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生平背景出生与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世家音乐成就与逝世原因1.2 音乐贡献歌曲创作:数量庞大,开创艺术歌曲新领域交响乐:未被充分认可的领域室内乐:钢琴小品与室内乐创作第二章:舒伯特的音乐风格2.1 艺术歌曲风格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形式多样:liederkreis、song cycle等2.2 交响乐风格特点旋律优美、形式自由色彩丰富的乐队编配充满激情与力量2.3 室内乐风格特点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音乐细腻、情感真挚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3.1 艺术歌曲代表作品《魔王》《野玫瑰》《菩提树》《鳟鱼》《小夜曲》3.2 交响乐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3.3 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三重奏》《弦乐五重奏》第四章:舒伯特的创作方法4.1 歌曲创作方法选取诗歌: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与音乐表现旋律创作: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伴奏编写:与人声紧密结合,丰富歌曲情感4.2 交响乐创作方法主题发展:动机发展、变奏手法结构布局:严谨且自由乐队编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4.3 室内乐创作方法旋律与伴奏:默契配合,展现各自特色音乐对话:平等交流、充满活力第五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演唱技巧5.1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声音投射音色变化5.2 语言表达歌词理解语调、语气把握情感传达5.3 表演风格忠实原谱: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个性化诠释:体现演唱者独特风格氛围营造:营造歌曲所描绘的情感氛围第六章:舒伯特的交响乐演奏技巧6.1 乐团编排与声部平衡乐器组合与音响效果声部之间的关系与层次6.2 指挥与演奏风格指挥家的解读与表达演奏风格的选择与呈现6.3 交响乐的动态与表情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情感与氛围的营造第七章:舒伯特的室内乐演奏技巧7.1 室内乐的协作与沟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角色分配与旋律传递7.2 钢琴与弦乐器的对话钢琴伴奏与旋律乐器的关系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7.3 室内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忠实原谱与个性化诠释情感表达与技术要求的平衡第八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比较8.1 音乐形式与风格对比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结构差异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的异同8.2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艺术歌曲中诗歌的文学价值交响乐中主题的发展与变奏8.3 舒伯特作品在不同体裁中的相互影响艺术歌曲对交响乐的影响交响乐对艺术歌曲的渗透第九章:舒伯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9.1 舒伯特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歌曲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诗歌表达能力与音乐感知力的提升9.2 舒伯特作品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演奏技巧与伴奏编配室内乐演奏能力的培养9.3 舒伯特音乐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舒伯特音乐的艺术价值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的贡献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创新10.2 舒伯特音乐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启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3 对舒伯特音乐研究的展望深入挖掘舒伯特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舒伯特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贡献舒伯特的生活年代及其音乐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舒伯特生平简介2.1 舒伯特的时代背景2.2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2.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成就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3.1 旋律优美动人3.2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3.3 丰富的情感表达3.4 钢琴伴奏的独到之处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4.1 《魔王》4.2 《野玫瑰》4.3 《圣母颂》4.4 《小夜曲》4.5 《菩提树》第五章:欣赏与分析5.1 欣赏方法指导5.2 歌曲分析练习5.3 学生分享与讨论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6.1 声乐技巧6.1.1 呼吸控制6.1.2 音准与节奏6.1.3 音色与共鸣6.2 语言表达6.2.1 歌词的理解与感受6.2.2 情感的传达6.3 表演风格6.3.1 舒伯特的创作风格6.3.2 时代背景与演唱风格的关系第七章:钢琴伴奏的特点与弹奏技巧7.1 钢琴伴奏的旋律性7.2 和声与伴奏的关系7.3 节奏与力度7.4 动态与表情7.5 弹奏技巧与练习第八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实践8.1 声乐与钢琴的协调8.2 舞台表现与情感传达8.3 角色定位与塑造8.4 舞台实践与反馈第九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国内外演绎现状9.1 国内外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知名艺术家9.2 不同演绎风格的特点与比较9.3 当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趋势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拓展学习10.4 推荐阅读与欣赏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了解国内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现状,能够独立完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呼吸控制: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歌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高中音乐_高中音乐1.16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魔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艺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让学生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二、教材分析舒伯特是欧洲音乐浪漫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在18岁那年,他创作了《魔王》,5年后出版商才勉强同意发表,条件是:不付稿费。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鉴赏这首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魔王》,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美好人生。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魔王》,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魔王》每个角色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艺术歌曲《魔王》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欣赏钢琴曲《魔王》,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通过学唱三个角色的旋律,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虽然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非常生动的体现了父亲、孩子及魔王三个不同的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形式贯穿全曲。
这首歌是舒伯特一百多首作品中第一首获得出版的歌曲。
《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作者被关进监狱,在监狱中他写了许多抒情诗,这首诗就表达了他往自由的心情。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夏天,他也对当时社会环境不满,因此很快就写成了这首歌,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
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后来由这首歌作素材,谱写了《鳟鱼五重奏》。
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音乐,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体验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通过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征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
三、教学内容:通过《魔王》和《鳟鱼》的欣赏,了解舒伯特及其艺术歌曲,并体会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
四、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五、教学难点:归纳《鳟鱼》各段的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并哼唱歌曲。
六、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七、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穿插运用示范法、听唱法、讲授法等其他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互相配合,合理运用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感受鉴赏音乐美,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教学目标:一,聆听《魔王》和《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歌曲的风格。
二,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与“艺术歌曲”风格形成的原因及深层内涵。
重点难点: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情绪及风格;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舒伯特《小夜曲》思考并小组讨论:伴奏,歌词,演唱形式及技术要求。
并谈谈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
讨论总结引入新课二、新课:艺术歌曲学生阅读文字,并一起总结构成艺术歌曲的要素。
三、欣赏《魔王》在舒伯特众多的艺术歌曲中,《魔王》是他创作的第一首艺术歌曲。
主要故事情节(见教材116页)在带着对艺术歌曲的了解我们进行作品的学习。
1,初次聆听《魔王》,思考并小组讨论:①歌曲是哪位诗人的诗作?②寻找歌曲中的马蹄声;整首音乐的情绪怎样?全曲自始至终不断疾驰的三连音,营造出了一种紧张,危急的情绪基调。
③你能分辨四种不同的角色,并感受不同的情感吗?(小组讨论)父亲:焦急,关切和抚慰魔王:诱惑、威逼恐吓,软硬兼施儿子:恐惧、惊惶叙述者:旁观、焦急沉痛2.再次聆听《魔王》,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与感情。
四、欣赏《鳟鱼》《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创作的,据说诗人由于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向往自由的心情,创作了这首诗,一起欣赏《鳟鱼》。
初次聆听《鳟鱼》,并思考:1、按照艺术歌曲的特点来分析此曲。
2、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歌曲分为几个部分?(第一段叙述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第二段叙述渔夫的阴险。
第三段叙述了渔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小鳟鱼。
)3、曲作者仅仅是为了描写渔夫钓鱼吗?歌曲的寓意是什么?(介绍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河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两年后,舒伯特用这首歌曲的旋律做素材,谱写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的第四乐章。
被人们称作《鳟鱼钢琴五重奏》从此这首歌曲更被广为流传。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全一册鉴赏课《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教案

《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感知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舒伯特歌曲的魅力教学难点: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展示舒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并顺势介绍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上的成就颇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伯特的作品,去感受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吧,一起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二)新课讲授1、播放《魔王》,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个人物角色?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问:由几个人演唱?明确:对学生回答设误,并补充:一人演唱多个角色。
引出艺术歌曲的第一个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3、再放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氛围和情绪是怎样的?明确:生(紧张慌张。
一直有声音哒哒哒地响。
)师总结:艺术歌曲的第二个特点:追问:如果没有三连音会有这样紧张的特点么?(显然没有,因此)【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播放《鳟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明确:生动、轻松、活跃(补充介绍歌曲内容)5、引导学生思考:《魔王》和《鳟鱼》的作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都是知名的文坛大家:歌德、舒巴尔特。
顺势引出艺术歌曲第三个特点:【歌词往往采用名家诗作】(三)巩固提高1、播放《菩提树》歌曲,小组讨论:《菩提树》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歌词都是名家诗作;钢琴伴奏三连音体现摇动树梢的感觉(432);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也很高。
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
(艺术歌曲的三个特点)。
上网搜集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舒伯特的歌曲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曲往往采用名家诗作。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魔王》、《鳟鱼》、会唱《鳟鱼》,了解歌曲内容,创作背景,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
3.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初步理解,了解我国的一些艺术歌曲。
二、教学重点:
1、《魔王》的欣赏。
包括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歌曲的整体效果。
2.会唱《鳟鱼》。
三、教学难点:归纳《鳟鱼》的各段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音乐语言及树立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准备:音乐作品《鳟鱼》简谱、歌曲视频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首歌,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师:什么歌曲?(《摇篮曲》)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梦幻、甜美。
师:是谁的作品呢?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揭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2、介绍舒伯特(出示舒伯特肖像)(多媒体课件、板书) 2
师: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3、作品《鳟鱼》。
1)出示歌词,播放《鳟鱼》(中文版)(多媒体出示)3
师:A.音乐的主题是围绕着哪些人和物呢?歌曲分为几段?3
B.交流体会:如情绪、感受、歌词内容等。
(三段音乐各描述了什么内容?)
生:鳟鱼与渔夫的事。
开始音乐轻松活泼,天真的鳟鱼自由自在的欢快的游着,后来音乐紧张表现鳟鱼遇到了危险。
最后绝望了。
师:在第三段时旋律发生变化了吗?
2)分析歌曲情绪4
A.第三段音调变化后,表现什么情绪?音响色彩有何不同?探究作曲家在这里变化的用意。
师:前面音乐表现明朗,鳟鱼活泼自在;后面表现暗淡低沉,鳟鱼紧张绝望。
前面是大调后面是小调,作者运用调式的转换表现个人的内心世界。
来预示鳟鱼的遭遇。
本首歌曲的内容仿佛一个寓言故事一般,在歌词的表象后面隐含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师:我们能否说说作品本身包涵的寓意呢?生:……
师补充: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诈与邪恶所害。
师简介作品背景:歌词选自舒巴尔特的诗。
因为政治的原因,舒巴尔特被关进监狱。
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他写了许多抒情诗。
《鳟鱼》,把当时的统治者比作搅浑水的渔夫,把群众比作上当受骗的小鳟鱼。
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愤慨和不满。
舒伯特看到了深有感触很快就写成了这首歌。
3)播放《鳟鱼》外语版2
A.对比聆听外文版,边听边打拍子,听到第三段时举手。
B.交流两种语言版本的不同之处,说明语言的变化对歌曲风格有影响。
4)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歌谱。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鳟鱼》第一段。
感受、体会这一段音乐的情绪。
(二至三遍)
A.教唱歌谱两遍。
2多媒体出示有鳟鱼图片的《鳟鱼》曲子简谱。
B.师弹奏生用“啦”哼唱曲调。
2
师:(指着图片)这就是鳟鱼。
下面我们一起来,我来弹奏,你们用“啦”唱出来。
C.师生齐唱2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唱歌词。
思考:我们怎样唱才能表现鳟鱼活泼欢快的音乐形象。
生:速度稍快、跳跃性。
D.再一遍1
5)歌曲特点小结:1
作曲家以诗歌的内容为中心,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6)了解教材艺术歌曲的定义。
1
4、作品《魔王》。
(1)创作背景音乐。
1
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创作一首背景音乐。
首先我们来创设一个画面:寒风飒飒、黑夜沉沉,一位父亲骑马奔驰,他怀抱生病的儿子,一个老妖怪不断地诱惑、扰乱父亲,想夺走儿子。
(2)用二分钟时间进行设计。
2
引导:比如如何表现马蹄声音;老妖怪的形象怎样表现?
请同学们拓展思维,展开想像,用一分钟时间来设计你的背景音乐,用语言描述出来。
(3)展示。
2
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设计。
(老师及时给予鼓励赞扬)
老师利用钢琴为学生表达出设计意图。
2
(4)欣赏《魔王》(播放录音)3
A.提出问题:令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1
演唱技巧高吗?为什么?(演唱出紧张的气氛,并一人诠释四种角色)
B.回放(演唱录像)3
引导学生观看演唱者运用肢体语言表现情绪;引导学生思考,加深理解并分析。
聆听开头、结尾的伴奏,分析音型、强弱体会怎样表现音乐的意境、情绪。
对比听音乐片段体会歌曲高潮的安排:孩子音调越来越急,越来越高,魔王也由轻快诱惑的音调到最后凶恶坚定的语气,推向高潮。
(5)分饰角色学生配乐朗读歌词。
2
5、总结艺术歌曲3
概括艺术歌曲的特点?
师小结: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比较复杂;对演唱技巧要求高;伴奏占有重要地位。
是歌曲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拓展教学1
了解我国的艺术歌曲
师: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在欧洲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艺术歌曲的不断发展影响,我国也出现了许多艺术歌曲的作品。
如:赵元润的《教我如何不想他》、贺绿汀的《嘉凌江上》、黄自的《思乡》等。
师:诸如这样的有影响又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很多,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再一一的听了。
六、总结:1
师:舒伯特所创作的艺术歌曲将音乐与诗歌完美地结合起来。
人们说“通过舒伯特之手,所有的诗歌都变为音乐”。
但他的音乐并不是盲目的屈从于诗歌,而是赋予了诗歌新的内涵,使诗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课后可以再去欣赏一些我国和国外的艺术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