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宝丰湾疏浚区底泥污染程度评价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河道底泥污染对清淤疏浚水质影响分析

河道底泥污染对清淤疏浚水质影响分析摘要:概述了底泥的监测技术指标体系,结合某河道底泥监测污染指标,分析底泥中氮磷、硫化物、铅、隔等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根据底泥污染程度,针对性的提出清淤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监测;底泥;清淤前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集聚,在沿岸截污工程未实施前,大量未经处理或只经简单处理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污染物质不断沉降吸附于底泥中,构成内源性污染,其不仅通过生物氧化作用降低水体溶解氧,而且随着水流、水温、pH值的变化,大量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又重新释放,使上复水中重要理化指标如COD、总磷、总氮浓度升高,影响河道断面水体整治的成效。
要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仅靠截污和调水是不够的,开展河道清淤工程是进一步提升河道水质的措施之一。
但清淤工程时间长,耗资巨大,为避免清淤工程的盲目性,有必要摸清河道不同河段底泥的实际污染状况,判断底泥污染对水质是否已构成影响、是否需要清淤疏浚、若需要则按照轻重缓急、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清淤河段起始点、清除的淤泥层深度、清淤方式建议等,并可以由此建立河道底泥本底调查数据,建立定期科学清淤的长效机制。
1东南沿海某河道概况该河地处江苏沿海,属淮河流域蔷薇河水系,是人工开挖的用于景观、排洪河流,上游接东盐河下游入海。
区域山坡陡竣,平原平缓,河道干流河底高程一般在-1.0~-2.0m之间,无明显河底比降,属于山区性平原型河道,该河全长22km,河宽40m~80m,自西向东流向,两岸有农田、工业企业和居民点,属于城乡结合部的布局特征。
2 底泥监测与分析2.1 监测范围确定按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确定监测断面,本次监测断面包含该河段段的上、中、下游,并考虑了沿河排污口、支岔河、排水沟以及城镇建成区分布情况,并在连云港市沭新渠上设置1处背景对照断面。
2.2监测断面布设按照上述思路,本次调查监测断面共设置9处,其中河道中间段布设5处、上下游各布设3处、水质较好的沭新渠包庄桥附近布设背景对照断面1处,取样点布设自上游而下分别为W1、W2、W3、W4、W5、W6、W7、W8、W9共9个点位。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项目1. 项目概述滇池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质问题。
其中,底泥的含量和污染水平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滇池的底泥进行疏浚工程是维护滇池水质的关键举措之一。
本项目旨在对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的底泥进行疏浚,减少底泥含量和污染水平,提高滇池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2. 疏浚范围本项目疏浚范围主要包括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和重点区域。
其中,主要入湖河口指汇入滇池的主要河流,包括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大渡河等。
重点区域指滇池水域中底泥含量和污染水平较高的区域,包括红田坝、培黎、小龙坪等地区。
3. 疏浚工艺本项目主要采用机械挖掘和水下吸泥两种工艺进行底泥疏浚。
机械挖掘主要适用于疏浚河口和浅水区域,水下吸泥则适用于深水区域。
4. 疏浚效果本项目预计可疏浚底泥总量约500万立方米,其中含有毒害物质的底泥约100万立方米。
经过疏浚处理,底泥含量将减少50%以上,污染指数将下降30%以上。
5. 环保措施为确保疏浚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本项目在实施疏浚工程时,将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 - 缩短疏浚时间,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建立底泥疏浚工程“绿色通道”,尽量避免进入敏感区域;- 排放底泥前,对底泥进行分类,有害物质进一步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 采用先进的疏浚技术和工艺,尽量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 经济效益本项目的总投资约为5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创造就业岗位2500个。
疏浚工程完成后,可使滇池的水质逐步得到改善,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渔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由于水质的改善,将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和对水处理工艺的投入,降低水处理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7. 总结本项目的实施对滇池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环保优先的原则,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滇池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估

镉 >汞 ;( )从监测断面来看 ,白鱼 口和观音 山中潜在危 害可能性 大。从 富集污染程度 分析 ,海 口西监 测断 面的底泥 3
污 染 最 重 ,可 考 虑在 海 口西监 测 断 面 附近 进 行 一 定 的 底 泥 疏 浚 工 程 。从 而 达 到 治 标 治 本 的 目的 。 滇 池监 测 断 面 沉 积 物
pU tn f i h a ea e n e s d> H > P o u o s x ev m t s r r k da i o s y l w ea C g b> C u> C > s 3 m ogte n o n et n ,h ol i r A ;( )a n ir gsci s tepl t n h mo t i o uo
a i o x s e v e ,whl h e i n u i t s u h r a e i a s b R r A c r i g t e a s s me t u i g tHak u i Wa h a i r ie t e s d me tq a t a o t e n Din h n wa e e . c o dn o t e s n s l y n h s n
重金属 污染存在 潜在 生物风险 ,应 引起重视 ,但在可控范 围。 关 键 词 :滇池 ; 沉积物 ; 重金属污染 ; 地积 累指数法 ; 对数 衰减模型
关于滇池污染治理的报告范文

关于滇池污染治理的报告范文尊敬的[报告对象]:大家好!今天来和大家唠唠滇池污染治理这档子事儿。
一、滇池的往昔与现状。
滇池啊,那曾经可是云南的一颗璀璨明珠。
想当年,湖水清澈得像镜子似的,周边的自然风光美得不像话,鱼虾满湖,水鸟成群,是多少人心中的人间仙境。
可如今呢,唉,滇池病得不轻啊!湖水变得浑浊不堪,还时不时散发着一股臭味儿,就像一个美丽的姑娘突然蓬头垢面还一身馊味。
这污染主要体现在好几个方面。
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湖面上经常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蓝藻,尤其是到了夏天,那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绿油漆,铺在水面上,看着就让人心塞。
滇池周边的垃圾也不少,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就这么明目张胆地堆在滇池边,有些还直接被冲进了湖里。
还有啊,污水的排放也没得到很好的控制,周边的一些工厂啊、居民区啊,污水管就像一条条黑色的小蛇,偷偷地往滇池里吐着脏水。
二、滇池污染的原因。
这滇池为啥会变成这样呢?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一方面,这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太快了,就像一辆开得疯快的汽车,只顾着往前冲,没顾得上身后的滇池。
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就跟着猛增。
那些工厂呢,为了赚钱,环保措施没跟上,各种工业废水就这么毫无顾忌地排进了滇池。
另一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忽视。
滇池周边有不少农田,农民伯伯们为了让庄稼长得好,化肥、农药用得那叫一个多。
一下雨,这些化肥和农药就跟着雨水流进了滇池,就像一群不速之客,给滇池带来了很多麻烦。
还有就是滇池自身的生态系统被破坏了。
湖中的水草、湿地这些原本是滇池的保护神,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能够净化湖水、调节水质。
可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这些水草被过度打捞,湿地被大量开垦,滇池就像一个没了盔甲的战士,变得脆弱不堪,很容易就被污染给打败了。
三、滇池污染治理的措施。
# (一)污水治理。
1. 截污工程。
咱得先把污水的源头给堵住啊。
政府可是下了大力气搞截污工程,就像给那些偷偷排放污水的小蛇都戴上了紧箍咒。
沿着滇池修了好多污水收集管道,把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都集中收集起来,送到污水处理厂去处理。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

泥的污染程度,将研究区域底泥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或历
史资料进行比较。但是没有考虑底泥中各种重金属的毒性差别,只能
反映污染的程度而难于反映污染的质变特征。
(3)污染负荷指数法 该方法的评价模式为:CFi=Ci/C0i;PLI= n CF1 CF2 CFn ; PLIzone= m PLI1 PLI 2 PL Im 。其中,Ci 为元素 i 的实测值(mg/kg); C0i 为元素 i 的评价标准(mg/kg);n 为评价元素的个数;m 为评价
(4)沉积物富集系数法 该方法是通过测定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来反映污染程度,其表 达式为:KSEF =[(Es/AlS) - (Ea/Ala)]/(Ea/Ala)。式中:KSEF 为沉积物 中重金属的富集系数;Es 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Als 为沉积物中 Al 的含量;Ea 为未受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Ala 为未受污染 沉积物中 Al 的含量。由于 Al 在迁移过程中具有惰性,故选其作为 参比元素。当 KSEF >0 时,有重金属富集,富集程度可由数值大 小直观地表示出来。重金属富集系数愈大,表示沉积物被重金属污染 程度愈高。该方法考虑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能反映重金属污 染的来源、化学活性,但只侧重单一金属,不能反映整体污染水平。 (5)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 存在于原生矿物晶格中的金属(即残渣态金属)称为原生地球化 学相,由原生矿物经风化破坏,金属核释放后,在地表环境中通过各 种物理化学作用,与土壤、沉积物各相重新结合的金属,即可交换态 —碳酸盐态、水合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态金属称为次生地球化学相。 在未受污染的条件下,大部分重金属分布于矿物晶格中和存在于作为
湖泊治理资料

滇池底泥疏浚开全国先河“滇池草海底泥疏浚开创了中国内陆湖泊疏浚的先河”,昨日,昆明滇池草海底泥疏浚工程指挥部张凤保指挥长欣喜地说,滇池淤泥将要变废为宝。
昨日,记者来到滇池沿岸堆放滇池底泥的东风坝北、运粮河东及运粮河西堆场和王家堆堆场,乌黑的滇池底泥污水正通过特殊管道直接从滇池底部排到堆场,经过吹填、沉降、余水处理等工艺后,呈浆糊状甚至凝固状的底泥安稳地存放于堆场内。
然而,4个堆场的1965亩的底泥面积着实令人担忧这些乌黑的泥浆是否会成为滇池的累赘?“这些底泥上将要种上花草、绿化带,建盖亭台楼阁,成为将来草海生态公园的组成部分。
”在张凤保指挥长眼中,这些乌黑的滇池污染物富含丰富的有机物质,不再是人们嗤之以鼻的“毒瘤”,而是为滇池旅游创造价值的“宝贝”。
据了解,目前正在紧急实施的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继续疏浚工程是滇池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滇池草海污染底泥疏浚一期工程的后续工程,疏浚水域为滇池草海中部,疏浚面积1.91平方公里,占草海总面积25%,疏浚工程量191万立方米,总投资1.41亿元。
工程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水下疏浚方式,由疏浚工程和底泥堆场围埝建造工程组成。
继续疏浚工程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在全国内陆湖泊中,如此大规模的底泥疏浚属全国第一。
(王媛范春庆)(春城晚报)2001.9.29太湖底泥污染及污泥疏浚、疏浚物处置研究”通过验收2004年6月26日,江苏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太湖底泥污染及污泥疏浚、疏浚物处置研究”(BK1999204-2)进行了验收。
该项目1999年7月年开始启动实施,负责人是我所范成新研究员。
项目针对一些湖泊底泥疏浚后出现污染回复现象,设计了用控制条件下过程培养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不同模拟疏浚深度的大直径底泥新生表层界面活化现象进行跟踪;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得到了各湖区不同季节下底泥N、P、COD释放速率,估算了太湖营养盐释放量;根据大型湖泊泥区、岩性、粘土和有机质含量差异大的特点来对湖区进行划分,结合湖区底泥界面交换结果定量估算结复杂湖泊的内源负荷,基本弄清了底泥内源污染在太湖污染物总量中的贡献率;通过模拟污染湖区不同疏浚深度下的污染负荷控制效果研究,提出了太湖底泥疏浚的建设性方案及污染底泥处置和预防二次污染的对策。
---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

附件 3 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系列技术指南之三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技术指南(试行)前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快对水质较好湖泊(含水库,下同)的保护,避免众多水质较好湖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为推进《规划》实施,指导各地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等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还可用于指导其他类型湖泊或河流的以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为目标的环保疏浚工程建设。
本指南在对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设计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从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污染底泥分类及等级划分、环保疏浚范围确定、环保疏浚控制深度确定、环保疏浚施工方案、堆场选择与设计、堆场余水处理、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浚后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工程效益评估、环保疏浚工程成本、及工程招投标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对湖泊/河流环保疏浚工程全过程进行了说明并提出技术方法。
本指南有助于科学指导湖泊/河流重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方案的编制和工程实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健康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相应的自净能力,为维持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提供保障。
本指南为指导性文件,各地可参考本指南提出的技术方法,根据具体湖泊/ 河流的自然地理、地质及污染状况等特征,参考制定适用于具体湖泊的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工程方案。
本指南为首次发布。
本指南由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规划财务司组织制订。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港集团疏浚技术重点实验室。
目录1 总则 (1)1.1 适用范围 (1)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 术语和定义 (3)2 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5)2.1 设计原则与技术路线 (5)2.2 设计要求 (7)3 底泥勘测与污染状况调查 (9)3.1 调查的主要内容 (9)3.2 底泥层次划分及特征描述 (10)3.3 采样设备 (10)3.4 定位设备 (11)3.5 调查采样点位与布设 (11)3.6 分析测试项目 (13)4 污染底泥分类及等级划分 (17)4.1 污染底泥分类 (17)4.2 污染底泥等级划分 (17)4.3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要求 (19)5 环保疏浚范围确定 (21)5.1 概述 (21)5.2 控制指标的选择 (21)5.3 疏浚范围确定的步骤 (23)6 环保疏浚控制深度确定 (24)6.1 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6.2 重金属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6.3 复合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确定 (24)7 环保疏浚施工方案 (24)7.1 方案制定基础 (25)7.2 疏挖区划分 (25)7.3 疏浚设备 (26)7.4 疏浚施工方式 (26)7.5 疏浚施工量计算方法 (27)7.6 设计施工水位确定 (27)7.7 设计允许超深、超宽值的确定 (27)7.8 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27)7.9 污染底泥输送方式 (28)8 堆场选择与设计 (28)8.1 堆场选择 (28)8.2 堆场设计 (29)8.3 堆场外排水通道设计 (32)8.4 堆场的后处理 (33)9 堆场的余水处理 (34)9.1 余水处理标准确定 (34)9.2 余水处理设施与措施 (35)9.3 其他余水处理技术 (36)10 工程二次污染防治方案 (37)10.1 防细颗粒扩散方案 (37)10.2 疏浚过程中的防臭 (38)10.3 堆场的防二次污染措施 (40)10.4 管理措施 (40)11 浚后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 (41)11.1 无害化技术 (41)11.2 资源化利用技术 (42)11.3 其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技术 (42)12 工程监理与环境监测 (42)12.1 工程监理 (43)12.2 环境监测 (45)12.3 污泥堆场环境监测 (48)13 工程效益评估 (48)13.1 环境效益 (48)13.2 社会效益 (48)13.3 经济效益 (48)14 环保疏浚工程成本 (49)14.1 成本组成 (49)14.2 特有成本 (49)14.3 国民经济评价中环保疏浚工程的不确定性分析 (50)15 工程招投标中的注意事项 (51)15.1 招标文件内容特点 (51)15.2 投标文件内容特点 (52)15.3 评标方法 (53)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指南主要适用于湖泊/河流局部污染严重底泥的疏浚,如污染河流入湖口、城市污水排放下游水体、矿山废渣排放区、人工水产养殖区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湖泊/河流水体底泥重污染区等。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

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底泥重金属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指南一、引言底泥重金属污染是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
三级: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
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
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
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滇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具有
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水上航运、旅游观光、调节气
第 24 卷 第 2 期
·争鸣与探索·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2 年 4 月
滇池宝丰湾疏浚区底泥污染程度评价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赵海涛,程瑾,付浩,唐达方 ( 中交天津港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461)
摘 要: 根据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疏浚工程,宝丰湾疏浚区设计阶段勘察结果,采用内梅罗污染指
— 59 —
第 24 卷 第 2 期
赵海涛等. 滇池宝丰湾疏浚区底泥污染程度评价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2012 年 4 月
图 2 宝丰湾疏浚区污染层( A) 层底等高线 Fig. 2 Contour map of pollution layer A in Baofeng bay dredging area
Assessment of Contaminated Sediments on Baofeng Bay of Dianchi Lake for Calculation of Environmental Dredging Depth
ZHAO Hai-tao,CHENG Jin,FU Hao,TANG Da-fang ( CCCC Tianjin Port & Waterway Prospection &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Tianjin 300461,China )
E
i r
、重
金
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RI,其关系如下:
(
1)
单一重金属污染系数
C
i r
。
C
i r
=
Ci
/ Cin
式中:
Ci
为单一底泥重金属质量比实测值;
C
i n
— 58 —
第 24 卷 第 2 期
赵海涛等. 滇池宝丰湾疏浚区底泥污染程度评价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2012 年 4 月
为单一重金属的背景参比值或标准值。
值 /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值 PN = [( PI2均 + PI2最大 ) /2]1 /2 式中: PN 为内梅罗污染指数; PI均 为平均单项
污染指数; PI最大为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2. 2 底 泥 重 金 属 潜 在 生 态 风 险 指 数 评 价 法
简介[11 - 1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是瑞典科学家 Lars
候、防洪调蓄等多种功能,故
C
i n
பைடு நூலகம்
值采用《土壤环境
质量标准》( GB 15618 - 1995) 中的一级标准值。
4 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环保疏浚作为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一项重要
措施,在滇池、巢湖、太湖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中 已被广泛 应 用[15]。 疏 浚 勘 察 发 现,疏 浚 区 内 污 染 层( A) 与过渡层( B) 之间有较明显的分层界限,同 时上述 2 种污染物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也和现场 分层一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先根据现场底泥的 颜色、性状 和 夹 杂 物 等 进 行 现 场 初 步 污 染 程 度 分 层,再结合 室 内 土 工 试 验 及 化 学 实 验 结 果 合 理 调 整,最终确定底泥污染分层界限及其疏挖深度。
40
≤E
i r
< 80
80≤Eir < 160
160
≤E
i r
< 320
E
i r
≥320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 RI)
RI < 150 150≤RI < 300 300≤RI < 600
RI≥600
潜在生态 风险程度
低风险 中风险 较高风险 很高风险 极强风险
3 质量标准值的选定 3. 1 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值的选定
对于大面积的湖泊疏浚,确定疏浚深度不宜依 据底泥层污染的平均厚度进行,可根据污染层的厚 度进行差异化疏浚。疏浚区可根据污染分层层底 等高线确定各疏浚点的疏挖深度,见图 2。
根据污染物程度评价结果,疏浚区最小环保疏 浚深度定为将污染层( A) 彻底清除。过渡层( B) 在无化学、生物等生态修复措施的情况下进行疏浚 清除。
Hakanson 于 1980 年提出的关于沉积学方案。该
指数与表层底泥重金属的含量、种类、毒性水平及
生态环境对重金属污染的敏感性均有关,现对滇池
宝丰湾疏浚区内常见的 7 种重金属进行潜在生态
风险指数评价。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法对应指
标包括:
单一金属污染系数
C
i f
、单一重金
属
的
毒
性
系数
Tir 、单一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系 数
表 4 滇池外海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
底泥取样点 C 层营养物含量统计
mg / kg
Table 4 The statistics of C layer nutrients content in Main
estuarine and key areas of Dianchi lake mg / kg
区域
目前昆明滇池没有总氮( TN) 和总磷( TP) 的 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值。参考滇池外海主要入湖 河口及重点区域底泥取样点底部 C 层营养物含 量,采用各疏浚区控制点 C 层平均值作为土壤污 染物 质 量 标 准 值,其 中 TN 为 800 mg / kg,TP 为 475 mg / kg,见表 4。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和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 数评价,以确定底泥的污染程度及其界限深度。 2. 1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7]
内梅罗污染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 用,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可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程度。内梅罗指数 污染评价标准见表 1。
表 1 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 Table 1 Th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soil Nemerow pollution index
样品取出后,立即封装并及时编号,在作业船 只上使用密封箱避光低温保存,及时送至指定实验 室分析。分析项目为: 重金属 Cd、Zn、Cu、Pb、Cr、 Hg 及 As,营养物 TP、TN。宝丰湾疏浚区采样点见 图 1。
1 取样点布设及样品采集 滇池宝丰湾疏浚区面积为 1. 857 km2 ,疏浚区
内取样点按照 100 m × 100 m 网格布设,共 135 个
数法及 Lars Hakanson 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疏浚区底泥进行了污染程度评价。针对底泥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确
定疏浚深度,为环保施工提供依据。
关键词: 污染底泥; 环境评价; 疏浚深度; 滇池宝丰湾
中图分类号: X53; X820.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6-2009( 2012) 02 - 0057 - 06
Key words: Contaminated sediment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Dredging depth; Baofeng bay of Dianchi Lake
滇池污染底泥疏浚及处置工程是滇池水污染 防治“十五 ”计 划 确 定 的 项 目,对 清 除 滇 池 外 海 北 部主要入湖河口及重点区域主要内源污染,改善外 海北部及各河口水域水质,恢复外海水生态环境将 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滇池污染综合治理必要的 工程措施。
污染物成分样品根据现场底泥的颜色、性状和 夹杂物等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报告进行采集,每 个取样点垂直方向采集样品共计 4 个。污染层 ( A) 1 个,在表层泥面采样; 过渡层( B) 2 个,泥面 下 0. 4 m ~ 1. 2 m 采样; 对照层( C) 1 个,在距泥面 2. 0 m 下采集样品。
收稿日期: 2011 - 07 - 17; 修订日期: 2012 - 02 - 03 作者简介: 赵海涛( 1985—) ,男,内蒙古赤峰人,助理工程师, 学士,从事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
— 57 —
第 24 卷 第 2 期
赵海涛等. 滇池宝丰湾疏浚区底泥污染程度评价及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
2012 年 4 月
表 5 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Table 5 The statistics of the physico-mechanical index
生态风险系数和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标准见表 3。
表 3 沉积物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划分标准 Table 3 Critera for degrees of the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单一重金属潜在
生态风险系数(
E
i r
)
Eir < 40
of
heavy
metals
重金属 Cd Zn Cu
Pb
Cr
As Hg
Tir
30 1
5
5
2
10 40
( 3)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RI。
n
RI
=
∑E
n =1
i r
( 4) 评价指标。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
E
i r
)
描述单一重金
属的污染程度,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RI)
描述某处多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的综合值。
该项工程能够巩固和扩大滇池污染底泥疏挖 及处置工程疏浚的效果,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协调发 展,将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一定的经 济效益[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