比一辆没装货的卡车在路上跑,虽然轻松,但也得注意好多事儿呢!先说说这工艺。
盾构机空推的时候,就像人走路一样,得一步一步稳稳当当的。
得保证盾构机的姿态正确,不能歪七扭八的,不然可就容易出问题啦!这就像你走路要是歪着走,那不得摔跟头呀!然后呢,管片的安装也很重要。
管片就像是给隧道穿上的一层保护衣,得严丝合缝的,不能有缝隙。
要不然,以后隧道漏水啥的,那可就麻烦大了!这管片安装就跟搭积木似的,得仔细认真,不能马虎。
还有啊,盾构机的推进速度也得控制好。
太快了不行,容易出事儿;太慢了也不行,耽误工期。
这就跟跑步一样,得找到一个合适的节奏,才能跑得又快又稳。
再讲讲技术要点。
盾构机的刀具可不能忽视,就像战士的武器,得锋利好用。
要是刀具不行了,那盾构机还怎么干活呀!这刀具就好比我们切菜的刀,钝了可就切不动菜啦!液压系统也很关键呀!这可是盾构机的动力之源。
要是液压系统出问题了,那盾构机不就成了一堆废铁啦!这液压系统就像人的心脏一样,给整个身体提供动力呢!同步注浆也得做好。
这就像是给隧道打补丁,得把缝隙填满,让隧道更结实。
不然,隧道摇摇晃晃的,多吓人呀!还有很多细节呢!比如盾构机的各种参数要时刻监控,一有异常就得赶紧处理。
这就像我们身体不舒服了要赶紧去看医生一样,不能拖着呀!再比如,盾构机空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定要到位,可不能让工人师傅们有危险呀!总之呢,盾构机空推工艺及技术要点可真是不少!每一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
这可是关系到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大事呀!咱可不能掉以轻心,得像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爱护这盾构机,让它好好工作,为我们挖出一条条坚固又漂亮的隧道!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矿山法盾构空推段施工

矿山法盾构空推段施工本工区矿山法盾构空推段施工具体可分为两种空推施工工艺:①矿山法暗挖初支后有管片拼装②矿山法暗挖二衬完成后无管片拼装。
本标段空推段具体情况如下:(1)湖里公园站~华荣路站区间左线474.305m,右线452.778 m。
左线在左DK6+985.132~左DK7+182.454区段因基岩面突起采用矿山法施工初支,在左DK7+182.454~左DK7+459.437区段采用盾构机空推拼装管片。
空推长度为276.983m。
(2)华荣路站~火炬园站区间左线866.564m,右线871.181m。
本区间为盾构法施工后再结合暗挖盾构空推,其中左线在左DK8+183.676~左DK8+549.508区段,右线右DK8+179.055~右DK8+549.508区段均采用暗挖二衬完成后无管片拼装空推。
空推长度为左线365.832m,右线370.453m。
(3)火炬园站~创业桥站区间左线463.047m,右线463.614m。
本区间为矿山法施工后再结合盾构法空推,然后采用盾构法施工至隧道贯通。
其中左线左DK8+808.659~左DK8+883.473区段为暗挖二衬完成后无管片拼装空推,右线右DK8+808.659~右DK8+970段为基岩凸起段,采用矿山法施工初支后采用盾构机空推拼装管片。
施工工艺:(1)矿山法暗挖初支后有管片拼装盾构机空推+拼装管片的主要工序为:盾构机步进→安装管片→管片背衬回填(喷射豆砾石)→管片背填注浆。
其工序流程见图1。
图1 盾构机空推+拼装管片过暗挖段工序流程图(1)盾构机步进。
盾构机在导台上步进时,每步进1.2m安装一环管片,在步进过程中在盾构机前方提供反力,以确保管片安装质量要求,增强管片防水效果。
(2)安装管片。
管片安装工艺与正常掘进时相同。
(3)管片背衬回填(喷射豆砾石)。
管片安装完成后,及时进行管片的背衬回填工作。
背衬回填时,首先每隔4.8m在盾构机的切口四周用袋装砂石料围成一个围堰,防止浆液、豆砾石从刀盘前方流出。
盾构空推方案

盾构过矿山法隧道方案1)盾构机进矿山法隧道前的准备(1)导台测量及断面超欠挖测量导台是盾构机通过硬岩隧道时的下部支撑,其施工精度直接决定着盾构机的姿态。
导台施工模板定位后必须进行测量复核,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标高的复测,确保导向平台的标高施工精度在0~+15mm以内。
导台施工完成后,由测量班对导台进行线路联系测量,包括水平及竖直方向,误差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的,需重新施作。
由于矿山法隧道采用爆破施工,隧道断面存在大量的超挖或欠挖现象,一旦隧道欠挖严重,盾构机无法通过,后期处理难度较大。
在盾构机进矿山法隧道之前对矿山法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一旦欠挖影响盾构机通过,则提前处理。
隧道断面测量采用直径6320mm的钢环模具进行测量,测量合格后,直径6280mm盾构机即可顺利通过矿山法隧道。
图2 导台断面图(2)“洞门处理”盾构机到达前在矿山法隧道端头掌子面进行钻孔处理,以便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时,洞口形成的断面为光面,不至于参差不平影响盾构掘进。
具体钻孔方法为沿隧道内径6400钻孔,钻孔深度300mm,环向间距500,钻孔孔径25mm。
(3)豆粒石备料盾构机矿山法隧道空推掘进时,由于盾构机前方阻力很小,需对盾体及管片周围喷射豆粒石,以便增大摩擦阻力,增加推力,挤紧管片止水胶条。
豆粒石选择直径5~10mm,具体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豆粒石在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前需提前备料。
具体备料方量为需填充空隙的60%~70%。
豆粒石从矿山法隧道竖井用溜槽下放到井下,井下采用2m3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均匀铺到导台两侧。
2)进矿山法隧道前的盾构掘进机姿态控制盾构机进入硬岩隧道前的25m作为盾构机到达段,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敞开模式掘进。
盾构机进入到达段时,逐步减小推力、降低推进速度,并加强出土量的监控频次。
刀盘转速为1.65~1.85r/min,盾构机推进总推力小于800t,推进速度不大于25mm/min。
盾构机进入硬岩隧道前的最后3环采掘进速度控制在15mm/min以内,总推力减少为600t以内,采用小推力、低速度进入矿山法隧道。
盾构空推过节点井施工措施

作者简介:王岩松,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施工技术管理。
盾构空推过节点井施工措施王岩松(中铁十七局集团第六公司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1)摘 要:塔北路综合管廊施工过程中,结构井与盾构区间有两种施工方式,即先节点井后盾构区间(先井后盾)和先盾构区间后节点井(先盾后井)。
采用先井后盾法施工时,盾构如何安全、高效地通过中间节点井,直接影响着工程整体进度。
文章针对先井后盾法施工中盾构空推过节点井的多种方案进行比选,对各项施工措施予以描述,为后续施工提供参照。
关键词:盾构;空推;过井中图分类号:U455.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20)09-0077-021 工程概况塔北路综合管廊DJ-04-01~DJ-05段区间起讫里程为GL-4-K0+000.000~GL-4-K0+977.868,区间跨越4个节点井,中间分为3段,盾构在DJ-05井始发,在DJ-04-01井接收,中间在里程GL-4-K0+276.999~GL-4-K0+300.599和GL-4-K0+583.999~GL-4-K0+607.599段分别穿越两个中间工艺井(GJ-12/11)。
节点井端墙厚900mm ,内空尺寸均为21.8m ×9.3m 。
区间施工流向如图1所示。
区间线路在此段平面线型为直线,竖向按3.546‰坡度上坡。
2 方案比选针对该工程盾构空推过中间井施工,可行方案有3种:施做导台过井、节点井底板回填过井、施作简易平台过井。
2.1 导台过井底板施工完成后,根据盾构机外皮与底板结构的关系,按既定方案回填素混凝土,使浇筑成型面为凹型,并在左右两侧斜面上预埋43钢轨,在导台两侧按1.2m 间距预埋负环管片锁紧拉钩。
集水井处采用φ426钢管筒支撑并加固。
盾构抵达中间井接收后,直接在导台凹面上拼装负环空推过站[1]。
区间施工完成后,拆除负环管片,并根据设计需要,对回填的素混凝土进行处理。
盾构过空推段施工方案(1)

盾构过空推段施工方案(1)
一、施工概况
盾构过空推段工程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介绍盾构过空推段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安全措施等内容。
二、施工准备
2.1 方案设计
在进行盾构过空推段施工之前,需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盾构机的选择、隧道特点分析、施工进度计划等。
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场地、地质情况、地下管线分布等因素。
2.2 资料准备
施工前需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土建施工图纸、盾构机技术资料、管线位置资料等,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艺
3.1 施工流程
(1)洞室开挖: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盾构机进行洞室开挖,确保洞室尺寸符合要求。
(2)管片拼装:将预制好的管片运入洞室进行拼装,注意拼装质量和密实度。
(3)盾构推进:盾构机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地质情况,确保安全稳定推进。
(4)注浆封固: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注浆封固,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3.2 施工注意事项
(1)遵守施工规范,保障施工质量。
(2)人员需按照规定佩戴安全装备。
(3)加强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四、安全措施
在盾构过空推段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施工单位需做到安全第一,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
五、总结
盾构过空推段的施工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注重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探析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空推始发下井操作

探析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空推始发下井操作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以及后续设备空推始发,与常规掘进始发不同,始发时即在已完成初支的矿山法隧道内只拼装管片通过,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以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进行,以保证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科学性。
一、工程基本情况本次工程主要设备有两台盾构机和后续设备,已完成初支的始发段矿山法隧道长度分别为30米、45米。
在设备抵达车站盾构始发井的时候,应该先进行检查和改造,在此基础上以垂直下井的方式进行组装。
组装调试完成后,在矿山法隧道的导台上进行管片拼装空推掘进(不出渣土),之后到达隧道掌子面,正式出土掘进。
上图为工程的简单示意图。
二、施工方案确定一般情况下,盾构机以及后续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都应该以及具体的规范来进行操作,本次工程中我们采用的是分件下井的施工方案来进行。
另外,此次工程中的盾构机主要设备尺寸和重量相对较高,应该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验收和分析,由此具体施工方案确定如下:其一,使用250吨位的履带式液压吊机,讲盾构机和后续设备起吊下井;其二,选择使用90吨位级的汽车吊机作为辅助设备,对于大型设备的翻身动作进行辅助。
盾构机盾体安装完成后先行推入隧道内导台上,铺设轨道,将后续台车向盾体牵引至链接位置,安装盾构机液压、电气管线,安装反力架,保证反力架有足够支撑空推的反力。
盾构机调试完毕,安装检查豆粒石喷射机,空推始发掘进。
三、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空推始发控制重点在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以空推始发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是保证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空推始发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具体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防止盾构机翻转在盾构机空推结束后准备掘进,刀盘切入掌子面时,因无法对盾体进行防扭转加固,同时盾体周围填充不是很密实,与四周的摩擦力很小,当刀盘转动时很容易造成盾构机的滚动。
预防措施:1、盾壳周围4~5米一道的沙袋围堰要堆码严密,在喷填管片背后时尽量填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过矿山法隧道方案1.工程概况1.1 区间概况本区间设计范围内隧道自田贝站南端头南行至翠竹路,左转向东南穿越大头岭至大头岭南侧,后穿过东门北路住宅小区,到达翠竹站东侧端头。
本区间设计范围里程ZDK10+165.970~ZDK11+374.800(含短链16.138m)。
全区间有盾构开挖盾构衬砌隧道和矿山法开挖盾构衬砌隧道两种隧道,其中:ZDK10+165.970~ZDK10+635.000和ZDK11+022.000~ZDK11+374.800为盾构开挖盾构衬砌隧道,ZDK10+635.000~ZDK11+022.000为矿山法开挖盾构衬砌隧道。
盾构开挖盾构衬砌隧道长821.83mm(单洞);矿山法开挖盾构衬砌隧道长387m(单洞)。
区间在ZDK10+470.117和ZDK11+017.5处共设2处联络通道,在ZDK10+470.117处联络通道中间设区间排水泵房,在ZDK11+017.5处设矿山法施工横通道,在横通道端头设施工竖井。
1.2 矿山法隧道概况1.2.1 矿山法隧道矿山法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隧道衬砌及支护参数主要根据结构断面、围岩级别、水文地质条件、结构受力特性等因素,类比同类工程,并经计算分析及优化综合确定。
区间结构支护形式为初期衬砌和盾构混凝土管片相结合,初期支护主要由超前小导管、砂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组成初期衬砌支护体系。
矿山法隧道成洞断面见图1.图1 矿山法隧道成洞断面图1.2.2 临时竖井及横通道井筒净空5m×6m,井深约28.1m。
竖井支护按其围岩类别、使用要求,以及以往工程施工经验类比确定支护参数:初期支护分别为300mm、200mm厚的C20网喷混凝土与型钢钢架联合支护,井壁打设φ22砂浆锚杆。
横通道净宽5m,净高分别为4.5m和8.5m,长43.91m。
采用割圆拱直边墙断面。
其中线与地铁隧道右线线路相垂直,交点里程为YDK11+040。
采用网喷C20混凝土,打设φ22砂浆锚杆进行支护。
2. 盾构机进矿山法隧道前的准备2.1 导台测量及断面超欠挖测量矿山法隧道导台厚度150mm,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导台弦长3150mm,导台详见图2.导台是盾构机通过硬岩隧道时的下部支撑,其施工精度直接决定着盾构机的姿态。
导台施工模板定位后必须进行测量复核,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标高的复测,确保导向平台的标高施工精度在0~+15mm以内。
导台施工完成后,由测量班对导台进行线路联系测量,包括水平及竖直方向,误差超过设计规范要求的,需重新施作。
由于矿山法隧道采用爆破施工,隧道断面存在大量的超挖或欠挖现象,一旦隧道欠挖严重,盾构机无法通过,后期处理难度较大。
在盾构机进矿山法隧道之前对矿山法隧道进行断面测量,一旦欠挖影响盾构机通过,则提前处理。
隧道断面测量采用直径6320mm的钢环模具进行测量,测量合格后,直径6280mm盾构机即可顺利通过矿山法隧道。
图2 导台断面图2.2 “洞门处理”盾构机到达前在矿山法隧道端头掌子面进行钻孔处理,以便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时,洞口形成的断面为光面,不至于参差不平影响盾构掘进。
具体钻孔方法为沿隧道内径6400钻孔,钻孔深度300mm,环向间距500,钻孔孔径25mm。
2.3 豆粒石备料盾构机矿山法隧道空推掘进时,由于盾构机前方阻力很小,需对盾体及管片周围喷射豆粒石,以便增大摩擦阻力,增加推力,挤紧管片止水胶条。
豆粒石选择直径5~10mm,具体性能指标见表2。
表2 豆粒石性能指标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品质指标表观密度/(kg/m3) 2600堆积密度/(kg/ m3) 1320紧密密度/(kg/ m3) 1500含泥量/% 0.6 ≤2.0泥块含量/% 0.3 ≤0.7针片状物含量/% 11 ≤2510mm筛孔累计筛余/% 12 0~155mm筛孔累计筛余/% 95 80~1002.5mm筛孔累计筛余/% 99 95~100注:豆粒石为花岗岩,粒径为5~10mm豆粒石在盾构机进入矿山法隧道前需提前备料。
具体备料方量为需填充空隙的60%~70%。
豆粒石从矿山法隧道竖井用溜槽下放到井下,井下采用2m3翻斗车进行水平运输,均匀铺到导台两侧。
3. 进矿山法隧道前的盾构掘进机姿态控制盾构机进入硬岩隧道前的25m作为盾构机到达段,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敞开模式掘进。
盾构机进入到达段时,逐步减小推力、降低推进速度,并加强出土量的监控频次。
刀盘转速为1.65~1.85r/min,盾构机推进总推力小于800t,推进速度不大于25mm/min。
盾构机进入硬岩隧道前的最后3环采掘进速度控制在15mm/min以内,总推力减少为600t以内,采用小推力、低速度进入矿山法隧道。
在盾构机进入硬岩隧道前的150~200m,对盾构开挖隧道和硬岩隧道洞内所有测量控制点进行一次整体的、系统的复测和联测,对所有控制点的座标进行精密、准确的平差计算。
在盾构机到达硬岩隧道前的100m、50m时应分别人工复测盾构机姿态,及时纠正偏差,确保盾构机顺利进入接收段。
盾构机在到达段掘进过程中,应派专人负责观察硬岩隧道段的岩面变化情况。
发现围岩或硬岩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有较大震动或变形时,应立即通知盾构主司机调整掘进参数,防止推进力过大而造成刀盘前部围岩的大面积坍塌。
4. 矿山法隧道内空推4.1 盾构机步进根据刀盘与导向平台之间的关系,调整各组推进油缸的行程,使盾构姿态沿设计线路方向推进。
前期施工时推进速度一般控制在15~40㎜∕min之间,工艺熟练后推进速度可达到60~85㎜∕min。
下部油缸压力略大于上部油缸压力。
盾构推进时,派专人在盾构机前方检查、监测盾构机推进情况,主要检查硬岩隧道的开挖是否有侵入盾构刀盘轮廓的岩石存在、盾构前体下部与导台的结合情况等。
盾构推进时,刀盘前方的监测人员与盾构主司机要紧密配合,使盾构机沿导台的中心进行前移,保证盾构前移时管片受力均匀。
盾构机向前步进时,混凝土导台必须清理干净,以便盾构机能在导台上安全顺利步进。
4.2 管片拼装加强管片选型工作,通过控制盾尾与管片外表面的间隙,确保管片拼装符合设计要求。
管片拼装工艺与正常掘进时的工艺相同。
选型时,根据盾尾间隙与油缸行程差,结合盾构姿态选择合适的管片。
管片每安装一片,先人工初步紧固连接螺栓;安装完一环后,用电动扳手对所有管片螺栓进行紧固;管片出盾尾后,重新用扳手人工进行紧固。
4.3 豆粒石填充豆粒石填充采用湿喷机在刀盘前面喷射,湿喷机喷射速率应达到每小时6~9 m3。
喷射豆粒石时,每隔4.5m在盾构机的切口四周用袋装砂石料围成一个围堰,围堰范围不小于2:00~10:00的时钟位置,以防管片背后的豆粒石、砂浆前窜。
从刀盘前方向盾构后方吹入粒径5~10mm的豆粒石骨料,喷射压力为0.25~0.3Mpa。
喷射豆粒石过程中,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以免飞石伤人。
4.4 同步注浆4.4.1同步注浆浆液性能同步注浆采用水泥砂浆。
浆液初凝时间为8h,终凝时间为10.5h,施工时根据盾构机推进过程中浆液的流动情况,适当调整浆液胶凝时间。
4.4.2注浆工艺同步注浆在每环管片喷射豆粒石回填后进行,与盾构机步进同步。
注浆通过盾构机自身配备的同步注浆系统,采用手动控制方式,由人工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注浆流量、速度、压力。
(1)注浆压力:为保证对管片背后空隙的有效填充,同时防止砂浆前窜至刀盘前方,注浆压力取值为0.05~0.08Mpa。
(2)注浆结束标准:同步注浆时盾壳外围是敞开的,压力变化不大,不以压力作为注浆结束的控制标准。
当注浆量达到理论注浆量的80%以上时,即可结束注浆。
在注浆过称加强对盾构机四周以及盾壳外部的围堰变形的观测,发现有浆液外泄,应暂时停止注浆。
4.4.3注浆效果检查在盾构机管片安装10环后,每间隔6m(4环管片)在管片注浆孔处开口检查注浆效果,根据检查效果,决定是否进行补充注浆。
4.5 二次注浆在盾构机通过硬岩隧道后,根据管片间渗漏水情况,采用二次注浆泵进行注浆堵水。
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夜浆。
浆液配比水泥:水玻璃为1:1.注浆压力为0.2~0.3Mpa,注浆流量不大于10L/min。
注浆结束标准采用注浆压力单指标控制。
5. 二次始发盾构机即将到达盾构段掌子面时,即对盾体周围尽可能多的填充豆粒石,填充完毕后将刀盘前面清理干净,包括设备及材料等。
盾构机顶到掌子面同时开始转动刀盘,根据滚动角变化,调整刀盘左转右转方向。
直至盾体进入土体,滚动角变化不大为止。
6、质量措施1、成立以项目总工任组长,盾构主司机、值班土木工程师、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掘进班班长、注浆司机为组员的技术小组,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并提供技术指导。
2、施工前对导台、盾构机推进、管片拼装等关键工序作业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由值班土木工程师跟班进行指导、监控。
3、由专职质量工程师负责各工序质量的检验及施工过程的控制,严格工序交接班制度,严禁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施工流程。
4、严格控制盾构姿态及管片选型,以免因盾构姿态不好,破坏导台。
5、每安装3~5环,对管片姿态进行人工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结合盾尾的盾壳间隙进行管片的选型。
6、确保管片与硬岩隧道初期支护间空隙的充填密实度,保证管片下半部有足够的支撑力。
7、严格控制同步注浆压力,不能因太小而填充的不充分,也不能太大而流串到刀盘前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7、安全措施1、严格按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严格制定和执行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2、加强硬岩隧道段(包括竖井段)的通风和照明工作,提高洞内作业环境条件,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3、加强垂直运输及洞内水平运输系统的控制,防止高空物体坠落及车辆事故的发生。
4、加强洞内用电控制,确保施工安全。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翠田区间左线工区 2009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