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一课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PPT课件苏教版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 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 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巩固练习
读一读,用蓝色的词说句子。 1、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 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2、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
听到划木头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
音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雷奈克医生善于观察、
2、因为他善于实践。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 传了过来。 3、因为他 果更好。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 喇叭状,这就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2、因为他善于实践。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木板 传了过来。 用“于是”来 3、因为他善于思考。
说一句话吧!
12
读了课题之 后,你想知道些 什么?
听诊器
听诊器
听诊器
听诊器
学习目标
1、理解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 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它是什么样子的?
Flash欣赏
再读一次请点 击生字
先来读读生字吧
zhěn
kè
rú
guǒ
xiàn
诊 克 如 果 现
yán zǐ xī xiào zhuàng
善于思考、善于实践才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你 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青少年励志名言 毕业班励志格言 1、为了最好的结果,让我们把疯狂进行到底。 2、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4、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6、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7、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青春苦中甜。集雄心壮志,创锦绣前程。 关于勤奋学习的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8、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毛泽东 9、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坚持不懈的名言 1、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2、公共的利益,人类的福利,可以使可憎的工作变为可贵,只有开明人士才能知道克服困难所需要的热忱。——佚名 3、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普里尼 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有志者事竟成。 7、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8、百败而其志不折。 9、失败是块磨刀石。 10、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11、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12、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3、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 14、勤勉。不浪费时间,该做就做。 15、如果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你就能够做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苏教版1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观察和实践,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爱观察、肯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和作用。
(出示实物或图片)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的吗?3、板书课题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4、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二、初读感知。
1、带问题自学课文。
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理解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顺,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努力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木棍研究效果听诊器肺结核克服形状(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多音字:脏诊、棍:前鼻音(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
再交流。
3、朗读全文。
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指导写字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二、精读感悟。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2、雷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一小节。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尽职)(2)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部编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1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雷奈ຫໍສະໝຸດ 医生教学后记与反思
今天在上课伊始,我先板书词语“听诊器”,在指导学生读准“诊”是前鼻音后,问孩子“你接触过听诊器吗?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吗?”然后补充完课题,引导孩子质疑,孩子提出的问题有: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对于是谁发明这个问题,我当时就让学生解决了,通过预习,学生很快说出了是雷奈克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并且让他们介绍一下雷奈克,但是我发现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很广泛,在介绍雷奈克时只是单纯地说有关他生活方面的内容,和本课要学习的知识并无关系,例如:有的孩子把雷奈克全名说了一遍(看得出来他很认真地在背这个很长的名字),还有的孩子介绍雷奈克的出生年月以及去世的时间。这些资料都多本课的学习帮助不大,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注重培养孩子搜集资料时要学会精挑细选,精选一些对课文学习有帮助的内容。
二次备课
3、朗读全文。作到流利再讲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说说容易写错的地方。
2、指导写好“肺”、“索”、“状”。
3、学生描红。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讲的是一名叫( )的医生,因为( ),于是从两个孩子( )过程中受到启发,发明了( )的故事。
作业布置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仔细听听与老师一起纠错。
注意:多音字:脏
诊、棍:前鼻音
(5)四人小组练读,说说每一小节的意思。再交流。
教学过程预设
“诊”是我们这节课的生字,伸出你的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谁来读读它?注意这个字是前鼻音,读zhěn,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出示词语:
仔细 思索 缓步沿着克服分析 木管研究效果 形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和2课时

异常 靠着 缓步 肺结核 研究 胸腔 划着 跷跷板 铁钉 凑近 内脏 听诊器 思索 疾病 清楚 喇叭状 空心木管 一枚铁钉
异常 靠着 缓步 肺结核 研究 胸腔 划着 跷跷板 铁钉 凑近 内脏 听诊器 思索 疾病 清楚 喇叭状 空心木管 一枚铁钉
沿着 分析 效果 克服 形状 仔细 诊断 木管
“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放学时果然 ____________。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这时,他会 想什么?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 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克请 医你 生先 在看 做图 什说 么说 ?雷
奈
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他把一本笔 记簿卷成筒儿,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 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 了!
比一比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 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 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然:事实 与猜想的一 样。
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 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果然… 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 的声音!雷奈克试了试,声音果然沿着 木板传了过来。
以后,雷奈克又发现空心木管听诊效果更好。 于是,他把空心木管的两端做成喇叭状,这就成 了(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讨论
为什么雷奈克医生能发明听诊器?
交流 到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1、因为他善于观察。
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 朵紧贴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 在板上轻轻地划着。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文章的主要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6.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新版】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字词精讲 初读感知 当堂检测
“听诊器”是医生检查病人病情的一种器械,在 医生诊治病人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 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谁发明的?是怎样 发明的?让我们一起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 果……就……”、“果然”造句。
5.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突然 居然 果然
(1)天上布满了乌云,我估计要下雨。( 果然 ),没一会儿,下起 雨来了。
(2)这件事来得太( 突然 ),我一点儿准备也没有。 (3)这么重的担子,他( 居然 )挑着走了二十多里。
如果……就…… 无论……都…… 一……就…… (4)( 如果 )我昨天认真复习了,这次测试成绩( 就 )不会那么
异常:①不同于寻常。②非常;特别。 造句: ①今年冬季北方气候异常,降雪偏多, 气温偏低。 ②见到失散多年的女儿,她异常激动。
理解词语
思索:思考探求。 造句:老村长整天思索着怎样带领村民富起来。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本课用来形容雷奈克 的想法很正确。 造句:这段时间很冷,果然没几天就下雪了。
点击 听朗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痛苦 地死去,便整日思索如何及早发现人体内因疾病出现 的异常变化。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主要写雷奈克从两个玩 跷跷板的男孩身上受到启发,找到了听病人内脏工作 的声音的办法。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雷奈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辨析词语
思索 思考
相同点:两者都有“进行深刻的思维活动”的意思。
不同点:“思索”侧重于深入地想和探索,语意比“思考” 重,对象多为深奥难解的道理、奥妙。“思考” 侧重于比较深刻、周到地想,且对象可大可小。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课件苏教版

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lǎ
诊断 空心木管 效果
喇叭状
诊
克
沿
仔
析
断
管
效
状
1.课文第1自然段“他整日思索着 ——”他思索什么呢?是什么原因让 他整天思索呢?
他在思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 人体内的变化”。 因为有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让雷 奈克十分难过。所以才思考。
2.通过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想 雷奈克在花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同学们回忆,你见过医生给我们看病 时是怎样使用听诊器的吗?谁能够说说 或者演一演。
雷奈克,1816年9月13日,法国名医雷奈 克用一本薄笔记本卷成圆筒,解决了困扰 他很久的诊断难题,随之他发明了听诊器 。出生于1781年2月17日,当时的法国医学 正处于黄金时代。雷奈克六岁那年,他的 母亲便因肺结核去世了,他父亲是把小雷 奈克送到他的叔叔居洛木·雷奈克医师那 里寄养。
看到:“只见他们……轻轻地划 着……果然沿着木板传了过来。” 做了:“他高兴极了……卷起笔记 簿……都听到了。”
3.你能用这个句子说说这一段的主 要内容吗? “一天,雷奈克看到 跑回医院 ,
。”
4.第3、4自然段“雷奈克每天可以 用它……”中的“它”指什么? 笔记簿卷起来。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急病人 之所急,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医生—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如果……就 ……”“果然”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够用词造句。
2.朗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读懂听诊器发明 的经过,并能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zhēn
kě
yán
zǐ
诊 克
三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1)

课题名称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累计第1课时教材简析课文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是一篇科学故事。
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
学情简析学生已初步具有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策略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探求知识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板书设计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思索——启示——发现——做成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小记一、出示实物,诱发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三、细读课文1、出示听诊器并板书:听诊器。
2、再板书:世界上第一个。
提问:加上这几个字,又看到现在的听诊器,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3、板书:雷奈克。
教生字:“克”(ke),领读。
简介雷奈克医生4、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1.自读课文2.检查字词1、自由读课文,你认为文中写雷奈克医生能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2、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第一自然段中,“难过”要读得低沉,“整日思索”要读重音,速度较慢。
学生纷纷发言估计会提出下列问题:(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2)是谁发明的?(3)他是怎样发明的?学生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1)难过:这个词表现了雷奈克作为一个医生,把救死扶伤当做自己的天职,看到许多肺结核病人痛苦地死去时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他能发明听诊器的动力。
抓住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激发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小记(2)第二自然段。
出示下面两组句子,读一读,看看区别在哪里。
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原来,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苏教版2016)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名师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
考考你。
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个发明锯的人是谁吗?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个发明电灯的人是谁吗?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个发明电话的人是谁吗?同学们,你知道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吗?2.激发兴趣。
大家想知道第一个听诊器是怎样发明的吗?板书,齐读课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老师范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出示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三、读认生字,理解词语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
课文中的的生字新词,你还认识他们吗?2.出示生字指读。
会认的字:听诊器肺结核雷奈克疾病思索划船笔记簿靠着研究喇叭状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学习多音字:划读一读:异常缓步突然凑近分析研究发现诊断3.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四、朗读品味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过程。
①在朗读中感受想象雷奈克的心情。
②注意读书的语气和坐姿,老师相机指导。
2.温馨提示:本文的朗读重在抓住雷奈克的心理变化:看到病人痛苦心里难过,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整日思索,受到启发时高兴,试验成功后惊喜。
结合提示读出不同的心情哟。
1816年,法国巴黎流行着可怕的肺结核病。
有位名叫雷奈克的医生,看到许多病人痛苦地死去,心里十分难过。
(难过)他想: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
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
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任何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实践的道理,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观察、肯动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诵读感悟,知道任何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实践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图片、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1.你们听说过听诊器吗?谁能说说它样子和作用.
2.你们想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儿吗?
板书课题:13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
3、读了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4、简介雷奈克医生:法国医师。
他不仅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而且在临床诊断方面采用听诊法,描述胸部疾病的许多体征,改革了对这些疾病的研究方法。
他还在肺结核病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
5、让我们认真研究课文,弄懂大家刚才提出的一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朗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进行自学。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它们在句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1、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3)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
听诊器雷奈克思索木棍分析
肺结核喇叭状沿着效果胸腔
(4)分自然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交流“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它是什么样子?
三、质疑问难,指导朗读。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2、指导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3、小结。
四、学习生字,特别提醒:
1、“郊、析、核、棍”等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让右:“交”和“木”做偏旁时,“捺”都要改为“点”,以保证整个字写起来紧凑。
2、肺,左右结构。
右边部分“巿”的第一笔是横。
3、沿,右上方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没有钩。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课后习题3:读一读,再抄写。
3、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