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的实证分析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

四川省旅游发展报告一、引言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近年来,四川省旅游业蓬勃发展,成为国内外游客钟爱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四川省旅游的现状、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政府、旅游业者和游客提供参考。
二、旅游资源概况四川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首先,自然景观方面,四川省地势复杂多样,山川河流纵横交错,有著名的峨眉山、九寨沟、稣里山、都江堰等景点。
其次,四川省还拥有丰富的独特动植物资源,包括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物种。
最后,四川省的人文资源丰富多元,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包括川剧、蜀绣、巴蜀文化等。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1. 旅游接待量近年来,四川省旅游接待量持续增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1.2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2. 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四川省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如交通、酒店、餐饮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消费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 旅游业发展瓶颈然而,四川省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首先,交通不便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山区和乡村地区。
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包括酒店、导游、景区管理等方面。
四、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 机遇:国内外旅游需求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普及,国内外旅游需求呈现增长趋势。
四川省作为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
2. 挑战:环境保护和文化保护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和文化保护的问题。
四川省的自然景区和历史遗迹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五、发展战略和措施为了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四川省可以采取以下战略和措施:1.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交通便利性,尤其是偏远山区和乡村地区。
2. 加大旅游设施和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增加游客满意度。
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旅游业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产业,其发展不仅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产生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行分析。
一、带动多元产业发展旅游业对经济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带动多元产业发展上。
旅游业需要涉及到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因此其产业链条较长。
当旅游景点越来越受到游客的欢迎,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将逐步壮大。
以国内热门旅游景点黄山为例,其热门景区周边的餐饮、住宿、购物等商家和服务行业相继涌现,形成了一个以旅游业为核心的大型产业生态圈。
这些服务业的壮大,不仅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和便捷的旅游体验,同时也直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创业。
二、拉动内需消费增长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内需消费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据全球智库机构欧睿国际预测,未来10年,中国人均旅游支出将出现翻番式增长。
这意味着,国内的旅游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消费增长点。
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扩大、人们对旅游消费理念的改变,都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且带动相关行业的增长。
三、提高地区生产总值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区经济生产总值(GDP)也将会逐渐提升。
当一座城市拥有了更加多样的旅游资源和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时,游客人数和消费水平也会随之增加。
这些增长对地区经济GDP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
以丽江古城为例,其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精美的文化古迹,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旅游产业群。
不仅填补了当地旅游业之外的行业需求,同时也成为了某种意义上地区的“名片”,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经济GDP。
四、增加就业岗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就业岗位也将会不断增加。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的特殊性在于其需要的不仅仅是生产离不开的人力和物力,还需要更多知识、智慧和创新力的投入,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
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年成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近年来,作为西部地区的一颗明珠,成都的旅游业经济在发展中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
本文将从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消费的规律、旅游业支撑与贡献等方面分析成都市旅游经济的运行情况。
一、旅游市场的发展1、市场规模扩大2019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达到4111.94亿元,同比增长20.93%,其中内地游客近1.14亿人次,同比增长10.42%;港澳台及外籍游客近176万人次,同比增长3.28%。
旅游总人次近1.32亿人次,同比增长10.62%。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成都市旅游市场不断扩大,成为引领西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2、市场结构优化以2019年旅游市场细分来看,会议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户外运动旅游、尝试美食旅游等新兴市场快速崛起,并且相互渗透发展,市场结构得到优化。
成都市旅游也由单一的“吃住行”商品向以文化、民俗、历史等内涵作为支撑点的精品旅游转变。
二、旅游消费的规律1、消费稳步增加根据2019年成都市的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全年接待游客1.3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111.94亿元,而旅游人均消费在3428元,变化不大。
但是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和对旅游的要求提高,成都市旅游消费的规模仍在稳步增加。
2、构成多样化在旅游消费构成中,旅游开支最大的是交通费和住宿费,占比高达30%以上;其次是购物和餐饮娱乐消费,这两者的占比均超过1/5。
而在这些消费中,住宿费和餐饮娱乐消费纷纷向高品质、个性化、文化化等方向发展。
三、旅游业支撑与贡献1、支撑企业发展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给旅游业单一行业带来了经济红利,更是推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发展。
从产业生态环节来看,旅游的高科技和普及性中小企业不断涌现,为成都市“双创”创建和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2、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成都市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和投入,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稳定经济增长,同时也对全市区域性经济发展有着积极贡献。
旅游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旅游发展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旅游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活动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和贡献。
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其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一、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旅游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就业方面。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酒店、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大量的就业提供了机会。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全球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2亿人,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同时,旅游业作为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尤其适合提供就业机会给低收入人群和边远地区。
二、旅游业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旅游业的繁荣发展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为国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旅游业作为一种高收益、高增长的产业,能够直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在全球范围内平均超过10%。
此外,旅游业还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加了GDP。
三、旅游业促进外汇收入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对国内经济有益,同时也对国际收支起到积极作用。
当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发达时,它会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消费,从而促进了外汇的流入。
外汇收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保证稳定的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
旅游业所带来的外汇收入可以用于提升国家的储备金、促进国际贸易平衡,以及支持国内的经济发展。
四、旅游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国家往往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建设。
这不仅改善了旅游者的出行体验,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基础设施的发展又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兴起,形成了良性的经济循环。
五、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与城市形象提升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人们通过旅游有机会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文化有积极的影响。
九寨沟的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九寨沟的旅游产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有多大?一、旅游带动九寨沟经济腾飞九寨沟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其秀丽的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当地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对九寨沟经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 旅游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点九寨沟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对外界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入九寨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这些收入不仅提高了九寨沟地区的财政收入,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 酒店与餐饮业的崛起众多游客的到来带动了九寨沟的酒店与餐饮业的繁荣。
从星级酒店到民宿,各式各样的住宿选择满足了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
同时,餐厅、小吃摊等餐饮场所的兴起也为九寨沟的食品服务业带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
二、旅游业对当地就业的积极影响九寨沟旅游业的繁荣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 就业机会的增加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九寨沟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不仅是旅游景区内的导游、服务员等职业,同样还有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的相关岗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这些就业机会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率的提高,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2. 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的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旅游业的需求,九寨沟地区通过各类培训机构、职业学校等渠道,培养了大量的服务人员和专业人才,提升了当地就业者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九寨沟的旅游产业不仅在经济层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努力,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九寨沟独特的生态和文化。
1. 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九寨沟脆弱的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
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了对九寨沟地区的生态保护力度,推行绿色旅游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景区内的环境进行治理和修复,降低了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成都市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自古以来就是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成都市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壮大,成为成都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探讨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为成都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的历年变化我们将对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进行历年统计,以了解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的发展走势。
根据成都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近五年来看,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6年,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为30亿美元,2017年增长到35亿美元,2018年又增长到40亿美元,2019年再次增长到45亿美元。
可以看出,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趋势明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来成都市旅游观光。
我们将分析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的构成,了解哪些方面对外汇收入的贡献最大。
根据权威机构的数据统计,成都市旅游外汇收入的主要构成包括国外游客的旅游消费、国外游客在成都市的住宿消费、国外游客在成都市的购物消费等方面。
2019年,国外游客在成都市的旅游消费占据了大部分的外汇收入,其次是住宿消费和购物消费。
可以看出,成都市的旅游业对外汇收入的贡献较大,也意味着成都市的旅游业发展对于外汇收入的增长至关重要。
1.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经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成都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成都市的旅游业是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随着成都市旅游业的不断壮大,一大批从业人员也得到了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
旅游业的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加速了当地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对成都市的实证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都市的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分析

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它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愉悦的旅行体验,还对地方经济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旅游业能够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导游、酒店服务人员、餐饮从业者到旅游商品销售者,旅游业涵盖了众多的职业领域。
以酒店业为例,一家大型酒店的运营需要前台接待、客房服务、餐饮服务、保安、维修人员等各类员工。
这些工作岗位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而且,旅游业的季节性特点也使得一些兼职和临时工作机会增加,为学生、退休人员等提供了额外的收入途径。
旅游业促进了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吸引游客,地方政府往往会加大对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新建或改善道路,能够提高交通的便利性,使得游客更容易到达旅游目的地;加强通信设施建设,可以让游客在旅途中保持良好的信息沟通;完善水电供应系统,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和游玩环境。
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生活品质。
旅游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消费不仅仅局限于门票和住宿,还包括餐饮、购物、娱乐等多个方面。
游客在品尝当地美食时,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购买特色纪念品和手工艺品,推动了地方手工业的发展;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如观看演出、体验民俗活动等,带动了文化娱乐产业的进步。
此外,旅游业还能刺激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发展。
例如,一些地方发展观光农业,游客可以参与农事体验、采摘农产品等活动,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一些工业企业开展工业旅游,展示生产过程和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旅游业有助于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形象。
一个成功的旅游目的地能够吸引大量游客的关注和好评,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的分享,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地方。
良好的形象和知名度能够吸引投资、人才和其他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
例如,一些原本不知名的小镇因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成功的旅游推广,成为了热门旅游地,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投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

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转变,旅游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1. 就业机会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维护、酒店和餐饮业的运营,到导游、司机等各类服务业岗位,都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稳定了社会就业形势。
2. 经济收入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
这些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壮大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扩大了地方财政的收入规模,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 城市形象和文化的提升旅游业的繁荣使得城市形象和文化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传播。
旅游景区的建设和规划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同时,旅游活动也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城市的文化魅力。
4. 增加外汇收入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游客来访,为国家带来了外汇收入。
这些外汇的流入可以用于进口商品、技术引进等方面,增强了国家经济的活力。
5. 推动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还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适应游客需求,酒店和餐饮行业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服务模式,提升了服务质量。
同时,与旅游业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也不断涌现,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
6.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推动区域资源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这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税收和财政收入,为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财政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用于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8.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撑,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也同时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例如,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旅游产业对GDP贡献的实证分析摘要:近年来,四川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全省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之路,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旅游总收入连续多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递增。
旅游业对四川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也进一步强化了旅游业战略支柱产业的地位。
确定旅游业的实际经济贡献,是四川省实施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
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对GDP的贡献进行回归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四川旅游产业;GDP;回归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增大,旅游业总收入和出游人数都逐年上升,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高的产业关联度,旅游产业与食、宿、行、游、购、娱等行业都有密切关系,属于多元化、跨地区、跨部门综合性强的产业,乘数效应较大,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四川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省有世界遗产5处,是国内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省份,也是国内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省份,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旅游文化是四川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业已成为四川省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加就业、惠民富民的战略性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旅游业的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越来越丰富,特别是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更为集中。
旅游业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产业边界较模糊,使得旅游统计困难重重,计算旅游产业对GDP的贡献就更为困难。
本文尝试应用计量经济分析软件,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对旅游业总收入对GDP的贡献率进行研究。
一、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一)四川省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四川省地处中国大西南腹地,横跨青藏高原东缘和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自然风光雄奇险秀,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巴蜀文化积淀深厚,革命历史遗迹可歌可泣,川菜享誉四方,川酒香飘四海,川剧独具魅力,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依托优势旅游资源,借力西部开发战略,四川省一直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与营销,四川旅游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尽管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四川旅游带来了危机,但是四川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特色发展之路,万众一心、超常努力、化危为机,实现了旅游产业整体大跨越、大提升,树立了四川旅游的新形象、新品牌,形成了推进旅游发展的新理念、新机制,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10年,四川旅游总收入达到1886.09亿元,同比增长28.1%;接待旅游者2.71亿人次,同比增长23.8%。
目前,四川正在实施旅游业“三年提升计划”,预期到2012年底,四川旅游总收入可达到2500亿元,基本实现旅游经济强省目标,初步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重要旅游胜地的目的。
(二)概念界定1、旅游总收入。
旅游收入是指旅游接待部门(或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旅游商品而获取的全部货币收入。
按照旅游收入的来源,可以将其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
国内旅游收入是指经营国内旅游业务所获得的本国货币,它来源于国内居民在本国的旅游,实质上是一部分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范畴,不会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量。
国际旅游收入是指经营入境旅游业务所获得的外国货币,通常被称为旅游外汇收入,它来源于外国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国的旅游消费,实质上是旅游客源国的一部分国民收入转移到了旅游目的国,是社会财富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转移。
它表现为旅游目的国或地区社会价值总量的增加,相当于旅游目的国或地区对外输出产品,是特种形式的对外贸易。
2、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二、旅游产业总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一)旅游产业与GDP关系本文使用1996-2010年的四川省旅游业总收入和全省GDP的数据为样本来进行分析研究。
变量设置为年度GDP值为Y,旅游产业总收入为X。
得到二者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Y与X之间存在一元线性相关关系,而且是正向相关关系。
即Y随X的增长而增长,X也随Y的增长而增长。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旅游业现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收入的增长对GDP定会是有贡献的,而GDP的增长通过提高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必将增加人民收入,从而促进经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以及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长对旅游业的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GDP与旅游业收入之间呈现出正向相关关系。
图1 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与GDP关系的散点图(二)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设四川省旅游总收入(X)与GDP(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α0 +α1X 利用EVIEWS 6.0软件中OLS对理论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为:Y = 2150.430 + 7.93393Xt = (7.673947)(22.83693)R2 = 0.973857 Adjusted R2 = 0.971990D.W = 1.742750F = 521.5253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四川省旅游总收入系数估计为7.93393,表示GDP与旅游总收入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两者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相互作用。
在1995-2010年间,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而言:每增加一单位的旅游业收入可以拉动约8个单位的GDP的增加。
一是旅游业收入本来就是构成一个地区GDP的一部分,二是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性质,比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地区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地区地貌的变化,促进了旅游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等。
(三)模型的检验当建立回归经济模型后,模型中的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能否用于解释现实的经济关系,能否运用与实践,相当关键的一步就是设定的模型能否通过检验。
1、经济意义检验。
在经济意义检验部分,从理论上说主要是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以及数值的大小在经济意义上是否合理。
结合所得的回归方程可知,四川省GDP与旅游总收入成正相关关系,该结果符合经济学的一般意义,即说明该回归方程可以通过经济检验。
2、统计意义检验。
常规的统计意义检验主要有:拟合优度检验、变量显著性检验(通过t检验)、方程显著性检验(F检验)。
从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2 = 0.973857,修正后的可决系数为Adjusted R2 = 0.971990,说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很好。
另外,由t检验:作原假设H0:α1 = 0,给定显著性水平α=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14临界值tα/2(14)=2.145。
由回归方程中的数据可得,与α0、α1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为7.673947、22.83693,回归的t统计量大于临界值,说明回归系数显著。
故应当拒绝H0:α1 = 0,也就是说,“旅游总收入”对“GDP”有显著影响。
最后,在四川省旅游总收入与GDP的一元线性回归中,由于解释变量只有一个,不存在解释变量联合影响的整体检验问题,也就不需要进行F检验。
而且,事实上,在一元回归情形下,F检验与t检验是一致的,F统计量等于t统计量的平方。
自相关检验: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DW表,当n=16,k=1时,得下限临界值dL = 1.106,上限临界值dU = 1.371,因为D.W统计量为1.742750大于dL = 1.106,小于4-dU = 2.629,根据判定区域,知不存在自相关。
异方差检验:利用White检验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异方差检验。
从检验结果可知:Obs*R-squared = 5.244917,D.W = 1.906623,F = 3.179746。
在α=0.05下,查卡方分布表,得临界值χ20.05(2)= 5.9915,Obs*R-squared = 5.24491720.05(2)= 5.9915,所以接受原假设,拒绝备择假设,表明模型的White检验不存在异方差。
因此,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可靠的,可以用来反映旅游总收入对GDP是有贡献的。
三、政策建议作为旅游目的地,四川旅游资源丰富,山川景色秀丽,旅游文化独特,有吸引力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这些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独具特色,有的是独一无二且具有垄断性的。
这些都是其独特的发展旅游产业优势,切实将旅游业作为四川省GDP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来发展,政府工作部门从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旅游业成为四川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战略支柱产业。
同时,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发展交通运输业,促进旅游地区商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地区地貌的变化,促进旅游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等。
并吸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推动当地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1-10月,四川省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到2084.87亿元,增幅达到30%,初步预计,2013年全年旅游总收入将超过2400亿元,入境旅游可望接近地震前的2007年的历史最好记录。
另一方面,对于旅游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则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旅游市场进行科学预测,合理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切勿盲目跟风投资,发展旅游产业,这样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优势和长处,将不能发挥出旅游业的经济推动作用,反而不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1] 许洪杰、李均立.海南省旅游业收入对GDP贡献的线性回归分析[J].管理观察,2009,(08):168-169.[2] 谢静.我国旅游消费支出的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1,(21):159-160.[3] 田力.四川省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6.[4] 庞浩.计量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