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粗甲醇的精制
5粗甲醇精制

(4)小组互动、探讨、回答问题
1、请第一组同学简要说出粗甲醇三塔精馏工艺流程中的预精馏塔的工艺流程?
答:自甲醇合成装置来的粗甲醇(40℃,0.4MPa),进入到粗甲醇缓冲罐,经 粗甲醇预热器加热至70℃,进入预精馏塔,低沸点的杂质从预精馏塔排出,冷却 分离出水后作为燃料气,回收的甲醇液作为回流液,预精馏塔底部粗甲醇液经加 压塔进料泵进入加压精馏塔
化学 方法
Part 3
粗甲醇精馏的主要设备
(1)精馏塔
泡罩塔 板式塔 浮阀塔 粗甲醇三塔精 馏塔均选用浮阀塔
• 精 馏 塔
填料塔 筛板塔 新型高效的波纹网填料塔已在甲醇精 馏塔得到应用,与浮阀塔相比,造价低、 压降低、塔总高也低 .
塔板(塔盘)
壳体 组成 冷凝器
加热器
蒸汽A:Tn+1>Tn,蒸汽A的温度降低, 出现部分冷凝,将一部分重组分含量较 高的液体留在塔板的积液层上,另一部 分变成轻组分含量高、温度低的气相, 进入n-1层塔板 液体B:Tn>Tn+1,液相第n层塔板上吸 收了热量,发生部分汽化,轻组分又变 成气体汇入刚才气相中,另一部分重组 分保持液态落在第n块板上 本质:液相多次部分汽化、气相多次部 分冷凝
Part 2
粗甲醇精馏的原理和方法
(1)粗甲醇的组成
组分 CH3OH
含量 81.1 17.9 0.1 0.33 38ppm 151ppm 0.54 67ppm
主要成分
甲醇 水 沸点醇 氢气 一氧化碳
H2O CH3OCH3 高沸点醇 H2 CO CO2 CH4
粗甲醇
其他成分
二氧化碳 甲烷 其他杂质
Part 4
粗甲醇三塔精馏工艺流程
(1)粗甲醇三塔精馏工艺流程
甲醇合成工艺

甲醇合成工艺甲醇合成第一节甲醇产品介绍一、物理性质甲醇是最简单的饱和一元醇,俗称“木精”、“木醇”,其分子式为CH3OH,分子量为32.04。
常温常压下,纯甲醇是无色透明、易燃、极易挥发且略带醇香味、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液体。
甲醇能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但不形成共沸物,能和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乙醇、乙醚、丙酮、苯等)混溶,并形成恒沸点混合物。
甲醇能和一些盐如CaCl2、MgCl2等形成结晶化合物,称为结晶醇,如CaCl2?CH3OH、MgCl2?6CH3OH,和盐的结晶水合物类似。
甲醇能溶解多种树脂,但不能与脂肪烃类化合物互溶。
甲醇水溶液的密度随甲醇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甲醇水溶液的沸点随液相中甲醇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甲醇蒸汽和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
甲醇燃烧时无烟,其燃烧时显蓝色火焰。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属危险性类别;试剂甲醇常密封保存在棕色瓶中置于较冷处。
甲醇有很强的毒性,口服5~10ml可以引起严重中毒,10ml以上造成失明,30ml以上可致人死亡。
甲醇属神经和血液毒物,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故空气中甲醇蒸汽的最高允许浓度为操作区5mg/m3,居民区0.5 mg/m3。
甲醇在常温下无腐蚀性,但对于铅、铝例外。
表一:甲醇物性参数表序号项目单位数值1 沸点(1.013×105Pa)℃ 64.5~64.72 凝固点℃ -97~-97.83 闪点℃ 12(闭口)~16(开口)4 自燃点℃ 473(空气中)~461(氧气中) 5相对密度(d20)(g/ml) 0.7915 6蒸汽压力(20℃)Pa 11825 蒸汽压力(21.2℃) Pa 133337 临界压力 MPa 7.95, 8 临界温度℃ 240 13 爆炸上限 % 36.5 8 爆炸下限 % 6 9 最小点火能量 MJ 0.216 10 相对分子量 32.04 表二:甲醇饱和蒸汽温度与压力平衡表(1mmHg = 133.322Pa)温度℃蒸汽压mmHg 温度℃蒸汽压mmHg 温度℃ 蒸汽压mmHg-67.4 0.102 20 96.0 130 6242-60.4 0.212 30 160 140 8071-54.5 0.378 40 260.5 150 10336-48.1 0.702 50 406 160 13027-44.4 0.982 60 625 170 16292-44.0 1 64.7 760 180 20089-40 2 70 927 190 24615-30 4 80 1341 200 29787-20 8 90 1897 210 35770-10 15.5 100 2621 220 425730 29.6 110 3561 230 5041410 54.7 120 4751 240 59660表三:精甲醇的质量国家标准甲醇质量标准GB338—2004检测项目指标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色度(铂—钴号)5 10 密度(20℃)g/cm3 0.791~0.792 0.791~0.793温度范围(101325Pa)℃ 64—65.5 沸程℃≤ 0.8 1 1.5高锰酸钾试验min≥ 50 30 20水混溶性试验 1:03 1:09 水份含量%≤ 0.1 0.15 酸度(以HCOOH)%计≤ 0.0015 0.003 0.005碱度(以NH3)%计≤ 0.0002 0.0008 0.0015 羰基化合物(HCHO)%≤ 0.002 0.005 0.01蒸发残渣含量%≤ 0.001 0.003 0.005 硫酸洗涤试验/铂—钴色号50 —乙醇的质量百分数% 供需双方协商表四:精甲醇的质量美国联邦规格AA标准:美国联邦规格AA级O-M-232E相对密度0.7928 馏程(101.325KPa)℃不大于1℃,并包括64.6±0.1℃纯度% 99.85酸度% 以醋酸计,最大为0.003醛酮% <0.003 KMnO4试验min >30 水份% <0.1不挥发物<0.001乙醇% <0.001 二、甲醇的化学性质甲醇不具酸性,也不具碱性,对酚酞和石蕊均呈中性。
甲醇生产技术第七章粗甲醇的精制

分)含量接近0,实际上即 DxDi FxFi 。 ②若
DxDi FxFi Wx Wi
xWi 大大 相反,塔内各点温度下降,甲醇组分下移,以致
超出指标,而造成甲醇有效组分的损失。
一、正常操作的根据
2.汽液平衡
yi p x
3.热量平衡
i i
化剂、反应气的组成及催化剂中微量杂质等的影响,在
产生甲醇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一系列副反应。
一、粗甲醇的组成
一、粗甲醇的组成
表7-2 按沸点顺序排列的粗甲醇组分
二、粗甲醇中杂质的分类
1.有机杂质 有机杂质包含了醇、醛、酮、醚、酸、烷烃等有机物, 根据其沸点,将其分为轻组分和重组分。
2.水
粗甲醇中的水是一种特殊的杂质,水的含量仅次于甲醇, 水与甲醇的分离是比较容易的。
三、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1.质量标准
三、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表7-4
其他主要工业国家甲醇质量标准
三、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2.分析方法 (1)密度 (2)蒸馏量
(3)醛酮含量
(4)高锰酸钾实验 (5)水溶性 (6)沸程 (7)酸度
(8)碱度
三、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四、精制的要求及方法
1.精制要求
四、精制的要求及方法
2.精制方法 (1)物理方法-蒸馏 (2)化学方法
在弱碱性的甲醇溶液中,高锰酸钾按下式进行分解
2KMnO4 → 2MnO2 + K2O + 3[O]
四、精制的要求及方法
然后,与还原性杂质反应
四、精制的要求及方法
但,温度高于30℃时,甲醇亦被氧化,产生下列反应
粗甲醇精制原理—萃取精馏

特殊精馏
特殊精馏:既加入物质分离剂,又加入能量分离剂的精馏过程。
A 萃取精馏 C 加盐精馏
A
B
特殊
精馏Βιβλιοθήκη CDB 共沸精馏 D 反应精馏
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主要用于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或 等于1的混合物。
• 在原溶液中加入沸点比各组分都高很多的第三组分——萃取 剂(溶剂),萃取剂不和原物系中任一组分形成共沸物,却 能显著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最终随釜液排出,塔顶 采出较纯组分。
第一精馏塔(预精馏塔):加 水 萃 取 , 脱 除 粗 甲 醇 中 与 甲 醇 沸 点 相 近 的轻组分(如异丁醛)。
萃取精馏即在难分离的物系中加入溶剂S,由于它 与原有组分的作用力不同,使原组分之间的相对挥 发度增大。
组分1、组分2和溶剂S所组成的三组分溶液,当组 分1的相对浓度一定时,溶剂的浓度大,对分离越 有利。工业上一般取溶剂的浓度为0.6~0.8,以避 免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过高。
对溶剂的要求
选择性要大
沸点要足够高
无毒,不腐蚀
要求
稳定性要好, 与原组分易分离
价廉易得
溶剂与被分离物系有较 大的相互溶解度
溶剂的选择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按极性增加的顺序排列为: 烃一醚一醛一酮一酯一醇一二醇一(水)。
选择在极性上更类似于重关键组分的化合物作溶剂, 能有效的减小重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
萃取精馏
问题解决
如何分离甲醇和水的混合物?
解决方案
甲醇(沸点:64.7℃)
普通精馏
水(沸点:100℃)
在实际生产中常常会遇到待分离组分的是:
• 形成共沸物(或恒沸物); • 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 • 热敏物料; • 有价值难挥发组分的稀溶液 。
粗甲醇精制的操作技术原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2 影响甲醇质量的杂质及种类
若在醇溶液中氧化,可以生成酯。因此,当精甲醇中含有异丁醛时,其 稳定性降低。当精甲醇的高锰酸钾值不合格时,常常在精甲醇的色谱上 发现异丁醛的杂质峰异常明显。
下一页 返回
任务3 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精制要求
一、酸碱度分析方法 1.测定原理 甲醇试样用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稀释,加入溴百里香酚兰指示剂,试样呈
酸性则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中和游离酸,试样呈碱性则用硫酸标准溶液 中和游离碱。 2.测定方法 甲醇试样用等量的不含二氧化碳的水稀释,加入溴百里香酚兰指示剂鉴 别,试样呈黄色为酸性反应测酸度,试样呈蓝色为碱性反应测碱度。 二、水溶性试验 1.测定原理 精甲醇的分析方法为:甲醇中含有烷烃、烯烃、高级醇等水溶性差的杂 质,利用水溶性的差异,相对测定这类杂质的含量。
上一页
返回
任务4 精甲醇质量指标的工业分析方法
2.测定方法 取10mL甲醇试样注入比色管中,再注入30mL水混匀,放置30
于优越的地位,反应温度亦低,副反应少,因此制得的粗甲醇含杂质较 少。同时,粗甲醇中所含杂质的种类和数量,又与原料气的组成(如C O2 含量、φ(H2)/φ(CO)等)和合成条件(压力、温度等)甚 至设备的材质有关。 表1.5.2为在30MPa压力下,以石脑油为原料(原料气中含CO2 14%),用两种不同催化剂制得粗甲醇的组成。 两种催化剂在不同合成条件(压力、温度) 下制得的粗甲醇质量比较列 于表1.5.3。
4.甲酸 甲酸俗称蚁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100.5℃,能与水、
乙醇、乙醚混溶。甲酸的结构较特殊,是一个羰基和一个氢原子直接相 连,所以可以把它看作在分子中即含有羰基又具醛基。
粗甲醇精制的操作与控制

任务1 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三、回收塔开车 ① 常压塔侧线采出杂醇油作为回收塔D-0404进料,打开侧线采出
阀VD4029-VD4032,开回收塔进料泵P0406A入口阀, 启动泵,开泵出口阀。调节阀FV4023(开度>40%)开度控制 采出量,打开回收塔进料阀VD4033、VD4037。 ② 待塔D-0404塔底液位超过50%后,手动打开流量调节阀FV 4035,与D-0403塔底污水合并。 ③ 通过调节蒸汽阀FV4031的开度,给再沸器E-0414加热。 ④ 通过调节阀VA4046的开度,使回收塔压力维持在0.01MP a。
在D-0403中甲醇与轻重组分以及水得以彻底分离,塔顶气相为含 微量不凝气的甲醇蒸气,经冷凝后,不凝气通过火炬排放,冷凝液部分 返回D-0403进行回流,部分采出作为精甲醇产品,经E-041 0冷却后送中间罐区产品罐,塔下部侧线采出杂醇油作为回收塔D-0 404的进料。塔釜出料液为含微量甲醇的水,经P-0409增压后 送污水处理厂。
5至正常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1 冷态开车操作规程
⑥ 通过调节PIC007开度,使加压塔压力稳定; ⑦ 逐步调整加压塔回流量FIC013至正常值; ⑧ 开LIC4014和FIC4007出料,注意加压塔回流罐、塔釜
液位; ⑨ 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调整加热蒸汽量FIC4014和TIC4027控制加压塔塔
TRC4065投自动,设定值为107℃; 回收塔塔顶回流量FIC4032投自动,设定值为1188kg/h; 回收塔塔顶采出量FIC4036投串级,设定值为135kg/h,
LIC4016投自动,设定值为50%; 回收塔塔釜采出量FIC4035设为串级,设定值为346kg/h,
粗甲醇精制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最早在30MPa压力下,以锌铬催化剂合成的粗甲醇的精制,其工艺 流程如下:中和、脱醚、预精馏脱轻组分杂质、氧化净化、主精馏脱水 和重组分杂质,最终得到精甲醇产品,如图2.5.1所示。
由脱醚塔底出来的脱醚甲醇,利用脱醚塔2的压力,经换热器5被预精 馏塔7的塔底液体和再沸器的冷凝水加热后,进入预精馏塔7的上部。 塔顶部加入冷凝水(或软水)进行萃取蒸馏,主要是分离不易除去的杂 质,加水后,由于水的挥发性较低,改变了关键组分在液相中的活度系 数;加水量根据粗甲醇中的杂质含量而定,一般为粗甲醇量的10%~ 20%,同时,还要参考产品的质量要求。
2.主精馏塔 主精馏塔的作用:① 将甲醇组分与水和重组分分离,得到产品精甲醇;
② 将水分离出来,并尽量降低其有机杂质的含量,排出系统;③ 分离 出重组分—异丁基油;④ 采出乙醇,制取低乙醇含量的精甲醇。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5 精甲醇精制的主要设备
主精馏的入料口有四个,在塔的中下部(一般为第26块塔板以下), 可根据物料状况调节入料高度。精甲醇采出料口也有四个,一般在塔顶 向下数第七层板以下成品中。重组分采出在塔下部第6~12块塔板处,也 有四个采出口,可选择重组分浓集处进行采出。乙醇采出口一般在接近 入料口上方塔板上。主精馏塔的结构如图2.5.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4 节能型粗甲醇的精制工艺流程
加压塔用低压蒸汽加热的再沸器向塔内提供热量,通过低压蒸汽的加入 量来控制塔的操作温度。加压塔操作压力约0.57MPa,塔顶操作温 度约121℃,塔底操作温度约127℃。
从加压塔塔底排出的甲醇溶液送至常压塔下部,常压塔也采用85块浮 阀塔板。由常压塔塔顶出来的甲醇蒸气经常压塔冷凝器冷凝后,进入常 压塔回流槽,一部分由常压塔回流泵加压后,送至常压塔顶作回流,其 余部分经常压塔冷却器进一步冷却后,送至精甲醇计量槽。常压塔塔顶 操作压力约0.006MPa,塔顶操作温度约65.9℃,塔底操作温 度约94.8℃。
粗甲醇精馏过程主要工艺指标的控制

粗甲醇精馏过程主要工艺指标的控制济南化肥厂年产7万t合成氨,4万t甲醇;自1995年联醇建成投产以来,甲醇产品全部达到国标优级品,在甲醇触媒使用初、中期,精甲醇质量甚至可维持在分析纯的标准上,这一切与粗甲醇粗馏的生产控制是分不开的。
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严格控制粗甲醇精馏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取得优质产品的关键。
1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粗醇工序来的粗甲醇进入粗甲醇贮槽,由粗甲醇泵经预塔预热器输入预塔。
稀醇水进入稀醇水贮槽分别加入预塔塔顶和预塔油水分离器,再经过预塔回流泵也输入到预塔。
通过预塔煮沸器低压蒸汽间接加热,将预塔底部温度控制在75~85℃。
粗醇在预塔内蒸馏,低沸点杂质、不凝性气体以及部分水和甲醇蒸汽从塔顶出来,进入预塔冷凝器分离后,作为回流液。
不凝性气体和轻组分经预塔冷凝器后放空,液体回废醇中间槽。
从预塔底部出来的预后甲醇,用泵打入主塔预热器加热,然后送至主塔。
主塔由主塔煮沸器提供热量,控制主塔底部温度在108~115℃。
在主塔内,甲醇、水以及重组分被分离,精醇经冷却器冷却后送入计量槽计量。
从主塔顶部出来的甲醇蒸汽进入主塔回流冷凝器冷凝后作回流液,从主塔中部采出的高级醇和油分送入油分离器。
主塔底部排出的残液含有少量甲醇,经冷却后流入地槽,再经泵送入造气夹套锅炉。
工艺流程见图1。
主要设备见表1。
2 工艺参数及产品质量指标(1)生产工艺参数①预塔:塔顶温度60~80℃,入料温度55~65℃,塔底温度75~85℃,回流液温度50~60℃,回流比(回/入)0.8~1.0,预后比重0.84~0.87,预后甲醇pH值7~9。
②主塔:塔底温度108~115℃,塔顶温度60~68℃,回流液温度50~60℃,入料温度:85~95℃,36板温度70~78℃,回流比2.0~2.5,残液比重0.996。
(2)产品质量指标见表2。
3 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1)预塔放空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55℃。
这是因为粗醇中含有较多的醚类杂质,沸点较低,化学性质不活泼,放空温度低于30℃时,杂质得不到充分放空,影响精馏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分析方法
蒸馏量 醛酮含量 密度 高锰酸钾实验
碱度
水溶性 酸度 沸程
(4) 精制的要求及方法 a. 精制要求
优质甲醇的指标:沸程短,纯度高,稳定性好,有机杂质 含量极少。 一般精甲醇中各组成含量要求范围:P161 精甲醇中可能含有痕量的金属,如铁、锌、铬、铜等(萃 取蒸馏加水、催化剂尘粒及设备和管道污物带入的),应将 其换算为氧化物,含量一般不超过1×10-4~4×10-4%。
c. 防止精甲醇水分超标
工艺方面:回流比小,重组分上移,会造成水分超标。加大 回流比,并控制好精馏段灵敏板温度。 设备方面:主精馏塔的回流冷凝器泄漏或精甲醇采出冷却器 泄漏均会使精甲醇水分超标(通过测回流液中的水分和比重查 冷凝器泄漏) 。主精馏塔内件损坏,分离效率降低也会使精甲 醇中水分含量增加。加大主精馏塔回流比补救。
二、粗甲醇精馏的工艺流程
在制定粗甲醇精馏工艺流程时,应考虑以下问题: 根据粗甲醇的质量制定精馏工艺流程的复杂程度。 在简化工艺流程时,还应考虑甲醇产品质量的特殊要求及蒸 馏过程中甲醇的收率。 降低蒸馏过程的热负荷。
蒸馏工艺操作集中控制。
重视副产品的回收。 环境保护。
(1) 带有高锰酸钾反应的精馏流程
(2) 温度的控制
① 塔顶温度:常压塔一般控制塔顶温度66~67℃。 ② 精馏塔灵敏板温度:主精馏塔的灵敏板一般选在自塔 底上数第26~30块板,温度控制在70~76℃。 ③ 塔釜:温度控制在106~110℃(与压力有关)。 ④ 提馏段灵敏板温度:一般选在自下而上第6~8 块板, 温度控制在86~92℃。
采出乙醇,制取低乙醇含量的精甲醇。
(2) 再沸器 (3) 冷凝器
四、粗甲醇的精馏操作
(
气液平衡
热量平衡
a.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的建立,是衡量精馏塔内操作的稳定程度,它表现在 塔的生产能力大小及产品的质量好坏。 通常应根据进料量和塔顶出料量来保持塔内物料平衡。 从压差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塔的物料平衡是否被破坏。
高锰酸钾氧化法;
主精馏,脱除重组分和水。
现在工业上主要采用精馏过程!
基本原理
利用蒸馏方法在蒸馏塔的顶部,脱除较甲醇沸点低的轻组分。 (可能有部分高沸点的杂质与甲醇形成共沸物,随轻组分 一起从塔顶除去。) 仍利用蒸馏的方法在塔的底部或底侧除去水和重组分,从而 得到纯净甲醇组分。 其次根据精甲醇对稳定性或其他特殊指标的要求,采取必要 的辅助方法。
b. 精制方法
精制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一般考虑粗甲醇精制方法的原则: 无论采用何种催化剂、原料气和合成条件制得的粗甲醇, 蒸馏方法是不可少的; 粗甲醇一般呈酸性,需要用碱中和;
是否需要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在于粗甲醇中还原性杂质 的含量。
传统的在30MPa压力下使用锌铬催化剂制取的粗甲醇,常 按下列顺序进行精制: 加碱中和; 脱除二甲醚; 预精馏,脱去轻组分;
(4) 产品质量的控制 a. 提高精甲醇的稳定性 预精馏塔操作:维持适当的负荷,适宜的回流比和合理的 塔内温度分布与稳定以外,最关键的是进行好萃取精馏操作。 (主精馏塔回流比2.0~2.5,加水量一般不超过粗甲醇进料量 的20%) 主精馏塔:维持正常的操作参数。 防止重组分上升:维持好三个平衡,控制好塔温。 防止轻组分下移:控制好回流比和塔温。
第七章 粗甲醇的精制
一、粗甲醇的精制原理
(1) 粗甲醇的组成
氢碳比例失调,醇分离差及ZnO的脱水作用→二甲醚 氢碳比例太低,催化剂中存在碱金属→高级醇 反应温度过高,甲醇分离不好→醚、醛、酮等羰基化合物 进塔气中水汽浓度高→有机酸
催化剂及设备管线中带有微量的铁→各种烃
原料气脱硫不彻底→硫醇、甲基硫醇 联醇工艺中混入氨→有机胺
中和→脱醚→预精馏脱轻组分杂质→氧化净化→主精馏脱水 和重组分→精甲醇
(2) 单塔流程
(3) 双塔流程
(4) 制取高纯度甲醇流程
(5) 双效法三塔粗甲醇精馏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经预蒸馏塔脱除了轻组分杂质后的预后甲醇分离是由两个 主精馏塔来完成的。 加压塔操作压力0.57MPa ,压力提高,相应塔中液体也升 高(塔顶121℃,塔底127 ℃) 。 加压塔的回流比,常压塔的负荷,以及加压塔的控制,这 三者相互影响。
b. 防止精甲醇加水混浊
第一类杂质(精馏塔顶部的初馏物):加强预精馏塔的操 作,控制加水量(15~20%) 第二类杂质(预精馏塔的釜液-含水甲醇):控制好主精 馏塔的操作。 严格控制塔内的各操作条件,特别是精馏段内的灵敏板 温度,避免重组分上升。 在提馏段内应坚持采出重组分-异丁基馏分,同时可将 第二类杂质一并排出。
(3) 影响精馏操作的因素与调节
一般影响精馏塔操作的主要因素
进料的状态、组成、流量。 物料的采出量。 回流比。
操作要点
①在稳定塔压下,采用较高的蒸气速度操作,这样既可提高 传质效果又最为经济; ②选择适宜回流比,降低能量消耗; ③一般在进料稳定和变化缓慢的情况下,通过经常性小量调 节精甲醇和重组分的采出量,以保持塔温的合理分布和稳定, 维持好塔内物料、汽液及热量三个平衡,使产品甲醇达到质 量指标。
b. 气液平衡
汽液平衡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及损失情况,它是靠调 节塔的温度、压力及塔板上汽液接触情况来实现的。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具有一定的汽液平衡组成。
对于甲醇精馏塔来说,一般操作压力为常压,每层塔板 上的温度反映了该板上的汽液组成,其组成随着温度而 变化。
c. 热量平衡
热量平衡是实现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的基础,而又依附 于物料平衡和汽液平衡。 精馏操作主要是通过调节的手段,维持好物料、汽液、 热量三个平衡,掌握好温度、压力、液面、流量及组成 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的有机联系。 通常是根据塔的负荷,供给塔釜一定的热量,建立热量 平衡,随之达到一定的汽液平衡,然后用物料平衡作为 调节手段,控制热量平衡和汽液平衡的稳定。
三、粗甲醇精馏的主要设备
(1) 精馏塔 具有适宜的流体力学条件,使汽液两相接触良好。 要求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较大的处理量,同时要求在宽广的 汽液负荷范围内塔板效率高而且稳定。 蒸气通过塔的阻力要小。
塔的操作稳定可靠,反应灵敏,调节方便。
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安装检修方便。
预精馏塔: 脱除粗甲醇中的二甲醚; 加水萃取,脱除与甲醇沸点相近的轻组分; 除去其他轻组分有机杂质。 主精馏塔: 将甲醇组分和水及重组分分离,得到产品精甲醇; 将水分离出,并尽量降低其有机杂质的含量,排除系统; 分离出重组分-杂醇油;
4、增加电导率的杂质:胺、酸、金属及不溶性残渣。 5、无机杂质:机械杂质及微量其他杂质。如:粉末压制 而成的铜基催化剂;设备、管道、容器等受到硫化物、有机 酸的腐蚀导致微量含铁杂质→羰基铁。
(3) 精甲醇的质量标准及分析方法 a. 质量标准 精甲醇的质量是根据用途不同而定,各国的甲醇质量标准 有所差异。 “化学纯”、“分析纯”、“无水甲醇”。 特殊的高纯度精甲醇需要特殊的加工工艺。(甲醇是吸湿 性很强的液体→贮存、包装、运输等采取特殊措施。)
2、水:与有机杂质混溶或形成水-甲醇-有机物的多元恒沸物。 3、还原性物质:异丁醛、丙烯醛、二异丙基甲酮、甲酸、丙烯、 甲酸甲酯、甲胺、丙醛等。由于碳碳双键和碳氢双键存大,很 容易被氧化,影响精甲醇的稳定性。
异丁醛:沸点64.5℃,与甲醇沸点相近,很活泼,很容易被 氧化。 丙烯醛:CH2=CH-CHO,沸点52.5℃,易溶于水和乙醇。 具有烯和醛的性质,还原性很强,对甲醇影响很大。 二异丙基甲酮:(CH3)2CHCOCH(CH3)2,沸点123.7℃。含 有α-叔氢的酮类,在碱性溶液中易向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转 化(易氧化)。 甲酸:沸点100.5℃,影响甲醇的酸值和稳定性。
粗甲醇的组成很复杂,用色谱或色谱-质谱联合分析方法 将粗甲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粗甲醇中除了含有甲醇 和水之外,还含有醇、醛、酮、酸、醚、酯、烷烃、羰 基铁等几十种微量有机杂质。
用不同方法生产的粗甲醇组成见P156。
粗甲醇中各组分按沸点顺序排列见P157 。
(2) 粗甲醇中杂质的分类
1、有机杂质:醇、醛、酮、醚、酸、烷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