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港府拼死护盘揭秘

合集下载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

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8年第8期1997年,美国货币投机家索罗斯连续攻陷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诸国,接着就想把胜利扩展到整个东亚,桥头堡便是东方之珠——香港。

想要看懂香港金融保卫战,必须懂得“三栖战术”的基本原理。

说起来也很简单,攻击者在汇市、期市、股市同时发动攻击,让被进攻者顾此失彼。

三栖战术,攻击者可以任意选择股、期、汇3个攻击目标,一方面失利并不影响全局。

对防守者来说,则必须股、期、汇三栖应对,3个市场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只要一个环节被攻破,就会满盘皆输。

这是一个“连环套”,即使央行,力量也是有限的,救股市、期市,难救汇市:力保汇市又必须维持高利率,就会打击股市、期市。

索罗斯欲一举拿下香港,在攻击香港的过程中,他同时在汇市、期市、股市三市发动了进攻,使用了“三栖立体战术”的绝招。

1997年10月、1998年1月、6月和8月,索罗斯率领国际炒家先后4次进攻港币汇率、港股和恒生指数期货。

为什么索罗斯会盯上香‘:港?香港是亚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操作方便。

其实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香港资本充裕,索罗斯如,,果赌赢了,就能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再大赚一票!索罗斯认为,香港和东南亚一样,经济运行也有着致命的弱点——联系汇率制。

所谓“联系汇率制”就是将港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严格按照1:7.8的比率兑换,中国香港等发钞行有了l美元准备金才可以发行7.8元港币,说白了就是固定汇率。

联系汇率制下,等于承诺港币与美元可以自由兑换,兑换比率为1:7.8,而且有绝对保证。

这个制度一旦被打破,汇率就会失去控制,人们就会争相把港币兑换成美元,银行就会倒闭、港币就会被废弃、整个金融系统就会瘫痪、香港经济系统就会崩溃……要想拿下中国香港,最相似的类比当属中国台湾无疑。

1997年10月,索罗斯进攻中国台湾,至今仍不知道缘由,同样属于中国的台湾地区连个样子都没做就直接向索罗斯举起了白旗,17日至22日,新台币贬值3.3%,创下10年来新低。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香港血战索罗斯全揭秘!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香港血战索罗斯全揭秘!
而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巨头们在接连打败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之后,开始将目光对准了正在风头浪尖的金融之城——香港,风雨欲来,香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府如何应对这场世纪金融战争??

而此时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金融巨头们在接连打败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之后开始将目光对准了正在风头浪尖的金融之城香港风雨欲来香港政府如何应对这场世纪金融战争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香港血战索罗斯全揭秘!
1997年香港回归,国际看衰香港的声音络绎不绝,一颗浸润在西方社会百年之久的“东方明珠”如何与一个当时还相对贫困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融合?看衰、质疑、嘲讽……......

98年香港金融危机

98年香港金融危机

一场世纪末的金融战一、引子自1997年7月泰国发生货币危机,国际炒家一路横扫东南亚。

1997年10月国际炒家第一次大规模冲击港元,迄今为止,国际炒家与香港特区政府已先后交手四次。

特区政府虽然守住了港元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但付出了不菲的代价。

在前三次交手时,港府对付国际炒家的惯用手段是抽紧银根,加高利率,以增加炒家猎取和持有港元的成本。

而伴随着利率的上升,不可避免地就引发香港股票市场的暴跌。

同时,利率长期高企更使处于逆境中的香港经济雪上加霜。

1998年8月份港府与国际炒家第四次交手,港府一反前三次的惯常做法,直接与国际炒家在香港的汇、股、期三市面对面地交锋,先是以代替港府库房购买港元的名义接下了国际炒家的全部港元抛盘,更于8月14日星期五,史无前例、破天荒地直接介入香港股票市场及期市,在股票现货市场上直接吸纳炒家的大量抛盘和抛空,同时在股票期货市场大量买进当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

除去节假日,港府对股市的整个干预行动整整持续了10天,结束于8月28日的恒生指数期货合约结算日。

第四次交手虽然保持了联系汇率制并且将恒生指数推高达1200点,但港府为此也花费了大量的外汇基金并担上了干预市场的名义。

有人称港府与国际炒家之间的第四次交手是一场金融世纪大战,战役本身已足够惊心动魄、扣人心弦了,而隐藏在战役后面的内涵以及由此次战役所引发的争论和思考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二、造势1、国际炒家客观情势上,国际炒家占据一定优势:(1)自回归之后,香港经济遭受亚洲金融风暴和泡沫经济爆裂的双重打击;(2)80年代中期以来香港通货膨胀明显高于主要工业国家,但港元兑美元的名义汇率保持不变,造成港元相对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币值严重高估;(3)由于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市场对港元联系汇率的前途存有疑虑,不少香港居民和企业将大量流动资产兑换成国际货币,存入瑞士、温哥华、伦敦等,导致资本外流和港元存款不断下降,并且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4)1998年以来,香港经济的萎缩和失业率状况的恶化使得港府在维持联系汇率的政策目标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很难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点;(5)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拖累和国际投机者的连番阻击,香港的股市和楼市已较1997年高峰期平均大幅下挫五成至六成,对香港银行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构成了异常沉重的压力。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

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价值和原则199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直接入市操作,推出特别措施强化金融监管案(参见《经历两周激烈战斗昨动用65亿强力扶盘曾荫权:香港击败炒家》,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998.08.29;《坚决维护联系汇率香港金管局推出七项措施》,载《中国证券报》,1998.09.07;《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推出三十条措施》,载《中国证券报》,1998.09.08。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价值与原则【案情介绍】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为了应对国际投机“大鳄”的市场炒作,于1998年8月动用近千亿港元入市操作;1998年9月5日,为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减低投机者操纵市场使银行同业市场和利率出现动荡的机会,香港金管局推出7项技术性措施,这7项措施集中在港元兑美元的兑换保证和有关银行港元流动资金贴现方面的新措施两个方面。

1998年9月7日,为了严格治市纪律,强化金融监管,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公布了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纪律的30条措施。

这30条新措施的实施涉及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财经事务局五个机构。

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坚守自由经济的政策,并且不会在香港实施外汇管制。

曾荫权还表示,财政司的30项措施与金管局的7项措施相互配合,以增强货币及金融系统抵御国际投机者跨市场操控的能力。

【法律问题】1.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2.经济法的价值。

3.经济法的原则。

【法理分析】(一)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法学界学派林立,学说纷呈。

主要的观点有:1.经济行政法说该学说认为经济法就是经济行政法。

经济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经济管理关系兼有行政性和经济性,经济法隶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的一个分支,不构成独立的法的部门。

2.企业经济法说该学说认为经济法是调整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998年.港元保卫战

1998年.港元保卫战

1998年:港元保卫战当时,要准确地判断局势已经很难,更何况手中掌握的还是香港市民的血汗钱,曾荫权当时彻夜难眠,堂堂男子汉几度静夜落泪,叶约德承受压力之大可以想见。

曾荫权:酣战之中多次夜半饮泣1998年8月5日至7日,国际货币炒家发动了继97年10月以来对港元的第四度大规模冲击。

短短三日抛出近460亿港元(60亿美元)沽盘,港元受到自建立联系汇率以来最大规模的狙击,来势比97年10月更凶更狠。

但香港金融管理局沉着应战,不以挟息回击,而灵活使用外汇储备,抛出美元,大量买进港元,迫使国际货币炒家受损而退。

西方舆论:香港成了国际投机家的"自动提款机"金融大鳄:索罗斯港元与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实施至今已有15年之久,它以1美元兑7.75港元的汇率与美元挂钩。

1997年10月23日,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首次受到国际金融炒家狙击。

他们大量直接抛售港币以兑换美元。

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一度飚升到300%,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1000多点。

此一役,炒家们共抛售了400多亿港币,在证券市场获利数十亿港元。

尝到了甜头的投资者继续玩弄同样的手段。

1998年1月、5月,相同的一幕一次又一次在香港上映。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成了国际投机者的"自动提款机",他们一旦缺钱花了,只需在这个提款机上按几个钮。

尽管香港凭借充裕的外汇储备保住了联系汇率,但在高利率的影响之下,经济付出了高昂代价,利率居高不下,股市下跌了50%以上,楼市下跌了50%以上,经济元气大伤,至今未愈。

当年首季香港经济负增长2.8%。

进入夏季,国际炒家热炒"人民币贬值"的谣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香港乃沛公也。

人民币贬值势必沉重地打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

这一信息更加刺激了香港的股市和汇市。

加之纽约股市回软,日跌幅一度达299点,并将继续下滑;日本新政府回天无力;香港上市公司陆续宣布中期业绩,不利消息接踵而至,国泰公司50多年来首次亏损,太古、汇丰利润大幅下跌;香港市场上谣言四起,风声鹤唳,令投资者惶恐不安。

历史钩沉——1998年金融危机保卫战

历史钩沉——1998年金融危机保卫战

历史钩沉——1998年⾦融危机保卫战A股在短短⼏个交易⽇内频频重挫,跌幅之⼤史上罕见。

“灾情”引发多个部门接连发布多重利好消息紧急救市。

此情此景堪⽐1998年深陷亚洲⾦融危机的⾹港。

当年,⾯对国际投机资⾦的⼤规模沽空⾏动,⾹港政府打出多套组合拳,最终击退空头,成功保住⾹港⾦融市场。

兴业证券⾸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整理了相关资料,⼀起来回顾1998年那场⾹港⾦融保卫战。

⾹港1997-1998年股灾背景当时的东南亚国家在外汇储备尚不充分的条件下过早地放开了资本项⽬管制,但同时仍然实⾏着固定汇率制。

再者这些国家的经济基本⾯存在⼀定缺陷。

这给了索罗斯等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并开始押注各国放弃固定汇率制。

在国际超级的攻击下,各国相继放弃固定汇率制。

索罗斯有了成功经验后,开始将⽬标转向经济基本⾯更好的⾹港。

1997年10⽉第⼀次股灾:顾此失彼,稳住汇市但牺牲了股市先来看看国际投机资⾦如何整体布局、意欲对港股发动攻击。

从1997年5⽉开始,以索罗斯为⾸的炒家们设计了⼀个连环计,即通过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互动作⽤,利⽤现货和期货两种⼯具,多⽅设下陷阱。

整个狙击过程为⼀个三部曲。

第⼀部是预备期,炒家们低息借⼊港币,作为弹药,并在期货市场上抛出港币,同时沽空期指;第⼆部是造市期,⼀旦外围市场出现有利于炒家的机会,便⼤肆散布谣⾔,疯狂抛售港元,迫使港府"挟息",造成恒⽣指数暴跌,甚⾄借货抛空股票;第三部是收获期,当恒⽣指数暴跌时,空头合约平仓,炒家们带钱离去。

1997年10⽉22⽇,国际炒家开始对⾹港全线出击, ⼤举沽空港股和港汇。

⾦管局在市场上抛售美元吸纳港元。

同时,⾦管局推出加息措施,最优惠利率由8.75%提⾼到9.5%,隔夜拆息率由9%提升⾄300%。

上述这些措施稳定了汇率,但仍未能阻⽌股市⼤幅下跌。

10⽉22⽇到10⽉28⽇,恒⽣指数下跌了3343.2点,跌幅达27%。

港股市值累积损失达7000亿港元。

香江保卫战反观索罗斯狙击全过程

香江保卫战反观索罗斯狙击全过程

香江保卫战反观索罗斯狙击全过程金融不应该只是枯燥乏味不应该充斥着公式和数字从公元前2070年,用海贝交易的夏王朝到20世纪,瞬息万变的华尔街5000年间有豪杰辈出,群雄逐鹿也有阴险狡诈,儿女情长在下,窃以手中纤弱之笔为诸君勾勒这其中波澜壮阔的每一页咳咳,作为金融演义开篇第一回的主题,其实直到这两天才定下来。

一周下来,摧枯拉朽的股市已经成为所有人,不管懂不懂金融,都在谈论的话题。

明天又是交易日了,昨天又一大堆政策和小道消息出来,何去何从的这个点上,我想说点让大伙有信心的事。

于是,就有了这期,特区政府大战索罗斯军团。

话不多说,开“演”。

120世纪90年代索罗斯崛起乔治·索罗斯的大名,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应该是如雷贯耳。

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所到国家对他都恨之入骨。

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资本大鳄索罗斯,是东南亚领导人最痛恨的人1992索罗斯首次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

旗下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净赚10亿美元。

1994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1997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

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

外界推测这一战,索罗斯净赚一百多亿美元。

而到了1998年,在一波带走亚洲四小虎之后,实力空前强大的索罗斯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刚回归中国不久的香港,企图做空港币。

首次披露:惊心动魄的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5)

首次披露:惊心动魄的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5)

首次披露:惊心动魄的1998香港金融保卫战(5)以退为进回北京的当天,我就电话通知彼德,让他给奶奶和他父亲电话,让他们最好尽快到香港来一趟,因为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他们说。

我真的很不想给功德林那边打电话,只要一想起我父母就是害死孙老师的凶手,我心就跟被针刺了那般的痛。

但我想了想,还是给阿绣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要回香港了,让她好好照顾自己,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一切都得小心。

最后,我还是带了笑声跟外公外婆和父母问了个好。

挂掉电话后,我简直都恨不得抽自己两嘴巴子。

我回到香港,姑姑已经回来了。

她告诉我说,奶奶和大伯今天下午到,还问到底出什么事了。

我笑了笑,说:“很重要。

就是关于袍山的事,那边现在一切都做好了,爷爷他们已经被五奶奶带回四川了。

这个时候说不定正在峨眉山听经谈禅呢!”姑姑顿时就笑了起来,打了我一下,说:“你啊,真的就是个滑头。

对了,林良,前两天凯瑟琳给我说,她帮你物色了几个名门闺秀,说要介绍给你认识。

”我知道这肯定是彼德的主意,只好苦笑起来,说:“姑姑,现在香港的报纸一天到晚都在登我,我简直都是臭名远扬了,她们都还敢来找我?还什么名门闺秀,切~”姑姑也笑了起来,说:“那是彼德和凯瑟琳见你在香港一天无聊,害怕你闲出病来。

再说了,如果有合适的,能认识一下也还是不错的嘛。

”我真的很无语。

下午,我刚给酒店开完会,就接到姑姑的电话,说奶奶和大伯已经到了,让我上楼。

我赶紧上了楼。

刚推开门,就看见姑姑和奶奶在说着什么,姑姑还不时在大骂,也不知道在骂谁。

大伯也是一脸严峻。

我赶紧上去给奶奶和大伯问好。

奶奶摸了我的头,却挤出了笑脸,说:“林良,袍山你做得很好。

做得很好。

奶奶很开心。

我们一家都很开心。

”大伯问:“林良,那你爷爷他们的尸骸怎么处理的?”我说:“我大舅让当地政府在袍山上重新修一个很大的烈士陵园,好收殓所有袍哥的尸骸,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估计今年年底前就可以完工。

军师告诉过我,当年爷爷他们在山上的几个地方藏了两吨黄金,还有当年五奶奶她们家的一些金银珠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不住香港,我们以死谢罪”—98年港府拼死护盘揭秘金融不应该只是枯燥乏味不应该充斥着公式和数字从公元前2070年,用海贝交易的夏王朝到20世纪,瞬息万变的华尔街5000年间有豪杰辈出,群雄逐鹿也有阴险狡诈,儿女情长在下,窃以手中纤弱之笔为诸君勾勒这其中波澜壮阔的每一页是为咳咳,作为金融演义开篇第一回的主题,其实直到这两天才定下来。

一周下来,摧枯拉朽的股市已经成为所有人,不管懂不懂金融,都在谈论的话题。

明天又是交易日了,昨天又一大堆政策和小道消息出来,何去何从的这个点上,我想说点让大伙有信心的事。

于是,就有了这期,特区政府大战索罗斯军团。

话不多说,开“演”。

120世纪90年代索罗斯崛起乔治·索罗斯的大名,相信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应该是如雷贯耳。

犹太人出身,货币投机家,资本大鳄,其身家比联合国中42个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还要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索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金融战争,狙击各国货币,所到国家对他都恨之入骨。

说是在当时,如果一个外汇交易员听到消息说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大家会哈哈一笑,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一听说“Soros in!!',所有交易员会立刻跳起来,可见当时索罗斯的威名和实力。

资本大鳄索罗斯,是东南亚领导人最痛恨的人1992 索罗斯首次出手狙击英镑,击垮英格兰银行,拿下第一滴血。

旗下量子基金名声大振,索罗斯净赚10亿美元。

1994 成功狙击墨西哥比索,使整个墨西哥金融体系倒退5年。

1997 量子基金最风光的一年,在东南亚各国沉浸在资本盛宴中时,索罗斯在瞬息之间攻陷泰国,仅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暴挫逾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也随之陷入混乱。

随后索罗斯转头攻击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与泰国经济连带较深的国家,同样屡战屡胜。

外界推测这一战,索罗斯净赚一百多亿美元。

而到了1998年,在一波带走亚洲四小虎之后,实力空前强大的索罗斯将最后的目光,落在了亚洲金融中心,刚刚回归中国不久的香港,企图做空港币。

随后,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投机集团和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爆发了一场空前惨烈的香港金融保卫战。

这一经典战役,也成为现代金融史上,最激动人心和波澜壮阔的一页。

刚回归之后的香港,迎来空前考验2立体狙击理论索罗斯的秘技在描述这场大战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索罗斯的立体狙击理论。

以泰国之战为例,因为泰国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所以给索罗斯抓到了空子。

索罗斯的玩法就是,假设泰铢换美元是1:25,索罗斯首先就以抵押的方式向泰国银行借入泰铢250亿,然后索罗斯将这250亿换成10亿美元,拿在手上。

接下来,索罗斯要做的事就是让泰铢贬值。

那怎么让固定汇率的泰铢贬值呢?就是不停的向泰国银行借泰铢,再抛泰铢,最后买美元。

重复好几次之后,民众一下子就恐慌了,怎么各个银行和市场上都在抛售泰铢;而美元一下子大热,于是大家都一起去买美元。

因为是固定汇率,不管泰铢怎么跌,始终能换这么多美元,这一下子不得了,泰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我们没有美元了。

于是泰国管钱的哥们就出来说了,还是浮动汇率吧,让泰铢贬值好了,只有泰铢贬值了,美元才够卖.然后泰铢大幅贬值,从1:25一下子贬值到1:50。

这下子好了,索罗斯把手上5亿美金换成500亿泰铢,换掉欠着银行的250亿,净赚250亿泰铢,也就是5亿美元。

整个狙击泰铢过程中,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舆论渲染,精准的时间点进出,普通市民和泰国政府被玩弄于鼓掌之间,快速,凶残,无情。

索罗斯给泰国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痛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作为亚洲金融中心的香港,在索罗斯发动对东南亚的金融战争之后,就注定成为决战之地。

打不下香港,索罗斯面子上都过不去。

所以索罗斯一边在“料理”亚洲四小虎的同时,一边就曾多次试探过香港。

1997年7月中旬,1998年1月和5月,港币三次遭到大量投机性的抛售,港币汇率受到冲击,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下泻4000多点,市场极度恐慌。

西方舆论戏称,香港已经成为国际投机家的提款机。

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被舆论界戏称“任一招”,意思是说,每每金融炒家杀将过来的时候,金管局唯一的一招就是提高利率,增加金融炒作的成本,维持联系汇率。

但这种办法,本质上是饮鸩止渴,因为对于楼市的打击太大。

可以说,每抵御一次投机进攻,港府就要吐一次血。

香港金融沙皇任志刚,并非索罗斯的对手按照索罗斯等人的计划,先在汇市上抛空港元,迫使香港金管局不得不采用扯高利率的老套子,利率抬高,股市势必下跌,恒指期货也会同步下滑。

然后炒家便可在期货市场以较低的价格沽空恒指期贷,汇市股市双双获利,醉翁之意尽在恒指期货。

1998年,8月,打着如意算盘的索罗斯,终于在几次试探之后,按捺不住躁动的心,带着最强的人马和火力,卷土重来。

誓要一战终结香港。

4董建华半小时拍板港府背水一战在索罗斯布局最终一战的同时,特区政府也在苦苦思索还击之道。

时任香港特区政府财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回忆到,据香港金融局官员分析,在连番攻击之下,香港已经“大势已去”,如果港府不采取行动,恒生指数将很快直线暴跌到4000点,银行贷款利息将居于历史最高位,香港很可能在5天之内“断气”。

有一定经济学知识的朋友应该知道,香港采用的是联系汇率制度,是以7.8:1的比率钉死美元的汇率制度。

当时放在港府面前的选择不多,一是实施外汇管制,二是宣布港元兑美元的联系汇率脱钩。

你或许会问,政府为什么不干脆宣布放弃联系汇率?曾荫权在很多年以后的一封书信中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这个时候脱钩只会令港人一夜之间对港元信心尽失。

更会令股市楼市再度急泻,利率飙升,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即使长远来说,也未必是港人之福。

”强硬的曾荫权,不想放弃联系汇率,苟且偷生于是经过艰难的抉择,曾荫权做出了一个永载史册的决定:与其让香港人民的财富落入投机家手中,还不如政府入市,调用外汇储备,放手一搏。

随后曾荫权和任志刚将这一想法,汇报给了时任香港特首的董建华。

踌躇的两人没想到,董建华只花了半个小时就拍板放行。

事已至此,曾荫权心里很清楚,拿香港人民的血汗钱来搏,赢了还好;万一输了,别说引咎辞职,他们几个就是以死谢罪都是轻的。

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好走。

那一晚,曾荫权哭了一整晚。

有些时候,历史,就是需要一些人,去做一些艰难的决定。

双方的最终对决,如期而来。

决战前,港府高官曾密会中央政府,并获得了中央允许动用全国外汇储备的支持。

5世纪豪赌拉开帷幕决战香江鹿死谁手8月14日,香港政府突然出手,动用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同时进入股票市场和恒生指数期货市场大举吸纳,致使那一天的恒生指数反弹560多点,升幅达8%,以7224点收盘;索罗斯军团瞬间意外,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标榜自由市场的港府,竟然会真的入市搏杀。

不过索罗斯毕竟是老江湖,开工没有回头箭,稳住阵脚。

既然你港府已经下水,那只有小鱼大鱼一起带走了。

随后一直到24日,港府和索罗斯的炒家集团之间一直你来我往,短兵相接。

但是恒生指数慢慢的抑制住了之前疯狂下滑的势头,开始处于一种震荡的状态。

8月26日,离恒指期货的结算日还有两天。

决战之际香港证交所的交易员面色凝重8月27日,结算日前一天。

上午10时,香港股市开市。

一开始,炒家的卖盘就如排山倒海一般扑来。

在第一个15分钟内,成交额即达19亿港元;在第二个15分钟内,成交额为10亿港元。

而在收市前的15分钟,战斗进入白热化状态,成交额高达82亿港元!状态之惨烈,令场上所有交易员都目瞪口呆。

这一天,香港政府动用了200亿港元,委托10家经纪行在33家恒指成分股上围追堵截。

恒生指数报收792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扬88点,这是自97年11月4日以来的最高点。

27日晚,最终的决战即将到来。

那一晚,香港几乎无人入睡。

27日晚,整个香港,几乎无人入睡8月28日,恒指期货的结算日。

这是索罗斯做空恒生指数的最后机会,之前购买的大量看跌期货能不能赚,就看这一波了。

要注意的是,恒指期货的结算价格为这一天每五分钟恒生指数报价的平均值,因此,要抬高结算价,就必须保证恒生指数走势平稳。

要达此目的,港府必须得竭尽全力,寸土必争。

这一天,百万香港人锁定频道,眼睛紧紧盯住飞快跳动的恒生指数,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这一刻,许多香港市民都不再关心自己的财产是否缩水,真正意义上的与香港这座城市同命运共荣辱。

上午10时,决战打响。

港府与做空集团立刻在“汇丰控股”与“香港电讯”上展开激战。

炒家的抛盘气势汹汹、排山倒海,政府军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不剩,全盘买入。

开市仅5分钟,成交额即高达30亿港元!中午12时午市收市前,战斗又趋激烈,“长江实业”、“中国电讯”等多个蓝筹股被炒家疯狂抛售,滔滔股海,港府狂澜力挽。

午市收市时成交额报409亿港元。

下午开市,战况更趋严峻。

炒家的抛盘滚滚而来,港府几乎是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外汇储备,全盘吃下,全线死守,平均每分钟就有价值3.5亿元的股票易手。

下午四时整,恒生指数终于在7829点定格!惊心动魄的四个小时之后,全天交易额达到了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790亿港元!恒指期货最终以7851点结算。

在上溯总共10个交易日中,香港特区政府约动用相当于1200亿港元的外汇储备,将恒生指数上拉1169点。

香港特区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随即宣布:在打击国际炒家、保卫香港股市和港币的战斗中,香港政府已经获胜。

港府这一战,保住了香港人的尊严如果抛开这一天惨烈的战况不谈,那么28号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时的点位7829点实在是个非常平淡的数字,它甚至比前一天还下跌了93点,但这个数字对香港金融市场的意义却是不可估量的,它让香港股市站稳了脚跟,让国际炒家不但没有了获利空间,而且由于他们的合约已经到期,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巨额亏损。

尽管国际炒家们困兽犹斗,妄图在9月搬回战局,但在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

当天,恒生指数飙升588点,站上8000点大关。

国际炒家的亏损进一步加剧,最终不得不从香港败退而去。

再往后的故事就尽人皆知了,香港市场逐渐恢复了元气,1999年恒生指数重回10000点以上,港府从股市中全部退出,赚了数十亿美元。

对索罗斯来说,香港和中国是他的伤心地6后记在整个金融界,对于这一场金融战争的结果,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港府险胜。

对于索罗斯来说,这是他发动金融战争一来第一次吞下败果。

虽然从经济利益上说,不见得是致命的打击,但索罗斯开始醒悟,一旦国家政权全力干预,他在自由市场上的那套战法,并不能完胜。

虽然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在争论香港政府当年做的决定是否正确,是否有违背自由市场的原则。

我个人的拙见是,自由市场当然重要,但是被恶意攻击和操作的市场,绝非自由市场。

中国政府曾经有过一段简短的表态: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障金融企业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自由,并且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是属於特区高度自治范围内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