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第四版)答案chapter3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四版答案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四版答案【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白中英第四版)】算机可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是根据计算机的效率、速度、价格、运行的经济性和适应性来划分的。
2.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主要设计思想是: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主要组成部分有: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3.存储器所有存储单元的总数称为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每个存储单元都有编号,称为单元地址。
如果某字代表要处理的数据,称为数据字。
如果某字为一条指令,称为指令字。
4.每一个基本操作称为一条指令,而解算某一问题的一串指令序列,称为程序。
5.指令和数据的区分:取指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而在执行器周期中从内存读出的信息流是指令流。
6.半导体存储器称为内存,存储容量更大的磁盘存储器和光盘存储器称为外存,内存和外存共同用来保存二进制数据。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在一起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它用来控制计算机及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适配器是外围设备与主机联系的桥梁,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转换器,使主机和外围设备并行协调地工作。
7.从第一至五级分别为微程序设计级、一般机器级、操作系统级、汇编语言级、高级语言级。
采用这种用一系列的级来组成计算机的概念和技术,对了解计算机如何组成提供了一种好的结构和体制。
而且用这种分级的观点来设计计算机,对保证产生一个良好的系统结构也是很有帮助的。
8.因为任何操作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也可以由硬件来实现;任何指令的执行可以由硬件完成,也可以由软件来完成。
实现这种转化的媒介是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9.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吞吐量、响应时间、利用率、处理机字长、总线宽度、存储器容量、存储器带宽、主频/时钟周期、cpu执行时间、cpi、mips、mflops.第二章2.[x]补 = a0. a1a2?a6解法一、(1)若a0 = 0, 则x 0, 也满足x -0.5此时a1→a6可任意(2)若a0 = 1, 则x = 0, 要满足x -0.5, 需a1 = 1即a0 = 1, a1 = 1, a2→a6有一个不为0解法二、-0.5 = -0.1(2) = -0.100000 = 1, 100000(1)若x = 0, 则a0 = 0, a1→a6任意即可[x]补 = x = a0. a1a2?a6(2)若x 0, 则x -0.5只需-x 0.5, -x 0[x]补 = -x, [0.5]补 = 01000000即[-x]补 01000000a0*a1*a2?a6?1?01000000a0*a1*a2?a6?00111111a0a1a2?a6?11000000即a0a1 = 11, a2→a6不全为0或至少有一个为1(但不是“其余取0”)3.字长32位浮点数,阶码10位,用移码表示,尾数22位,用补码表示,基为2(1)最大的数的二进制表示e = 111111111ms = 0, m = 11?1(全1)表示为: 11?1 011?110个21个即:229?1?(1?2?21)(2)最小的二进制数e = 111111111ms = 1, m = 00?0(全0)(注意:用10….0来表示尾数-1)表示为: 11?1 100?010个21个即:229?1?(?1)(3)规格化范围正最大e = 11?1, m = 11?1, ms = 010个 21个即:229?1?(1?2?21)正最小, ms = 010个20个即:2?29?2?1负最大 ms = 110个 20个(最接近0的负数)即:?2?29?(2?1?2?21)负最小e = 11?1, m = 00?0, ms =110个 21个即:229?1?(?1)??2511规格化所表示的范围用集合表示为:[2?29?2?1 ,229?1?(1?2?21)]?[229?1?(?1)??2511,?2?29?(2?1?2?21)](4)最接近于0的正规格化数、负规格化数(由上题可得出)正规格化数 e = 00?0, m = 100?0, ms = 010个 20个2?29?2?1负规格化数 e = 00?0, m = 011?1, ms = 110个 20个?2?29?(2?1?2?21)4(1) 27?0.011011?0.11011?2?164阶补码: 1 11尾数补码: 0 1101 1000机器数: 1110 1101 1000(2) ?2764??0.01101?1?0.11011?02?1阶补码: 1 11尾数补码: 1 0010 1000机器数: 1110 0010 10005.(1)x+y = 0.11110无溢出x+y = 0.00110无溢出(3)x = -0.10110x+y = -0.10111无溢出6.(1)x = 0.11011溢出(2)x = 0.10111x-y = -0.00100无溢出(3)x = 0.11011溢出7.(1)原码阵列x = 0.11011, y = -0.11111符号位:x0⊕y0 = 0⊕1 = 1[x]原 = 11011, [y]原 = 11111[x*y][x*y]补 = 1,00101,11011(直接补码阵列不要求)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x]补 = 0 11011, [y]补 = 1 00001乘积符号位单独运算0⊕1=1尾数部分算前求补输出│x│=11011,│y│=11111(2) 原码阵列x = -0.11111, y = -0.11011符号位:x0⊕y0 = 1⊕1 = 0[x]补 = 11111, [y]补 = 11011[x*y]补 = 0,11010,00101直接补码阵列[x*y]补 = 0,11010,00101(直接补码阵列不要求)带求补器的补码阵列【篇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第四章_庞海波】>1.解释下列概念主存、辅存、 cache、 ram、 sram、 dram、rom、 prom、 eprom、 eeprom、 cdrom、 flash memory 答:主存:与 cpu 直接交换信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器。
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基础(第四版)答案chapter2

CHAPTER 2© 2008 Pearson Education, Inc.2-1.*a)b)c)2-2.*a)=b)=1Verification of DeMorgan’s TheoremThe Second Distributive LawXYZ X Y Z++=X YZ +X Y +()X Z +()⋅=XY YZ XZ ++XY YZ XZ++=XY XY XY++X Y+XY XY +()XY XY +()+=X Y Y +()Y X X +()+=X Y+=AB BC AB BC +++AB AB +()=BC BC +()+B =A A +()B C C +()+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c)=d)=2-3.+a)= b)=c)== 2-4.+Given: Prove:=B B +1=Y XZ XY ++X Y Z++Y =XY XZ ++Y X +()=Y Y +()XZ +Y =X XZ ++Y =X X +()X Z +()+X =Y Z ++XY YZ XZ XY YZ++++XY XZ YZ++X =Y YZ X X +()XZ XY YZ ++++XY XYZ XYZ XZ XY YZ +++++=XY 1Z +()XYZ XZ XY YZ ++++=XY XZ 1Y +()XY YZ +++=XY XZ XY Z Z +()YZ +++=XY XZ XYZ YZ 1X +()+++=XY XZ 1Y +()YZ ++=XY XZ YZ++=ABC BCD BC CD +++B CD+ABC ABC +BC BCD BCD CD ++++=AB C C +()BC D D +()BC CD +++=AB BC BC CD +++=B AB CD ++=B CD +=WY WYZ WXZ WXY+++WY WXZ XYZ XYZ+++WY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Y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Y WXZ Y Y +()XYZ W W +()XYZ W W +()+++=WY WXZ XYZ XYZ +++=AD AB CD BC +++A B C D +++()A B C D +++()AD AB CD BC+++=A D +()A B +()C D +()B C +()=AB AD BD ++()BC BD CD ++()=ABCD ABCD+=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0A B +,1==A C +()A B +()B C +()BCAB AC BC ++()B C +()=AB AC BC++=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d)2-8.a)b)2-9.*a)b)c)d)2-10.*a)Sum of Minterms: Product of Maxterms: b)Sum of Minterms: Product of Maxterms: c)Sum of Minterms:Product of Maxterms:2-11.a),b),Truth Tables a, b, cWXZ WXZ WX ++=WX WX +X ==AB AB +()CD CD +()AC +ABCD ABCD ABCD ABCD A C +++++=ABCD A C ++=A C A BCD ()++A C C BD ()++A C BD++===F ABC AC AB++=F ABC AC AB ++=A B C ++()A C +()A B +()++=ABC ()AC ()AB ()=F A B +()A B +()=F V W +()X Y +()Z=F W X +Y Z +()Y Z +()+[]W X +YZ YZ ++[]=F ABC A B +()C A B C +()++=XYZ XYZ XYZ XYZ +++X Y Z ++()X Y Z ++()X Y Z ++()X Y Z ++()ABC ABC ABC ABC+++A B C ++()A B C ++()A B C ++()A B C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WXYZ +++++ W +XYZ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W X Y Z +++()E Σm 1246,,,()ΠM 0357,,,()==F Σm 0247,,,()ΠM 1356,,,()==E Σm 0357,,,()=F Σm 1356,,,()=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2-16.2-17.2-18. *2-19.*a)b)c)2-20. a)b)c)ABDWXZABD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AC AD ABC++YZ XZ XYZ WXZ or WXY ()+++BD ABC ACD++WXY ZAB CDa)b)11111111111111111F XZ WY WX XYZ+++=F BD ABC ABC AD or CD ()+++=1WXYZABC Da)b)c)XY Z Σm 3567,,,()Σm 34579131415,,,,,,,()Σm 02678101315,,,,,,,()11111111111111111111Prime XZ WX XZ WZ,,,=Prime CD AC BD ABD BC,,,,=Prime AB AC AD BC BD CD,,,,,=Essential XZ XZ,=Essential AC BD ABD ,,=Essential AC BC BD,,=PrimeXY XZ WYZ WXY XYZ WXZ ,,,,,WYZ ,=Prime ABC ACD ABC ACD BD,,,,=Essential XY XZ,=Essential ABC ACD ABC ACD ,,,=F XY XZ WXY WXZ +++=Redundant BD=F ABC ACD ABC ACD+++=Prime YZ WY WZ WXZ XYZ WXY,,,,,=Essential WY WZ ,=Redundant YZ=F WY WZ XYZ ++=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2-26.2-27.2-28.+XABC D a)(1)b)(1)X W X Y ZX X X0F BD=F B D +=X 1XF BD=0X 00A 0X X BD C 1X X X XW XZ XY XX1F = W X +W Y + X Y Z F = (WZ or X Z ) + WXY + WXY F = ((W + Z) or (X + Z))X X00000a)(2)b)(2)00XXX 1X 1X X X XX111111 + (WXY or XYZ) + (W + X + Y) or (X + Y + Z)(W + X + Y)(W + X + Y) + W X Y ABCD a) F = A B C D + ABC + A C D + ABD + ABCD + BCDb) F = A C + AB + BD + AC + AB1111111111ABC D 1111111111ABCD 1111111111ABC D 1111111111111111There are other solutions depending on how ties are resolved.There are other solutions depending on howties are resolved.ABCD F = A B D + B C D + BC + AB + ACD1111111111ABC DABC DABCD1111F and F ; Cost = 181111111111111111111111EXPANDESSENTIAL PRIMESX X X X X XX 1IRREDUNDANT COVER;Cost = 17ABCD111X X X X X XX 1REDUCEABCD111X X X X X XX 1EXPANDABD111X X XX X XX 1IRREDUNDANT COVER;Cost = 13REDUCE, EXPAND,IRREDUNDANT COVER,and LAST GASP produce no lasting changes.ABD1111FINAL SOLUTION;Cost = 131111111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2-32.*2-33.Note that Letting and ,We can observe from the map below or determine algebraically that XY is equal to 0.For this situation,So, we can write 2-34.X Y ⊕XY XY+=Dual (X Y )⊕Dual XY XY +()=X Y +()X Y +()=XY XY +=XY XY +=X Y⊕=ABCD AD AD ++ABCD A D ⊕()+=X Y +X Y ⊕()XY+=X ABCD =Y A D ⊕=A BC D111111111X Y +X Y ⊕()XY +=X Y ⊕()=0+X Y⊕=F A B C D ,,,()X Y ⊕ABCD =A D ⊕()⊕=a)b)X YZH = XY + XZX YF = XY + XYProblem Solutions – Chapter 224。
c语言第四版答案第三章,《C语言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c语⾔第四版答案第三章,《C语⾔程序设计》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3.3 请写出下⾯程序的输出结果.结果:575 767.856400,-789.12396267.856400,-789.12396267.86,-789.12,67.856400,-789.123962,67.856400,-789.1239626.785640e+001,-7.89e+002A,65,101,411234567,4553207,d68765535,17777,ffff,-1COMPUTER, COM3.4 ⽤下⾯的scanf函数输⼊数据,使a=3,b=7,x=8.5,y=71.82,c1='A',c2='a',问在键盘上如何输⼊?main(){inta,b;floatx,y;charc1,c2;scanf("a=%d b=%d,&a,&b);scanf("x=%f y=%e",&x,&y);scanf("c1=%c c2=%c",&c1,&c2);}解:可按如下⽅式在键盘上输⼊:a=3 b=7x=8.5 y=71.82c1=A c2=a(说明:在边疆使⽤⼀个或多个scnaf函数时,第⼀个输⼊⾏末尾输⼊的"回车"被第⼆个scanf函数吸收,因此在第⼆\三个scanf函数的双引号后设⼀个空格以抵消上⾏⼊的"回车".如果没有这个空格,按上⾯输⼊数据会出错,读者⽬前对此只留有⼀初步概念即可,以后再进⼀步深⼊理解.)3.5 ⽤下⾯的scanf函数输⼊数据使a=10,b=20,c1='A',c2='a',x=1.5,y=-3.75,z=57.8,请问在键盘上如何输⼊数据?scanf("%5d%5d%c%c%f%f%*f%f",&a,&b,&c1,&c2,&y,&z);解:main(){inta,b;floatx,y,z;charc1,c2;scanf("%5d%5d%c%c%f%f",&a,&b,&c1,&c2,&x,&y,&z);}运⾏时输⼊:10 20Aa1.5 -3.75+1.5,67.8(注解:按%5d格式的要求输⼊a与b时,要先键⼊三个空格,⽽后再打⼊10与20。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三章

第3章[题3.1] 分析图P3.1电路的逻辑功能,写出Y 1、、Y 2的逻辑函数式,列出真值表,指出电路完成什么逻辑功能。
[解]BCAC AB Y BCAC AB C B A ABC Y ++=+++++=21)(B 、C 为加数、被加数和低位的进位,Y 1为“和”,Y 2为“进位”。
[题3.2] 图P3.2是对十进制数9求补的集成电路CC14561的逻辑图,写出当COMP=1、Z=0、和COMP=0、Z=0时,Y 1~Y 4的逻辑式,列出真值表。
[解](1)COMP=1、Z=0时,TG 1、TG 3、TG 5导通,TG 2、TG 4、TG 6关断。
3232211 , ,A A Y A Y A Y ⊕===, 4324A A A Y ++=(2)COMP=0、Z=0时,Y 1=A 1, Y 2=A 2, Y 3=A 3, Y 4=A 4。
COMP =0、Z=0的真值表从略。
[题3.3] 用与非门设计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
当输入变量A 、B 、C 、D 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入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解] 题3.3的真值表如表A3.3所示,逻辑图如图A3.3所示。
ABCD D ABC D C AB CD B A BCD A Y ++++= BCD ACD ABC ABC +++=B C D A C D A B D A B C ⋅⋅⋅=[题3.4] 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泵M L 和M S 供水,如图P3.4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 、B 、C 。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 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 点而高于B 点时M S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 点而高于A 点时M L 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 点时M L 和M S 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 题3.4的真值表如表A3.4所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33-1选择题1-5 A C B B A 6-10 C D B A C 11-15 D D C C B 16-20 B C C D D 21 A3-2填空题:1. CPU的时钟频率2.算术逻辑部件、控制逻辑部件、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3.微处理器、内存储器、总线、输入/输出接口4.静态随机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储器5.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6. 操作系统7. Universal Serial Bus8.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3思考题1.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从局部到全局存在3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这是3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
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computer System)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再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和软件,它是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实用意义,可以正常工作。
2. 微处理器主要性能指标①字长②外频③主频④倍频系数⑤缓存⑥多核心处理器⑦生产工艺⑧超线程技术3. 按照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用于存放计算机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相关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
内存储器按其工作方式的不同,又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
RAM是指在CPU运行期间既可读出信息也可写入信息的存储器,但断电后,写入的信息会丢失。
ROM是只能读出信息而不能由用户写入信息的存储器,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也不会丢失。
Cache是用来存放当前内存中频繁使用的程序块和数据块。
外存储器,又叫辅助存储器,简称外存。
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能直接和CPU进行数据交换。
当CPU 需要执行外存中的某些程序和数据时,外存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必须先送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常见的外存储器有软盘、硬盘、光盘和优盘等。
4. 外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其他设备(网卡、声卡、调制解调器、视频卡等)。
(完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高级调度与低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中级调度?【解】(1)高级调度主要任务是用于决定把外存上处于后备队列中的那些作业调入内存,并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然后再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2)低级调度主要任务是决定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将获得处理机,然后由分派程序执行把处理机分配给该进程的操作。
(3)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为此,应使那些暂时不能运行的进程不再占用宝贵的内存空间,而将它们调至外存上去等待,称此时的进程状态为就绪驻外存状态或挂起状态。
当这些进程重又具备运行条件,且内存又稍有空闲时,由中级调度决定,将外存上的那些重又具备运行条件的就绪进程重新调入内存,并修改其状态为就绪状态,挂在就绪队列上,等待进程调度。
3、何谓作业、作业步和作业流?【解】作业包含通常的程序和数据,还配有作业说明书。
系统根据该说明书对程序的运行进行控制。
批处理系统中是以作业为基本单位从外存调入内存。
作业步是指每个作业运行期间都必须经过若干个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顺序加工的步骤。
作业流是指若干个作业进入系统后依次存放在外存上形成的输入作业流;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逐个作业进程处理,于是形成了处理作业流。
4、在什么情冴下需要使用作业控制块JCB?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解】每当作业进入系统时,系统便为每个作业建立一个作业控制块JCB,根据作业类型将它插入到相应的后备队列中。
JCB 包含的内容通常有:1) 作业标识2)用户名称3)用户账户4)作业类型(CPU 繁忙型、I/O芳名型、批量型、终端型)5)作业状态6)调度信息(优先级、作业已运行)7)资源要求8)进入系统时间9) 开始处理时间10) 作业完成时间11) 作业退出时间12) 资源使用情况等5.在作业调度中应如何确定接纳多少个作业和接纳哪些作业?【解】作业调度每次接纳进入内存的作业数,取决于多道程序度。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4版) 第3章习题答案.docx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语义、语法、时序2、应用层、表示层、会活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推路层、物理层3、数据传送分层协议4、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由能特性、规程特性5、帆6、链路管理、顾定界/倾同步、流量控制、过失控制、将数据和控的信息区分开、道明传输、寻址7、在数丑销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方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无连接的网络服务9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为竭到端连接提供流量控削、过失控的、服务质量、提供可靠地信息目的地二、判断题1、Y2、N3、N4、N5、Y6、Y二、简笞趣1.什么是叫络体系结构?力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或精确定义旋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都件所应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的优点,本身由5层组城: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啊理层和敬需班路层.力的就是平安和有个全世界公用的标准来限制。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定义是什么?力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标准或约定林力网络协议.网络机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腐法,演义和同步(指事件实现中嗣序的详细说明).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民的主要切能是什么?OSI模型,即开。
式通信系W互联参考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ReferenceModel),是国SS4化组纵(iso)提出的一个试图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枢架,简林osi。
4.举出OS[参考模型和TCP/IPft股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osi是规定意义上的国际林准;tcp/ipg事实上的国际标准;现在通用的是后者;荫者是七层;后者四层;只是分层方法不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5.OSI的■一层分别处理以下I腰:(1)把传输的比特划分九倾。
啊理层(2)决定使用哪条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网络层(3)最供端到端的BR务。
大学计算机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B)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A)电子管(B)机电(C)晶体管(D)集成电路2.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曾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D)。
(A)加法器(B)微机(C)大型计算机(D)分析机3. 1939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研制成功了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D)。
(A)ENIAC (B)Z3 (C)IBM PC (D)ABC4.爱德华•罗伯茨1975年发明了第一台微机(C)。
(A)Apple II (B)IBM PC (C)牛郎星(D)织女星5.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5150。
(A)8 (B)16 (C)32 (D)646.我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兼容机(C)0520微机。
(A)联想(B)方正(C)长城(D)银河7.摩尔定律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6 (B)12 (C)18 (D)248.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B)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微处理器(B)集成电路(C)存储器(D)晶体管9.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C)化两个方向发展。
(A)科学(B)商业(C)微机(D)实用10.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A)。
(A)CPU (B)DRAM (C)CD-ROM (D)CRT11.计算机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A)、嵌入式系统三类。
(A)微机(B)服务器(C)工业PC (D)笔记本微机12.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D)组成一个计算机群。
(A)CPU (B)DRAM (C)PC (D)计算机13.(C)系统是将微机或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
(A)大型计算机(B)网络(C)嵌入式(D)服务器14.冯结构计算机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B)五大组成部分。
(A)处理器(B)运算器(C)显示器(D)模拟器15.在冯•诺伊曼计算机模型中,存储器是指(A)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