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和电阻

合集下载

电导、电导率、电导仪、电阻、电阻率--关系

电导、电导率、电导仪、电阻、电阻率--关系

电导表示某一种导体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程度。

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或姆欧。

对于纯电阻线路,电导与电阻的关系方程为G=1/R,其中G为物体电导,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 G = 1/R。

在交流电路中电导定义为导纳的实部(注意:不是电阻的倒数):Y = G + jB。

电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电导率(electric conductivity) 是表示物质传输电流能力强弱的一种测量值。

当施加电压于导体的两端时,其电荷载子会呈现朝某方向流动的行为,因而产生电流。

电导率是以欧姆定律定义为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比率:有些物质会有异向性(anisotropic) 的电导率,必需用3 X 3 矩阵来表达(使用数学术语,第二阶张量,通常是对称的)。

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1):电导率仪(electrical conductivity meter) 是一种是用来测量溶液电导率的仪器。

电导仪:1定义:测量物质导电能力的仪器。

测定水的电导率,根据标准曲线推断水矿化度的仪器。

电导率:1基本概念(1)英文:conductivity(or specific conductance)(2)定义: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表示,κ=1/ρ。

除非特别指明,电导率的测量温度是标准温度(25 °C )。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称为西门子/米(S/m),其它单位有:MS/cm,S/cm,μS/cm。

1S/m=1000mS/m=1000000μS/m=10mS/cm=10000μS/cm。

(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

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电阻和电导率是电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用于描述电流经过导体时的阻碍程度和导流能力,对于电路设计和电器性能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电阻和电导率的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相关性。

一、电阻的计算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符号R表示,其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计算主要基于欧姆定律,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公式:R = V / I其中,R表示电阻,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在实际电路中,如果已知电压和电流的数值,可以直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电阻的数值。

例如,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电压为10伏特,电流为2安培,那么电阻的计算如下:R = 10 / 2 = 5 Ω这说明电路中的电阻为5欧姆。

另外,有时候电阻的数值可能无法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其他物理量的计算来间接获得。

例如,对于一个导体的电阻,如果已知导体的长度L、横截面积A和电阻率ρ(使用希腊字母ρ表示),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电阻的数值:R = ρ * (L / 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导体的长度,A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积。

二、电导率的计算电导率是导体的导流能力的量度,用符号σ表示,其单位为西门子/米(S/m)。

与电阻成反比,电导率可以通过电阻率的倒数来计算,即:σ = 1 / ρ其中,σ表示电导率,ρ表示电阻率。

电导率的计算可以通过电阻率的数值直接得出。

通常情况下,金属导体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因此其电阻率较低,对应的电导率较高。

而半导体材料或绝缘体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导电能力较弱。

三、电阻和电导率的关系电阻和电导率在物理上是互相关联的,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相互转换:R = 1 / σ其中,R表示电阻,σ表示电导率。

这一关系说明,导电性能越好的导体其电阻越低,反之亦然。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路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导体材料和截面积,以达到所需的电阻和电导率。

例如,在设计电路时,如果需要较低的电阻来减小功耗或提高效率,可以选择电导率较高的金属导体,并采用合适的截面积。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电阻与电导的关系
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它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电阻率和电导率换算
电阻率1Ωcm=电导率1/1μs/cm
例:500Ωm=多少μs/cm
500Ωm=50000Ωcm=0.05MΩcm
1/0.05MΩcm=20μs/cm
即500Ωm=20μs/cm
电阻率和电导率倒数关系,也就是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关系。

即电导率=1/电阻率,答案是0.002μScm。

水中的盐份和离子具有导电能力,当插入一对电极之后,水中的离子便会电极之间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产生导电效应。

水质越好,水中杂质越少(盐份越低),导电能力越弱,因此电阻率越大,由于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关系,因此电导率就越低。

相反水质越差,含盐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越小,因此电导率就越大。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电导率
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电阻率指的是介质对电流的阻碍能力,是介质的电阻强度的量度。

电导率则是介质导电的能力,是介质对电流的通透程度的量度。

两者之间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 = R × A / L,其中ρ是电阻率,R是电阻,A是横截面积,L是长度。

电阻率与温度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电导率的计算公式为σ = 1 / ρ,其中σ是电导率,ρ是电阻率。

电导率越大,介质导电的能力就越强。

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

电阻率和电导率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电阻率和电导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学现象,为电路设计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 1 -。

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定义换算及其方法

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定义换算及其方法

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定义换算及其方法一.电导率仪和电阻率仪的定义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很容易被人理解。

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阻率: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常用单位是欧姆?平方毫米/米。

二.电导率仪和电阻率仪之间的单位换算1.电导率仪就是电阻率的倒数是电导率,单位是西门子/m,1西门子=1/Ω电导的单位用姆欧又称西门子。

用S表示,由于S单位太大。

常采用毫西门子1uS/cm=0.001mS/m ;1000uS/cm=1mS/m2.电阻率仪的单位是Ω.cm,即欧姆厘米。

三.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之间的测量方法1.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正方体的相对两侧间的电阻,单位为Ω.cm或M Ω.cm。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S/cm(或μs/cm)。

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反映了水中含盐量的多少。

是水的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水的纯度越高,含盐量越低,水的电阻率越大(电导率越小)。

2.水的电阻率(或电导率)受水的纯度、温度及测量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纯水电阻率(或电导率)的测量是选择动态测量方式,并采用温度补偿的方法将测量值换算成25℃的电阻率,以便于进行计量和比较。

3.测量电阻率或电导率时,将电导电极或测量装置与制水系统相连接。

通水将管道测量装置与电导池中的气泡驱尽,调节水流速(一般不低于0.3m/s),并在电导池出口安装温度计,按仪器说明书操作电导率仪(预热、调零、校正及测量),待仪器读数稳定后,记录水温和电导率值。

在线测量应该使用带温度计补偿的电导率仪,可以直接读出25℃的电导率值。

电导率的倒数为电阻率值。

四.影响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的因素1.被测量介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2.温度3.纯度4.流速物体电阻计算公式:R=ρL/S,其中,L为物体长度,S为物体的横截面积,比例系数ρ叫做物体的电阻系数或是电阻率,ρ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面积的物体在20℃时所具有的电阻值。

电导和电阻的计算

电导和电阻的计算

交流电桥法:利用交流电桥原理测量电导率
电桥法: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测量电导率
电阻的测量方法
电桥法:利用电桥平衡原理测量电阻值,精确度高
直接测量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计算电阻值
替代法:通过比较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的电压和电流确定待测电阻值
伏安法:通过测量电阻的电压和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测量误差分析
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
注意事项:需注意电阻的单位和测量精度
应用场景:在电路中测量电阻的大小
计算公式:R=U/I,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
公式法计算电阻
欧姆定律:R=U/I,其中R为电阻,U为电压,I为电流
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R=R1+R2+…+Rn
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n
利用电导率计算电导
电导率是描述导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单位为S/m。
电导的计算公式为G=L/R=I/U,其中G为电导,L为导体长度,R为导体电阻,I为电流,U为电压。
电导率与电导成正比,电导率越高,电导越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电导率、导体长度和截面积计算电导。
03
电阻的计算方法
定义法计算电阻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电导和电阻的计算
目录
01
电导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02
电导的计算方法
03
电阻的计算方法
04
电导和电阻的应用
05
电导和电阻的测量
01
电导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导和电阻的定义

电导与电阻,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

电导与电阻,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

电导与电阻,电导率与电阻率关系不少人将电导跟电导率混淆: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

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ρ=RS/L电导率(conductivity)是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流动难易程度的参数。

在公式中,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来表示。

电导率σ的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简写做S/m),为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ρ。

(1S=1000mS=1000000μS,1m=100cm)当1安培(1 A)电流通过物体的横截面并存在1伏特(1 V)电压时,物体的电导就是1 S。

西门子实际上等效于1安培/伏特。

如果σ是电导(单位西门子),I是电流(单位安培),E是电压(单位伏特),则:σ= I/E 通常,当电压保持不变时,这种直流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导成比例关系。

如果电导加倍,则电流也加倍;如果电导减少到它初始值的1/10,电流也会变为原来的1/10。

这个规则也适用于许多低频率的交流电系统,如家庭电路。

在一些交流电电路中,尤其是在高频电路中,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因为这些系统中的组件会存储和释放能量。

电导和电阻也有关系,如果R是一个组件和设备的电阻(单位欧姆Ω),电导为G(单位西门子S),则:G = 1/R 。

电导率测量原理: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是将相互平行且距离是固定值L的两块极板(或圆柱电极),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为了避免溶液电解,通常为正弦波电压,频率1~3 kHz)。

然后通过电导仪测量极板间电导。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

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

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

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导和电阻的关系

电导和电阻的关系

电导和电阻的关系
1、电导:表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符号是g。

单位是西门子,简称西,符号s。

2、电阻:用导体制成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

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基本性质,与导体的尺寸、材料、长度、温度有关。

符号是r。

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ω。

3、电阻的作用:主要职能就是阻碍电流流过,应用于限流、分流、降压、分压、负载与电容配合作滤波器及阻匹配等。

4、导体的电阻越小,电导就越大,数值上等于电阻的倒数。

扩展资料:
电阻率的倒数就是电导率,它们之间的关系成倒数关系。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它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电阻率和电导率换算
电阻率1Ωcm=电导率1/1μs/cm
例:500Ωm=多少μs/cm
500Ωm=50000Ωcm=0.05MΩcm
1/0.05MΩcm=20μs/cm
即500Ωm=20μs/cm
电阻率和电导率倒数关系,也就是电导率与电阻率互为倒数关系。

即电导率=1/电阻率,答案是0.002μScm。

水中的盐份和离子具有导电能力,当插入一对电极之后,水中的离子便会电极之间发生定向移动,因此产生导电效应。

水质越好,水中杂质越少(盐份越低),导电能力越弱,因此电阻率越大,由于电阻率是电导率的倒数关系,因此电导率就越低。

相反水质越差,含盐越多,导电能力越强,电阻率越小,因此电导率就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导和电阻
母题:
在电工学中常用物理量“电导”(符号为G)来表示导体的导电能力,导电能力强.则电导G的值大;导电能力弱,则电导G的值小,对于同一导体,其电导G和电阻R的关系为G=1/R。

现有甲、乙两个导体,已知导体甲的电导为G1,导体乙的电导为G2,则导体甲和导休串联时的总电导G串=______________。

详解:
在一些题目中,常常会出现你没有学过的东西。

题目将这个东西进行简单叙述,意思就是让你看题目的内容“自学”,然后用所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如果遇到这类问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心平气和,不急不燥,有信心和耐心将题目讲述的内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并慢慢理解所描述的东西是什么。

然后,将所描述的东西跟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之后再回答问题就轻而易举了。

本题中的“电导”似乎是一个新的东西。

但是题目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关系,那就是电导等于电阻的倒数。

有了这个关系,就和我们熟悉的电阻知识关联起来了。

题目中求的是两个导体串联时候的总的电导是多少。

我们知道串联的总电阻R串=R1+R2,又因为电阻和电导是倒数关系,即:
事实上,我们观察上面的推导过程,就发现,这个所谓电导的串联和已经熟悉的电阻的并联的总电阻形式一样。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个这样的结论:凡是在试题中出现你没有学习过的知识,只要有耐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够发现,它原来是自己很熟悉的,它原来很简单。

元芳你怎么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