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节日习俗

合集下载

海南的传统风俗

海南的传统风俗

海南的传统风俗海南是我国的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

这些风俗是海南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这里独特的文化景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海南的传统风俗。

一、海南的婚俗海南的婚俗是非常有特色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三朝回门”婚礼。

这是海南传统的婚礼形式,通常在新娘出嫁的当天举行。

在婚礼当天,新娘会穿上一件红色的婚纱,头戴一朵红花,然后坐在一张装饰华丽的椅子上,等待新郎来接她回家。

在这个过程中,新娘的父母会为她祈福,祈求她能够幸福美满。

二、海南的节日海南的节日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在春节期间,海南人民会举行一系列的传统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

此外,海南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节日,比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

其中,端午节是海南人民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海南人民会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悬挂艾草、踏青等等。

三、海南的服饰海南的传统服饰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过去,海南人民的服饰比较简单朴素,以蓝色和黑色为主色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海南的服饰也逐渐变得多样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海南女子的“三角巾”。

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头巾,通常是由红色和黄色的布料制成。

在过去,这种头巾是海南女子的标志之一,用来装饰头发和颈部。

四、海南的民俗海南的民俗也是非常有特色的。

在过去,海南人民的生活比较艰苦,因此他们的民俗也比较朴素。

比如,一些地方会举行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比如祭祖、婚礼、葬礼等等。

此外,海南还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比如“妈祖文化节”、“三月三”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展示海南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增加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总之,海南的传统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包括婚俗、节日、服饰和民俗等等。

这些风俗不仅是海南人民的文化遗产,也是这里独特的文化景观。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更多关于海南的传统风俗,感受这里的独特魅力。

海南省保亭县七月七泼水节

海南省保亭县七月七泼水节

海南省保亭县七月七泼水节
《保亭七月七泼水节:海南独特的传统庆祝活动》
保亭七月七泼水节是海南省保亭县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都会隆重举行。

这一传统节日源自傣族民间传说,据说七月七日是傣族传统的情人节,是情侣们向天地、神灵祈福的日子。

为了庆祝这一特殊节日,当地居民举行泼水节活动,场面热闹、欢乐,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看。

在七月七泼水节当天,保亭县城街头巷尾都会挂上五彩缤纷的彩灯,街上还会放置丰富多彩的花灯,彩旗飘扬。

当天傣族青年男女们会身着传统服饰,手持花篮,载歌载舞,游行街头。

而最吸引人的还是泼水活动。

人们手持水枪、水壶,向身边的人泼水,这是为了祈求幸福安康、排除厄运。

泼水节是保亭县独具特色的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种传统的表达情感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泼水、歌舞、游行等形式表达出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此外,泼水节还是一种弥补感情、增进友谊的良好机会,让人们更加亲近彼此。

保亭七月七泼水节是一项独特的传统庆祝活动,它不仅体现了傣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也是一种传递美好祝愿和良好情感的方式。

这个节日也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看,体验当地的传统风情。

希望这一传统节日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传承发扬。

海南泼水节

海南泼水节

海南泼水节
《海南泼水节》
海南泼水节是海南省当地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4月13日
至15日举行。

这个节日源自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如今已经
成为海南省各族群众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泼水节当天,人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手持水枪、水壶等各种水具,聚集在街道上欢庆节日。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他们相互泼水,象征洗去一年的不幸和不顺,以迎接新的一年。

泼水节既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一个欢乐的活动,人们通过泼水来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和祈福之情。

泼水节的最大特色就是欢乐和热闹。

人们穿戴艳丽的服饰,打扮得漂漂亮亮,尽情享受节日的快乐。

在整个节日期间,各种特色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如巡游、赛龙舟、开放式音乐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看和参与。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海南泼水节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

每年泼水节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亲身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活动,使得海南泼水节越来越具有了当地传统和现代旅游的融合之美。

此外,泼水节也成为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之间促进友情和交流的好机会。

总的来说,海南泼水节不仅是当地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欢乐、热闹、有趣的节日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放下烦恼,尽情享受生活,感受节日的快乐和温馨。

海南泼水节的举办也使得当地
文化和旅游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成为了海南省具有代表性的节日庆典。

海南的风俗

海南的风俗

海南的风俗海南岛位于中国南海,是一个美丽的热带岛屿,拥有丰富多样的风俗文化。

海南的风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深深地影响着海南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一、节日风俗海南的节日风俗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这些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各自的习俗和传统,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海南人最喜爱的节日之一。

春节期间,海南人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祭祖、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赏花灯等。

此外,海南的春节还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在年夜饭上吃“七色鱼”、在大年初一去庙会等。

清明节是海南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的日子。

在这一天,海南人会祭祖扫墓,为祖先献上香烛和祭品,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此外,清明节还有许多关于食品的传统,如吃青团、青糕等。

端午节是海南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端午节这一天,海南人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喝雄黄酒等。

这些习俗都与屈原有关,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怀念之情。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海南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海南人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赏花灯等。

此外,中秋节还有许多关于家庭团聚的传统,如赏月团圆、守岁等。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海南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海南人会登高远眺、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此外,重阳节还有许多与长寿有关的传统,如挂菊花、喝菊花酒等。

二、婚俗风俗海南的婚俗风俗也是海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的婚俗风俗有各自的传统和习俗,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

海南的婚俗分为三个阶段:求亲、娶亲、迎亲。

在求亲阶段,男方会派人来提亲,女方会派人去回答。

在娶亲阶段,男方会准备彩礼、婚车等,女方会准备嫁妆、婚庆等。

在迎亲阶段,男方会带着嫁娘回家,进行婚礼仪式。

海南的婚礼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如新郎要在婚礼前一天晚上守住新娘的门口,新娘要在婚礼前穿上“红头绳”等。

此外,海南的婚礼还有许多关于食品的传统,如吃“三丝炒粉”、喝“葡萄酒”等。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

海南省有哪些民俗海南省拥有丰富的民俗传统,这些民俗活动不仅反映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也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海南省的主要民俗活动:春节:海南的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传统活动。

人们还会送“灶公”,即玉帝派来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并在大年初一不扫地,以祈求新年平安吉祥。

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海南人民会吃粽子、赛龙舟,还会悬挂艾草、踏青等,以纪念屈原并祈求健康平安。

中秋节:海南人会赏月、吃月饼、猜灯谜和烧香祭月,与家人共度这个团圆的节日。

三月三节: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海南人民会举行盛大的三月三节,主要活动包括祭祀龙王、放龙舟、放烟火、唱海南古调等,这个节日是海南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体现。

万宁文灯节: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人们通过放文灯来祈求保佑和寄托美好的愿望。

海南国际椰子节:这是庆祝海南椰子丰收的节日,期间会有椰子灯会、椰子品尝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

爱情节:也称为“孚念孚”,是黎族的传统节日,青年男女会在这个节日里追求爱情和幸福。

扫尘: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旧布新为活动主题,扫尘是年前除旧布新习俗之一,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此外,海南的婚俗也颇具特色,如“三朝回门”婚礼和“新娘穿黄色婚纱”等习俗。

海南的传统服饰和民间舞蹈也是其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椰风海韵”、“儋耳舞”等舞蹈形式。

总的来说,海南省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节日庆祝,也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娱乐和婚俗。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传承了海南的历史文化,也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海南文化的窗口。

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

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

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今天给各位分享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海南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2、海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3、海南传统文化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海南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包括:(一)琼侨歌谣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琼剧、儋州调声、临高渔歌、崖州民歌、黎族民歌、苗族民歌、海南八音器乐、黎族竹木器乐、黎族打柴舞、苗族盘皇舞、海南椰雕等传统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三)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苗族传统刺绣蜡染技艺、东坡笠屐制作技艺、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等传统技艺;(四)南海航道更路经、黎族苗族三月三节等传统民俗;(五)黎族传统体育与游艺活动等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业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和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商务、科技、财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民族、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乡村振兴、知识产权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

欣赏海南的民间艺术 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欣赏海南的民间艺术 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欣赏海南的民间艺术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欣赏海南的民间艺术领略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海南是中国南海的一颗明珠,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在这片土地上,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演和传承的习俗,将海南的千年历史和文化内涵传递至今。

本文将深入探讨海南的民间艺术,带领读者领略海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一部分:海南的传统民间艺术1. 舞蹈艺术海南传统舞蹈丰富多样,包括草裙舞、儿童舞蹈、双龙舞等。

其中,草裙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它展现了海南人民勤劳、开朗、热情的性格。

草裙舞的舞姿优美、节奏独特,给人以愉悦和欢乐的感受。

2. 音乐艺术海南音乐艺术以洪韵、盆鼓和十八坊三个代表性音乐类别为主。

洪韵是一种富有浓郁南狮特色的音乐形式,它通过节奏快、声音高亢的鼓点,表达出民间豪放、咏史歌功的情感。

盆鼓是海南人民乐舞的重要伴奏乐器,它能够烘托气氛,使人们更加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

十八坊是海南最有代表性的音乐组合,以清雅的曲调和悠扬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

3. 绘画艺术海南传统绘画艺术兼具南岭山水画的神韵和闽南工笔画的表现力,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画家们以海南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借助水墨、彩墨等传统画法,将大自然的美丽和瑰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和欣赏海南的自然之美。

第二部分:海南的民俗文化特色1. 节庆习俗海南拥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如元宵节、龙船节、七月半等。

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习俗,如点灯、燃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等。

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更是展示海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2. 民间工艺海南的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多样,如编竹器、染布、木雕等。

其中,编竹器是海南传统民间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通过巧妙地利用竹子的纤维特性,人们将竹子编织成各种器物,展现了海南人民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

3. 宗教信仰海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佛教、道教、回教等流派在这里都有一定的信仰群体。

海南的风俗介绍

海南的风俗介绍

海南的风俗介绍如下:1、换花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将举行一年一度风情独具的府城元宵换花节。

2、冼夫人文化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冼夫人文化节(原称军坡节)。

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3、三月三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三月三”的习俗。

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4、南山长寿文化节“南山长寿文化节”是三亚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节庆活动,每两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举办,活动为期一周。

活动以“生态健康、国泰民安、长寿延生”为主题,生动地展示海南省长寿岛形象,推动老年旅游事业的发展,一贯地倡导“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养”的社会主张,继续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尊老、孝母”的优良传统,为提高老人生活品质,增进老人身心健康而努力。

5、海南岛欢乐节海南岛欢乐节由海南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省性旅游节庆,每年11月举行。

作为新策划的旅游节庆活动,该节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

欢乐节在全省旅游市县举行,各地不同特色的活动,让游客可以有多样的选择。

欢乐节强调欢乐性和参与性。

6、万宁文灯节在万宁市,放文灯是盛行已久的民间娱乐习俗,在兴隆景区,凡逢节日、庆典或大型活动,都有放孔明灯的习俗,来乞求保佑。

在首届中国青年欢乐节暨第五届海南岛欢乐节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万宁兴隆旅游区变成了天上灯市,在兴隆康乐文化广场上,人们齐聚一起共放文灯,放飞心愿。

万宁文灯节是欢乐节的重头戏之一。

本届文灯节活动突出“青春欢乐喜洋洋,万宁文灯呈吉祥”的主题,把浓郁的海南文灯文化、黎苗族文化、万州美食文化、温泉文化与在兴隆地区21个国家归国华侨的异域文化、风情相互交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海南节日习俗
篇一: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的传统节日
海南旅游肯定要了解一下海南的文化,因为海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那么海南当地有什么需要了解的传统节日呢?其实海南的节日是比较有特点的,容易让人难以忘怀.下面为大家说说海南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
1、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

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

2、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

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3、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

歌节的
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

4、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活动内容包括精选海南岛代表性的特色节目和国内外风情
表演,12辆欢乐花车、数十个表演方阵和游客团队构成陆上巡游,欢乐彩船、旅游快艇、漂流皮筏、观光竹排构成水上巡游,热气球、滑翔伞等构成空中巡游。

5、公期,也称“村节”或“军坡”,是海南部分汉族地区农村最受重视的民间节日。

海南的公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重仪式,一种是重吃喝。

现在除了少数地区重仪式外,绝大多数地方都是重吃喝型,人们叫“吃公期”。

重仪式型
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摆案集众拜祭“公祖”,要进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祭神仪式,还有“军坡戏”。

6、龙水节:海南各地人民自古就有端午节洗“龙水”
的传统习俗,一方面洗去身上病魔和晦气,强身健体,一方面纪念与端午有渊源的历史人物和传说中的神仙。

在澄迈的盈滨半岛,由于地理位置独特,沙滩洁净、海水湛蓝,传说也更加引人入胜。

当地群众相传,古时候南海龙王的三公主帮助海南岛上的人民抵御外来海妖,激战之后,把化身留在海边,而盈滨半岛就是三公主的龙头所在。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龙头都会向海里吐出龙涎,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洗龙涎水,沐浴龙恩,祈求三公主赐福人间。

7、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海口举办的海南国际椰子节,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8、每年11月在三亚举行的“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礼节”,这可是海南的盛事。

在海边举行婚礼那是多么浪漫的事呀!
9、换花节:一年一度的海口府城换花大盛会是这里元宵节的最热闹节目,无论男女老少都不想错过。

每到正月十五当晚,琼山府一带人山人海,尤其青年男女手都会捧鲜花,在街上与自己喜欢的陌生人朋友交换。

对老年人来说,通过换花寻回许多年轻而美好的回忆,青年人则把换花节当作交朋结友、求偶的大好时机。

篇二:海南海口民俗风情-海口民俗节日
海南海口民俗风情-海口民俗节日
海南移民众多,汉族、苗族、回族等民族相继移居海南,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各民族的某些特征在不断被同化,但是作为本民族最基本特征的方言被世代保留和延续,形成了今天众多的海南方言。

在海南有一些特定的语言习惯,比如,叫女服务员不可叫“小姐”,一般可以叫“小妹”,此外,对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妇女都可以称“阿姨”,而对60岁以上的要尊称“阿婆”;相应的,对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性都可以称“阿叔”,对60岁以上的要尊称“阿公”。

琼剧是海南人民十分喜爱的一个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间又称琼剧为“海南戏”。

琼剧唱
腔优美动听,唱做工夫细腻,表演程式灵活。

五十年代起,琼剧经过整理、改编创作和移植其它剧种的剧目,产生了一大批新剧目,其中《红叶题诗>、《搜书院>等优秀剧目深受
欢迎,久演不衰。

放风灯是海南人从古以来就有的习俗活动,每逢农闲时节,随时都有人在放风灯,不过最大的盛况要算元宵夜。

这种习俗,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有领导、有组织的文娱竞赛活动。

此外,换花节、椰子节、迎春花市、饮食夜市等也都展现了海口这座南国海滨城市的独特风情。

篇三:海南风俗
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
海南苗族的斗牛活动是在锣鼓喧天的盛况下进行的。

这一天,各个苗家寨子精心挑选最好的牛参加比赛。

比赛那天,斗牛场上,人山人海。

男女老少穿上最考究的服装前往观看。

场中央的栏杆中有几十头群众自家养的公牛,头头体壮膘肥。

在开始斗架之前,牛的主人请牛喝糯米酒,更使公牛凶狠。

开始时,牛眼用树叶掩盖,牵到场地中后揭开,两牛照面后怒目相视。

主持斗牛的人一声令下,牛离开了主人,开始互相进攻,对撞牛角,进行决斗。

周围的人热烈呐喊助威,调皮锣打鼓。

经过激烈的角逐,斗上几个回合就可见分晓,败
者或许败下阵来,或许当场死去。

也有两败俱伤的。

最后剩下优胜者。

获胜的公牛身披红绸,角装银饰,昂首挺立、活像一位真正的英雄,张开大嘴,吼叫了几声。

人们这时将三尺六寸的红绸布挂在牛犄角上,以示奖励。

紧接着绕场一周,在鞭炮声中回寨。

还摆庆功酒,喜庆斗牛胜利,奖励养牛有功的人。

海南苗族斗牛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是养牛技术的比赛,从而可促进养牛活动。

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传说
黎族人民举行“三月三”盛会已有很久的历史,清人张庆长的《黎岐纪闻》就有些记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
直交齐集于旷野间,男弹嘴琴(口哨),女弄鼻宵,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进凑一处,即定配偶。

”而今
黎族同胞还保持着“三月三”古风的传统节日。

每年这一天,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幼都挟带着糯米酒、粽子、竹饭板,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聚集。

白天,小伙子到溪里抓鱼,姑娘在仔边烤鱼并将烤鱼和粽子一起放在洞口祭拜;晚上,在熊熊的篝火旁,在热烈的萧、鼓等乐器奏鸣声中,未婚男女欢歌起舞,谈笑游乐,互唱山歌,倚歌择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黎家的故乡在五指山下,每年三月三,回到故乡,深深体会到“甜不过黎家糯米酒、美不过黎家三月三”。

在篝火旁,小伙子载歌载舞,姑娘则不动声色看着听着,
如果不中意就以山歌做答;如果喜欢上那个小伙子,便从夜幕中悄悄走出来,到溪边深情地吹鼻萧,小伙子闻到悠悠萧声,情切切,意浓浓,来到姑娘身边,同他一起吹鼻萧唱情歌,直到黎明。

正如他们所唱的情歌那样,“五指山上藤咬藤,藤咬藤来根连根,哥爱妹来藤咬藤,妹爱哥来根连根。


改革开放后,古老的民俗注入了崭新内容,民族文化更显得丰富多彩了。

三月三已经成了海南民族风情的组成部分。

苗乡村寨有趣的酒礼酒俗
“拦路酒”:苗斋背山面水,山上古木参天,溪畔水车
成群,幢幢木楼从山脚修到山腰。

遇有客人进寨,粗民便在崎岖的山路上设置拦路酒,热情对客人唱拦路歌,劝客人喝拦路酒。

这拦路酒,少则三五道,多则十多道,最后一道设在寨门口。

寨门是座小巧玲珑的木楼,一对牛脚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村姑或是身穿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牛角杯,向来客一一敬酒,如果客人动手接牛角,则那沉甸甸的一牛角酒就属于你了。

“踩铜鼓酒”:进入苗寨,先不进屋,而是被带到用鹅
卵石仿铜鼓鼓面纹饰铺成的铜鼓坪上,众人身着民族服装,在铜鼓坪上围成圆圈,顿地为拍,踏着节奏缓慢的鼓声跳舞,习称“踩铜鼓”,也离不开酒。

先将酒水喷在鼓身上,意为
给铜鼓敬酒。

然后由“上有父母、下有儿女的有福之人”手持牛角酒杯,依此向敲铜鼓及踩铜鼓的男女老少敬酒。

先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