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 习题

合集下载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答案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填空题1、铅垂线2、水准面3、参考椭球面。

4、X5、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坐标北方向6、180°7、5008、平均9、637110、303°2011、129°12、水平角,取值范围为0~±90°。

13、1.61914、整体到局部高级到低级。

控制后碎部15、1.8716.水准面17. 72.289,72.260418.距离测量- 高程测量- 角度测量19.0,10020.高差单选题1、B2、A3、C4、B5、D6、B7、C8、D9、C10、B11、C12、C13、A14、D15、A16、A17、B18、C19、B20.A21.C22.B23. B24. B25. B26 A27 B28.D29.C30A31.A32C33B34B35C36D37D38A39C名词解释1、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2、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3、测定——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与计算将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规定的符号缩小绘制成地形图,供科学研究与工程建设规划设计使用。

4、测设——将在地形图上设计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5、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6、直线的坐标方位角——直线起点坐标北方向,顺时针到直线的水平夹角,其值应位于0°~360°之间。

7、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水准面。

是正高的基准面。

8 绝对高程: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9 相对高程: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到该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又称为假定高程。

10.象限角: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为象限角。

计算解答题1、设A点高程为15.023m,欲测设设计高程为16.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之间,读得A尺读数a=2.340m,B尺读数b为多少时,才能使尺底高程为B点高程。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答:⑴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操作过程,即L/μ=q,或L=μq。

⑵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答:⑴量块的作用: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⑵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

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

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

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答:⑴量块分等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

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来划分的。

⑵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

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答:其区别如下:⑴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⑵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⑶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题A剖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题A剖析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第一章互换性及标准化的概念目的:掌握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了解机械精度设计的原则方法。

重点: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难点:零件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习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中有何重要意义?是否只适用于大批量生产?2、完全互换与不完全互换有何区别?各用于何种场合?3、公差、检测、标准化与互换性有什么关系?4、按标准颁发的级别分,我国标准有哪几种?5、下面两列数据属于哪种系列?公比q为多少?(1)电动机转速有(单位为r/min):375,750,1500,3000…。

(2)摇臂钻床的主参):25,40,6数(最大钻孔直径,单位为mm3,80,100,125等。

6、判断题(1)不经挑选,调整和修配就能相互替换,装配的零件,装配后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互换性原则中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3)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4)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标准是一定要执行的,而推荐性标准执行与否无所谓。

()(5)企业标准比国家标准层次低,在标准要求上可稍低于国家标准。

()(6)厂外协作件要求不完全互生产。

()(7)装配时需要调整的零、部件属于不完全互换。

()(8)优先数系包含基本系列和补充系列,而派生系列一定是倍数系列。

()(9)产品的经济性是由生产成本唯一决定的。

()(10)保证互换的基本原则是经济地满足使用要求。

()第二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极限与配合目的:从基本尺寸的精度项目入手,了解几何量线性尺寸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国标的基本内容。

重点:掌握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选用。

难点:尺寸精度及配合的选用。

习题:1. 判断题(1)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2)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3)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4)配合公差总是大于孔或轴的尺寸公差。

()(5)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第1章习题答案1、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在测量中,绝对误差与其真值之比称为 C 。

A. 示值误差B. 随机误差C. 相对误差D. 引用误差(2) 仪表指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称为 A 。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示值相对误差D. 引用误差(3) 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等级通常是用 D 来表示。

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示值相对误差D. 引用相对误差(4) 测得信号的频率为0.0760MHz,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有 B 位。

A. 三B. 四C. 五D. 六(5) 测得信号的周期为2.4751μs,经整理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即为 C 。

A. 2.47μsB. 2.475μsC. 2.48μsD. 2.4751μs(6) 一定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大小及符号保持恒定或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 A 。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粗大误差D. 绝对误差(7) 测量为8mA的电流时,若希望误差不超过0.2mA,则最好选用下列哪项方案? AA. 在1.5级电流表的10mA量程上测量B. 在5.0级电流表的10mA量程上测量C. 在2.5级电流表的10mA量程上测量D. 在2.5级电流表的100mA量程上测量2、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对号、错误的打叉号)(1) 测量结果就是指被测量的数值量。

(×)(2) 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越小,测量结果就越准确。

(√)(3) 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与修正值等值同号。

(×)(4) 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5) 在测量过程中,粗大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仪器精度不够产生的。

(×)3、简答题(1) 什么是测量?答:测量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取得数量概念的认识过程,测量结果是由数值(大小及符号) 和单位构成,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是没有物理意义。

(2) 什么是电子测量?答:应用各类现代电子测量仪器所进行的测量活动称之为电子测量。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 .doc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 .doc

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库第一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填空题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

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3、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

4、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轴。

5、标准北方向的三类有、、。

6、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7、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km。

8、通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9、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km。

10、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1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

12、象限角是由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量至直线的,取值范围为。

13、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m,才能使B尺零点的高程为设计值。

14、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布局上。

精度上。

程序上。

15、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m。

16.地面点到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7. 1956年黄海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1985国家高程基准:水准原点高程值为。

18.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19.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B点在高于大地水准面100m的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是 ,B点的绝对高程是。

20.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

单选题1、我国最先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

A.1956黄海高程系B.1956年黄海高程系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D.1980国家高程基准2、建国后我国最早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

A.1954北京坐标系B. 1954年北京坐标系C.1985西安坐标系D. 1980年西安坐标系3、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A.x轴,向东为正B.y轴,向东为正C.x轴,向北为正D.y轴,向北为正4、在以()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互换性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习题及答案

互换性习题及答案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判断题(×)1.为了使零件具有完全互换性,必须使零件的几何尺寸完全一致。

(×)2.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3.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公差范围内。

(√)4.完全互换的装配效率必定高于不完全互换。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 C.大批量生产 D.协作化生产2.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DE)。

A.因为有了大批量生产,所以才有零件互换性,因为有互换性生产才制定公差制.B.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几何参数应是绝对准确的。

C.在装配时,只要不需经过挑选就能装配,就称为有互换性。

D.一个零件经过调整后再进行装配,检验合格,也称为具有互换性的生产。

E.不完全互换不会降低使用性能,且经济效益较好。

三、填空题:1.根据零部件互换程度的不同,互换性可分(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

2.互换性是指产品零部件在装配时要求:装配前(不经挑选),装配中(不需调整或修配),装配后(能满足功能要求)。

3.公差标准是对(几何量误差) 的限制性措施,( 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 )是贯彻公差与配合制的技术保证。

4.优先数系的基本系列有: ( R5 ) ( R10 ) ( R20 ) ( R40 )和R80,各系列的公比分别为: ( ) ( ) ( ) ( )和( )。

5.公差类型有(尺寸(角度))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6.零件几何要求的允许误差称为(几何量公差),简称( 公差 )。

四、问答题:1.什么叫互换性?它在机械制造业中有何作用?答:*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零(部)件中,在装配时不作任何选择,附加调整或修配,能达到预定使用性能的要求。

*它在机械制造业中的作用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设计方面,可简化设计程序,缩短设计周期,并便于用计算机辅助设计;(2)在制造方面,可保证优质高效生产;(3)在使用方面,使机器维修方便,可延长机器寿命。

测试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江征风

测试技术基础习题答案-江征风

第二章部分题目答案2-21.求正弦信号)2sin()(t TA t x π=的单边、双边频谱、实频图、虚频图,如该信号延时4/T 后,其各频谱如何变化?解: (1)由于22()sin()cos()2x t A t A t T T πππ==-,符合三角函数展开形式,则 在2Tπ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1的(a )。

对)2sin()(t T A t x π=进行复指数展开:由于222()sin()()2j t j tT T jA x t A t e e T πππ-==- 所以,在2Tπ-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n πθ=在2T π处:2n jA C =-,0nR C =,2nI A C =-,||2n A C =,2n πθ=- 所以,实频图、虚频图、双边幅频图、双边相频图分别如图1的(b)、(c)、(d)、(e)。

2Tπ2Tπ-(a)单边幅频图 (b) 实频图 (c) 虚频图 (d) )双边幅频图 (e) 双边相频图图1 正弦信号x (t)的频谱 (2)当延迟4/T 后,()x t 变为2()sin ()4T x t A t Tπ⎡⎤=-⎢⎥⎣⎦,由于222()sin ()cos ()cos 442T T x t A t A t A t T T T πππππ⎡⎤⎡⎤⎛⎫=-=--=- ⎪⎢⎥⎢⎥⎣⎦⎣⎦⎝⎭,符合三角函数展开形式,则在2Tπ处:1n A =,所以,单边频谱图为图2的(a )。

对222()sin ()sin()cos()42T T x t A t A t A t TT T πππ⎡⎤=-=-=-⎢⎥⎣⎦进行复指数展开, 由于222()cos()()2j t j tT TA x t A t e e T πππ--=-=+ 所以,在2Tπ-处:2n A C =-,2nR A C =-,0nI C =,||2n A C =,n θπ=在2T π处:2n A C =-,2nR A C =-,0nI C =,||2n AC =,n θπ= 所以,实频图、虚频图、双边幅频图、双边相频图分别如图2的(b)、(c)、(d)、(e)。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四版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解答(第3版)第二章光滑圆柱体结合的公差与配合1.孔或轴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尺寸标注孔: Φ109.9859.970-0.015-0.0300.015Φ10015.0030.0孔: Φ1818.01718+0.01700.017Φ18017.00孔: Φ3030.01229.991+0.012-0.0090.021Φ30012.0009.0轴: Φ4039.9539.888-0.050-0.1120.062Φ40050.0112.0轴: Φ6060.04160.011+0.041+0.0110.030Φ60041.0011.0轴: Φ858584.978-0.0220.022Φ850022.02. 1) X max = 0.033- (-0.098) = 0.131mmX min = 0 - (-0.065) = 0.065mm T f = | 0.131-0.065 | = 0.066mm 2) Y max = 0 – 0.060 = -0.060mm Y min = 0.030 – 0.041 = -0.011mm T f = | -0.060+0.011 | = 0.049mm 3) X max = 0.007- (-0.016) =0.023mm Y max = -0.018 – 0 = -0.018mm T f = | 0.023 – (-0.018)| = 0.041mm 4) X max = 0.039 - 0.002 = 0.037mm Y max = 0 – 0.027 = -0.027mm T f =|0.037 – (-0.027)| = 0.064mm 5) X max = 0.074 – (-0.140) = 0.214mm X min = 0 - (-0.030) = +0.030mm T f =| 0.214 – 0.030 | = 0.184mm 6) X max =0.009 – (-0.019) = 0.028mm Y max = -0.021 – 0 = -0.021mm T f =| 0.028 – (-0.021) | = 0.049mm3. (1)Φ50)(7f )(8H 025.0050.0039.00Xmax = 0.089mm Xmin = 0.025mm 基孔制、间隙配合(2)Φ80)(10h )(10G 0120.0130.0010.0Xmax = 0.250mm Xmin = 0.010mm 基轴制、间隙配合(3)Φ30)(6h )(7K 0013.0006.0015.0X max = 0.019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4)Φ140)(8r )(8H 126.0063.0063.00Y max = -0.126mm Y min = 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第2题(5)Φ180)(6u )(7H 235.0210.0040.00X max = -0.235mm Y min = -0.170mm 基孔制、过盈配合(6)Φ18)(5h )(6M 0008.0004.0015.0X max = 0.004mm Y max = -0.015mm 基轴制、过渡配合(7)Φ50)(6js )(7H 008.0008.0025.00X max = 0.033mm Y max = -0.00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8)Φ100)(6k )(7H 025.0003.0035.00X max = 0.032mm Y max = -0.025mm 基孔制、过渡配合(9)Φ30)(6n )(7H 028.0015.0021.00X max = 0.006mm Y max = -0.028mm 基孔制、过渡配合(10)Φ50)(6h )(7K 0016.0007.0018.0X max = 0.023mm Y max = -0.018mm 基轴制、过渡配合4. (1) Φ60)(9h )(9D 0074.0174.0100.0(2) Φ30)(8h )(8F 0033.0053.0020.0(3) Φ50)(6k )(7H 018.0002.0025.00(4) Φ30)(6s )(7H 048.0035.0021.00(5) Φ50)(6h )(7U 0016.0061.0086.05. ∵X min = 0.025mm, X max = 0.066mm . ∴配合公差T f =| 0.066 –0.025| = 0.041mm ,∵T f = T h + T s ,选基孔制.查表,孔为7级,轴为6级T h =0.025mm T s = 0.016mm 符合要求.∴选Φ40)(6f )(7H 025.0041.0025.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
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
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
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
5、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6、试从83块一套的量块中组合下列尺寸(单位:mm):
29.875,48.98,40.79,10.56,65.365。

7、仪器读数在20mm处的示值误差为+0.002mm,当用它测量工件时,读数正好为20mm,问工件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8、用名义尺寸为20mm的量块调整机械比较仪零位后测量一塞规的尺寸,指示表的读数为+6μm。

若量块的实际尺寸为19.9995mm,不计仪器的示值误差,试确定该仪器的调零误差(系统误差)和修正值,并求该塞规的实际尺寸。

9、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测量两个尺寸,若测量结果分别为(20±0.001)mm 和(300±0.001)mm ,问哪种方法的精度高?
10、对某几何量进行了15次等精度,测得值如下(单位:mm):30.742、:30.743、:30.740、30.741、30.739、30.740、30.739、30.741、30.742、 30.743、30.739、30.740、30.743、30.742、30.741。

求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和极限误差。

11、用某一测量方法在等精度情况下对某一试件测量了4次,其测得值如下(单位:mm):20.001、20.002、20.000、19.999。

若已知单次测量的标准偏差为1μm ,求测量结果及极限误差。

12、三个量块的实际尺寸和检定时的极限误差分别为20±0.0003mm、1.005±0.0003mm 、1.48±0.0003mm ,试计算这三个量块组合后的尺寸和极限误差。

13、需要测出图3-1所示阶梯零件的尺寸N。

现千分尺测量尺寸A
1和A
2
,测得
N=A
1-A
2。

若千分尺的测量极限误差为±5μm,问测得尺寸N的测量极限误差是
多少?
图3-1 阶梯零件
14、在万能显微镜上用影像法测量圆弧样板如图3-2所示,测得弦长为95mm,弓高h为30mm,测量弦长的测量极限误差δ
limL
为±2.5μm ,测得弓高的测量极
限误差δ
limh
为±2μm ,试确定圆弦的半径及其测量极限误差。

图3-2 圆弧样板
15、用游标卡尺测量箱体孔的中心距如3-3所示,有如下三种方案:⑴测量孔径
d 1、d
2
和孔边距L
1
;⑵测量孔径d
1
、d
2
和孔边距L
2
;⑶测量孔边距L
1
和L
2。

若已
知它们的测量极限误差δ
limd1=δ
limd2
=±40μm ,δ
limL1
=±60μm ,δ
limL2
=±70μm ,
试计算三种测量方案的测量极限误差。

图3-3 箱体零件图
16、某仪器在示值为20mm处的校正值为-0.002mm,用它测工件时,若读数正好为
20mm,工件的实际尺寸为多少?
17、某一测量范围为0~25mm的外千分尺,当活动测杆与测,可靠接触时,其读数为+0.02mm,若用比千分尺测工件尺寸,读数为10.95mm,其修正后的测量结果。

18、今用公称尺寸为10mm的量块将千分表调零后测量某零件的尺寸,千分表的读数为+15um。

若量块实际上尺寸为10.0005mm,试计算千分表的调零误差和校正值.若不计千分表的示值误差,试求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