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中高分子的分布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考研学校选择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01、高分子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02金属材料表面物理化学、03生态环境材料、04功能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05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06纳米材料与新型能源材料、07非线性光学与磁光效应材料、08材料热物理、09表面吸附和催化、10外场作用下的传递过程
以上红色是高分子专业最为出色的大学,蓝色为较为出色的大学。当然,这只是本人的见解,仅供参考。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偏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中山大学也是。浙江大学有郑强在,水平提升很快,他是川大的弟子。最出色的应该是川大和华南理工,川大偏成型加工,塑料是他们的一大皇牌,华工的偏合成工程。西工大、武汉理工大学均体现在复合材料上比较牛,特别是武汉理工,真的是让人感到比较意外,但武汉理工在复合材料上的确又是牛,拥有一专业相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中南林学院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南华大学、株洲工学院、茂名学院、中山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工学院【海南省】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学院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理工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学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素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各大学材料专业有何不同

各大学材料专业有何不同大家好,做教育行业最真实的声意,别说现在的孩子和家长不了解大学的专业,真正做高考报考的没有几个人懂大学和专业,所以我用十分钟时间给大家绝对的干货。
每个学校的学科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专业名称,教材和培养方向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国高校的的材料科学工程中,西安交大的材料和科学工程是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有冶金和陶瓷材料。
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是航空航天,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西南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济南大学是建筑材料,比如水泥、玻璃、瓷砖。
东北大学是金属材料。
武汉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是耐火材料。
那么,现在的吉林大学是汽车领域材料,河南工业大学是磨料模具,超强超硬材料。
北京化工、南京工业、青岛科技是高分子材料,比如纤维塑料和橡胶,天津工业大学和东华大学是纺织材料。
浙江理工大学是丝绸材料,中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是有色金属材料,而长安大学是公路机场材料,大家看一下的材料科学工程。
每个学校,它的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能源动力工程,我们再举个例子,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东北电力和长沙理工,上海电力,南京工程,它是电厂方向。
比如锅炉汽轮机,河海大学包括我们的华北水利水电、西安理工、三峡大学、南昌工程是水洞方向。
包括水轮机。
湖南大学、燕山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理工大学是原机械部高校,侧重于内燃机。
北京航空航天,是航天发动机。
长安大学,它的能源动力侧重于车用发动机,大连海事,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是船舶动力方向。
江苏大学是农机方向,包括流体机械喷灌,电泵等等。
上海海洋大学是水产高校,那他水产保鲜离不开冰冻冷藏吗?它的能源动力侧重于制冷空调冷链,包括制冷工程安装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是冶金炉,北京工业、河南工业大学是暖通空调。
兰州理工是流体机械和流体传动。
西北工业大学是三航,航天动力、航海,水下兵器,所以我们发现能源动力材料科学工程。
每个学校它都发展方向都是不一样的。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
为了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减少污染和消耗,高分子材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工程专业则是涵括了建筑、电子信息、天文地理等多方面的工程经济学科。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迅速,许多学校已设置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力图培养高科技、高素质的前沿性人才,以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需求。
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概念及现状,并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现状;发展前景一、简析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及其发展现状(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演变过程高分子材料又称为聚合物材料,它是高分子化合物和其他添加剂混合构成的单元共价构成。
早在1953年,我国就设置了高分子类专业,很多高校陆续设置了高分子类专业,比如:化学纤维、高分子化学、复合材料等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高分子材料和工程专业的结合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了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和工程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教育部于1998年将与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称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这一历史性的创新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期望我国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有很好的研究和突破。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有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等理论知识,力图造利于我国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我国新领域的开发、研究,增强国力,在世界经济中站稳脚跟。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材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到日常使用的毛巾、鼠标、油漆,大到汽车轮胎、防弹衣,玻璃钢等等,都在不断满足着人们的种种需求。
我国的高分子材料的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很低的阶段,高分子材料的生产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高分子材料的品种、制造工艺、技术等等都远远比不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资源的浪费和低利用率,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等等都亟待解决。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行业论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赵长生,顾 宜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编者按:根据作者在2007年高分子年会上的报告整理。
作者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对该领域的发展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演化过程 我国高分子类专业设置始于1953年,是从化学和化工类专业中形成和分离出来的。
理科高分子化学教研室始建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工科的塑料工学教研室则建于成都工学院(今四川大学)化工系。
最早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的。
而最早的高分子化工系始建于成都工学院。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高校中陆续设置的高分子类专业是:高分子化学、塑料工学(塑料工程)、合成橡胶、橡塑工程、化学纤维、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三级学科专业) 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高分子材料相关的工科类专业统一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将理科类的高分子专业并入材料化学专业或化学专业;将高分子化工专业并入化学工程专业。
使高分子材料类专业的办学口径拓宽到二级学科。
目前,仍有部分院校沿用旧名称或专业方向。
四川大学和青岛科技大学还建立了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布点 到2007年,全国共有142所院校(所)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
专业设置院校数按主管部门分类统计为:教育部17所,省属117所,国防科委5所,科学院1所,侨办1所,民族事委1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招生布点除青海、西藏、内蒙、云南没有外,在全国其他28个省、市、自治区均有。
按招生院校所在省份统计有:江苏16所,山东12所,湖北11所,辽宁10所,河北9所,北京市8所,浙江7所;安徽7所,陕西7所,湖南7所,黑龙江6所,江西6所,上海5所,广东5所,河南5所,吉林4所,四川3所,山西3所,福建2所,新疆1所,广西2所,宁夏1所,重庆1所,贵州1所,海南1所,甘肃1所,天津1所,天津1所。
高分子化学学科排名

高分子化学学科排名高分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高分子化学的研究涉及到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等方面,为新材料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基础和支撑。
由于高分子化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因此在综合排名中常常位居前列。
在实际应用中,高分子化学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如塑料、橡胶、纤维等,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的产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分子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电子产品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高分子化学的研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高分子化学的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
这些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在自然界中迅速分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高分子化学学科的排名中,美国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常常位居前列。
这些学校在高分子化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优秀的研究团队,为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也在高分子化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研究成果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高分子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高分子化学学科的排名也反映了学校在高分子化学研究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分子化学在新材料的研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高分子化学学科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高分子材料概况

什么是高分子材料说起高分子材料,普通人也许会觉得高深莫测,其实我们身边到处都是它们的身影。
我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与高分子材料息息相关。
无论是作为食物的蛋白质还是作为织物的棉、毛和蚕丝等等,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就连人体本身,基本上也是由各种生物高分子构成的。
我国在开发天然高分子材料方面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之所以称为高分子,就是因为它的分子量高,常用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
例如竹、棉等是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的分子量足够高的有机化合物。
橡胶、纤维、塑料是我们常见的高分子。
橡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现已成为汽车等行业最重要的原料;纤维可用于飞机机身涂料或者重新纺丝制成人造丝织物等,在人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塑料就更常见了,用途更为广泛,平时我们日常生活所有的水杯、门窗,各种电子产品的外壳等都是用塑料做的。
高分子的种类很多,如导电高分子、高分子半导体、光导电高分子、压电及热电高分子、磁性高分子、光功能高分子、液晶高分子和信息高分子材料等;还有如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分离膜、高分子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及人工脏器等,此外还有生物功能和医用高分子材料,如生物高分子、模拟器、高分子药物及人工骨材料等。
在21世纪,高分子材料将与我们更加“亲密无间”,将为各行各业的发展“铺路架桥”,如道路交通、房屋建筑、医药工程、航天航海等,许多行业技术上的可行性和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都要依赖于高分子材料的开发。
如人造器官的研制方兴未艾,它的生长必须有适宜的高分子材料作支撑。
怎样让汽车、飞机减轻重量,从而使之灵活轻便并大大省油,这也由高分子材料说了算。
如今汽车车身与车壳结构材料中已有50%用了高分子材料,在21世纪将达到70%—100%。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高分子材料企业主要有:美国陶氏化学、德国巴斯夫公司、韩国LC化学、台湾长兴化工、宝沽公司、美国杜邦公司、日本住友公司等。
高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ppt课件

15
1.2.2 高分子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2023/12/22
高分子物理
16
高聚物分子量大小以及结构的不同,所采用
的测量方法将不同;
不同方法所得到的平均分子量的统计意义及
适应的分子量范围也不同;
由于高分子溶液的复杂性,加之方法本身准
确度的限制,使测得的平均分子量常常只有
数量级的准确度。
2023/12/22
高分子物理
17
类 型
方 法
适用范围
化学法
端基分析法
3×104以下
Mn
绝对
冰点降低法
5×103以下
Mn
相对
沸点升高法
3×104以下
气相渗透法
3×104以下
膜渗透法
2×104~1×106
Mn
绝对
光散射法
1×104~1×107
Mw
相对
热力学法
光学法
动力学法
色谱法
2023/12/22
超速离心沉降平衡法 1×104~1×106
基和端羧基,以计算分子量。
2023/12/22
高分子物理
20
⑵计算公式:
W
M
n
ne
n
Z
W Z
M
ne
——试样重量
W
n——试样摩尔数
n——试样中被分析的端基摩尔数
e
Z——每个高分子链中端基的个数
⑶ 特点:
①可证明测出的是 Mn
②对缩聚物的分子量分析应用广泛
③分子量不可太大(<3万),否则误差太大
N i/ M i
i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与现状背景介绍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指研究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应用的学科领域。
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其应用范围涉及航空航天、医药、电子、新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分子材料制造领域不断推陈出新,高分子材料国内市场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了理工科生们极具吸引力的一个专业方向。
专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制造高分子材料以来,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加工、应用技术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我国高校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最初的少数学科到现在的全国涵盖几十所高校的学科方向。
随着社会对高分子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在我国的大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大学相继开设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及研究生专业,专业方向逐步丰富,如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等。
目前,我国高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较为成熟,专业方向不断拓展。
同时,相关行业和企业对此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我国理工类专业中最具前景的专业领域之一。
专业现状目前,在我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
该专业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学院设置我国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主要分布在理工类学院,这些学院通常所属于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和生物系等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同时也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其学科均较为广泛,涉及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高分子材料结构特性、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高分子材料物性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科研成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科研成果通常涉及从材料制备到加工、工艺以及应用等全方位的研究。
高分子材料研究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质、复合改性技术、功能材料合成以及高效加工和成型等多个方向。
目前,许多高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全国高校中在高分子领域领先:
工科:
偏合成的:浙江大学(国内高分子鼻祖,尤其在合成方面)、华东理工、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
偏加工和应用的:四川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理科:
偏合成的:北京大学(好像北大遥遥领先,其他象南开、南京大学明显差一些);
偏性能形态研究的:中科院北化所(明显领先)、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上述为网上摘录,不一定全面
简单评述下
浙江大学是出高分子院士最多的学校。
北京大学合成做的好,特别是高分子液晶。
复旦大学的研究偏向理论研究,有杨玉良和江明两位院士,实力不凡。
上海交通大学也有新评上一个高分子方面的院士:颜德岳
华南理工和北京化工大学研究领域较广,在橡胶、塑料、纤维方面做的都不错。
华南理工大学有3位中科院院士程镕时、姜中宏生、曹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导师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7人;高分子加工实力很强的。
在全国排前3名。
四川大学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是做塑料的加工改性,实力虽有下滑,但仍然很强,毕竟其根基很厚。
东华大学的研究重点在纤维方面,建有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近几年尤其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取得长足发展,筹备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就是主要面向这个方向,现有院士三名。
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和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共同建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长春应化所在一直是在做合成方面比较强。
化学所在前两年还有个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不过现在降格为中科院的重点实验室了。
所以化学所的合成和加工做的都还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在高分子方面主要的特色是其橡胶,2003年建成了教育部橡塑工程重点实验室,也是多年来对青岛科技大学研究工作的肯定。
研究的方向很多,大的方面大概一下几个:
树脂合成(环氧,丙烯酸,聚苯,聚酯等每个方向都很多);
塑料/纤维加工(加工工艺川大最强的,模具和机械华南理工及北化都不错);
生物医用高分子(华东理工等);
高分子理论及表征(中科院化学所及南京大学最强);
民/军用高性能纤维/树脂以及复合材料/特种纤维/纤维改性(东华大学);
液晶高分子(吉大,北大,北科大等);导电高分子(化学所等);
纳米高分子(化学所);
碳纤维/碳纳米(北化,清华);
有机硅,氟系(化学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