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第二节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解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关键区域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简称ZPD)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揭示了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个概念对于理解和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于最近发展区的详细描述:1.定义: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时无法达到,但在成人指导或与更有经验的同伴合作时可以实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换句话说,它是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个区域反映了儿童在指导下能够学习并提高其技能和知识的范围。
2.理解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积累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包括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更有经验的同伴合作时,通过解决那些超出他们现有能力范围的问题来提高自己。
因此,最近发展区不仅揭示了儿童现有的能力水平,也揭示了他们通过适当的指导和合作可以达成的潜在能力。
3.成人指导和合作的重要性:在最近发展区中,成人的指导和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合作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些外部的支持可以帮助儿童解决那些他们独立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能力。
指导和合作不仅可以教授新的知识和技能,还可以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认知灵活性。
4.动态和可变的:最近发展区是动态和可变的,因为它可以随着儿童在解决问题和获得新技能方面的经验而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儿童在成人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时可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也会扩大。
5.教育和教学应用: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对于教育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并识别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然后设计适应他们最近发展区的教育和教学策略。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在他们现有能力范围之外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也是促进他们在最近发展区发展和提高的有效方式。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宏维果斯基最近发展的区理论是其对地缘政治研究的学术贡献之一。
他的理论探讨“区域统一”的理念,也就是世界上所有地区都应当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宏维果斯基把这一理念应用到在国际关系中,并且把它发展成一种更具实用性的概念。
他通过研究世界上不同地区的特征,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框架来反映和理解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宏维果斯基的理论主要包括五个层面:认知地区,政治地区,经济地区,文化地区和安全地区。
认知地区是指人们对世界拥有共同想法的地区。
政治地理论是指一个地理区域里获得实权的国家或机构。
经济地具有相似的经济交流,文化地理是指该区域具有共同的文化和传统,而安全地理是指该区域具有安全和稳定的政策环境。
宏维果斯基的理论有助于理解当前的国际关系,尤其是全球化如何影响地缘政治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理解全球范围内这种现象变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
宏维果斯基指出,地缘政治的影响也可能是一种均衡甚至适度的强制,也可能是一种发展和向一体化进程衡量的途径。
宏维果斯基提出的理论,也体现出他将传统地缘政治理论和全球化思维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这种结合不仅可以减轻旧有地缘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更可以让地缘政治的理论有更高的实用性和认知性,使之适合应用到当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
基于宏维果斯基的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的国际关系,以及提高地缘政治学的学术价值。
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
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把握“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的,其实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
教师应该围绕“最近发展区”大做文章,通过联系簿、周记、作业本、期末鉴定、书信等载体给学生写评语,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明确努力的目标,获得前进的动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一点一滴地完善自己。
“在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受重视的是他倡议的可能发展区(或叫最近发展区)的理念。
所谓可能发展区,维果茨基的说法,是介于儿童自己实力所能达到的水平(如学业成就),与经别人给予协助后所可能达到的水平,两种水平之间有一段差距,即为该儿童的可能发展区……”黑体字表述的两种说法哪一种比较正确。
请读者自己考证。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2000年10月第二次印刷,116页。
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联校侯云成提供并对本次修改负责。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俄早期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斯基(1896-1934)提出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确定发展与教学的可能关系时,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是其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
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简介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简介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理解儿童发展以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简要介绍。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苏联心理学家列夫·维果斯基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水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另一个是在成年人的引导下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一个人能够通过适当引导和帮助才能实现的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认为,孩子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互动中进行的。
在这个过程中,成年人充当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来帮助孩子充分发展。
维果斯基称这种支持和指导为“助学”,它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发展。
最近发展区理论还强调了孩子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维果斯基认为,孩子在发展中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社会引导和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应该逐渐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他把这个过程称为“内部话语转变”,即孩子把原本成年人所提供的外部指导逐渐转变为自我指导。
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当的教学任务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一定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但仍然可行的任务,帮助他们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那些在某个领域正在努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更加具体和细化的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的潜力。
此外,最近发展区理论也对教育的评估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传统的评估方法主要关注学生的现有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他们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鼓励我们看重学生的进步和潜力,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
综上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理解儿童发展和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理解并应用这个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简称ZPD)是他关于儿童学习和认知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ZPD认为一个人在学习某个领域时,会经历三个阶段:实际发展水平、潜
在发展水平和ZPD。
实际发展水平是指一个人能够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
任务水平。
潜在发展水平是指一个人在有适当的指导和支持下能够
完成的任务水平。
ZPD则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斯基认为,学习和发展最好的方式是在ZPD内进行,即在一个人当前的能力范围之外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在这个过程中,他
人(通常是教师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引导可以帮助学习者积极地
参与学习,逐渐提高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
ZPD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过程。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学习者可以获取新知识和技能,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教师应该
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挑战
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马尔维果茨基最近发展的区理论的内容如下:1. 人文视域:a. 对孤立的观念的批判——M. Weber的“互连的多元性”;b. 解释国家关系的新方法——M. W. Ezell的“空间结构”;c. 空间的关键性——K. Marx的“地理学的意味意义”;d. 超过政治边界的可用性——L. Schmitt的“可用性思想”;e. 研究空间与能力的促进——N. Smith的“空间统治概念”。
2. 经济视域:a. 高经济增长的分析——J. K. Galbraith的“投资于国土与分布型国家强大性”;b. 识别与理解区域发展的差异——J. Friedmann的“差异性强大区域发展”;c. 把握地区间经济关系——E. A. Giddens 的“地理技术”;d. 分析区域经济结构——R. Scalapino的“地光价值”;e. 探究经济空间密度未来发展——D. A. O’Sullivan 的“地理空间经济系统发展”。
3. 政治视域:a. 讨论政治实质性价值——R. Dahl 的“权力思想”;b. 把握政治空间的限制——J. C. Dunlop的“空间与社会政治”;c. 识别政治空间的管理分配——J. L. Silverman的“政治民主的空间竞争”;d. 研究经济空间的关联——P. J. Taylor 的“政治经济学”;e. 探究空间想象与政治碰撞——R. J. Barbuto Jr. 的“空间表象论”。
4. 文化视域:a. 把握文化与空间的平衡——M. Heidegger的“文化地图”;b. 分析文化与空间的启发——G. Augé的“景观文明”;c. 研究空间意识的发展→W. D. Vivero的“文明断层理论”;d. 处理文化资源的分配——S. Harvey的“文化资本”;e. 把握文化的动态变化——L. White的“空间变迁”。
5. 社会视域:a. 区块形成与发展的缘由——J. Agnew的“城市区块驱动力学”;b. 城市社会密度分布特征——J. Gottman的“社会空间概念”;c. 集体行动的空间效应——E. Durkheim的“空间凝聚力”;d. 社会人口结构的张力——E. Goffman的“空间疏离”;e. 空间的无意识影响——T. Tasauf的“空间心理学”。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1. “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涵义20世纪30年代初,维果茨基扬弃了心理学界对教学与发展问题的研究,首先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引入心理学的研究。
最近发展区又译为“潜在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指的是儿童在某一特殊阶段的智力发展,它标志着儿童一些官能的成熟;而最近发展区则意味着那些在成长和发展中的官能还未成熟。
维果茨基还由此提出了“教学最佳期”这一概念,并指出传统的教学处于教学的最低界限,好的教学应该处于“教学最佳期”(即最低教学界限与最高教学界限之间的期限),而“教学最佳期”是由最近发展区决定的,对儿童而言,最近发展区会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所拥有经验的不同而不同。
最近发展区作为一种可能性不是唯一的亦不是统一的,而是因儿童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心理发展内容而各异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这一理论的重要性还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它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它试图让教师知道运用一些中介的帮助便能使学生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为此,维果茨基将儿童所要解决的问题分为如下三类:①学生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②需要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③介于两者之间,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他们所面对的各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教学超前于发展并引导发展,从而填补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与他们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鸿沟。
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可以使我们勾画出儿童最近的未来以及儿童动态发展的全貌。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儿童施加合理的教育和教学影响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因此,促进学生发展的“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成为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重要知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中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也被译为维果斯基)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例题解析1. 张老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既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也考虑他们在老师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
维果斯基将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A. 教学支架B. 最近发展区C. 组织者D. 自我差异性2. 芳芳数积木,花花问他有几块三角形,芳芳点数:“1、2、3、4、5、6,6个三角形”,花花又给他四块,问她现在有多少块三角形积木?芳芳边点数边说:“1、2、3、4、5、6、7、8、9、10,我有十块啦!”就数学领域而言,下列哪一条最贴近芳芳的最近发展区()A. 认识和命名更多的几何图形B. 默数,接着数等计数能力C. 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数 10 个以内的物体,并说出点数D. 通过实物操作进行 10 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能力3. 简述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4. 材料:王老师是一名新入职的高中数学教师,刚刚上了一周的课,就发现班上学生对她的课不感兴趣,有些学生上课“开小差”,有些学生一脸困意。
她原以为是这些学生对学习不积极。
经深入解,发现她讲的知识很多学生都已经在课下学习中掌握了,所以对自己目前讲的教学内容感到太容易,觉得无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又对维果茨基的理论进行了
进一步的探究,发展出支架式教学、同伴合作模 式、交互式教学模式、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 等教学模式。
• (1)支架教学
• 支架”本是建筑业的一个用语,从本义上说,指在修 建或补房屋的脚手架,它是作为一种凭借或工具存在,当 目的达到时, 就会被收走。 布鲁纳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要求教 师在儿童学习过程中提供的支持也应具备这种动态变化的 特征,发挥这种暂时凭借的作用, 由此正式提出了“支架 式学”。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 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 教师不能使任务变得更容易,但他可以给学习
(2)詹姆斯—“同一论”,教学即发展
所谓发展是指各种习惯的积累,学会在刺激与正确 反应之间建立起联接。它忽略了儿童的主动性与特殊 性,忽略了儿童内部的心理过程,忽略了从外部作用 转化为内部儿童心理所必须的中介,是不合理的。
(3)考夫卡—“折中论”发展与教学既相互独 立又相互联系
所谓相互独立是指,教学与发展是两个不同性质的 过程,发展直接依赖的是神经系统的成熟,而不是教 学。
——“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最近发展区的意义:
①指出教学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彰显了教师的主导 作用;
②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③评价儿童的学习潜能,应采用动态评估的方法;
④学生的起点不是一维的, 最近发展区不是一个平面 的范围, 而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教师应当明确, 学生不 但有 “知识与能力” 的起点, 还有 “过程与方法” 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起点等等(多角度)。
两种心理机能
①低级心理机能:指依靠生物进化而获得的心理意记忆、形象思维、情绪等。
②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它以 人类社会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受社会历史 发展规律所制约,思维、有意注意、高级情感、 逻辑记忆等心理过程则属于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一、维果茨基与文化-历史发展学派
维果茨基(Vygotsky,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 与皮亚杰是同时期的人物,“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真正受到重视是在70年代 后期,并成为当代最具有影响的发展心理与教学理论之一。
维果茨基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 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
因此,他指出“教学不是发展,但正确组织的 教学能促进儿童的智力的发展。
(二)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在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之前,人们在 认识教学与儿童的发展的问题上的分歧:
(1)皮亚杰—“无关论”
教学既不会推动儿童的发展,也不会改变儿童发 展的方向,最多只是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成果。即教 育最多尽量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努力使教学的 进度、难度与儿童现有的智力水平相当就可以了。
所谓相互联系是指,教学可以让儿童形成一种新的 行为方式,推动儿童的发展,同时儿童的发展又使一 定形式的教学成为可能。
维果茨基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 三种类别:
• ①学生能独立进行的 • ②学生即使借助他人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 • ③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
现出来的。 教学就是人为的发展,教学引导着发展,创造
文化-历史学派
维果茨基的观点,获得了一大批年轻心理学家 的拥护,鲁利亚和列昂节夫在20年代就追随维果 茨基,并和他一起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 历史发生问题。
20世纪30年代之后,列昂节夫和鲁利亚继续坚 持大量研究,尤其对维果茨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 发生、发展理论所缺乏研究的两个问题-——活动 和物质本体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完善了 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高到新的高度,使文化历史学派获得发展和壮大。
主要代表作:
针对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问题,维果茨基 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了研究,在1925年发表 了《意识是行为心理学的问题》的论文,以反对 排除人的意识的研究。
1926年,撰写了《心理学危机的含义》一文, 分析批评了传统心理学对待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 错误观点。
1930-1931年,撰写重要代表著作《高级心理 机能的发展》,分析了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不同于 动物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注意、逻辑 记忆等);并提出了“两种工具”观点。
提出问题:当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向学生提供援助, 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并提供新的思路。
2.通过改编教材向学生提供脚手架
支架式教学的具体步骤:
• 1.评估儿童发展的现状; • 2.学习活动的选择:不过难或过易 • 3.提供教学支持以帮助学生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
– ①搭建脚手架,即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照儿童“最近发展区 ”要求,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建立概念框架;
着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
•
是指个体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
距,也就是个体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在成人的指导或在
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下,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之间的差
距。”
•
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教学可促 进个体发展。
– ②引导儿童进入一定问题情境; – ③让儿童独立探索,并进行协作学习; – ④评价儿童学习的效果。
二、维果茨基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发展的实质 (二)指出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
(三)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 (四)评价
(一)发展的实质
发展就是心理的发展。所谓心理的发展就是指: 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是在环境和教 育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 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者提供指导和建议以及一些经验。但是,教师在实 际的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把自己作为 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忽视了 “支架”的身份,对指导的过程 有欠处理。
“脚手架”可以有不同的种类:
1.互动性的脚手架
教师模拟:教师可通过演示如何解题,为学生提供一个专家工作的 具体实例;
出声的思维:有能力的教师在模拟解题过程时,还可以展示出声 的思维。这一技术有助于学生在自己绞尽脑汁思考问题时,直接读取 教师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