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工笔画技法 工笔画常见问题50问
浅谈工笔画出现的问题,教你认识与技巧!

浅谈工笔画出现的问题,教你认识与技巧! “工笔”是与“写意”相对应的概念,简单来讲,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
它大致可分为四大类:工笔白描、工笔淡彩、工笔重彩和没骨工笔。
从表现内容上又可分为:山水、花鸟、人物。
1、工笔画的特点是什么?工笔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严整的技法体系,从而形成这一画体的独特风格面貌,其特点归纳如下:(1)线条。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
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
一般中锋用笔较多。
(2)色彩。
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
(3)装饰性与平面感。
在工笔画中装饰性尤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从构图、线描、设色到形象的细部处理都带有一定的平面感和装饰性。
关于装饰性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先以淡墨或色积水成形,趁湿冲入水或其它颜色,使水与色相互相冲激,干后形成自然斑驳的水迹,这种方法叫积水法(类似的方法或称撞水法,撞粉法)。
积水法失败的原因分析:(一)宣纸的的原因。
有的宣纸棉草太多,树皮太少,就会洇不开,解决的办法是换纸,或者在颜色里面加点花青。
有的宣纸胶矾不合适,胶矾小了挤出的花会糊掉,胶矾大了花会冲不开,解决的办法是先用水打湿宣纸,水不宜多,不要见水洼,再上中墨,然后积水。
(二)用墨色太重,墨色会很快被宣纸吸收,点水不出花,还会留下很深的痕迹;用墨太淡,冲水会稀释墨的浓度,干后模糊不清。
解决办法自然是用中墨。
积水法练习技巧:积水法主要是控制好水分的干湿和积水的时机。
拿张宣纸,涂上中墨,可稍微过渡一下;在4分干,6分干,7分干时滴入清水,等干后看效果如何;还可以滴入盐水,粗粒盐巴,洗洁精+水(比例多调配几种),胶矾水等等;有些情况下还可以不用清水,用不同的颜料水,做出深浅渐变的效果;最好把纸裱起来积水;工笔画画坏了怎么办?工笔画画坏了、弄脏了有两种方法处理。
工笔画常见问题20问,回答的太精彩了!

工笔画常见问题20问,回答的太精彩了!1、生、熟宣纸正反面怎样区别?答:宣纸的正面光滑无纸筋,否则就是反面,如果是云母宣,带银点点(云母)的就是正面。
2、动物丝毛方法有几种?答: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单笔丝毛、散锋丝毛、和扁锋丝毛,都是利用线进行绘制。
(1)单笔丝毛,即用小叶筋笔笔笔勾出,画面细腻、生动,但也容易板。
唐坚多用此法。
(2)散锋丝毛:单笔丝毛较累,也容易板,所以就又有了散锋丝毛,即用狼毫笔,把笔毛打散,丝毛,这样一笔下去,会有很多线条产生,乱中取胜,变化丰富,但不好控制。
王申勇多用此法。
(3)扁锋丝毛:动物长毛地方多用此法,即把笔压扁,均匀的画出线条,比较流畅。
如狮子的鬃毛。
3、画鸟用白粉打底后再用白粉丝毛,刚丝上还有点效果,干了就几乎看不到了,怎样画能出效果?答:白粉丝毛,首先最好有底色,这样白色容易显现,另外,物体的周围最好能用其他颜色烘染一下,使白色更加明显。
还有,用色不要过浓,过浓容易板滞,无法行笔,也不要过淡,过淡则没有覆盖力。
如果经济能力可以的话,用蛤粉或者珍珠粉之类的丝毛,那两种颜色干了后特别白。
4、怎样画白色鸟(孔雀)的丝毛?答:先用很淡的白色在鸟白色部位正反两面均匀平涂一遍,干后在正面用其他色托染,白毛处留出,待其他部位多次染到位后,用尖细的狼毫沾很浓(稀稠以流畅合适)的白色单笔分组丝出,毛的精细、走向都和神韵动态有关,最后在反面平涂一遍白,干了以后应该很亮的。
5、怎样选择工笔画用笔?答:成都送仙桥西岭画廊与叔祥笔庄所售黑貂笔画白描,选用大的一种,此笔大小合适,能含一定水分,不至于在画长线时半途干枯形成飞白,且此笔挺健,提笔之际,毫尖基本还原如初,十分自如。
染色用上述叔祥笔庄售纯羊毫笔,此笔柔软,多层染色不易将底色翻起。
画中题款用大红毛,瘦金书不一定必须用尖细之长锋,略丰硕一些反而力度好些.6、关于如何执笔和运笔?答:执笔无定法,无论如何握法都不要紧,但使食指与拇指轻轻捏住笔杆,中指轻轻靠在食指,不必死死苛求如书法之执笔法。
李晓明工笔红牡丹设色步骤与技法,画友必看!

李晓明工笔红牡丹设色步骤与技法,画友必看!画友之家,以画会友,我们是热爱画画的一群人,快来加入我们把!!李晓明工笔花鸟画技法教程之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教程:绘制时间:12小时。
作品名称:《墨洒金》,作者:李晓明,画种:工笔花鸟画,尺寸:40*40厘米。
纸张:安徽产四尺净皮熟宣,墨:一得阁瓶装墨汁,颜料:上海马利大盒国画颜料,笔:长锋勾线笔、大白云、狼毫小楷、小描笔。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步骤一:中墨勾花头、反叶、枝梗、托叶、嫩叶、花萼等,重墨勾叶。
淡米黄(藤黄+朱膘+墨)用五寸底纹笔平刷一层底色,芽绿色平涂反叶和枝梗以及嫩叶、花萼。
稍浓芽绿平涂托叶。
淡曙红平涂花头。
淡墨平涂正面叶子。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步骤二:淡墨分染花萼、反叶、杆。
稍浓的淡墨三次统染花头、正叶。
最深处用中墨分染。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步骤三:中墨分染花瓣、正面叶筋。
正面叶子的亮面开始留出水线。
重墨提染花瓣根部,中墨在花瓣尖部稍许分染一下小结构的变化。
藏在底层的叶子也用中墨统染,最深处可用重墨提染。
嫩叶用淡朱膘由叶尖往根部统染。
胭脂分三次分染托叶。
反叶再次用草绿平涂后用薄四绿分两次分染。
同时用四绿分染花萼、枝梗。
工笔紫红牡丹的画法步骤四:浓曙红分两次平涂花头,局部有些发闷可用淡墨再次统染一次花瓣的暗部,引出底层的墨色即可。
淡胭脂分染枝梗。
淡胭脂分染嫩叶。
淡墨平涂正面叶子,四周都要留水线而中间的叶筋部分不需留出,体现叶子的厚度就可以了。
浓粉黄点花蕊。
淡胭脂在花药中间勾一条结构线。
浓白色细笔勾出花丝。
淡胭脂勾出枝梗上衔接处的小结构。
淡胭脂复勒托叶、枝梗、反叶。
花头的局部线条模糊处可用中墨细笔复勾一下,无需面面俱到的复勾,以免呆板。
李晓明工笔牡丹(豆绿)设色步骤与技法,画友必看!

李晓明工笔牡丹(豆绿)设色步骤与技法,画友必看!导读:有些人会写字,钤印却乱来,生生毁了自己的作品!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应该如何钤印,才能为作品更增色彩呢? 书画钤印大有讲究,编辑为您慢慢道来.一、印章的艺术作用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导读:有些人会写字,钤印却乱来,生生毁了自己的作品!一幅好的书画作品,应该如何钤印,才能为作品更增色彩呢?书画钤印大有讲究,编辑为您慢慢道来。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
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一)、姓名章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
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
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
反之,则贻笑大方。
书法视频。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
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拦腰章。
1、引首章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

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第一篇: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万紫千红1-6集第一集:笔、色、颜料、纸的介绍一、工笔画用笔的介绍小红毛:用来在一些小的地方填色,或在一些小的地方分染用。
勾线笔:笔锋长3厘左右,笔锋长勾出来的线比较灵动。
小兰竹:用来画枝干的部分,勾勒枝干,皴檫石头等。
纯羊毫笔:做色笔用,一般被3支,1支红色,1支蓝色、绿色。
1支白色、大白云:做水比用,好托色。
狼毫笔:画石头,勾、皴、檫。
底纹笔:纯羊毛制,1、3、5寸油漆刷:笔锋比较坚硬。
洗刷掉一些颜色二、工笔画色的介绍水色:藤黄、曙红、胭脂。
石色:三绿、三青、白粉、赭石介于水色和石色之间的颜色:朱磦花青只能用于初期的统染,后期的提染不能用,后期提染要用酞青蓝+墨来代替花青。
三、墨油烟墨、松烟墨。
墨汁一得阁(云头艳墨汁)。
四、纸熟宣纸不透水、不漏矾、不起毛。
五、工笔画中的平涂:平涂时笔中的水份要控制的适当,不能出现水洼。
六、白描稿的起稿思路第二集:花瓣、叶子托叶、萼片、叶柄等勾线方法花瓣:先勾最上层的一个整的花瓣,行笔的速度要慢一些,手腕不要贴紧纸,注意大小疏密和旋律上的变化,用笔要向写字一样有运笔,中锋行笔,让每一根线条都非常顺畅。
还要注意结构走向的变化,花瓣中的主结构线根部要略粗一点,尖部要细一些,画的挺拔。
辅助的结构线起收笔要细,墨色要略淡一些。
用淡墨勾颜色比较浅的花瓣,用笔要轻盈,重墨勾颜色深的花瓣,用笔要厚重一些。
笔速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花房:略浓的墨色。
叶子:重墨勾正叶,根部粗,尖部细,要求线条光滑流畅、有力,先勾主筋,处在不同空间的物体的墨色也要有所变化,近实远虚的原则,近景用墨重,远景用墨淡。
行笔不能快。
正叶勾出来要很凝重。
反叶:墨色要比正叶要略淡一些。
托叶:托叶属于嫩叶的一种,线条要画的流畅、坚挺、锋利。
托叶的主筋是最需要强调的,叶梢部位可以有回梢,根部粗,尖部细。
萼片:萼片是牡丹花还没开时长在牡丹花苞外围的介乎于花和叶之间的结构。
中国工笔画常见50个问题29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中国工笔画常见50个问题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

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李晓明工笔画视频教学文字记录——万紫千红1-6集第一集:笔、色、颜料、纸的介绍一、工笔画用笔的介绍小红毛:用来在一些小的地方填色,或在一些小的地方分染用。
勾线笔:笔锋长3厘左右,笔锋长勾出来的线比较灵动。
小兰竹:用来画枝干的部分,勾勒枝干,皴檫石头等。
纯羊毫笔:做色笔用,一般被3支,1支红色,1支蓝色、绿色。
1支白色、大白云:做水比用,好托色。
狼毫笔:画石头,勾、皴、檫。
底纹笔:纯羊毛制,1、3、5寸油漆刷:笔锋比较坚硬。
洗刷掉一些颜色二、工笔画色的介绍水色:藤黄、曙红、胭脂。
石色:三绿、三青、白粉、赭石介于水色和石色之间的颜色:朱磦花青只能用于初期的统染,后期的提染不能用,后期提染要用酞青蓝+墨来代替花青。
三、墨油烟墨、松烟墨。
墨汁一得阁(云头艳墨汁)。
四、纸熟宣纸不透水、不漏矾、不起毛。
五、工笔画中的平涂:平涂时笔中的水份要控制的适当,不能出现水洼。
六、白描稿的起稿思路第二集:花瓣、叶子托叶、萼片、叶柄等勾线方法花瓣:先勾最上层的一个整的花瓣,行笔的速度要慢一些,手腕不要贴紧纸,注意大小疏密和旋律上的变化,用笔要向写字一样有运笔,中锋行笔,让每一根线条都非常顺畅。
还要注意结构走向的变化,花瓣中的主结构线根部要略粗一点,尖部要细一些,画的挺拔。
辅助的结构线起收笔要细,墨色要略淡一些。
用淡墨勾颜色比较浅的花瓣,用笔要轻盈,重墨勾颜色深的花瓣,用笔要厚重一些。
笔速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美感。
花房:略浓的墨色。
叶子:重墨勾正叶,根部粗,尖部细,要求线条光滑流畅、有力,先勾主筋,处在不同空间的物体的墨色也要有所变化,近实远虚的原则,近景用墨重,远景用墨淡。
行笔不能快。
正叶勾出来要很凝重。
反叶:墨色要比正叶要略淡一些。
托叶:托叶属于嫩叶的一种,线条要画的流畅、坚挺、锋利。
托叶的主筋是最需要强调的,叶梢部位可以有回梢,根部粗,尖部细。
萼片:萼片是牡丹花还没开时长在牡丹花苞外围的介乎于花和叶之间的结构。
李晓明工笔牡丹技法解析(DOC)

《李晓明工笔牡丹技法解析》工笔牡丹设色技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工笔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典型的艺术特征逾越于其他绘画艺术,像一枝绚丽的花朵盛开在中国画坛之上。
工笔花鸟则是工笔画的一个重要科属,起源于盛唐、成熟于五代、兴盛于宋元时期。
而这本书中则介绍了工笔花鸟画所包含的一个重要分支——工笔牡丹。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牡丹1990年被定为中国的国花,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观赏性花卉。
笔者从事工笔牡丹的绘制20多年,曾多次赴洛阳、菏泽、亳州等地为花写照,勤观古今工笔牡丹名作,笔耕不缀,对工笔牡丹的绘制略有心得。
特编辑此册工笔牡丹设色技法,供喜爱工笔牡丹的朋友们研习借鉴基础技巧篇一、关于用线工笔画中,线是画面的灵魂。
我们在评论到某个画家的工笔作品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画家的笔力不错。
”那么,究竟什么是“笔力”呢?所谓的“力透纸背”又该如何理解?绘画或书法归根到底还是一种“视觉艺术”,所谓的“力度”其实就是画面上的线条带给人们的一种视觉联想。
譬如:铁线描就比游丝描感觉凝重、斧劈皴就比披麻皴感觉有力、苍涩的线条就比光洁的线条感觉粗糙。
传统绘画中,各种笔力的运用来源于持之以恒的训练,来源于画家对纸张颜料性能的掌握,来源于对手中画笔的控制能力。
而当代画坛肌理盛行,也就是将创造这种视觉效果的技巧步骤化、技术化了而已。
这种带有制作意味的技巧难度,显然要低于传统的笔墨技巧难度。
所以,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锻炼好自己的线条能力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用线,首先要考虑中锋,只有中锋行笔,笔锋才会始终在笔划的中央行进,所以中锋画出的线条两边都是光洁的,线的顺滑和力量感觉都较好。
侧锋的线则如图谱所示,一边光洁一边毛涩,其力度感觉较之中锋线条相比要单薄许多。
只有在一些需要皴擦的部位或者是特殊的场合才会用到侧锋线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晓明工笔画技法工笔画常见问题50问这是李老师在网上公开的答疑,目的是传承中国文化,给工笔画初学者以指导,与爱好者分享,并请心存感谢!1、画工笔花鸟通常需渲染几层?答:很多初学的朋友经常喜欢问我,你的叶子染几遍,花头染几遍等等。
其实,染色还是为画面效果服务的,只要关系能染足,色彩也不显得脏,没有到达厚的拖染不开的地步,即使是一次,也是可以的。
染色遍数过多的话,画面还可能会“腻”了,反而没了应有的神采。
2、粉红色花头先平涂白粉后分染曙红时不流畅感觉很涩,颜色过度不均匀,出现水渍。
有一片叶子在平涂绿色时平涂了二遍,刚涂了就发现怎么办?干了才发现怎么办?答:1、花头平涂白色厚了,所以染色的时候会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白色平涂的时候厚度如牛奶那样就可以了。
2、干了只有洗。
刚涂用水分较少的水笔吸去,不均匀是肯定的了,无甚好的解决办法,工笔画的绘制过程中细心是必须的。
3、在练习画线时有手有点发抖,用什么办法能练习不让手法抖。
在练习画线时应多注意些什么?答:勾线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初期能将线条勾勒的流畅、粗细自如就算合格了,最好能用废旧的宣纸做一段时间枯燥的练习(如长、短、粗、细各方向各种弧度的勾勒),反复多练手自然就能稳定了。
4、我的熟宣是用宣喷胶矾水制作而成的,设色的时候刚画上去颜色很漂亮可干了以后就灰了,我很苦恼。
老师,这是为什么呢?答:应该是纸没有做好的关系,制作熟宣胶矾水的搭配非常讲究,一般不建议自己制作,最好能买现成的熟宣使用。
你出来的色彩灰了应该是胶重了的缘故。
另:最好使用桃胶。
你不是用普通的胶水吧?5、画工笔花鸟用什么纸和笔最好?答:1、笔:勾线方面用美工描笔、大衣纹、红圭、七紫三羊等长锋描笔都可以。
染色方面可使用常见的兼毫大白云,勾线笔有2枝就可以了,染色笔可多备几枝,红绿色和白色、黑色最好都有单独的笔来调色,免得染色时候颜色互相窜了,脏了画面。
2、纸张:用安徽产的比较厚实一点的云母熟宣即可。
太薄的蝉翼等不适合初学者使用,因为其遇水后极易起皱,且多次渲染纸张易起毛。
过稿方便倒是其优点。
6、有一个问题,就是胶水是放多少为合适呢,多了好,还是少点好?是不是画叶子和花都必须掺如胶水呢?答:如果不是重彩,不用刷胶水固定。
如果必须刷,矾水为主,胶水少许的加一点点就可以了。
矾水的浓度也不能过,以舌尖尝之,略有涩味即可,过浓刷后,干了后画面上会起一层白霜,画子就毁了。
7、在染大红色花时,墨色打底,上曙红的时候是不是连基部都平涂上红色吗?还是从边缘向根部染?要是平涂的话我为什么染的都看不出层次来了呢?答:解决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再用淡墨分染,将里面的层次“醒”出来。
然后再薄薄的罩一层曙红。
还有一种就是我常用的手法。
我觉得比较省事。
1、先用比较浓的曙红平涂底色,当然不能浓的连墨线都盖住了,干后用矾水固定。
然后按照正常的程序分染,染足后再罩一层中等浓度的曙红,如果觉得闷可再用淡墨渲染一下,最后再罩一层薄薄的曙红统一画面的关系。
最后的罩染是为了不让花头的墨气上翻,不可省略。
8、用仿古的熟宣染粉红的花头,用不用白粉打底色?我先用白粉打底,接下来用曙红分染时很容易染花!答:仿古宣纸上画粉红花头比较难画,我的意见是不用那么求花头的“亮”,还是按照正常在白纸上的步骤用淡淡的白色打底色,花头全部染完整以后根据需要用稍微浓一些的白色从尖部往回提染一下即可。
你染“花”了是因为打底色的白色厚了,所以颜色没法染开,你可在染色完成后才用白色往回倒染。
9、用绢作画,一般两面都上色,这样画出来的牡丹好象没那么呆板的样子,是不是因为两面上色了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呢?如果不用绢而用蝉衣来画,是不是也可以两面上色?因为蝉衣也比较薄。
老师是不是也不常用蝉衣作画的?是不是因为蝉衣不够好呢?答:我一般是很少用薄的蝉翼或者用绢作画。
主要是怕裱在画板上麻烦。
工笔画的绘制中,很多时候反面的色彩衬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遇到和石色有关的情况下,因为石色做底色时,不容易在上面渲染开,底色也很容易上翻,所以,这时候反面衬色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
蝉翼和绢相比其画面的表现力方面我觉得纸比绢好,但是如果想表现特别细腻的效果,还是绢合适。
因为绢的耐染性是非常好。
10、一幅画,花的颜色最多几种不会显得“花”呢?答:一般来说,一幅作品中花朵的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色相变化,这是指主色调方面。
但是,红色的里面可以有曙红、朱砂红、粉红等变化,白色的里面也有檀香色、芽绿色等变化,所以,不是说固定的三种颜色,而是说大的色相变化上最好不要超过三种。
配色的主要诀窍就是“和谐”!一般来说,同类色搭配比较容易取得和谐。
如果确实需要用对比色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将两种色彩平均分配(包含明度、纯度、色相的对比都不要颜色分布太平均或者色彩明度对比太过于强烈),前人说的“万绿从中一点红”就是绝妙的配色比喻。
还有一句谚语“红配绿,丑的哭,黄配紫,臭狗屎”也同样说明了互为补色的配色很难取得和谐。
11、我在看书时,书中提到石绿、石青,根据我的了解,石绿和石青都是一组色的总称,石绿包括头绿、二绿、三绿、四绿。
而石青包括头青、二青、三青等,我这个应该没错吧,但为何书上只提石绿或石青。
石绿或石青到底是一种色,还是一组色?如果是一组色,书中所提到的石绿或石青到底指别一种?答:石绿和石青准确的说是“组”色的称呼。
石绿是头绿、二绿、三绿等等的总称。
石绿颜料的制作过程中,颗粒粗的总是沉在底层,这层颜料色泽艳丽、覆盖力强,颗粒比较粗糙。
一般称为头绿、其上层的颜料颗粒细腻一些,色彩上也比较偏向于亮(白)一些,就称之为二绿,以此类推,越往上的色彩越细且越亮,就有三绿、四绿之称呼了。
头绿因为色彩粗糙、覆盖力强,并不适合渲染,一般都是做底色之用。
三绿以上的颜色可以用来配色和局部渲染。
石青色和石绿色的制作过程类似。
目前市面所售的锡管国画颜料中标明石绿或石青的通常都是三绿和三青,具体说明二绿、头绿等的例外。
12、请问您绘制工笔画用的是什么纸呀,我用的纸画次数多了就起毛毛,还容易破,好烦。
使绢画平时练习又太浪费了。
答:我用的是云母熟宣,安徽产的。
你估计用的是四川的夹江纸或者浙江的富阳纸了,那两处的纸张容易起毛。
买纸前记得用手指蘸点水反复的在纸上试验一下。
绢我几乎不用,设色上虽然可以画的很细腻,但是我个人认为没有熟宣的表现力丰富。
13、请教您一个问题,分染牡丹叶子是用墨好还是花青好些,用时各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答:牡丹叶子用墨还是花青来分染关键是看您想描绘什么色彩的叶子,一般来说偏暖的草绿叶子可以用墨来打底色,偏冷的翠绿叶子就要用花青来分染底色了,因为墨和花青一个属于暖一个属于冷,所以要根据具体画面色彩不同对待。
14、请问怎么把生宣做熟宣啊?答:一般情况下做熟宣意义不大。
一是难做,二是熟宣比生宣不贵多少,而且宣纸厂加工的质量好。
三是好的熟宣的加工工序你个人在家里是没法制作出来的。
如云母、蝉翼宣等。
如果您是为了特别的绘制效果而要自己制作的话。
可以用矾水(明矾,自来水厂用的,化工店有售)+胶(桃胶最好,没有就买骨胶,再没有就用化学胶水+淘米水好了。
)用底纹笔把生宣透刷一遍,等它自然阴干即可。
若还有点渗化就只好再刷一次。
总之,很繁琐,建议直接购买熟宣。
15、我买了一些颜料是片状的不知道怎样溶开?答:是不是苏州姜思序的那种?那儿出的产品本身就含有胶在里面,所以不用兑胶就可以使用的。
将块状颜料放在小碟子里面,兑入水,等颜料软化一点以后将多余的水分倒了,然后用手指在小碟子中将颜料慢慢的磨细就可以使用了,最好用专用的、带盖的色碟来调制颜料,否则干了就不好用了。
16、我对构图掌握的不好,老影响着我。
我不知道怎么去掌握它,老师你是否能给我一些资料学习?答:构图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我早期构图方面主要看的书是王伯敏编著的《中国画构图》以及李长白、李采白编著的《白描花卉写生》,里面也说了不少构图的知识并编成了口诀便于记忆。
您可去书店查看有没有类似的书籍。
17、请问牡丹花蕊的点法,我用藤黄点,干后很薄很暗,为什么?答:这种现象是色彩薄了的问题,用长锋的勾线笔,色彩上用藤黄调和白色,加的水越少越好。
同时,点花蕊的笔要吸满颜色,一直吸的饱和到要滴下来的模样才可以开始去点,就是常说的“立粉”画法。
如果在颜色中略加一点胶水,干后花蕊的体积感会比较强。
18、我画了一幅工笔牡丹,可是画完后发现构图很满,不知道题款的地方,想问一下,题款有什么要求?它的位置再什么地方好?是不是题款不能题在物体上?答:可以题穷款,或者只盖名号章即可。
题款一般来说不要题在画面“出气”的地方,而应该题在“背荫”处。
或者,你的书法特别好并且画面有一块空特别大,你也可以题在那块空白处。
至于题字是不是不可以题在物体上,我觉得不是必然。
我个人还很喜欢题字在叶子上呢,盖章也是。
这样会打破画面的物体轮廓,并且因为题款或者印章处在描绘对象的最顶层,视觉上稍稍增加一个层次呢。
当然,这只是个人习惯而已。
19、如何留水线,什么时候留水线?在染色的时候在墨线和颜色之间会有一条很生硬的痕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避免呢?答:如何留水线是一个比较难以解释的问题,如果没有直接的图片或者视频指导,光靠言语恐怕很难解释清楚。
一般来说,水线主要功能:区分色彩、保留墨线、体现物体厚度、装饰效果等。
您如果从以上几点去理解水线就容易掌握多了。
墨线和颜色之间生硬是填色不够仔细所致吧?颜色厚要做到“墨不碍色、色不碍墨”。
颜色薄直接覆盖墨线也可以的。
20、请问仿古底色是如何配置的,还有在仿古底色上画白花总是不那么白,为什么啊?答:一般来说仿古底色是用藤黄+朱膘+加墨调和成的。
白色花头用国画的白色先淡淡的平涂一层,然后用浓白粉一次性的染出来效果最好。
白色染的次数多了底色容易上翻而且色彩也容易灰。
这个过程对初学者来说有点难度,因为白色薄了盖不住底色,厚了不好分染开。
染色之前最好先在有底色的纸上多试验几次。
21、在构图方面应该注意那些问题?我在用墨分染时为什么墨有时会拉不开没有浓淡变化看起来很闷?在染牡丹绿色叶子时绿色是用调的好还是用藤黄染一次再染花青?答:1、构图是国画的基本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造型更重要。
因为,造型可以借助复印、过稿等手段来获得。
而构图如果也同时借鉴的话就变成了抄袭了。
构图主要是留白(画面分割)和重心(动态线)这两方面。
中国古代一句最经典的话就可以代表构图的本质(就是“攒三聚五”。
)这也就说明了构图不能平均,尤其忌讳对称,要用“心理平衡”来取代“物理平衡”。
另外,画面的“动态线”也就是画面的走向这点也必须要注意。
其实,现在的国画已经很少有人用标准的古典折枝构图了,构图的科学性、合理性可以参考西画的一些有关构图的理论。
2、墨色拉不开有两种可能,一是水笔(用来渲染的那支)水少了,二是色笔墨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