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4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4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个案与短篇文章编号:!"""#$%"%(&""’)"(#"&)%#"! !""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龙*华**(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儿科,重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各不相同。

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少数患儿可出现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损害和功能残疾,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时治疗,这样既可防止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永久性损害,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治疗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我院近年来以黄疸为主诉者占住院新生儿第&位,高达("+。

现将我院&""%,&""-年收治的%""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例患儿中,男性&$$例,女性!%$例,足月儿&%&例,早产儿!$’例,发病时间/)0!1$例,2)0&"$例。

!.&*诊断标准[!]**!生后&%3出现黄疸,胆红素2!"&"45678;#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45678,早产儿2&$$"45678;$血清结合胆红素2(%"45678;%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2’$"4567 8;&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9%周或进行性加重。

!.(*病因**原因不明’!例(&".&+)占第!位;母乳性黄疸)&例(!’:"+)占第&位;新生儿感染-$例(!-.&+)占第(位,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脓疱疮、;<=>?感染等;新生儿肝炎-(例(!$.’+)占第%位。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

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

对所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

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1.1 资料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

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借鉴。

方法:采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例和正常新生儿262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新生儿因素,孕母因素,感染溶血因素等,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推断。

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黄疸患儿在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hie、剖宫产、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败血症、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和abo血型不合方面的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

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它感染、abo血型不合、母乳喂养不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独立相关。

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点监护具有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的人群,防治各种感染,恰当的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相关因素病例对照【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33-02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是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使得血液里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引起患儿在巩膜、皮肤以及黏膜出现黄疸。

患儿黄疸的症状如果持续2~3周不退,且出现皮肤、黏膜黄疸加深,病情加重等现象则称为病理性黄疸。

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因素有很多种,临床上找出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对于治疗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文对163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262例无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对照研究,旨在为临床针对性防治提供科学支持。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来源于2010年3月~10月我院产科分娩资料完整的新生儿425例。

其中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63例(黄疸组)。

262例无新生儿黄疸(对照组)。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符合文献[1]标准:①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102umol/l;②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umol/l,早产儿>255umol/l;③血清直接胆红素>26umol/l;④血胆红素值每天上升>85umol/l;⑤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治疗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治疗分析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临床治疗分析
费宝敏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3(11)14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24例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

结果2例患儿经过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蓝光治疗1周后进行随访调查,观察组总有效率91.7%。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采用传统药物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总页数】2页(P547-547,548)
【作者】费宝敏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人民医院儿科,湖北恩施 44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7
【相关文献】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J], 别慧玲;郑晓云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20例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J], 丁春杰;曹甦
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J], 冯志英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临床治疗分析 [J], 刘玉玲
5.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临床分析 [J], 吴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引言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间出现黄疸的现象,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黄疸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过多积聚,导致皮肤和眼黄染色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本文将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分析,并介绍常用的治疗方法。

一、生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1.1 病因分析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黄疸类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代谢的不完全。

此外,新生儿血红蛋白的生命周期较短,再加上肝脏中酶的活性低下,胆红素的转运和排泄能力不足,也容易导致胆红素的积聚。

1.2 治疗方法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

在新生儿黄疸发生后,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和代谢:•确保充足的母乳喂养:母乳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因此,母乳喂养是预防生理性黄疸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过度包裹:过度包裹会导致新生儿出汗,从而增加胆红素的生成和积聚。

应保持室温适宜,适当减少婴儿的服装层数。

•合理的日光浴:日光浴可以通过紫外线的作用促进胆红素的转化和代谢,但注意时间和强度的控制,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影响。

二、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和治疗2.1 病因分析病理性黄疸是指由于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黄疸,其病因较为复杂。

常见的病理性黄疸疾病包括溶血性疾病、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等。

•溶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是一种由于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胆色素过多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引起黄疸。

•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

•胆道梗阻:胆道梗阻是指胆道内部出现结石或其他原因导致胆汁流通受阻,胆红素被阻塞在体内,进而导致黄疸。

2.2 治疗方法对于病理性黄疸,需要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以解决胆红素代谢障碍的问题。

治疗方法包括:•溶血性疾病:对于溶血性疾病引起的黄疸,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包括输血、血浆置换等。

•肝脏疾病:治疗肝脏疾病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例如抗病毒治疗、肝移植等。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1.3诊 断 标 准 患 儿 皮 肤 黏膜 黄 染 明 显 消 退 , 测量 患儿 血 清胆 红 素 小 于 85u moI/L,临 床 患 儿 未 出 现 其 他 并 发 症 ,则 为痊 愈 ;患 儿 皮 肤 黏膜 黄 染 有 所减 轻 ,测 量 患 儿血 清胆 红 素 85—221 U moI/L,临 床 患 儿 未 出 现其 他 并 发 症 ,则 为 有 效 ;患 儿皮 肤 黏膜 黄 染 无 变 化或 是 再 次 出现 ,测 量患 儿 血 清胆 红 素 无 变化 则 为无 效 2结 果 分 析48例 患 儿病 因产 生原 因 , 因 围生 期 因素 引发 新 生儿 病理 性 黄 疸 的有29例 ,感 染 因素 的7例 ,母 乳 因素 的 2例 ,溶血8倒 ,其 他 因素2例 。 在 本 次 治疗 中 ,共 有36例 患儿得 以治 愈 ,8例 有效 , 4例 无 效 , 总 治 疗 有 效 率 为 91.67%。 3讨 论 病 理 性 黄 疸 的 病 因 十 分 复 杂 , 对 于 新 生 儿 而 言 , 缺 血 、酸 中毒 、感 染 、新 生 儿 溶 血 病 、红 细胞 缺 乏 均 会 导 致 胆 红 素 的异 常 升 高 ,这 时 极 易 引 发 病 理 性黄 疸 患 儿 患 有 该 疾 病 的 原 因 有 诸 多 , 在 本 次 研 究 中 患 者 引 发 病 理 性 黄 疸 的原 因有① 围生 期 因素 : 围生 期 新 生 儿 极 易 因 窒 息 、肠 梗 阻导 致 缺 氧 ,这 时 需对 产 妇进 行 剖 宫 术处 理 , 婴 儿 早 产 使 其 肝 细 胞 结 合 胆 红 素 的 酶 的 活 性 降低 ,这 时 患 儿肝 脏 结 合 的胆 红 素 也 会 减 少 。 出现 肠道 功 能 紊 乱 后 肝 肠 循 环 增 加,这 时胆 红 素就 会 随 之 增 多,测 量 患 儿 血 清 胆 红 素 时 就 会 发 现 其 浓 度 较 高 。 ② 感 染 因 素 :患 儿 感 染 乙肝 病 毒 或 是 细 菌 感 染 均 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诊治体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了解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中的诊治方法。

方法以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研究中经过3 d治疗后治愈17例,有效5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1.5%。

结论临床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管理,降低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现要及早进行治疗干预,改善患儿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因;诊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pathological jaundice of newborn),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组疾病,区别于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婴儿刚出生后2~3 d,并于4~6 d达到高峰期,7~10 d才开始消退。

临床中不论是那种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都可能引发“核黄疸”,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引发死亡。

因此,及早的诊断并治疗病理性黄疸,对于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的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发病原因和诊治方法,现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的对象是我院在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

其中男孩有50例,女孩有32例,年龄1~28 d,平均12.4 d。

所有的患儿中有4例为早产儿,78例为足月儿,采用剖宫产的有60例,自然分娩者有22例。

患儿出现黄疸的时间不同,其中在出生后7 d内出现者有60例,7 d后出现者有22例。

所有的患儿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面目、周身皮肤黏膜黄染的症状。

发生黄疸的病因有窒息、缺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早产、胎膜早破等,另外和感染也有关系,如肺炎、尿布皮炎、脐炎等炎症感染,有的还和母乳性黄疸有关。

1.2 检查方法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和肝功能血糖以及C反应蛋白、电解质等多方面检查,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血培养、胸片、肝胆B超等全套的相关检查方法。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并探究防治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分析其临床诊治资料,总结归纳病因,寻找防治对策。

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包括围产、母乳、感染、新生儿溶血症等四个方面,生产及后天因素所占比重较大。

结论:加强围产期检查保健,提高医院产科的质量,根据新生儿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防治对策,给与及时快速的治疗,并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标签: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新生儿由于肝功能不健全,体内胆红素无法完全靠自身排出,致使胆红素全部聚积于血液内,胆红质随着血液的流走染黄新生儿巩膜及皮肤黏膜,从而引发黄疸。

黄疸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生理性的黄疸症状及危害较轻,7~10d内便可消退。

病理性黄疸较为严重,可对新生儿神经系统造成损伤,导致脑瘫、智力低下,甚至死亡[1]。

因此,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发现快速治疗,才能有效保障新生儿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根据病因寻找防治对策,降低发病率,现我院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现进行回顾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76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男性患儿39例,日龄2-8d之间,平均日龄为(3.5±1.3)d,出生体重3.1~4.9kg,平均体重(3.42±1.05)kg;女性患儿37例,日龄1-9d之间,平均日龄为(3.1±1.7)d,出生体重3.2~4.7kg,平均体重(3.25±1.34)kg。

76例患儿中,出现黄疸的时间均在18h~1d之间,黄疸持续时间为14~25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7-09-08T15:34:25.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作者:张艳高萍[导读]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青海海西 817099)【摘要】目的:探讨39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

结果: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由感染引起,59例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由多因素引起,12例病因尚不明确。

对所
有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237-02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临床分为两种类型,即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黄疸可以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

而病理性黄疸则是多因素引起的,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胆红素脑病,甚至使患儿脑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具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1]。

因此,通过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早期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

本文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疗效。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39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排除具有先天性严重疾病的患儿。

分析其临床治疗,其中男205例,女187例,年龄最小5d,最大30d,平均年龄为(12.6±2.5)d,足月儿372例,早产儿20例。

1.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2]
新生儿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在黄疸持续时间方面,足月儿超过14d,早产儿超过28d;在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方面,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多次反复;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34μmol/L。

如符合上述指标任意一项,即可视为病理性黄疸。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血常规以及尿常规等。

对患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若血清间接胆红素大于342μmol/L,则给予换血治疗。

对病情严重患儿,采用单面蓝光照射治疗;ABO溶血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感染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

同时给予患儿肝酶诱导剂、茵栀黄口服液等药物,并进行纠正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综合治疗。

对于母乳性黄疸患儿,则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1.4 疗效评价标准[3]
治愈,即皮肤黏膜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低于85μmol/L;好转,即皮肤黏膜黄疸基本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下降到85~221μmol/L之间;无效,即皮肤黏膜黄疸无变化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高于221μmol/L。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χ2)检验。

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2.结果
2.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
经分析,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150例(38.3%)由围生因素引起,112例(28.6%)由感染引起,59例(15.1%)由母乳性黄疸引起,39例(9.9%)由新生儿溶血病引起,20例(5.1%)由感染、围产期等多因素引起,12例(3.1%)病因尚不明确。

2.2 临床疗效
对本组392例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后,痊愈354例,痊愈率高达90.3%(354/392);对于3例治疗无效患儿,进行转院治疗。

详情见表所示。

3.讨论
病理性黄疸作为新生儿多发疾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具有较大危害。

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机体细胞受到较多破坏,胆红素大量增加,而肝酶活性不足,从而影响了肝细胞调节胆红素的能力,致使黄疸发生。

由于病理性黄疸患儿容易出现窒息、酸中毒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加重病情,甚至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引发胆红素脑病,进而影响患儿神经功能,对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此次研究中,392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在围生因素影响下,新生儿发病率高达38.3%,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在缺氧、窒息等环境下出现酸中毒、低体温等,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肝酶活性,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有所上升。

感染因素占比28.6%,是因为新生儿在肺炎、脐炎等感染下,体内红细胞不断被破坏,胆红素进入血液后,导致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

母乳性黄疸因素占比15.1%,多是因为母乳喂养不足、新生儿胎粪排泄延迟等引起的。

ABO溶血病作为常见因素,一般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另外不明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与检查条件、胆红素标准等有关。

早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以围产、溶血因素为主,晚期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则以感染、母乳性黄疸为主。

因此临床治疗时要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症治疗,以提高疗效。

蓝光疗法作为病理性黄疸治疗的常用方法,需要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展开治疗。

同时,治疗前要加强患儿皮肤清洁、注意会阴部位的保护;适当调节温度、湿度,通过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则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多且复杂,通过切实做好新生儿围产期的保健工作,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王蓓,杜菁,于倩.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肌组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13):34-35.
[2]相春雷.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3,5(5):450-451.
[3]李爱国.52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4(5):1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