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合集下载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引言在计算机网络中,负载均衡是一种分配网络流量的技术,通过将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性能。

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的一系列策略和技术,用于实现负载均衡功能。

本文将介绍负载均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解决方案。

负载均衡的基本原理负载均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将用户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使得每个服务器的负载相对均衡。

负载均衡可以在多个层面进行,包括应用层、传输层和网络层。

应用层负载均衡应用层负载均衡是在应用层上进行的负载均衡。

它通过解析用户请求的内容,如URL、报文头等,来进行请求的分发。

常见的应用层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随机、最少连接等。

传输层负载均衡传输层负载均衡是在传输层上进行的负载均衡。

它通过解析传输层协议的头部信息,如TCP头部中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等,来进行请求的分发。

常见的传输层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源IP哈希、最少连接等。

网络层负载均衡网络层负载均衡是在网络层上进行的负载均衡。

它通过解析网络层协议的头部信息,如IP头部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等,来进行请求的分发。

常见的网络层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一致性哈希等。

常见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根据负载均衡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常见的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可以分为硬件负载均衡和软件负载均衡两大类。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使用专用的硬件设备来实现负载均衡功能。

这些设备通常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并提供了丰富的负载均衡功能。

常见的硬件负载均衡设备包括F5 BIG-IP、Citrix ADC等。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适用于对性能和可靠性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使用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功能。

这些软件可以运行在通用的服务器上,通过使用负载均衡算法来实现请求的分发。

常见的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包括Nginx、HAProxy等。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相对于硬件解决方案具有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势,适用于中小型应用场景。

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负载均衡

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是一种用于提高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关键技术。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网络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均衡每台服务器的负载,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用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原理、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以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原理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原理是通过在网络前端引入一台或多台负载均衡设备,将外部请求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均衡服务器的负载。

当一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或性能下降时,负载均衡设备会自动将请求转发到其他正常运行的服务器上,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为了实现负载均衡,负载均衡设备通常会采用两种主要的分发策略:基于连接的负载均衡和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

基于连接的负载均衡是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或目标IP地址进行分发,从而保证同一用户的请求始终由同一台服务器处理。

基于内容的负载均衡则是根据请求的内容特征进行匹配和分发,以实现更精确的负载均衡。

此外,服务器负载均衡还可以通过动态调整服务器的权重来实现更细粒度的负载均衡。

权重值越高的服务器将处理更多的请求,即分配更大的负载。

二、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在服务器负载均衡中,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最小连接数、源地址散列等。

1. 轮询算法轮询算法是最简单的负载均衡算法之一,它将请求依次分发给每台服务器。

当有新的请求到达时,请求将依次分配给下一台服务器,直到所有服务器都处理了同样数量的请求。

然后,这个过程重新开始,从第一台服务器开始分发。

轮询算法适用于负载均衡设备和服务器性能相似的场景。

2. 最小连接数算法最小连接数算法会优先将请求转发到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上。

通过实时监测服务器的连接数,并将请求发送到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可以有效地将负载均衡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可用性。

3. 源地址散列算法源地址散列算法根据请求的源IP地址,通过散列算法计算出一个哈希值,并将请求转发到对应哈希值的服务器上。

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

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

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将负载(即请求)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请求的均衡分配,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种。

1.轮询算法轮询算法是最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将请求依次分发给每个服务器,直到每个服务器都收到一次请求,然后再循环进行。

轮询算法简单且公平,适用于负载相对均衡的场景。

然而,轮询算法无法考虑服务器的负载情况,可能会导致某些服务器负载过高,影响系统的性能。

2.加权轮询算法为了解决轮询算法的不足,加权轮询算法引入了权重的概念。

每个服务器都被赋予一个权重值,权重值越高,则被分配到请求的概率越大。

加权轮询算法可以根据服务器的性能和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负载均衡。

3.最少连接算法最少连接算法是一种基于服务器连接数的负载均衡算法。

它会将请求分发给当前连接数最少的服务器,以实现负载的均衡分配。

最少连接算法适用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不同的场景,可以更加智能地分配请求,提高系统的性能。

4.IP哈希算法IP哈希算法是一种将请求根据客户端的IP地址进行哈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映射到对应的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算法。

这样可以保证同一个客户端的请求总是被分发到同一个服务器上,保持会话的一致性。

IP哈希算法适用于需要保持会话状态的应用场景,但当服务器数量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导致哈希结果的变化,影响系统的可靠性。

5.动态权重算法动态权重算法是一种根据服务器的实时负载情况动态调整权重值的负载均衡算法。

它可以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权重值,使得负载更加均衡。

动态权重算法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场景,可以更好地适应系统的动态变化。

总结起来,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包括轮询算法、加权轮询算法、最少连接算法、IP哈希算法和动态权重算法。

每种算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负载均衡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

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

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中心网络的规模和负载都得到了极大的增长。

为了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

本文将从负载均衡的定义、原理、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负载均衡的定义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Data Center Network Load Balancing),简称DCNLB,是指将网络流量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或者多个网络路径上的一项技术。

通过负载均衡技术,可以避免个别服务器或者网络路径负载过载的问题,提高整个数据中心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

二、负载均衡的原理负载均衡的原理可以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流量分发和流量监测。

1. 流量分发流量分发是负载均衡的核心。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通过运行特定的算法,将客户端请求均匀地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

常用的算法有轮询算法、加权轮询算法、最少连接算法等。

这些算法根据服务器的性能、负载情况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负载的均衡和优化用户的访问体验。

2. 流量监测流量监测是负载均衡的基础。

负载均衡器需要实时监测服务器的负载情况、网络路径的拥塞情况等,以便做出合适的负载均衡决策。

流量监测可以通过心跳检测、端口监听等方式进行,以保证系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

三、负载均衡的算法负载均衡的算法有多种,不同的算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数据中心网络中,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轮询算法、加权轮询算法、最少连接算法和一致性哈希算法等。

1. 轮询算法轮询算法是最简单的负载均衡算法之一。

负载均衡器按照服务器列表的顺序逐个分发请求,直到循环完整个列表。

轮询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公平地分配负载,缺点是无法考虑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

2. 加权轮询算法加权轮询算法在轮询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权重的概念。

服务器的权重可以根据其性能、配置等因素进行设置,负载均衡器按照权重比例来分发请求。

加权轮询算法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实际负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缺点是配置复杂度较高。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负载均衡技术综述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负载均衡技术综述*殷玮玮1+1(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93)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YIN Wei-Wei1+1(Department of Software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bingyu0046@, Received 2000-00-00; Accepted 2000-00-00Yin WW. 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4,15(1):0000~0000./1000-9825/15/0000.htmAbstract: Load balance technology based on existing network structure, provides a cheap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expanding bandwidth of the server and increase the server throughput, strengthens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increases network flex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hree aspec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ad balancing, load balancing an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n compares the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commonly us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scribes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strat egy and three kinds of scheduling methods.Key words: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the load conditions; the stat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摘要: 负载均衡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研究

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研究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增大,业务量不断增加,高可用性和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成为保证网络稳定和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负载均衡技术是一种将网络流量分配到多个处理单元上的技术。

在数据中心中,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将用户请求平衡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避免单个服务器过载,提高整体的性能和可用性。

数据中心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主要包括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负载均衡方案。

基于硬件的负载均衡方案通常使用专门的负载均衡器,例如F5系列的硬件设备。

这些设备通过使用多个网卡和处理器来分发流量,可以提供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硬件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不同的负载均衡算法,如轮询、最小连接数和基于性能的算法,将流量分配到服务器上。

然而,硬件负载均衡器需要额外的投资,并且受限于硬件设备的容量,扩展性较差。

与硬件方案相比,基于软件的负载均衡方案更加灵活和便捷。

软件负载均衡器通常是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软件,通过在服务器间分发流量来实现负载均衡。

常见的软件负载均衡器包括Nginx、HAProxy和LVS等。

软件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和调整,并且可以在普通服务器上运行,无需额外的硬件投资。

但是软件负载均衡器的性能可能受限于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

负载均衡技术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来决定。

如果数据中心对性能和可扩展性有较高要求,并且有足够的预算,硬件负载均衡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对于小型和中小型数据中心来说,软件负载均衡器是一种经济实惠且灵活的选择。

除了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负载均衡方案外,还有一些高级的负载均衡技术被引入到数据中心网络中。

例如,内容分发网络(CDN)是一种将静态和动态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更近的位置的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中心的负载压力。

CDN通常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多个缓存节点,通过请求重定向和内容复制来提供快速的内容传输。

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负载均衡技术是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网络流量和负载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容错性。

负载均衡技术在电子商务、网络游戏、云计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可以分为硬件负载均衡和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通常采用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来实现,其优点是性能高、吞吐量大、稳定性好,缺点是成本高、配置繁琐。

软件负载均衡则是在应用层或网络层上通过软件来实现,相比于硬件负载均衡,它的优点是灵活性高、部署方便、成本低,缺点是性能略低、扩展性不如硬件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的算法负载均衡的算法是实现负载均衡的核心。

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有轮询、加权轮询、最少连接、IP散列等。

轮询算法是一种简单的算法,它将请求顺序轮流分配到后端服务器上。

加权轮询算法在轮询的基础上新增了权重的概念,可以根据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性能来设置权重,从而优化性能。

最少连接算法是根据服务器当前连接数来决定将请求转发到哪台服务器上,可以有效避免服务器过度负载。

IP散列算法是根据请求的IP地址来进行散列,可以使同一IP的请求总是被路由到同一台服务器上,从而提高缓存效果和性能。

负载均衡的应用场景负载均衡技术在各种分布式系统和网络应用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子商务中,负载均衡可以将来自不同地区的请求分配到最近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在网络游戏中,负载均衡可以将不同区域和玩家分配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减少延迟和出现卡顿现象。

在云计算中,负载均衡可以帮助维护虚拟服务器的CPU利用率、磁盘I/O和网络带宽,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负载均衡技术的未来发展负载均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软硬件一体化的负载均衡技术。

硬件负载均衡器和软件负载均衡器的结合可以继承两者的优点,从而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二是负载均衡与人工智能的结合。

负载均衡 原理

负载均衡 原理

负载均衡原理
负载均衡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技术,通过将网络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增强系统的性能、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负载均衡的原理如下:
1. 请求分发:当用户发送请求时,负载均衡设备会根据特定的算法(如轮询、最少连接数、哈希等)决定将请求分配给哪个服务器处理。

2. 健康检查:负载均衡设备会定期检查每个服务器的状态和性能。

如果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负载过高,负载均衡设备会自动将流量转移到其他可用的服务器上,以确保用户的请求可以被正常处理。

3. 会话保持:负载均衡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如源IP、Cookie等)将用户的请求路由到同一个服务器上,以保持用
户会话的连续性。

这对于一些需要保存用户状态的应用程序非常重要,例如在线购物网站。

4. 扩展性和可用性:通过将流量分发到多个服务器上,负载均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用性。

当用户数量增加或流量负载过大时,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数量来应对,而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总体而言,负载均衡通过有效地分配流量和监控服务器的状态,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实现负载的均衡,
避免某些服务器负载过高而导致的性能下降。

这使得负载均衡成为构建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网络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 Journal of Software 软件学报负载均衡技术综述*殷玮玮1+1(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江苏南京210093)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YIN Wei-Wei1+1(Department of Software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Phn +86-**-****-****, Fax +86-**-****-****, E-mail: bingyu0046@, Received 2000-00-00; Accepted 2000-00-00Yin WW. Overview of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Journal of Software, 2004,15(1):0000~0000./1000-9825/15/0000.htmAbstract: Load balance technology based on existing network structure, provides a cheap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expanding bandwidth of the server and increase the server throughput, strengthens network data processing ability, increases network flex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three aspec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oad balancing, load balancing and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n compares the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commonly us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describes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strat egy and three kinds of scheduling methods.Key words: load balancing technology; the load conditions; the stat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the dynamic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摘要: 负载均衡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本文从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负载均衡技术和负载均衡算法三个方面对负载均衡做了详细介绍,对常用负载均衡算法做了优缺点比较,并对动态负载均衡算法遵循的策略和三种调度方式做了阐述。

关键词: 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状况;静态负载均衡算法;动态负载均衡算法中图法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随着大规模并行分布处理系统,特别是网络工作站机群系统的广泛应用,如何采取有效的调度策略来平衡各结点(机)的负载,从而提高整个系统资源的利用率,已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

负载均衡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服务器带宽和增加服务器吞吐量的廉价有效的方法,加强了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负载均衡的应用,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拥塞问题,能够就近提供服务,实现地理位置无关性(异地负载均衡)。

同时,这项技术还能提高服务器的响应速度,提高服务器及其它资源的利用*Supported by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 the **** Foundation of China under Grant No.****, ****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作者简介: 殷玮玮(1992-),女,河南舞阳人,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分布式计算,负载均衡.2 Journal of Software软件学报2004,15(1) 效率,避免网络关键部位出现单点失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访问质量。

1 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1.1 软件和硬件负载均衡从负载均衡采用的设备可将其分为软件负载均衡和硬件负载均衡。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相应的操作系统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DNS(Domain Name Server) Load Balance等,它的优点是基于特定环境,配置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可以满足一般的负载均衡需求。

软件解决方案缺点也较多,因为每台服务器上安装额外的软件运行会消耗系统不定量的资源,越是功能强大的模块,消耗得越多,所以当连接请求特别大的时候,软件本身会成为服务器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软件可扩展性并不是很好,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Bug 往往会引起安全问题。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我们通常称之为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幅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1]。

1.2 本地和全局负载均衡负载均衡从其应用的地理结构上分为本地负载均衡(Local Load Balance)和全局负载均衡(Global Load Balance,也叫地域负载均衡),本地负载均衡是指对本地的服务器群做负载均衡,全局负载均衡是指对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地理位置、有不同网络结构的服务器群间做负载均衡。

本地负载均衡能有效地解决数据流量过大、网络负荷过重的问题,并且不需花费昂贵开支购置性能卓越的服务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避免服务器单点故障造成数据流量的损失。

其有灵活多样的均衡策略把数据流量合理地分配给服务器群内的服务器共同负担。

即使是再给现有服务器扩充升级,也只是简单地增加一个新的服务器到服务群中,而不需改变现有网络结构、停止现有的服务。

全局负载均衡主要用于在一个多区域拥有自己服务器的站点,为了使全球用户只以一个IP 地址或域名就能访问到离自己最近的服务器,从而获得最快的访问速度;也可用于子公司分散站点分布广的大公司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互联网)来达到资源统一合理分配的目的。

1.3 静态和动态负载均衡负载均衡包括静态负载平衡和动态负载平衡。

只是利用系统负载的平均信息,而忽视系统当前的负载状况的方法被称为静态负载均衡;根据系统当前的负载状况来调整任务划分的方法被称为动态负载均衡[2]。

此内容将在第3小节详述。

1.4 网络层次上的负载均衡针对网络上负载过重的不同瓶颈所在,从网络的不同层次入手,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负载均衡技术来解决现有问题。

随着带宽增加,数据流量不断增大,网络核心部分的数据接口将面临瓶颈问题,原有的单一线路将很难满足需求,而且线路的升级又过于昂贵甚至难以实现,这时就可以考虑采用链路聚合(Trunking)技术。

链路聚合技术(第二层负载均衡)将多条物理链路当作一条单一的聚合逻辑链路使用,网络数据流量由聚合逻辑链路中所有物理链路共同承担,由此在逻辑上增大了链路的容量,使其能满足带宽增加的需求。

2 负载均衡技术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将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负载均衡能够均衡所有的服务器和应用之间作者名等:题目 3的通信负载,根据实时响应时间进行判断,将任务交由负载最轻的服务器来处理,以实现真正的智能通信管理和最佳的服务性能。

目前,负载均衡技术面临三大问题:服务器的负载状况的评价、如何获取以及获取后如何处理[3]。

2.1 负载状况2.1.1 负载状况的评价负载状况的评价由三类组成:静态的、统计类的和动态的。

静态的由资源决定,可以数字化评价;统计类的只能作为网站扩充的依据;动态地使用探测结果来评价。

2.1.2 负载状况的获取由于系统中各服务器根据所有服务器的负载情况来决定新的用户访问请求的取舍,因此,各服务器必须知道其他服务器的负载状况,这要求每个服务器必须将自己的当前负载及时通知其他服务器。

探知负载状况的技术主要有3种:1)利用agent技术使用网管协议SNMP:在需要的服务器上运行设计的agent,定时通知分配器,从而得到服务器的确切情况。

2)第三方的软件:有一些第三方开发的软件可以完成这种工作,需要分配器有相应的接口,从而可以调整分配的结果。

3)自己开发软件去主动获取:最简单的集成方法就是自己去开发,由分配器去探测服务器的负载状况。

2.2 负载均衡技术根据实现层次不同,可将负载均衡技术分为如下几类:2.2.1 基于客户端的负载均衡这种模式需要每个客户程序均具备一定的服务器集群知识,在客户端运行特定的程序,该程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收集服务器群的运行参数:CPU占用情况、磁盘IO、内存等动态信息,再根据某种选择策略,找到可以提供服务的最佳服务器,将本地的应用请求发向它。

整个过程对于应用程序来说是完全透明的,所有的工作都在运行时处理。

比如,在Berkeley研究的smart client中,服务提供一个JavaApplet在客户方浏览器中运行,Applet向各个服务器发请求来收集服务器的负载等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将客户的请求发到相应的服务器;当服务器没有响应时,Applet向另一个服务器转发请求,实现高可用性。

这种技术存在明显的通用性问题,因为每一个客户端都要安装这个特殊的程序;并且,为了保证应用层的透明运行,需要针对每一个应用程序加以修改,要对代码进行重新开发,工作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技术仅适用于特殊的应用场合。

2.2.2 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如果将客户端的负载均衡层移植到某一个中间平台,形成三层结构,则客户端应用可以不需要做特殊的修改,透明的通过中间层应用服务器将请求均衡到相应的服务结点。

比较常见的实现手段就是反向代理技术。

通过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将请求按一定的策略转发给多台服务器,或者可以直接将缓存的数据返回客户端,这样的加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客户端的访问速度,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目前广泛采用的有HTTP 反向代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