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计算
挡墙基础宽度计算公式

挡墙基础宽度计算公式
挡土墙宽度的计算:重力式挡土墙的顶宽约为1/12×H,底宽约为(1/2~1/3)H。
例如,设顶宽b1=0.42m,可初步确定底宽B=2.5m。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挡土墙的挖土方工程量需要根据基槽开挖进行计算工程量,注意相应的工作面及放坡系数。
对于套定额时,需分套用基槽挖土方工程量及回土工程量。
根据地质资料中冻结深度确定,路基规范中有,一般冻结深度小于1m时埋深1m即可,冻结深度大于1m时一般取1.25m。
然后根据确定的挡墙尺寸和地基承载力,C,q值,基地摩擦力的资料进行挡土墙验算。
挡土墙台阶宽度D≤D1= H2tan(45° - p /2);(2)D1<D≤D2=
H2tan(90° - q );(3)D>D23种不同状况下的上级墙荷载引起的下级墙体中附加垂直应力,并以此计算下级墙墙背水平土压力。
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
挡土墙是一种用于防止土方滑坡和土壤侵蚀的土木结构,常用于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项目中。
设计一个挡土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土壤
性质、挡土墙的高度和倾角、抗滑稳定性等。
以下是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
计计算实例:
1.重力挡土墙设计:
重力挡土墙是最简单的挡土墙类型,靠自身的重力使其稳定。
设计时
需要计算挡土墙的底部摩擦力、上部土压力以及挡土墙的自重。
2.填土挡土墙设计:
填土挡土墙是利用挡土墙后面的填土来平衡土压力的一种结构。
设计
时需要计算挡土墙的自重和填土的重量以及土与墙之间的摩擦力。
3.墙身倾斜挡土墙设计:
墙身倾斜挡土墙是指挡土墙的外侧墙面倾斜,以增加土体与墙之间的
摩擦力,提高稳定性。
设计时需要计算倾斜挡土墙的自重、上部土压力和
墙身倾斜带来的附加力。
4.箱形式挡土墙设计:
箱形式挡土墙是由钢片或混凝土墙板拼接而成的结构形式,其内部填
充土体以平衡土压力。
设计时需要计算挡土墙板的自重和填充土的重量。
5.挡土墙加筋设计:
挡土墙加筋设计是为了增加挡土墙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常用的加筋方式有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和钢束挡土墙。
设计时需要计算挡土墙的自重、土压力以及加筋材料的受力情况。
以上是五种常见挡土墙的设计计算实例,每一种挡土墙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设计要点。
实际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降雨等因素对土体的影响,以确保挡土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doc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说到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现阶段,建筑企业人员如何计算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基本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国下面梳理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小编通过建筑行业百科网站下面建筑知识专栏进行查询,梳理建筑企业进行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相关内容,基本情况如下: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基本情况:挡土墙工程量等于挡墙断面面积*长度。
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而根据其刚度及位移方式不同,可分为刚性挡土墙、柔性挡土墙和临时支撑三类。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为了便于建筑企业人员了解挡土墙工程量计算公式,小编整理基本数据,以潘庄村拆迁安置挡土墙工程基本情况为例,主要内容如下:一、合同约定工程量:1、浆砌挡土墙:4442.88m3290元/m3=1288435.20元2、干片石:6m3120元/m3=720元3、回填土:1003.55m345元/m3=45159.75元4、回填土:225.77m325元/m3=5644.25元二、增加工程量:1、钢筋砼地面:245.86㎡6元/㎡=1475.16元2、6钢筋:0.98 t3800元/t=3724元3、C20砼:36.7m3390元/m3=14313元4、制作钢筋人工费:620元三、应扣除项目1、扣除罚款:3850元2、扣除税金:1360091.36元4.875%/2=33152.22元3、不按规范施工罚款:10000元四、结余1、*95%-47002.22元=1245084.57元。
挡土墙内插法计算公式举例

挡土墙内插法计算公式举例计算公式:
V=(A+B+C)×H×Φ×L
其中
V表示填土体积,单位为立方米;
A表示挡土墙顶部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B表示挡土墙底部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C表示挡土墙两侧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H表示挡土墙的高度,单位为米;
Φ表示填土的扩散系数,一般取1.1;
L表示挡土墙的长度,单位为米。
举例:
A
│
┌────┼────┐
││
│B│
││
└────┼────┘
C
A=10平方米
B=15平方米
C=5平方米
H=6米
Φ=1.1
L=20米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
V=(10+15+5)×6×1.1×20
=840立方米
因此,该挡土墙背后填土的体积为840立方米。
根据填土的体积可以计算出填土的重量,一般采用土的干密度来计算。
假设土的干密度为1.8吨/立方米,则填土的重量为:
W=V×干密度
=840×1.8
=1512吨
因此,该挡土墙背后填土的重量为1512吨。
挡土墙计算公式

挡土墙计算公式重力式挡土墙的顶宽约为1/12XH,底宽约为(1∕2~1∕3)H o例如,设顶宽b1=0∙42m,可初步确定底宽B=2.5m。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
1、挡土墙的稳定验算以及强度验算挡土墙的设计应保证其在自重和外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全墙的滑动和倾覆,且保证墙身截面有足够的强度、基底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与偏心距不超过容许值。
所以在拟定墙身断面形式及尺寸之后,应进行墙的稳定以及强度验算(采用容许应力法)。
2、墙身截面强度验算一般选取一、两个截面来进行验算。
验算截面可选于基础底面、12墙高处或上下墙交界处等。
墙身截面强度验算包括法向应力和剪应力的验算。
剪应力虽然包括水平剪应力和斜剪应力两种,重力式挡土墙只验算水平剪应力。
3、基底应力及偏心验算基底的合力偏心距e计算公式为:e=B2-Zn=B2-(WZw+EyZχ-ExZy)(W+Ey)o 在土质地基上,eWB6;在软弱岩石地基上,eWB5;在不易风化的岩石地基上,eWB404、无上部结构柱相连的地下室外墙,支乘顶板梁处不宜设扶壁柱,扶壁柱使得此处墙为变截面,易产生收缩裂缝,不设扶壁柱顶板梁在墙上按校接考虑,此处墙无需设暗柱。
地下室内外墙除了上部为框剪结构或外框架-内核心筒结构的剪力墙延伸者外,在楼层不需要设置暗梁,剪力墙在基础底板处均不需要设置暗梁。
5、单层或多层地下室外墙,均可按单向板或连续单向板计算,较上层地下室楼层板处按较支座,基础底板处按固端。
窗井外侧墙顶部敞开无顶板相连,其计算简图可根据窗井深度按三边连续一边自由,或水平多跨连续板计算,如按多跨连续板计算时,因为荷载上下差别大,下分段计算弯矩确定配筋。
6、实际工程的地下室外墙截面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通常不考虑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墙的配筋。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

挡土墙工程量计算一.挖沟槽土方挖槽土方=挖槽段面积*段长挖槽段面为1:1放坡梯形断面,断面高度=地面高程-去墙底标高+垫层高度A-B段地面标高为17.00m 墙底标高为15.50m 垫层高度为100+300=0.4m 即断面高度为1.9m 根据图纸可得槽底宽度为8.15m顶部宽度为8.15+1.9+1.9=11.95m 断面面积=(11.95+8.15)*1.9/2=19.095m2 挖槽土方量=19.095*96.001=1833.14m³B-B1段地面标高20.0m 墙底标高17.0m垫层高度0.4m 所以断面高度为3.4m 槽底宽度为8.15m槽顶宽度为8.15+3.4*2=14.95m 断面面积=(14.95+8.15)*3.4/2=39.27m2挖槽方量=39.27*10=392.7m³B1-C段地面标高20.0m 墙底标高18.5m 垫层高度0.4m 即断面高度为1.9m 槽底宽度8.15m 槽顶宽度8.15+3.8=11.95m 断面面积=(8.15+11.95)*1.9/2=11.353m²土方量=11.353*55.858=634.16m³C-D段地面标高20.0m墙底标高18.5m同上可得断面面积=11.353m²土方=11.353*72.238=820.12m³挖槽土方量=1833.14+392.7+634.16+820.12=3680.12m³回填方A-B段断面底宽L=4.2m 高H=8.0m 顶宽B=0.5m 面积=4.7*4=18.8m²填方量=18.8*96.001=1804.82m³B-B1段断面底宽L=3.0m 高H=6.8m 顶宽B=0.5m 面积=3.5*3.4=11.9m²填方量=11.9*10=119m³B1-C段断面底宽L=2.5m 高H=5.4m 顶宽B=0.5m 面积=3*2.7=8.1m²填方量=8.1*55.858=452.45m³C-D段断面底宽L=2m 高H=4.4m 顶宽B=0.5m 面积=2.5*2.2=5.5m²填方量=5.5*72.238=397.309m³总的回填方量=1804.82+119+452.45+397.309=2773.58m³余方弃置多余土方量=挖方量-回填方量=3680.12-2773.58=906.54m³深层搅拌桩搅拌桩每排9个排间距为0.9m即排数=段长/排间距=96.001/0.9=106.7 取整为107排所以搅拌桩总数=963个总长=963*7=6741m挡土墙砼挡土墙砼总量=各段墙砼量之和每个支撑的体积V=DL1*(H-DH)*0.4*0.5其他主要墙体的截面=BT*HT+(DH+DH0)*DT*0.2+DH*(DL1+B)+B*(H-DH)代入数据可得:AB段V=5.88m³S=10.375m²则总体积Va=996.01+(96.001/5)*5.88=1108.91m³BB1段V=3.78m³S=5.7m²则总体积Vb=57+(10/5)*3.78=64.56m³B1C段V=2.55m³S=4.36m²则总体积Vc=243.54+(55.858/5)*2.55=272.03m³CD段V=1.56m³S=3.56m²则总体积Vd=257.17+(72.238/5)*3.56=308.60m³所以挡土墙砼量=1754.1m³C15垫层垫层工程量=剖面断面面积×段长AB段查图纸上的数据可得断面面积=4.798×0.1+(7.1-4.798)×(0.1+0.598)×0.5=0.8034m²方量=0.8034*96.001=77.127m³BB1段查图纸可得断面面积=4.3*0.1=0.43m²方量=0.43*10=4.3m³B1C段查图纸可得断面面积=3.8*0.1=0.38m²方量=0.38*55.858=21.226m³CD段查图纸可得断面面积=3.3*0.1=0.33m²方量=0.33*72.238=23.84m³所以C15砼垫层的方量=126.493m³垫层根据图纸可得垫层宽度=C15砼垫层宽度+0.7厚度=0.3m垫层方量=7.9*0.3*96.001+5.0*0.3*10+4.5*0.3*55.858+4.0*0.3*72.238=404.61m ³ 现浇构件钢筋钢筋总量=各段中所有型号的钢筋总重量即现浇构件钢筋总量为149.127t 排洪沟砼排洪沟砼量=断面面积×沟长=3.0×0.5×161.859=242.79m ³ 排水沟砼排水沟砼量=断面面积×沟长=0.75×0.15×72.238=8.13m ³钢筋直径(mm ) AB 段(m ) BB1段(m ) B1C 段(m) CD 段(m) 排水沟(m) 排洪沟(m) 合计m 公称直径重量kg/m 重量t10 2261.7562261.8 0.617 1.396 12 22808.448 1473.700 5994.958 6201.160 10250.860 46729.1 0.888 41.495 16 18859.592 1962.900 9208.932 9889.276 805.50040726.2 1.580 64.347 18 3008.000 476.920 1731.598 1805.950 7022.5 2.000 14.045 20 7476.056490.8967967.0 2.470 19.678 22 111.648 563.904675.6 2.980 2.013 25 1593.7201593.7 3.860 6.152总计106975.8149.127砖砌排水沟长度从图纸中可以得出=挡土墙长度=234.097m³泄水管根据设计泄水管的排布为2m×2m梅花形布置管长约为0.4m。
大小头挡土墙方量计算公式及例题

大小头挡土墙方量计算公式及例题
摘要:
1.大小头挡土墙的定义和作用
2.大小头挡土墙方量计算公式
3.例题及解题过程
正文:
一、大小头挡土墙的定义和作用
大小头挡土墙,又称为变截面挡土墙,是一种用于防止土体滑动、坍塌的防护结构。
它的特点是墙身截面在高度方向上呈梯形,底部较宽,顶部较窄,以此来承受土压力,保证边坡稳定。
在我国,大小头挡土墙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项目中。
二、大小头挡土墙方量计算公式
大小头挡土墙的方量计算公式为:
V = (B1 + B2) * H * (1/3)
其中:
V 表示大小头挡土墙的体积,单位为立方米(m);
B1 表示大头底宽,单位为米(m);
B2 表示小头底宽,单位为米(m);
H 表示大小头挡土墙的高度,单位为米(m)。
三、例题及解题过程
例题:某公路工程中,需要修建一段大小头挡土墙,大头底宽B1 为6
米,小头底宽B2 为4 米,高度H 为5 米。
请计算该挡土墙的方量。
挡土墙计算

6.2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6.2.1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挡土墙设计关键是确定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其中主要是确定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J力和特殊力.主要力系是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如图6—11所示, 它包括: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包括作用在墙后填料破裂棱体上的荷载,简称超载);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对浸水挡土墙而言,在主要力系中尚应包括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
附加力是季节性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例如洪水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动力压力、波浪冲击力、冻胀压力以及冰压力等。
特殊力是偶然出现的力,例如地震力、施工荷载、水流漂浮物的撞击力等。
在一般地区,挡土墙设计仅考虑主要力系.在浸水地区还应考虑附加力,而在地震区应考虑地震对挡土墙的影响。
各种力的取舍,应根据挡土墙所处的具体工作条件,按最不利的组合作为设计的依据。
6.2.2 一般条件下库伦(coulomb)主动土压力计算土压力是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荷载。
挡土墙的位移情况不同,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压力(图6—12)。
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主动土压力;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上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 采用哪种性质的土压力作为档土墙设计荷载,要根据挡土墙的具体条件而定。
路基档土墙一般都可能有向外的位移或倾覆,因此在设计中按墙背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且设计时取一定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墙背土体的稳定。
对于墙趾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在挡土墙基础一般埋深的情况下,考虑到各种自然力和人畜活动的作用,一般均不计,以偏于安全.主动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在土力学中已有专门论述,这里仅结合路基挡土墙的设计,介绍库伦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 挡土墙土压力计算6.2.1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挡土墙设计关键是确定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其中主要是确定土压力。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主要力系、附加J力和特殊力.主要力系是经常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如图6—11所示, 它包括: 1.挡土墙自重G及位于墙上的衡载;2.墙后土体的主动土压力Ea(包括作用在墙后填料破裂棱体上的荷载,简称超载);3.基底的法向反力N及摩擦力T;4.墙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对浸水挡土墙而言,在主要力系中尚应包括常水位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
附加力是季节性作用于挡土墙的各种力,例如洪水时的静水压力和浮力、动力压力、波浪冲击力、冻胀压力以及冰压力等。
特殊力是偶然出现的力,例如地震力、施工荷载、水流漂浮物的撞击力等。
在一般地区,挡土墙设计仅考虑主要力系.在浸水地区还应考虑附加力,而在地震区应考虑地震对挡土墙的影响。
各种力的取舍,应根据挡土墙所处的具体工作条件,按最不利的组合作为设计的依据。
6.2.2 一般条件下库伦(coulomb)主动土压力计算土压力是挡土墙的主要设计荷载。
挡土墙的位移情况不同,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土压力(图6—12)。
当挡土墙向外移动时(位移或倾覆),土压力随之减少,直到墙后土体沿破裂面下滑而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作用于墙背的土压力称主动土压力;当墙向土体挤压移动,土压力随之增大,上体被推移向上滑动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土体对墙的抗力称为被动土压力;墙处于原来位置不动,土压力介于两者之间,称为静止土压力.采用哪种性质的土压力作为档土墙设计荷载,要根据挡土墙的具体条件而定。
路基档土墙一般都可能有向外的位移或倾覆,因此在设计中按墙背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且设计时取一定的安全系数,以保证墙背土体的稳定。
对于墙趾前土体的被动土压力Ep, 在挡土墙基础一般埋深的情况下,考虑到各种自然力和人畜活动的作用,一般均不计,以偏于安全.主动土压力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在土力学中已有专门论述,这里仅结合路基挡土墙的设计,介绍库伦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具体应用。
(一)各种边界条件下主动土压力计算路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兹分述如下:1.破裂面交于内边坡(图6—13)这一图式适用于路堤式或路堑式挡土墙。
图中AB为挡土墙墙背,BC为破裂面,BC与铅垂线的夹角θ为破裂角,ABC为破裂棱体。
棱体上作用着三个力,即破裂棱体自重G、主动土压力的反力Ea和破裂面上的反力R。
Ea的方向与墙背法线成δ角,且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 R的方向与破裂面法线成φ角,且偏于阻止棱体下滑的方向。
取挡土墙长度为1m计算,作用于棱体上的平衡力三角形abc可得:当参数r、φ、δ、α、β固定时,Ea随破裂面的位置而变化,即Ea是破裂角θ的函数。
为求最大土压力Ea,首先要求对应于最大土压力时的破裂角θ。
取dEa/dθ=0,得整理化简后得将式(6-5)求得的θ值代入式(6-4),即可求得最大主动土压力Ea 值. 最大主动土压力Ea也可用式(6-6)表示.式中:r——墙后填土的容重,kN/m3;φ——填土的内摩擦角,°;δ——墙背与填土间的摩擦角,°:β——墙后填土表面的倾斜角,°;α——墙背倾斜角,°,俯斜墙背α为正,仰斜墙背α为负;H——挡土墙高度,m;Ka——主动土压力系数。
土压力的水平和垂直分力为:2.破裂角交于路基面(图6-14)1)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图6-14b)破裂棱体的断面面积S为因此,破裂棱体的重量为将求得的θ值代入式(6—9),即可求得主动土压力Ea.必须指出,式(6—9)和式(6—10)具有普遍意义。
因为无论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荷载的内侧或外侧,破裂棱体的断面面积S都可以归纳为一个表达式,即式中A0和B0为边界条件系数.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A0、B0值代入式中,即可求得与之相应的破裂角和最大主动土压力。
2)破裂面交于荷载外侧(图6—14c)3)破裂面交于荷载内侧(图6—14a) 在式(6—8)或式(6—11)中,令h0=0 则3.破裂面交于外边坡(图6—15)6.2.3 大俯角墙背的主动土压力——第二破裂面法在挡土墙设计中,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土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图6—16)。
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并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CA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一破裂面CD滑动,CD称为第二破裂面.而远离墙的破裂面CF称为第一破裂面,αi和θi为相应的破裂角。
这时,挡土墙承受着第二破裂上的土压力Ea, Ea是αi和θi的函数。
因E x是Ea的水平分力,故可以列出以下函数关系:为了确定最不利的破裂角αi和θi及相应的主动土压力值,可以求解下列偏微分方程组:并满足下列条件: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条件是:1)墙背或假想墙背的倾角α′必须大于第二破裂面的倾角αi,即墙背或假想墙背不妨碍第二破裂面的出现;2)在墙背或假想墙背面上产生的抗滑力必须大于其下滑力,即NR>NG, 或Extg(α′+δ)>Ey+G,使破裂棱体不会沿墙背或假想墙背下滑;第二条件的又一表达方式为:作用于墙背或假想墙背上的土压力对墙背法线的倾角δ′应小于或等于墙背摩擦角δ.一般俯斜式挡土墙为避免土压力过大,很少采用平缓背坡,故不易出现第二破裂面.衡重式的上墙或悬臂式墙,因系假想墙背,δ=φ,只要满足第—个条件,即出现第二破裂面.设计时应首先判别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然后再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土压力。
现以衡重式路堤墙墙后土体第一破裂交于荷载内,第二破裂交于边坡的情况为例(图6—17)说明公式的推导过程。
1.根据边界条件,计算破裂棱体(包括棱体上的荷载)的重量G自衡重台后缘A点作表坡线的垂线OB,设其长度为h’’则式(c)中的e取正号,还是负号,要根据Ex出现最大值,即按式(6—26)的二阶偏微商而定。
计算结果,e取正号,则式(c)可写成公式(6—22)中tgφⅰ可得两个根,有效根可取其正值中较小的一个.将求得的第一破裂角φⅰ代入式(c),其中x=tg(αi-β),可得6.2.4 折线形墙背的土压力计算凸形墙背的挡土墙和衡重式挡土墙,其墙背不是一个平面而是折面,称为折线形墙背。
对这类墙背,以墙背转折点或衡重台为界,分成上墙与下墙.分别按库伦方法计算主动土压力,然后取两者的矢量和作为全墙的土压力。
计算上墙土压力时,不考虑下墙的影响,按俯斜墙背计算土压力。
衡重式挡土墙的上墙.由于衡重台的存在,通常都将墙顶内缘和衡重台后缘的连线作假想墙背,假想墙背与实际墙背间的上楔假定与实际墙背一起移动.计算时先按墙背倾角α或假想墙背倾角α′是否大于第二破裂角α1进行判断,如不出现第二破裂面,应以实际墙背或假想墙背为边界条件,按一般直线墙背库伦主动土压力计算;如出现第二破裂面,则按第二破裂面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下墙土压力计算较复杂,目前普遍采用各种简化的计算方法,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1.延长培背法如图6—18所示,在上墙土压力算出后,延长下墙墙背交于填土表面C,以B′C为假想墙背,根据延长墙背的边界条件,用相应的库伦公式计算土压力,并绘出墙背应力分布图,从中截取下墙B B′部分的应力图作为下墙的土压力。
将上下墙两部分应力图叠加,即为全墙土压力。
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误差。
第一,忽略了延长墙背与实际墙背之间的土楔及荷载重,但考虑了在延长墙背和实际墙背上土压力方向不同而引起的垂直分力差,虽然两者能相互补偿,仅未必能相抵消。
第二,绘制土压应力图形时,假定上墙破裂面与下墙破裂面平行,但大多数情况下两者是不平行的,由此存在计算下墙土压力所引起的误差。
以上误差一般偏于安全,由于此法计算简便,至今仍被广泛采用.2.力多边形法在墙背土体处于极限平衡条件下,作用于破裂棱体上的诸力,应构成矢量闭合的力多边形。
在算得上墙土压力E1后,就可绘出下墙任一破裂面力多边形。
利用力多边形来推求下墙土压力.这种方法叫力多边形法。
现以路堤挡土墙下墙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的情况(图6—19)为例说明下墙土压力的推导过程。
在极限平衡的条件下,破裂棱体AOBCD的力平衡多边形为abed,其中abc为上墙破裂棱体AOC′D的力平衡三角形,bedc为下墙破裂棱体C′OBC的力平衡多边形。
图中eg//bc,cf//be,gf=△E.在△cfd中,由正弦定律可得将求得的破裂角θ2代人式(6—30),可求得下墙土压力E2。
在图6—19中作用于下墙的土压力图形,可近似假定θ1≈θ2,即6.2.5 粘性土土压力计算库伦理论本来只考虑不具有粘聚力的砂性土的土压力问题。
当墙背填料为粘性土时,土的粘聚力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很大,因此应考虑粘聚力的影响。
现介绍以库伦理论为基础计算粘性土主动土压力的近似方法。
1.等效内摩擦角法由于目前对粘性土c、φ值的确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土的流变性质及其对墙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在设计粘性土的挡土墙时,通常将内摩擦角φ与单位粘聚力c ,换算成较实有φ值为大的“等效内摩擦角”φD,按砂性土的公式来计算土压力。
可以按换算前后土的抗剪强度相等的原则或土压力相等的原则来计算φD值。
通常把粘性土的内摩擦角值增大5°~10°,或采用等效内摩擦角φD为30°~35°。
但是,由于影响土压力数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墙高、墙型、墙后填料的表面以及荷载的情况等,不可能用上述方法确定一个固定的换算关系或固定的换算值。
用上述方法换算的内摩擦角,只与某一特定的墙高相适应,对于矮墙偏于安全,对于高墙则偏于危险。
因此在设计高墙时,应按墙高酌情降低φD值。
最好是按实际测定的c,φ值,采用力多边形法来计算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
2.力多边形法(数解法)当墙身向外有足够位移时,粘性土土层顶部会出现拉应力,产生竖向裂缝,裂缝从地面向下延伸至拉应力趋于零处.裂缝深度hc按下式计算式中:c——填料的单位粘聚力,kPa或kN/m2。
在垂直裂缝区hc范围内,竖直面上的侧压力等于零,因此在此范围内不计土压力。
根据库伦理论,假设破裂面为一平面,沿破裂面的土的抗剪强度由土的内摩擦力σtgφ和粘聚力c组成。
至于墙背和土之间的粘聚力c’,由于影响因素很多,为简化计算及使用安全,可忽略不计。
现以路堤墙后破裂面交于荷载内的情况为例,介绍公式的推导方法:图6—20为路堤式挡土墙,填土表面有局部荷载,其裂缝假定在荷载作用面以下产生。
BD为破裂面,破裂棱体为ABDEFMN。
在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下,棱体在自重G、墙背反力Ea、破裂面反力R和破裂面粘聚力BD.c等四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力平衡,构成力多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