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1篇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乱世中的伟人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题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
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
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
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
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
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
如今我们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把栏杆拍遍读后感2在我看来,韩愈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他不光满腹经纶,下笔成章,而且一心为国,清正廉洁。
为人则面对困境,泰然处之。
韩愈为官时期,因为勇于向唐宪宗提出不同意见而被贬潮州,在潮州期间,他既不像柳宗元那样哀叹怀才不遇,也不像苏东坡那样无所事事便寄情山水,而是尽其所能为民办事,八个月时间做了四件大事,使荒芜之地潮州焕然一新。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以分为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生命之危,身处绝境。
处逆境之心亦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而为。
我眼中的辛弃疾_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辛弃疾_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作文800字以前我一直觉得辛弃疾是文武双全却郁郁不得志的,虽然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更多的时间是用词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但是通过一些关于他的轶事与生活中的小侧面,却让我觉得辛弃疾在我眼中变得更加饱满,更加立体。
很多人都知道,辛弃疾在疆场上成名,二十三岁时就帅兵五十奇袭五万金军大营,不仅自己平安的出来了,而且还活捉了叛徒,策反了被逼迫投降的几万人。
此举"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我总觉得驰骋沙场的辛弃疾应该是高大挺拔,英姿飒爽的,不过史书上说辛弃疾肤硕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精神壮健如虎。
听上去有点吓人的,也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辛弃疾的形象。
不过细细想来,粗犷的样貌中似乎也透着一股将士的豪气。
多年驰骋于疆场也造就了他热情豪爽,不拘小节的个性。
辛弃疾生平交游广阔,尤其喜欢认识和自己一样志在北伐的朋友,借此大家在嘴头上收复失地、直捣黄龙。
朱熹和辛弃疾是多年的朋友,但因为朱熹是被朝廷封杀的对象,死后朋友学生没人敢去送葬,只有辛弃疾写了祭文去哭拜。
即使朋友被朝廷封杀,却仍去吊唁,也足以显示了辛弃疾的大胆和对朋友的忠诚。
辛弃疾有一首词中说"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讲的是他看到小孩子偷梨、枣,却并不去管,只是在旁边静静地看着。
从词中也能看出来辛弃疾的慈祥宽厚慷慨,他大概也是明白,小孩子偷梨枣也许只是为了找刺激玩玩而已,也许他从小孩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许他以前也曾这么做过么?其实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境遇也不是很好,但是就自己身边之事而非国家的大事,他却不那么斤斤计较,甚至以为乐。
由此也能看出他性格豪放。
其实现在在我看来,辛弃疾不仅仅是一位因不被重用而不得志,总在词中发泄心中愤懑的"悲情英雄",通过了解他生活中的一些小侧面,也足以看出来他在疆场上的胆大豪放、不拘小节也同样体现在生活中,很多时候他也就只是一个很普通、快乐、讲义气、甚至有些可爱的人。
辛弃疾英雄事迹800字精选范文(精选)

与辛弃疾英雄事迹有关的作文1辛弃疾,出身于行伍之间,以武起事,却最终以文为业。
他自小苦练剑法,在国家饱受磨难之际,22岁的他便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抵抗金人。
他,本欲大展抱负,为国而死,却最终被困于一方天地之中。
失去了手中的钢刀利剑,辛弃疾只能被迫拿起羊毫软笔。
在我的理解中,辛词是用刀和剑混着心中的抱负和血泪刻成的,读他的词能听到字里行间的无声哭诉,能感受到心有不甘的无奈,能看见沙场上的浴血奋战。
比如他这一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做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在梦里都梦见自己驰骋沙场,大杀金人,可见他即使是在被弃用之时,照样也心系国家。
本想保卫国家,守住自己的一身功绩,可怜的却是自己已有白发长出,但辛弃疾又怎会向命运低头。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这是何等的爱国情深啊!“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辛弃疾太爱国家、爱朝廷、爱百姓了,但爱得太深就成灾招灾。
40年间,辛弃疾被不停地使用、闲置,但他却毫无怨言,每每得到为国家效力的机会便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即使在被闲置期间也时时刻刻关注国情民生。
“过,则成灾”他终于招来许多诽谤,南宋朝廷也总共闲置了他近20年,辛弃疾无奈,只好自我嘲笑道“君恩重,且教种芙蓉”!辛弃疾,对待国家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的心,抵抗金人有一股憋不住、使不完的劲。
他,不贪图小利,不重权贵,也不谋名利,但,却求为国效力,守卫江河,体恤民生。
当胸中的抱负难以实现之时,就只能将其在脑海中翻腾、激荡,最终化作一缕缕词魂注入进诗词之中,而这就历练出了真正的词人。
历史产生了辛弃疾,历史也将记住辛弃疾。
与辛弃疾英雄事迹有关的作文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

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作文(通用14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最喜爱的一位词人篇1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我最喜爱的词人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有趣的灵魂的人。
著名学者林语堂曾经这样评价他:“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
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赤心为民的精神。
他对人亲切热情、慷慨厚道,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
他虽生性倔强、絮聒多言,但是富有捷才,不过也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他多才多艺、好奇深思,虽深沉而不免于轻浮,处世接物,不拘泥于俗套,动笔为文则自然典雅。
”我对苏东坡的喜爱,远远在我没有识字、一句诗词不会念之前就开始了。
这源自于我最爱的一道菜——东坡肉。
东坡肉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我好奇地问妈妈:这道菜为什么叫东坡肉?妈妈告诉我,东坡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这个文学家啊,跟别人不一样,古来君子远庖厨,可是他不光善于写诗词,还是个超级吃货,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长大后,当我读到“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一位身形挺拔、气宇轩昂的中年男人,一手捋着胡须,一手持着炒勺,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炯炯地盯着锅里的肉,鼻翼不停地起伏,似乎不愿放过任何一缕香气。
不要说一锅色香味俱全的肉了,就是吃个橘子,他也要填词一阙——“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
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
吴姬三日手犹香。
”能将吃橘子这样一件小事写的如此详尽传神,可见苏东坡做实了吃货之名,亦可见苏东坡才华横溢!当你读到“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辛弃疾的作文6篇

辛弃疾的作文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planning scheme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辛弃疾的作文6篇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好作文能提升整体分数,大家可以通过写作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辛弃疾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800字

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800字
标题:我眼中的辛弃疾——铁血柔情的词坛英豪
辛弃疾,一位穿越千年历史长河而熠熠生辉的名字,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词人,更是一位矢志不渝、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
在我眼中,他不仅是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学家,更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
首先,辛弃疾的词作深沉而磅礴,他的词风既有苏轼的豪放洒脱,又有李清照的婉约深情。
他的笔下流淌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眷恋,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句词生动描绘出他对战场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对国家统一的强烈渴望。
他的《青玉案·元夕》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展示了他细腻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然而,辛弃疾并不只是个寄情于诗词的文人墨客,他更是胸怀壮志、矢志报国的勇士。
他曾亲身参与抗金斗争,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
尽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受排挤打击,但他的爱国之心始终未曾动摇。
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深刻揭示了他壮志难酬,岁月蹉跎的悲凉心境,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在我眼中,辛弃疾是一个复杂而立体的人物形象,他的词作是他人生的写照,也是他精神世界的投影。
他既有诗人的敏感和深情,又有军人的坚韧和勇毅。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民族大义的坚守和对个人命运的挣扎,这种矛盾而又和谐的特质使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总的来说,辛弃疾在我心中是一位铁血与柔情并存的词坛英豪,他的词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他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激励着我们后世之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坚守信念,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
辛弃疾的作文5篇

辛弃疾的作文5篇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自己的写作经验,我们能够在每一次作文中不断成长,作文的开头要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样才能让人愿意继续阅读下去,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辛弃疾的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
辛弃疾的作文篇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他胸怀大志,年少成名,21岁便率兵抗击,戎马半生后回归南宋,却不被朝廷重用,多次迁职。
余生在乡下田园间度过,最终只落得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在历史洪流中,他的一生大起大落,最终归于沉寂,却为我们谱写了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绝唱。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彼时的辛弃疾,正鲜衣怒马,血气方刚。
他心中有巍巍浩然正气。
驰骋缰场,以雷霆万钧之势于万人之中,取敌将首级,如入无人之境,从此名声大振,威震一方。
飞沙走石,刀光剑影间,热血与意志终铸成一代惊世英雄。
他在战场上的峥嵘岁月,不禁令人忆起他的那首《破阵子》,亦雄壮,亦悲愤。
壮的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叹的是华发已生,颂的是君王天下事,悲的是大梦一场,枉然一切已成空。
现如今,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戎马半生,当放下刀刃,卸下盔甲之时,他心中仍是南平的报国之志。
于是,他提笔代剑,将心中郁郁不平的愤懑与报效祖国的渴望读注入笔尖。
笔墨挥洒间,一首首绝世佳作横空出世。
而今的他忧国忧民,识尽了愁滋味,欲说还休,便在断鸿声里,栏杆拍遍,凭栏遥望,怀古伤今。
之后20年归隐,他自号稼轩,每日悠闲度日,报国之志却丝毫未减,直至病榻前,杀贼杀贼仍是他一生夙愿,可如今油尽灯枯,耗尽毕生,也未能了却他心中的天下事。
我眼中的辛弃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他忠贞,正义,心怀壮志,忧国忧民,可生不逢时,晚年落寞,却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武艺高超,年少有为,文采斐然,才华横溢。
他的一生坎坷波折,却充满热血与热忱,辉煌与落寞交织着他的一生,在千古悠悠滚滚洪流中,他的一生,他的诗将永垂不朽,流芳千古。
辛弃疾的作文篇2半醉半醒中,你将长剑轻放于膝上。
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精选25篇)

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精选25篇)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篇1那个冬季的午后,我手里捧着一本散文集,无意识读到辛弃疾的一首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即而那股豪情将我召唤到了那个动荡的时代。
我仿佛听到了恒古中的雄浑的号角声……仗剑的辛弃疾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练剑法,有着一腔热血,金宋乱世,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年仅22岁的他,拉起一支数千人的义军与耿京的义军合并,并说服耿京南归。
过了几天,有叛徒偷走印信,是他一人单枪匹马追了两天,终于第三天提了人头而归。
此后耿京被杀,又是他率数十骑突入直擒叛将,惊为天人。
这是辛弃疾年少时便建立的不朽功绩。
在我眼中,在战场上,他仗剑时是那样雷厉风行,浑身是胆的好儿郎。
他不惧刀光剑影,无畏血雨腥风,更未曾退缩苟安。
他的一言一行皆映照了爱国英雄的风范。
握笔的稼轩翁南归后,便也只能与友人聚聚,而后醉后感怀,挑灯看剑,那一腔报国之心埋藏心底。
他持起了那支羊毫软笔,抒写心底的情怀与愤懑。
在无那豪气干云天的一起营中喝酒吃肉,一起战场厮杀,血溅战袍的情节,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
是的,他没有放弃,“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不谙世事,而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愤世嫉俗。
在面对“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情况下,他内心虽惆怅,但更是那祖国昌盛的万般期待。
他,就是这样一位能文能武的“士”,满腔热血的“将”,虽壮志难酬仍一生豪迈。
他亦是正义与忠贞的化身,是爱国者,是民族英雄!他是那山间的清泉,流过南宋怯懦腐朽的血液里,即便无力回天,却为时代,为历史长河注入了涤心之力,千古流芳。
我眼中的辛弃疾作文篇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桥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读着辛弃疾的《水龙吟》,我遇到了一篇文章,也遇到了辛弃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
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
上高楼,"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一边是"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另一边却是"香车宝马香满路",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你彷惶,"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温英雄泪";你期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遍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着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
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