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学流派简介

合集下载

三分钟读懂法国文学史,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及流派变革

三分钟读懂法国文学史,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及流派变革

三分钟读懂法国文学史,一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及流派变革最早的形态公元5世纪末,在今天法国的土地上,已经出现法兰克人的王朝。

但是以法兰西命名的独立王国,则从公元9世纪中叶开始。

“法兰西王国”是指法兰克人的王国。

法兰西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民族统一体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民族语言,即罗曼语的形成。

作为现代法语的前身的罗曼语,是拉丁语和当地方言融合而成的民间语言,称为“通俗拉丁语”。

最早的法国文学作品是用罗曼语创作的。

法国文学史上通常以公元842年的《斯特拉斯堡盟约》作为法国文学起源的第一个标志。

这份文献的内容实际上与文学没有一毛钱关系。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用当时的民间语言罗曼语写下来的,后来成为了法兰西语言史上的第一件珍贵资料,也被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世纪和11世纪的法国文学史,一片荒芜。

除了几篇《圣徒行述》外,没有留下什么重要的纪录。

而这类圣徒小传都是用韵文写就,记载的都是当时民间口头流传的一些故事。

中世纪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是指公元842到1515年。

这期间,法国社会存在着封建与反封建两大势力的矛盾和冲突。

当时流行武功歌和宫廷小说。

武功歌流行于11世纪至14世纪,是一种数千行乃至数万行的长篇故事诗,通常用十音节诗句写成。

以颂扬封建统治阶级的武功勋业为主要题材”,比如《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麾下骑士们的忠勇。

奋战而死的罗兰就是这类骑士的典型形象。

《罗兰之歌》是一篇史诗,它具备了古代史诗的基本因素,那就是讴歌武士的勋业和真诚的爱情。

罗兰的未婚妻一听说罗兰战死沙场,立即昏厥倒地,这就是爱情的表现。

到了12世纪,宫廷小说风行法国。

这种小说是一种协韵的诗体作品,便于口传和记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

主要内容大者是骑士以贵妇人为热恋与崇拜的对象,他们为了博得贵妇人的欢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当时的代表作有《特里斯丹和绮瑟》,主题思想是爱情至上论,也就是所谓“爱情比生死更为强烈”。

19世纪法国文学

19世纪法国文学
• 雨果在少年时曾发誓:“Je veux ê tre Chateaubriand ou rien ! ” (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作品: 《阿达拉》Atala 《勒内》René 《基督教真谛》 Le Gé nie du Christianism 《墓畔回忆录》 Mé moires d’outre-tombe
社会背景
•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与陈旧的封建意识在文化、思想领 域产生猛烈碰撞 • 法国大革命标榜的“自由,平等, 博爱”深入人心, 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对个人独立和极端 自由的强调, 成为了浪漫主义的核心思想。 • 《人权宣言》所宣布的自由竞争的法则, 形成了一种 社会心理,所有人都企图通过巧取豪夺致富。耽于幻想, 成了普遍的心理状态。 • 对于贵族来说,大革命使他们失去了天堂, 于是,悲 观颓唐,消沉阴郁的情绪,人生虚幻,命运多舛,以及 对神秘彼岸的向往蔓延开来。对资产者和小资产者来说, 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资本主义现实,面前 破灭了,不免使得他们苦闷,彷徨。
维克多· 雨果 Victor Hugo
• 重要生平介绍: 1802年2月26日,维克多· 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Besançon) 的一个军官家庭。 1827年,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写了 长篇序言 1831年,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问世,这部小说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义小说。 1862年,雨果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问世,书中揭露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尖锐矛盾和贫富悬殊,描写了下层人民的痛 苦命运,提出了当时社会的三个迫切问题:贫穷使男子潦 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1885年5月22日,维克多· 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
19世纪法国文学流派

20世纪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未来主义)

20世纪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未来主义)

试析20世纪现代文学流派——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是在文艺及其他文化领域里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其影响波及欧美其他国家,它的出现,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产阶级青年一代对现实的恐惧心理和狂乱不安的精神状态。

它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超现实主义者自称他们进行的是一场“精神革命”。

运动是由一群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青年发起的,他们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旧的信念失去了魅力,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代替,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内容不仅限于文学,也涉及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它提出了创作源泉、创作方法、创作目的等问题,以及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人们的生存条件等社会问题,但极端强调人的内在意识的重要性,言论既有不满现实的一面,又深深打上了虚无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烙印。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用甚多。

其中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1928)是超实现主义的代表作,另外,1921年,布洛东和苏波合著的《磁场》,是超现实主义第一部实验性的作品,首次提出了无意识书写和自动的写作的问题。

荒诞派戏剧是在超现实主义文学影响下,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反传统戏剧流派。

1961 年,英国评论家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正式将其命名为“荒诞派戏剧” 。

1970年,另一代表尤奈斯库入选法兰西学士院,标志荒诞派戏剧正式跃入资产阶级正统文学行列。

50 年代和60 年代初是荒诞派戏剧的鼎盛时期,60 年代中期后荒诞派戏剧便开始走向衰落.它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荒诞派戏剧最主要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是尤金·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其中尤金·尤奈斯库是荒诞派戏剧的创始人,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最典型的一篇。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目录
• 引言 • 代表人物与作品 • 艺术风格与特点 • 影响力与评价 • 总结
01
引言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和 艺术流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诗 意描绘和情感表达,追求形式美 和艺术性。
特点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作品通常以现 实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 和情感渲染,展现人性的复杂和 生活的美好。
艺术教育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对电影艺术产生了 深远影响,它强调情感和主观表达, 为后来的电影导演提供了创作灵感和 风格参考。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的 感悟和体验,这种思想影响了艺术教 育理念,促使教育者更加注重培养学 生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文学流派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影响了后来的文学 流派,如存在主义、荒诞派等,其注 重个体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方式对 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历史背景
起源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起源于19世纪 末的法国,受到象征主义、印象 主义和自然主义等多种流派的影
响。
发展
在20世纪初期,法国诗意现实主义 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法国文学和艺 术的重要流派之一。
影响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对后来的文学和 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 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和艺术史上的重 要篇章。
该流派作品情感表达深沉, 注重挖掘人物内心世界, 展现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题材广泛多样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不拘泥 于特定题材,从日常生活、 历史事件到神话传说,皆 可入画。
形式语言创新
该流派艺术家在形式语言 上勇于创新,借鉴多种艺 术流派,形成独具特色的 艺术
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05
总结
主要贡献
强调情感与主观表达

19世纪法国主要文学流派简介

19世纪法国主要文学流派简介

现实主义文学
在法国,虽然现实主义直到19世纪中期才 被作为美学原则提出来,但是在19世纪30年代 以后,现实主义文学就在巴尔扎克、福楼拜、 左拉等作家倡导下开始发展。法国的现实主义 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学院主义风气, 提倡作家客观地、无偏见地观察事物,坚持文 艺作品必须反映现代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 目真实地反映和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不使用 艺术手段美化或歪曲生活,也不回避生活中平 淡无奇或消极黑暗的场面。在19世纪中叶,现 实主义文学在法国形成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 派,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声誉的文学家和文 学作品。这一派作家坚持文学反映现实的传统, 采用真实的细节描写的方法,大胆批判资本主 义社会的丑恶现实,如斯丹达尔、梅里美、巴 尔扎克、福楼拜、莫泊桑等。
1830年以后,浪漫主义有新 的发展,人们称之为后期 浪漫主义。后期浪漫主义 的主导思想是资产阶级人 道主义,代表作品有雨果 的诗集《惩罚集》 (1853)、《观照集》 (1852)和《凶年集》 (1872)以及小说《悲惨 世界》(1862)。同时还 有,乔治·桑的作品有乌托 邦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 《康素埃洛》。以及欧 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
20世纪法国文学 20世纪的 法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继续 发展,产生了罗曼.罗兰的 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 夫》和马丁·杜加尔的长篇 小说《蒂博一家》等名作。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 华》所采用的意识流手法, 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大 特色。
推荐书目
• • • • • • 《阿拉达》 《沉思集》 《巴黎的秘密》 《包法利夫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 《追忆逝水年华》
19世纪法国主要文学流派简介 世纪法国主要文学流派简介
(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的文学流派组成

法国三大文艺思潮

法国三大文艺思潮

产生于法国的三大文艺思潮(1)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基本特征:第一,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带有为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第三,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中汲取艺术形式和题材。

第四,有一套严格的艺术规范和标准,如戏剧创作要遵守“三一律”。

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和布瓦洛等。

代表作品:高乃依的《熙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克》;莫里哀的《伪君子》;拉封丹的《寓言诗》;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等。

总体来说,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它对法国乃至欧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光是在文学上,在音乐、绘画、建筑上也都产生了相应的维亚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绘画、古典主义建筑,并闻名世界。

古典主义是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学习基础上的再创造,丰富了古典文化的内涵。

但古典主义文学发展到后期,暴露出其明显的局限性,太过严格的创作规范束缚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后期的古典主义作品也都显示出创作的程式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2)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19世纪欧美的主要文学思潮。

它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使人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现实主义作家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并倡导社会改良。

基本特征:第一,用文学手法为人们再现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

第二,从人道主义出发,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并对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提出了疑问。

第三,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浅谈法国主要文学流派

浅谈法国主要文学流派
法国浪漫主义的滥觞出现于弗朗索瓦一勒内德夏多布里昂1768年一1848年的故事创作以及史达尔夫人对德国浪漫主义元素的介绍在阿尔封下接第65页生感受到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汉人的遭遇好人的受欺负于是作者在作品中极具极强的不屈服的意志

浅谈法国主要文学流派
彭璐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摘 要 :法国文 学是丰 富而 多样 的 ,在 世界 文学 的舞 台上 占有 重要地位 。从 中世纪 至现代 ,每个世 纪 的法国文 坛都 涌现 出 了众 多的文 学大家 ,流传 下来大量 的优秀 文学作 品。各 种文 学运动 的蓬勃 发展形 成 了不 同 的文 学流派 ,每个 流派 都 有其特 定 的社会 背景、代表 作家及 作 品。这 些文学流 派 ,不 仅 引领 了法 国的文 学创作 动 向,更影响 到 了整个 欧 洲乃至 全 世界 的文学发展 方 向。 关键 词 :法国文 学;流派 ;代表作 家
学 基本 上都 是韵文 ,是便 于行 吟诗人 传诵 的 口头文学 。按
体的喜 剧 ,也是现 代喜剧 的先 驱 。由于 时代 的变 迁 ,小说
( 一) 中世纪 法国文学
类型分有 宗教文 学、英雄 史诗 ( 武功歌 ) 、宫廷文 学、骑士 成 了启蒙 思想家 宣扬哲 理的 工具 ,代表 作有伏 尔泰 的 《 老 文学、经 院文学 、市民文学等 ;按体裁 分则有诗歌 、戏剧 、 实人 》和 《 天 真 汉》 ,狄 德罗 的 《 宿 命 论 者雅 克和 他 的主 编 年史 和韵 文故事 。市 民抒情 诗的代 表有 吕特博 夫和 弗 朗 人 》和 《 拉 摩 的侄 儿 》 、卢 梭 的 《 爱弥儿》 。孟 德 斯鸠 的 索瓦 ・ 维 庸 ,作为联 系 中世纪 和 文艺 复兴 时期 的纽 带 ,则 《 波 斯 人 信札 》 和 卢梭 的 《 新 爱洛 绮丝 》是 书 信 体小 说 , 有法 国最早 的两个诗歌流派 :修辞学派和 里 昂派 。 尤其卢 梭 的 《 忏悔 录》等是 浪漫 主义文 学的先兆 。 ( 二) 文艺复 兴时期 法国文学 ( 五) 1 9 世 纪法 国文学 1 5 1 5 年 弗 朗 索瓦 一世 登基 ,标 志 着法 国文 艺 复 兴时 1 7 8 9 年 法 国革 命后 及 1 9 世 纪 初形 成 了注 重描 写 自然 期 的开 始 。在 这 一 时 期形 成 的 资产 阶 级 人 文 主 义,对 后 景 色 、抒 发主 观 感 情 的 浪 漫主 义 文 学 。贵族 浪漫 主 义 主 世 的思 想 和 文学 产 生 了极 其 重 要 的影 响。拉 伯 雷 的 长篇 要着 意 抒发 忧 郁情 调 ,代表 作 有夏 多布 里 昂 的 《 阿达 拉 》 小说 《 巨人传 》 ,集 中体现 了新 兴资 产阶 级反 抗封 建 意识 和 《 勒 内》 ,拉马丁 ( 1 7 9 9~ 1 8 6 9 ) 的 《 沉 思集 》 、《 新 沉 和 教会 神 权 的 文 艺复 兴 精神 , 同 时开 法 国 长篇 小 说 之 先 思集 》及 《 诗与 宗教和 谐集 》 ,维尼 ( 1 7 9 7 ~1 8 6 3 ) 的 《 命 河 ;蒙 田的 《 随笔 集 》 不仅 创造 了散 文 的 体裁 ,而 且 以 运集 》等 等 。资产阶 级浪漫 主义 着重表 现在 大革 命后感 到 他 的怀 疑 主义 表 现 了对 人性 、理 性 和 真理 的 尊重 。龙沙 失望 和不 满 、富有资 产阶级 个性 的 人物 ,代 表作 有斯达 尔 ( 1 5 2 4~ 1 5 8 5 ) 曾经 想 以古希 腊 罗 马作 家 为榜 样 ,用 法 语 夫 人 ( 1 7 6 6~ 1 8 1 7 ) 的小说 《 苔尔芬》 、《 柯 丽娜 》 ,龚 斯 写作 民族 史诗 。 以他为 首 的七星诗 社 是法 国第 一个 有组 织 当 ( 1 7 6 7 ~1 8 3 0 ) 的小 说 《 阿道 尔 夫 》等 等 。到 2 0 年代, 的 诗歌 流派 ,由杜 贝莱 ( 1 5 2 2 ~1 5 6 o ) 执 笔 的七 星诗 社 的 资产阶级 浪漫 主义在 与 古典主 义的 斗争 中形成 了强大 的文 宣言 《 捍 卫 与弘 扬 法兰 西语 》 ,主张 从 古代 和 民 间的语 言 学运 动 ,为 反 对封 建 复 辟 和埋 葬古 典 主 义做 出 了重大 贡 吸 取养料 ,为 丰富法 语 、使 法语摆 脱 中世纪 的贫 乏状态 做 献 。代 表 作 有 雨果 的 《( 克 伦 威 尔 )序 言 》 、剧 本 《 欧 那 出了贡献 。 由于宗教 内战 等社会 原 因,七 星诗社 作家们 的 尼》和 小说 《 巴黎圣母 院 》 。大仲 马 ( 1 8 0 2~ 1 8 7 0 ) 的历史 后 继者对 古希腊 罗马 的作 品生 搬硬套 。 剧 《 亨利三 世和 他 的宫廷 》 ,乔 治 ・ 桑 的小 说 《 印第 安娜 》 ( 三) 1 7世纪 法国文 学 和 《 康 素爱萝 》等等 l 7 世 纪 为 君 主专 制 制度 服 务 的古 典 主 义 由酝 酿 、发 二、法国主要文学流派 展 而 走 向全 盛 。3 0 年 代 ,法 兰 西学 士 院 的组 织 者 夏普 兰 ( 一) 浪漫主 义文学 :对古典 主义 的反拨 从1 7 8 9年 法 国大 革 命 的爆 发, 直 到 1 8 1 5 年 拿 破 仑 ( 1 5 9 5~ 1 6 7 4 ) 接 受 了意 大 利学 者研 究古 希 腊罗 马 文 艺理 论 的成 果 ,基 本上 提 出了包括 三一律 在 内的古 典主 义文艺 政权 的最终 颠覆 ,法 国人都 专注于 对外 界事物 的观 察 。这 理论 体 系 ,但 由于 绝对 王 权 尚未确 立 , 贵族 沙 龙 文 学得 是 法 国政 治 历 史上 最 为 风 云变 幻 的 年代 。若 不是 因为 政 以盛行 ,代 表作 是 奥诺莱 ・ 杜尔 菲 的田 园体小 说 《 阿丝特 治 变 局过 多的 吸 引 了法 国人 的注 意 力 ,浪 漫 主义 运 动 在 莱》 。文艺 理论 家布 瓦洛 适 应绝 对王 权 的需 要, 1 6 7 4年 发 法 国 还会 出现 得再 早 一 些 。浪 漫 主 义运 动 是 对法 国古 典 表 《 诗 艺 》总结 了夏普 兰 已提 出过 的文 艺理 论 ,成 为 古典 主 义 的 直接 反 拨 。在 某 种程 度 上 , 浪漫 主 义 强 调人 的感 主义 的 美学 法 典 。法 国古典 主义 的代 表 人物 还 有 高乃 依、 情 , 而非 理 性 ;强 调 个 人 ,而 非 社 会; 这 并 不完 全 符 合 拉辛 、莫里 哀和拉 封丹等 。 法 国人 的 国 民特 性 。法 国浪 漫 主 义 的滥 觞 出现 于 弗 朗索 ( 四) 1 8 世 纪法 国文学 瓦一 勒内 ・ 德・ 夏 多布 里 昂 ( 1 7 6 8年 一 1 8 4 8 年) 的故事 创 1 7 世 纪末 的古 今 之争 标 志 着古 典 主 义 的没 落和 启 蒙 作 以及 史达尔 夫人对 德 国浪漫 主义元 素 的介绍 ,在 阿尔封 文 学 的开始 。而 从 文 学上 来 说, 古典 主 义戏 剧在 1 8 世 纪 下接 ( 第6 5页 )

20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概况——法国

20世纪西方文学流派概况——法国
《爱的荒漠》
表现人与人之间难以逾越的情感荒漠
《蝮蛇结》
《苔蕾丝·德斯盖鲁》
被誉为“描写痛苦的大师”
20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
“新寓言派”的先驱
《琴声如诉》《情人》Fra bibliotek具有广泛影响电影《广岛之恋》《长别离》
它们的成功使她跨进电影界并独树一帜
主要小说《阿德里安回忆录》《致命一击》
《熔炼》
《风》《历史》
《农事诗》《有轧电车》
《弗兰德公路》
《弗兰德公路》具有一种特殊的叙事张力
布托尔
是新小说派的一位重要作家和理论家。
《路过米兰》
《陀螺仪》
《变》
《变》采用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始终把读者作为小说中的角色进行对话。
飞行家作家
代表作《夜航》
文学流派
时期
流派特征
时段
代表作家
文学地位
代表作品
作品评价或地位、影响、特征






二十世纪
20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不像上半叶那样光彩夺目,但也不断有名家名作出现。
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1885-1970
公认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成名作《给麻风病人的吻》
从此陆续写了一系列以中产阶级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剧为题材的小说。
《等待戈多》情节结构荒诞不经、重复循环,震动了法国剧坛,从而推动着贝克特的戏剧创作走向全盛,表现了西方文学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
尤金·尤奈斯库
与贝克特齐名、“不朽者”
《秃头歌女》《上课》《椅子》《未来在鸡蛋中》《新房子》《屠杀游戏》《提皮箱的人》《赴死者处旅行》《犀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yen AgeLes genres littéraires1.littérature épique (chanson de geste)La chanson de geste est la plus ancienne forme littéraire en langue vulgaire. Le mot geste vient du latin qui signifier les actions, les exploits. La geste est le récit qui raconte les faits d’armes réalisés par un roi, elle est composée de laisses qui utilise le décasyllabe. Elle célèbre le courage, le sens de l’honneur et de la loyauté, les valeurs essentielles de la chevalerie. Les deux chansons les plus célèbres sont :La Chanson de Roland et La Chanson de Guillaume.2.Littérature aristocratiqueLa littérature courtoise touche à la fois la poésie et le roman.Elle installe la femme à une place d’honneur.Elle satisfait les exigences d’un public plus raffiné qui se forme au cours du 12e siècle.La courtoisie : Tristan et Iseut(Thomas Béroulet)Chrétien de Troyes(5 romans)Yvain ou le chevalier au lionLancelot ou le chevalierà la charettePerceval ou le Conte du GraalErec et EnideCligès3.Littérature bourgeoise①le Roman de Renart②fabliau (conte àrire en vers, le fabliau est un texte narratif bref, écrit enoctosyllabes àrime plates, qui raconte une une histoire plaisante ou burlesque. Le fabliau multiplie les traits satiriques et les références àla vie du quotidienne du Moyen Age.)③théâtre : miracle, mystère, sotie, farce, moralité④Rutebeuf (poésie lyrique et satirique)4.littérature didactique ( allégorique)Roman de la Rose (Guillaume de Lorris et Jean de Meung)Charles d’Orléans(1394---1465)« Je suis celui au coeur vêtu de noir » en deuil5. François Villon( 1431--- ?)« Frères humains qui après nous vivez, n’ayez les coeurs contre nous endurcis. »Lais ou Petit TestamentTestament ou Grand TestamentBallade des Dames du Temps JadisBallade des Pendus ou L’épitaphe Villon16e siècle : Renaissance et humanismeLa Renaissance fait un retour vers l’antiquité. Elle met l’homme au centre de ses préoccupations. Hommes de sciences et hommes de lettres retournent àla source antique et repensent la condition de l’homme à partir de leur expérience personnelle : appétit de savoir, esprit critique et attention à l’humain définissent les contours de l’humanisme.Humanisme : un mouvement intellectuel et littéraire qui se répand au 16e siècle àtravers toute l’Europe.Les pincipes :1. le retour au textes antiques(Homère, Aristote, Platon, Cicéron, Virgile)2. le goût de savoir et le goût de recherche3. la volonté de convaincreLes thèmes :1. la confiance en l’homme2. la réflexion politique3. la ferveur et la foiLes écrivains et les oeuvresClément Marot : l’Adolescence clémentineFrançois Rabelais : Pantagruel, GargantuaJoachim du Bellay : 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de la langue françaiseLes Antiquités de Rome, Les RegretsPierre de Ronsard : Les Amours, les Hymnes«Vivez, si m’en croyez, n’at tendez pas à demain,cueillez dès aujourd’hui les roses de la vie. » ---Ronsard ( épicurisme)Michel Montaigne : Les EssaisAgrippa d’Aubigné : Les ThagiquesLa Pléiade : un mouvement poétique de la renaissance française dont Ronsard est le chef, et Du Bellay le porte-parole. Le manifeste « 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de la languefrançaise »marque la naissance de ce mouvement. La Pléiade préconise l’imitation des anciens dans les genres littéraires et défend en même temps la langue française. 17e siècle : Le classicisme, le triomphe de la raisonClassique désigne antique1. origine : Malherbe, c’est lui qui pose le principe du classicisme, réforme de la langue.2. Richelieu : fon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dirige le goût littéraire3. Descartes : c’est lui qui p riviligie la Raison4. théoriciens de la poésie et du théâtre. Ils fixent des règles que chaque écrivians doit obéir.Caractères1. Respect et imitation des Anciens(les Grecs, les Romains)2. Nature et naturel. Il faut peintre la personnalité. Il faut chasser ce qui est merveilleux, fantaisiste, choquant.3. Lucidité et raison : La raison chasse lyrisme, la rêverie.4. Impersonnalité. Il faut chasser le moi. L’auteur doit cacher ses oeuvre.5. Pélimitation des genres littéraires---respect des règlesBoileau : les grands genres : tragédie, épopée, comédieLes genres secondaires : ode, sonnet, satire, idylle, épigramme, ballade. Chaque forme a ses règles.1. La règle des trois unités :L’unité d’action : elle impose une intrigue unique et élimine les épisodes ou les personnages qui ne sont pas directement liés à l’action principale. L’unité de temps : tout se passe en un seul jour.L’unité de lieu : tout se passe en un seul jour.2. vraisemblance3. bienséancebienséance interne :cohérencebienséance externe : chasse ce qui est grossier brutal4. dénouement tragique : un ou plusieurs personnages meurent à la fin.5. l’action doit être illustre.«Tu t’es, en m’offensant, montré digne de moi,je me dois, par ta mort, montrer digne de toi. »---Cid Corneille---Malherbe, Descartes, Corneille,Molière, Racine, La Fontaine, Pascal, Bossuet,Mme de Sévigné, Mme de la Fayette,Boileau, Bruyère, Fénelon.18e siècle : le mouvement des LumièresC’est un mouvement qui se propage en Europe tout au long du 18e siècle. Il propose une conception de l’homme capable de dissiper les ténèbres de l’ignorance pour penser par lui-même. Conduits par la raison et l’esprit critique, les écrivains des Lumères défendent les valeurs nouvelles et contribuent à la transformation profonde de la société.Rationaliste philosophique : Rousseau, Voltaire, Montesquieul’Encyclopédie : Diderot19e siècleLe romantisme 19eLe mot « romantisme »désigne une école littéraire radicalement opposée---en particulier pour ce qui concerne le théâtre---à la doctrine classique.Le mouvement romantique manifeste au 19e siècle le triomphe de la sensibilté et le rejet de l’ordre classique au profil de la liberté de création.Les principes du mouvement sont : se liberter des règles clssiques, affirmer l’expression de l’émotion et du lyrisme, réaliser le ménage des genres et des registres. ---Lamartine, Chateaubriand, Victor Hugo, Musset, StendhalLe réalisme 19eLes écrivains réalistes, conscients de ces bouleversements sociaux et de la vie inhumaine du peuple, cherchent à décrire ce qu’ils voient, à refléter la vie telle qu’elle est, ils veulent que leurs oeuvres puissent reproduire le réel. Le romancier se présente ainsi comme un historien du présent qui, documents à l’appui, essaie de recréer le réel tout en explorant l’univers de la vie quotidienne et en faisant du peuple le personnage principal du raman.---Balzac, Flaubert, Maupassant, StendhalLe naturalisme 19eCe mouvement naturaliste est étroitement lié àEmile Zola et à ses oeuvres, car c’est lui qui définit le naturalisme comme la nature vue à travers un tempérament, dans Le Roman espérimental. De fait, le naturalisme pousse à l’extrême l’observation et lareproduction du réel que propose le réalisme. Zola, inspiré des idées et des méthodes scientifiques, tente de faire de son roman un laboratoire où l’écrivain, sur le modèle du scientifique, observe et analyse les comportements humains sous l’effet des lois de l’hérédité et des milieux sociaux et historiques. Son ensemble gigantesque des Rougon-Macquart en est un exemple convaincant.---Emile Zola, les frères GoncourtLe symbolisme 19eCe mouvement littéraire et artistique repose sur l’idée que le monde n’est que le reflet d’une réaliste que l’on ne peut atteindre autrement que par la poésie. A travers les images, les signes et les symboles, l’artiste peut révéler cette réalité supérieure. Baudelaire a ouvert la voie à ce courant littéraire avec son oeuvre célèbre Les Fleurs du Mal. Les symbolistes cherchent àdécouvrir des mondes inconnus qui se manifestent par des signes et des symboles pour accéder àla conquête du suprême enchantement.---Baudelaire, Verlaine, Rimbaud, Mallarmé20e siècleLe surréalisme 1919L’inspiration surréaliste se fonde sur l’inconscient. Les surréalistes veulent « écire sous la dictée de l’inconscient». Le poète ne sera alors que l’enregistreur d’images obtenues dans les états de semi-conscience. Le but des surréalistes est d’aller au-delàde l’apparence extérieure des choses qui est perçue par les sens à l’éta t de veille et connue par l’activité rationnelle consciente.①rupture et révolte : contre toutes les formes d’ordre et de conventions logiques, morales, socials.②Libération humaine---automastismeSe laisser inspirer par l’inconsceint③s’abandonner au rêve, au fantasme, à l’inconcient.---Louis Aragon, André Breton, Paul EluardL’existentialisme (pendant la seconde guerre mondiale)Le nom de Sartre est associé à l’existentialisme.C’est une affirmation de la liberté humaine qui s’exprime dans l’action. Nos acte nous jugent. «L’homme est condamné à être libre ».---Jean-Paul Sartre, Albert Camus, Simone de BeauvoirLe théâtre de l’absurde (Nouveau théâtre & L’anti-théâtre) 1950sL’oeuvre de Ionesco appartient à ce qu’on appelle le «théâtre de l’absurde ».①La dénonciation du conformisme bourgeois et de l’injustice sociale.②Le refus de la psychologieDisparition de l’intriqueDestruction de l’espace-temps---Samuel Beckett, Eugène IonescoLe nouveau roman (1953-1958)Le refus des formes traditionnelles. Plus de personnages romanesques, plus d’intrigue claire, mais une recherche pour tenter de modifier le regard porté sur le monde. Les objets sont décrits sans souci de leur utilité, les événements n’ont pas une signification unique. Le lecteur doit partic iper à la construction du sens grâce à une série d’indices. Ont participé à ce mouvement :Robbe-Grillet, Nathalie Sarraute, Claude Simon, Butor, Pinget.Le stucturalisme 1960sIllustré par l’anthropologieAppliqué à l’ethnologie, sociologie,la critique littéraire et artistique.---Roland BarthesPrix Nobel Français (par année)1901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Sully Prudhomme1904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Frédéric Mistral1915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Romain Rolland1921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Anatole France1927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Henri Bergson1937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Roger Martin du Gard1947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André Gide1952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François Mauriac1957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Albert Camus1960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Saint-John Perse1964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Jean-Paul Sartre (prix décliné/refuse le prix nobel)1985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Claude Simon2000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Gao Xingjian2008 - Prix Nobel de littérature : 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