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_香豆素
合集下载
天然产物化学刘湘版 苯丙素类化合物[行业严选]
![天然产物化学刘湘版 苯丙素类化合物[行业严选]](https://img.taocdn.com/s3/m/972d3286b7360b4c2f3f6477.png)
一类特制
4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香豆素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环上常有取代基。5464a372
8a O O
8
1
COOH OH
顺式-邻羟基桂皮酸
通常将香豆素分为四类:
54
-H2O 6
7 8
3
2 OO 1
香豆素
一类特制
5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㈠简单香豆素类
㈡呋喃香豆素类(fur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香豆素可以认为是香豆素类成分
的母体。
一类特制
7
香豆素母体在植物体内可来自苯丙氨酸或酪氨 酸,伞形花内酯的可能生源途径之一可表示如下:
一类特制
8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如:属此类型的香豆素化合物
O OMe
MeO
O O MeO
OO
7-甲氧基香豆素 ( herniarin )
欧芹酚7-甲醚 (osthole)
一类特制
19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㈡溶解性
游离—— 能溶于沸 H2O,不溶或难溶冷 H2O, 可溶MeOH、EtOH、CHCl3和乙醚等溶剂。 因含Ar-OH故可溶于碱水中。
成苷—— 溶于H2O、OH-/H2O、MeOH、EtOH等。 难溶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一类特制
20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㈢碱水解反应(内酯性质)
㈢吡喃香豆素类(pyranocoumarins)
(线型和角型)
㈣其他香豆素类
一类特制
6
一、香豆素的结构类型
㈠简单香豆素类
只有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取代基:
羟基、烷氧基、苯基、异戊烯基 等。
HO
香豆素分析PPT课件

第30页/共59页
一.荧光分光光度法
1、应用概况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显蓝色荧光 , 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如 7- 羟基香豆素和 香 豆 素 混 合 物 的 测 定 , 前 者 用 370nm 激 发 , 在 450nm测定,浓度为1~10µg/ml时荧光与浓度 成线性失系。后者用361nm激发,在491nm测荧 光。
➢ 在定量测定时,多用氯仿和乙醇来提取。
第17页/共59页
2 与碱的反应
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子中具α,β-不饱和内酯结构, 具有内酯化合物的通性。如在稀碱性条件下加 热可水解开环,生成易溶于水的顺式邻羟基桂 皮酸盐。酸化后又闭环恢复为亲脂性内酯结构。
与碱液长时间加热,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则发 生双键构型的异构化,转变为稳定的反式邻羟 基桂皮酸盐,此时,再经酸化也不能环合为内 酯。
花椒内酯
O
OO
OCH3
美花椒内酯
第10页/共59页
2.7,8-吡喃香豆素(角型)
• C7、C8位与吡喃环稠合(8位异戊烯基与7位羟基环合)的衍生物。
O
OO
邪蒿内酯
OCH3 O
O O
O
O
黄曲霉素B1
第11页/共59页
(四)其他香豆素类
•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紫苜蓿酚(sativol)属
Fe 3+, H +
NH
ONa O O
Fe
1 3
第19页/共59页
(2)酚类试剂反应: 因该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能和常规酚类试剂
反应,如三氯化铁、硝酸银的氨溶液、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如果香豆素化合物的C6位上(即酚羟基的对位) 没有取代基,则能和 Emerson试剂反应现橙~红色; 与Gibbs试剂反应现蓝色。
一.荧光分光光度法
1、应用概况
香豆素类化合物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显蓝色荧光 , 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如 7- 羟基香豆素和 香 豆 素 混 合 物 的 测 定 , 前 者 用 370nm 激 发 , 在 450nm测定,浓度为1~10µg/ml时荧光与浓度 成线性失系。后者用361nm激发,在491nm测荧 光。
➢ 在定量测定时,多用氯仿和乙醇来提取。
第17页/共59页
2 与碱的反应
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子中具α,β-不饱和内酯结构, 具有内酯化合物的通性。如在稀碱性条件下加 热可水解开环,生成易溶于水的顺式邻羟基桂 皮酸盐。酸化后又闭环恢复为亲脂性内酯结构。
与碱液长时间加热,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则发 生双键构型的异构化,转变为稳定的反式邻羟 基桂皮酸盐,此时,再经酸化也不能环合为内 酯。
花椒内酯
O
OO
OCH3
美花椒内酯
第10页/共59页
2.7,8-吡喃香豆素(角型)
• C7、C8位与吡喃环稠合(8位异戊烯基与7位羟基环合)的衍生物。
O
OO
邪蒿内酯
OCH3 O
O O
O
O
黄曲霉素B1
第11页/共59页
(四)其他香豆素类
• 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紫苜蓿酚(sativol)属
Fe 3+, H +
NH
ONa O O
Fe
1 3
第19页/共59页
(2)酚类试剂反应: 因该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能和常规酚类试剂
反应,如三氯化铁、硝酸银的氨溶液、三氯化铁铁氰化钾。
如果香豆素化合物的C6位上(即酚羟基的对位) 没有取代基,则能和 Emerson试剂反应现橙~红色; 与Gibbs试剂反应现蓝色。
第十章香豆素

• 4. Emerson反应
• Emerson试剂为4-氨基安替匹林-铁氰化钾,与酚对 位活泼氢反应呈阳性反应
• 酚羟基对位无取代基(+)红色 有取代基(-)
Gibb’s,Emerson反应常用来判断C6位是否有取代 基存在。因为内酯环能水解开环形成一个新的酚羟基:
6
O H -
OO
C O OO H
香豆素苷无挥发性,也不能升华。二.溶解性:游离香豆素---不溶于冷水,溶于沸水,易溶于甲 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香豆素苷---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氯仿、 乙醚。
根据香豆素的溶解性,在提取分离时可采用系统 溶剂法。
三.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香豆素的α-吡喃酮环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中会 逐渐水解生成顺邻羟桂皮酸的盐,而顺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存在,其 盐的水溶液经酸化即闭环恢复成内酯。这个闭合过程极易发生,即使 在很弱的酸溶液中,如通入CO2也能促使其内酯化而闭环。
其苷治疗痢疾;蛇床子中的奥斯脑可抑制 乙肝表面抗原。
(4) 平滑肌松弛作用:冠状动脉扩张和解痉利
胆 (5) 抗凝血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6) 肝毒性:黄曲霉素致肝癌。
第二节 结构与分类
一.结构类型:
• 根据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上的取代基不同,将 其分四类:
• 1. 简单香豆素: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 (二)酚羟基反应: • 1 三氯化铁试剂反应
具酚羟基取代的香豆素类在水溶液中可
与三氯化铁试剂络合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 2.重氮化试剂反应
• 酚羟基的邻位或者对位没有被取代能与重氮 化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或者紫红色的偶氮化合 物
• 3. Gibb’s 反应
第十章_香豆素

1.系统溶剂法: 用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和甲醇依次提取样品。
药材粗粉
石油醚回流提取 回收至小体积
石油醚液 浓缩液
放置、析晶
残渣
乙醚回流提取
乙醚液
残渣
乙醇提取
粗晶
回收分离
冷石油醚洗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进一步分离
乙醇液
回收分离
结晶(可能时混和物)
香豆素苷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 • • • • •
+
NaOH / H2O 酚 性成分
Et2O
• 3、真空升华或蒸馏法: • 某些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具挥发性可用蒸馏法与不 挥发性成分分离,常用于纯化过程。 • 例如:橘子油橙皮油素的分离
橘子油
残油 馏出物 加热溶于乙醇 乙醇液 放置 粗品 结晶(橙皮油素) 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重结晶
4. 色谱方法
① 吸附剂 —— 硅胶、中性氧化铝 ② 洗脱剂 —— 已烷和乙醚、乙醚和
乙酸乙酯等混合溶剂
③ 显 色 —— 可观察荧光
水解
香豆素
MeO
H O O
+
MeO
H O O
+
MeO
O
HO
O
O
O
东茛 菪 内 酯
(三).双键加水反应:
酸接触下可使双键加水,如:黄曲霉素
OMe O O H O H H O O O H + O H O O OMe O
黄曲霉素B1 高毒性
OH
黄曲霉素B2a 无毒性
•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 由于香豆素的C3、C4双键与羰基和苯环形成共轭体 系,不易被氢化。
石油醚回流提取石油醚液回收至小体积浓缩液放置析晶冷石油醚洗结晶可能时混和物进一步分离单体亲脂性香豆素残渣乙醚液乙醚回流提取回收分离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残渣乙醇提取药材粗粉药材粗粉回收分离乙醇液碱液加热开环时要注意碱液的浓度和加热时间否则将引起降解反应而使香豆素破坏或者使香豆素开环而不能合环
中药化学香豆素ppt课件

(四)与酸的反应 指异戊烯基双键开裂并与邻酚羟基环合形
成环的大小决定于中间体阳碳离子的稳定性
HCOOH
+
HO
OO
OMe
apigravin
HO
OO
OMe
中间体生成叔(仲)阳碳离子
O
OO
OMe
二氢吡喃香豆素
五
OH-
HONH2 HCl
Fe3+
Gibb’s反应:
HO
+ H
Cl N
Br
pH 9~10 O
COOH
对羟基桂皮酸苷
CH2O-glc
HO
HO
咖啡酸
对羟基桂皮酸
对羟基桂皮酸苷
阿魏酸
COOH
HO OMe
松柏醇
CH2OH
邻羟桂皮酸苷
COOH
HO
O
glc
HO
伞形花内酯
HO OMe
木质素
HO
OO
香豆素类
倍半木脂素类
木脂素类
苯丙烯类
HO
丙烯基
烯丙基
新木脂素类
LOGO
第二节
简单苯丙素 simple
phenylpropanoids
8
4
5
5
6
6
3
7
2
OO
7
O8
O
OO
OO
O
8
1
O
OO
OO
香豆素结构分类及代表化合物
类 型(基本母核)
代表化合物
简单香豆素 (仅苯环一侧有取代基)
5 6 7
8
4 3
2
OO
1
伞形花内酯(7—OH香豆素)
香豆素的分类与结构PPT

香豆素是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
称,具有芳香甜味。
香豆素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
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离的
内酯状态。 它的母核为
8 7
1
OO
2
6 5
3 4
OH6 5
1
OO
2
3 4
• 目前香豆素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香豆素中含氧 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分 类,另一种是按生源途径所 形成的基本骨架进行分类。 本书采用后一种方法
基成某一结构单位相连。连接位置也 不近相同,但较多的是一个香豆素的 C-8与另一个香豆素C-3、C-5、C-8直 接相连。
按成环后与母体稠合的位置不同分为线型和角型两种 。
1】线型(6O,7-呋喃骈香豆素型O),补骨脂O内酯型
补骨脂内酯
2】角型(7,8-呋喃骈香豆素型)白芷内酯型
O
OO
白芷内酯
香豆素母核上碳6位或碳8位的异戊烯基与邻 酚羟基环合成2,2-二甲基-a-吡喃环结构
1】线型(6,7吡喃骈香豆素
O
OO
花椒内酯
2】角型(7,8吡喃骈香豆素)
O
O
O
邪蒿内酯
指a-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碳3、碳 4位常有苯环、羟基异戊烯基等取代。
• 是香豆素的异构体,在植物体内往往是二氢香豆 素的衍生物。
O O
异香豆素
• 是香豆素的二聚体和三聚体
双香豆素(二聚体)
双香豆素(二聚体类)
• 连接方式 • 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氧、亚甲
• 香豆素类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 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 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 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
香豆素成分的结构分类
称,具有芳香甜味。
香豆素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糖结
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离的
内酯状态。 它的母核为
8 7
1
OO
2
6 5
3 4
OH6 5
1
OO
2
3 4
• 目前香豆素分类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根据香豆素中含氧 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进行分 类,另一种是按生源途径所 形成的基本骨架进行分类。 本书采用后一种方法
基成某一结构单位相连。连接位置也 不近相同,但较多的是一个香豆素的 C-8与另一个香豆素C-3、C-5、C-8直 接相连。
按成环后与母体稠合的位置不同分为线型和角型两种 。
1】线型(6O,7-呋喃骈香豆素型O),补骨脂O内酯型
补骨脂内酯
2】角型(7,8-呋喃骈香豆素型)白芷内酯型
O
OO
白芷内酯
香豆素母核上碳6位或碳8位的异戊烯基与邻 酚羟基环合成2,2-二甲基-a-吡喃环结构
1】线型(6,7吡喃骈香豆素
O
OO
花椒内酯
2】角型(7,8吡喃骈香豆素)
O
O
O
邪蒿内酯
指a-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碳3、碳 4位常有苯环、羟基异戊烯基等取代。
• 是香豆素的异构体,在植物体内往往是二氢香豆 素的衍生物。
O O
异香豆素
• 是香豆素的二聚体和三聚体
双香豆素(二聚体)
双香豆素(二聚体类)
• 连接方式 • 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氧、亚甲
• 香豆素类在结构上应与异香豆素类 相区分,异香豆素分子中虽也有苯 并吡喃酮结构,但它可看做是邻羧 基苯乙烯醇所成的酯。
香豆素成分的结构分类
最新香豆素ppt课件

(二)醚键开裂
含乙烯醚(即烯醇醚)香豆素
H+ 水 解
香豆素
M e O
+ M e O H OO H O OO
+e O HM O
O
OO
东 茛 菪 内 酯
(三)双键加水反应
酸接触下可使双键加水,如:黄曲霉素。
O M e O O H O H H O O O + H O H O O O M e O
黄 曲 霉 素 B 1 高 毒 性
3.Gibb’s 反应
Gibb’s 试剂是2,6-二氯(溴)苯醌 氯亚胺,其在弱的碱性条件下与酚对位活泼 氢缩合成兰色物。 有游离酚-OH,且-OH对位无取代者(+) 取代者(-)。
4.Emerson反应
Emerson试剂为4-氨基安替匹林-铁氰化钾,与酚对位 活泼氢反应呈阳性反应: 酚羟基对位无取代基(+)红色 有取代基(-) Gibb’s,Emerson反应常用来判断C6位是否有取代基存 在。因为内酯环能水解开环形成一个新的酚羟基:
O H
黄 曲 霉 素 B 2 a 无 毒 性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由于香豆素的C3、C4双键与羰基和苯环形成共 轭体系,不易被氢化。
共 轭 苯 环 共 轭
导 致 双 键 性 较 弱 , 而 不 易 加 成 。
O O
羰 基
控制条件下氢化顺序:
侧链不饱和键>吡喃环或呋喃环上的双键>C3、C4双 键
岩白菜素
5.双香豆素
是香豆素的二聚体或三聚体。为白色或 乳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略具香味;几不 溶于水、乙醇、乙醚微溶于氯仿,溶于强 碱溶液。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具有抗 凝效果。
紫苜蓿酚
第十章_香豆素

乙醚萃取液 NaHCO3 / H2O 萃取 NaHCO3 / H2O 酸性成分 Et2O 稀 NaOH / H2O 萃取 Et2O ( 中性成分 ) 挥干 Et2O 加 NaOH / H2O 进行水解 碱液 加 Et2O 提出不水解的成分 碱液 加 H 中和 加 Et2O 萃取 H2 O Et2O 香豆素类内酯成分
第十章 香豆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结构与分类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技术 应用实例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 化合物的总称,属于苯丙素类衍生物,又称 邻羟桂皮酸内酯,具芳香气味。其结构母核 为:
5 6 7 8
O1
苯骈α-吡喃酮
4 2
3
O
二、分布 香豆素类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分布, 如致癌成分黄曲霉素类及发光真菌中的亮菌 素类均属于香豆素类。这类成分分布得最广 的还是高等植物中,其中芸香科和伞形科中 分布最多。它们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 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 离的内酯状态。
2、酸碱分离法: 此系经典方法。 1.具酚羟基的香豆素类溶于碱液加酸后可析出。 2.香豆素的内酯环性质,于碱液中皂化成盐而 加酸后恢复成内酯析出。 碱液加热开环时,要注意碱液的浓度和加热时 间,否则将引起降解反应而使香豆素破坏,或 者使香豆素开环而不能合环。 • 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用此法可能得到次生产物。
水解
香豆素
MeO
H O O
+
MeO
H O O
+
MeO
O
HO
O
O
O
东茛 菪 内 酯
(三).双键加水反应:
酸接触下可使双键加水,如:黄曲霉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HO
-
O O
-
O
H+H+
O
长时间加热
O O
-
H
H+ +
OH
OH
O
Coumaric
• 香豆素如果和碱液长时间加热,水解产物顺邻羟桂皮 酸衍生物则发生异构化,转变成反邻羟桂皮酸的盐, 再经酸化也不再发生内酯化闭环反应。
香豆素内酯环发生碱水解的速度主要与C7位取代基的 性质有关。其水解难易为
>
O O MeO O O
第三节 提取分离技术
由香豆素的理化性质可知游离香豆素大多是 低极性和亲脂性的,与糖结合的香豆素苷则极性 较高,故我们常采用系统溶剂法将其分为几个部 分。香豆素内酯遇碱皂化、加酸还原的性质及其 小分子香豆素 的挥发性和升华性的性质也常用于 其分离纯化中。只是由于其性质的不稳定性,在 酸、碱、热的作用中要注意 条件的控制,以免引 起结构的破坏,得到次生产物。
+
NaOH / H2O 酚 性成分
Et2O
• 3、真空升华或蒸馏法: • 某些小分子的香豆素类具挥发性可用蒸馏法与不 挥发性成分分离,常用于纯化过程。 • 例如:橘子油橙皮油素的分离
橘子油
残油 馏出物 加热溶于乙醇 乙醇液 放置 粗品 结晶(橙皮油素) 以乙醇、乙醚或石油醚重结晶
4. 色谱方法
① 吸附剂 —— 硅胶、中性氧化铝 ② 洗脱剂 —— 已烷和乙醚、乙醚和
第二节 结构与分类
一.结构类型: • 根据香豆素的基本母核上的取代基不同,将 其分四类: • 1. 简单香豆素:苯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5 4
6
7
HO
3
2 8
O1 O
伞形花内酯
2.呋喃香豆素
(1)线型(6 、7呋喃骈香豆素型),补骨脂内酯型
O O O
补骨脂内酯 (2)角形(7、8呋喃骈香豆素型),白芷内酯型
三.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香豆素的α-吡喃酮环具有α,β-不饱和内酯性质,在稀碱液 中会逐渐水解生成顺邻羟桂皮酸的盐,而顺邻羟桂皮酸不易游离 存在,其盐的水溶液经酸化即闭环恢复成内酯。这个闭合过程极 易发生,即使在很弱的酸溶液中,如通入CO2也能促使其内酯化 而闭环。
OHO
长时间加热 OH OH-
>
HO O O
一般 香豆素
7-甲 氧基香豆素
7-羟香豆素
• 四.与酸的反应 • (一)环合反应 • 香豆素成分对酸不稳定,容易发生异戊烯基双 键开裂并与邻酚羟基环合等反应 • 稳定性:叔阳碳离子>仲阳碳离子>伯阳碳离子
HCOOH
OCH3
O
OH
O
O
O OCH3
O
(二).醚键开裂:
H +
含乙烯醚( 即烯醇醚)香豆素
H3CO OCH3 C. HO O O D.
H3CO OH HO O O
HO
H3CO
• 2.下列化合物荧光最强的是(
A. O D. B.
)
C. O OH O
O HO E. O O
O
O OCH3
HO OH
O
O O CH2 CH C(CH3)2 OH OH
小结
一、结构 —— 苯骈α-吡喃酮 二、香豆素的化学性质 (一) 内酯的性质和碱水作用 (二) 酸的反应 (1)环合反应 (2)烯醇醚的开裂 (3)双键加水反应 (三) 显色反应 1、内酯反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 • 2、酚羟基反应 • (1)FeCL3 反应 • (2)酚羟基对位无取代的反应 • 重氮化试剂—— 紫红 • Gibbs反应—— 蓝色 • Emerson反应—— 红色
共轭 苯 环 共轭
导致双键性较弱,而不易 加成。
O O
羰基
• 控制条件下氢化顺序: • 侧链不饱和键>吡喃环或呋喃环上的双键>C3、C4 双键
• 六.呈色反应 • (一)异羟肟酸铁反应: 碱性条件下,内酯开环,与盐酸羟胺中 的羟基缩合生成异羟肟酸,然后在酸性条件 下与三价铁盐络合而显红色。 • (二)酚羟基反应: • 1 三氯化铁试剂反应 具酚羟基取代的香豆素类在水溶液中可 与三氯化铁试剂络合而产生不同的颜色。
• 三、生理活性
(1) 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浓度刺激植物发芽、 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发芽、生长 (2) 光敏作用:治疗白斑病 (3) 抗菌、抗病毒作用:秦皮中的七叶内酯及 其苷治疗痢疾;蛇床子中的奥斯脑可抑制 乙肝表面抗原。 (4) 平滑肌松弛作用:冠状动脉扩张和解痉利 胆 (5) 抗凝血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6) 肝毒性:黄曲霉素致肝癌。
• 七.荧光反应 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大多显出兰色荧光,在碱 液中荧光增强。香豆素荧光的有无,与分子 中取代基的种类和位置有一定关系。
例:7-OH 香豆素
6-OH导入 8-OH导入 紫外光
兰色荧光
-OH
荧光减弱或消失
绿色
课堂习题
• 1. Gibb‘s反应呈阳性结果的化合物是:
A. O O B. HO OCH3 O O
第十章 香豆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结构与分类 理化性质 提取分离技术 应用实例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香豆素是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一类 化合物的总称,属于苯丙素类衍生物,又称 邻羟桂皮酸内酯,具芳香气味。其结构母核 为:
5 6 7 8
O1
苯骈α-吡喃酮
4 2
3
O
二、分布 香豆素类在动植物及微生物中均有分布, 如致癌成分黄曲霉素类及发光真菌中的亮菌 素类均属于香豆素类。这类成分分布得最广 的还是高等植物中,其中芸香科和伞形科中 分布最多。它们在植物体内以游离状态或与 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苷酶解可环合成游 离的内酯状态。
• 4. Emerson反应 • Emerson试剂为4-氨基安替匹林-铁氰化钾,与酚对 位活泼氢反应呈阳性反应 • 酚羟基对位无取代基(+)红色 有取代基(-) Gibb’s,Emerson反应常用来判断C6位是否有取代 基存在。因为内酯环能水解开环形成一个新的酚羟基:
OH COO
6 O O
OH
乙酸乙酯等混合溶剂
③ 显 色 —— 可观察荧光
水解
香豆素
MeO
H O O
+
MeO
H O O
+
MeO
O
HO
O
O
O
东茛 菪 内 酯
(三).双键加水反应:
酸接触下可使双键加水,如:黄曲霉素
OMe O O H O H H O O O H + O H O O OMe O
黄曲霉素B1 高毒性
OH
黄曲霉素B2a 无毒性
• 五.C3、C4双键性质和加成反应 • 由于香豆素的C3、C4双键与羰基和苯环形成共轭体 系,不易被氢化。
2、酸碱分离法: 此系经典方法。 1.具酚羟基的香豆素类溶于碱液加酸后可析出。 2.香豆素的内酯环性质,于碱液中皂化成盐而 加酸后恢复成内酯析出。 碱液加热开环时,要注意碱液的浓度和加热时 间,否则将引起降解反应而使香豆素破坏,或 者使香豆素开环而不能合环。 • 对酸碱敏感的香豆素用此法可能得到次生产物。
O
O
O
白芷内酯(异补骨内酯)
• 3.吡喃香豆素(Pyranocoumarins) 香豆素母核上C6位或C8位的异戊烯基与邻酚羟基环合而 成2,2-二甲基-а-吡喃环结构的香豆素类。 (1)线型(6,7吡喃骈香豆素):
(2)角型(7,8吡喃骈香豆素):黄曲霉素
CH3
H3C H3C O O O
4.其他香豆素: 指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C3、C4 位常有苯基、羟基、异戊烯基等的取代。
黄檀内酯
HO
蟛蜞菊内酯
H3C
第三节 理化性质
一.性状:
游离的香豆素多有完好的结晶形状,有一 定的熔点,大多有香味。分子量小的有挥 发性,能随水蒸汽蒸出,具升华性。
香豆素苷无挥发性,也不能升华。
二.溶解性: 游离香豆素---不溶于冷水,溶于沸水,易溶于甲 醇、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 香豆素苷---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氯仿、 乙醚。 根据香豆素的溶解性,在提取分离时可采用系统 溶剂法。
1.系统溶剂法: 用石油醚、苯、乙醚、乙酸乙酯、 丙酮和甲醇依次提取样品。
药材粗粉
石油醚回流提取 回收至小体积
石油醚液 浓缩液
放置、析晶
残渣
乙醚回流提取
乙醚液
残渣
乙醇提取
粗晶
回收分离
冷石油醚洗 单体(亲脂性较弱香豆素) 进一步分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乙醇液
回收分离
结晶(可能时混和物)
香豆素苷类
单体(亲脂性香豆素)
• • • • • •
• 2.重氮化试剂反应 • 酚羟基的邻位或者对位没有被取代能与重氮 化试剂反应生成红色或者紫红色的偶氮化合 物 • 3. Gibb’s 反应 • Gibb’s 试剂是2,6-二氯(溴)苯醌氯亚胺, 其在弱的碱性条件下与酚对位活泼氢缩合成 兰色物。 有游离酚-OH,且-OH对位无取代者(+) 对位有取代者(-)。
乙醚萃取液 NaHCO3 / H2O 萃取 NaHCO3 / H2O 酸性成分 Et2O 稀 NaOH / H2O 萃取 Et2O ( 中性成分 ) 挥干 Et2O 加 NaOH / H2O 进行水解 碱液 加 Et2O 提出不水解的成分 碱液 加 H 中和 加 Et2O 萃取 H2 O Et2O 香豆素类内酯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