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汉语之语素的判断
略论语素、词、短语的分辨及其区分方法

1、语序:短语中的词素在语言中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种顺序是固 定的,不能随意改变。例如,“喜欢唱歌”是一个短语,而“唱歌喜欢”则不是。
2、搭配关系:短语中的词素之间在语义和语法上存在着一定的搭配关系。 例如,“吃晚饭”是一个短语,因为“吃”和“晚饭”之间存在语义搭配关系, 而“吃”和“早饭”、“午饭”则不能搭配。
3、意义特点:短语的意义通常不是单个词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产生一 种新的意义。例如,“轻描淡写”是一个短语,它的意义不是“轻”和“描”、 “写”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形容态度轻松、不费力的意思。
四、区分方法总结
语素、词、短语是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正确区分它们对于语言研究和应用 非常重要。在分辨这三个单位时,可以从音韵结构、用字习惯、意义特点等方面 进行区分。同时,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实践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区分方法。在 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3、意义特点:根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判断语素的数量和组成。例如, “吃饭”是一个语素,因为“吃”和“饭”无法单独表达完整的意思。
二、词汇划分
词汇是语言中所有单词的总和,包括单词、短语、习语等。词汇的划分可以 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如词义特征和词频。
1、基于词义特征的词汇划分:根据词语的意义、用法和语法特点,可以将 词汇划分为不同的词类,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这种划分方法在文本分类、 情感分析、机器翻译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引言
在人类社会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既相互又有所区别的概念。语言是人类社 会中用于沟通、交流、表达思想的工具,而言语则是人们在具体情境中运用语言 进行表达的行为。正确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对于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和功能至 关重要。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及其在言语表达中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语素(高三年级复习)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语素(高三年级复习)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讲义(高三年级复习用)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语、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义单位,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语法理论书上表述为“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实际上它只是最小语义单位)。
虽说这个语法单位是语法家们研究的范畴,但是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词语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核心,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做好高考复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语知识包括词类、词的结构(熟语,主要是成语)、近义词(同义词)辨析这三个主要主要方面(这里只从高考的角度球入,实际上还包括“词语的选用”“反义词”“成语”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和熟语(主要是“成语”)三个方面。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以及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三个方面。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附: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语素的概念语素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词语的概念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词语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短语的概念短语短语的语法种类短语的结构种类(成语)句子的概念句子句子的种类(用途和语气、结构、骈散等来划分)句子的结构(单句、复句)句式的变换、选用和仿用※语病的辨析与修改※句群(句子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歌诀] 五级语言单位,意义结构切分。
语素、词语、短语,还有句子、句群。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7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现代汉语基础知识)-试卷7(总分:9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总题数:34,分数:68.00)1.单项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A.参差B.坐C.恨D.走√解析:A项“参差”,古今词义基本相同,指长短、高低不齐。
B项“坐”,古今词义基本相同,古代指铺席于地,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跟上;今指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C项“恨”,古今都有“不满意”的意思,但是古今词义的轻重程度不同。
D项“走”,古代为“跑、逃跑”的意思;今义“步行”。
3.下列哪一项古今词义的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 )A.复辟B.卑鄙C.窈窕√D.爪牙解析:A项“复辟”古代是指“恢复君位”,是褒义词;现在是指“反动势力的复活”,为贬义词。
B项“卑鄙”,古代表示出身低微、见识减陋,为中性词;今义多指“品质恶劣”,为贬义词。
D项“爪牙”,古代指“勇士,武将”,是褒义词;今义多指“坏人的党羽”,为贬义词。
C项“窈窕”古今都是褒义词。
4.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B.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C.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D.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解析:A项属于扩大夸张,B项属于超前夸张,D项属于缩小夸张。
C项是比喻。
因此本题选C。
5.下列运用反复修辞手法的是( )。
A.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B.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C.蟹总是真诚和友好地与蛇相处,而蛇却阴险卑鄙D.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解析: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就是反复。
什么是语素,如何判断是一个语素和两个语素

什么是语素,如何判断是⼀个语素和两个语素后者没有任何意义、巴⼠,表⽰第⼆的、⼈,双⾳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啰嗦,如“⼀副⼿套”“⼀副担架”.例如、⽯头,可以包含两个语素,表达⼀个意义、芭蕾:“沙,chāi-差(差使).例如xīn这个⾳节、惺忪. 这是⼀个最⼤的语法单位、⽼⼤、⼼(⼼脏)、们”的位置、中华⼈民共和国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蜘蛛、语义结合体,读同⼀个⾳;有的则不能独⽴运⽤,可以和别的语素结合构成⼀个词、淅淅沥沥,wá-娃,表⽰某种事物的计量单位、发、欣(欣喜)”等⼏个语素,苏醒的“苏”可以写成“苏”,“副”(fù)这个字就可以代表三个语素,次级的意思、朋,都不是语素了、倜傥、⼉. 多⾳节语素,xīn这个⾳节就分别写成了不同的形式、薪(薪⾦)、凡⼠林、蜻蜓.这种情况的例于⽐较少、狡猾、尼龙、坦克、番茄、义和语素的关系.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褡裢,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马,不代表任何语素、唱、红.我们称这样的语素为附加成分. 单⾳节语素;能单独成词的语素、葡萄. ⼀个汉字代表⼏个不同的语素、苏轼、匍匐、外来词和专⽤名词、伉俪、蚣…… 有的汉字在某个场合下代表语素、风: ①单⾳节语素、叮当.例如、不能再分割了,sēng-僧、葫芦、吉普.例如、葫芦、蚂螂;“副③”.例如,cī-差(参差),是⼀个个的语素了,在某个场合下⼜不代表语素,cè-恻,也有⼈称它们为词缀的. ⼀个语素可以⽤不同的汉字表⽰、桫椤、⽼、“巧克⼒”: 他坐在沙发⾥看书、犹豫等、民.如,主要是地名.联绵词、机……”这样的语素称之为“不成词语素”、饕餮.⾥⾯的“第.专⽤名词、苍莽.例如,就成了,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译过来的词语,“俩”即“两个”、新(新⼈)、蝴蝶、⼈:chā-差(差别)、咔叽:“副①”、萄,如“名不副实”.例如.分别举例如下、葱茏、克、跑、⼒. A,所以不能再切分,zěn-怎,这就是所谓异体字.这种附加成分的意义虽然不那么明显、涤纶:凡⼠林、蚣”之类不同.这⾥的“沙发”只是⼀个语素、词、苍茫、踢踏等、蛤蚧、轰隆. ③多⾳节语素、蹊跷. 有⼀种值得注意的情况、铃铛、耷拉等,不能拆开、珠穆朗玛,如、剪⼦、磅礴、窟窿、灿烂.不能独⽴成词的语素、徘徊.例如、蛤蜊、思……这类语素很多,可以分成单⾳节语素,是英⽂sofa的译⾳、奥林匹克、红……”这样的语素称之为“成词语素”、澎湃:第⼀,写成⼀个汉字:“搜集”的“搜”可以写成“蓃”. ②双⾳节语素、的⼠、我、踌躇、尴尬、惝恍;“副②”、蜈、安迪斯,它永远不可能是词. 双⾳节语素、蜈、含糊、咖啡、“马达”中、法兰克福.为什么呢、菠菜,就是跟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往往也是固定的、疙瘩、有意义的,chà-差(差劲).双声、荆棘、⽠葛.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不仅不能独⽴成词. E,但它眼前⾯讲到的“葡,如“民,前者有不⼤明确的意义、拉、⽔、达”分别都是语素,如“⼈、忐忑,其构造简单、海等?因为⼀个⾳节要代表许多个不同的意义:如蜈蚣:shuí-谁,⽆需深究、红薯等,可以分别⽤⼏个汉字表⽰之外;“仨”即“三个”,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馨(馨⾹)、哒爹: 他│坐│在│沙发│⾥│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少数的语素、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甲克(夹克),汉字的⼀个字就是⼀个语素、踯躅、珊瑚,于、提溜等. B.可是,表⽰相称、阿⽑、蜿蜒、邋遢、们,是“⼈民”这个词的组成成分、仿佛,双⾳节语素和多⾳节语素、巧、跑、巴黎,它在这⾥是以语素的形式出现的、蚯蚓,汉字的形、魍魉:如琵琶......后者没有任何意义、巴⼠,表⽰第⼆的、⼈,双⾳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啰嗦,如“⼀副⼿套”“⼀副担架”.例如、⽯头,可以包含两个语素,表达⼀个意义、芭蕾:“沙,chāi-差(差使).例如xīn这个⾳节、惺忪. 这是⼀个最⼤的语法单位、⽼⼤、⼼(⼼脏)、们”的位置、中华⼈民共和国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蜘蛛、语义结合体,读同⼀个⾳;有的则不能独⽴运⽤,可以和别的语素结合构成⼀个词、淅淅沥沥,wá-娃,表⽰某种事物的计量单位、发、欣(欣喜)”等⼏个语素,苏醒的“苏”可以写成“苏”,“副”(fù)这个字就可以代表三个语素,次级的意思、朋,都不是语素了、倜傥、⼉. 多⾳节语素,xīn这个⾳节就分别写成了不同的形式、薪(薪⾦)、凡⼠林、蜻蜓.这种情况的例于⽐较少、狡猾、尼龙、坦克、番茄、义和语素的关系.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褡裢,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马,不代表任何语素、唱、红.我们称这样的语素为附加成分. 单⾳节语素;能单独成词的语素、葡萄. ⼀个汉字代表⼏个不同的语素、苏轼、匍匐、外来词和专⽤名词、伉俪、蚣…… 有的汉字在某个场合下代表语素、风: ①单⾳节语素、叮当.例如、不能再分割了,sēng-僧、葫芦、吉普.例如、葫芦、蚂螂;“副③”.例如,cī-差(参差),是⼀个个的语素了,在某个场合下⼜不代表语素,cè-恻,也有⼈称它们为词缀的. ⼀个语素可以⽤不同的汉字表⽰、桫椤、⽼、“巧克⼒”: 他坐在沙发⾥看书、犹豫等、民.如,主要是地名.联绵词、机……”这样的语素称之为“不成词语素”、饕餮.⾥⾯的“第.专⽤名词、苍莽.例如,就成了,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译过来的词语,“俩”即“两个”、新(新⼈)、蝴蝶、⼈:chā-差(差别)、咔叽:“副①”、萄,如“名不副实”.例如.分别举例如下、葱茏、克、跑、⼒. A,所以不能再切分,zěn-怎,这就是所谓异体字.这种附加成分的意义虽然不那么明显、涤纶:凡⼠林、蚣”之类不同.这⾥的“沙发”只是⼀个语素、词、苍茫、踢踏等、蛤蚧、轰隆. ③多⾳节语素、蹊跷. 有⼀种值得注意的情况、铃铛、耷拉等,不能拆开、珠穆朗玛,如、剪⼦、磅礴、窟窿、灿烂.不能独⽴成词的语素、徘徊.例如、蛤蜊、思……这类语素很多,可以分成单⾳节语素,是英⽂sofa 的译⾳、奥林匹克、红……”这样的语素称之为“成词语素”、澎湃:第⼀,写成⼀个汉字:“搜集”的“搜”可以写成“蓃”. ②双⾳节语素、的⼠、我、踌躇、尴尬、惝恍;“副②”、蜈、安迪斯,它永远不可能是词. 双⾳节语素、蜈、含糊、咖啡、“马达”中、法兰克福.为什么呢、菠菜,就是跟别的语素组合时位置往往也是固定的、疙瘩、有意义的,chà-差(差劲).双声、荆棘、⽠葛.不能单独成词的语素,不仅不能独⽴成词. E,但它眼前⾯讲到的“葡,如“民,前者有不⼤明确的意义、拉、⽔、达”分别都是语素,如“⼈、忐忑,其构造简单、海等?因为⼀个⾳节要代表许多个不同的意义:如蜈蚣:shuí-谁,⽆需深究、红薯等,可以分别⽤⼏个汉字表⽰之外;“仨”即“三个”,这便是语法单位基本的特点、馨(馨⾹)、哒爹: 他│坐│在│沙发│⾥│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少数的语素、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甲克(夹克),汉字的⼀个字就是⼀个语素、踯躅、珊瑚,于、提溜等. B.可是,表⽰相称、阿⽑、蜿蜒、邋遢、们,是“⼈民”这个词的组成成分、仿佛,双⾳节语素和多⾳节语素、巧、跑、巴黎,它在这⾥是以语素的形式出现的、蚯蚓,汉字的形、魍魉:如琵琶......怎么区分⼀个词是⼀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语素是语⾳中最⼩的⾳义结合体,所谓“最⼩”,就是不能把⼀个语素分成更⼩的⾳义结合体.简单来说,就是你...怎样判断⼀个字是否是⼀个语素:确定语素个数主要是看词是由⼀个语素还是两个语素组成,⽽判断⼀个词是否是由两个语素组成主要是⽤替代法。
《现代汉语》划分语素浅析

《现代汉语》划分语素浅析我在划分语素的时候,经常搞不清楚划分语素的标准是什么。
经过多次反思,我们先回归“语素”和“词”的基本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有音又有义的语言单位。
词是语言中最小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现代汉语》分析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语素和词差别就是在于语素突出的是“最小”而词突出“独立运用”。
也就是说,语素是已经不能再切分了,如果再切分,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那这个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耦合了“单纯词的定义: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现代汉语》也就是说,一个语素就是一个“单纯词”,我们切分语素的时候,肯定是保留“单纯词”组合,切分“合成词”组合。
那么我们在划分语素的时候,能不能先将“单纯词”识别出来,那么其余的部分就剩下合成词,就需要挨个“开刀”切开。
我们来试一试:那位喝葡萄酒的老外。
语素:那、位、喝、葡萄、酒、的、老、外。
《勤思汉硕宝典》这个例子就验证了我上面总结的规律,我们看到这句话“那位喝葡萄酒的老外”,一眼就可以识别出“葡萄”这个单纯词,它就是一个语素。
其余部分就需要切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老外”这个词,我们确实需要切分,因为它是一个合成词,并且是前加式的合成词,类似于“老张、老王”。
再来一个加难度的句子:“他是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
”语素:他、是、里约、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
《勤思汉硕宝典》这个组合中,“里约”是音译外来词,无法再次切分,属于单纯词。
“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简称,而“奥”代表奥林匹克,“运”代表运动,“会”是“集会”的意思。
所以这三个字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属于不同的语素,需要切分开来。
突然插一句,我理解的单纯词就是,不管这个单纯词是由一个音节的“江、河、湖、海”,还是两个音节的连绵词“蝴蝶、蝙蝠”,还是多个音节的外来词“巧克力”,这整个词始终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少了哪个字,都不是这个整体的意思,真正的缺一不可。
现代汉语语素知识点整理

现代汉语语素知识点整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现代汉语语素知识点整理一语素和汉字1、语素: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2、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一套符号体系。
语素和汉字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汉字大部分可以充当一个语素,但有些语素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来表示。
汉字三位一体的特点:形体上,表现为汉字,声音表现为音节,音义结合则称为“语素”,典型的汉字表达语素是单音节的,而其他文字大部分表达语素是可以超音节的。
汉字的功能的意义化,并不表示每一个汉字是与意义对应的,有时汉字也仅仅是一个语音的记录,这是文字的普遍共同的性质。
(这是文字的真正本质特征)3、语素的分类: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一般而言,一个汉字多数就是一个语素,这就是单音节语素。
但也有由两个或者是两个汉字以上的汉字组合才能表示意义的多音节语素,其中有些汉字并没有表示特定的意义。
比如:蝴蝶,是一个语素,用“替换法”可以确定“蝶”也是一个语素,而“蝴”是汉字,但却不表示任何意义,仅仅是一个表音的汉字。
依此类推的,还有“骆驼”中的“骆”。
但汉语强烈的表义倾向性使语言使用者以为每个汉字都应该是有意义的。
字化现象,是指不满足上述对应关系的字,有向这种模式靠拢的趋势。
他论证“蝴蝶”的观点是:蝴蝶是一个语素,但却是两个字、两个音节,不符合字的一般趋势。
独立的“蝶”是没有意义的,但我们却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蝴蝶、粉蝶、凤蝶、彩蝶,可以说“蝶”字开始“字化”了,“字化”实际是汉字民族心理认知的结果,其结果是构成有意义的语素。
还有:巴:中巴、小巴、巴士的:面的、的士啤:啤酒黑啤生啤蛛:蜘蛛、蛛网、蛛丝驼:骆驼、驼肉、鸵峰4、汉字、音节、语素的关系P196“1个汉字.1个音节.1个概念”是规范模式。
但也存在着语言的复杂性:(1)1个汉字,1个语音,表达1个或多个意义。
(词典中的汉字)(2)1个音节,1个意义,多个汉字。
[整理版]语素和词的区分
![[整理版]语素和词的区分](https://img.taocdn.com/s3/m/648a60e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85.png)
语素和词1、什么是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例如:他/买/了/一/斤/葡萄/这句话中包含了六个语素。
要辨认一个语素,关键就要看它有没有意义。
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人山水打读看红符合条件,既是语素,也是词。
(2)学/习语/言团/结联/合思/想拆开来的两部分都有意义,而且跟组成的词的意义有关,都是语素。
(3)我的吃了我和你吃着饭这里的“的”“了”“和”“着”没有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是语素,也是词(4)盖子(鸡蛋)黄儿奔头想头钉子这里的“子”“儿”“头”没有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因为有了他们,原来表示动作(钉、奔)和性质(黄)的,就都改变为表示一种事物了。
所以,也是语素。
(5)玻璃琵琶彷徨葡萄囫囵这些词,如果再往下分,拆开的部分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拆开的部分不是语素。
(6)沙发巧克力马克思马达这些都是音译的外来词,尽管拆开后,拆开的部分有意义,但显然同原词意义毫无关系。
所以,这些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7)犹豫秋千流连烂漫这些是联绵字(又称联绵词),拆开后,每个字都有意义,似乎这些词应该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了。
其实不是,因为单个字的解释同“犹豫”这个词的意义毫无联系。
其他词语也一样。
2、什么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中国人民”不是词,因为它不是最小的,可以再分解成“中国”和“人民”。
3、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是单纯词。
单纯词分单音节的和多音节的两大类。
单音节的单纯词如“水、木、土、人、天、火、红、打、我、不、是”等。
多音节的单纯词,大多是两个音节的,有以下几类:(1)联绵词(联绵字):指两个音节连缀而成,但意义又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又分三小类:A、双声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参差仿佛弥漫淋漓蜘蛛辗转忐忑B、叠韵指两个章节的韵母相同的联绵词例如:妖娆烂漫从容葫芦叮咛蜓蜻徘徊C、其他指既不是双声,也不是叠韵的例如:芙蓉蝴蝶迷糊马虎葡萄垃圾疙瘩D、拟声词摹拟声音的词例如:当叭哗啦咕咚轰隆E、译音词从其他语言中音译过来的词例如:坦克沙发法兰西雷达摩托马达咖啡F、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相叠而成例如:猩猩悄悄孜孜潺潺4、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是合成词。
怎样区分语素、词和短语(转贴)

怎样区分语素、词和短语(转贴)语素、词和短语是现代汉语词汇学、语法学中的概念,初学者特别是中学生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常常搞不清楚,也因此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不明事理,以致影响了自己成绩。
可见分清三者的界限无论是在学术上分清是非,还是在实用上避免损失,都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辨析语素、词和短语呢?先弄清三者的概念。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一个语言片段,一层一层的切分,分到不能再分的最小的单位,就是语素。
”①词是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两个或以上的实词的组合,是大于词而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
例如: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按语素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按词切分为: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按短语切分,则可以分成“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等短语。
可见,词是由语素构成的,短语又是由词构成的。
三者密切联系,又有互相区别的界限。
下面让我们来分别探讨一下语素与词,词与短语的关系吧。
先谈语素与词的关系,看下面的四组语言单位:(一)、天、地、人、牛、马、走、吃、大、红、一、二(二)、秋千、蜘蛛、流连、徜徉、荒唐、玫瑰、蝙蝠、囫囵、妯娌(三)、葡萄、扑克、幽默、法西斯、阿斯匹林、布尔什维克(四)、牙齿、短语、胖子、提高、船只、胆怯、伤心第一组中的11个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第二组中的9个单位都是由双音节组成,若把这两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两者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第三组中的6个单位都是从外语中音译过来的。
和第二组一样,拆分后它们也失去了意义,所以它们有的虽然由多个音节组成,但仍然只是一个语素。
以上三组的语素都能自由运用,因此它们又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这类词叫做单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汉语之语素的判断福建教师招聘网免费提供2016福建教师考试公告最新资讯、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资料、福建教招历年考试题库以及福建教资历年考试题库等。
福建教育信息网为各位考生提供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美术学科备考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一、考查题型
有三种题型:一是选择题,二是填空题。
比如:
“奥林匹克运动会”包含几个语素( )
A.2个
B.3个
C.4个
D.7个
“蝴蝶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飞舞”一句话中包含有个语素。
其外在形式是虽有不同,但是考查内容是一样的,都是对语素的判断。
二、判断技巧
首先,明白语素的定义。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也就是既有读音,又有符合语境的含义,比如跑、走、吃、好、坦克等。
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以单音节(在此处简单了解,一般情况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的为主,比如:日、月、水、拿、死、美等。
所以,要判断一句话或是一个短语的语速个数,我们不妨去数汉字个数。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是一个汉字一个语素,也就是,汉字个数和语素个数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比如众全的音译词(坦克、沙发、奥林匹克、咖啡等),它们汉字个数不等,但是语素都是一个。
在此处,单独的汉字是有含义的,比如“沙”这个汉字的意思主要是极细碎的石粒、像沙的东西、声音不清脆不响亮的意思,但是在“沙发”这个词中,“沙”是没有涵义的,它只是记录这个词的字而已罢了,所以“沙发”是一个语素。
这就说明,给定一个词要判断它是几个语素,我们要注意分析该汉字在特定的语境中是否有相对应的含义。
在此,我们进一步通过举例来说明,比如知识、学习、树木、运动、人民都是两个语素。
大家肯定会好奇,那么哪些词往往是全个汉字表示一个语素呢?
再次,明确往往表示一个语素的词。
不管汉字的个数,由一个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有拟声词、音译外来词和连绵词。
拟声词:叮咚、哗啦、噼里啪啦等。
外来词:坦克、吉普、芭蕾、奥林匹克等。
连绵词(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琵琶、乒乓、澎湃、尴尬(声母相同的双声连绵词)、葫芦、糊涂、匍匐、灿烂(韵相同的叠韵连绵词)、蜈蚣、蓊郁、珊瑚、疙瘩(非双声非叠韵的连绵词)等。
一般情况下,出现了以上的几类词,那么不管汉字个数是全少,都是一个语素。
最后,指明判断语速的方法——替代法。
比如蜡烛,要想判断它是几个语素可以通过替代组词法判断其中的“蜡”是不是一个语素,其中的“烛”是不是一个语素。
具体而言,除了“蜡烛”还可以组成蜡纸、蜡笔等词,注意这里的“蜡烛”“蜡纸”“蜡笔”中“蜡”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蜡”是一个语素;“烛”还能组成其他的词语,比如“灯烛”“火烛”,注意“蜡烛”“灯烛”“火烛”中“烛”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烛”是一个语素,所以“蜡烛”共两个语素。
这就是替代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断“奥林匹克运动会”共4个语素,“蝴蝶在西双版纳的森林里飞舞”共有9个语素。
以上为语素判断的所有内容,望能够帮助诸位考生。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招教考试大战中拔得头筹!福建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