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左右修竹赋第一段赏析【清代】莫晋骈体文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莫晋:1761—1826年 • 清浙江会稽人,字锡三,一字裴舟,号宝斋。乾隆六十年
进士。嘉庆间历国史馆纂修、侍讲、侍读学士、江苏学政、 左副都御史、仓场侍郎。道光初,以与御史常赓等争议粮 仓制度,左迁内阁学士。曾刻《明儒学案》,著有《來雨 軒存稿》。
THANK YOU!
司空圖逸思清超,天懷磊砢。表勁節之蕭森,睹貞姿之婀娜。 曲徑荅封,濃陰霧鎖。朝浥露而染裾,夕聯茵而欹坐。
……………………………………………………… ………………………………………………………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正如《二十四诗品·典雅》的诗境般。坐中佳士,左右修竹,是人生的 佳境;落花无言,然淡如菊,是精神的品格。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则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情调。
国学 骈体文
左右修竹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段
清代 莫晋
作品赏析
• 佳士,品行或才学优良的人。《三国志·魏志·杨俊传》:“同郡 审固 、 陈留 衞恂 ,本皆出自 兵伍, 俊 资拔奬致,咸作佳士。” 唐 司空图 《二十四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宋 苏轼 《寄周安孺茶》诗:“ 鹿门 有佳士,博览无不识。” 明 方 孝孺 《赠瑄蕴中序》:“其论议理而节,达而不浮,翩翩乎佳士也。”《重论文斋笔录》卷 一引 清 毛奇龄 《题悦我轩》诗:“佳士不恆遇,垂老叹积薪。”品行端正、才学兼优的士人。 《三国志.卷四一.蜀书.霍峻传》:「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国,欲行酹。」唐.李白〈与韩 荆州书〉:「一经品题,便作佳士。」
• 修竹,长长的竹子。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世说新 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宋吴 文英《风入松》:“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明 张四维 《双烈记·访道》:“门掩长 松,篱编修竹,是好奇胜也。”明 屠隆 《彩毫记·汾阳报恩》:“寂寞遥天战玉龙,板扉人不 到,掩寒松。路迷樵径断孤踪,修竹里,一缕炊烟浓。”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二十四诗品》美出二十四种境界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二十四诗品》美出二十四种境界《二十四诗品》,又名《诗品二十四则》,诗论专著,唐司空图撰,成书年代不详。
《二十四诗品》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汉族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并将其分类生发出二十四种美学境界。
本书文字不多,妙语连珠,琅琅上口,将其本身当作诗作,也不为过。
作者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
黄巢起义后,隐居山中,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唐哀宗李祝被弑后,绝食而亡。
1、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非强,来之无穷。
华美的文辞涌现在外,真切的内容充实其中。
返回虚静,才能达到浑然之境,蓄积正气,笔力方可显出豪雄。
雄浑的诗包罗万物的气势,高高横贯浩渺的太空。
像苍茫滚动的飞云,如浩荡翻腾的长风。
超越生活的表面描写,掌握作品的核心内容。
追求雄浑,不可勉强拼凑,自然得来,就会意味无穷。
2、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
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希。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作家平时保持着沉静的思考,就会体会到冲淡的微妙。
诗歌饱含着自然的气势,像伴随幽独的白鹤一起高飞。
这境界像和煦的春风,轻轻抚摸着你的素衣,又好像响动的翠竹,柔声呼唤你同归故里。
偶然达到冲淡,并不困难,勉强追求,就会很少如意。
作品如果停留在表面描写,那就会和冲淡风格远离。
3、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闪动的流水鲜明耀眼,无边的阳春繁花烂漫。
在幽静的山谷里,又有美人出现,碧桃的花满树争艳,随着和风摇曳在水边。
柳荫掩映,小路弯弯,群莺软语,接连不断。
作品越是深入这样的纤秾情景,就越能写得真切自然。
适时探究,永不停步,就会和历代佳作同样新鲜。
4.沉着绿林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人淡如菊的意义

“人淡如菊”出自司空图《诗品》中的《典雅》,比喻人淡泊的如同菊花一样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的《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着、拒绝霸气的心境。
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
它有的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坚贞和执着,少的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
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
这样的淡,能够让我们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击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的境界。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实内敛、拒绝傲气的心境。
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内敛和朴实。
生活中不缺少激情,但是每个人的激情都是一刹那的事,生活终将归于平淡,人终将归于平淡,一如平实淡定的菊花。
人淡如菊,不是淡的没有性格,没有特点,也不是“独傲秋霜幽菊开”的孤傲和清高。
人淡如菊,是清得秀丽脱俗,雅得韵致天然的一种遗世独立的从容和淡定。
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生活把岁月刻在人的脸上,也刻在了人的心里,滚滚的红尘已经将细腻柔软的心磨砺得浑圆。
这种浑圆不再有绚丽的光泽,这种浑圆就是一种淡然、朴实,它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不再作年少时的无病呻吟,不再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再会手高眼低去投机。
这种淡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平实,它丰富而不肤浅、它恬淡而不聒噪、它理性而不盲从。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人(今山西永济)。
少有俊才,生活在唐末大动荡的时代,其“平生之志”,不在“文墨之伎”,而“欲揣机穷变,角功利于古豪”,意欲济世安民,为李唐王朝尽犬马之劳。
唐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之后随恩师王凝而为幕僚。
唐僖宗广明元年为礼部员外郎,后迁礼部郎中。
黄巢起义后,司空图扈从不及,流落于乱兵之中,后逃归中条山王官谷的祖传别墅。
光启元年,唐僖宗返回凤翔,召司空图为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典雅(1)注释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典雅(1)注释转:山水有情的博客原文地址: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典雅(1)注释作者:烟雨孤树典雅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花无言,人淡如菊。
之岁华,其曰可读。
注释雅①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②。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③。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④①关于“典雅”,杨廷芝《二十四诗品浅解》云:“典则不枯,雅则不俗。
”并在此品第一、三、五、七、九句之下各缀一“典”字,在第二、四、六、八、十句之下各缀一“雅”字,而认为最后两句是“咏叹总结”。
这样的解释,既将“典雅”割裂为二,又排比得如此齐整,恐有爽作者原意。
孙联奎《诗品臆说》云:“玉壶、典矣,买春、尤雅;茆屋、典矣,赏雨,尤雅。
”比之“浅解”拆分得愈细,反而更加形式化了。
“典雅”既作为一种风格,它应当有着浑涵的题旨,是一个有机概念,窃以为是不能作机械切割的。
②茆屋,即茅屋。
《诗品臆说》释“坐中佳士,左右修竹”云:“所谓玉树临风也。
坐中有不如意之客,真是恼人。
……言坐中有佳士,正如左右之有修竹也。
杜诗云:‘修竹不受暑’,盖略无尘氛矣。
”“不受暑”仅言竹荫之凉,似不如引杜诗《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由此境悟典雅之局,更觉契合。
③由“幽鸟相逐”可想到陶潜《饮酒》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境幽鸟亦幽,与上句“白云初晴”相衬托;幽则从雅,遂借以形容典雅的诗篇。
《诗品臆说》云:“按:幽鸟即鸦也;鸦、古作雅。
”卑以为用“幽”去切“雅”似嫌穿凿。
④“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亦即钟嵘《诗品序》所说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之意。
诗人往往即景生情,自春而秋,能写下岁华流逝,此际此时的幽境,自成典雅之格。
《诗品臆说》云:“书之岁华,即书籍之古者。
书籍愈古愈雅,若满架新书,直书肆耳!……书经岁华,典雅可知。
”把动词的“书“解释为名词的“书籍”,似亦不通,且作这般解释,则“之”字尤为费解。
花开无声,花落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花开无声,花落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花开无声,花落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原文曰: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唐代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的《典雅》篇章“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章的文眼,也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它给我的感觉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
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追求。
“落花无言”是一种经历了沧桑和磨难之后的大气和胸襟。
花开无声,花落无言。
面对伴随成功而来的祝贺和荣耀,坦然平静的接受,面对打击、磨难、诽谤和压制心平气和的接纳,把成功看作是上苍的奖赏,把挫折看作是上苍给自己的考验。
那是一种经过生活的千锤百炼涵养出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气,涵养起来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胸襟。
这种胸襟或许不能让你拥有外在的辉煌,却能使人的内心的超越,让自己能够不献媚,不屈服,不盲从,坦坦荡荡。
“落花无言”是一种走过了起落和坎坷之后的淡定和从容。
平淡对待得失,冷眼看尽繁华,畅达时不张狂,挫折时不消沉。
在人生的历练中涵养淡定从容的定力,在潮起潮落的人生戏台上,举重若轻,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一份洒脱娴静的心态来面对喧嚣的红尘。
落花无语,留香阵阵,以淡定从容的态度面对人生,这种境界也许难以企及,但是我们应该走在追求这种境界的路上。
“人淡如菊”是一种平和执著、拒绝霸气的心境。
人淡如菊,要的是菊的淡定和执着。
它有的是“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坚贞和执著,少的是“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霸气。
这样的淡,淡在荣辱之外,淡在名利之外,淡在诱惑之外,却淡在骨气之内。
这样的淡,能够让我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堪破纷扰,洞察世事,谢绝繁华,回归简朴,达到。
《二十四诗品》

唐代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诗学上的不朽篇章,其中的《典雅》章更是千古传颂的绝唱。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是典雅章的文眼,也是唐人所推崇和追求的境界和品格。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它。
它给我的感觉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它既奔涌升腾,又宁静致远。
我一直觉得,那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追求。
二十四诗品雄浑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冲淡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苒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沉著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云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高古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波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洗炼犹镰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辰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劲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绮丽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溃者屡深雾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着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予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苹薄言情晤悠悠天钧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绿满酒花时返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精神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怀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缜密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疏野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清奇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履寻幽载行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委曲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埋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实境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悲慨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形容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超诣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辉诵之思之其声愈稀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猴山之鹤华顶之云高人画中令色絪緼御风蓬叶泛波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旷达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为孰下有古南山峨峨流动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4回答者:recvee。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赏析!

编辑整理:清风剑客
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备具①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①他本皆作“具备”。 二、【冲澹】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 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 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三、【纤秾】 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幽谷①,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①他本皆作“深谷”。
十三、【精神】 欲反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楼①台,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①他本多作“池”。
十四、【缜密】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①,造化已奇。 水流花开,清露未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①他本多作“欲生”。 十五、【疏野】 惟性所宅,直取弗羁。控物①自富,与率为期。 筑室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 倘然自适,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①他本多作“拾物”。
落花无言,人澹如菊--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赏析!
司空图(837~908),泗州临淮(今淮安盱眙西南)人。或云河中虞乡(今山西运城永济)人 [1] 。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 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 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 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诗品二十四则

诗品二十四则诗品二十四则1·典雅[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诗品二十四则2·含蓄[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是有真宰,与之沈浮。
如渌满酒,花时返秋。
悠悠空尘,忽忽海沤。
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诗品二十四则3·纤秾[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诗品二十四则4·沈著[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绿杉野屋,落日气清。
脱巾独步,时闻鸟声。
鸿雁不来,之子远行。
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海风碧云,夜渚月明。
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诗品二十四则5·超诣[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匪神之灵,匪机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高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诗品二十四则6·流动[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诗品二十四则7·清奇[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娟娟群松,下有漪流。
晴雪满汀,隔溪渔舟。
可人如玉,步屟寻幽。
载行载止,空碧悠悠。
神出古异,淡不可收。
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诗品二十四则8·劲健[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诗品二十四则9·精神[作者] 司空图 [朝代] 唐代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明漪绝底,奇花初胎。
青春鹦鹉,杨柳池台。
碧山人来,清酒满杯。
生气远出,不著死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画之岁华,以梦为马—刘峥焱花鸟画品读《寂寞沙洲冷》240x140cm-宣紙水墨-2016-ps效果峥焱是一个散淡的人,句句实话,怀着一身的才思与风骨,亦怀有一清如水的安静。
虽未至而立之年,却在诗酒年华里将绘画艺术作为自己的理想,成为将之照进现实的逐梦者且取得不俗的成绩,使人深感钦佩。
其笔下花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司空图在《诗品.典雅》中的描述:“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于青葱肆意的韶光里,行走在最好的景色中,将之化为自然、灵澈的艺术作品,颇可以欣赏。
尽管跨越时空千年,巧的是他们都出生在山西这座充满岁月历史魅力的城市。
艺术和文化从来都是一脉相承,峥焱的作品蕴含着与司空图相似的美学思想:清润、典雅、疏放、自然,这既是他绘画格调的彰显亦是其性情的印证。
《山泽秋华》-60x120cm_3-宣紙水墨-2016
峥焱的花鸟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不论是水分的控制、墨色的把握、线条的力度还是布白的经营都极见真章,这与其在传统上所下的功夫密不可分。
他曾远赴京城求学,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中国写意画高级研修班深造,先后受教于牛忠元、潘晓云、雷甲寿、于光华等诸先生。
在这段求学的日子里,他深入传统、广收博取,游刃于各家各
派,涉猎工笔、写意、勾勒、没骨各种艺术形式,不懈耕耘、自出机杼,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绘画作品,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宿雨初晴》-96x180cm-水墨宣纸-2016-ps效果
对于绘画,峥焱异常痴迷渴求。
平日不是于淋漓素纸间畅意挥毫,便是在郊野篱墙外物我两忘书写生命。
受徐熙、恽南田的影响,他对自然的野逸之美有着近乎狂热的激情,迷恋园圃家蔬、倾情汀花野竹、钟爱落花游鱼,拥有一份超越常人的闲逸之情。
他把这些自然物像融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一一将其化为心象,使之融入艺术创作。
如此,既有一份生活的真实,又饱含艺术的灵动,于骨气风神之中渗透出生命的高华。
峥焱亦是一个观察细微的人,在他的作品里能折射出一颗安静、谦卑的心,有着对事物存在状态的敬重和眷爱。
常人眼中视为寻常的败荷残菊、菜蔬茎苗,在他的笔下都是抒发己意的载体,其画境也犹如心境一般郁于中而呼于情。
站立在他的花鸟作品前,屏气凝神仿佛能窥见一季春光,繁花、鸟鸣交织连梭且灿若春华,氤氲清朗、意趣无穷,好像能找到生命并存的那种喜悦和酸涩。
这是一种对生命特别的观照,亦是其艺术最迷人的地方。
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中,峥焱执着于自己的理解和追求。
他一直在寻求变化与突破,找到当下时代赋予写意花鸟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以致有更多的创作可能。
对于
一个已经形成自己绘画风格的画家来说,此举是需要异常的勇气和冒险精神。
在后期的作品里,可以发现他在努力寻找传统精神与时代审美要求结合的契合点。
画风较之之前有极大的变化:用粗犷有力的线条和大的块面,组合成具有构成意味的画面,让更为单纯、整体的艺术语言释放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
他有庄子那种“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自负”精神,隐藏着对典范楷模的抗拒、对规矩工整的叛道,大胆游走在主流体制之外,笔随心行,物随意动,然后,画有尽而意无穷。
每次谈及艺术,峥焱眼中都会闪现出一种天真与稚朴,那是他对自己梦想葆有的一颗始终未曾改变的初心。
深感其幸,在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纷杂现实中,峥焱心中持守着这份对艺术的坚定。
衷心期待他在诗酒年华里,在以梦为马的道路上,带给大家也带给自己更多的艺术惊喜。
《歲月心跡》-180x97cm-宣紙水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