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电阻》教学设计篇16.3 电阻教学设计1、学问和技能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依据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推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重点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让同学建立将物理学问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课时1.复习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2.引入新课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试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提出问题:上述两次试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3.进行新课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试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试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预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不能设计一组试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在同学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同学试验.(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交代新课开头的试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表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ab 锰铜相同相同相同cd 镍铬合金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表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 1米相同相同ef 0.5米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表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相同 s 相同gh 2s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方,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试验(图3).演示试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看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上升,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板书:〈三、导体的电阻打算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打算,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状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练习题:(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电阻》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3)会用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物质的导电性和影响金属导体电阻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理解控制变量、转换和类比的物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阅读观察课文图4-3-3,从常温下一些物质导电和绝缘能力的排列顺序,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常见的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常见的绝缘体有: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5.如何理解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拓展:(1)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可以相互转化。

(2)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举例说明)。

6.教师点拨肯定后,介绍半导体限时30秒时间记忆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有哪些,分别以希沃白板中的“趣味分类”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掌握情况。

【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任务二、认识电阻在前面的“导电性检测器”实验中,分别接铜线、铁线和铅笔芯时灯泡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不同。

思考:为何亮度不一样?你看到的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分析得出: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理学中,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引入电阻概念。

学生自学课本P63 “在物理学中——而命名”部分,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电阻的概念是什么,电阻用什么字母表示?(2)电阻的单位是什么?符号是什么?发。

1.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除了与材料有关还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生提出猜想:(1)导体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2)导体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3.设计实验:小组交流讨论,归纳方法(1)怎样比较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的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电流表示数大,则电阻小;电流表示数小,则电阻大。

电阻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电阻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第4篇电阻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温馨提示:通过学习目标的认识找寻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明确学习重难点,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并进行突破掌握。

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会用探究的方法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重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习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器材准备: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导线、电源、电流表、开关等。

互动课堂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学伴、教师、教材、参考资料的交流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观察教材P14演示实验思考并回答:把铜线或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时,接入时小灯泡更亮,这个现象对我们有何启示?二、实验探究:1.认识电阻(1)把教材中图6.3-1装置中接入电流表,当铜丝或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灯泡越亮,电流表的示数就____,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有____(相同或不同)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导体的电流通常用字母__表示,电阻的单位是___,简称___,符号是___,另外来可用___、__作它的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M=__ 1K=__(3)自学教材中图6.3-3常温下物体的导电的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图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内容的信息或规律:。

2.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

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4)用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探究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__不同,__、__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16.3电阻(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6.3电阻(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16.3 电阻(教学设计)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电阻的奥秘,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本质原因,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的实际情景,如照明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引导学生关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5.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3 电阻电阻: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欧姆(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14题。

2. 实例分析:分析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的电阻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了解常见电阻值的大小。

学生能够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并能运用此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经历探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了解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

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灯泡、开关和导线。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

提出问题:如果在电路中接入一段不同的导线,灯泡的亮度会发生变化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入电阻的概念。

2、新课讲授电阻的概念讲解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举例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比如铜导线和铁导线。

电阻的单位介绍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进行单位换算的练习,如1 kΩ =1000 Ω,1 MΩ =1000 kΩ。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不同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导线、开关等。

讲解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研究电阻的变化。

例如,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保持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材料;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只改变长度;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保持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改变横截面积。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知道电阻。

课程标准解读:1.“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不同。

”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行为动词为“了解”;而“了解”用于直观的事物,是对具体的事实的认识和记忆。

意味着学生要通过实验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不同导体的导电性。

2.“知道电阻二行为动词为“知道”;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电阻”。

一是知道电阻是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以及电阻的单位;二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本章《电压和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的第二章,本章共4节,讲述电压的概念,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电压和变阻器。

承接上一章《电流和电路》,本章完成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电学三大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学习,是下一章学习和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必备知识。

本节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和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电阻是电学三大基本概念之一,与电流和电压共同构成了电学的三大支柱,也为后续学习变阻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引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具备了前置性的电路基础知识,知道了串并联电路电流及电压的规律。

在实验技能上,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学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尤其喜欢进实验室实验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在认知水平上,学生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中后期过渡,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感受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到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不同,从而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并知道其单位。

2.了解欧姆的生平事迹,学习他勤奋顽强,在困境中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精神,养成刻苦钻研奋力拼搏的学习态度,具有为科技进步而贡献力量的精神品质。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设计第4章第3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教科版我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意图: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明白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

2. 让学生了解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导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电阻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什么是电阻,导体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2. 理论讲解:我向学生讲解电阻的概念,解释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让学生理解电阻的计算公式。

3. 实验操作: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让学生填写实验报告表格。

4. 分析讨论: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将电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难点:电阻的计算,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进行课后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同时,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延伸: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阻现象,让学生思考电阻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它是电流流动过程中的一种阻力。

我通过向学生展示电阻器,并解释电阻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本质和计算方法。

这是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说课稿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说课稿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学中的电阻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建立起电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为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等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衔接:本节课是对电流、电压等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后续学习欧姆定律、电功率等知识的重要铺垫。

2、能力培养: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电学知识基础。

2、思维特点:初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3、学习能力: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探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归纳总结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3)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
九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器材
科目
物理
课题
电阻:导体对电流 的阻碍作用(一)
课型
授课时间 课时数
主备人
1.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重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电阻率演示板、电路板。 将电流表、小灯泡、开关、电源等串 联起来,并联出两条导线,就做成了一个 导电性检测器。 在导线间分别接入细铜丝、细铁丝、 铅笔心、橡皮、塑料尺、木片等,观察小灯 泡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你有什么发现? 一、 物体的导电 有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小, 容易导电, 叫做 。 有的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很大, 不容易导电叫做 。 右 图表示各种物质导电能力的排列顺序,可见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 没用绝对的界限。 在物理学中, 为了更具体地描述物体的导电性, 常用 来定量描述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并用“R” 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 这是为了纪念最早研究电阻的 国科学家 而命名的。 观察一根日常生活中的电线,你能指出哪部分是导体,哪部 分是绝缘,好的 和 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二、 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 素 铁和银都是导体,为什么有不同的导电性呢?科学家研究发 现,金属中的电子大部分被 在原子核周围,几乎不 能 , 只有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开原子核的束缚而自由移 动,成为自由电子。不同金属材料中,自由电子的情况不同,所 以它们的导电性能不同。 实验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电阻描述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对于同种金属
知Leabharlann 实验表明: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 长度有关, 的 ,长度越长, 电阻
实验表明:导体的电阻跟导体 的横截面积有关, 的 ,横截面积 越长,电阻
大量实验证明,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 质。导体电阻的大小不仅跟 和 的影响。 ,还受 还与 的
3、探究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实验电路图
课 小 当 训
堂 结 堂 练
创设 情境
学 习 新 知



材料导体的电阻,它的大小与导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甲:粗细相同的水管,管子长阻力大。我猜想导体越长,它的大小与那些因 素有关系呢? 乙: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 猜想需要实验来验证。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呢?请和同学们交流讨 论。 甲:把不同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的电流,就能比较它们的 电阻大小。 乙:如果电路中电流大小不同,那是长度变化造成的,还是导体粗细变化造 成的呢? 丙:我们能不能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别研究呢? 如果给你几段相同的镍铬合金导线,你能组合出长度变化和横截面积变 化的情况吗? 画出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比较导体对 电流的阻碍作用。 1、探究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 2、探究导体横截面积对电阻的影响 实验电路图 实验电路图
学生收获 教师反思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物理九年级 P69,达标训练;P69,拓展探究。
《新课程实践与探究丛书》 作 业 布 置 物理九年级 P70,直击中考。
领导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