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概述与解剖
脊髓解剖及损伤定位

颈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上肢肌肉 瘫痪,胸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躯 干肌肉瘫痪,腰段脊髓损伤可能
导致下肢肌肉瘫痪。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还需要考虑 脊髓前角和神经根的损伤情况, 这些损伤可能导致特定肌肉群的
瘫痪。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主要依赖 于脊髓损伤部位和自主神经分布区域的
关系。
按损伤原因
可分为创伤性损伤(如交 通事故、跌落等)和非创 伤性损伤(如疾病、老化 等)。
脊髓损伤的症状
感觉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的痛觉、温度觉 、触觉等感觉消失。
运动障碍
损伤平面以下肌肉瘫痪,肢体 运动功能丧失。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括约肌功能障碍、排汗异常等 。
其他症状
如痉挛、疼痛等。
脊髓损伤的并发症
肺部感染
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还需要考虑脊髓 半切综合征等特殊情况,这种综合征 会导致身体一侧的感觉障碍。
颈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上肢和躯干感 觉丧失,胸段脊髓损伤可能导致躯干 和下肢感觉丧失,腰段脊髓损伤可能 导致下肢感觉丧失。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主要依赖于 脊髓损伤部位和神经根分布区域
的关系。
针对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如日常生活活 动、工作技能、休闲活动等,帮助患者更 好地适应生活和回归社会。
言语治疗
心理支持
对于脊髓损伤后出现语言或吞咽障碍的患 者,需要进行专业的言语治疗。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如焦虑、抑 郁等,因此心理支持也是康复训练的重要 部分。
脊髓损伤的预防措施
安全教育
提高公众对脊髓损伤的认识和预防意 识,特别是对青少年和运动员进行安 全教育。
脊髓的分区与节段
脊髓分为31个节段,包括8个 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 个骶节和1个尾节。
脊髓解剖及脊髓损伤护理课件

脊髓损伤的分类
01
02
03
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 以下的所有感觉、运动和 括约肌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 以下的部分感觉、运动和 括约肌功能保留。
横贯性脊髓损伤
指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 以下的运动、感觉和括约 肌功能完全丧失,但两侧 的神经根功能保留。
脊髓损伤的原因
总结词
老年脊髓损伤患者需要更多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护理过程中要注重提高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老年人是脊髓损伤的高发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恢复期可能会更长。护理老年患者时,要特别注意预防并 发症,如褥疮、肺部感染等。此外,心理护理同样重要,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悲观情绪 ,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康复过程,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
04
脊髓损伤的预防与治 疗
预防措施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对脊髓损伤的认知,提高安全意识,避免高风险活动。
脊髓解剖及脊髓损 伤护理课件
目录
• 脊髓解剖 • 脊髓损伤的分类与原因 • 脊髓损伤的护理 • 脊髓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 脊髓损伤的案例分析
01
脊髓解剖
脊髓的生理结构
脊髓位于脊柱中央,呈圆柱状, 上端连接延髓,下端终止于第1
腰椎下缘。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 要由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构成,
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束构成。
脊髓内部有中央管,中央管内含 有脑脊液。
脊髓解剖及脊髓损伤ppt课件

上行纤维: ⑴薄束和楔束 位置:位于后索 T5节段以下→薄束 T4节段以上→楔束 功能:传导躯干、四肢的本体 感觉和精细触觉 纤维排列: 内→外:骶、腰、胸、颈
;.
18
⑵.脊髓小脑后束、脊髓小脑前束 位置:外侧索的边缘 功能:传导来自躯干下部和下肢的肌、腱及关节的反射性本体感觉。
⑶脊髓丘脑侧束: 位置:外侧索的前部、脊髓小脑前束的内侧。(对侧后角固有核→白质前连合交叉→ 脊髓丘脑侧束→丘脑。 ) 功能:传导躯干、四肢的痛觉和温度觉。 纤维定位:(前外侧→背内侧)骶、腰、胸、颈
脊髓解剖及脊髓损伤
;.
1
目录
一、脊柱解剖结构 二、脊髓形态与构造 三、脊髓功能 四、脊髓损伤(SCI) 五、脊髓损伤的评定 六、脊髓损伤的处理
;.
2
一、脊柱解剖结构
脊柱由24块分离的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 骨借骨连接形成,脊柱中央有椎管,容 纳脊髓及其被膜和神经根。
;.
3
椎骨间的连结
椎间盘
中间带:T1-L3中间带有侧角,含多级神经元,是交感神经的低位中枢。在S2-4中间带外 侧部有副交感神经元。
后角:含多级神经元,接受后根的各种感觉纤维。
;.
15
后索 外侧索
前索 C5 C5
白质 L8T8
LL33
S3 S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质前连合
;.
16
脊髓的解剖、功能与损伤表现

•
脊髓前庭束:位于外侧索,紧靠脊髓
•
脊髓皮质束:始于脊髓后角,沿皮质脊髓束上行,大部分纤维经锥体交叉到对侧,经内囊止 于大脑皮质深层。可能为浅反射的传入途径。
•
脊髓脑桥束:与脊髓皮质束伴行,有人认为是其侧支,上行止于脑桥核,将外部感觉中继至 桥脑。
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侧束 红核脊髓束
网状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皮质脊髓前束 顶盖脊髓束 脊髓网状束:位于脊髓前外侧索,与脊髓丘脑束混在一起上行,止于延髓、脑桥网状结构 内侧份的许多核团,也止于小脑的中继 核团。对维持意识和觉醒起重要作用,属于网状上
行激动系统。
•
脊髓顶盖束:位于脊髓丘脑束的前方,传递痛温觉至与视、听有关的顶盖区,起始细胞与脊髓 丘脑束相似,故有人认为该束为脊髓丘脑束的侧支。上传冲动可引起头颈转向刺激的来源 。
功能:调节(兴奋)屈肌的活动和 肌张力。
下行纤维束
• 前庭脊髓束:起于前庭神经外侧核,在同侧前索外侧部下行,止于灰质板层Ⅷ和
部分板层Ⅶ。主要兴奋躯干和肢体的伸肌。 • 网状脊髓束:起自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大部分在同侧下行,行于白质前索和 外侧索前内侧部,止于板层Ⅶ、Ⅷ。主要参与对躯干和肢体近端肌运动的控制。 • 顶盖脊髓束:起自中脑上丘,向腹侧行,于中脑水管周围灰质腹侧经被盖背侧交 叉越边,在前索内下行,终止于上段颈髓板层Ⅵ、Ⅷ。兴奋对侧颈肌,抑制同侧 颈肌活动。 • 内侧纵束:位于前索,一些纤维起自中脑中介核、后连合核和核以及网状结构, 大部分来自前庭神经核。纤维主要来自同侧,部分来自对侧,终于灰质板层Ⅶ、 Ⅷ,经中继后再达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是协调眼球的运动和头、颈部的运动。
脊髓的血液供应
大多数根动脉较细小,在C6、T9、L2三处的根动脉较大。由 于根动脉补充血供,使脊髓动脉血流十分丰富,不易发生缺 血, 在脊髓的主要动脉(脊前、脊后动脉)发生缺血时,常在相 邻两根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即T4、L1发生供血不足的现象, 称为危险区。
第五章脊髓损伤

ForensicMedicine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ForensicMedicine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ForensicMedicine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ForensicMedicine
一、脊髓的解剖生理知识回顾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ForensicMedicine
脊髓位于椎管内,受到骨性
椎管的保护。全长 40—45cm , 上端起自枕骨大孔处,与延 髓相延续。下端相对游离于 椎管内。形态上有两个膨大。 一个圆锥。 脊髓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胚 胎3个月以内,脊髓占据整个 椎管;以后脊髓位置逐渐上 移:出生时,脊髓末端对应 于第3腰椎,成年人:脊髓下 端相当于第1腰椎下端或者第 2腰椎上端。自第12胸椎向下, 脊髓椎渐变习,成为脊髓圆 锥,在第4骶神经至尾神经发 出处(在发出支配肢体神经 以下),移行为终丝。 起自腰膨大部的神经根纵行 向下,围绕终丝称为马尾。
IMPAIRMENT & SEVERITY OF INJURY EVALUATION
ForensicMedicine
(二)脊髓半横切
1、Brown-Sequard综合征:在切断水平以下,同侧出现:a上运
脊髓损伤

Spinal cord injury
大理学院
(一)概 念 Concept
脊髓损伤是脊柱损伤的严重 并发症。受伤平面以下的感觉、 运动、反射完全消失,括约肌功 能完全丧失,称完全性截瘫,部 分丧失时称不完全性截瘫。
多发生于颈椎下部和胸腰段。
(二)解剖生理
正常颈椎、胸椎、腰椎
颈椎骨折
(三)病 因 Etiology
躯体移动障碍 与神经肌肉损 伤、肌无力及 制动等有关
自立能力障碍 与肢体瘫痪有关
自我形象紊乱 与脊髓损伤所致截 瘫有关
排尿异常 与膀胱 功能障碍有关
排便失禁、便秘 与括约肌功能障 碍及肠麻痹有关
(九)护理措施
保证有效气体交换, 防止呼吸骤停 维持正常体温 处理尿潴留, 预防泌尿道,预防便秘 防止关节屈曲、过伸、过展 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 提供心理支持
病因:以坠落伤、挤压伤、 交通事故、摔伤等最为多见。 多由屈曲型脊柱损伤引起。
(四)病理生理
脊髓震荡
脊髓挫伤与出血
脊髓断裂
脊髓受压 马尾神经损伤
(五)临床表现
脊髓损伤
受伤平面 以下感觉、 运动、反 射丧失。
脊髓圆椎损伤 马尾神经损伤
第一腰椎骨折 造成。 会阴部 皮肤鞍状感觉 缺失,括约肌 功能丧失,大 小便失禁,性 功能障碍。
颈椎骨折病人的转送法、翻身法
(十)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指导 饮食护理知识 功能锻炼、康复知识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铺助心理护理
(1)物理治疗:包括肌力训 练、平衡和协调训练、站立和 帮助病人多轴线翻身、 步行训练、轮椅训练、体位和 拍背、排痰、吸入雾化 转移训练、减重训练、理疗、 给予流质或半流质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等。 食物,高维生素、 等。 (2)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 高纤维素、高蛋白 压疮处理---包括压 活活动能力训练、娱乐和工作 心理治疗:帮助患者建立有 训练等。 食物,多吃水果及 力处理、创面处理、 效的心理支持系统,增加其 (3)矫形器应用:包括踝足 蔬菜。 理疗、营养支持等。 矫形器、膝踝足矫形器、交互 长期战胜疾病的信心,包括 式步行矫形器、上肢矫形器等。 心理疏导、生物反馈治疗等。 (4)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包 括针灸、药物、手法治疗等。
脊髓损伤超全面总结(解剖、类型、评定、康复......)

脊髓损伤超全面总结(解剖、类型、评定、康复......)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造成损伤水平一下脊髓功能(运动,感觉,反射等)的障碍。
它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损伤,往往造成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严重的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注:引用于兑生、恽晓平所著的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脊髓结构1脊柱的结构A颈椎7块\ 胸椎12块\腰椎5块\ 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1块尾骨(由4块尾椎合成)B从侧面看脊柱,可见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2脊髓的解剖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平第3腰椎),占据椎管的2/3,全长42-45cm。
3脊髓节脊髓共分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1个尾节。
简述脊髓损伤1概述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伤病导致脊髓结构和功能损害,从而引起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脊髓损伤常致严重残疾,并且延续终生,是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也是康复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
常见病因有车祸、意外暴力损伤、高处跌落等。
脊髓损伤患者生存期很长,其平均寿命比健全人仅减少4—5年,康复医疗需求迫切。
2损伤原因和类型A外伤:交通事故;工业事故;运动损伤;高处坠落;暴力砸伤;刀伤枪伤等。
B非外伤性:脊髓炎;肿瘤;血管破裂;脊髓前动脉血栓等。
3损伤病理A.原发性损伤:脊髓休克,脊髓挫伤,脊髓断裂B.继发性损伤:脊髓水肿,脊髓受压,椎管内出血4脊髓损伤后功能障碍A感觉障碍:截瘫平面以下感觉消失或减退,完全性截瘫患者鞍区(会阴区)感觉消失。
B运动障碍: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脊神经所支配肌肉的随意运动消失或肌力下降。
在伤后暂时都表现为弛缓性瘫痪。
以后,高位截瘫转变为痉挛性瘫痪。
运动障碍可造成关节挛缩,造成下肢或四肢的随意运动消失或障碍。
C反射障碍:脊髓休克期,中枢反射消失。
医学课件:脊髓损伤

预后评估
损伤程度
根据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 恢复的可能性及程度。
年龄与健康状况
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对预后也 有重要影响。
治疗方式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 手术、康复训练等,对预后评估具有 重要意义。
康复效果
通过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评估患者 的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急性期治疗
急救措施
在脊髓损伤发生的现场,应立即 进行急救措施,包括止血、保持 呼吸道通畅、固定颈部和躯干等
,以防止二次损伤。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给予一些药 物来缓解疼痛、减轻水肿和防止并 发症的发生。
观察病情
在急性期,医生会对患者的病情进 行密切观察,评估脊髓损伤的程度 和范围,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保持运动
安全防护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 性,以降低跌倒和碰撞等事故发生时对脊 髓的伤害。
在从事高风险活动时,如骑行、滑雪、攀 岩等,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降低意外 发生时对脊髓的冲击。
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
保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不良姿势,有助于降低脊髓损伤的风 险。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 导致脊髓损伤的潜在疾病。
康复训练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肌 肉力量、平衡感和协调能力,提高日常
生活能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 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自卑、焦虑等
情绪问题。
辅助器具
使用适当的辅助器具,如轮椅、矫形 器等,帮助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和出行 。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家庭 、朋友、医疗团队等,为患者提供必 要的帮助和关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
病因及损伤机制分类 :
① 闭合性脊髓损伤 . ②开放性脊髓损伤
病理分类:
①原发性损伤:㈠脊髓震荡 ㈡脊髓休克 ㈢脊髓受压㈣脊髓挫裂伤 ㈤脊髓断裂 ㈥马尾神经损伤
②继发性损伤:㈠脊髓水肿㈡椎管内出血 ㈢脊髓梗塞
损伤程度分类:①完全性 ②不完全性 脊柱骨折类型分类:
①屈曲性骨折 ②伸展性骨折 ③纵轴性骨折(垂直压缩性) ④屈曲旋转型 ⑤无骨折脱位型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成人脊柱脊髓对应关系
上颈髓(c1-4)与同序 数椎骨相对应
下颈髓(c5-8)和上胸 髓(T1-4)与同 序数椎骨的上一节椎体 相平行
中胸髓(T5-8)与上两 节椎骨平行
下胸髓(T9-12)与上三 节椎骨平行
腰髓平T10-12范围 骶尾髓平L1椎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神经:31对 c1-8 T1-12 L1-5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开放性脊髓损伤
是指有开放性伤口并有脑脊液漏或脊髓组织 外露的损伤,主要包括锐器伤及火器性脊髓 损伤
以致伤物是否经过椎管及在椎管内存留而分 为盲管伤、贯通伤及椎旁伤。
与闭合性损伤不同点在于它所合并的脊柱骨 折脱位常较轻或局限,因而对脊柱稳定性的 影响较小,多不需牵引复位或植骨融合固定
临床上很少见且多于伤后数分钟到数小 时内完全恢复
组织学上无可见的病理改变,但可有脊 髓轻度水肿
恢复后不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休克
不是单一的临床诊断,是脊髓挫或裂伤早期伴发的一 种病理现象
是损伤平面以下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及失去高级中 枢调节支配的表现
即伤后立即出现完全性的弛缓性瘫痪 脊髓休克期多持续2-4周 球海绵体反射的出现或深腱反射的出现是脊髓休克终
由于有开放伤口,休克及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并常合并有邻近重要脏器及大血管的损伤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病理分类
原发性损伤: ㈠脊髓震荡 ㈡脊髓休克 ㈢脊髓受压 ㈣脊髓挫裂伤 ㈤脊髓断裂 ㈥马尾神经损伤
继发性损伤: ㈠脊髓水肿 ㈡椎管内出血 ㈢脊髓梗塞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震荡
是指外伤后短暂的不完全性的脊髓功能 障碍
脊髓损伤概 述和解剖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概述
1.SCI是指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脊柱脊髓,引 起脊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2.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 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不同变化
3.脊髓损伤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性损伤 的部位和性质
4.多伴发脊柱损伤,也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神经系统及其保护结构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内脏神经
神经系统保护结构:脑脊膜、颅骨、脊柱、神经
外膜、 神经血管脊鞘髓及损伤周概述围和解肌剖肉组织
脊柱脊髓解剖
椎骨: 幼儿33块c7 T12 L5 s5 co4 成人26块c7 T12 L5 s1 co1
s1-5 co1 颈丛:c1-4前支组成
耳大、枕小、膈神经(c3-5) 臂丛:c5-8前支T1部分前支组成
胸长神经(c3-7) 胸背神经(c6-8) 肌皮神经(c5-7) 正中神经(c5-T1) 尺神经(c7-T1) 桡神经(c5-T1) 腋神经(c5-6) 胸神经:1部分-12 胸骨角平面对T2 乳头平面对T4 剑突平面对T6 肋弓平面对T8 脐平面对T10 脐与耻骨联合之中点对T12 腰丛:T12小部分、L1-3、L4部分前支 髂腹下神经(T12-L1) 髂腹股沟神经(L1) 股神经(L2-4) 闭孔神经(L2-4) 骶丛:L4部分、L5、s1-5、co前支 腰骶干:L4部分、L5前支 臀上神经(L4-s1) 臀下神经(L5-s2) 阴部神经(s2-4) 坐骨神经(L4-s3)
成人脊柱长70cm 因站立椎间盘被挤压
较长期卧床短2-3cm 脊髓:依脊神经的出入
范围划分 31节c1-8 T1-12
L1-5 s1-5 co1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全长42-45cm
脊髓圆锥位置
胎儿期位于椎管末端 新生儿期位于L2-3椎
之间(98%) ,位 于L3椎(1-2%) 生后3个月位于L1水 平 成人位于L1水平
是指组织学上的脊髓组织损伤,如出血、 水肿、液化坏死
止的标志 脊髓休克期过后根据脊髓实质性损害程度不同损伤平
面下有程度不同的痉挛性瘫痪,出现病理性锥体束证 恢复后遗留不同程度的感觉和随意运动障碍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受压
由于突入椎管 的移位椎体、碎骨块、 椎间盘等组织直接压 迫脊髓,导致出血、 水肿、缺血变性等改 变。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挫裂伤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流行病学
各国均缺乏精确的统计数字 一般估计为20~60/100万人/年 占全身损伤的0.2%-0.5% 年龄高峰为15~40岁 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4~3.0/解剖
病因
北京博爱医院统计 据统计: 患者伤前无职业者占4.3%,病后增到43.7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病因及损伤机制分类
闭合性脊髓损伤 开放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闭合性脊髓损伤
是指无脑脊液漏或脊髓组织外露的损伤 分为直接和间接暴力两种 直接暴力损伤较少见,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脊柱如物体
直接打击颈背后部造成棘突及椎板凹陷骨折而造成的 脊髓损伤。暴力作用的部位与脊髓损伤的部位一致。 间接暴力损伤较常见,它是外力作用于脊柱的远隔部 位如头顶、双足及臀部,再传至脊柱造成脊柱骨折和 脱位,进而造成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和脱位好发于脊柱活动度较大的颈部及胸腰 部,造成相应部位的脊髓损伤。
胫神经(L4-s3) 腓总神经(L4-s2) C1出寰枕间隙,其它依次从相应椎间孔及骶前
后孔穿出,s5co1出骶管裂脊孔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周围神经分支
脊柱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柱脊髓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柱脊髓
脊髓损伤概述和解剖
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
多见于青壮年 常导致肢体运动障碍 多伴发于脊柱损伤 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 处理上难度大,并发症多,致残率高 对患者会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