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合集下载

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

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

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1. 引言屋面保温层是建筑屋面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和节能效果。

本文档旨在介绍屋面保温层施工技术及工艺标准,以帮助工程施工人员提高施工质量并确保屋顶的保温效果。

2. 施工技术要求2.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屋面保温层施工之前,应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完成:•清理屋面:清除杂物、灰尘、油脂等;•检查屋面结构:确保屋面结构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准备施工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准备保温材料、粘结剂等。

2.2 保温材料施工2.2.1 保温材料选择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保温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等。

保温材料应具备以下要求:•优良的保温性能;•耐久性良好,不易老化;•阻燃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2.2.2 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将保温材料按设计要求切割成合适大小的块状,保持材料干燥;•采用粘结剂或专用胶粘剂将保温材料粘贴在屋面上;•保温材料的拼缝处应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保持保温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清洁,防止污染、损坏。

2.3 导热保护层施工为了提高屋面的隔热性能,导热保护层施工是必不可少的。

2.3.1 导热保护层选择常用的导热保护层材料有石膏板、水泥砂浆等。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导热性能、抗压性能等因素。

2.3.2 导热保护层施工工艺•将导热保护层材料按设计要求切割成合适大小的块状;•铺设导热保护层材料,保持层与层之间的接缝要平齐、紧密;•导热保护层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起砂、裂缝等缺陷;•导热保护层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 工艺标准为保证屋面保温层施工质量,以下为工艺标准:3.1 施工方案•根据建筑设计和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保温材料和导热保护层材料的选用、施工工艺等内容。

3.2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严格进行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应包括现场监控、检测等手段,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2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2.1.1 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2.1.2 材料:2.1.2.1 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未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2.1.2.2 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泡沫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不大于5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

b.加气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600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

c.聚苯板:表观密度≤45 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 主要机具:2.2.1 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2.2 工具:平秋、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 作业条件2.3.1 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3.3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堵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2.3.4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找坡→管根固定→隔气层施工→保温层铺设→抹找平层3.2 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采用板状材料或整体现浇(喷)材料保温层的施工。

1.2编制依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防水构造图集A》(SJ·A);《建筑防水构造图集B》(SJ·B)。

2 施工工艺2.1施工准备2.1.1技术准备(1)施工前收集相同保温材料的施工经验参数,并收集施工期间的气象资料。

,(2)施工前,参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加的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纸中的屋面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等。

(3)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材料垂直运输方案、保温层铺贴施工方法、选用的机具设备、屋面施工平面图、构造剖面图、进度安排、劳动力计划,以及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环保措施及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应急预案等,特别注意施工期间针对防止高空坠落发生的应对性措施。

对设排汽管的保温层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对排汽通道位置及排汽管固定的施工方法应在专项施工方案中作专项设计,应有排汽通道及排气管出口的平面布置图及节点详图。

(4)进行现场技术交底,重点交代本工程的屋面构造、防水等级、细部处理、质量要求、施工顺序、施工工艺、关键工序作法、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措施、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及措施等,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1.2材料要求(1)材料及要求: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导热系数以及板材的强度、吸水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保温层的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等性能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应符合表6.1-1的要求。

屋面保温层施工标准

屋面保温层施工标准

1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总则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或整体现浇的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3)《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1999术语倒置式屋面:将保温层设置在防水层上的屋面。

基本规定(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2)保温层应干燥,封闭式保温层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屋面保温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施工环境气温宜符合表的要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

屋面保温层施工环境气温表项目施工环境气温粘结保温层热沥青不低于-10℃;水泥砂浆不低于5℃(4)屋面保温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批量:应按屋面面积每100 m2,抽查一处,每处10m2,且不得少于3处。

(5)屋面保温层应进行隐蔽验收,施工质量应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施工准备技术准备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并编制防水工程方案或技术措施。

材料要求(1)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一般不小于3㎝)、规格应一致,外观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应符合表的要求。

板状保温材料质量要求表项目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泡沫玻璃微孔混凝土类膨胀憎水(珍珠岩)板水泥聚苯颗粒板挤压模压表观密度(kg/m2)25~38 15~30 ≥30 ≥150 500~550 300~450 ≤250导热系数【w/(m•k)】≤~≤≤≤≤抗压强度(MPa) ---≥≥≥70℃,48h后尺寸变化率(%) ≤2,0 ~≤----吸水率(V/V,%) ≤~≤3 ≤--外观质量板材表面基本平整,无严重凹凸不平,厚度允许偏差不大于5%,且不大于4mm,憎水率≥98%(2)整体保温隔热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样品的试验报告及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

保温屋面工程施工工序规范

保温屋面工程施工工序规范

保温屋面工程施工工序规范一、前言保温屋面工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保温屋面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保温效果,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找平材料、面层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施工工具:搅拌机、搅拌车、施工模板、抹子、批刀、胶带、螺丝刀等。

3. 施工场地:施工前应清理屋面,排除杂物,保持屋面干净整洁。

4. 技术交底: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三、施工工艺1. 基层处理:将屋面基层清理干净,对于凹凸不平的部位应进行找平处理。

2. 弹线定位:按照设计要求,在基层上弹出保温层和防水层的轮廓线。

3. 铺设保温层:(1)保温板材应平直铺设,板材间应错缝,缝隙应采用粘结材料填充。

(2)保温板材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过长或过短。

(3)保温板材应固定牢固,不得有松动、移位现象。

4. 铺设防水层:(1)防水层应铺设平整,不得有皱褶、翘边现象。

(2)防水层与基层、保温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落、开裂现象。

(3)防水层上的保护层应铺设均匀,不得有露底、积水现象。

5. 找平层施工:(1)找平层应按设计要求厚度铺设,找平层与保温层、防水层应粘结牢固。

(2)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压实,不得有凹凸、裂缝现象。

6. 面层施工:(1)面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铺设,与找平层应粘结牢固。

(2)面层表面应平整、美观,颜色一致,不得有脱落、裂缝现象。

四、质量验收1. 材料验收:保温材料、防水材料、粘结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2. 施工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主要包括保温层的厚度、粘结情况、防水层的铺设情况、找平层的压实情况等。

3. 验收程序:施工完成后,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五、安全文明施工1. 施工人员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工艺及要求

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工艺及要求

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工艺及要求1.施工准备:在进行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对现场进行勘测、验收,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2.材料选择:选择适用于屋面保温层工程的保温材料,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具有优良的保温性能、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聚氨酯泡沫板、岩棉板等。

3.底层处理:在进行保温层施工前,要对屋面底层进行必要的处理,确保其平整、牢固、无尘、无积水等。

可以采用去除砂浆、清理杂物、填充平整等方法进行处理。

4.保温材料安装:根据保温层工程设计方案,采用适当的安装方法将保温材料固定在屋面底层上。

保温材料应紧密贴合基层,无裂缝和缺口,固定牢固,保证保温效果。

5.粘贴或抹灰层施工:根据保温层工程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粘结材料,将保温材料与底层进行粘接。

施工时,要注意控制粘接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确保粘接牢固、均匀,达到预期的保温效果。

6.防水层施工:保温层施工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应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够有效防止屋面对雨水的渗透和腐蚀。

7.施工质量控制:对屋面保温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质量控制。

其中包括材料质量验收、施工工序验收和施工质量监督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1.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和经验,了解相关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2.施工现场应保持清洁、整齐,材料堆放、施工道路畅通。

3.施工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且应具有合格证明。

4.施工过程中应注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选择,确保保温层材料的固定牢固、无空鼓。

5.保温细节处理应规范,如墙缝、阳角处理等,确保保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6.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好现场安全工作,保护好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施工事故发生。

7.施工结束后,应进行整体验收,检查保温层质量是否符合施工方案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如有问题要及时整改。

外墙、屋面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

外墙、屋面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

外墙、屋面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第一小节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检查标准1、施工工艺墙面基层检查→吊垂直、套方、抹灰饼、冲筋找平→弹保温层控制线→浇水调理→甩浆拉毛处理→抹保温浆料第一遍→稳定后抹保温浆料第二遍并收光→6厚抗裂砂浆压入耐碱网格布→检验平整度、垂直度→浇水养护→饰面层施工。

2、各施工段施工工序周期甩浆拉毛(24h)→保温砂浆第一层(15mm厚表面初期硬化约12-15h)→第二层保温砂浆(养护7天)→饰面层施工3、施工要点:(1)基层检查:施工前应检查墙面基层状况,如墙面的强度、垂直度、平整度、干燥程度、酸碱值以及其他影响施工的附着物(如油污)等,如不符合,应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

1)基层的强度:一般用目测、敲打等方式检查,合格的基层应不掉粉、不起砂、无空鼓、开裂和脱离现象,抹灰应均匀,接槎应平缓。

2)基层的平整度:一般用2米靠尺和锲开塞尺检查基层表面的平整度,抹灰允许偏差2mm,阴阳角的垂直与方正应用2米方尺和2米拖线板等工具进行检查,允许偏差2-3mm。

3)基层的干燥程度:基层含水率应低于10%。

4)基层的酸碱度:PH值应小于10,酸碱度的测定方法如下:用清水将脱脂棉花浸湿,然后将其轻轻按在待测得基面上以吸收基层的碱份,1分钟后用油试纸或PH试笔测定与基层接触的湿棉,便可直接测得PH值。

5)基层其它问题:基层表面的浮浆、尘土等应予以清除。

墙面各种预埋件、水暖设施等应按设计要求提前安装定位,外露金属件应做防锈处理。

(2)做标志贴饼(冲筋找平)保温浆料施工前应在墙面做好施工厚度标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贴饼:1)用2米靠尺检查墙面平整度,2米拖线板检查墙面垂直度。

2)距顶部约100mm同时距阴角约100mm处,根据大墙角已挂好的钢垂直线控制厚度,用保温浆料做50mm×50mm标准灰饼。

3)贴饼后,在两水平贴饼间拉水平控制线,具体做法为将带小线的小园钉插入标准贴饼,拉直小线,使小线控制比标准贴饼略高1mm,在两贴饼之间按1.5米的间隔水平粘贴标准贴饼。

001_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

001_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
W/m·K。
2.2主要机具:
2.2.1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2.2工具:平锹、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作业条件
2.3.1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比及粘结料。
4.2基本项目:
4.2.1松散的保温材料: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4.2.2板块保温材料:应紧贴基层铺设,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保温材料上下层应错缝并嵌填密实。
6.4板块保温材料铺贴不实:影响保温、防水效果,造成找平层裂缝。应严格达到规范和验评标准的质量标准,严格验收管理。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材料应试验密度、导热系数。
7.2松散材料应有粒径、密度、级配资料。
7.3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5质量验评资料。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3.6.3.2水泥蛭石保温层:是以膨胀蛭石为集料、水泥为胶凝材料,通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最低标号为425号,膨胀蛭石粒径选用5~20mm,一般配合比为水泥∶蛭石=1∶12,加水拌合后,用手紧握成团不散,并稍有水泥浆滴下时为好。机械搅拌会使蛭石颗粒破损,故宜采用人工拌合。人工拌合应是先将水与水泥均匀的调成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均匀地没在定量的蛭石上,随泼随拌直至均匀。铺设保温层,虚铺厚度为设计厚度的130%,用木拍板拍实、找平,注意泛水坡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屋面保温层施工工艺标准屋面保温层施工1 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屋面采用松散、板状保温材料和现浇整体保温材料保温层工程的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2.1.1 材料的密度、导热系数等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应有试验资料。

松散的保温材料应使用无机材料,如选用有机材料时,应先做好材料的防腐处理。

2.1.2 材料:2.1.2.1 松散材料:炉渣或水渣,粒径一般为5~40mm,不得含有石块、土块、重矿渣和末燃尽的煤块,堆积密度为500~800kg/m3,导热系数为0.16~0.25W/m· K。

膨胀蛭石导热系数0.14W/m·K。

2.1.2.2 板状保温材料:产品应有出厂合格证,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厚度、规格应一致,外形应整齐;密度、导热系数、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a. 泡沫混凝土板块:表现密度不大于5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4MPa;b. 加气混凝土板块:表观密度500~600kg/m3,抗压强度应不低于0.2MPa;c. 聚苯板:表现密度为≤45kg/m3,抗压强度不低于0.18MPa,导热系数为0.043W/m·K。

2.2 主要机具:2.2.1 机动机具:搅拌机、平板振捣器。

2.2.2 工具:平锹、木刮杠、水平尺、手推车、木拍子、木抹子等。

2.3 作业条件2.3.1 铺设保温材料的基层(结构层)施工完以后,将预制构件的吊钩等进行处理,处理点应抹入水泥砂浆,经检查验收合格,方可铺设保温材料。

2.3.2 铺设隔气层的屋面应先将表面清扫干净,且要求干燥、平整,不得有松散、开裂、空鼓等缺陷;隔气层的构造做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2.3.3 穿过结构的管根部位,应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以使管子固定。

2.3.4 板状保温材料运输、存放应注意保护,防止损坏和受潮。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基层清理:预制或现浇混凝土结构层表面,应将杂物、灰尘清理干净。

3.3 弹线找坡:按设计坡度及流水方向,找出屋面坡度走向,确定保温层的厚度围。

3.4 管根固定:穿结构的管根在保温层施工前,应用细石混凝土塞堵密实。

3.5 隔气层施工:2~4道工序完成后,设计有隔气层要求的屋面,应按设计做隔气层,涂刷均匀无漏刷。

3.6 保温层铺设:3.6.1 松散保温层铺设:3.6.1.1 松散保温层:是一种干做法施工的方法,材料多使用炉渣或水渣,粒径为5~40mm。

使用时必须过筛,控制含水率。

铺设松散材料的结构表面应干燥、洁净,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适当压实,压实程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密度,经试验确定。

每步铺设厚度不宜大于150mm,压实后的屋面保温层不得直接推车行走和堆积重物。

3.6.1.2 松散膨胀蛭石保温层:蛭石粒径一般为3~15mm,铺设时使膨胀蛭石的层理平面与热流垂直。

3.6.1.3 松散膨胀珍珠岩保温层:珍珠岩粒径小于0.15mm的含量不应大于8%。

3.6.2 板块状保温层铺设:3.6.2.1 干铺板块状保温层:直接铺设在结构层或隔气层上,分层铺设时上下两层板块缝应错开,表面两块相邻的板边厚度应一致。

一般在块状保温层上用松散料湿作找坡。

3.6.2.2 粘结铺设板块状保温层:板块状保温材料用粘结材料平粘在屋面基层上,一般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聚苯板材料应用沥青胶结料粘贴。

3.6.3 整体保温层:3.6.3.1 水泥白灰炉渣保温层:施工前用石灰水将炉渣闷透,不得少于3d,闷制前应将炉渣或水渣过筛,粒径控制在5~40mm。

最好用机械搅拌,一般配合比为水泥∶白灰∶炉渣为1∶1∶8,铺设时分层、滚压,控制虚铺厚度和设计要求的密度,应通过试验,保证保温性能。

3.6.3.2 水泥蛭石保温层:是以膨胀蛭石为集料、水泥为胶凝材料,通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最低标号为425号,膨胀蛭石粒径选用5~20mm,一般配合比为水泥∶蛭石=1∶ 12,加水拌合后,用手紧握成团不散,并稍有水泥浆滴下时为好。

机械搅拌会使蛭石颗粒破损,故宜采用人工拌合。

人工拌合应是先将水与水泥均匀的调成水泥浆,然后将水泥浆均匀地没在定量的蛭石上,随泼随拌直至均匀。

铺设保温层,虚铺厚度为设计厚度的130%,用木拍板拍实、找平,注意泛水坡度。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保温材料的强度、密度、导热系数和含水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材料技术指标应有试验资料。

4.1.2 按设计要求及规的规定采用配合比及粘结料。

4.2 基本项目:4.2.1 松散的保温材料: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4.2.2 板块保温材料:应紧贴基层铺设,铺平垫稳,找坡正确,保温材料上下层应错缝并嵌填密实。

4.2.3 整体保温层:材料拌合应均匀,分层铺设,压实适当,表面平整,找坡正确。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0-l。

保温(隔热)层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0-l注:δ指保温层厚度。

5 成品保护5.1 隔气层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砂、土、硬块杂物等清扫干净,防止降低隔气效果。

5.2 在已铺好的松散、板状或整体保温层上不得施工,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保温层不受损坏。

5.3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铺抹水泥砂浆找平层,以保证保温效果。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保温层功能不良: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粒径级配、含水量、铺实密度等原因;施工选用的材料应达到技术标准,控制密度、保证保温的功能效果。

6.2 铺设厚度不均匀:铺设时不认真操作。

应拉线找坡,铺顺平整,操作中应避免材料在屋面上堆积二次倒运。

保证均质铺设。

6.3 保温层边角处质量问题:边线不直,边槎不齐整,影响找坡、找平和排水。

6.4 板块保温材料铺贴不实:影响保温、防水效果,造成找平层裂缝。

应严格达到规和验评标准的质量标准,严格验收管理。

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材料应试验密度、导热系数。

7.2 松散材料应有粒径、密度、级配资料。

7.3 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

7.5 质量验评资料。

屋面找平层施工1 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铺贴卷材屋面基层找平层施工。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要求:2.1.1 用材料的质量、技术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2.1.2 水泥砂浆:2.1.2.1 水泥∶不低于3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级配要良好。

2.1.3 沥青砂浆:2.1.3.1 沥青采用60号甲、60号乙的道路石油沥青或75号普通石油沥青。

2.1.3.2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不含有机杂质。

2.1.3.3 粉料:可采用矿渣、页岩粉、滑石粉等。

2.2 主要机具:2.2.1 机械: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

2.2.2 工具:运料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沥青锅、炒盘、压滚、烙铁。

2.3 作业条件:2.3.1 找平层施工前,屋面保温层应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验收手续。

2.3.2 各种穿过屋面的预埋管件、烟囱、女儿墙、暖沟墙、伸缩缝等根部,应按设计施工图及规要求处理好。

2.3.3 根据设计要求的标高、坡度,找好规矩并弹线(包括天沟、檐沟的坡度)。

2.3.4 施工找平层时应将原表面清理干净,进行处理,有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如浇水湿润、喷涂沥青稀料等。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基层清理:将结构层、保温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3.3 管根封堵:大面积做找平层前,应先将出屋面的管根、变形缝、屋面暖沟墙根部处理好。

3.4 抹水泥砂浆找平层:3.4.1 洒水湿润: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

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3.4.2 贴点标高、冲筋: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先按流水方向以间距l~2m冲筋,并设置找平层分格缝,宽度一般为20mm,并且将缝与保温层连通,分格缝最大间距为6m。

3.4.3 铺装水泥砂浆: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

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3.4.4 养护: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3.5 沥青砂浆找平层:3.5.1 喷刷冷底子油:基层清理干净,喷涂两道均匀的冷底子油,作为沥青砂浆找平层的结合层。

3.5.2 配制沥青砂浆:先将沥青熔化脱水,预热至120~140℃;中砂和粉料拌合均匀,加入预热熔化的沥青拌合,并继续加热至要求温度,但不应使升温过高,防止沥青碳化变质。

沥青砂浆施工的温度要求见表10-2。

沥青砂浆施工的温度要求表10-23.5.3 沥青砂浆铺设:3.5.3.1 铺找平、找坡饼,间距1~1.5m;3.5.3.2 沥青砂浆铺设,按找平、找坡线拉线铺饼后,铺装沥青砂浆,用长把刮板刮平,经火辊滚压,边角处可用烙铁烫平,压实达到表面平整、密实、无蜂窝、看不出压痕为好。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4.1.1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4.1.2 屋面、天沟、檐沟找平层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坡度不小于3%;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5‰;4.1.3 水泥、沥青应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资料。

4.2 基本项目:4.2.1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

4.2.2 沥青砂浆应拌合均匀,沥青砂浆找平层应铺密实,无蜂窝等缺陷。

4.2.3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4.2.4 找平层分格缝留设位置和间距,应符合设计和施工及验收规的规定。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10-3。

屋面找平层允许偏差表10-35 成品保护5.1 抹好的找平层上,推小车运输时,应先铺脚手板车道,以防止破坏找平层表面。

5.2 找平层施工完毕,末达到一定强度时不得上人踩踏。

5.3 雨水口、排雨口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临时措施封口,防止杂物进入塔塞。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找平层起砂: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后养护不好,使找平层早期脱水;砂浆拌合加水过多,影响成品强度;抹压时机不对,过晚破坏了水泥硬化;过早踩踏破坏了表面养生硬度。

施工中注意配合比,控制加水量,掌握抹压时间,成品不能过早上人。

6.2 找平层空鼓、开裂: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前未用水湿润好,造成空鼓;应重视基层清理,认真施工结合层工序,注意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