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 铐 使 用 技 术

手 铐 使 用 技 术
手 铐 使 用 技 术

手铐使用技术

作业提要

课目:手铐的使用技术

目的:通过训练,了解掌握手铐的上铐方法和技术要领,学会组织训练的方法。

内容:一、基本上铐方法

二、上铐的基本技术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班(组)练习、小结讲评。

重点:掌握上铐的方法及技巧。

难点:将上铐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战中。

地点:警训部田径场。

时间:45分钟。

要求: 1、遵守纪律,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2、禁止使用手铐开玩笑,预防意外事故的

发生。

器材保障:手铐,手铐钥匙。

作业进程

1、将受训者带入训练场地;

2、清点人数、整理着装(遇有上级首长在场时,先请

示报告);

3、介绍场地、器材;

训练场地:警训部田径场,根据训练内容做相应调整。

训练器材:手铐。

4、活动身体,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人员编组。

【理论提示】手铐是属于约束性警械之一,上铐技术是指对已被我制服的犯罪嫌疑人用手铐进行约束,限制其部分身体活动能力的一种强制性手段。对上铐的要求是:依法实施,及时准确;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动作快捷,固锁牢靠;警惕看押,确保安全。

在训练之前,为使同志们能熟练使用手铐,我们先来了解有关手铐的使用常识(结合手铐进行讲解)。

(一)手铐的结构:

手铐由铐环、锁梁、钥匙插孔、定位保险装置、铐链等组成。

(二)手铐的使用:

1、使用前,必须先检查手铐的定位保险装置是否开启,如果没开,需用钥匙把保险开启后再使用。

2、开启时,将手铐钥匙插孔内的定位插孔器调至正确角度,将钥匙插入,顺时针旋转到位,铐环即可自由滑动。如发觉铐环仍然固定,应检查钥匙是否能完全插入孔内,将钥匙左右调整或配合插孔器,直至将铐环开启。切不可用力过猛,将钥匙扭断。检查后,证明手铐处于正常状态,将铐环合拢,以便携带和使用。

3、手铐锁上后,如需定位锁死,钥匙插入钥匙孔内,逆时针旋转到位后拔出,铐环即被锁死,不能前后移动,起到定位和保险作用。暂时不用,可涂油保存,注意防潮。而且平时不要经常空锁转动铐环,防止锁件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4、基本持握方法:以右手为例。用拇指和食指握住锁梁,中指握住铐链,无名指和小指抓握另一锁粱,铐环口朝外。手铐链要握紧,使锁梁相对固定,切勿使铐环来回摇摆;手腕要放松,以便调整铐环方向或瞬时发力。

5、携带方法:着装时,将手铐铐环推入锁梁内至最后一格,使手铐体积处于最小状态,打开保险,装在套袋内,佩带在身体右后侧的武装带上;着便衣时,可将手铐佩带、插挂在上衣内侧右后腰带上,也可根据需要将手铐直接放入衣袋内携带。

基本上铐方法

【理论提示】手铐的上铐方法是指在上铐过程中的上铐手法,根据情况可采用不同的上铐方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压腕上铐、挑腕上铐、开口上铐三种上铐方法。

【讲解示范】压腕上铐:上铐者右手持握手铐,将铐环贴靠在敌手腕处,然后用力下压,使铐环顺惯性环绕一周,将敌手腕铐住。如果要铐紧手腕,可用食指拨压铐环,与拇指合力使铐环迅速锁紧。这种上铐方式是我们要实战中最常

用的一种方式。

挑腕上铐:上铐者右手持握手铐,铐环由下向上挑压敌手腕,使铐环借力套绕其手腕。为了加快锁铐速度,可用左手食指、中指等顺势拨压铐环。使用挑腕上铐方法,可使上铐迅速,两端铐环铐腕连贯,避免由于变换握铐方式而影响上铐速度。

开口上铐:上铐者将手铐铐环打开,右手握住锁梁,左手抓住铐环,先把铐梁套住敌的手腕后,左手迅速将铐环锁住。

注意事项:将铐环贴腕下压,严禁砸铐,防止受伤,松紧适度。

上铐的基本技术

【理论提示】上铐的基本技术是指犯罪嫌疑人被我制服、控制和擒获后,用手铐对其部分身体活动能力进行限制、约束的一种强制性手段,也是防止犯罪分子逃跑或反抗等不法行为的较为有效方法。实施上铐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警惕,上铐前嫌疑人应已被我警方完全控制,并且嫌疑人的双手始终处在我方的视线范围内;上铐时要让对方双手成反铐位置;上铐后,在带离过程中,随时检查手铐的安全使用情况。

方法一:举手上铐

【讲解示范】举手上铐是指命令敌将两手上举时的上铐方法。口令:“举手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上举;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方接近,左手掌抓握敌左手背,迅速下压手腕,将敌小臂由前下拧别于后背,左大臂内侧紧贴敌左大臂外侧,以大臂前顶和左手折腕之合力将敌控制,尔后令敌右手抱头,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将敌右手下拉拧至背后(右手不离铐),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控腕有力、上铐迅速。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1)实战意识不强,只看铐不观察敌情。

纠正方法:在实施上铐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观察对方。

(2)两手配合不协调,控制不牢,造成敌易挣脱。

纠正方法:可将动作分解进行练习,一手控制手腕,一

手上铐协调配合,控制严密,遇有情况及时

反应。

【组织练习】

(一)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1、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两手上举;2、取铐,上步控制敌左手腕;3、令敌右手抱头后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4、将敌右手下拉拧至背后(右手不离铐),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口令:“举手上铐分解动作,1、2、3、4,停。

(二)训练方法:

1、个人体会练习:练习者根据动作要领、手铐结构,认真体会,揣摩上铐时的时机和发力及控制手法。

2、分解动作练习:口令:“动作名称--分解动作1、2、

3、4,停”。方法:两人一组,按照动作要领结构,进行分解体会。

3、连贯动作练习:口令:“动作名称—开始,停”。方法:按照动作要领要求,实施连贯动作。

4、教练员逐个教练:根据个别学员错误动作,进行单独指导。班集体练习的方法。

(三)检查纠正的重点:折腕控制是否迅速有力,上铐动作是否协调连贯。

(四)验收的方法:1、单个验收法;2、抽查验收法;3、集体动作验收法;4、理论提示法,重点提问动作的用途、要点;5、评比竞赛法。

方法二:背手上铐

【讲解示范】背手上铐是指令敌将两手后背时的上铐方法。口令:“背手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低头弯腰,两手后伸。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方接近,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同时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控腕有力、上铐迅速、准确。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保持距离,注意观察,动作连贯。

【易犯毛病及纠正方法】:

控制手腕力量不够,上铐不够迅速。

纠正方法:折腕有力,接近时抓腕和上铐基本同时进行,右手不离铐。

【组织练习】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1、令敌转过身去,两脚分开站立,低头弯腰,两手后伸。2、上步控制敌右手腕,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3、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口令:背手上铐分解动作,1、2、3,停。

方法三:伏地上铐

【讲解示范】伏地上铐是指令敌伏地时的上铐形式。口令:“侧展(俯卧膝顶)--上铐,开始,停”(示范一遍连贯动作)

【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趴在地上,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上铐者右手持铐由侧后接近,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同时左膝跪敌腰肋部右膝跪敌肩背部,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俯卧膝顶上铐动作要领:令敌转过身去,趴在地上,伏地时两腿分开,两臂平伸,脸贴地;上铐者右手持铐由后接近,将敌两小腿交叉反折,用左膝顶压两小腿交叉处,左手掌心向上成八字掌抓握敌右手拇指,前推下压敌拇指控制手腕,迅速以压铐方式将敌右手腕铐住,随即,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右手不离铐),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

【动作要求】:有效控制,防敌反抗,上铐准确、迅速。

【注意事项】:实战意识强,注意观察,动作连贯。

【易犯毛病】

(1)控制不牢,使敌在倒地时挣扎。

纠正方法:控制手腕、跪膝压身体要严密,使敌身体始终贴紧地面。

【组织练习】训练步骤:先分解后连贯,按照1、令敌转过身去,伏地,脸贴地面,两手伸张,两脚分开。2、上步控制敌右手腕,跪压身体(折膝控小腿),以压铐的方式铐住敌右手腕;3、左手换握以同样手法控制敌左手腕,再以挑腕方式铐住敌左手腕,成押解姿势。口令:侧展(俯卧膝顶)上铐分解动作,1、2、3,停。

作业讲评:…………………………………5分钟

1、重述本课教学、训练的有关内容,包括:训练名称、重点、要点等;

2、评估教学和训练的效果;

3、表扬训练中的先进个人,提出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4、明确下一步教学和训练的重点,提出预习要求。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1.无菌钳、无菌罐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 2.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布是否潮湿、完整。 3.开罐后,顺势将包布上的指示胶带撕下贴在无菌罐外壁并在上面准确记录开启时间并签名。 4.取无菌持物钳时,应先打开无菌罐的盖子,垂直拿取持物钳,钳子前端不可碰触罐口和罐壁,不可夹取油性敷料,若到远处取物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若持物钳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无菌持物钳和罐。 5.无菌干罐、持物钳有效期为4小时。一个干罐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铺置无菌台 建立无菌台 1.选择宽敞、明亮、方便处放置器械车,踩下刹车,检查器械车是否清洁干燥。 2.检查敷料包有效期后,将包放在器械车上,打开外层包布,使之平行覆盖器械车,将无菌包的上层桌布打开,开口向外,检察包内指示卡是否符合无菌标准,建立无菌区。 3.将无菌器械及无菌盆添加到已铺好的无菌台上,盆内添加各类无菌物品。 4.关闭(覆盖)无菌台。 整理无菌台

1.洗手护士外科手消毒后,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台。 2.洗手护士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后,将纱垫放于器械车右下角。 3.整理治疗巾,依次将治疗巾放于器械车的右下角。叠四张治疗巾,第一张反折边向内,其余三张反折边向外,传递医师时,第一张治疗巾的反边面向自己,其余三张的反边面向医师。 4.洗手盆放于器械车左边,器械篮放于器械车的右上角,备用器械置于器械篮内,常用器械置于器械车中部,各类拉钩放于器械车中部正上方。 5.安装手术刀片,将刀柄放于弯盘下面,将包布叠好置于右下角治疗巾下面,以便铺单时取用方便。 铺无菌巾 1.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铺巾前,器械护士应穿戴手术衣、手套。手术医生操作分两步:①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第一层切口单;②双手臂重新消毒1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他层单。 3.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cm,悬垂至床缘30cm以下,至少4层。 4.无菌巾一旦放下,不要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得由外向内。 5.严格遵循铺巾顺序。方法视手术切口而定,原则上第一层无菌巾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先远侧后近侧的方法进行遮盖。 外科手消毒

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范本

目录 一前言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3)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4) 四模具结构形式设计 (8) 五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计算 (9) 六压力机校核 (10) 七凸模、凹模加工工艺方案 (11) 八设计小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前言 模具是现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仪表、加点通讯等产业中,60% -80%的零部件均依靠模具成形,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是对板料的冲压,板料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冷冲模则是推行冲压工艺比不可缺的装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行业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也随着有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化,加工件精度的日趋提高,模具的制造更是有着长足的进步。至今,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有关冲压技术方面的为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相应的冲压工艺理论研究和冲压加工机理的探讨也随之不断深化。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改善冲件的质量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就显著更为重要。 本设计是基础零件的模具设计,以基础、工艺、计算、结构、材料入手,设计一套加工连接垫片的模具。并使之满足要求。

一、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冲孔落料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1.2mm ,大批量生产。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图1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由圆弧连接过渡,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两个孔,其中最小孔径为?10mm,符合冲裁最小d min≥1.0t=1.2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 min≥1.5t=1.8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精度分析 零件上所有尺寸都未标注公差要求,因此,该零件在精度方面要求不高,很容易达到,取12级精度,普通冲裁可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积分工具CVODE 使用简介 sundials工具使用说明书

Step 1:网上下载sundialsTB(goole 搜索)包含在在文件sundials-2.6.1.tar中 Step2: 根据说明书进行安装 ◆running the matlab script install STB.m which is present in the sundialsTB top directory ◆add the sundialsTB startup to the system-wide startup file (by linking or copying): ◆说明:编译成mex文件可能会把报错compiler 不存在,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安装visual studio 2010版本,2013版本过高 Step 3: 算例测试 与ode15有些微的区别 ◆微分函数返回变量,CVODE有三个变量:[y, flag, new_data] ◆对于传入参数的处理,CVODE主要是利用options中userdata进行传递: 主要代码如下: 参数传入: data.f_fcn = f_fcn; data.gh_fcn = gh_fcn; t0 = 0.0; tf = 13.0; y0 = x0; options = CVodeSetOptions('UserData',data,... 'RelTol',1.e-8,... 'AbsTol',1e-6); 子函数,参数提取: function [y, flag, new_data] = QQGGSFunc_CVODE(t, xk, data) % function of ode -QGS or CDF f_fcn = data.f_fcn ; gh_fcn=data.gh_fcn; … 其余的就参考附件的CVODE使用说明书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一般工作流程 一、巡回护士工作流程 【目的】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病人未出现相关并发症。 【适应证】 在手术室实施的所有手术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 2.评估病人皮肤情况。 3.术前用药情况。 4.术前准备情况,是否有引流管。 5.手术方法、医生的手术习惯、麻醉方式。 6.手术备物情况。 (二)准备 1.护士:更换手术室工作服,洗手,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 2.环境:清洁、安静,室温保持20~24℃,限制手术无关人员出入手术间。 3.物品:套管针、止血带、输液贴、输液管、注射器,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石蜡油、导尿管、尿袋、托手板、体位枕、体位架、绷带、眼膏等。 4.病人:戴好隔离帽,检查病人是否佩戴饰物并做好相应处理,根据皮肤压疮评分结果做相应的防护。 (三)操作程序

1.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未出现与巡回工作相关并发症。 2.工作有条理,补充物品及时、主动。 3.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术中观察病情全面、细致,病人输液安全、通畅。 二、器械护士工作流程 【目的】 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适应症】 在麻醉状态下实施的所有手术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 2.手术方法、手术位置、医生的手术习惯。 3.手术备物情况。 4.特殊、精密、复杂或首次使用医疗器械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二)准备 1.护士:更换手术室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洗手。 2.物品:手术刀片、缝线、电刀、手术薄膜、引流管、引流袋、伤口贴、注射器等。(三)操作程序

续表 (四)评价 1.手术顺利进行,医护合作默契。 2.及时、主动、熟练配合手术。 3.手术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手术用物清点无误,组织留检及时、准确。 5.术后器械处理正确。 三、接病人入手术室流程 【目的】 安全、顺利、准确地接病人入到手术室,减轻或消除病人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适应症】 在手术室实施手术的病人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

活动工具后台使用手册

活动工具后台使用手册 一、创建应用 1.注册兑吧后台,https://www.360docs.net/doc/143494389.html,,点击“创建应用” 2.进入应用页面, 点击左上角头像下拉应用列表,选择“添加应用”。

3.点击创建应用,跳转到进入活动工具后台。 二、活动 挑选或发布属于您的活动,并且进行管理 1.我的活动 在此页面,你将管理所有属于你的活动。 首次进入“我的活动”页面,发现此页面内容为空,可以点击“添加活动”按钮进入活动挑选页面。 同时,页面下方为你推荐兑吧最近新推的八款活动, 可以点击“预览”,查看活动, 也可以点击“活动规则”,查看活动的奖品和参与次数。 如果你对活动有兴趣,就可以直接点击参加活动,参与兑吧的活动来进行发放。

当你添加过活动后,可以在这里对活动进行管理,包括活动列表的筛选,以及对单个活动的操作。 活动状态:活动的状态开关,活动需要开启后用户才能正常参与,关闭状态的活动,用户也能访问看到活动的页面和内容,但无法参与。 操作: 预览:预览查看活动页面。 编辑:兑吧的活动不支持编辑。 删除:把活动从“我的活动”里删除,需要注意的是,活动状态如果为开启的活动不允许删除。 查看链接:获取这个活动的发放链接。如果还没有配置过接口,点击后会跳转到接口配置页面。 数据:点击后查看此活动自有内容以后的全部数据情况。 2.挑选兑吧活动 从侧边二级导航栏,点击“挑选兑吧活动”进入此页面。 这个页面中,有兑吧为你提供的全部可参与的活动,你可以预览查看活动页面, 也可以查看活动规则查看活动的奖品和参与次数。

点击参与按钮,可以参与活动,参与的活动在“我的活动”列表内进行管理。 3.发布自有活动 活动工具后台目前提供了三套活动工具,分别是圆形的大转盘,方形的大转盘和刮刮卡。 鼠标移至类型图片可以扫描或新开预览活动,点击创建活动,可以创建属于你的活动。 以刮刮卡为例: 创建一个刮刮卡类型的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在步骤一,我们进行内容的配置。包括:

典型垫片冲压模具说明书

目录 目录 (1)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2) 1.1工艺分析 (2) 1.2确定工艺方案 (3) 1.3工艺计算 (5) 1.4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 (9) 1.5其他模具零部件的选择 (13) 2.装配图 (14) 3.小结 (14) 4.参考文献 (15)

1. 工件的冲压工艺设计 1.1工艺分析 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从冲压工艺方面来衡量零件设计是否合理。一般来讲,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将工件加工出来,就说明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好,否则,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就差。工艺性的好坏是相对的,他直接受到工厂的冲压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的影响。 该零件尺寸中,未注公差按照IT13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查公 差表,则其外形尺寸为被包容尺寸00.3942mm -,00.3933mm -,0 0.229.6mm - 零件简图:如图所示

零件名称: 典型盖板件 上产批量: 中批量生产(10万件) 材料:Q235钢 厚度:2mm 1.2确定工艺方案 确定工艺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对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在选择工艺时,一般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形式,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在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冲压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加工零件时操作的难易程度、模具的加工成本及时间等。 经分析该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形状简单,工艺性较好、冲压件

尺寸精度较高。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落料和冲孔。 方案一: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和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连续模)生产。 方案一单工序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方案二复合模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冲孔等多道工序,所冲压的工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重复性好,由于压料冲裁的同时得到了校平,冲件平直且有较好的剪切断面。 方案三级进模可以加工形状复杂、宽度很小的异形冲裁件,且可冲裁比较厚的零件,但级进模冲裁受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与工序数的限制,冲裁件尺寸不宜太大。另外级进模冲裁中、小型零件时零件平面度不高,高质量工件需校平。 根据冲压模工艺原理,结合该零件结构的特点,通过对比以上三种方案,采用复合模结构简单实用,冲压工艺过程稳定可靠,比较适合该零件了生产制造。

有关手术室护理的创新思维

有关手术室护理的创新思维的探讨 手术室是护理环节中最具有挑战的一个单元,手术室护士大部分是临床专科护士毕业。临床专科护士指的是在某一专业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因此,手术室中的护士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是一个需要良好心理素质的职业,在面对手术室中的突发情况是要有处变不惊的应变能力,在面对不同病人时也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也是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 一、目前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迄今为止,我国的护理科研技术发展缓慢,形成速度缓慢,没有强大的护理科学性,多数的科研成果也很少运用到实际的手术室护理中,造成手术室护理的创新面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层面空缺。由于科研成果的应用不及时,导致护士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护理技术和仪器操作的常规技术。其次,护理研究的可信度也不高,忽视研究创新能力。因为繁忙的手术室工作,导致护士对基本的护理知识也缺乏认识,忙碌的工作时间也使护士没有时间去阅读手术室护理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不能及时的去运用最新的护理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手术室护理的相关创新论文书写难度也较大,就算相关科研成果能够及时发表,护理人员如果缺乏科学进取意识和信息收集意识也直接导致了这些科研成果无法应用到实际手术当中。在另一个程度上,也阻碍了护理科研成果的普及和及时运用,为手术室护理创新也加大了难度。 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拥有创见性的思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创新手术室的护理.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目前护理的现状,更重要的是深度剖析和有独特的见解,在面对护理科研的问题上拥有飞跃性和整体性的思维,立足在一个新颖的问题上提出并创造出有利于手术室护理发展的一个好的方向,还要全方面的去吸收他人成果的优点,在书的海洋中找寻自己想要的知识。 2.1加强理念创新在人们的传统认识中,手术台上的护士,只是一味的、机械的配合医生完成这场生命之战。这样的工作环境让护士有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懒惰、顺从等不良的工作思想,这样就成为了手术室护理发展的一大桎梏,阻碍了护理科研的及时应用与手术室中的护理科技进步。 我觉得医院可以选出医护工作做得出色的护理人员,安排她们到国内知名的医院进行学习,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安排短期的手术室知识与学习的培训班,让她们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完善配合手术的技巧。 2.2管理制度创新不同的手术环境要配置不同的护理队伍,要不断的进行护理队伍管理的创新。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向细微化、复杂化的方面发展,各个科系的手术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这对我们手术室中的护理人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配合越来越趋向专业化的现代手术,在配置护理人员时,我觉得我们更要将护理人员严格分门别类,通过她们不同的业务水平、年龄大小、资历的长短进行分组,将她们分配给不同的医生,专人定制,专人负责,相对固定的护理人员队伍可以提高手术的效率。这样护士不仅可以巩固了她们的

推荐-新点投标工具使用手册 精品 精品

投标工具操作手册

软件安装 环境要求 1、操作系统要求: Windows 2000/XP/20XX/下均可运行,建议使用Windows2000或者Windows XP 版本。 2、硬件要求: CPU:推荐使用P4 2.0以上; 内存:最低为64MB,推荐使用256MB以上; 硬盘:最低为800MB,推荐使用1.5G以上; 显示器:可选用VGA、SVGA、TVGA等彩色显示器,推荐使用17寸彩显或液晶;3、辅助软件: 微软Office2000或以上版本,若没有预先安装,则会影响到软件某些功能的正常使用(建议安装Office20XX) 4、建议屏幕分辨率用1024×768 像素 软件的安装步骤 软件采用向导式安装界面,用户点击【下一步】进入用户协议的界面, 如用户在阅读许可协议后,同意许可协议的内容,点击【下一步】。

选择软件安装的路径后,点击【下一步】。安装路径默认为“c:\Epoint\新点投标工具”,可以直接修改路径或点击【更改】来改变。 确认安装的信息,如还需更改,点击【上一步】,可回到前面的界面进行更改,如不需要更改,直接点击【下一步】进入开始安装界面,进度条会显示软件安装的完成情况。

工具软件安装完成后,由于软件中会用到CAD插件,所以会自动提示安装本公司的CAD插件安装

接下来再和安装我们的工具软件一样,将CAD插件安装完成即可运行投标工具软件了。 运行软件 软件安装好以后,会在桌面上产生一个快捷图标“新点投标工具V1.0.00 (一点智慧)”,直接双击这个图标,就可以进入软件,或者从Windows的【开始】—【所有程序】—【新点软件】下“新点投标工具V1.0.00 (一点智慧)”启动程序。 软件主界面及相关介绍

手术室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室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一、正确装、卸手术刀片 1.安装刀片,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 2.取下刀片时,再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 二、穿针引线 1.根据所用锋针种类、型号选择不同的持针器。 2.右手握持针器,用距持针器尖端2-4mm处夹持缝针。 3.左手接过持针器,握住中部,右手拇指、食指夹线,线从中指、环指缝间穿过。 4.衔头对准针眼、右手中指靠在持针器上,线穿过后立即用拇指压住针眼处。 5.右手食指绕过持针器于拇指夹住线并拉出线头,回头线长度至持针器1/2处。 6.线绕过针尾,夹在持针器尖端。 三、止血钳钳带线 1.右手握18cm止血钳,左手拇指、食指持缝线一端。 2.张开钳端,夹住线头约2mm线头必须夹在钳端的中部。 3.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应以不滑脱,不移位为准。 四、手术器械、敷料、用物的传递方法 1.手术刀片传递法:手持刀柄背,刀刃面向下,柄尾向术者水平传递或用弯盘传递。 2.血管钳、手术剪传递方法:右手拇指握住器械凸侧上1/3处,食指、中指、环指握住器械凹侧中部,器械的尖端向上,通过腕力将器械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3.手术镊传递方法:右手握住镊子尖端,闭合开口,尖端向下,通过腕力垂直传递。 4.持针器传递方法:缝针的针孔朝向医师的虎口,缝线搭在手背或用左手夹持缝线传递。 5.拉钩传递方法:传递拉钩前用生理盐水浸湿,右手握住拉钩的前端,将柄平行传递给术者。 6.纱布垫的传递方法:纱布垫浸湿打开,用镊子夹其一角传递。 7.脑棉片的传递方法:脑棉片浸湿后,分开放在治疗碗内,一手用无齿镊夹持非带线的一端,一手牵住带线断,术者用镊子夹持棉片的非带线端使用。 五、外科手消毒(一)操作方法 1.清洁指甲。 2.用皂液或普通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至肘上10cm.?3用水彻底冲洗净皂液,擦干双手。 4.取2ml洗手液于右手掌心,左手指尖于右手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左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5.取2ml洗手液于左手掌心,右手指尖于左掌心内擦拭,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于右手的手掌及手臂上10cm。 6.最后再取2ml洗手液,掌心相对进行搓擦,双手沿指缝进行搓擦,弯曲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用剩余的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至腕部,揉搓双手至洗手液干燥即可。 (二)注意事项 1.用皂液清洗双手冲洗一定要擦干后方能取洗手液。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训练设计说明书(doc 3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训练设计说明书(doc 33页)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训练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设计者: 班级: 指导教师: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3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摘要 ............................................................................................................ III 目录 ............................................................................................................ IV 第1章前言 .. (1) 第2章塑件的工艺分析 (2) 2.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 2.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 (4) 2.2.1结构分析 (4) 2.2.2尺寸精度分析 (4) 2.2.3表面质量分析 (4) 2.3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4) 2.4 注射机的初选 (5) 第3章分型面选择和浇注系统设计 (7) 3.1 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 (7) 3.1.1 分型面的基本形式 (7) 3.1.2 分型面选择的基本原则 (7) 3.1.3 分型面的选择 (7) 3.2 浇注系统的设计 (8) 3.2.1 浇注系统的组成 (8) 3.2.2 注射模具主流道的设计 (8) 3.2.3 分流道的设计 (11) 第4章成型零件的设计 (15) 4.1 模具型腔的结构设计 (15) 4.2 型芯的结构设计 (17) 4.3 成型零件的尺寸确定 (17)

电子投标工具使用手册

第一章、软件安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1 、环境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 、安装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软件主界面及其他相关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1 制作投标文件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1.1 新建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2.1.2 标书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1.3 工程量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1.4 资信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1.5 商务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1.6 技术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1.7 检查示范文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1.8 生成投标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2更新答疑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3、导出工程量清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4 、导出招标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5 、导出图纸文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工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3.1安装工具被杀毒软件阻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未 设置默认打印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挤压模具说明书样本

1. 绪论 1. 1 挤压的定义及分类 1. 1. 1 挤压的定义 挤压是将挤压模具装在压力机上, 将金属坯料放入模腔内, 利用压力机的往返运动, 在强大的压力和一定的速度之下, 迫使金属在挤压模的型腔内发生塑性变形, 从模腔中挤出, 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挤压件。挤压是在很强的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成型的过程, 因而允许很大的变形量, 更适于低塑性材料的成型。显然, 挤压加工是靠模具来控制金属流动, 靠金属体积的大量转移来成型零件的; 在整个变形过程中, 其材料的体积是保持不变的[1]。 挤压成型速度范围很广, 它既可在专用挤压机上进行, 也可在一般的机械压力机、液压机、摩擦压力机以及高速空气锤上进行。挤压成型温度范围也很广, 它既可在常温、中温下进行, 也可在高温中进行。根据制品形状的要求, 有各种与之相配的模具。挤压模具是挤压生产中最重要的工具, 它的结构形式、各部分尺寸、模具材料、模具的装配形式等, 对挤压力、金属流动的均匀性、制品尺寸的稳定性、制品表面质量以及模具自身的使用寿命等都产生极大的影响[2]。 1. 1. 2 挤压的分类 ( 1) 按毛坯加热温度的不同分类 1) 冷挤压在室温中对毛坯进行挤压。 冷挤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采用冷挤压法加工能够降低原材料消耗, 材料的利用率高达70%~90%[4]。在冷挤压中, 金属材料处于三向不等的压应力作用下, 挤压后金属材料的晶粒组织更加细小而密实; 金属流线不被切断, 而是沿着挤压件轮廓连续分布; 同时, 由于冷挤压利用了金属材料经冷加工而产生的加工

硬化的特性, 使冷挤压件的强度大为提高, 从而提供了用低强度钢代替高强度钢的可能性[3]。另外, 冷挤压靠强大的压力来熨平毛坯表面, 因此能够获得较高尺寸精度和较低表面粗糙度的冷挤压件。 冷挤压模具与一般冷冲模相比, 工作时所受的压力大得多, 因而在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方面的要求都较高。冷挤模不同于冷冲模的地方主要有: ●凹模一般为组合式( 凸模也常常见组合式) 结构; ●上﹑下模板更厚, 材料选择得更好, 满足模具的强度要求; ●导柱直径尺寸较大, 满足模具的刚度要求; ●工作零件尾部位置均加有淬硬的垫板; ●模具易损件的更换、拆卸更方便[5]。 从上述分析能够看出, 冷挤压加工具有”高产、优质、低消耗”的特点, 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当前, 已在机械、仪表、电器、轻工、航宇、船舶、军工等工业部门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已成为金属塑性成形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加工手段之一。 当然, 冷挤压也有一些缺点, 比如, 单位挤压力较大, 模具使用寿命较短[11]。可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模具材料的开发, 模具结构的合理化, 缺点会被克服, 优越性会得到充分发挥。 2) 温挤压将毛坯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下的某个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挤压。 3) 热挤压将毛坯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以上的某个适当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挤压。 ( 1) 按毛坯材料种类不同分类 1) 有色金属挤压被挤压毛坯材料为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2) 黑色金属挤压被挤压毛坯材料为黑有色金属及其合金[6]。 1. 1. 3 挤压基本方法 根据挤压时金属流动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挤压方法

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使用手册

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用户使用手册

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 (1) 用户使用手册 (1) 1.前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适用对象 (3) 2.系统组成 (3) 2.1.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服务端 (3) 2.2.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客户端 (4) 3.用户对象 (4) 3.1.系统管理人员 (4) 3.2.单位员工 (4) 3.3.检查组工作人员 (5) 4.环境要求 (5) 4.1.正版软件检查服务端 (5) 4.1.1硬件要求 (5) 4.1.2支持的操作系统 (5) 4.1.3依赖的系统组件 (6) 4.2.正版软件检查工具 (6) 4.2.1硬件要求 (6) 4.2.2支持操作系统: (6) 5.使用流程 (7) 5.1.各单位系统管理人员下载并安装“正版软件检查工具 网络版服务端” (7) 5.2.单位员工安装“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客户端”.10 5.3.系统管理人员上传计算机使用情况表。 (13) 5.4.设置客户端密码 (15)

5.5.检查组工作人员到现场执行检查。 (16) 1.前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旨在对《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软件功能进行描述,帮助用户掌握该工具的使用方法。 1.2.适用对象 本文档适用于参与正版软件检查的相关软件操作人员。 2.系统组成 2.1.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服务端 用于维护单位内部计算机使用情况,生成正版软件检查客户端,执行软件正版化检查并输出“计算机软件安装情况检查表”。

2.2.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客户端 安装于单位内每台计算机终端上,接收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服务端下发的检查命令,自动完成计算机软件使用情况的检查与上报。 3.用户对象 3.1.系统管理人员 负责正版软件检查工具网络版的管理与维护,该人员由单位内正版化责任人指定且须具有一定信息化软件的操作能力。 3.2.单位员工 单位内使用计算机的工作人员。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讲课稿

手术室基础护理技术 操作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 1.无菌钳、无菌罐经压力蒸汽灭菌后才能使用。 2.使用前检查有效期、包布是否潮湿、完整。 3.开罐后,顺势将包布上的指示胶带撕下贴在无菌罐外壁并在上面准确记录开启时间并签名。 4.取无菌持物钳时,应先打开无菌罐的盖子,垂直拿取持物钳,钳子前端不可碰触罐口和罐壁,不可夹取油性敷料,若到远处取物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若持物钳被污染,应立即更换无菌持物钳和罐。 5.无菌干罐、持物钳有效期为4小时。一个干罐只能放一把无菌持物钳。 铺置无菌台 建立无菌台 1.选择宽敞、明亮、方便处放置器械车,踩下刹车,检查器械车是否清洁干燥。 2.检查敷料包有效期后,将包放在器械车上,打开外层包布,使之平行覆盖器械车,将无菌包的上层桌布打开,开口向外,检察包内指示卡是否符合无菌标准,建立无菌区。 3.将无菌器械及无菌盆添加到已铺好的无菌台上,盆内添加各类无菌物品。 4.关闭(覆盖)无菌台。 整理无菌台

1.洗手护士外科手消毒后,由巡回护士打开无菌台。 2.洗手护士穿无菌手术衣戴手套后,将纱垫放于器械车右下角。 3.整理治疗巾,依次将治疗巾放于器械车的右下角。叠四张治疗巾,第一张反折边向内,其余三张反折边向外,传递医师时,第一张治疗巾的反边面向自己,其余三张的反边面向医师。 4.洗手盆放于器械车左边,器械篮放于器械车的右上角,备用器械置于器械篮内,常用器械置于器械车中部,各类拉钩放于器械车中部正上方。 5.安装手术刀片,将刀柄放于弯盘下面,将包布叠好置于右下角治疗巾下面,以便铺单时取用方便。 铺无菌巾 1.铺无菌巾由器械护士和手术医生共同完成。 2.铺巾前,器械护士应穿戴手术衣、手套。手术医生操作分两步:①未穿手术衣、未戴手套,直接铺第一层切口单;②双手臂重新消毒1次,穿戴好手术衣、手套方可铺其他层单。 3.铺无菌单时,距离切口2-3cm,悬垂至床缘30cm以下,至少4层。 4.无菌巾一旦放下,不要移动,必须移动时,只能由内向外,不得由外向内。 5.严格遵循铺巾顺序。方法视手术切口而定,原则上第一层无菌巾是从相对干净到较干净,先远侧后近侧的方法进行遮盖。 外科手消毒

智觉模具保护器说明书

上海智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智 觉 模 具 监 视 系

统 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智觉模具监视系统简介–––––––––––––––––––––– 2 第二章:特色功能––––––––––––––––––––––––––––––4 第三章:产品配置及技术参数––––––––––––––––––––––––5 第四章:安装–––––––––––––––––––––––––––––––––6第五章:如何使用––––––––––––––––––––––––––––––8 第一步:开机–––––––––––––––––––––––––––––––– 8 第二部:抓拍标准图像–––––––––––––––––––––––––––– 1 第三部:设置监测区域–––––––––––––––––––––––––––– 12第四部:灵敏度调整––––––––––––––––––––––––––––– 12第五步:误报警处理––––––––––––––––––––––––––––– 12 第六步:关机–––––––––––––––––––––––––––––––– 13 第七部:强制关机–––––––––––––––––––––––––––––– 13 第八步:相机参数设置–––––––––––––––––––––––––––– 13 第六章:系统维护–––––––––––––––––––––––––––––––14 第七章:问题解答–––––––––––––––––––––––––––––––16 第八章:光电技术–––––––––––––––––––––––––––––– 17 一、屏幕分辨率––––––––––––––––––––––––––––––– 17 二、光源––––––––––––––––––––––––––––––––––18 三、相机––––––––––––––––––––––––––––––––––19 四、景深––––––––––––––––––––––––––––––––––20 五、对比度–––––––––––––––––––––––––––––––––20 六、亮度––––––––––––––––––––––––––––––––––21 七、光源的位置––––––––––––––––––––––––––––––– 21 八、光源的均匀性–––––––––––––––––––––––––––––– 21

第八章手术室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第八章手术室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一、手术室消毒灭菌法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将锅内冷空气抽出98%以上,锅内温度达l32。C,压力达2.67kPa,一般灭菌时间为4分钟。 (1)操作方法:①首次抽真空到8kPa,然后通入蒸汽再抽真空,如此反复3~9次;亦可达到一次抽真空2.67kPa所排除98%冷空气的效果。②输入蒸汽使压力达到l84.4~l99.1kPa,相当于温度l32~134。C并保持恒定,维持4分钟。③启动抽气机,抽去锅内蒸汽,使压力降至负压(93.3~90.7kPa),打开进气阀,使经过除菌的空气进入锅内,达到内外层压力平衡,重复抽气l~2次,温度降至60。C,即完成灭菌过程。 (2)注意事项:①冷空气要排除彻底,灭菌器密封好,排气管通畅,排气时问充足,保证蒸汽的穿透性和升温。②预真空压力锅不能灭菌液体。③确保蒸汽压力在3k9/㎡以上,大气压在1.5kg以上。 2.卡式快速灭菌器。分为两层,隔层内盛水,有盖,加热后产生蒸汽;锅外有电脑自控数字显示窗口。具有体积小、操作简便、灭菌迅速、效果可靠等特点。 (1)操作方法:①外层盛蒸馏水4 000ml。②将需要灭菌的物品装入其特配盒内,再轻轻推人灭菌器内。③打开电原,,选择消毒方式后,按START键,即开始消毒。当温度和压力达到灭菌要求时,即自动进入灭菌状态,最短灭菌时间为3分钟。④灭菌结束后进入空气干燥。如急需器械,即刻按STOP键停止干燥程序,待给予指示后即可取出物品,检查合格后备用。⑤关闭电源开关,擦拭灭菌盒并放人灭菌器内,盒外留5~10cm。 (2)注意事项:①消毒盒内放灭菌指示卡。②消毒前检查水量,定期检查水质,每月清洗更换。③根据物品轻重选择不同消毒方式。小量轻型物品、重物品及带有包装的物品,其消毒方式不同,灭菌时间

冲压模具说明书

编号: 12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冲压零件2冲裁模设计 课程序号: 1710322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14 指导教师:杨连发 职称:教授 题目类型: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研究软件开发 2017年11月17 日

(打印时请保留此页) 说明书要求: ●4000~8000字; ●A4 纸打印,四周页边距2.5 cm; ●行距: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 磅); ●1级标题用四号黑体;2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正文中文字型:小四宋体;正文英文字型:小四Times New Roman ;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双面打印。

目录 1 计任务书及冲压件(产品)图 (1) 1.1 设计任务书 (1) 1.2 冲压件(产品)图 (1) 2 冲压件的工艺性分析 (3) 2.1 ☆☆☆,☆☆☆☆☆,(黑体小四号) (3) 2.2 ☆☆☆,☆☆☆☆☆,(黑体小四号) (3) 3 冲压件工艺方案的拟定 (3) 4 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3) 5 排样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4) 6 冲压各工艺力计算、压力中心的确定 (5) 7 模具工件零件的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6) 8 模具零部件的选用、设计及必要的计算 (6) 9 压力机的选择 (8) 10 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8) 参考文献 (8)

1 设计任务书及冲压件(产品)图(黑体四号) 1.1 设计任务书(黑体小四号) 2017-2018(1)《模具设计综合实训》设计任务书年级: 2014 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人数: 155 设计学时 2 周实施时间第 10 11 周 指导教师杨连发设计场所教室、宿舍 设计组号12 产品名称冲压零件 2 学生序号56 班级学号1400110306 学生姓名何焕学生序号57 班级学号1400110307 学生姓名黄柏富学生序号58 班级学号1400110308 学生姓名黄仁光学生序号59 班级学号1400110309 学生姓名黄振永学生序号60 班级学号1400110311 学生姓名李丽强 冲压件图 产品说明材料:08 钢;料厚 2 mm;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月产 47 万件)设计要求采用滑动式中间导柱模架、固定卸料装置

AI的工具使用说明

IA快捷键 工具箱(多种工具共用一个快捷键的可同时按【Shift】加此快捷键选取,当按下【CapsLock】键时,可直接用此快捷键切换) 移动工具【V】 直接选取工具、组选取工具【A】 钢笔、添加锚点、删除锚点、改变路径角度【P】 添加锚点工具【+】删除锚点工具【-】 文字、区域文字、路径文字、竖向文字、竖向区域文字、竖向路径文字【T】 椭圆、多边形、星形、螺旋形【L】 增加边数、倒角半径及螺旋圈数(在【L】、【M】状态下绘图)【↑】减少边数、倒角半径及螺旋圈数(在【L】、【M】状态下绘图)【↓】矩形、圆角矩形工具【M】 画笔工具【B】 铅笔、圆滑、抹除工具【N】 旋转、转动工具【R】 缩放、拉伸工具【S】 镜向、倾斜工具【O】 自由变形工具【E】 混合、自动勾边工具【W】 图表工具(七种图表)【J】

渐变网点工具【U】 渐变填色工具【G】 颜色取样器【I】 油漆桶工具【K】 剪刀、餐刀工具【C】 视图平移、页面、尺寸工具【H】 放大镜工具【Z】 默认前景色和背景色【D】 切换填充和描边【X】 标准屏幕模式、带有菜单栏的全屏模式、全屏模式【F】 切换为颜色填充【<】 切换为渐变填充【>】 切换为无填充【/】 临时使用抓手工具【空格】 精确进行镜向、旋转等操作选择相应的工具后按【回车】 复制物体在【R】、【O】、【V】等状态下按【Alt】+【拖动】文件操作 新建图形文件【Ctrl】+【N】 打开已有的图像【Ctrl】+【O】 关闭当前图像【Ctrl】+【W】 保存当前图像【Ctrl】+【S】 另存为... 【Ctrl】+【Shift】+【S】

存储副本【Ctrl】+【Alt】+【S】 页面设置【Ctrl】+【Shift】+【P】 文档设置【Ctrl】+【Alt】+【P】 打印【Ctrl】+【P】 打开“预置”对话框【Ctrl】+【K】 回复到上次存盘之前的状态【F12】 编辑操作 还原前面的操作(步数可在预置中) 【Ctrl】+【Z】 重复操作【Ctrl】+【Shift】+【Z】 将选取的内容剪切放到剪贴板【Ctrl】+【X】或【F2】将选取的内容拷贝放到剪贴板【Ctrl】+【C】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当前图形中【Ctrl】+【V】或【F4】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最前面【Ctrl】+【F】 将剪贴板的内容粘到最后面【Ctrl】+【B】 删除所选对象【DEL】 选取全部对象【Ctrl】+【A】 取消选择【Ctrl】+【Shift】+【A】 再次转换【Ctrl】+【D】 发送到最前面【Ctrl】+【Shift】+【]】 向前发送【Ctrl】+【]】 发送到最后面【Ctrl】+【Shift】+【[】 向后发送【Ctrl】+【[】

模具使用说明书

(三)模具使用注意事项 1.总则: 为使模具正确、合理使用,确保模具使用精度,模具有如下注意事项: 2.内容 2.1生产前的准备 2.1.1生产前首先察看《模具安装说明》核对注射设备是否与设计相符。核对模具周界、厚度、定位圈、浇口套、顶出孔距和模具其他数据是否符合所用设备。并熟悉模具结构及注意事项,确认模具吊装向上标志。 2.1.2核对所用塑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上模 2.2.1上模人员办理出库手续后,对领用模具完好性进行全面验证,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领出模具 2.2.2模具吊装时,必须使用吊环,严禁将水管接头和螺栓当作吊装挂具使用,吊环尺寸必须正确、吊环必须拧紧。深度应大于螺纹直径的1.5倍,吊装过程中人不能位于模具下方。 2.2.3模具吊装时,动静模连接紧固板必须连接可靠。 2.2.4上模人员根据模具和设备特点,选择压板、螺栓及垫块、助力器、定位圈、扳手等按定臵管理要求分类放臵在专用工具车上,推至规定区域。 2.2.5工艺人员应检查并清理注塑机动、静模座板及导轨的灰垢使之清洁、干净,将注塑机动、静板磕、碰伤处理光洁,并根据模具形状检查注塑机顶出杆排列,应优先按长方形四根顶杆排列且与模具顶杆孔位臵相符。调节注塑机顶出杆高度使其一致并固定可靠,高度差控制在±0.1mm范围内。以保证制品被顶出时受力均匀一致。 2.2.6上模人员在模具起吊时确认吊装平衡,安全可靠,方可起吊,起吊过程要注意确保人身、设备、模具安全。 2.2.7将模具吊入注塑机动、静板之间,使定位圈与塑机定位孔以及模具顶出孔对正,调节模具使模具与螺栓间隔均匀一致平衡后,用手动将模具夹紧。 2.2.8模具安装到注射机上,紧固力要足够,模具不能错位;如用压板紧固应加垫片,紧固螺钉的旋入位臵应以靠近模体为宜,紧固螺钉数量要足够且布臵的位臵应使模具受力均匀,垫块应与模具前后固定板厚度保证一致,强度可靠,且按杠杆原理放在压板另一端下部,使压模力最大,即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