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有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cm和10cm,且这两边的夹角为60°,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A. 26cmB. 27cmC. 28cmD. 18cm2. 已知函数f(x) = 2x + 3,那么f(1)的值为多少?A. 1B. 1C. 2D. 23.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21B. 29C. 35D. 394.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6cm、4c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多少?A. 12cmB. 14cmC. 16cmD. 18cm5.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那么第10项的值为多少?A. 19B. 20C. 21D. 22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两个锐角互余。
()2. 任何两个奇数之和都是偶数。
()3. 两个负数相乘的结果是正数。
()4. 平方根和立方根都是唯一的。
()5. 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cm。
2.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6cm,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______cm。
3. 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那么第5项的值为______。
4. 若一个函数f(x) = x^2 2x + 1,那么f(1)的值为______。
5. 两个平行线的夹角是______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2. 解释什么是等差数列。
3. 什么是因式分解?请举例说明。
4. 简述二次函数的定义。
5. 解释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若长方形的周长是60cm,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求第10项的值。
3. 解方程:2x 5 = 3x + 1。
4. 已知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10cm,求正方形的面积。
苏教版初二数学_上册知识点整理以及期末试卷及答案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D CAB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矩形性质定理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卷2014.1.28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不等式组x>3x<4⎧⎨⎩的解集是( )A 、3<x<4B 、x<4C 、x>3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3-- B 、a b<33C 、a>b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A 、AASB 、ASAC 、SASD 、SSS1a bA 、B 、C 、D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A 、中位数;B 、平均数;C 、众数;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A 、8B 、9C 、10D 、11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
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十一章三角形11.1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例题:初二数学上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十一章 三角形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一、学习任务1. 理解三角形及其有关的概念.2. 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个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定已知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3. 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二、知识清单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知识讲解1.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triangle ).按照三个内角的大小,可以将三角形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altitude ).三角形的中线连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median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重心.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内心.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三边上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垂心.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外心.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其他两个角的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叫做三角形的旁心.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 ,这个三角形是( )2:3:7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1∠DAE线,则 的度数为______.描述:例题: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四、课后作业 (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1) ,,;(2) ,,;(3) ,,();(4) ,,().解:(1) 不能;(2) 不能;(3) 能;(4) 不能.(1) 与 的和小于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2) 与 的和等于 ,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3) , 均小于 ,而 ,因为 ,所以 ,所以 ,它们可以组成三角形;(4) 最大,而 ,因此不能组成三角形.3610358+3a 2+4a 2+7a 2a ≠03a 5a 8a a >03610358+3a 2+4a 2+7a 2(+3)+(+4)=2+7=(+7)+a 2a 2a 2a 2a 2a ≠0>0a 2(+3)+(+4)>+7a 2a 2a 28a 3a +5a =8a 一个不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且周长是 ,这样的三角形共有多少?分析:已知中的数较少,只知道周长为 ,应该抓住不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是整数这一个条件,依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先确定出最大边的取值范围,则问题迎刃而解.解:设 ,则 ,即 ,所以 .因为 ,, 都是正整数,所以若 ,则其他两边必然为 ,.由于 ,即 ,故线段 ,, 不能组成三角形.当然 更不可能是 或 ,因而有 .当 时,,,不符合条件;当 时,,,符合条件.所以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只有 个.1212a <b <c a +b +c >2c 2c <12c <6a b c c =3a =1b =21+2=3a +b =c a b c c 124⩽c <6c =4a =2b =3c =5a =3b =4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A. 正方形B. 长方形C. 直角三角形D. 平行四边形解:C.答案: 1. 如图,在 中, 的对边是A .B .C .D .C △ABF ∠B ()ADAE AF AC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和 ,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B .C .D .24()2468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题及答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点题及答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的相反数是()A.2-B.2 C.12D.12-2.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 B.m≥2 C.m≥2且m≠3 D.m>2且m≠33.在圆的周长C=2πR中,常量与变量分别是()A.2是常量,C、π、R是变量B.2π是常量,C,R是变量C.C、2是常量,R是变量D.2是常量,C、R是变量4.如果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b应满足的条件是()A.k>0,且b>0 B.k<0,且b>0C.k>0,且b<0 D.k<0,且b<05.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1,2C.6,8,11 D.5,12,23 6.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边长分别为a和b,正方形CEFG绕点C 旋转,给出下列结论:①BE=DG;②BE⊥DG;③DE2+BG2=2a2+2b2,其中正确结论有()A.0个B.1个C.2个D.3个7.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DC,AD∥BC B.AB=DC,AD=BCC.AO=CO,BO=DO D.AB∥DC,AD=BC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2BD BE=;②∠A=∠BHE;③AB=BH;④△BCF≌△DCE,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 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有()A.1个B.2个C.3个D.4个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C的平分线交AD于E,∠BED=150°,则∠A的大小为()A.150°B.130°C.120°D.10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关于x的分式方程12122ax x-+=--的解为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2.若n边形的内角和是它的外角和的2倍,则n=__________.3.若m+1m =3,则m 2+21m=________. 4.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________。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知识点及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一次月考知识点考点一三角形相关概念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表示通常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顶点,如用A、B、C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时,此三角形可记作△ABC,其中线段AB、BC、AC是三角形的三条边,∠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3.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而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且相交于一点,这一点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①三角形有三条中线,且它们相交三角形内部一点.②画三角形中线时只需连结顶点及对边的中点即可.(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考点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c>b-a.考点三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考点四三角形的内角和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表示: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那么∠A+∠B=90°(因为∠A+∠B+∠C=180°)考点五三角形的外角1.概念: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图,∠ACD为△ABC的一个外角,∠BCE也是△ABC的一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大小相等.2.性质: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如图中,∠ACD=∠A+∠B,∠ACD>∠A,∠ACD>∠B.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3.外角个数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为对顶角(相等),可见一个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考点六多边形1.概念: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八年级数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有理数?A.√2B.πC.eD.√52. 若a^2 + b^2 = 25,且a > 0,b > 0,下列哪个不是可能的数对?A.(4,3)B.(5,0)C.(0,5)D.(0,√24)3. 常见的二次函数图像为下列哪种形状?A.直线B.抛物线C.圆D.三角形4. 在一条直线上,点A和点B分别位于直线同一侧的两个点C和点D之间。
若AC=C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C=CBB.AC=BDC.CD=CBD.CB=BD5. ∠AOC 和∠BOC 的度数之和等于多少?A. 90°B. 180°C. 270°D. 360°6. 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E和点F分别位于边AB和边AD上,且AE:EB = 1:2,AF:FD = 2:1。
则三角形CEF的面积为多少?A. 2B. 4C. 6D. 97. 在一个几何图形中,如果两条边相等,那么它们的夹角是多少度?A. 45°B. 90°C. 120°D. 180°8. 已知三角形ABC,AB=4,AC=6,BC=7,下列哪个是正确的?A. ∠BAC<∠ACBB. ∠ACB<∠ABCC. ∠ABC<∠BACD. 三个角都相等第二部分:填空题9. 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3)和点(-2,3)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 若两个相等的角互为补角,则每个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
11. 过点A(3, 5)且垂直于直线y=2x+4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
12. 截长为5cm的直线段分为3等分,每个等分的长为__________。
13. (16)÷(-2)×(4)=-__________。
初二数学上册考试重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二数学上册考试重点及练习题(含答案)第十一章三角形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3)首尾顺次相接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习题+答案

(一)三角形部分一、知识点汇总1. 三角形的定义定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用符号表示为△ABC。
三角形ABC的顶点C所对的边AB可用c 表示,顶点B所对的边AC可用b 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C可用a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3)△ABC是三角形ABC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2、(1)三角形按边分类:(2)三角形按角分类: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注意:(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中线. 2、BD=DC=0.5BC。
3、AD是ABC的中线;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表示法:1、AD是△ABC的∠BAC的平分线.2、∠1=∠2=0。
5∠BAC。
3、AD平分BAC,交BC于D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表示法:1、AD是△ABC的BC上的高。
2、AD⊥BC于D。
3、∠ADB=∠ADC=90°.4、AD是△ABC的高.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
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二数学上册知识点
测试题(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初二数学试题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得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若M 、N 、P 三点都在函数 (k0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2.DE是 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D是垂足交BC于E,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 EBC的周长为( )厘米
A.16
B.28
C.26
D.18
3.如图,将⊿ADF绕正方形ABCD的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ABE,连结E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F≌⊿ABE
B.AEAF
C.AEF=45
D.AD=AE
4.已知多项式x2+ax+b与x2-2x-3的乘积中不含x3与x2项,则a,b的值为( )。
A.a=2,b=7
B.a=-2,b=-3
C.a=3,b=7
D.a=3,b=4
5.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
A. 15
B. 5
C. 30
D. 30
6.已知a=2019x+2019,b=2019x+2019,c=2019x+2019,则多项式a2+b2+c2-ab-bc-ca的值为( )
A.0
B.1
C.2
D.3
7.我们规定这样一种运算:如果,那么b就叫做以a为底的N的对数,记做 logaN。
例如:因为23=8,所以log28=3,那么log381的值为( )
A.27
B.9
C.4
D. 381
8.已知:a、b为实数,且ab=1,设,则M、N的大小关系是( )
A.MN
B.M
9.若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 的值( )
A.6
B.-6
C.
D.3
10.将中,x、y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 . 不变 B. 扩大2倍 C. 缩小2倍 D. 都扩大4倍
11.若函数y=kx(k0)与函数y= 的图像交于A、C两点,AB垂直于x轴于B,则⊿ABC的面积为( )
A. 1
B. 2
C. k D .
12.阻值为和的两个电阻,其两端电压关于电流强度的函数图象如图,则阻值( )
A.
C. =
D.以上均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3.若4x2-kxy+y2表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
14.观察图形,根据图形面积的关系,不需要连其他的线,便可以得到一个用来分解因式的公式,这个公式是 .
15.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1,1)、B(2,3),若M为x轴上一点,且MA+MB最小,则M的坐标是________,
MA+MB=________。
16.已知:y= ,与x成反比例,与成正比例,且当x=-1时,y=-5;x=1时,y=1 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17.已知则 =
18.点A(a,b), B(a-1,c)均在函数y= 的图像上,若a0,则b
c (填,﹦)
19.已知:,A= B=
20.阅读材料,大数学家高斯在上学读书时曾经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
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
1+2+3++ ,其中n是正整数。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12+23+ =?
观察下面三个特殊的等式
将这三个等式的两边相加,可以得到12+23+34=
读完这段材料,请你思考后回答:
三.解答题(第21--22题,每题7分,第23--25题,每题8分, 第26--27题,每题11分共60分)
21.化简求值
其中:
2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地采用价格调控手段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某市规定如下用水收费标准:每户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6立方米时,水费按每立方米a 元收费,超过6立方米时,不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仍按a元收费,超过的部分每立方米按c元收费,该市某户今年9、10月份的用水量和所交水费如下表所示:
设某户每月用水量x(立方米),应交水费y(元)
(1) 求a,c的值
(2) 当x6时,分别写出y于x的函数关系式
(3) 若该户11月份用水量为8立方米,求该户11月份水费是多少元?
月份用水量(m3) 收费(元)
9 5 7.5
10 9 27
23.已知如图所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和点B的纵坐标都是-2,
求:(1)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2)△AOB的面积。
24.小华看着电视里的舞蹈节目:七个身穿不同民族服装的舞蹈演员正在面对观众进行队列变换,他陷入了沉思:这7个演员面对观众一共会有几种队列变换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是这样思考和探索的:
①若只有一个演员A,那就只有队列变换A,共1种;
②若有二个演员A、B,那就有队列变换:AB和BA,共2种;
③若有三个演员A、B、C,那就有队列变换:ABC、ACB、BAC、BCA、CAB、CBA,共6种;
④若有四个演员A、B、C、D,那就有队列变换(小华把这四个字母在纸上不停的变换顺序地排列着、写着)数数看,哇!有24种,变化如此之快呀,五个、六个、七个演员呢?看来不可再强攻,否则就,还是智取吧
再应用表格吧,记得书上有这样的例子,老师也曾示范过,它能更加清楚地反映其中的
数字规律呢:
演员的个数_ 1_ 2_ 3_ 4_ _
可能有的变换数_ 1_ 2_ 6_ 24_ _
⑴你知道这7个舞蹈演员面对观众一共会有几种队列变换吗?说说你的理由。
⑵请你先仔细体会小华的解题策略,然后再探索:220的末位数字是多少?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例如:25的末位数字是5;2043的末位数字是3。
25.如图a,⊿ 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a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b,(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a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山一个变换后的图形c(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26.如图所示,某学校广场有一段25米长的旧围栏(如图中用线段AB表示),现打算利用该围栏的一部分(或全部)为一边建面积为100米的长方形草坪(图中CDEF,CD
27.(1)如下表,方程1、方程2、方程3,,是按照一定规定排列的一列方程。
观察方程1、2,将方程3的解填在表中空白处。
序号方程方程的解
1
(2)若方程 (a
(3)请写出这列方程的第n个方程和它的解,并验证所写出的解释和第n个方程。
初中优秀生春季联赛
初二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D
4.A
5.D
6.D
7.C
8.C
9.C 10.B 11.C 12.A 13.4 14. 15. ,5 16. 17.
18. 19.3,-1 20.101102 21.4a2+27b2=19
22.(1)a=1.8 c=5.4(2)当x6时,y=1.8x; 当x6
时,y=5.4x-21.6 (3) 21.6元
23. (1)把x= -2代入y= ,得y=4。
所以A点坐标为(-2,4)。
把y= -2代入,得x=4.所以B点坐标为(4,-2)。
把点A(-2,4)、B(4,-2)分别代入y=kx+b,得,解得所以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x+2;
(2)设直线AB交x轴于点M,因为函数y= -x+2,当y=0时,x= -2.
所以点M的坐标为(2,0)。
所以S = .所以。
24.(1)1234567=5040 (2)220的末位数与24相同,都是6
25.(1)AF=BE 证明⊿ACF≌⊿BCE
(2)成立,证明⊿ACF≌⊿BCE
(3)同样成立。
(4)图形绕着C点旋转任意角度,上述结论均成立。
26.(1)
下面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CD
解得x10
又∵CF25 10
(2)
(3)不能完成
27.(1)5 8 (2)a=12 b=5 ,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