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蚂蚁运粮食小班教案反思

蚂蚁运粮食小班教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为小班幼儿设计了一个主题为“蚂蚁运粮食”的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旨在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整个教案分为导入、实践活动和总结三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我给幼儿们讲了关于蚂蚁的故事,然后提出探究问题“为什么蚂蚁能够搬运比自己还重的东西?”这个问题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
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也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使他们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在实践活动环节中,我给幼儿展示了蚂蚁的实物标本和模型,让幼儿可以更直观地认识蚂蚁的外形和特点。
接着,我组织幼儿前往室外,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活动。
幼儿们迫不及待地观察蚂蚁在地上行走、搬运食物的情景。
我在旁边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帮助幼儿深入了解蚂蚁的运粮行为。
在总结环节中,我组织幼儿回到教室,让他们用创意自由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蚂蚁运粮行为的理解。
之后,我邀请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体会,同时我也进行点评和总结。
通过这个环节,我促进了幼儿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导入环节中,我没有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让他们自己提出更多的问题。
下次我应该采取更多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中,我没有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没有准备足够的实物或者图片资料,让幼儿有更丰富的感官经验。
下次我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最后,在总结环节中,我对幼儿的作品进行了简单的点评,没有展开对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评价和引导。
下次我应该更加细致地观察幼儿的作品,给予更具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总的来说,这次教学中我积极探索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们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但是,教案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导语:在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中,培养孩子们的健康意识和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节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同时也包含本教案的反思和改进。
一、教案内容本教案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食物和身体健康的教育。
通过“蚂蚁运粮”的游戏,引导幼儿了解不同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1.准备一个大盘子和各种食物的图片卡片;2.设计一张地图,包含“森林”、“湖泊”、“山脉”等区域;3.准备一些小篮子,代表蚂蚁运粮的工具;4.在教室内安排活动场地,模拟森林、湖泊、山脉等区域。
活动步骤:1.向幼儿介绍“蚂蚁运粮”的游戏规则,以及每个区域需要的食物;2.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食物图片卡片;3.指导幼儿根据卡片上的食物,到相应的区域找到正确的食物;4.幼儿将食物放入篮子中,模拟蚂蚁运粮的过程;5.分组讨论,反思每个食物对身体的作用,以及运输过程中遇到的困难;6.整理讨论结果,总结每种食物的重要性,并呈现给全班同学。
二、教案反思本教案是基于幼儿园小班的实际情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反思和改进。
1.教案设计方面:尽管本教案的活动形式多样,但是整体结构仍显得比较单一。
下次在设计类似活动时,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游戏元素,增加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2.活动引导方面:在活动过程中,我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过程。
下次我会注重引导幼儿关注运粮的每个环节,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反思和总结方面:在讨论和总结环节中,我会更加充分地引导幼儿思考不同食物的作用,并尝试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总之,本教案《蚂蚁运粮》是一次有益的健康教育尝试,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2024小班蚂蚁运粮教案反思

2024小班蚂蚁运粮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
2.通过模仿蚂蚁运粮,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蚂蚁的生活习性2.蚂蚁运粮的过程3.模仿蚂蚁运粮的游戏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蚂蚁的特点。
(2)教师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蚂蚁是群居动物,善于合作等。
2.蚂蚁运粮过程讲解(1)教师讲解蚂蚁运粮的过程,如:寻找食物、搬运食物、储存食物等。
(2)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蚂蚁运粮的情景。
3.模仿蚂蚁运粮游戏(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代表一个蚂蚁家族。
(2)教师准备一些小物品作为“粮食”,放在场地的一端。
(3)教师发出指令,各小组开始模仿蚂蚁运粮。
(4)教师观察幼儿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针对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分析本次活动中,幼儿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运粮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想象力得到了锻炼。
在模仿蚂蚁运粮的游戏中,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教学亮点(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运粮过程。
(2)游戏环节设计有趣,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3)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
3.教学不足(1)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对团队合作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教学改进措施(1)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蚂蚁生活习性的相关内容,让幼儿对蚂蚁有更全面的了解。
(2)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地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难点补充:1.导入部分“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蚂蚁吗?谁能告诉我你们对蚂蚁的了解?”(幼儿回答)“很好,我们知道蚂蚁很小,但它们很勤劳。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孩子们很喜欢蚂蚁,喜欢趴在地上看成群结队的蚂蚁爬,看着忙忙碌碌的`蚂蚁,孩子很好奇蚂蚁在干什么?他们要把食物运到哪里去?蚂蚁他们互相帮助,好可爱。
为了满足孩子们欲望,设计了这一节户外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目标:1、提高幼儿动作协调性。
2、发展手膝爬行动作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3、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乐趣。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准备:小蚂蚁头饰,沙包若干;塑料筐若干;拱门四个;地垫、音乐。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天,天气晴朗。
小蚂蚁出去找食吃。
突然,小蚂蚁发现,在蚂蚁洞不远处,有一大堆面包粉,小蚂蚁高兴坏了,急忙跑过去看。
它数了数,1、2、3、4......回去找小朋友帮忙。
教师:宝贝们,你们愿意帮助蚂蚁吗?幼儿:愿意教师:宝贝们,要帮小蚂蚁运粮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哦,他们会遇到很多障碍的,你们能战胜困难吗?引导幼儿说出:我不怕困难教师:好吧,小朋友要想帮助小蚂蚁运粮食就要练好本领。
下面我们来练习手膝着地爬。
二、学习手膝着地爬教师示范爬的动作:蚂蚁妈妈手膝着地,抬头,眼睛看着前方,慢慢的爬,幼儿跟着学。
幼儿自由爬:幼儿自由爬五分钟,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爬得方法,及时指导纠正不正确的爬姿,讲解一些爬的动作要领。
(有的孩子用手脚着地的方法爬行;有的孩子用“匍匐前进”的方法爬行;有的孩子用手膝着地的方法爬行,)三、游戏“蚂蚁运粮”小朋友练好本领了,我们一起去帮小蚂蚁搬粮食。
教师:“这里又有很多粮食,我们把粮食运回家吧!”1、小朋友们头戴小蚂蚁头饰,分成两队,一队小朋友手膝着地学小蚂蚁爬,另一对小朋友负责把沙包放在他背上,并用手扶着,以防沙包掉下来。
蚂蚁运粮教案观后感

蚂蚁运粮教案观后感
第一篇:
嘿,朋友们!今天看了一个超有趣的蚂蚁运粮教案,真的让我感触多多呀!
一开始,看到那小小的蚂蚁们排着队努力运粮的画面,我就被吸引住啦。
你能想象吗?那么小的身体,却有着大大的能量。
它们一个接一个,好像在进行一场紧张又有序的比赛。
看着看着,我就在想,这些小蚂蚁可真团结。
它们没有一个偷懒的,都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这让我明白了,在一个团队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做成大事。
还有哦,小蚂蚁们遇到困难也不退缩。
路上有大石头,它们就绕过去;有小水坑,它们就勇敢地跨过去。
这股子不怕困难的劲儿,真值得我学习。
这个教案啊,不光是给小朋友们看的,对我这个大人也很有启发。
以后我遇到问题,也要像小蚂蚁一样,勇敢面对,不轻易放弃。
这个蚂蚁运粮的教案太棒啦,让我学到了好多好多!
第二篇:
亲,我来跟你讲讲我看蚂蚁运粮教案的感受哈。
哇塞,刚看到这个教案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新奇。
那些小蚂蚁忙忙碌碌的样子,简直太可爱啦!
你瞧,它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找粮食,有的负责搬粮食,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
这让我想到咱们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做好自己的那一份,整体才能顺顺利利的。
还有一个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它们互相帮助。
有一只小蚂蚁搬不动了,马上就有其他小伙伴来帮忙。
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真的太暖啦。
看完这个教案,我觉得以后我要多向小蚂蚁学习。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充满热情,不怕困难,和身边的人友好相处,一起努力向前冲!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个教案很有意思呀?。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运粮食》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蚂蚁运粮食》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得“蚂蚁”这种小昆虫的基本特征。
2.感知“蚂蚁”运粮食时的劳动过程。
3.学习团队协作的紧要性。
教学时间:1节课(约30分钟)教学地点:幼儿园小班教室或操场教学内容:1.老师首先通过图片、模型或幻灯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蚂蚁”的生长环境和基本特征。
老师可以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如“小小的身体上,分明有六条腿,橘色的身子上有一道黑色的线。
”2.老师将小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并每组配备一份“蚂蚁运粮食”游戏道具(包含一些障碍物、小盆、硬卡片等)。
老师将作为游戏主持人,引导幼儿一起参加游戏。
3.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先让幼儿了解游戏规定,并解释每个游戏道具的作用。
幼儿将被要求将从盆中倒出的玉米粒通过过障碍物和其他难关,运输到指定地点,以完成基础任务。
4.完成基础任务后,老师将提出更高难度的任务目标,如要求幼儿在更短的时间内运输更多的玉米粒。
5.当游戏结束后,老师将激励幼儿共享游戏的感受与体会,并引导幼儿反思游戏过程中的乐趣和合作意义。
6.假如时间允许,老师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或绘画等方式,让幼儿表达本身对蚂蚁运粮食的印象,以便进一步加深对游戏的理解。
教学反思:1.这个游戏的难度设置得比较合理,可以让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一些挑战感和成就感。
2.游戏规定和游戏道具的解释应尽量简单易懂,否则将会给幼儿带来不必要的困惑和苦恼。
3.在游戏中,老师应当制造一个积极、愉悦的氛围,让幼儿更乐意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进行活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审美感受和情感需求。
4.最后,老师应当适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忙幼儿更好地体验游戏的过程和含义。
这对于提高幼儿对团队协作的认知、加强幼儿团队责任感和激励团队成员的学习热诚都是很紧要的。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蚂蚁运粮》是一项小班健康活动,它通过模拟蚂蚁运粮的过程来锻炼学生的体能和协作能力。
我参加了这个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很多收获和感悟。
首先,我被这个活动所吸引的是它的独特性和趣味性。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被分成小组,每组都有一位“蚁王”和几位“蚂蚁”。
我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盆占满小球的“粮食”从起点运送到终点,并在终点尽量多地取得“食物”的数量。
整个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刺激,让我不由自主地投入其中。
而且,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将一些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融入到活动中,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通过参加这个活动,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每一个队员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任务,而且这些任务是相互关联的。
如果有一个队员无法完成自己的任务,那么整个团队的运作将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失败。
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够顺利地将粮食运送到终点。
这个活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激发了我进一步提升自己团队合作能力的动力。
另外,参加这个活动也让我对身体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身体的机能和耐力是多么重要。
我发现自己的体力和耐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这让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加强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升。
同时,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健康知识,比如正确的运动方式和饮食习惯。
这些知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我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参加《蚂蚁运粮》活动还让我体验到了竞争和压力。
在运送粮食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多地取得“食物”的数量,这就需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抓紧运送。
而且,活动中还设置了一些限制和挑战,比如只能用一只手运送粮食,不能碰到地面等。
这些限制和挑战让这个活动更加有趣和具有挑战性,也让我们面临更多的竞争和压力。
通过面对竞争和压力,我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且培养了坚持和努力的品质。
蚂蚁运粮教案观后感

蚂蚁运粮教案观后感看了这个蚂蚁运粮的教案啊,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小小昆虫世界大冒险的门,特别有意思。
一开头,这个教案把蚂蚁运粮这个事儿设置得像一场超级神秘又刺激的任务。
就好像蚂蚁们不是在找吃的,而是要去拯救整个蚂蚁王国似的。
我就想啊,这教案的老师可真有创意,一下子就能把小朋友(或者是学生们)的小眼睛和小耳朵都给紧紧抓住。
在教学方法上呢,那也是像变魔术一样。
老师不是干巴巴地讲蚂蚁怎么搬粮食,而是让大家先猜猜蚂蚁会怎么做。
这就像是在故事讲到最紧张的时候,突然来个“且听下回分解”,让孩子们的小脑袋瓜儿开始飞速转动。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小家伙们眼睛亮晶晶的,小脸蛋憋得通红,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
这种互动性,简直棒呆啦!而且哦,教案里安排的那些实践活动也超酷。
什么模拟蚂蚁运粮的小游戏,让孩子们真的像小蚂蚁一样团结协作。
我就琢磨着,这时候教室里肯定乱中有序,像个小小的蚂蚁窝一样热闹。
孩子们一边忙活着,一边体会到蚂蚁运粮可不容易,要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
这可比在课本上看一百遍“团结就是力量”都来得深刻呢。
还有哦,教案里用到的那些教具,肯定也特别好玩。
像那些小小的“粮食”道具,也许是用彩色纸做的,或者是小珠子什么的,把蚂蚁运粮的场景弄得特别逼真。
这就像是给孩子们施了魔法,让他们一下子就钻进了蚂蚁的世界里。
不过呢,我也有点小想法。
要是这个教案再加点现代科技元素就更酷了。
比如说,给孩子们放一小段蚂蚁运粮的纪录片,那种超近距离拍摄的,能清楚看到蚂蚁小细腿儿怎么使劲儿的视频。
这样一来,孩子们对蚂蚁运粮的理解就更全面了,还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总的来说,这个蚂蚁运粮教案就像是一个装满惊喜的魔法盒。
它不仅仅是在教知识,更是在带着孩子们去探索、去感受、去体验。
我觉得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像我这样的大朋友看了,都会觉得特别有趣又收获满满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听课感受
小班健康活动《蚂蚁运粮》足我听过的一节相当成功的公开课,执教者以“精”“异”“活”的细节使教学精彩纷呈,魅力无限。
一、精彩片段回放
【片段一】执教者扮蚂蚁妈妈,幼儿扮蚂蚁宝宝,听音乐做准备运动
师:今天,老师来做蚂蚁妈妈,那你们就是谁呀?幼:蚂蚁宝宝。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出来运动运动吧!
师:孩子们,这儿还有更好玩的呢,出来吧!
师:看来,大家喜欢捉迷藏,那我们就一起来玩吧!
师:孩子们,妈妈现在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
幼:我去!我去!
【片段二】导入游戏“蚂蚁运粮”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边和那边的草丛里有许多袋粮食,我们把它们运回来,好不好?
幼:好!
执教者先请个别幼儿示范背小背篓,并根据幼儿背的
方法配以语言讲解。
然后请每个幼儿选一只小背篓背着坐到圆点上。
【片段三】第一次运粮食
执教者先出示红、黄、蓝三只篓子,接着讲解玩法,强调爬着去运粮食,并将粮食送到相应颜色的篓子里。
师:谁愿意爬到那边草丛里运一袋粮食回来?
师:哦,运回来喽!我们来看看,他粮食放得对吗?你们有没有看清楚他是怎样把粮食放到篓子里的?
执教者将平衡木架在高矮不同的两只米袋上,形成高矮不同的两座山,让幼儿练习爬山坡。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要把这些粮食运到山坡那边的仓库里去。
可是,山坡那么高,我们怎样才能爬过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二、分析与思考
从上述片段中,可以看出执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三个细节:
细节一:“精”
杨九俊先生说:“弹性的教学来自于精心的准备。
”活动准备是组织活动的前奏,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
活动准备不仅包括教案的设计、教学具的准备,还包括教师对班级幼儿现状的分析以及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生成情况进行的预测等。
就本节课而言,无论是活动材料的准备,还是整个活动过程的设计,都经过了执教者的精雕细琢。
很多细节看似信手拈来,但实质上是匠心独运。
比如,执教者在活动前精心自制的背篓、草丛、粮食袋等活动材料。
废旧材料的出新及可爱的造型深受幼儿喜爱,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又如,在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等待时,执教者引导等待者为示范者加油,从而使等待者参与到活动之中,避免了等待者“未能学习”情况的出现。
再如,为了照顾个体差异,执教者为幼儿准备了两座高低不同的山坡,便于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使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爬坡成功的快乐。
细节二:“异”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决于对活动内容感兴趣的程度。
一般来说,奇异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活动兴趣。
对于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的小班幼儿来说,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尤为重要。
执教者注重以新异的自制活动材料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绿绿的“草”、高低不同的“山”、五颜六色的“粮食袋”以及贴有红、黄、蓝标记的“仓库”等贯穿于整个活动情境之中,因而在每个活动环节中幼儿都能感受到新颖有趣,从而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细节三:“活”
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不要过分地受教案的约束,要善于根据幼儿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
特别是小班幼儿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活动中极易发生“意外”,这更需要教师灵活驾驭课堂,适时适度调整活动。
执教者面对几名幼儿突然玩起的捉迷藏游戏,不仅没有制止,反而放弃了预设的准备活动,带幼儿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但执教者参与游戏的目的是想将幼儿的兴趣转移到预设活动之中,其以“妈妈好累好饿呀!哪些乖宝宝愿意给妈妈运粮食做饭吃?”的方式使幼儿注意力转移到了“运粮食”之上,从而使预设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特级教师华应龙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细节,见理念、见价值、见功力、见境界、见文化、见魅力……”作为教师,我们应珍视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机智地去利用细节,以使活动魅力无限、更具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