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浅谈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作者:王澳萱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20年第05期摘要: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在美术世界之林中独树一帜。

掌握和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演变,才能在艺术领域有所发展,对于美术创作有着很大的推动意义。

此文从史前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两宋时期、明清时期阶段论述中国美术史发展进程。

关键词:史前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时期;明清时期中国美术作为美术的一个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的物质精神世界。

1 史前时期美术中国美术史起源和萌芽于石器时代,在这时期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

新旧石器的打磨和使用成为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的标志,石器和玉器也成为了它的时代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陶器时代,陶器的发明赋予它各种用途,造型和装饰上不仅有实用性、艺术性纹样的内容和手法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黑陶成为了我国美术的第一次高峰创作。

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殿堂地画、岩画以及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

2 秦汉时期美术绘画已经从秦汉时期已从先秦的装饰功能中摆脱出来,发展成为美术中的主要门类。

先秦美术以夏商时期的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突出,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已比较成熟,有块状铸造技术,装饰也有了图案和雕塑,如耳熟能详的四羊方尊,还有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司母戊鼎;鎏金長信宫灯更是体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其中,秦汉绘画艺术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和帛画,战国帛画体现了中国画早期特征,战国时期出现了漆画,成为最早出现漆器的国家。

3 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观念在沿袭前代强调社会功用的基础上,开始注重艺术的内在因素。

3.1 绘画、书法艺术这个时期出现了纸绢卷轴画,同时拉开了我国早期鉴藏史的帷幕。

六朝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初步成熟阶段,涌现出一批各具风范的名家,东晋被誉为“三绝”的画家,顾恺之,创作方面将中国绘画以线条造型的方法提到一个新高度,擅长人物画“传神写照重眼神”,作品《洛神赋图》、《女士箴图》、《列女仁智图》;同时,魏晋南北朝楷行草书发展成熟,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一、近现代中国画艺术(一)海上画派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繁荣,在此云集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但居主流地位的则是“海派”群体。

“海派”画家善于将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绘民间奇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代表人物是“海上三任”(即任熊、任薰、任颐),以任颐为高峰;后期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颐、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1、任颐任颐,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他擅长花鸟画和人物画,与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晚年吸收华喦笔意,更加简逸灵活。

他的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他的代表作品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紫藤翠鸟图》等。

他的绘画风格体现了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结合,雅俗共赏反映了这一时期市民阶级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

2、吴昌硕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他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牡丹、松树、荷花、水仙等。

他的作品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

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接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

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浓艳。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一、原始夏商,周期时期的美术,秦汉时期的美术1,陶(彩陶)----原始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1),仰韶文化----黄河流域一,早期;西安半坡类型彩陶盆《人面鱼纹彩》二中期;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瓮》三;晚期;马加窑类型;1;马加窑类型2半坡类型3;马厂类型(2);龙山文化,(黑陶)黄河流域下游,懂不沿海地区,(3);大汉口文化;山东宁阳,狗型陶(4);红山文化辽宁;1泥塑女神头像2女裸陶雕像3碧玉龙2,青铜----商周鼎,国器的象征;王;九个鼎,侯;七个鼎,等级;政权的象征概括为;狞厉(有三足四足)最大的鼎;司母戊方鼎,司母戊鼎①举世最大的青铜器②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大致为商后期,西周初期造型特别庄严古朴③立耳柱足,造型颇为庄严厚重装饰花纹主要由神异的饕餮,夔龙和现实世界的牛虎等④内有“司母戊”是为祭祀母亲而铸,是人与神祖交接的工具,是礼器,神器。

奴隶主贵族权势,地位的象征鼎的作用;住肉,祭祀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主要纹饰;1;饕餮纹2夔纹3雷纹4亡纹5乳丁纹四方羊尊----商代,湖南宁乡虢季子白盘----西周,陕西宝鸡玉(商周)中国玉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演变:一初期殷商前期造型规整纹样简洁疏朗《兽面纹鼎》《兽面乳钉纹方鼎》二、盛期商后期至西周初期造型庄严,古朴,凝重《司母戊鼎》《四羊方鼎》三、转折期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周王朝统治由盛转衰器型由庄严、凝重走向典雅和谐的美《毛公鼎》四、衰落期春秋晚期到战国样式精巧新奇,世俗化,纹饰繁密华丽纹饰多为几何图案,赋以现实性动物《立鹤方壶》3,帛画战国(湖南长沙);人物龙凤帛画-----女子双手供拜,背景;游动在空中的龙凤人物御龙帛画------男子腰佩空剑,在背上①引魂升天的寓意,用色单纯,以线造型,战国时期帛画的代表作,我国最早绘画,表现出我国线描的较高造诣②艺术特色,单线勾勒,局部晕染,深情刻画生动6,金文(商周)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流行于商周7墓室壁画(西汉)墓室壁画;为了给死去的带王,贵族建立墓室在里面绘的关于他们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画,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及道德观念(2主要有;西汉墓室壁画,东汉墓室壁画,总的风格雄健奔放,体现着汉代汉代;洛阳河南;千秋夫妇合葬墓室壁画(较早)表现墓室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8画像石砖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祠,碑的壁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画性雕刻流行于汉朝;主要是墓室建筑材料,画像石还用于享祠1分布地,画像石;山东;山东西南,河南南阳,陕西北部,江苏北部山西西北边,四川西部安徽画像砖;河南,四川内容;画像石;1神话传说2历史故事3现实生活主要有1考唐山石祠2武氏石祠(武梁祠,武荣祠,武班祠 3 河南4安丘=====汉墓画像石画像砖;更多表现现实生活雕刻方法;画像石;雕刻(阳线刻,阳线减地,高浮雕,多种反法)画像砖;画像模;印于砖上面烧制而成(5),艺术特征;1质朴,生动,画面构图饱满,内容耐人寻味2画面采用分割式,有装饰意味3展现了当时人们的大胆想象的浪漫境界和纵观古今的广阔视野,反应了汉代雄大,恢宏的时代精神4韵律张扬飞动,表现当时(封建社会)动荡不宁的社会心理(6),代表作品1,《荆轲刺秦王》,武氏宋祠画像,东汉,山东画像石描绘了荆轲最后一次行次秦王,亲额昂与荆轲两人绕柱而走,被人抱住不能脱身的荆轲拿出匕首,深深插入柱中,穿透柱子的匕首漏出锋尖,极度夸张了荆轲孤注一掷,用尽全身力量手法夸张,逼真,生动,2,《戈射收割图》四川东汉画像砖,反应的是西北部地区农耕,狩猎等生活图像,分上下两部,下部分描绘农耕场景,汉画具有强烈运动感,通过人物举手投足的动态,来相互呼应并用充满表现力的线条,注入其中9西汉帛画;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帛画---T型帛画----历史故事,神话内容,艺术价值内容及神话故事,共分天上,人间地下,三部分上段明天上部分;正中;画人首蛇身的女娲居中,是宇宙或生命主宰天神两侧;右上角中有金马的太阳,另有八个小太阳散在扶桑的枝干之间,左上角一弯新月月牙上有蟾蜍的玉兔,一乘坐龙翼凌空飞舞的女性攀住月牙,这是嫦娥奔月饿神话故事,上下方正中画着天绝,厥内有拱手一神守卫通向天国之门中段;上半部;描绘盖下面的正中部位站着一个体态肥硕披锦绣的贵妇人,她身后有侍从,前者侍者跪迎,极力显示出尊贵的身份,其正准备升天,下半部;从帷帐玉盘象征屋顶,屋内案上陈列鼎壶等饮食用具,两旁有七人对坐,当是描绘向死者生前列鼎而食准备盛宴的场面地下部分;一个裸替巨人手扶大地,位于两条大鱼背上,是传说的地神(2)艺术价值,反应了当时的艺术水平,画中形象与墓中女尸对照极为相似,显示出汉代绘画水平的高超,当时一般人物造型都是正侧面,中段贵妇人形象,显示出肖像画的艺术成就,构图复杂但井然有序,线条舒缓,构格线像浪一样,于当时社会一样,其中上副画比下副画宽的多,是T型,是天庭宽于地,轮廓清晰10,陵墓壁画,(1),从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为代表(2)汉代贵族中盛行厚葬墓前多建有享堂和石厥,并没仪丈性石雕从北声势(3),汉代墓陵石雕至今尚有一些遗存1著名者如陕西兴平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雕群2陕西城3河南南阳东汉南太守宗资墓前的天禄,辟邪4山东嘉祥东汉武氏祠石狮,5曲汉武王木墓石人---东汉(4)霍去病基石雕群,代表《马踏飞燕》1,在陕西兴平县汉武帝刘彻的茂陵附近制作年代公元年117年2现存作品,马塘匈奴,跃马,卧马,卧象,石桂等14种3都是整块石雕垗而成长在2---3米艺术特点;价值,特点意义A利用原来石料形态统一在艺术造型之中B造型技术利用人体,大面,有明显的体积感,并且圆雕,浮雕与线雕的手法相结合(卧虎身上斑纹是线雕,跃马的侧面是浮雕C造型技术的运用服从主题和创作意图的大胆创作(5)马踏匈奴用一整块的花岗雕出一匹马,将匈奴侵略者踏在脚下,战马矫健轩昂庄重,沉重,匈奴仰面朝天,手握弓箭,挣扎裕起之势,整个雕塑浑然一体,马腹以下没有凿空,增强整体感,作品运用象征手法,颂扬霍去病击败匈奴的战绩,具有纪念碑的意义11.陶俑,汉代俑(1),秦代兵马俑,气势宏大,以量于人等大取胜,艺术造诣不深艺术特征:1塑造手法非常写实(自然主义的写实)2容貌精神各不相同3兵马俑阵容庞大,组织严整,巨大的规模和恢弘的气势震慑人心,也是对秦王朝国力和武力强盛的象征和对秦始皇统一伟业的歌颂(2)浑朴;西汉佣,1989年陕西咸阳张家港,汉景帝杨凌从葬坑中相互可大批陶之佣,均为裸体,无臂,,全身结构比例塑的相当精确,头部塑造尤精,王冠端正,包括媚功,鹳骨,细微起伏都刻画得真实具体(3)多姿,东汉佣说唱俑,陶马,东汉四川成都,活气《击鼓说唱俑》描述刻一个农民形象,赤足露着胳膊,左臂抱鼓,右手之手鼓棒,右脚抬起,额头有都很深的皱纹,上身格外大,喜笑颜开,手舞足蹈,充满激情的情景(4),为什么西汉的浑朴改变了西汉的多姿?有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渐渐对的注重思想表现,12,金属工艺羊形灯---西汉,长信宫灯----西汉,错金博山炉===西汉1长信宫灯,左半是宫女跪做的形象,左手之灯盘2右手是宫女右臂袖口下垂成为灯罩,灯盘中可擦蜡烛,宫女体内空的,烟可以由宫女袖口进入宫女体内,是一个环保灯,可拆卸,易清洗,显示了秦汉时期的最高工艺水平,3错金博山炉;博山炉,炉盖,制成山峦起伏称博山炉,炉焚香时期烟山山峦见散出,萦绕弥漫,形成神一般的仙山效果,工艺卓越错金,为错金纹饰补充;踉跄;由石莫,长石,磁瓦等基本原料主城经过粉碎;混合研磨之后的踉跄分成踉跄浆,涂施盛者是填施了金属,主要是铜,然后经过多次烧,具有金属的贵重性,和坚固性,同时,呈现出踉跄的晶莹,光滑装饰特点,13.秦汉绘画的艺术特点1秦汉绘画构图采取平列是,天聪是手法,构图饱满完整,章法布局既有变化,而又紧密统一2秦汉绘画所描绘的形象无不具有活泼的生命力,既注重传神,达到形神兼备,3秦汉绘画具有强烈的形象的运动感4用流动的线条和块面的结合造形象,构成画面,这是汉画的一大特色5秦汉绘画设色鲜明,强烈而沉着和谐2、古代文献资料中记载了汉代哪些重大创作活动,内容和目的。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2021/2/4
34
吴冠中 山城 立轴
2021/2/4
35
2021/2/4
吴冠中,1919年生 于江苏宜兴农村。
吴冠中的作品基本 源于写生,表现手法从 写实、写意、变形、半 抽象偶然涉足抽象、又 返回半抽象、写意、写 实。
吴冠中 《都市》
36
2021/2/4
吴 冠 中 现 代 水 墨 画
37
2021/2/4
林风眠 《夜枭》
27
2021/2/4
林风眠的水墨山 水,运用了西洋画的 光感、质感、色彩、 结构等各方面的表现, 使中西艺术取长补短, 合而为一,创造出植 根於传统,又有时代 气息,色彩丰富协调 又墨韵生动的艺术风 格。此作多用浓墨, 色彩浓丽,突显出视 觉上的新鲜感和质感, 摆脱了传统水墨画的 表现公式。
26
2021/2/4
林风眠(1900-1991) 出 生在广东省梅县一个农民 家庭。以擅长国画传统笔 墨而闻名。他广泛吸取民 间艺术的滋养,同时运用 了西洋画的光感、质感、 色彩、结构等各方面的表 现,使中西艺术之间得以 取长补短,合而为一,创 造出植根於传统,既有时 代气息又有民族特徵,色 彩丰富协调又墨韵生动的 艺术风格。
28
2021/2/4
林风眠《秋艳》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 很强的表现主义色 彩,从中透出特有 的一种孤寂、空漠 的情调,一种平和 而含蓄的美。
29
2021/2/4
张大千(1899~1983) 是具有世界 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四川内江人 。从 名师曾农髯,李梅阉学诗文、书法和绘 画。张大千的杰出成就是泼彩山水,那 是他在65岁以后的事业。 张大千的画 风,先后曾经数度改变,晚年时历经探 索,在57岁时自创泼彩画法,是在继承 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揉入西 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而发展出来的一种 山水画笔墨技法。徐悲鸿称张大千是 “五百年来第一人”.

中国美术史之原始美术

中国美术史之原始美术
02
原始美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和历史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更 好地了解古代文明和人类历史的 发展。
02
原始美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岩画
01
02
03
分布广泛
中国各地的岩石和洞穴中 均有发现,如广西花山岩 画、云南沧源岩画等。
表现形式
采用粗犷、古朴的线条和 色块,刻画形象生动、气 势磅礴。
题材多样
包括人物、动物、神话传 说等,反映古代人们的生 活、信仰和情感。
艺术价值
原始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出人类早期艺术的创造 力和审美观念。它对于研究人类艺术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3
文化价值
原始美术作为不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
特征和价值观。它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
点。
原始美术以动物形象和人物雕像为主, 如石狮子、陶俑等,形象生动、 表情传神。
建筑
早期以土木结构为主,如黄河流 域的半地穴式建筑和南方地区的 干栏式建筑等;后期出现砖石结 构,如唐长安城等。
03
原始美术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
岩画的代表作品
阴山岩画
发现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刻画了古代 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动物形象和宗 教信仰。
在中国,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 器时代,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制作陶 器、玉器、雕塑等艺术品,表现出了 对形式美和象征意义的追求。
原始美术的发展阶段
原始美术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包括新石器时代 、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等。
输标02入题
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原始美术的萌芽时期,人们开始制 作各种艺术品和实用器皿,如陶器、玉器、雕塑等, 表现出了对美的初步认识和创造能力。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美术二、原始陶器艺术1.距今约一万年前后,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址在全国各地都有所发现,其中以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等最有代表性。

2.仰韶文化是彩陶最为突出的代表,图样以动物纹最具特色有鱼纹、鹿纹、蛙纹、鸟纹以及人面纹等。

其中尤以鱼纹和人面纹最为突出。

3.在半坡基础上继续发展的仰韶文化是庙底沟类型,时代约在公元前3500~前3000年左右,为仰韶文化中期类型的典型代表。

4.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以黑色彩绘为主流,由于陶质呈橘红色,黑色花纹尤显得沉稳高雅。

5.大汶口文化流行的主要器型有:鼎、壶、盂、鬶、杯、豆等,尤其以高足黑陶杯、大镂孔座豆、矮裆鬹等最有代表性。

6.大汶口黑陶的制作至晚期已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它代表着这个时期工艺最出色的成就。

黑陶的泥质细腻,对窑温的要求很高,烧出的器皿乌黑发亮,口沿最薄处甚至能达到0.5厘米左右,无论是造型上或者是工艺上都为其后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的问世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四、原始雕塑。

7.玉雕在中国原始文化中有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8.特点:北方的红山文化玉雕主要采用的是圆雕的技法,描绘的对象为现实生活中或神话中动物,造型生动而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而南方的良渚文化玉雕主要采用的是平面浅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描绘的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而神圣,具有较强的宗教意味。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先秦青铜艺术9.商司母戊方鼎10.西周淳化大鼎11.西周毛公鼎12.西周铜盂鼎三、先秦绘画13.长沙楚墓出土了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一《龙凤人物图》,于1949年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质地为平纹绢,长31厘米、宽22.5厘米。

14.长沙楚墓出土了两幅旌幡性质的帛画,其二《人物御龙图》,于1973年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细绢地,长37.5厘米、宽28厘米。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

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工艺美术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工艺美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壮大。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家居用品到建筑设计,从服装到餐饮文化,从刺绣到陶瓷,都有着卓越的成就,独具特色。

本文将介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

史前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把石头和骨头加工成祭祀用品、生产工具和农具。

这些物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例如长江流域文明时期的良渚文化,我们可以在墓葬中看到许多陶瓷、玉器以及青铜器等工艺品。

古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在古代时期达到了巅峰。

自商周时期开始,青铜器成为了中国教化的重要载体,陶瓷工艺也开始兴盛。

在宋代之前,传统的工艺美术从政治、宗教、宫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发展。

它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生产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它对社会文化和精神生活的影响。

比如,春秋时期的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器就描绘出了一幅四面楚歌的战争场景,更是对中国古代战争史的重要记载。

近代时期在中国近代史上,工艺美术的地位有所变化。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们逐渐放弃了手工艺的生产模式,工艺美术逐渐失去了重要性。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里,中国的工艺美术一度陷入低谷,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失传,传统文化在文化冲击下亦岌岌可危。

当代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艺术产业的逐步发展下,工艺美术开始重新被人们重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传统的手工艺,重视民间工艺和文化。

工艺美术的发展已经逐渐与现代技术和设计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工艺美术产生了许多新的创新。

例如中国的红木家具,它的出现切实维护了中国传统家居文化遗产,而又不失时代感。

近些年来,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的工艺美术也越来越多地被世界所认知、所接受。

总结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体现了中国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卓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卓越成就。史前时期美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岩画等方面。夏商周时期,美术进入奴隶制社会,神异形象占比较大。秦汉时期,绘画摆脱装饰功能,成为美术主要门类。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注重艺术内在因素。隋唐时期国势强盛,绘画风格技巧前所未有。五代两宋时期,美术创作中心南移,职业画家活跃,宫廷绘画繁荣,文人士大夫绘画潮流涌起,题材和风格多样化意的作品,如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以及罗中立的《父亲》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美术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