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蚂蚁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精选10篇)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活动准备: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活动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它是什么样子的?三、喂蚂蚁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真好吃,谢谢)3、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幼儿园科学观察蚂蚁教案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活动中能细致,有序地进行观察,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讲述。
活动准备:课件(蚂蚁及其生活习性的短片),歌曲《蚂蚁搬豆》、头饰、录音机、磁带、海洋球若干、放大镜、课前组织幼儿捉蚂蚁并进行初步观察,并放在瓶里供活动时用。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客人和小朋友一起玩:"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大家猜猜它是谁?(引导幼儿竞猜,得出谜底蚂蚁。
)二、说一说。
你在什么地方发现的蚂蚁?找到它的窝了吗?你是怎么捉的?(捉的时候不要直接用手捏,以免伤害蚂蚁,要用草叶、小树枝等放在蚂蚁的前方,待它爬上草叶、树枝后再放进事先准备好的瓶子里。
瓶内可以放些潮湿土壤和食物,用盖子盖好,放在阴凉处备用。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蚂蚁》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蚂蚁》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第三节《认识蚂蚁》。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种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蚂蚁的基本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及种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种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蚂蚁的生态价值,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标本、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蚂蚁图片、放大镜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蚂蚁,让学生亲身感受蚂蚁的生活环境。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展示蚂蚁标本,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播放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介绍蚂蚁的种类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观察蚂蚁,填写观察记录表。
学生用画笔和彩泥制作蚂蚁模型,加深对蚂蚁外形特征的理解。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制作过程,讨论蚂蚁的有趣之处。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外形特征2. 蚂蚁的生活习性3. 蚂蚁的种类4. 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蚂蚁模型制作。
2. 答案:观察记录表:填写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蚂蚁模型制作:根据观察到的蚂蚁特征,制作出相应的模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蚂蚁的相关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蚂蚁觅食实验,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
邀请专家进行蚂蚁科普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蚂蚁生态作用的介绍3. 随堂练习中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和蚂蚁模型制作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中的蚂蚁觅食实验和科普讲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知蚂蚁。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蚂蚁》教案

一、活动名称: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蚂蚁》二、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 活蚂蚁若干只2. 观察蚂蚁的容器(如透明塑料盒)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4.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四、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引导幼儿说出蚂蚁的身体颜色、形状等特征。
2. 观察蚂蚁:让幼儿观察蚂蚁在容器中的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触角、足等部位,并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绘画蚂蚁: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蚂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独特的蚂蚁。
4.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观察蚂蚁的心得体会,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5.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在家中寻找蚂蚁,让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并与家长分享观察心得。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自然角中投放蚂蚁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营造科学探索氛围。
3. 科学探索活动:组织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
六、活动重点:1.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2. 帮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七、活动难点:1. 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细小特征。
2. 帮助幼儿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科学探索能力。
八、活动步骤:1. 引入主题:通过展示蚂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 观察蚂蚁:给每个幼儿发放一个观察蚂蚁的容器,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 绘画蚂蚁: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蚂蚁,可以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添加自己喜欢的元素。
4.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观察蚂蚁的心得体会,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蚂蚁》含反思》

《中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认识蚂蚁》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第三节《认识蚂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等方面,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场景,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方式,认识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
难点:理解蚂蚁的社会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场景图片、视频资料、教学PPT 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蚂蚁,让学生亲身体验蚂蚁的生活环境。
2. 讲解蚂蚁的外形特征(10分钟)3. 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10分钟)通过PPT展示蚂蚁的生活场景,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觅食、建巢等。
4. 讲解蚂蚁的社会行为(10分钟)播放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社会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蚂蚁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完成观察记录表。
提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蚂蚁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蚂蚁2. 内容:外形特征: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触角等。
生活习性:觅食、建巢、繁殖等。
社会行为:合作搬运食物、分工明确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场景。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蚂蚁的生活场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讲解、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蚂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蚂蚁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对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究蚂蚁的奥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蚂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认识蚂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详细内容为认识蚂蚁。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蚂蚁的基本特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昆虫特点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生态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掌握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PPT课件。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让幼儿观察蚂蚁的活动,激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展示蚂蚁模型,让幼儿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
(2)播放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3)通过PPT课件,讲解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蚂蚁的形状为例,讲解如何用彩笔描绘蚂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观察盒、放大镜观察蚂蚁,用彩笔描绘蚂蚁的形状。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蚂蚁2. 内容:(1)蚂蚁的外形特征(2)蚂蚁的生活习性(3)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蚂蚁2. 答案:根据观察,描绘出蚂蚁的形状,注意表现蚂蚁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幼儿对蚂蚁的认知程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
(2)开展“保护小动物”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安全:确保户外活动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蚂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蚂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身边的动物》中的第三章《昆虫的世界》,详细内容为认识蚂蚁。
通过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等特点,让幼儿了解蚂蚁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身体结构及生活习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点,并进行描述和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图片等。
2. 学具:放大镜、画纸、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a.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蚂蚁。
b. 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让幼儿描述看到的蚂蚁。
2. 新课内容:a. 教师展示蚂蚁模型,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b. 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例题讲解:a. 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描述图片中的蚂蚁。
b. 教师引导幼儿分析蚂蚁的特点,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4. 随堂练习:a. 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观察到的蚂蚁。
b.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部、胸部、腹部、触角、六条腿。
2. 蚂蚁的生活习性: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的蚂蚁,描述它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结构。
b. 画一幅蚂蚁搬运食物的画。
2. 答案:a. 描述蚂蚁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结构。
b. 画出蚂蚁搬运食物的情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蚂蚁的认知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其他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
b. 带领幼儿参观蚂蚁窝,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蚂蚁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蚂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昆虫》章节,详细内容为认识蚂蚁。
通过学习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使幼儿对蚂蚁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强幼儿对生态平衡的认识,培养幼儿关爱小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教学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特点、观察和描述蚂蚁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图片、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观察记录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户外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的活动,引发幼儿对蚂蚁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特点。
(2)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使幼儿对蚂蚁有更全面的了解。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分组讨论:请幼儿分组讨论蚂蚁的特点和作用,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2)观察记录: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活动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蚂蚁》2. 内容:蚂蚁的身体结构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生态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____年__月__日观察地点: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蚂蚁特点:________________蚂蚁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的情感。
同时,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昆虫标本、绘制昆虫画等,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态作用。
2. 教学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特点、观察和描述蚂蚁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认识蚂蚁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质教案认识蚂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昆虫》,主要详细内容为认识蚂蚁。
通过观察蚂蚁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特点,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形态结构,知道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蚂蚁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蚂蚁的特点,培养他们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标本、蚂蚁生活习性的图片、蚂蚁工坊、观察盒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观察蚂蚁,让幼儿亲身感受蚂蚁的生活环境,激发他们对蚂蚁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蚂蚁标本和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形态结构,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观察蚂蚁工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形态结构,并在画纸上描绘蚂蚁。
4. 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观察到的蚂蚁特点,引导幼儿表达、合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蚂蚁2. 板书内容:蚂蚁的形态结构:头、胸、腹、触角、足等。
蚂蚁的生活习性:群居、勤劳、勇敢、合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蚂蚁2. 答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用彩笔画出蚂蚁的形态结构,标注蚂蚁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共同关爱小动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课堂讨论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观察地点,确保安全、干净、蚂蚁种类丰富。
2. 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认识蚂蚁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发现蚂蚁的基本特征。
3、愿意参加探索活动,活动过程中能爱护蚂蚁。
活动准备:
1、小蚂蚁若干,小昆虫盒16个。
2、PPT:蚂蚁的外形特征、蚂蚁的家、各种各样的蚂蚁。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3、录像:小蚂蚁大家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观察小蚂蚁的大家庭,弓I起幼儿的讨论兴趣: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它长得很小很小,会是谁呢?仔细看一看,小蚂蚁们在干什么?
二、引导幼儿有序地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认识蚂蚁的外形特征:
1、提出观察重点和要求,幼儿自由观察。
指导语:刚刚我们看了小蚂蚁的大家庭,下面我们就要来和小蚂蚁做朋友喽。
请你仔细看看你的蚂蚁朋友,它在干什么?它长得什么样子?
2、幼儿在集体中进行交流。
①头上有什么呀?触角是直直的吗?(触角、眼睛、嘴巴)
②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呢?
③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啊?(头、胸、腹)
④蚂蚁有几条腿?长在哪里?
3、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有序观察。
4、教师小结蚂蚁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蚂蚁由头、胸、腹组成,头上长着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嘴巴,身上长着六条腿。
三、观看图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1、讨论:小蚂蚁的家在哪儿?
2、出示蚂蚁家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蚂蚁的主要生活习性。
四、拓展经验:观察各种各样的蚂蚁图片,比较不同。
(大小、颜色、花纹)
指导语:蚂蚁的种类可多啦,我们中国就有600多种。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
反思:
今天上的是一节科学课《幼儿园的蚂蚁》,重在引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是滴的探寻蚂蚁,引发对蚂蚁的探究。
也让孩子们初步了解昆虫的基本常识。
并且老师事先准备好了饼干碎,每个人小朋友都有,可以尝试喂蚂蚁的活动,引发幼儿对蚂蚁,
对小动物的爱心,也可以亲自观察蚂蚁搬食物的动态的过程。
在上课的时候,我首先进行了分组活动。
提前说清楚规则。
由组长带头带领组员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去自由找寻蚂蚁。
我进行了跟踪观察,拍了照片和视频。
发现每一个组都找到了蚂蚁。
以下就是孩子们的观察发现。
悠悠:“我发现了那边有蚂蚁,我捡了树叶,我把饼干放在了树叶上,等着蚂蚁去吃。
”
正凡:“我们在那个毯子地底下发现了蚂蚁,我们喂饼干,它们就吃。
” 阳阳:“我看到一只小蚂蚁在搬一块很大的饼干,然后它搬不动了。
” 茵茵:“我和可可在滑滑梯的下面,发现了一个洞穴,有蚂蚁。
” 骁骁:“我发现一只黑蚂蚁和一只红蚂蚁在抢饼干,红蚂蚁抢走了。
” 涛涛:“我在那里喂东西,我把饼干喂下去,他们就吃了。
” 俊涛:“我看到有小蚂蚁和大蚂蚁,还有蚯蚓。
”
孩子们用自己的发现,去观察,去创造,去探究。
也观看自己在探究时的视频还有说的话,也觉得十分有趣呢!不仅发展了孩子的探究能力,也发展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也引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最后带孩子们回教室观察蚂蚁图片,就有了更直观的看法。
就是上课用时已经超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