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教研版)

第1章  绪论(教研版)

第一章绪论重难点解析1. 在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人体的组成、常用术语;细胞、器官、系统的概念。

2. 细胞膜:光镜下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也叫单位膜。

3. 主要细胞器的功能:见教材P9表1-1。

4.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 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分布于身体表面、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6. 各种被覆上皮的分部。

7.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三种纤维的特性。

8. 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部,骨骼肌的光镜电镜特点、分类和分布。

9. 神经元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突触的概念及化学性突触的结构,神经纤维的构造及分类,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概述一. 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解剖学姿势(1)1.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 上肢下垂B. 下肢并拢C. 手掌相前D. 足尖向前E.低头答案:E相同知识点:人体的轴和面(2-7)2.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A. 水平面B. 矢状面C. 冠状面D. 横切面E.纵切面答案:B3.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A. 垂直轴B. 水平轴C. 冠状轴D. 矢状轴E.前后轴答案:D4.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A. 正中矢状面B. 矢状面C. 水平面D. 冠状面E.额状面答案:D5. 冠状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C6. 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B7. 横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A相同知识点:方位术语(8-14)8.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A. 体表B. 四肢的附着部C. 正中矢状切面D. 腹、背E.头答案:C9.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A. 内、外B. 内侧、外侧C. 近侧、远侧D. 深、浅E.上、下答案:C10.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A. 前后B. 内外C. 上下D. 浅深E.左右答案: D11.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A. 近侧和远侧B. 头侧和尾侧C. 内侧和外侧D. 内和外E.头和脚答案:B12. 在解剖学的方位中,近正中矢壮面者为()A. 内B. 外C. 浅D. 内侧E. 外侧答案: D13. 在解剖学的方位中,近躯干者为()A. 内侧B. 外侧C. 近侧D. 远侧E. 内答案: C14.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头者为()A. 上B. 下C. 近侧D. 远侧E. 内侧答案: A二 .填空题1. 常用的面有三种即()、()、()。

工程经济学 第1章 绪论

工程经济学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1.1 什么是建筑工程经济(一)建设工程与建筑工程→工程学建设工程是最广义的概念,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

显然,建筑工程为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与建设工程的范围相比,建筑工程的范围相对为窄,其专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因此也被成为房屋建筑工程。

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附属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

“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通信、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根据《建筑法》的定义,“本法所称建筑活动,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从中看出没有采用“建筑工程”概念,而是采用建筑活动的概念范畴。

简单来说,建筑工程,是指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

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

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工程经济学的问题。

工程经济学包括两大范畴,工程学与经济学。

在经济社会中,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取决于两个方面,技术上是否可行,其二是经济上是否合理。

在这两个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积累逐渐发展成为工程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

工程学范围很广,包括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冶金工程等,不同的工程领域遇到的问题不同。

工程学是将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各门学科的总称,是由应用基础科学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发展起来的,目的在于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服务人类。

(二)经济学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研究视角不同,对经济学有不同的理解。

有机化学 第1章 绪论

有机化学 第1章  绪论
有机化学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重点】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属性、诱导效应。 【必须掌握的内容】 1. 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 2. 有机化合物构造式的表示方法。 3. 共价键的形成——价键法(sp3、sp2 sp杂化、σ键与π 键)和分子轨道法。 4. 共价键的基本属性及诱导效应。 5. 共价键的断键方式及有机反应中间体。 6.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2Cl·
△H = +242kJ / mol (
双原子分子键能也就是键的离解能;多原子分子 同类型共价键的键能,是各个键离解能的平均值。
如: CH4 +435.1 ·CH +443.5 ·CH2 +443.5 ·CH +338.9 而CH
4 3
离解能△H(kJ / mol) ·CH3 + H· ·CH2 ·CH ·C ·C + H· + H· +物通过蒸馏、结晶、吸附、
萃取、升华等操作孤立出单一纯净的有机物。
[结构] 对分离出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和物理行为的了解
,阐明 其结构和特性。
[反应和合成] 从某一有机化合物(原料)经过一系列反
应转化成一已知的或新的有机化合物(产物)。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通常可用五个字概括: “多、燃、低、难、慢”。
△H = (435.1 + 443.5 + 443.5 + 338.9)= 1661 kJ / mol 故甲烷C-H 键的键能为:1661 / 4 = 415.3 kJ / mol 键能是指破坏或形成某一个共价键所需的平均能量。 一般来说,有机分子的键能越小,键就越活泼;键能越 大,键就比较稳定。
4. 键的极性与偶极矩 由两个电负性不同的原子组成共价键时,由 于成键的两个原子对价电子的吸引力不同,使成 键电子云在两个原子间的分布不对称,造成共价 键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形成极性键。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2、农业的根本特性
(1)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农业具有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土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与外界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农业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农产品具有消费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等一般特征。
由于农业是人类直接利用生物、太阳能、土壤、气候等自然力的生产活动,农业生产一方面是人类劳动产品、劳动力和生产关系等经济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生物的生长和繁衍及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相互转换的自然现象的再生产过程。因此,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依靠自然环境和自身的生活机能而进行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生物的自然生长发育过程),即生物有机体同自然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转化的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是生物通过自身的代谢活动而实现的,它是农业再生产的自然基础。亦可理解为: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而自行增殖的过程。
社会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提供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社区活动;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在发展中国家,农业还可以消除贫困,替代社会福利保障。
粮食安全功能指所有人在人任何时候都在经济上有能力并且可以获得足够数量卫生安全和营养的食物。其构成要素为充足的供给、供给的稳定性、粮食的可获得性、食物的卫生安全、质量和偏好等。其实现途径为依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依靠进口及二者结合。开放贸易有助于稳定世界农产品市场,反之又有利于稳定粮食进口国的价格和保障其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除了确保粮食和其它农产品的供给之外,还要发挥防止洪涝灾害、涵养水源、防止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处理有机废弃物、净化空气、提供绿色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等多方面的作用。目前,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已经将农业的多功能性作为保护其国内农业和农产品市场,维持其高度农业保护政策的口实。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第1章机械原理-绪论
的组合体。
2.零件 -独立的制造单元(制造的单元体) 零件 构件 -独立的运动单元(运动的单元体) 内燃机 曲柄滑块机构
一个构件是由一个零件如内燃机中活塞 或多个零件刚性组成。彼此之间无相对运动。 如内燃机中连杆
湘潭大学
套筒
螺栓
垫圈 螺母
连杆体 轴瓦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同学们在今后的工 作岗位上将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通用或专用机 械,因此必须掌握机械方面的基础知识。
设计出满足功能与制造要求的机构和机械零件 任务 研究的内容:
(1)机械设计基础知识
(2)常用机构及传动设计 (3)通用零件设计 (4)有关机械总体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5)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手段的概念和特点
内燃机
2.工件自动载送装置 含带传动、蜗杆传动、 凸轮机构、连杆机构等。
滑杆左移时,夹持器将 工件夹住。
滑杆带着工件右移时,夹 持器动爪受挡块的压迫将 工件松开,工件落入载送 器被传送到下一道工序。
动画
强调代替人类完成有用工作
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工件 定爪 动爪 装配夹具 工件载送器
天然工具 ——→简单机器 ——→工业革命 ——→现代机器
人类在征服自然中
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以起重机为例,它经历了: 斜面 →杠杆 →起重轱辘 →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 →现代起重机 (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典型机器的分析: 1.内燃机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变位曲轴的连续 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 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 间形成协调动作, 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就将燃料中化 学能转化为曲轴旋转的机械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实 地 地 形 图
测绘 测设
5
1.2 地球形状和大小
一、地球的自然形体 不规则的曲面。 不规则的曲面。 最高点: 8844.43米 最高点:珠峰 8844.43米, 最低点: 11022米 最低点:马氏海沟 -11022米。 相差约20km 20km。 相差约20km。 在不规则的曲面上无法进行 计算和绘图。 计算和绘图。 人们找寻一个理想几何体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来代表地球形状和大小, 需满足二个条件: 需满足二个条件: 1、与地球自然形体十分接近 2、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达
6 0
24
°
°
°
6、高斯平面坐标系的建立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 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 赤道投影为Y 原点为O 原点为O‘轴,X’,Y‘称为坐标自然值。 称为坐标自然值。
25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 西移500千米, 500千米 为了使横坐标不出现负值,将X‘西移500千米,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并且在横坐标前冠以带号形成高斯通用坐标系。 X,Y称为坐标通用值。 称为坐标通用值。 X=X‘ X=X‘ 带号N 500000米 带号N Y'+500000米 Y=
18
2、高斯投影的原理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采用分带投影。将椭球面按 采用分带投影 高斯投影平面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一定经差分带,分别进行投影。
N 中 央 子 午 线
c
赤道
S
பைடு நூலகம்
19
3、高斯投影特点 投影后角度保持不变 中央子午线长度不变 经线和纬线长度有所变形
中 央 子 午 线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在小范围内可以用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水平面来代替水准面进行计算。 一、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的影响 地面上AB两点 地面上AB两点 AB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为D,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投影在水准面上的弧长为S,

第1章 绪 论

第1章 绪 论
CH3 CH3CH2CH2CH2CH3 CH3CH2CHCH3
• 为表示分子的立体形象可用立体 结构式:
H C H H H
科学的步伐是不会被“鸿沟” 阻止的。1824年,德国化学家维 勒(1800—1882)首次从无机物人工 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给 “生命力论一次巨大冲击。 维勒起初是想用氰作用于氨水 以制取氰酸铵(NH4CN0)、然而却 意外地得到一种白色晶状物质, 经分折这是一种与动物机体内的 代谢产物尿素相同的物质。这一 实验结果震动了整个化学界。
B
+
H
+
• 酸与碱的关系:
• 酸放出质子后产生的酸根即为该酸的 共轭碱。 • 碱与质子结合后形成的质子化合物即 为该碱的共轭酸。 • 酸越强,它的共轭碱越弱 • 碱越强,它的共轭酸越弱。
• 酸
CH3COOH H2SO4

H2O CH3OH
碱的共轭酸 酸的共轭碱
H3O+ CH3O+H2 CH3COOHSO4-
4、共价键的极性和极化之间区别
• 键的极性是由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而产 生的,其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之 差。键的极性是键的内在性质,是永恒的 现象。而键的极化则是在外界电场作用下 产生的,是一种暂时现象,当外界电场除 去后即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类
• 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有机化合物分子 结构中能反映出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时又叫功能基,功能团。 • 有机化合物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按 照骨架分类,另一种按照化学性质分类。
• 异裂(heterlysis): 另一种断裂方式是成键的一对电子保留 在一个原子或原子团上,由此而产生 正负离子。按异裂而产生正负离子的 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

绪论1

绪论1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 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范仲淹《渔家傲》
7/8/2013 绪论 38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 节 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 且如今言能诗无如杜甫,如云“穿花蛱 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如此闲 言语,道出做甚。 (《二程遗书》)
•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 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 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 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
文以载道
•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刘勰《文心 雕龙· 原道》) • 文者,贯道之器也。(李汉《昌黎先生集序》) • 文皆是从道中流出,岂有文反能贯道之理。文 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饭时下饭耳。若以文 贯道,却是把本为末,以末为本,可乎? (《朱子语类》)
崇文抑武
•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李焘《续
资治通鉴長编》)
•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
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 惧也。帝主用心常须谨此。(李焘《续资 治通鉴长编》)
崇文抑武
• 乾德初,帝因晚朝,与守信等饮酒。酒酣,帝曰:“我非尔曹不 及此,然吾为天子,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安枕而 卧。”守信等顿首曰:“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 出此言耶?”帝曰:“人孰不欲富贵,一旦有以黄袍加汝之身, 虽欲不为,其可得乎!”守信等谢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 矜之。”帝曰:“人生驹过隙尔,不如多积金帛田宅以遗子孙, 歌儿舞女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善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材料方面,向着轻质高强耐久复合方向发展,我混凝 土结构的材料国已制成C100的混凝土,美国已经制成 C200混凝土,但高强混凝土的塑性不如普通混凝土,研 制塑性好的高强混凝土,称为今后发展的方向。随着高 强度钢筋、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高性能外加剂和 混合材料的研制使用,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研 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砌体结构材料的发展方向也 是轻质高强, 途径之一是发展空心砖。国外空心砖的抗 压强度普遍可达30~60N/mm2 ,甚至高达100N/mm2 以上,孔洞率也达40%以上,在粘土内掺入可燃性植物 纤维或塑料珠,煅烧后形成的气泡空气砖,不仅自重轻, 而且隔热性好,砌体结构材料的另一发展途径,是发展 高强砂浆。对于钢结构材料,除了提高材料强度外,还 应大力发展型钢,如H型钢可直接做梁和柱,采用高强 度螺栓连接,施工非常方便,压型钢板也是一种新产品, 它能直接做屋盖,也可以在上面浇混凝土作楼盖时,压 型钢板也是楼板的抗拉钢筋又是模板,
(4)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作 为承重结构的多(高)层房屋结构。充分发挥 框架和剪力墙结构各自的特点,既能获得大空 间的灵活空间,又有较强的侧向刚度,是比较 常用的结构形式。 (5)筒体结构:由单个或多个筒体所组成的空 间结构体系,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墙或密集柱围 成一个抗侧移刚度很大的一个结构,使用高层 或超地下室底板


墙下基础
柱下基础
2 建筑结构的分类
按所用不同材料分类 (1)混凝土结构 (2)砌体结构 (3)钢结构 (4)木结构
(1)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 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总称 素混凝土: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筋的混 凝土制成的结构.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用做基础的垫层或室外 地坪。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配置受力钢筋、钢 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它 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也是应 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1. 理论方面 l全过程可靠度理论;
l模糊可靠度的概念正在建立;
l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l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2.材料方面 l 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将向轻质、高强、新型、
复合方向
发展;
l高强钢筋快速发展;
l砌体结构材料向轻质高强的方向发展;
l钢结构材料向高效能方向发展。
3. 结构方面 l 大跨度结构向空间钢网架、悬索结构、薄
本课程的任务
钢筋混凝 土结构 砌体结 构
建筑结构 课程
钢结构
建筑结构 抗震
地基基础
1. 理论联系实际;
2. 注意同力学课的联系和区别;
3. 注意培养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 重视各种构造措施; 5. 注意学习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有着悠久的历史,我 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遗址就发现了公元前 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的房屋结构痕迹。埃及 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桥等都是结 构发展史辉煌之作。 17世纪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发 展推动了建筑结构发展。1824年,波兰特水泥 的发明,使得混凝土问世,随后出现了钢筋混 凝土。自19世纪中叶开始,钢结构得到了蓬勃 发展。20世纪30年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出 现,是混凝土结构发展的飞跃。
这种结构材料的强度高,刚度大,可模性, 整体性,耐久性,耐火性、承载力、抗震性 能好. 广泛用于多层和高层住宅、宾馆、写字楼, 单层与多层工业厂房等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配置预应力钢筋 的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好的抗裂性能。
(2)砌体结构: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
为建筑物主要的受力构件的结构称为砌体结构。 特点:取材方便、造价低、耐火性和耐久性良 好等优点,同时具有自重大、强度低、整体性差、 砌筑的劳动强度大,使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在 多层结构中应用广泛。 (3)钢结构: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是继钢筋 混凝土结构之后具有发展前景的建筑结构形式。 特点: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和韧性好,材质均 匀,便于工厂生产和机械化施工、便于拆卸、抗 震性能好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工业厂房,高层建 筑和大跨度的屋架、网架和悬索结构中。但是, 钢结构易腐蚀、耐火性差、成本高,限制了其大面 积使用。
壳结构方向发展;
l高层砌体结构开始应用;
l组合结构成为结构发展的方向。
建筑结构虽然已经经历漫长的发展过程,但至 今仍生机勃勃不断发展。概括起来建筑结构主 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在结构计算理论方面,目前已采用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 限状态设计法,随着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统计资料的不断积累,建筑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 将会发展至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衡量结构安全的可靠度理论也在逐渐发展,目前有学者 提出,全过程可靠度理论 ,将可靠度理论应用到工程结 构设计、施工与使用的全过程中,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 靠。计算理论经过不断的充实和提高,一个新的分支科 学——(“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正逐步形成,将计算机 有限元理论和现代测试技术应用到钢筋混凝土理论和试 验研究中,建筑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必将日趋发 展,并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
(3)剪力墙结构:竖向承重结构由剪力墙组成 的一种房屋结构体系。剪力墙的作用除了承受 并传递竖向荷载外,还承担平行于墙体平面的 水平剪力。其承受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能力 都较大,整体性好,侧向刚度大,水平力作用 下位移小,缺点是房屋不能提供大空间房屋, 结构延性差。一般用于建造高层住宅(10-50层 范围都适用)
主 讲:尹翼云 学时 :64学时
学习目标
熟悉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了解结构的发展概况; 熟悉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与其他课程之间的
关系。
1
建筑结构的概念 定义:由若干个单元,按照一定的组成规则, 通过正确的连接方式组成的能够承受并传递荷 载和其他间接作用的骨架称为建筑结构。(房 屋的承重骨架) 组成:建筑结构由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和基础 组成。其中水平构件包括梁板等,主要承受竖 向荷载;竖向构件包括墙、柱等,主要支撑水 平构件和承受水平荷载;基础承受墙柱传来的 压力并将它扩散至地基。
(4)木结构:全部或大部分用木材制作的结 构。这种结构易于就地取材,制作简单,但 是易燃、易腐蚀、变形大、并且木材的使用 对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工程中较少采 用。
按结构的受力特点分类
(1)混合结构 (2)框架结构 (3)剪力墙结构 (4)框架-剪力墙结构 (5)筒体结构

(1)混合结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为主 制作的结构为混合结构 房屋的楼(屋)盖由钢筋混凝土的梁板组成,, 墙体由砌体材料作为承重构件。由于砌体材料强 度较低,且整体性差,所以混合结构适合于一般 的民用建筑中的宿舍,住宅、教学楼、办公楼、 旅馆等。 (2)框架结构;由梁、柱、板等主要承重构件 组成,墙体只是作为围护构件,是目前建筑结构 中使用较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 特点:柱网布置灵活,便于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 延性好,但是随层数增加,横向的侧移刚度不足, 水平位移大,比较适合于大空间的多层及层数较 少的高层建筑。
各种结构适宜层数
砖混结构:5层以下(10) 框架结构:15层以下 (20) 框剪:10~20层(25) 框架-筒体结构:10~40层(50) 剪力墙结构:10~50层
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高432米
上海金茂大厦420.5米
迪 拜 塔
台北101大厦 巨型框架核心筒,主体高 448m总高508m
在施工方面,其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工业厂房及多 层住宅,向工业化方向进展,而建筑构件的定型化, 标准化,又大大的加快了建筑结构工业化的进程。在 高层建筑中,施工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大模板、滑 模等施工方法已经得到了广发的发展与应用,如深圳 53层国贸大厦,采用了滑升模板施工,广东国际大厦, 采用筒中筒结构和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平板楼盖, 减轻了自重,节约了材料,加快了施工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