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学案(无答案)华东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国远古人类学案 华师大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国远古人类学案华师大版【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了解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2.通过分析北京人体质特征,明确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水平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提高的,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使学生理解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很可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他们对祖国有悠久的自豪感。
原始先民在改造自然、改造自身的进程中,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习重点】:北京人【学习难点】: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谁?生活在什么地方?2、你来推理一下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已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任务二: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境内除了最早的元谋人外,在北京地区还先后生活过两个远古居民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3、北京人特征。
二、合作探究:1、学生描述北京人生活状况。
(生活的时代、生活方式、使用工具)2、远古居民为什么要群居生活?三、拓展延伸:教材第6页的思考与讨论。
五、巩固练习:1、暑假期间,小明计划去考察元谋人的遗址,他应该去()A、北京B、陕西C、河南D、云南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能不能直立行走B、会不会说话C、会不会制造工具D、会不会使用火3、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有180万年。
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我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80万年4、下列远古人类的模样,最与我们现代人相似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5、在北京人生活的山洞里,有6米多厚的灰烬。
这说明了()A、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B、北京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C、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D、北京人已经会人工取火6、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结成群体一起生活。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华东师大版教案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华东师大版教案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华东师大版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用具是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谈话法,设计探究问题与学生质疑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方法讨论法、联系讲述法、图表法、图片分析法。
教具历史文物、遗物图片、投影仪、小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效果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最古老的人类,了解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知道了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是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住在洞穴和树上,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但也有很多不便之处,随着人类的进步,人口的增多,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人类开始过着较为稳定的生活,然而靠采集渔猎为主的生活,对原始人类来说是否有保障?为什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让原始人的生活有保障呢?请大家阅读“导入框”的内容:这是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但它至少给我们一些启示,那么原始农耕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可以使原始人类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种植。
学生: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逐渐发现植物生长是有规律的,注意到了可食用的食物种子落地、发芽、生长、成熟的现象。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初步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然而,这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这个漫长过程的真实写照,随着原始农耕的出现,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由采集过渡到农耕,河母渡和半坡居民就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代表。
七年级历史上册 1.3《中华民族的祖先》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一、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1.重点远古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2.难点神话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部落与部落联盟的概念。
三、学生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四、自学提纲(一)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表一、文化遗址满天星斗1.我国先民的足迹自距今年以来,遍布祖国东西南北。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出现了聚落群,表明哪里可能存在着大的或。
2.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融合为以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先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二、炎帝和黄帝1.神话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联系:神话传说虽有后人的加工成分和臆想,但它反映了远古时代部落与部落联盟的生产与生活状况,它能帮助我们复原某些远古时代的历史场景。
区别:传说与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
2.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想一想:课本中的白陶、彩陶的插图说明了什么?2.如何看待炎帝和黄帝的神话传说?3.我们为什么会自称是炎黄子孙?五、自我检测题1.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距今()A.8000年前B.6000年前C.5000年前D.约5000年2.炎黄两部落走向联合后,主要发展地区是在()A.岭南地区B.长江流域C.沿海地区D. 中原地区3.今天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豪的称自己是谁的子孙?()A.盘古B.蚩尤C.三皇D.炎黄4.相传黄帝和蚩尤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大战的地点是()A.涿鹿之野B.牧野之郊C.阳城之外D.朝歌5.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6.我国原始地域文化各具风采,主要是由于()A.自然环境的不同B.人口密度的不同C.原始聚落的多少D.发展时间的长短六、当堂检测题1.我国原始先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主要是指()A.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B.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C.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D.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2.“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华师大初中历史七上《中华民族的祖先》教案_1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教学内容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检测方法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体验感悟评价选择非选择文化遗址华夏族由来√√部落、部落联盟、√√√传说和史实√√√√炎帝黄帝距今5000年前√炎帝、黄帝、蚩尤。
√涿鹿之野、人文初祖√√人文初祖√√√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原始农耕文化,主要以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西安半坡原始聚落遗址和南方长河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聚落遗址为代表,除了这两个文化遗址之外,我们许多地方的文化遗址,象满天的星斗一样,请同学们看第13页的图“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要求学生知道(强调不需要记忆,简单了解就行。
)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并指导学生看第14、15页的图片。
解释:部落是与一定的婚姻形式相联系的。
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是由两个以上血缘相近的氏族构成。
原始社会后期,因军事活动增加,有些地区又由若干亲近的部落结成部落联盟。
因此,部落联盟是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
炎帝和黄帝要求学生在书上标出“距今5000年”(引导学生说出中华五千年、上下五千年等词在第16页的图“传说中的主要部落分布图”中找出炎帝、黄帝、颛(zhuān)顼(xū)、。
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到底有没有黄帝这个人,很难说,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其实底气是不足的。
同中国一样,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这三个文明古国,早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就有5000年前的文字、城郭、金属等考古发现。
从考古学的角度看,中华文明史比其他文明古国少了约1000年。
寻找和发现有关考古学上的证据,用事实、证据,理直气壮说出中华文明的起源,还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还要一大批有志于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的人不懈日努力。
“黄帝”与“皇帝”和区别指导学生看教材第42页,“他(秦王赢政)兼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尊号,新创“皇帝”名词,宣布自己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学案 华东师大版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自主学习】1.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以“”为中心的聚落群,表明那里可能存在着大的或者。
2.不同地区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交流,最终融合成为以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3.相传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中,和最为强大。
4.“”大战后,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5.相传造出船和车,宫室、弓箭、衣裳、历法、音律和医药也是该时代发明的。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技术。
【要点破解】要点一: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
要点点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我国许多地方就出现了很所部落或部落联盟。
不同地区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百川汇成大江大河,最终融合为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东南西北各地区的先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例1】下列有关中华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② 不同地域的文化在漫长的岁月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③ 最终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④ 中华民族指的就是北方的华夏族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本题考查历史辨析能力。
中华民族是以华夏族为中心,经过各地区文化不断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
所以,故答案为D。
要点二:炎帝和黄帝为什么称为人文初祖?要点点拨:黄帝和炎帝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
后来炎黄二部族统一起来,他们在黄河流域生活,形成了华夏民族。
开始了中华的文明史。
因此,黄帝、炎帝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说是“人文初祖”。
【例2】(2010湖北宜昌中考,1)右图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庙,庙内供奉的是民间称为“蚕母娘娘”的螺祖。
相传,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 )A.尧 B.舜C.炎帝 D.黄帝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记忆能力和解读材料的能力。
通过关键词“螺祖”和“人文初祖”可知答案为D。
小魔棒:本节课可以尝试编成以下歌谣——我文明,五千年,黄河长江部落现,有炎黄,黄河传,那时部落常争战。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 中华民族的祖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024f05cf84b9d528ea7a6c.png)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三十八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是指( )A、禹B、舜C、尧D、炎帝和黄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神农耕而作陶”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半坡原始居民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B、大汶口墓葬中有大量陶器随葬品C、原始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原始手工业的产生D、大汶口原始居民中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人物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每年清明时节,各地的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他的陵地进行祭奠敬拜,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他之所以受到后人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打败蚩尤B、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C、与炎帝联盟D、是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图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一位著名的部落首领。
下列有关该部落首领的传说,正确的是( )①他联合炎帝,打败蚩尤②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③他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④他发明养蚕缫丝,创造了文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11·扬州中考)尧舜时期,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A、尧B、舜C、鲧D、禹【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下列内容跟黄帝不相关的是( )A、车船B、官室C、衣裳D、医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________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 )A、盘古B、黄帝C、大禹D、炎帝【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近年来,关于“轩辕”的小说、电视剧、游戏纷纷涌现,反映出人们对中国远古时期历史的兴趣日趋浓厚。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中华民族的祖先》学案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中华民族的祖先》学案三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及华夏族、华夏文化等基础知识2、读诗词及远古传说等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并懂得神话传说反映了远古的某些情况但又与史实有所区别。
3、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古代的地域文化各具风采,最终构成了以华夏族为中心的中华文化。
可见中华文化是由各地先民共同创造的。
【学习重点】:远古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学习难点】:神化传说与史实的区别、部落与部落联盟的概念。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思考回答1、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是怎样形成的?2、我们为什么尊称黄帝和炎帝为“人文初祖”?3、黄帝部落生活的地域。
4、看教材15页的插图,说说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5、看教材15页的地图,山西有哪个部落首领?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2、、老师的问题:课本13-----14页图片说明什么?三、巩固练习:1、“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
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A、炎帝B、黄帝C、舜D、尧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3、、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①我国的人类文明起源于哪一原始人类?②写出几个你所知道的我国远古人类代表。
③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项世界性的贡献是什么??【教学反思】:。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中华民族的祖先》word教学设计

第3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主备:许文雅审阅:薛惠芳审定:张小美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教师寄语:一个个愿望,一个个计划,一个个决心,不如一个行动。
学习目标:1、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以及史实与传说的区别。
2、理解谁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掌握人文初祖是谁。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二、自主预习:(考考自己)1、相传距今5000年前,黄河流域分布着许多部落,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为强大,后来同由西北发展到_______,结为_________。
不久,___________在涿鹿之战中打败________。
此后,中原的部落就推举________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相传黄帝生了25个儿子,他们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后来______的主干。
2、_______和______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传说中的主要部落分布在山西的有_____________,黄帝陵位于___________。
4、结合最后提供的资料,理解《祭黄帝陵文》。
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做上标记)1、结合课本“我国农业先民文化遗址分布图”和后面的考古发现回答:我国文化遗址在分布上有何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2、请讲一讲有关炎帝(神农氏)和黄帝的传说。
3、什么是神话?什么是历史事实?那么我们能通过传说了解历史吗?回答课本上看图与思考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如果你尽力而为,失败并不可耻)小组长组织研讨自主学习中不会的问题,小组解决不了的将题号写在黑板上。
(三)展示讲解(信心愈用愈多!)到黑板前展示讲解,其他学生准备补充、质疑。
(四)课堂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对本课的内容一定有了全面的掌握,试着总结一下吧)四、技能训练1、故事传说中,勇尝百草、教民农耕的英雄人物是谁?()A、黄帝B、大禹C、炎帝D、盘古2、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 3 课中华民族的祖先
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学习重点】远古先民们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知识链接】
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
他们自西方游牧进入中原,与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
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今河北省)。
得到黄帝族援助,攻杀蚩尤。
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
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
黄帝族打败了炎帝族,由西北进入了中原地区。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完成自主学习板块的题目,并将无法独立完成的题目留到合作探究中去解决。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下题
一、文化遗址满天星斗
1.我国先民的足迹自距今年以来,遍布祖国东西南北。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后,出现了聚落群,表明哪里可能存在着大的或。
2.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融合为以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先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
二、炎帝和黄帝
1.神话传说与史实的联系与区别
2.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合作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独立思考成为习惯)
1.想一想:课本中P14-15 页的白陶、彩陶的插图说明了什么?
1/ 3
2.如何看待炎帝和黄帝的神话传说?
3.我们为什么会自称是炎黄子孙?
【整理学案】
【达标测评】
1.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生活在距今()
A.8000年前
B.6000年前
C.5000年前
D.约5000年
2.炎黄两部落走向联合后,主要发展地区是在()
A.岭南地区
B.长江流域C沿海地区D.中原地区
3.今天侨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自豪的称自己是谁的子孙?()
A.盘古B蚩尤C三皇D.炎黄
4 .相传黄帝和蚩尤为争夺中原地区展开大战的地点是()
A.涿鹿之野
B.牧野之郊C•阳城之外D.朝歌
5.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6.我国原始地域文化各具风采,主要是由于()
A.自然环境的不同B人口密度的不同C原始聚落的多少D.发展时间的长短
7.我国原始先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A.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
B.以城堡”为中心的聚落群
C.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D.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
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这句诗中的“轩辕”是()
A.禹
B.炎帝C黄帝D蚩尤
2 / 3
19.某台湾旅行团要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大禹陵
B.黄帝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10.被中国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
B.黄帝C尧D舜
11.涿鹿之战交战的双方是()
A.炎帝部落一一黄帝部落
B.蚩尤部落一一炎帝部落
C.蚩尤部落一一黄帝部落
D.蚩尤部落一一炎黄联盟
12.假如你生活在半坡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打制石器B.青铜剑C磨制石器D.铁斧
2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