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斯访谈中的间接话语策略分析
赖斯访谈中的间接话语策略分析

赖斯访谈中的间接话语策略分析作者:田叶来源:《学理论·下》2012年第07期摘要:以赖斯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实录为文本,主要研究政治人物在访谈中故意打破合作原则,通过巧妙利用模糊限制语和降低信息准确度两大语用策略,成功实现保证会话顺利进行和维护自己的“面子”的双重目的。
从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试图对隐藏在这场高端对话背后的语言策略进行批判性分析。
关键词:访谈;面子;语用模糊;打破合作原则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34-03引言《杨澜访谈录》是一档具有人文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知名的高端访谈节目。
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
主持人杨澜就嘉宾的人生经历及其当下的时事热点,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频繁互动。
在美国前国务卿康德莉扎·赖斯做客《杨澜访谈录》时,杨澜更是刚柔并用,就赖斯在任期间所作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对其连连发问,试图“在细节上探讨与检验其对某些特定事件的立场。
”在这场智慧与口才的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赖斯充分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与谋略,沉着接招,妙语连珠,意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改变话语接受方意识形态的认知,从而达到改变或提升形象的目的。
一、理论依据(一)Grice的合作原则的利用与违反Grice(1975)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互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这就是回话的合作原则。
Grice把这些原则从谈话内容的数量,质量,相关性以及谈话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包括谈话内容的信息充分性,话语的真实性,信息的关联性以及谈话方式的清晰性和简短性。
一方面来说,上述准则对会话顺利、有效地进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交际中可能会违反或蔑视这些会话准则,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Grice(1991)指出,语言使用者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会遵守会话准则:1.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例如:“我不想告诉你”;2.说话人有意识地违反某一准则,故意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上当;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准则间互相“冲突”的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4.语言使用者蔑视某一准则传递会话隐含意义。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类型理论

从赖斯的文本类型学看翻译策略的选择本类型理论中西方不同的翻译理论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
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新的翻译理论不断涌现。
20世纪70年代,德国出现了功能派翻译理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第一准则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的主要理论。
1971年凯瑟林娜·赖斯《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功能派理论思想的产生。
作为功能主义的创始人,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对于功能主义理论以及当代翻译理论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不容忽略。
二、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及其翻译策略凯瑟林娜·赖斯的文本类型学成果最早发表于1968年,它建立在德国心理学家布勒1938年提出的语言功能的“科学研究模式”之上。
赖斯的经典类型模式比较了比较语言学、符号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类型分类法及其对应的翻译策略。
最后她提出了有创见性的功能翻译观点。
按照她的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层级(见Reiss Vermeer 1984:156)。
1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分类:第一种是信息功能文本,信息功能主要是给读者传递真实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语言和风格的选择都要从属于这个功能。
此类文本注重内容,文本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这类文本包括、商业信函、货物清单、使用说明、专利说明、条约、官方文件、教材、以及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其他技术领域的专业文献等。
第二种是表情功能文本,信息方面仅作为补充,占主导地位的是审美因素。
作者选择的风格既有助于增强文本的意义,又可对读者产生审美效果。
此类文本强调的是表情型语言表达者的心境和感情的作用,因而此类文本重形式。
这类文本包括随笔、传记、纯文学、小说以及各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第三种是操作性功能文本,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试图达到的翻译的言外效果。
这一类型的文本强调的是感染型语言的“引发听者某种行动”的作用,因而此类文本重感染。
第四种是听觉—媒介文本(The Audio-medial Text),指的是非语言之外的视听、图画、电视、电台等的脚本。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

赖斯的功能翻译主义理论1 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即文本类型理论,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的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赫尔兹-曼塔利(Holz-Manttri)的翻译行为理论,诺德(Christiane Nord)的翻译功能加忠实理论9 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an Reiss)1923 年出生于德国, 著名的学者, 翻译理论家。
精通德语和西班牙语。
曾执教于海德堡大学、维尔茨堡大学和美茵茨大学。
赖斯于1971 年首次出版的《翻译批评: 潜力与制约》被认为是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前奏吴艾玲。
在这本书中她首次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了文本类型学。
赖斯在1984年和弗米尔合作出版的《翻译理论基础》4 二、赖斯文本类型翻译理论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 比较有名的有德国的奥陀# 凯德(K ade, 1964) , 他研究的是实用性文本的翻译¹, Rudo lfW a lter Jumpe lt ( 1961) 研究的是科技翻译, 尤金# 奈达(N ida, 1964) 研究的是5圣经6 翻译, Ro lf K loepfer ( 1967) 研究的是文学) ) ) 散文和诗歌的翻译¼, Ra lph -Ra inerWutheno ( 1969) 研究的是古代文献的翻译½。
赖斯经过对他们的作品和翻译理论进行认真研究后发现, 他们的共同缺点是: 把自己在某一方面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推广到其它的文本翻译当中去了, 把它说成是唯一的、通用的翻译标准。
这是以偏概全, 很不科学的。
她认为,能够解决所有类型文本的方法并不存在, 所以翻译必须首先分清文本类型, 以文本类型选择翻译手段。
文本类型学不仅仅是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的前提和依据, 而且也是评论翻译的标准。
格莱斯会话隐含理论的语用分析——以村上春树《去中国的小船》中对话为例

村 上春树 小说 中的对话 十分简洁 、精彩 且富有 内涵 。村 上
分析 :“还真 挺严 厉的 ”一 句违背 了量 的准则 的第一条次则 ,
本 人也 曾说 :“我本来就 喜欢写对话 ,从 未感到过 辛苦 。叙 事部 即听话者所 接受 的信息不足 ,因为“我”对 女孩怀有好感 ,所 以两
分 改了又改 ,但 对话部分一旦写好就不太修改 o"[31对话 是推动小 人都想 多在一 起呆一会 ,以增进 了解 。当女孩说 她必须得 回家
了一些 要求 :不要 在桌 面上乱 写乱画 ,不要往 椅子上 粘 口香 糖 。 出一句 话 。如果 违反 了关 系准 则 ,表 面上 答非所 问 ,王顾左 右
斯 的会话隐含理论 ,在此 就不再讨论 。
格莱斯 的合作原则和会话 隐含理论
第二个故事讲述 的是“我”与一个 中国女孩的交往 。上 大学
格莱斯 1967年在 哈佛大学发 表演讲《逻辑与会话 》,提 出了 二 年级 时 ,“我 ”在 打工 的地方认 识 了一个 女大 学生 ,她 沉 默寡
制约 人类交 际行为 的一条总则 (语 言交流 的参与者需 根据交流 言 ,是“我”认识 的第 二个中国人 。我们一起 工作了两个星期 ,她
形象 、刻 画人 物性 格的 ,而 无论形象的塑造或者人物性格 的凸显 又发不得。”她说。不过从 语气听得 出她满喜欢那个哥哥 。
都 离不开人 物对 白 ,可 以说人物 对 白是 文学 作品 的重要组成 部
“别 忘 了鞋 。”我 说 。
分 之 一 。[21
“鞋 ?”走五六步她笑 了 ,“啊 !灰姑 娘 !放心 ,不会忘 的。”
们怎样使 用语言理论 ,解决语义学 中无法解决 的问题 ,具有极大 晚 ,“我”约这个 中国女孩去舞厅跳迪斯科 ,我们跳 完舞后走在街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的价值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的价值
赖斯翻译批评理论的价值,赖斯以德国心理学家的语言功能理论为基础,在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一书中提出文本类型学,试图为翻译批评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
赖斯的文本类型分析和制约因素分析都是从原作向译作辐射,落脚点在译文功能的实现。
无论是以文本类型为中心,还是以目的为中心特殊功能或读者群)的翻译都要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翻译批评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翻译批评的个性范畴也就变成决定性的要素。
因而,一个适切的翻译批评只有在考虑这些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相应的客观。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摘要:据格莱斯会话原则,会话时,参与者应遵守合作原则,交谈才能进行。
在外交场合,外交人员为维护国家的国际形象和政治地位应如何巧妙回答。
本文试通过对节选的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一些有关中美两国敏感问题外交语录,从格莱斯的合作原则角度,分析温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中违背合作原则的现象及由此产生的外交隐义。
关键词:格莱斯;合作原则;违背;外交隐义一、引言早在1967 年,于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任教近30年的美国分析哲学家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在哈佛大学“逻辑与会话”(Logic &Conversation)[1]的讲演中提出了著名的哲学构想――“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这套系统的理论开创了会话交际领域。
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都有着共同的目的,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活动顺利成功的愿望。
因此,人们需要遵循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晰等原则和准则,正常的语言交流不是一系列毫无联系的话语的组合,而是说话人之间的相互合作。
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会话双方就需共同遵守一个原则,即“合作原则”。
二、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是公共关系学和语言学中的重要原则,是会话含义理论的核心,是语用学领域里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是描写和解释现实生活中言语交流行为本质的一把钥匙。
《Routledge 哲学百科全书》里写到,Grice 对会话普遍规则的概括“开了语用学的新纪元” (Baker,1998:12-3)[2]。
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包含的四个准则[3]具体阐述如下:2.1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指从交谈的当前目的出发,按需要提供适量的信息,保证会话的量充分但不多余。
在正常情况下,对话双方都会采取合作的态度,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使会话顺利进行。
数量准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为了满足当时交谈的需要,使你的话语提供足够的信息;其二,不要提供多于需要的信息。
深度访谈的语篇特点及合作技巧

深度访谈的语篇特点及合作技巧摘要:深度的高端访谈是一场智力角逐,也是语言的激烈交锋,是通过被采访者与记者的话轮转换而实现的。
用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Grice的会话合作理论,来分析此类访谈其独特的会话特点、宏观的语篇结构以及政治人物鲜明的语用策略,以此来提高记者对其语篇结构深层次的把握以及对被访者语言的敏感性,从而来提高记者深度提问的能力。
关键词:语篇分析;会话合作理论;深度访谈深度访谈是具有独特语篇特点的口头语篇形式,其中人物的对话也具有鲜明的语用策略,是一场精彩的唇枪舌剑与智力角逐。
笔者以Fox 名嘴比尔·奥瑞利(BillO’Reilly)采访美国前国务卿赖斯Rice 的访谈录为文本,来分析政治性访谈的宏观语篇结构的特点与被采访者的暗示性语用策略,以此来提高记者对访谈语篇结构深层次的把握、对语言的敏感性以及有效提问的能力。
一、深度访谈的会话特点以及宏观语篇结构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访谈与日常会话、电话交谈、演讲、辩论等属于黄国文(2001)所认为的口头语篇(spokendiscourse)形式。
同时,访谈也符合Coulthard(1977)所指出的会话(conversation)的基本特征,如对话双方在会话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即话轮转换(turn-taking)、很少出现话语重叠(overlapping)及沉默(silence)现象、会出现短暂的停顿(pauses)、围绕不同的话题(topic)组织话轮;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如提问者与回答者的角色固定、回答者对会话的持续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对话双方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话题转换并不随意、对沉默的容忍度相对低以及对时间的要求较高。
Halliday (1994)指出他建构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英语中任何口头语篇或书面语篇提供一个可供分析理论框架, 他所提出的语言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为我们分析深度访谈的宏观语篇结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
外交新闻委婉语的构建及认知

词汇手段及语义认知
词汇手段是构造外交新闻报道 概念意义 委 婉 语 主 要 的 方 式 ! 而 语 义 相 关 则 是 词语 色彩意义 行为态度 行动内容 行动目的 行动方式 其重要的原则。具体表现为: 刺探军事情报、 颠覆对方政权 潜入他国偷窃信息 间谍 贬义 敌对 上下义相关 &、 国家机密 即用外延较大的上义词代替语 管理、 处理或安 公开交换信息、 义明确具体的下义词, 以引起较好的 外交官 中性 协调双方关系 合作 排国际关系事务 交流意见 联想, 达到委婉和模糊的目的。如: 平与发展事业,共同构建持久和平、 由表中可 华君铎大使表示: “印 度 不 应 (& ) 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 见, 使用 “间 谍 ” 一词, 表现出强烈的 把中国看做对手, 而应看做具有共同 这里用 “发 展 中 国 家 ” 代替 “落 后 贬义色彩,指责行为是违反国际准 区域和全球利益的伙伴” 。! “对手” 的 国家” 。 “落后” 就是欠发达, 据此引申 则,是对其身份和行为的明确指控; 词 典 义 为 “竞 赛 的 对 方 ” , “或 特 指 本 为 “发 展 中 ” , 表示这些国家正在发展 而 “不 符 合 外 交 官 身 份 ” 一语, 是对 领、 水平不相上下的竞赛对方” 。 "此 中 ! 有 望 发 展 到 发 达 国 家 的 水 平 ! 这 样 “外 交 官 ” 所 应 具 有 的 概 念 意 义 和 色 处 “对 手 ” 实代指 “敌 人 ” , 该大使的话 的委婉表述体现了对经济不发达国 彩意义的否定, 即不合作、 不管理、 不 语含义是中国和印度不是国家利益 家的礼貌和尊重,避免了鄙视之嫌。 处理或安排国际事务, 不协调双方关 相冲突不能相容的敌手。 类似的表述还 有 “南 北 对 话 ” 即 用 系等, 是对行为与职务要求吻合度的 美国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伦对 (’ ) 代替 “经 济 不 发 达 国 家 ” 用 “北 ” 否 定 , 说明行为是失职或失态, 批评 新 闻 界 说 , 伊 朗 政 府 最 近 的 声 明 表 “南 ” 代替 “经济发达国家” 。这是由经济不 强度自然就弱化了。 明, 它试图让其核问题产生的紧张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赖斯访谈中的间接话语策略分析以赖斯在《杨澜访谈录》中的访谈实录为文本,主要研究政治人物在访谈中故意打破合作原则,通过巧妙利用模糊限制语和降低信息准确度两大语用策略,成功实现保证会话顺利进行和维护自己的“面子”的双重目的。
从语用功能角度出发,试图对隐藏在这场高端对话背后的语言策略进行批判性分析。
标签:访谈;面子;语用模糊;打破合作原则引言《杨澜访谈录》是一档具有人文和国际化特色的国内知名的高端访谈节目。
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
主持人杨澜就嘉宾的人生经历及其当下的时事热点,与采访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频繁互动。
在美国前国务卿康德莉扎·赖斯做客《杨澜访谈录》时,杨澜更是刚柔并用,就赖斯在任期间所作的一系列重大决定对其连连发问,试图“在细节上探讨与检验其对某些特定事件的立场。
”在这场智慧与口才的博弈中,我们可以看到,赖斯充分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智慧与谋略,沉着接招,妙语连珠,意图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甚至改变话语接受方意识形态的认知,从而达到改变或提升形象的目的。
一、理论依据(一)Grice的合作原则的利用与违反Grice(1975)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互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必须遵守的原则,这就是回话的合作原则。
Grice把这些原则从谈话内容的数量,质量,相关性以及谈话方式等方面进行归纳,包括谈话内容的信息充分性,话语的真实性,信息的关联性以及谈话方式的清晰性和简短性。
一方面来说,上述准则对会话顺利、有效地进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语言使用者在会话交际中可能会违反或蔑视这些会话准则,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Grice(1991)指出,语言使用者在以下四种情况下不会遵守会话准则:1.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准则,例如:“我不想告诉你”;2.说话人有意识地违反某一准则,故意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上当;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准则间互相“冲突”的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4.语言使用者蔑视某一准则传递会话隐含意义。
说话人故意不遵守某一条准则,即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一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蔑视了某条准则,但目的不是中断交谈,而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某种新信息或者某种会话隐含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第二种和第四种情境下对Grice合作原则的利用与违反。
(二)会话含意在Grice看来,从遵守和违反“合作原则”这个逻辑起点出发,我们就可以推导出会话含意理论。
因而会话含意分为两类:一般性会话含意和特殊性会话含意。
一般性会话含意是指遵守合作原则,不需要依赖特定语境就能获取的会话含意。
反之,特殊性会话含意是指违反合作原则,需要依赖特定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含意[1]56。
(三)面子理论和语用模糊布朗和列文森将面子定义为“听话人的公众形象”或“自我感知”(Brown & Levinson,1987)。
同时,“面子”可以划分为两种:正面面子和负面面子。
正面面子即获得他人的尊重和欣赏的愿望;负面面子即获得行动自主权的愿望。
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这类现象[2]。
其运作手段包括增强话语理解的语境依赖性,扩大话语的解释范围,扩大表达方式与概念之间的距离等。
赖斯在接受杨澜访谈的过程中,多次打破Grice的合作原则,并大量运用语用模糊手段,以维护自己的特定政治立场。
同时也保全自己的颜面,顺利逃避敏感话题。
二、语料分析(一)语料背景本文所选语料是美国前国务卿康德莉扎·赖斯在2011年8月做客《杨澜访谈录》的访谈实录。
在这次访谈中,主持人与嘉宾不但共同回顾了赖斯的成长历程与人生经历,并就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敏感而又重大的政治话题进行了探讨。
在访谈中,赖斯将自己傲人的口才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巧妙运用语言策略,化不利为有利,将主持人杨澜抛给她的一个个难题斩入麾下。
(二)赖斯在访谈中运用的語用策略分析1.使用模糊限制语一般来说,语言具有以下两种功能:传达信息和维持互动。
根据会话中的毗邻应对(adjacencypair)原则,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需做出回应。
但是在实际会话过程中,提问方所提出的问题可能被拒绝或得到模棱两可的回应[3]。
通常说来,为了使谈话顺利进行,谈话双方都应尽力遵守会话合作原则。
但是在采访中,当主持人提出尖锐问题,要求受访者对某一备受争议的事件给出明确表态时,受访者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同时又确保谈话继续顺利进行,通常会故意违反Grice的会话合作原则,提供一些不确定或不相关的信息,从而委婉拒绝回答或避免直接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在以下这段访谈中,赖斯在自己的面子受到威胁时,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企图为自己开脱。
Y: so, even today, you could have made the same decision once again.我们先来探讨一下杨澜这个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美国对伊拉克战争获胜五个月后,跟随美军进入伊拉克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美国核查小组不得不宣布:他们并未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8年3月,美国总统布什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曾说道:“我在整个总统任期内最大的遗憾,就是有关伊拉克的情报错误……”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杨澜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对赖斯来说的确是一块烫手的山芋。
但作为一名老道的政治家,赖斯轻车熟路地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中,化险为夷。
L: Saddam Hussein was a cancer in the Mid-east, and the Mid-east is better off without him, and a different place. And I can not imagine what a terrible scene in Baghdad might look like with Saddam Hussein. I’m quite certain he would have done many more monster things than Muammer Gaddafi.開篇赖斯就将萨达姆比喻为中东的毒瘤,言下之意为美国对伊拉克动武,是为中东大局着想,是为中东人民造福。
接着,赖斯又使用模糊限制语”I can not imagine(我无法想象)”使得自己说话内容的精确性含糊起来,从而产生更多的解释。
也使自己所推测的萨达姆继续领导下的伊拉克惨状更加摄动人心。
然后将萨达姆与当前备受争议的强权领导人进行对比,并断言,萨达姆的凶残行为,较之卡扎菲,有过之而无不及。
言外之意为美国决定对伊拉克动武的决定并没有错,因为这一决定是帮助伊拉克人民推翻恶魔般的统治者——萨达姆。
这一决定是为了阻止萨达姆继续在伊拉克实行独裁统治,是将伊拉克人民从萨达姆的魔爪下解放出来。
显然,短短一段话,赖斯不但礼貌地拒绝了直接回答杨澜的提问,而且巧施妙计,把所有的骂名推向萨达姆,一计金蝉脱壳,为美国挽回颜面的同时,也暂时地替自己解除困境,使得谈话得以继续顺利进行。
但是作为一名对观众,对节目负责的优雅而又不失犀利的主持人,杨澜对于美国越过安理会直接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一备受国际社会谴责的强权事件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继续追问:Y: But you know, the Iraq War took many lives of American soldiers as well as local civilians, and also caused the doubt of US’s credibility worldwide because of the legitimacy of starting the war. In retrospect, do you have any regret at all? Especially when, people, families of these soldiers come to you to protest, even sometimes, in the shocking way.既然赖斯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动机来为萨达姆作为幌子开脱,为真正挖掘出事件的真相,杨澜另施一计,从美国本国人民的态度出发,再将赖斯一军,逼问她面对国内的质疑、猜测,面对战亡战士的家属的反动示威,作为决策者,赖斯有没有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过一丝遗憾。
L: It is not easy to be a decision maker. That, you don’t always have perfect informa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 you sometimes get may not even be correct, that you operating under a great deal of time pressure, and that you don’t have an option to say: “ well, we are not going to make a decision, you have to make a decision. …,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in doing that.显然,此时的赖斯又在轻车熟路地为自己找借口。
在会话一开始,她就打破Grice的合作原则,违反数量,相关性,谈话方式等准则,提供大量的不相关的信息。
首先,她说道,做一个决策者并不容易,因为很多时候信息来源不是那么准确。
事实上,她这是在隐射布什所提到的关于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错误。
因为这一轮谈话针对的是美国本国人民的态度,作为美国领导人物的赖斯,即使不认同,也只能把苦咽进肚子里,顺应民意,变相地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或许有考虑不周之处。
但是,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赖斯显然不愿在公开场合,直接承认自己的过失。
这时候她为自己找的替罪羊是情报错误和形势所逼。
但问题是,赖斯的这一段长篇大论,没有任何一句话正面提及她是否为自己所做的决策而感到遗憾。
相反,她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穷极所有为自己找借口,使自己的决策变得合情合理,挽回自己的颜面与声誉。
2.降低信息精确度作为交际策略,实现语用含糊的另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选择合适的语言来扩大话语表达方式与其概念之间的距离[1]84,即用比较委婉的话语来代替当事人不愿提及的比较尴尬的或会使发话人面子受损的话题。
这样不但可以使得某些话语更容易被接受,同时也可以加强其特殊语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