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一)
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浅析

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浅析背景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大气污染高发地区之一。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问题逐渐凸显。
其中,空气污染是牡丹江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研究牡丹江市空气污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空气污染概述空气污染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PM2.5和PM10)等多种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交通运输、工业排放、建筑施工等。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产生广泛影响。
其中,PM2.5是空气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危害性。
牡丹江市空气质量情况根据2019年黑龙江省环境质量公报,牡丹江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154,大气污染指数(PMI)为87,表明牡丹江市的空气质量处于中度污染状态。
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来看,牡丹江市空气污染情况主要由交通污染和工业排放污染引起。
其中,PM2.5浓度最高的月份为12月,达到了139μg/m³,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35μg/m³)。
影响因素分析交通污染和工业排放是牡丹江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其中,交通污染主要由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引起,而工业排放则涵盖了工业企业、电厂等的等污染源。
此外,严寒气候和暖湿气候交替,也会影响牡丹江市的空气质量。
冬季暖气供暖和风速不足,致使污染物积聚,形成雾霾;而夏季高温高湿和气流的扩散,则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使空气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解决措施为改善牡丹江市的空气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减少交通污染制定限行政策,推广新能源车辆,发展多式联运等技术手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同时采取城市道路水洗、城市绿化等措施,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2. 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对工业企业和电厂等污染源的监管,设立环保督察机制,推动企业环保治理,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实现污染物减排。
3. 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开展公益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引导市民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车等,减少对汽车的依赖。
牡丹江市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出了 合理化建议 。
关键词: 环境 质量 分 空气 析
中田分类号 81 X 3 文献标识码 B
1 空气环境质 量现状
2 0 年空气环境质量是以环保大楼 、 04 文化广场两个监测点位
连续 自动监测获得的数据为依据 , 釜与统计分析的污染物指标为 P 0 O 、NO ,年有效监洌天数 36天,监测结 见袁 1 Ml 、S 2 2 0 6 。
物 容易扩 散 、 自净 。
低 l%。淘汰和取缔落后锅炉 ,建成区取缔0 7 O . 兆瓦以 。 F 锅炉和 各类原煤散烧的茶炉和大灶, 大规模改造棚户区, 0 使9 %的供热
面 积实 现集 中供热 。
4 2 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
仝 市取缔 锅炉 4 4 6 8 4 台 9 蒸吨 /d时 , 网而 积 9 2 平方 米 , , 井 3万 减
牡丹江市 空气环境 质量分析
刘 虹 1陈 兴 2 孟令 琴 , ,
(. 1牡丹江市环境忱测中心站, 黑龙江 牡丹汀 170 ,2 镜泊湖环境监测站,黑龙江 林口 170 5 00 , 500
’
3林¨县斟境监测站, . : 黑龙江 林口要 :牡丹 江特殊 的地理环境 。造成 了空气煤 烟型污染的客观 条件,通过对环境 空气污染变化趋 势的分析,对 浠理 污米提
维普资讯
第 3 卷第 t 1 期
V0 . 1 No 1 13 . .
20 年 2 06 月
刘虹等 - 牡丹江市空气环境质量分析
F b. O 6 e 2O
分析 结果 表 明 ,牡 丹 江市 区空 气 质量恶 化的 可能 性不 显著 ,
2 0 年比2 0 年 P o O 、NO 明显降低,牡l江市区空气 04 0 3 MI ’S 2 2 丹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牡丹江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牡丹江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牡政发[2016]5号【发布部门】牡丹江市政府【发布日期】2016.07.01【实施日期】2016.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牡丹江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牡政发〔2016〕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直属单位:《牡丹江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8年)》已经市政府15届5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2016年7月1日牡丹江市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6-2018年)按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专项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和《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黑发〔2015〕15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黑政发〔2016〕8号),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单位、重点时段、重点环境问题,采取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最严格的监督管理、最严厉的责任追究,对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行为,动则即咎,寸步不让,确保燃煤、重点企业、机动车尾气、城乡面源污染治理和特殊时段空气质量管控等方面工作取得实效,实现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
二、主要目标到2018年,与2015年相比,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我市污染天数大幅下降。
市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降到44.16微克/立方米左右,降低8%,3年分别完成目标的30%、60%和100%,重污染天数减少50%,即减少4天左右。
三、重点任务(一)推进锅炉改造及淘汰,严控燃煤污染。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 年2月)

黑龙江省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月报(2023年2月)一、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下降,达标天数比例为90.4%,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5~65μg/m³,平均浓度为41μg/m³,同比升高2μg/m³。
PM10浓度范围为27~90μg/m³,平均浓度为57μg/m³,同比升高7μg/m³。
SO2浓度范围为6~18μg/m³,平均浓度为11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NO2浓度范围为14~37μg/m³,平均浓度为23μg/m³,同比升高3μg/m³。
CO24小时平均浓度第95百分位数范围为0.6~1.1mg/m³,平均浓度为0.9mg/m³,同比不变。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范围为77~104μg/m³,平均浓度为87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三)主要污染物与2022年同期对比情况与2022年同期相比,13个城市中,PM2.5、PM10、SO2、NO2、CO-95per、O3-8h-90per的月均浓度分别有9、11、6、11、6、5个城市升高,其他城市月均浓度有所下降或保持不变。
(四)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情况表12月份全省13个市(地)6项污染物综合指数及同比变化排名名次城市综合指数同比1牡丹江 3.30下降4.3%注:6项污染物为PM2.5、PM10、SO2、NO2、CO、O3-8h。
二、1~2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一)总体状况2023年1~2月全省13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有所改善,达标天数比例为87.1%,同比升高1.4个百分点。
(二)主要污染物状况PM2.5浓度范围为28~71μg/m³,平均浓度为46μg/m³,同比下降1μg/m³。
【初中地理】牡丹江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

【初中地理】牡丹江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主要的工业城市,它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中、俄、朝合围的“金三角”腹地,区位发展优势非常明显牡丹江市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8°02′~131°18′、北纬43°24′~45°59之间。
北邻哈尔滨市的依兰县和七台河市的勃利县,西邻松花江地区的五常市、尚志市、方正县,南邻吉林省的汪清县、敦化市,东与鸡东县、鸡西市及俄罗斯接壤。
边境线长204.5公里。
全市总面积4.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
其中市区面积16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
到1996年末,全市总人口262.6万,其中市区人口78.3万。
牡丹江东部靠近日本海,植物繁茂。
空气潮湿。
全市有森林和丘陵林业局78个,占森林资源总量的10%。
中部为牡丹江河流域,东部为木兴平原。
这片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大豆、烤烟和西瓜。
鹿城米饭和宁安大蒜很早就出名了。
辖区内有牡丹江、乌苏里河、穆棱河、绥芬河、郎朗河等300多条河流。
这里水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镜泊湖地下发电厂。
地下煤炭、铁、黄金等资源也十分丰富。
它以生产人参、木耳和蜂蜜而闻名。
牡丹江位于北温带中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半湿润地区。
2022年:平均气温6.1℃,平均降水量579.7mm,日照时数2339.8,平均相对湿度64%。
牡丹江地处一个四季分明、群山环抱的盆地。
西部山脉阻挡了沙尘暴的侵袭,保护牡丹江地区免受沙尘天气的影响。
牡丹江市市区可吸入颗粒物时间、空间变化规律研究及空气污染防治建议

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是环境保护 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测定污染物 的 时空分布 , 依据环境质量标准 , 可 以评估城市空气质 量状况及对健康 的危害 程度 , 城市空气质量受污 染物排放和气象条件 影响明显 , 由于人为活动导致
污染物排放处于变化过程 中, 不 同的天气状况对城市空气污染物转移 、 扩散 影响差别极大 。 因此 , 不 同的污染物在不 同季节 、 不 同时段、 不同空间呈现 出
l 、 污染物来源 牡丹江市区可 吸入颗粒物主要来源 : 燃煤烟尘、 扬尘 、 机动车尾气 、 工业 废气等。 2 、 污染特征分析 牡丹江市污染 以煤烟型为主, 其特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时间分布 特征为早晚污染重于 白天 , 采暖期重 于非采暖期。 3 、 污染 原 因分 析 ( 1 ) 、 能源消耗量不断加大造成烟尘排放量增加 牡丹江市工业生产和生活采暖以煤炭为主 , 清洁能源使用 比例较低。 其 燃烧 废气是影 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 十一五 ’ I 期间工业污染源 和生
2 、 可吸入颗粒物 的空间分布规律分析 环保大楼监测 点位所属西安区, 处于城市的上风向,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颗粒物进行时间、 空间变化规律研究并提出防 治建议 。
相对 较低: 文化广场监测点位所属东安区,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相对较 高, 主 要是面 源污染和二次扬尘造成的。 四、 牡丹江市 市区空气污染特征及 污染原 因分析 牡丹江市区空气仍属煤烟型污染, 但存在 向混合型污染转变的趋势。
叵! ! 亟 ! !
图1 - 1 - 1 2 0 1 o # - 污染物污染 负荷百分 比图 二、 可吸入 颗粒 物的时 间变 化规律 l 、 2 0 1 0 年可吸入颗粒物 的日变化规律 牡丹江市地处寒温带 , 一年 中有明显的季 节变化规律 , 采暖期和非采暖 期污染物的 日变化情况差异较大 , 选择采暖期和 非采暖期的小时均值 , 对污 染物的 日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 采暖期 日变化范 围在0 . 0 8 2 — 0 . 3 0 1 m g / m ,小时浓度变化存在 两个高污 染时段 , 主要的污染时段为1 8 时至2 l 时、 其次 为8 时至1 O 时。 非采暖期 日变化
牡丹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

Pr s n iu to f Ec l g c lEn io me t e e tS t a i n o o o i a v r n n a d P o e to u t r a u e n Mu a v r Ba i n r t c i n Co n e me s r s i d n Ri e sn
 ̄c f dni gct,au t idvr t i po ,h uni f ot etl ilg w, dsieoini sd u .C n lao aj n i ' Mu a y q a cbo iesy s or teq a tyo ni na booyi f i i t c n s e a o rs e os o ’ n l o s
sd rn ote c aa tr fe oo ia n i n n ,wep p s o c lgc rtc o ieig t h h rceso c lgc le vr me t o r o e¥ mce oo ia p e t n o l o i Ke r s M u a i e a i y wo d : d n R v rb sn;d mia ts ce ;bo iest o n n p is idv ri e y;p tcin c u tr au e o r e t o neme s rs o
第 3 第 4期 6卷 2 1 年 4月 01
环 境 科 学 与 管 理
ENVI RoN NTAL 日 SCI ENCE AND ANAGE Ⅱ£ M NT
V0. 6 1 3 N 4
Ap .2 1 r 01
文章编 号 :6 4- 19(0 1 0 17 6 3 2 1 ) 4-03 1 2一o 5
man sr a o d n R v r r m o h e d t i c a gv l g h e e ae h g i d v ri d we o d wa e o r a i te m fMu a i e .F o Gu s u f l o N u h n i a e,t r l i h b o ie st a l s f a t rc  ̄ ' - i l yn l tn v
浅议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浅析

浅议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浅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环境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而牡丹江市作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城市之一,其环境质量也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将从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解决办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牡丹江市环境监测站数据显示,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处于有一定污染的状态。
其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和PM10,其浓度超标率分别为30%和25%,远高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20%。
此外,牡丹江市的空气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施工扬尘、机动车尾气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1. 工业排放和城市建设:牡丹江市的工业发展较早,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大量施工扬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2. 机动车尾气: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机动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增大。
3.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对环境产生影响,还会引起气候变化,对人类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解决办法1. 治理工业污染:加强环保监管,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严格限制和监管,推动企业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
此外,可以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和更新换代技术来实现减排措施。
2. 减少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大对机动车排放的监管力度,提高尾气排放标准,并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3.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如地铁、轨道交通等,可以减少机动车数量,减少尾气污染,同时也方便了市民出行。
4. 推广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力度,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牡丹江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环保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让牡丹江市的环境空气质量更加清新,让市民呼吸到更加健康的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牡丹江市环境空气质量分析(一)
摘要简述了牡丹江市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变化趋势,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十五”期间,牡丹江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构成仍以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为主,并呈现下降的趋势。
最后提出建议,以期改善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Spearman相关系数法;黑龙江牡丹江
中图分类号X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1)08-0264-01 AnalysisonEnvironmentalAirQualityinMudanjiangCity
LIJing1LANGGui-lin1YUZhi-guang2
(1MudanjiangEnviromentalmonitoringCentralStationofHEilongjiangProvince,MudanjiangHEIlongjiang157000;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AbstractThecausesandchangingtrendsofenvironmentalairpollutioninMudanjiangcitywerediscusse d,andthetrendsanalysiswerecarriedoutbySpearmancorrelationcoefficientsmethod.Theresultsshowe dthatenvironmentalairpollutantsmainlyconstructedwithPM10anddustinMudanjiangcity,whichshowedthetrendofdecreasing.Some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toimprovethelocalenv ironmentalairquality.
Keywordsenviromentalair;quality;Spearmancorrelationcoefficientsmethod;MudanjiangHeilongjiang
1环境空气污染成因及变化趋势
1.1大气污染成因
受市区复杂地形与气象条件影响,空气污染物被滞留在山地丘陵所环绕的市区1]。
煤炭的消耗量占燃料消耗总量的90%以上,尤其在采暖季节居民小炉灶和采暖锅炉排放的燃烧废气滞留期间。
由于部分企业缺乏环境意识,在城市上风向及中心的居民稠密区建立如橡胶、水泥、化工等企业,这些是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1.2空气污染的变化趋势
牡丹江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见表1。
可以看出,2006—2010年,可吸入颗粒物变化最为明显,下降12.5%。
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污染趋势分析
2.1分析方法
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进行趋势分析,推算出环境空气污染趋势年际变化,计算公式:Di=Xi-Ri
式中:Rs—秩相关系数,s—按时间排列的序号,Xi—周期按浓度值由小到大排列的序号,Di—变量X和变量R的差值。
2.2分析结果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6、0.3、-0.6、-0.9。
分析结果表明,“十五”期间,除氮氧化物变化规律不明显外,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降尘量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总体来看,牡丹江市的环境空气污染仍属煤烟型污染,环境空气中污染物的构成仍以可吸入颗粒物、降尘为主。
3污染缓解的原因分析
3.1烟尘控制区的建设卓有成效
“十一五”期间,西三、东安、爱民、大庆等4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到302万km2。
3.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较快
投入巨资建成热电联产供热面积达到1.940hm2,城市热化率达到77.6%,推行了石油液化气和煤气。
3.3重点污染源治理成果显著
加强对洗浴业和餐饮业的扰民污染治理力度,市区435家饭店全部使用了清洁能源,139家浴池全部使用专业型煤锅炉,狠抓机动车尾气治理,使牡丹江市机动车排放废气达标率在82%左右。
4建议
“十一五”期间,牡丹江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虽然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不能忽视后续治理力度,“十二五”期间仍需继续采取治本措施加以控制。
坚持热化、气化、绿化、地面硬覆盖和创建烟尘控制区为治本措施,千方百计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如兴建煤气工程、大力普及型煤、取缔原煤散烧落后的燃烧方式,继续推行集中供热和小锅炉并网的可行供热方式,积极治理分散的空气污染和加大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2-4]。
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污染源的科学化管理。
5参考文献
1]李四清,张向东.气象因子与空气质量监测预报的关系J].现代农业科技,2007(16):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