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合集下载

(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分析人物形象作用一、分析主要人物的作用“2考虑”1.从结构方面,考虑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考虑其对情节的推进作用。

人物性格发生了变化,情节是否发生了变化?有的主要人物还起到线索作用。

2.从内容方面,考虑对主题及社会的作用(1)考虑对主题的作用考虑主要人物对文章主题的作用,也就是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反映社会现实和寄托情感。

(2)考虑对社会的作用考虑主要人物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要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也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

二、分析次要人物的作用“4角度”1.牵线搭桥,推动情节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的;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是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的。

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能够把与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

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的作用。

2.侧面衬托,个性鲜明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现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更加鲜明清晰。

3.揭示主题,增添魅力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

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

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

特别提示:,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作者自己。

而且“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专题05 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附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考点专题05 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附解析

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一、真题速递【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使我悲伤。

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

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常微笑。

他手里总是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

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

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之主要人物形象特点概括分析复习目标:1、熟悉小说人物形象题型及设问方式;2、引导学生归纳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为促进学生阅读鉴赏小说素养提升夯实基础;3、通过高考真题实练,强化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类题型规范作答的意识,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和思维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

复习重难点:掌握小说主要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复习方法:探究法、练习法、归纳法授课类型:复习课教学准备:导学案、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导入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

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来反映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特点的概括与分析,几乎是小说阅读的必考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二、明确考向 考题示例考向判读2022年全国甲卷《支队政委》老胡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考查小说人物形象的题目,一般都考问形象特征、塑造手法、形象作用。

2020年浙江卷《雪》简析彼得洛芙娜这一人物形象。

2020年江苏卷《少男》请简要分析姐姐这一人物形象。

2019年全国一卷《理水》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是人物形象题目考查的一个基本题型。

常见设问方法: (1)XXX 有哪些性格特点? (2)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3)XX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三、预习检查预习检测:指出以下片段中塑造形象时使用的方法,并概括形象特征。

(一)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ch ī)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k èn )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专题01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含解析)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小说与散文知识点细分讲解专题01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含解析)

专题01 分析人物形象及作用(小说)【人物形象】小说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观点,反映社会生活。

鉴赏小说,主要是鉴赏人物形象的典型性格。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注意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三方面入手。

分析细节描写,首先要注意细节的真实性;其次看是否具有典型意义,看其是否经过精心选择,巧妙安排。

1、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

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具有更集中、更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从内容上来看,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从表达形式上来看,有以下两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核心任务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的。

所以,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

4、分析人物形象设题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等。

(一)常见考查题型(1)结合小说,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概括×××这一形象的作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二)思路导航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课件

知识归纳
肖像描写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次要人物的衬托或对比
侧面描写 借助物象烘托
借助环境烘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孙少平回家以后才知道,父亲是因为分家的事才写信让他回来的。 比起他想象的其他灾祸,这件事看来并不特别严重。《红楼梦》里的凤姐说,没 有不散的筵席。和其他人家相比,大哥和嫂子结婚几年都和他们一块过光景,这也就 不容易了。现在他们要单另立家。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无可非议。 少平看出,大哥心里很难过。少平理解他的心情。 “大哥,分家的事,你也不要过多地想什么。爸爸的考虑是对的,你和我嫂现在 应该单另过光景了……”少平先开口劝慰少安。 少安沉默了好长时间以后,才说:“那你们怎么办?一大家人,老的老,小的小 ……”
三个小战士星期日轮休,没有轮休的去巡视、维护通信线路,其实到了星期日, 休息不休息都一样,反正也没地方去。或者到林子里打野兔、捡蘑菇、采山果,或者 躺在床上睡大觉打发时间……自打山杏到十家堡代销点当营业员,情况就变了,谁轮 休谁跑三四里山路去十家堡代销点看山杏,和她聊天。开始还找个理由,买双袜子呀, 买块肥皂呀,买把牙刷呀……这都是借口,就是想到代销点去看山杏,和她聊一会儿, 私下里说就是饱饱眼福。
收拾小赵的遗物,小钱和小孙在他的军用挎包里发现了990枚别针。别针是代销点里 最便宜的东西了,原来小赵每次去看山杏就买些别针,心里有点安慰。和别针在一起的还 有一幅画儿,画在信纸上:两颗心用一枚别针穿到一起,下面写着“1 000”。他买到1 000枚别针时,是不是要向山杏表达自己的爱情呢?
小钱和小孙到代销点去找山杏。 山杏问:“他怎么没来?” 小钱和小孙默默地把990枚别针和那幅画儿交给山杏。
不过,少安感到多少日子来由于分家而给他造成的巨大精神压力,似乎减轻了 一些。少平的这种态度刺激了他,使他不由自主地想:既然你后生口大气粗,已经这 么能行了,那咱们倒也不妨试试看。

高考语文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高考语文人物形象特点分析
1.阅读。要筛选好有关人物的正面文字信息 和侧面文字信息。人物形象特点主要靠人物 自身的言行举止、所思所想表现出来。首先, 把这方面内容一字不漏地筛选出来以分析评 判。其次,注意有关人物的侧面信息,如别 人的反应、环境特点等。对于一些局部文字, 要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把握内部小的层次。
2.思考。①处理“平面”与“立体”的关系。所谓“平面” 与“立体”,是对人物形象的形象说法。所谓“平面”人物,就 是性格较为单一的人物;所谓“立体”人物,就是性格复杂多变 的人物。生活中少有“平面”人物,多的是“立体”人物。人性 有善有恶,性格有优有劣;境遇条件不同,人的性格表现是不同 的,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更是各种各样。认识到这一点,就能 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时要用联系、发展、辩证的眼光看待 人物,绝不能单一地、静止地评价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样
现场阅卷
我来阅卷
赋分:4分依据: “善解人意”“有 逢迎的一面”此说 不当,考生没能把 握作者对人物的感 情。称呼的改变体 现“我”处事小心 。总之,形象概括 不准,造成失分。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注重分析人物的语言、动 作、心理、神态以及他人对人物的认识和评判等。 在具体作答时,可以分析“我”对待工作、他人、 生活的态度等,从中得出答案。从“我”不断改 变对升任了总编的冯前的称呼可以看出,“我” 是个处事小心谨慎的人;从“运动”前期“我” 对冯前的关心可以看出,“我”是个心地善良的 人;从“运动”后期“我”在家养花草的行为可 以看出,“我”是个性情淡泊的人。概括人物形 象要全面准确,注意作者对人物的感情态度。
②要注意区分“形象”与“性格”用语的不同,分析形象要外 在与内在相结合。人物形象题干中“形象”与“性格”用语是有 区别的,审题时要注意区分。“人物形象”这一概念的内涵大于 “人物性格”的内涵。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的性格特点,但 还包括人物的肖像、衣着、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行为习惯 等因素,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 等心理特点。分析人物形象特点时,要由表层到内在精神,由外 在形象特点到内在思想性格特点。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高考语文小说形象之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锅边儿的伙计用一双长筷子搅两下,大笊篱把面捞出盛到海碗里。海碗 里有牛骨高汤,入好面,撒几片芫荽、葱丝儿、带红根儿的嫩菠菜,浇上满天 星辣椒油花儿,红、绿、白,“啪嗒”,放在了客人面前。客人挑起一筷子面, 撑开嘴吃,热气蒸得额头有点儿亮。铁良呢,和街上的熟人聊了有一会儿了。
20世纪50年代,犯人被押去刑场的时候还允许点路边的馆子,吃最后一口人 间食。有个老头子被押在车上,路过铁良的店,说是去阴间的路上得吃口抻面。 于是押进去,老头子张口要龙须面,铁良也不说话,开始抻。
(3)动作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行为动作进行描
写的手法。动作描写可以写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有助于
揭示人物心理及性格特征。
1.人物描写及作用
(4)心理描写——对人物在一定情景中的想法、感触、情绪、意识等
进行的具体刻画。心理描写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
物的思想基础及行动的内在依据,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相反的人或事物来做陪衬。
提 醒
•人物描写艺术涉及的范围很广,如表现手法(如对比)、修辞手法、 语言等角度,但主要在人物描写手法上。具体指正面描写(语言、动 作、肖像、心理、细节等)与侧面描写两类。在判定所用的手法上要 注意两点:
•(1)具体而全面。
•(2)特别注意以下写人手法的判断。
•①侧面描写。对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不要仅仅局限于正面描 写,不要遗漏侧面描写、对比映衬、环境烘托等。
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 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 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 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细节描写
严监生临死时的描写: “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 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 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 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摇。赵氏慌忙揩揩眼泪, 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 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 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必考: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学生版)

2020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必考: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学生版)

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请赏析文中画线处人物语言。

(2)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有怎样的作用?(3)本文在刻画人物时运用了哪些手法?请赏析。

【解题思路展示】(一)正面描写(直接描写)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使人物“深刻化”,在人物描写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深入的描写,能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细节描写主要有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等。

(二)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主要手法为渲染、烘托、衬托等。

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借助次要人物陪衬烘托(2)借助物象陪衬烘托(3)借助环境陪衬烘托★★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诗花相配喻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用古诗与花相配,说说它们各比喻哪个女人:①黛玉;②宝钗;③探春;④李纨;⑤湘云;⑥袭人;⑦麝月;⑧香菱。

A.杏花——日边红杏倚云栽B.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C.并蒂花——连理枝头花正开D.芙蓉——莫怨东风当自嗟E.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F.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G.桃花——桃红又是一年春H.荼蘼花——开到荼蘼花事了答案①D②F③A④E⑤B⑥G⑦H⑧C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2011·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唉,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这时有人轻轻地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

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哦,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

”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本节专题对应题目】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曾老头的眼“烂得水汲汲的”,曾老头“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可以得出形象特点之一——外貌丑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说明曾老头“吃苦耐劳”。

年老还不停地劳作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孙子。

结尾部分可知他“晚景凄凉”。

答案①外貌丑陋;②吃苦耐劳;③深爱自己的孙子并为之全力付出(或“隐忍小臭儿的不孝”);④晚景凄凉。

评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一般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命题离不开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入手,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本节专题对应题目】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文章第一处画线部分“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表明人们对曾老头的态度源于他的外貌。

第二处“心坠得他累”表明赵无定当时的尴尬状态和心情。

答案①侧面描写:通过写“不少人”脸上的表情来表现曾老头的丑陋。

②心理描写:“坠”字形象刻画了赵无定此时的内心感受,表现出此时无定对老人的同情和对小臭儿夫妻言行的反感。

评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赏析语言要结合人物、环境和小说情节来分析。

形象分析,评述概括,缺少依据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原文见本节“真题探究”) (201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命题离不开人物形象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入手,分析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曾老头的眼“烂得水汲汲的”,曾老头“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可以得出形象特点之一——外貌丑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说明曾老头“吃苦耐劳”。

年老还不停地劳作是因为他深爱自己的孙子。

结尾部分可知他“晚景凄凉”。

概括人物形象及其作用是常考题。

概括人物形象时要“察其言、观其行”,了解人物的职业身份,重在分析人物性格心理。

人物形象的作用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烘托或对比其他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旨。

错因分析阅卷中发现,概括形象的题目,学生往往架空分析,乱贴标签,所给概括缺少情节或语言的支撑,显得很空洞。

比如本题,仅仅归纳出形象特点还不够,还必须简要摘取文本语言及描写。

——对点突破,强化矫正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题。

孤石聂鑫森汽笛响起来的时候,朱庆已经把刨床开动了。

刨刀缓缓地在又宽又长的钢板上行进,犁出一卷卷薄薄的钢屑,星星点点的暗红色火花寂寞地开了又谢,谢了又开。

把整个钢板的平面刨一次,需要差不多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去喝茶、看报、找人聊天。

偌大的一个车间,只安装着几台大型刨床,他的师傅黄子正就站在不远处,双眼瞪着刨刀。

几十年就是这样一个生命形态。

其余的人,或捧着一张过时的报纸,或呆望着屋顶白天也亮着的日光灯,俨然一群泥塑。

朱庆觉得很岑寂,很孤独。

这种感觉并不是他进了工厂后才有的。

他一生下地,就被丢在外婆家。

爸爸妈妈长年累月在大西北找矿,只有春节才风尘仆仆赶回来,住上十几天。

他孤寂的心刚刚盈满暖意,爸爸妈妈又走了。

他自小就不爱多说话,也许是由于说话的机会太少。

外婆不会唱民谣,不会讲故事,只是在吃饭时不停地说:“你吃饱了没有?再吃一碗吧。

”后来,高中毕业了,没有考上大学,他到工厂当了一名刨工。

朱庆转过身子,望着窗外。

窗外有一块小小的园地,正中立着一坨一米来高的山石,上面覆盖着一层紫褐色的苔衣,石根周围簇着草叶,很像一幅立体的图画。

这一坨山石,使他想到云蒸霞蔚的峰峦,想到碧林深处的楼台亭廊,想到砍柴人的带点野味的歌谣,想到轰然直下的瀑布。

他觉得这孤石是活生生的,它懂得他,他也懂得它,正像李白所说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他决定找几个伙伴来,把它抬回去,立在车间外,这样他和它就可以日日相伴了。

他给山石浇水、植苔,在山石周围培置小草,拾来断砖围出一块园地。

山石上渐渐地生出紫褐的苔斑,石缝里冒出小小的草叶。

师傅看见他弄得工装上满是泥水,目光里闪出许多的迷茫,叹了口气,说:“到底是个孩子。

”在刨刀运行的那四十分钟里,朱庆再不感到难熬了,他可以和山石无声地对话。

他把这件事写在信上,寄给远方的爸爸妈妈,他想他们一定能够理解这一份寂寞和孤独。

好容易盼来了一封信,信上说那是沙积石,属于软石的范畴。

然后又叮嘱他不要玩物丧志,要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朱庆读信时的那种失望,沉得像铅块,压得他的胸口格外难受。

他们一辈子找矿,和各种各样的石头打交道,一切都变得司空见惯,他们无法想象儿子的这一发现所带来的惊喜。

唉,人总是容易变成一种职业的符号。

有一天,山石突然消失了!师傅对他说:“厂长说这块石头很好看,就叫人搬到厂部会议室去了。

”朱庆跳起来,恶狠狠地说:“那是我的石头!”师傅拍拍他的肩,说:“你真不懂事。

”他溜到厂部大楼,一口气蹿上五楼,找到那间大会议室。

镂花木架子上,搁着一个浅红的紫砂盆,盆子里立着他的孤零零的山石,可怜巴巴的样子。

他的眼睛里突然涌出了泪水。

下楼的时候,他碰到了西装革履、满面矜色的厂长。

他突然大声说:“你偷了我的石头!”厂长还没有回过神来,他已经咚咚地走远了。

刨刀不知撞到什么硬处,“咔啦”一声脆响,刀子断了。

他听见师傅在吼:“朱庆,你的魂丢了?”是的,他的魂丢了。

第二天,他向厂部递交了一份辞职报告。

1.小说中画线部分描写了主人公眼中的山石,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鉴赏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