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与化学镀技术共64页文档

合集下载

第六章 电镀和化学镀

第六章 电镀和化学镀

二、电镀溶液的基本组成
主盐:沉积金属的盐类,用于提供金属离子。
有单盐,如硫酸铜、硫酸镍等; 有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络盐的成分,如锌酸钠、氰锌酸钠等。
络 合剂:络合剂与沉积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改变镀液的 电化学性质和金属离子沉积的电极过程,对镀层质量有很 大影响,是镀液的重要成分。
常用络合剂有氰化物、氢氧化物、焦磷酸盐、酒石酸盐、 氨三乙酸、柠檬酸等。
e
阴极反应: Cu2++ 2e = Cu 2H+ + 2e = H2↑
阴 极 阳 极
阳极反应: Cu- 2e = Cu2+ 4OH- -4e = 2H2O+O2↑
Cu2+ H+


SO4 2OH—
工 件
CuSO4
以镀镍为例:将零件浸在 NiSO4 溶液中作为阴极,金属 Ni 板 作为阳极,接通电源后,在零件表面就会沉积出金属Ni层。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反应: Ni2++2e-→Ni 副反应: 2H++2e-→H2↑ 镍阳极上发生金属镍失去电 子变为镍离子的氧化反应: Ni→Ni2++2e副反应: 4OH-→2H2O+O2+4e-
板、螺钉、螺栓、仪器仪表外壳等。
镀锌层特性
纯净的镀锌层,在常温和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比较稳定; 在温度高于70℃的热水中,锌的电势变得比较正,失去对黑 色金属的保护作用。 它在潮湿的介质中容易生成一层主要由碱式碳酸锌组成的薄 膜(3Zn(OH)2· ZnCO3),这层薄膜有一定防护能力。
在含氮离子介质中,锌不耐腐蚀,在海水中不稳定(Cd),
• 光亮剂——提高镀层的光亮度。 • 整平剂——改善镀液微观分散能力,使基体显微粗糙表面变平 整。 • 润湿剂——降低金属与溶液的界面张力,使镀层与基体更好地 附着,减少针孔。 • 掩蔽剂——消除微量杂质的影响。

第三章 电镀与化学镀

第三章  电镀与化学镀

镀层 种类


银是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在含硫化物的大气 中表面易生成硫化银而变黑。银对钢铁,铜都是阴极性镀层, 且价贵难得,故一般不用作防护镀层。
装饰镀层:银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表面易抛光,呈银
白色,常用于餐具,工艺品和家庭用具的装饰镀层。

功能镀层:银的导电性能优良,接触电阻小,电子电器, 通讯器材的零部件镀银,可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和钎焊性。
但银镀层很容易扩散和沿材料表面滑移,产生抖动现象;在 潮湿大气中会产生“银须”,造成短路,这是需要注意的。
贵 金属
金镀层主要用于工艺品,首饰的装饰,以及在恶劣条件
下使用的电子器件仪表元件。
铂镀层主要用于电镀,电解,阴极保护中使用的不溶性阳
极(钛基镀铂)。另外也用于精密仪器,外科器械。
材料表面工程

防护镀层: 应
锡在食品有机酸中对钢铁属于阳极性镀层,且锡对人 体无毒,故镀锡铁皮用作食品罐头盒。
功能镀层: 用
锡有良好的钎焊性能,故需要钎焊的无线电器件和零部 件广泛采用锡镀层。但在高温,潮湿和密封条件下,由于锡 镀层存在内应力会生长晶须,造成短路,这是需要注意的。 锡不与硫化物作用,故与火药及橡胶接触的工件常镀锡。 钢件渗氮处理时可用局部镀锡保护不需渗氮的部位。 锡质软,可塑性好,锡镀层可提高冷拔,变薄,拉伸过 程中工件表面润滑能力。
功能镀层
钢件镀黄铜(0.5~2.5微米),可大大提高与橡胶的结 合力(如轮胎衬里钢丝) 黄铜镀层也可作为减摩镀层。
材料表面工程

腐 蚀 特 点 用
铜是正电性金属,不受非氧化性酸的腐蚀,但会和氧发生反应。 在空气中铜易氧化而失去光泽,在含二氧化碳或氯化物的潮湿 大气中,铜表面易生成碱式碳酸铜或氯化铜膜,受到硫化物作 用时表面会生成棕色或黑色的硫化物膜。钢铁表面的铜镀层属 阴极性镀层。因此铜不单独作为钢铁件的防护镀层。

电镀和化学镀技术

电镀和化学镀技术

(四)金属的电沉积过程
金属电结晶三步骤对电沉积的影响: 3)在电流密度也相当大,过电位的绝对值很大时,被还 原的金属离子数量很多,在电极表面上形成了大量的吸附 原子。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很有可能聚积在一起,形成新 的晶核。而且极化越大形成晶核的几率就越大,速度就越 快,晶核的尺寸也就越小,因而可以获得细致光滑的金属 层。所以在电镀过程中,极需要在晶体生长的同时,还有 大量的晶核形成。电镀时总是设法使阴极电化学极化大一 些。
(一)电镀液组成 1.主盐:能够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的镀层金属的 盐。 主盐浓度要有一个适当的范围。 主盐浓度高,溶液的导电性和电流效率一般都较 高,可使用较大的电流密度,加快沉积速度。但是, 主盐浓度升高会使阴极极化下降,出现镀层结晶较粗, 镀液的分散能力下降。 主盐浓度低,则采用的阴极电流密度较低,沉积 速度较慢,但其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均较浓溶液好。
电镀层的分类 3)功能性镀层: 五、热处理用镀层 为了改善机械零件的表面物理性能,常常需要进 行热处理。但是,如果零件的某些部位,在热处理 时不允许改变它原来的性能,就需要把这个部位局 部地保护起来。例如,防止局部渗碳需镀铜,防止 局部渗氮则应镀锡。
电镀层的分类: 3)功能性镀层: 六、修复性镀层 一些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例如各种轴、花键、齿 轮及压辊等,在使用过程中被磨损,或在加工过程 中磨削过度,均可用电镀法予以修复,使其重新发 挥作用。可用于修复尺寸的镀层金属有铜、铁、铬 等。 七、可焊性镀层 一些电子元器件组装时,需要进行钎焊。为了改 善它们的焊接性能,需要镀以锡、银等。
目前,金属镀层的应用已遍及经济活动的各个 生产和研究部门,例如机器制造、电子、仪器仪 表、能源、化工、轻工、交通运输、兵器、航空、 航天、原子能等。

第6章 电镀和化学镀

第6章 电镀和化学镀

镀层按镀层的性能分为三类:
(1) 防护性镀层 镀锌及锌合金,镀镉等; (2) 防护装饰性镀层 多层镍+铬,钢+镍+铬,铜
+锡+铬,镍+铜+镍+铬等; (3) 功能性镀层
电镀层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 与基体金属结合牢固,附着力好; 2) 镀层完整,结晶细致,孔隙少; 3) 镀层厚度分布均匀。
1.2、电镀溶液的基本组成
1 析出金属的易溶于水的盐类,称为主盐; 2 能与析出的金属离子形成络盐的成分; 3 提高镀液导电性的盐类; 4 能保持溶液的PH值在要求范围内的缓冲剂; 5 有利于阳极溶解的助溶阴离子; 6 影响金属离子在阴极上析出的成分——添加剂。
考察一个电镀溶液是否满足生产的需要,一般 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性能参数:包括电流效率、 分散能力、整平能力、覆盖能力等。
电刷镀设备石的墨用的电形量状、可用根水据量需比要槽制镀成少各很种多样,式,以 可以节约能适源应、被资镀源工。件表面形状为宜。刷镀某些镀 液时,也可以采用金属材料作阳极。
(2)镀液特点
电刷镀溶液大多数是金属有机络合物水溶液,络合物 一般在水中溶解度大,并且稳定性好。因而镀液中金 属离子含量通常比槽镀高几倍到几十倍。
1.3.3 刷镀
采用直流电源,电源的正极接镀笔,作为阳极,电源的负 极接工件,作为阴极。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 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随着刷镀时间的增长, 镀层逐渐增厚。
在镀笔与工件接触的部 位,镀液中的金属离子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扩散 到工件表面,并在工件 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成 金属原子,形成镀层。
电刷镀技术的特点:
(1)设备特点
电刷镀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多为便携式 或可移动式,便于现场使用或进行野外抢修。

电镀与化学镀

电镀与化学镀
金属还原的基本条件和可能性
金属离子还原析出的可能性是获得镀层的首要条件!
5.1 电镀基本知识
法拉第定律和电流效率
➢ 电流通过镀液时,电解质溶液发生电解反应,阴极上 不断有金属析出,阳极金属不断溶解。法拉第定律: 金属的析出(或溶解)量必定与通过的电荷(量)有关。
W kQ kIt
➢ 其中,W为形成产物的质量;k为比例常数,即电化当 量;Q为电量,为电流I与时间t的乘积。
第五章 电镀与化学镀
主要内容
5.1 电镀基本知识 5.2 合金电镀 5.3 复合电镀 5.4 电刷镀 5.5 化学镀
5.1 电镀基本知识
电解与电镀
• 电解:在外加直流电源 的作用下,电解质的阴 阳离子在两极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的过程。
• 阴极(还原反应):
Cu2+ + 2e = Cu
• 阳极(氧化反应):
3. 采用特定的添加剂
• 添加剂在镀液中的含量比较少,一般不影响金属的平衡电位;有些 添加剂能显著地增大或降低阴极极化,明显地改变金属的析出电位, 从而对某些金属沉积起作用,实现共沉积。例如添加明胶可使铜、 铝离子实现共沉积。
5.2 合金电镀
合金电镀的特点
1. 与热冶金合金相比:
① 容易获得高熔点与低熔点金属组成的合金,如Sn-Ni。 ② 可获得热熔相图没有的合金,δ-铜锡合金。 ③ 容易获得组织致密、性能优异的非晶态合金,如Ni-P。 ④ 在相同合金成分下,电镀合金与热冶合金相比,硬度高,
影响电镀层质量的基本因素
7. 基体金属
① 基体金属性质:镀层的结合力与基体金属的化学性 质及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a. 基体金属电位负于沉积金属电位,就难以获得结合良好 的镀层,甚至不能沉积。

第一章 电镀及化学镀

第一章 电镀及化学镀

电结晶是指还原得到的金属原子在基体金 属表面,按一定规律排列成新晶体的过程。 金属的电结晶过程与盐溶液中盐的结晶过程 相似。平衡电位状态相当与溶液的饱和状态;而 阴极的过电位则相当于溶液的过饱和度。溶液在 析出金属时的阴极极化作用越大,过电位就越 高,生成晶核的速度就越快,镀层的晶粒就越 细;反之,晶核的形成速度低于生长速度,镀层 的晶粒就越粗。 电结晶过程也是由形核—长大的方式进行 的。吸附原子总是在基体金属表面的扭折或台阶 处率先形核,再通过扩散逐渐长大,这样所需的 热力学驱动力最小。
1.1.6 电镀溶液的基本组成[2] (1) 主盐 (2) 络合剂 (3) 附加盐 (4) 缓冲剂 (5) 阳极活化剂 (6) 添加剂
1.1.7 电镀工艺过程[1,2] 电镀工艺过程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镀前处理 (2)电镀 (3)镀后处理 镀前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干净新鲜的金 属表面,为最后获得高质量镀层作准备。镀前处 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和镀 层的完整性。镀前处理主要包括:抛光或打磨、 去油脱脂、处锈、活化。 镀后处理则关系到镀层的防护性和装饰性效 果。镀后处理包括:(1)钝化处理(2)去氢处理
m′---阴极上实际析出金属的质量;m---理论上应 析出的质量 1.1.5 金属电沉积 电镀过程宏观上是一个电解过程;而微观 上是一个电沉积过程,即在外电流的作用下, 反应粒子(金属离子或络离子)在阴极表面发 生还原反应并生成新相——金属的过程。亦称为 电结晶过程。 (1) 金属离子还原析出的可能性 在一定的电流密度下金属离子进行阴极 还原时,其析出电位等于它的平衡电位与过电 位之和,即:Φ = Φ平 + ΔΦ
分类: 防护性镀层 装饰性镀层 功能性镀层 要求: 结合力 致密、均匀性 外观

第三章 电镀和化学镀

第三章 电镀和化学镀

3.2 电镀工艺
3.2.1 电镀过程示意图
(1)被镀零件接在阴极 被镀零件接在阴极→ 被镀零件接在阴极 就是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接。 (2)待镀金属接在 阳极 待镀金属接在 阳极→ 就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接。 (3)电镀液必须含有待镀 电镀液必须含有待镀 金属的离子溶液。 金属的离子溶液。
3.2.2 电镀电极反应
解:I = ( (n × 96500)/(A)) ×((W)/(t × η)) 解=((2 × 96500)/(58.69)) ×((2.5)/(10 × 60 × 100%)) : t= =13.7 96500)/(A)) ×((ρ × S × d)/(I × η)) ((n × =((2需电流13.7安培 ×((8.93 × 1000 × 5 × 96500)/(63.54)) ∴需电流 安培 -4)/(15 ×100%)) × 10 =900(秒)=15(分) 秒 分
♦ (1)阴极反应:溶液中金属离子在阴极获得来自电 阴极反应: 金属离子在 阴极反应 溶液中金属离子
源负极送出的电子,在待镀零件表面上形成一层金 源负极送出的电子, 待镀零件表面上形成一层金 送出的电子 表面上形成 属镀层。 属镀层。
♦ Xn++ne–→X ♦ 例如:Cu2++2e- → Cu 例如: ♦ (2)阳极反应:欲镀金属溶解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 阳极反应: 溶解成金属离子进入电镀液 阳极反应 欲镀金属溶解成
放出电子 导线至电源正极以构成通路 电子沿 通路。 中,并放出电子沿导线至电源正极以构成通路。
♦ X→Xn++ne– ♦ 例如:Zn→Zn2++2e例如:
例1: :
铁质钥匙上要镀铜 如图,纯铜作阳极,钥匙作阴极。 如图,纯铜作阳极,钥匙作阴极。 电镀液::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 电镀液::硫酸铜溶液。 阳极反应: 氧化反应) 阳极反应:Cu→Cu2++2e– (氧化反应) 阴极反应: (还原反应) 阴极反应:Cu2++2e–→Cu(还原反应)

电镀和化学镀

电镀和化学镀

化学镀镍
用还原剂将镀液中的镍离子还原为金 属镍并沉积到基体金属表面上去的方法称 为化学镀镍。
1. 化学镀镍机理
➢ 原子氢态理论 ➢ 氢化物理论 ➢ 电化学理论
原子氢态理论
H2PO2- + H2O → HPO3- + 2H + H+ ➢ Ni2+ + 2H → Ni + 2H+ ➢ H2PO2- + H → H2O + OH- + P
一、什么是化学镀? 化学镀是指在没有外电流通过的情况下,利
用化学方法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并沉积 在基体表面,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化学镀与电镀相比的优点
➢ 化学镀不需要外电源,设备简单、操作容易,可用于 各种基体,如:金属(钢、铝、镁等)、非金属(陶 瓷、塑料、木材等)及半导体等。
➢ 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好,无论工件如何复杂(深孔、 凹槽、盲孔等),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均可得 到均一的镀层。
化学镀镍磷零件
医学资料
• 仅供参考,用药方面谨遵医嘱
化学还原镀
还原镀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 化还原反应而产生金属沉积的过程。这种方法不是通 过金属的溶解,而是依靠还原剂的化学反应:
Rn+ + MZ+ → R(n+z)+ + M 在这里还原剂Rn+被氧化成R(n+z)+,而自由电子 使MZ+还原,还原剂的电位应该显著低于沉积金属的 电位。
活化可将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盐加以去除, 使金属表面容易与后续电镀金属紧密结合。
需要慎重选择合适的酸液及缓蚀剂,避免过 度浸蚀底材。
镀后处理
➢ 钝化处理 是指在一定的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在镀层上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