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素结构类型
香豆素类化合物

香豆素类化合物《天然产物化学》题目:香豆素类化合物关键词:香豆素结构性质制取稀释新陈代谢应用领域食品学院2021级研究生农产品加工与储藏专业1.1香豆素研究概况香豆素(cornnarin)就是具备苯骈a-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做就是顺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变成的内酯。
其具备芳甜香气的天然产物,就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在结构上应当与异香豆素类(isacoumarin)二者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存有苯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以看作就是西南边羧基苯乙烯醇阿芒塔的酯。
如下分子结构图右图:顺式邻羟基桂皮酸香豆素异香豆素近年来,随着现代色谱和波潜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辨认出了不少代莱结构类型,如色原酮香豆素(chromonacoumarin),倍半萜类香豆素(sesquiterpenylcoumarin),以及prenyl-furocoumarin型倍半萜衍生物等。
此外,也辨认出某些少见的结构,例如香豆素的硫酸酯、并无含氧替代如3,4,7-三甲基香豆素和四氧替代的香豆素。
在香豆素的磷酸酯体上,尚辨认出混合型二聚体,例如由香豆素与吖啶酮、喹诺酮或萘醌等共同组成的二聚体。
在分离和鉴定手段上,不少新方法、新技术近年也被应用。
例如,超临界流体被用于提取;多种制备型加压(低、中、高)和减压色潜被应用于分离;毛细管电泳应用于分析;在结构鉴别上,2d-nmr被广泛使用及负离子质谱的采用等。
在合成上,近年也报道了不少更简便,得率更高的方法,包括某些一步合成法。
在生物活性上,近年也获得了不少进展,例如拆分获得一系列能够遏制hiv-1逆转录酶的胡桐内酯类(calanolide),能够明显收缩血管的凯林内酯(khellactone)类化合物,最近又辨认出某些香豆素能够遏制no制备和具备植物雌激素活性等。
不少香豆素类的QSAR关系也被进一步研究。
1.2香豆素结构类型香豆素最早由vogel于1820年报导从圭亚那的零陵香豆(tonkabean),即为黄香草木犀(melilotusofficinalis)中赢得,香豆素名称就源于零陵香豆的加勒比词“coumarou”。
中药化学 第五章 香豆素和苯丙素(共40张PPT)

反应条件: ㈡呋喃香豆素类( 线型和角型)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
在酸性条件下,与Fe 络合显红色 3+ 反应条件: 内酯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在酸性条件下,与Fe3+络合显红色
3、 Gibb’s反应及Emerson反应 E、H-3和H-4的耦合常数J约为9Hz
四、香豆素的结构研究
第五章
OO
9'
8' 98
β
7'
3
2 1 7α
2'
1' 6'
4
6 3'
5'
5
4'
第二节 香 豆 素 类
定义: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a -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的总 称(C6—C3)。
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 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生物合成起源于对羟基桂皮 酸,其基本母核为7-羟基香豆素。
COOH OH
【来源】 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宿柱白蜡树的枝
皮和干皮
【功效】 清热燥湿、明目、止泻
【成分】 香豆素:七叶内酯、七叶苷、秦皮素
OR
HO
OO
CH3O
R
七叶内酯 H;七叶苷 glc
HO
OO
RO
R
秦皮素 H
秦皮苷 glc
秦皮粗粉 95%乙醇,回流提取
乙醇提取液 回收乙醇
浓缩液 加热水分散,氯仿萃取
HO 6位无取代基的香豆素均为阳性反应
O
O HO
O
O
伞形花内酯
七叶内酯 R = H 七叶苷 R = glc
第二节 香豆素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㈠简单香豆素类 ㈡呋喃香豆素类( 线型和角型) ㈢吡喃香豆素类(线型和角型) ㈣其他香豆素类
第十章_香豆素

1.系统溶剂法: 用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和甲醇依次提取样品。
药材粗粉
石油醚回流提取 回收至小体积
石油醚液 浓缩液
放置、析晶
残渣
乙醚回流提取
乙醚液
残渣
乙醇提取
粗晶
回收分离
冷石油醚洗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进一步分离
乙醇液
回收分离
结晶(可能时混和物)
香豆素苷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 • • • • •
+
NaOH / H2O 酚 性成分
Et2O
• 3、真空升华或蒸馏法: • 某些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具挥发性可用蒸馏法与不 挥发性成分分离,常用于纯化过程。 • 例如:橘子油橙皮油素的分离
橘子油
残油 馏出物 加热溶于乙醇 乙醇液 放置 粗品 结晶(橙皮油素) 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重结晶
4. 色谱方法
① 吸附剂 —— 硅胶、中性氧化铝 ② 洗脱剂 —— 已烷和乙醚、乙醚和
乙酸乙酯等混合溶剂
③ 显 色 —— 可观察荧光
水解
香豆素
MeO
H O O
+
MeO
H O O
+
MeO
O
HO
O
O
O
东茛 菪 内 酯
(三).双键加水反应:
酸接触下可使双键加水,如:黄曲霉素
OMe O O H O H H O O O H + O H O O OMe O
黄曲霉素B1 高毒性
OH
黄曲霉素B2a 无毒性
•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 由于香豆素的C3、C4双键与羰基和苯环形成共轭体 系,不易被氢化。
石油醚回流提取石油醚液回收至小体积浓缩液放置析晶冷石油醚洗结晶可能时混和物进一步分离单体亲脂性香豆素残渣乙醚液乙醚回流提取回收分离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残渣乙醇提取药材粗粉药材粗粉回收分离乙醇液碱液加热开环时要注意碱液的浓度和加热时间否则将引起降解反应而使香豆素破坏或者使香豆素开环而不能合环
香豆素结构类型.

通常将香豆素分为四类: ㈠简单香豆素类
㈡呋喃香豆素类(线型和角型)
㈢吡喃香豆素类(线型和角型)
㈣其他香豆素类
(一)简单香豆素类
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取代基:
6 5 4 3 2 8
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 烯基等。
O
HO
7
O
1
7-羟基香豆素
由于绝大多数香豆素在 C7 位都有含氧官能团( -OH )存 在,因此, 7- 羟香豆素可以认 为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
O
补骨酯内酯
O
O
角型—由C8-异戊烯基与C7- 羟基成环,三个环 处在一折角线上。
O
O
O
白芷内酯
(三)吡喃香豆素类 (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C-6或C-8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
合而成2,2-二甲基-α -吡喃环结构,形成吡喃 香豆素。这一类天然产物并不多见。
属此类型的香豆素化合物
O
O O O
O
O
花椒内酯
邪蒿内酯
少数为5,6-吡喃骈香豆素,如:
O O
O MeO O O
O
O
别美花椒内酯
dipetalolactone
(四)异香豆素类
指1位为酮羰基,2位为氧原子的香豆 素类。如异香豆素类。
(五)双香豆素类(香豆素的二聚体)
如:属此类型的香豆素化合物
O OMe
MeO
O
O
MeO O O
7-甲氧基香豆素 ( herniarin )
(glc)
HO
当归内酯 (angelicone)
O
HO
O
七叶内酯(七叶苷)
(二)呋喃香豆素类
香豆素类成分分析.ppt

荧光光度法
羟基香豆素成分大多能产生强烈荧光, 用荧光光度计进行荧光测定有较高的灵敏 度及选择性。当干扰成分较多时,可先用 色谱法净化。
理化性质
荧光反应
(1)香豆素母核无荧光,呋喃香豆素荧光弱 (2)羟基香豆素成蓝色荧光,7-OH荧光最强 (3)加OH-,羟基香豆素荧光增强 (4)7-OH香豆素,6或8位有取代,荧光减弱 (5)7-OH香豆素醚化、酯化、酰化,荧光减弱
理化性质
光谱特征(紫外)
➢母核上无含氧官能团取代时 274nm——苯环 311nm——α,β-不饱和内酯
香豆素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 特别是伞形科,芸香科等,在生物体内多以 游离形式或苷的形式存在。
香豆素的作用
• 1、消炎 • 2、利胆 • 3、镇咳 • 4、吸收紫外线 • 5、抗辐射
………
➢(一)结构类型 ➢(二)理化性质 ➢(三)鉴别 ➢(四)含量测定
结构类型
简单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 吡喃香豆素 其他香豆素
异香豆素 有取代的香豆素 二聚体和三聚体
结构类型
七叶内酯 (简单香豆素)
结构类型
呋喃香豆素
吡喃香豆素
结构类型
其他香豆素 仙鹤草内酯(异香豆素)
异七叶内酯(二聚体) 双香豆素
理化性质
➢ 一、物理性质 ➢ 二、化学性质 ➢ 三、荧光特征 ➢ 四、光谱特征
物理性质
性状: ➢ 游离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固定的熔
分光光度法
3. 香豆素1解析

HOOC
1 OH
25
Chlorogenic acid
0 0.0 2.5 5.0 7.5 10.0 12.5 15.0 17.5 20.0 Time [min]
Dicaffeoylquinic Acids 二咖啡酰奎宁酸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more potent than glycyrrhizin); Anti-HIV by inhibition of HIV integrase
见蓝色荧光。7-位导入羟基后,荧光增强,甚至在可见光下
也能看到荧光。一般香豆素遇碱后荧光加强。7-羟基香豆素 在8-位引入羟基,荧光则消失。 香豆素荧光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三、香豆素
(二) 香豆素的理化性质
4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OHO O H
+
O
COO-
OH , 长时 间 or UV
顺式 邻 羟 基 桂皮 酸 的 盐
Br
pH 9~10
Br O -O N O Br O N
Br O Br
HO
H
+
Cl N
Br
HONH2. HCl O O COONa OH O H
C
Fe H N OH H
+
3+
O
香豆素的生理活性
抗凝药物。它们的共同结构是4-羟基香豆素。同时,双香 豆素还可以用于对付鼠害。常见的香豆素类药物有双香豆 素(dicoumarol)、华法林(warfarin)。
HPLC Profile of a MeOH Extract of Green Coffee Beans
绿咖啡豆甲醇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Intens. mAU
中药化学香豆素

茵陈内酯
岩白菜素
(五)双香豆素 香豆素的二聚体和三聚体
HO HO OH O OH O O O O O O OH OH
O
双七叶内酯
紫苜蓿酚
(六)其他香豆素 主要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香豆 素和香豆素的二聚体、三聚体等。
HONH2 HCl Fe3+ O Fe3+ O O H N H OH
O O H N H
(2)三氯化铁——酚羟基 (3)Gibb’s 反应——酚羟基及其对位氢 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HO H
+
Cl
N
O
pH 9 ~10
-O
N
O
O
N
O-
蓝色
(4)Emerson 反应——酚羟基及其对位氢 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
OCH3 CH3O CH3O
HO
CH3O
丁香酚
CH3O CH2OH
茴香醚
CHO HO
OCH3
β-细辛醚
COOH
HO
HO
松柏醇
桂皮醛
咖啡酸
香豆素(coumarins)
定义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a -吡喃酮母核的天 然产物的总称。从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式 邻羟基桂皮酸脱水而形成的内酯类化合物。 环上有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烯基等 取代。
OH O
O
O
4. 抗HIV及抗病毒活性 (+)-Calanolide 胡桐内酯类香豆素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临床研究
5. 抗癌活性
体内代谢 7-羟基香豆素
HO
O
香豆素-3-羧酸制备

香豆素-3-羧酸(coumarin-3-carboxylic acid)香豆素,又名香豆精,1,2-苯并吡喃酮,结构上为顺式邻羟基肉桂酸(苦马酸)的内酯,白色斜方晶体或结晶粉末,存在于许多天然植物中。
它最早是1820年从香豆的种子中发现的,也含于薰衣草、桂皮的精油中。
香豆素具有甜味且有香茅草的香气,是重要的香料,常用作定香剂,可用于配制香水、花露水香精等,也可用于一些橡胶制品和塑料制品,其衍生物还可用作农药、杀鼠剂、医药等。
由于天然植物中香豆素含量很少,因而大量的是通过合成得到的。
1868年,Perkin 用邻羟基苯甲醛(水杨醛)与醋酸酐、醋酸钾一起加热制得,称为Perkin合成法。
水杨醛和醋酸酐首先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酸化后生成邻羟基肉桂酸,接着在酸性条件下闭环成香豆素。
Perkin反应存在着反应时间长,反应温度高,产率有时不好等缺点。
本实验采用改进的方法进行合成,用水杨酸和丙二酸酯在有机碱的催化下,可在较低的温度合成香豆素的衍生物。
这种合成方法称为Knoevenagel合成法,是对Perkin反应的一种改变,即让水杨醛与丙二酸酯在六氢吡啶的催化下缩合成香豆素一3一甲酸乙酯,后者加碱水解,此时酯基和内酯均被水解,然后经酸化再次闭环形成内酯,即为香豆素一3一羧酸。
【反应式】【试剂】水杨醛2.0 g (1.7 mL,0.016 mol),丙二酸乙二酯3.0 g (2.8 mL,0.019 mol),无水乙醇,六氢吡啶,冰醋酸,95%乙醇,氢氧化钠,浓盐酸,无水氯化钙。
【步骤】1.香豆素-3-甲酸乙酯在干燥的50 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1.7 mL水杨醛、2.8 mL丙二酸乙二酯、10 mL无水乙醇、0.2 mL六氢吡啶、一滴冰醋酸和几粒沸石,装上配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的球形冷凝管后,在水浴上加热回流2 h。
待反应液稍冷后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12 mL水,置于冰水浴中冷却,有结晶析出。
待晶体析出完全后,抽滤,并每次用2~3 mL冰水浴冷却过的50%乙醇洗涤晶体2~3次,得到的白色晶体为香豆素一3一甲酸乙酯的粗产物,干燥后产量约2.5~3 g,熔点91~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包括指在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的一类香豆素(多在C3或C4上)。
紫苜蓿酚
HO
CH2 CCH3
O HOO茵陈内酯来自香豆素《药用植物加工技术》
香 豆 素
香豆素:最早由豆科植物香豆中提取获得, 并且具有芳香气味,故而命名为香豆素。
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天然化合物的 总称,在结构上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失 水而成的内酯。
PART-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01
01 简单香豆素类 02 呋喃香豆素类 03 吡喃香豆素类 04 其他香豆素类
PART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01 -
01 简单香豆素类
仅在苯核上具有取代基的香豆素。常见取代基为羟基、甲氧基、亚甲氧基和异戊烯氧基 等。这一类香豆素多数在C7位上连有含氧基团,7-羟基香豆素(伞形花内酯)可以认为 是香豆素类成分的母体,其他如在C5、C6、C8位上也会有含氧基团取代。异戊烯基常 连接在C6和C8上。
PART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01
-
02 呋喃香豆素类 由香豆素核上的异戊烯基与邻位酚羟基环合而成。成环后有时可因降解而失去3个C原子。 呋喃香豆素又分为线型和角型两种类型。
1.线型分子:由C6-异戊烯基与C7-羟基环合而成(即6,7-呋喃香1.豆),3个环是处于一直线上的;
补骨脂内酯
花椒毒内酯
2.角形分子:由C8-异戊烯基与C7-羟基成环(即7,8-呋喃香素), 三个环处在一折线上。
异补骨脂
茴芹内酯
PART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01
-
03 吡喃香豆素类 由香豆素苯环上异戊烯基和邻位羟基环合形成2,2-二甲基α-吡喃环结构。
O
OO
花椒内酯
O
OO
邪蒿内酯
PART -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