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
【参考文档】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优秀word范文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篇一:海尔风险管理分析海尔风险管理分析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里强化并创新风险管控。
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还在不断扩散之中,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在此背景之下,位于青岛的海尔冰箱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International(欧睿国际)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以单一品牌计,201X年海尔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场份额已超6.3%,超过惠而浦和LG和伊莱克斯等,跃居全球第一。
集团化、国际化。
目前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公司与设计中心,全球有10多个工业园,这么大的规模如果不建内控体系,企业的风险非常大。
风险随着企业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等新经营空间的拓展,新的表现,在拓展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对风险的认识、理解和控制,风险在遇到集团管控问题后会变得更加复杂:首先,集团企业在取得协同、整合、规模优势等利益的同时,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涉足企业的增加,所属子公司地域分布趋于分散,企业所面临的各种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必将显着放大,对集团的管控能力特别是风险内控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因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之后产生的多层次、多法人的问题,风险管理也成为一个跨层次、多对象的体系。
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触角的全球生长,风险管理便自然而热成为企业经营的充分必要命题。
在国际运作中,海尔的理念是“出口创牌”、战略分为三步:“走出去”、“走进去”和“走上去”,“走出去”仅仅是把产品出口到海外;“走进去”则是应成为在当地的名牌。
在国际扩张的路径上,海尔的手段主要是:整体兼并、投资控股、品牌运作和虚拟经营。
案例分析:从海尔集团看风险管控

案例分析:从海尔集团看风险管控2009-05-13 16:05:05来源:CIO时代【导读】: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中对风险管控的强化和创新。
海尔之所以能在逆市中取得更上一层楼的佳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中对风险管控的强化和创新。
美国次贷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其影响还在不断扩散之中,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同样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在此背景之下,位于青岛的海尔冰箱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欧睿国际)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以单一品牌计,2008年海尔品牌在全球冰箱市场份额已达6.3%,超过惠而浦、LG和伊莱克斯等,跃居全球第一。
在弥漫着悲观情绪的市场上,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实现12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9.8%,利润同比增长20.6%,目前海尔集团已经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这样一组数据,无疑勾勒出了在全球危机(尤其是在国内制造业危机)的寒冬之下的一抹盎然春意。
海尔今天的这一切得益于其十分注重吸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重视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我们认为,所有风险的源头可以说是战略,确定战略的时候,就锁定了全部风险。
企业里的风险可以通过一些手法进行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人事管理、有效授权、投资管理和风险监控,制定风险管理体系以量化各项企业风险,制定风险防范的办法,降低经营的风险。
以海尔的具体风险管理措施来看:战略层风险管理集团化、国际化:目前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公司与设计中心,全球有10多个工业园,这么大的规模如果不建内控体系,企业的风险将非常大。
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的成功案例

案例海尔集团的国际化经营一.海尔集团概况海尔集团是以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电热水器等为主流产品,兼营房地产、信息产品、金融投资、生物工程等业务的产品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市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
1999年海尔集团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其中工业收入212亿元。
目前集团下设企业100多家,产品包括42大门类8600多个品种。
电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吸尘器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在国际化战略的指导下,目前海尔出口国家和地区达87个,1999年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除出口业务以外,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在南斯拉夫、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美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在东京、阿姆斯特丹、洛杉矶、硅谷、里昂、蒙特利尔建立海外设计分部,专门开发适合海外消费特点的家电产品。
二.海尔集团的国际化发展过程海尔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开始,逐步发展到产品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其国际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其国际化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施名牌战略(1984-1991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家电行业冰箱厂蜂拥而起,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濒临倒闭,管理混乱,缺乏竞争优势。
为摆脱亏损,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青岛电冰箱总厂决定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生产世界一流的冰箱,创冰箱业的中国名牌。
1985年,青岛电冰箱厂与原西德利勃海尔工程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散件,生产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
这一阶段,海尔狠抓质量管理,1988年获得了中国冰箱行业历史上第一枚国家级质量金牌,标志着名牌战略初步成功。
1992年,海尔获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个通过此项认证的企业。
2.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1992-1998年)所谓“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是指企业进入成本链相关的多个业务。
相关多元化使企业在各业务之间保持了一定的统一,技能转移和成本分担使多元化企业获得比独立运作时更多的利润,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技术转移,并成为竞争优势的基础。
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所在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学院专业财务管理班级2010财务管理三班学号姓名赵梦莹指导教师2013 年06月16日毕业论文诚信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
除文中特别加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或者他人为获得高等学校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论文中不涉及任何知识产权纠纷。
否则,本人将承担一切责任。
学生签名:年月日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走出去战略的大幅度推进,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选择对外投资是其增加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当然,受国际经营环境复杂性的影响,企业在获取收益的同时风险必然存在,在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些企业或者对外投资取得较大成功,或者对外投资失败。
所以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在面临着各种风险的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有效的控制风险发生来获取效益。
本文简述了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相关理论,并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为背景,分析了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的类型和会产生的问题,并以我国企业—海尔集团为例具体分析了对外投资的现状以及对外投资的具体模式等问题,最后深刻剖析了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上的风险管理问题以及最佳风险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对外投资,风险管理,投资模式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among enterprises, out to the strategy of a substantial advance in order to obtain their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ompanies have chosen to foreign investmen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ncrease revenue. Of course, the complexity of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risk must exist of gains, have been more successfu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some companies or foreign investment or foreign investment failed.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foreign investment, while facing various risks, the need for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risks to obtain benefi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risk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vest overseas, the type of foreign investment risk and will have the status of risk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invest and our enterprise - Haier Group for exampl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reign investment patterns,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issues of risk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in foreign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bes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Key words: foreign investment, risk management, investment patterns目录1、对外投资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理论 (1)1.1对外投资的概念 (1)1.2投资风险的概念 (1)1.3对外投资主要面临的风险 (1)1.4投资风险管理的概念 (3)2、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 (4)2.1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状况 (4)2.2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 (7)3、目前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8)3.1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高 (8)3.2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9)3.3差异化巨大,缺乏适宜的社会发展环境 (9)3.4经营管理方面优秀人才的匮乏 (10)3.5财务政策危机的忽视 (11)3.6投资前的调研不充分,欠缺行业竞争分析 (11)4、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的对策 (12)4.1“先难后易”战略模式,选择正确战略打天下 (12)4.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12)4.3“入乡随俗”本土化,拉近文化差异 (14)4.4培养人才,提高管理人才的风险意识 (14)4.5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15)4.6发挥主导市场投资优势,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16)4.7充分调研投资环境,做好风险防控 (16)参考文献 (18)致谢 (19)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企业对外投资风险管理—以海尔集团为例一、对外投资与风险管理的概念和理论(一)对外投资的概念与企业对内投资相反方向的即为对外投资。
外汇风险与防范措施案例

外汇风险与防范措施案例案例1:延期到货30天损失30万美金案1993年10月,我某进出口公司代理客户进口比利时纺织机械设备一套,合同约定:设备总价为99,248,540.00比利时法郎;价格条件为 FOB Antwerp;支付方式为100%信用证;最迟装运期为1994年4月25日。
1994年元月,我方开出100%合同金额的不可撤销信用证,信用证有效期为1994年5月5日。
开证金额是由用户向银行申请相应的美元贷款276万元(开证日汇率美元对比利时法郎为1:36)。
1994年3月初,卖方提出延期交货请求,我方用户口头同意卖方请求:延期31天交货。
我进出口公司对此默认,但未作书面合同修改文件。
3月底,我进出口公司根据用户要求对信用证作了相应修改:最迟装运期改为5月26日;信用证有效期展至1994年6月21日。
时至4月下旬,比利时法郎汇率发生波动,4月25日为1:37(USD/BFR),随后一路上扬。
5月21日货物装运,5月26日卖方交单议付,同日汇率涨为1:32。
在此期间,我进出口公司多次建议用户作套期保值,并与银行联系做好了相应准备。
但用户却一直抱侥幸心理,期望比利时法郎能够下跌。
故未接受进出口公司的建议。
卖方交单后:经我方审核无误,单证严格相符,无拒付理由,于是我进出口公司于6月3日通知银行承付并告用户准备接货,用户却通知银行止付。
因该笔货款是开证行贷款,开证时作为押金划入用户的外汇押金账户。
故我进出口公司承付不能兑现。
后议付行及卖方不断向我方催付。
7月中旬,卖方派员与我方洽谈。
经反复协商我方不得不同意承付了信用证金额,支出美金310余万元。
同时我进出口公司根据合同向卖方提出延迟交货罚金要求BFR1,984,970.00(按每7天罚金0.5%合同额计),约合62,000.00美元(汇率为1:32)。
最终卖方仅同意提供价值3万美元的零配件作为补偿。
此合同我方直接经济损失约31万美元,我银行及进出口公司的信誉也受到严重损害。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以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多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在国际舞台上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以及巨大的生存压力,我国企业通常会选择跨国并购来扩张规模,对外直接投资,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际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但是,成功率并不容乐观。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应该如何控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首先对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现状进行的研究,指出了现金支付为主、融资渠道受制约以及经营风险增大等现状。
介绍了财务风险的类型,并对财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根据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最后分析了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将理论运用到案例当中,帮助中国企业在以后的跨国并购业务中能够提高识别财务风险的能力和跨国并购的成功率。
关键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he optimizatio 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ther factors, China's cross-border M&A has accelerated growth.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companies need to face various challenges and huge pressures for survival. Chinese companies usually choose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o expand their scale an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improv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Bring more economic benefits. However, the success rate is not optimistic. How to confine the financial gamble of multinational amalgamation and acquisitions has given rise to immense care in the academia word.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rporate financial risk of cross-border M&A, and points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sh payment, financing channels and business risks. The genres of financial risks are carried on and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hazard are resolved in depth. In the light of the practical circumstances of Chinese company, definite realistic financial risk control calculates are advanced. Finally, the case of Haier's acquisition of general-purpose household appliances was analyzed, and the theory was applied to the case to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financial risks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future cross-border M&A business.Keywords: Chinese enterprises; 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s; control目录一、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3)(一)交易总金额上升 (3)(二)交易行业以制造业为主 (4)(三)交易地区为发达经济区 (4)二、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分析 (5)(一)估值风险 (5)(二)融资风险 (6)(三)支付风险 (6)(四)整合风险 (7)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7)(一)跨国并购估值风险的控制 (7)1.建立基础分析评估体系 (7)2.关注财务信息质量 (8)3.科学选择目标企业 (8)(二)跨国并购融资风险的控制 (8)1.扩宽融资渠道 (8)2.科学规划融资结构 (9)(三)跨国并购支付风险的控制 (9)1.合理使用多种支付方式 (9)2.购买保险规避汇率风险 (9)(四)跨国并购整合风险的控制 (10)1.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10)2.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 (10)四、海尔并购通用家电案例分析 (10)(一)海尔及通用家电概况 (10)1.海尔集团概况 (10)2.通用家电概况 (10)(二)海尔并购通用家电财务风险分析 (10)1.估值风险 (10)2.融资风险 (11)3.支付风险 (12)4.整合风险 (12)(三)海尔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 (13)1.估值风险控制 (13)2.融资风险控制 (13)3.支付风险控制 (13)4.整合风险控制 (14)参考文献 (14)致谢 (15)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与控制——以海尔并购通用家电为例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出台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在政策上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实现国际化的战略目标,支持企业获取先进的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实现资源的全球共享。
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

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中国海尔集团在美国南卡来罗那州设立一家生产电视机的工厂。
公司决定从日本引进一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总额为140000000日元,两个月后支付。
公司财务人员担心两个月后日元升值。
一个解决办法是委托中国银行买两个月远期合约。
两个月远期汇率为1日元=0.007042美元。
但公司财务部又不情愿通过远期合约锁定一固定汇率,因为它希望日元贬值时也能受益。
即,公司希望日元升值时能得到保护,但当日元贬值时又能受益。
花旗银行为公司设计了这样的套期保值方案。
公司买进一份协定价格为1日元=0.007143美元的日元看涨期权,合约金额140000000日元,期权价格$50000。
同时,公司卖出一份协定价格为1日元=0.006667美元的日元看跌期权合约,合约金额和期权价格皆与看涨期权相同。
由于两份期权合约的期权费相同,海尔开始时没有任何现金支出。
到时不外乎有三种情况:1、如果日元汇率大于0.007143美元,(1)看涨期权有价,公司行使该期权,按协定价格0.007143买进140000000日元,支付$1000000.(2)看跌期权无价,买方放弃期权。
海尔无任何负担。
2、如果日元汇率小于0.007143美元但大于0.006667美元,(1)看涨期权无价,公司不会行使期权,按当时的即期汇率买进所需的140000000日元,假设当时的即期汇率为0.006888美元,则支付美元数目为$964320.(2)看跌期权无价,买方不会行使。
海尔无任何负担。
3、如果日元汇率小于0.006667美元,(1)看涨期权无价,公司放弃期权。
(2)看跌期权有价,买方决定行使。
按0.006667美元卖给海尔140000000日元。
海尔别无选择,只能按此价格买进这笔日元,支付美元数目为$933333.思考:1、银行制定的这套期权组合策略为公司提供了何种保护和受益机会?2、银行制定的这套期权组合策略同远期和单一的期权策略相比,有何优点?有何缺点?3、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该种策略?案例2某公司有一笔应付澳元50000,想用期权套期保值,银行为它定做了下列期权组合。
外汇风险管理案例

外汇风险管理案例外汇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货币兑换风险,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规避、对冲和管理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外汇风险管理案例。
某家中型企业A是一家从事国际贸易的公司,主要采购商品来自美国,销售市场主要在欧洲。
由于公司采购的货币是美元,销售的货币是欧元,公司面临着汇率风险。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欧元汇率的波动性较大。
公司为了控制外汇风险,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外汇风险管理。
首先,公司进行了汇率风险的评估和分析。
公司了解到美元兑欧元汇率的历史波动情况,并预计未来可能的汇率走势。
公司还评估了自身对外汇波动的敏感度,即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程度。
其次,公司采取了真实外汇风险管理手段。
公司决定使用远期汇率合约来锁定将来的汇率。
公司与银行签订了一份远期合约,从而锁定了一年内所有采购美元的汇率。
通过远期合约,公司确保了采购成本不会因为汇率波动而增加。
此外,公司还采取了汇率对冲的手段。
公司通过在期现市场上进行相反方向的交易,即买入或卖出期权合约。
通过这种方式,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货币波动风险,并保护自己的盈利能力。
最后,公司注重风险的监控和管理。
公司建立了一个专门的外汇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控市场上的汇率走势和公司的外汇风险暴露。
团队定期报告汇率风险和公司当前的对冲情况,向高层提供风险管理建议。
通过以上措施,公司成功地管理了自身的外汇风险。
他们通过远期合约锁定了采购的美元汇率,保证了采购成本的稳定性。
同时,通过期权交易进行对冲,降低了汇率波动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公司还建立了风险管理团队,定期监控和管理外汇风险,确保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健发展。
以上案例展示了一个企业如何进行外汇风险管理,通过评估、对冲和管理来规避汇率风险,保护自身的利益和盈利能力。
在国际贸易中,外汇风险是一个常见但又必须应对的问题,只有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外汇风险,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中获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尔外汇风险管理案例
中国海尔集团在美国南卡来罗那州设立一家生产电视机的工厂。
公司决定从日本引进一条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总额为140000000日元,两个月后支付。
公司财务人员担心两个月后日元升值。
一个解决办法是委托中国银行买两个月远期合约。
两个月远期汇率为1日元=0.007042美元。
但公司财务部又不情愿通过远期合约锁定一固定汇率,因为它希望日元贬值时也能受益。
即,公司希望日元升值时能得到保护,但当日元贬值时又能受益。
花旗银行为公司设计了这样的套期保值方案。
公司买进一份协定价格为1日元=0.007143美元的日元看涨期权,合约金额140000000日元,期权价格$50000。
同时,公司卖出一份协定价格为1日元=0.006667美元的日元看跌期权合约,合约金额和期权价格皆与看涨期权相同。
由于两份期权合约的期权费相同,海尔开始时没有任何现金支出。
到时不外乎有三种情况:
1、如果日元汇率大于0.007143美元,
(1)看涨期权有价,公司行使该期权,按协定价格0.007143买进140000000日元,支付$1000000.
(2)看跌期权无价,买方放弃期权。
海尔无任何负担。
2、如果日元汇率小于0.007143美元但大于0.006667美元,
(1)看涨期权无价,公司不会行使期权,按当时的即期汇率买进所需的140000000日元,假设当时的即期汇率为
0.006888美元,则支付美元数目为$964320.
(2)看跌期权无价,买方不会行使。
海尔无任何负担。
3、如果日元汇率小于0.006667美元,
(1)看涨期权无价,公司放弃期权。
(2)看跌期权有价,买方决定行使。
按0.006667美元卖给海尔140000000日元。
海尔别无选择,只能按此价格买进这
笔日元,支付美元数目为$933333.
思考:
1、银行制定的这套期权组合策略为公司提供了何种保护和受
益机会?
2、银行制定的这套期权组合策略同远期和单一的期权策略相
比,有何优点?有何缺点?
3、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该种策略?
案例2
某公司有一笔应付澳元50000,想用期权套期保值,银行为它定做了下列期权组合。
买入一份协定价格为$0.64,期权费为$0.019/A$的看涨期权,同时卖出一份协定价格为$0.65,期权费为0.015/A$看涨期权。
来分析一下这个期权组合可能的收益或成本。
1、初期的期权费开支为$0.004/A$。
2、到期澳元升值到$0.64——$0.65之间,则
(1)第一份看涨期权有价,执行,按$0.64价格买入澳元(2)第二份看涨期权无价,买方不执行,公司无负担。
3、到期澳元升值到$0.65以上,则,
(1)第一份看涨期权有价,执行,按$0.64价格买入澳元(2)第二份看涨期权有价,买方执行,要从公司手里购买日元,则公司必须从市场上用高价购买日元用来履行这份期权。
4、到期澳元贬值到$0.64以下,则
(1)第一份期权无价,公司按照到期市场上的有利汇率买入澳元。
(2)第二份期权无价。
买方不会执行,公司无负担。
思考:
同是对应付外币的套期保值,分析这份期权组合和海尔公司的期权组合有何区别,对未来即期汇率的预期变化有何重要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