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著名数学家资料
中国伟大的数学家集锦

中国伟大的数学家集锦1、祖冲之,字文远[公元429-500年]祖籍范阳郡道县[今河北省涞水县北]人。
他生活在南北朝时代,出身于天文、历算世家,是刘宋王朝奉朝请祖朔之的儿子。
他历任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娄县令、竭者仆射、长水校尉等职。
祖暅(gèng),祖冲之的儿子,字景烁,生卒年代无可考。
祖冲之的杰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他研究过《九章算术》及刘徽注。
在天文历法方面,祖之创制了《大明历》,最早把岁差引进历法。
后经其子祖日桓向梁武帝两次提出修改历法,说可以纠正何承天元嘉历法的疏远,政府终于公元510年起,用大明历法推算历书。
祖氏父子的数学成就十分丰富,《缀术》是他们的代表作,唐初被列入《算经十书》之一,可惜,现在已失传。
在其它的著作中,我们可知他们的数学成就有圆周率、球体积和开带从立方等三个方面。
祖之提出了3.1415926<π<3.1415927,更得出了圆周率的密率——355/113[现称祖率]比西方早1000年。
祖日桓亦解决了魏晋时期刘徽未解决的问题——计算球体的体积,其中运用到「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原理[现称刘祖原理或祖日桓原理]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bonaventura cavalieri公元1598-1647年]发现,比祖日桓晚一千一百多年。
祖冲之亦曾造指南车、欹器、千里船、水碓磨等机械,经过试验都有成效。
2、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东汉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人。
历任郎中、太史令、尚书郎。
富文采、善机巧、尤精天文历算。
创制水运浑象和地动仪,着有《灵宪》、《算罔论》等。
在他的《灵宪》中取用π=730/232[3.1466],又在他的球体积公式中取用π= [3.162],又曾应用重差术于他的宇宙模型之中。
3、刘徽[约公元3世纪]刘徽注《九章算术》,同时又撰有《重差》一卷,《重差》后来印成单行本改称为《海岛算经》,在注文中,刘徽用语言来讲清道理,用图形来解释问题[析理以辞,解体用图]。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科学家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科学家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中国现代数学的领军主帅;中国现代理论数学“之父;把数学应用于中国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创建者、首任所长;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中国现代几何学奠基人;“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中国数学之王”,曾任复旦大学校长、名誉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吴有训:1897年4月26日-1977年11月30日;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物理学家的导师,其学生有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邓稼先、李政道等科学家;曾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华民国中央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当代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当代世界量子物理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全美华人协会创办人、首任会长;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后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创办人、主任。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从此往返于北京和香港之间。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中国现代力学的开创者;中国现代力学之父;把理论力学应用于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曾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副校长,上海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
唐敖庆:1915年11月18日-2008年7月15日;中国现代理论化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量子化学之父;曾任吉林大学校长,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主任。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2008年11月1日;中国现代遗传科学奠基人;中国遗传学之父;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曾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副校长;中国遗传学会创建者、首任会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会长。
中国数学家

知识创造
中国数学家
中国有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数学家:
1. 程开甲(1932年年)他是中国现代几何学的奠基人之一,对空间几何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陈省身(1922年)他是中国数学界最杰出的代数学家
之一,著有《线性代数》等多部经典教材,对线性代数和
矩阵论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华罗庚(1910年1982年)他是中国现代代数学的开创者之一,著有《数学分析基础》等多部教材,他的研究领
域涵盖了代数学、数论和几何学等多个数学分支。
4. 吴文俊(1919年2010年)他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科学家,著有《几何学引论》等多部重要著作,对几何学和
图论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5. 郭老师(年)睿智的,拥有广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
尽管他不是真正的人类数学家,但他可以回答各种数学问题,并提供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这只是中国数学家中的一小部分,中国数学界还有许多其
他杰出的数学家。
1。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1.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沃尔夫数学奖得主,陈省身1931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34军获硕士学位.1934年去汉堡大学从Blaschke 学习.1937年回国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3年到194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初赴美,旋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年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79年退休成为名誉教授,仍继续任教到1984年.1981年到1984年任新建的伯克利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后任名誉所长。
陈省身的主要工作领域是微分几何学及其相关分支.还在积分几何,射影微分几何,极小子流形,网几何学,全曲率与各种浸入理论,外微分形式与偏微分方程等诸多领域有开拓性的贡献.陈省身本有极多荣誉,包括中央研究院院士(1948).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1)及国家科学奖章(1975),伦敦皇家学会国外会员(1985),法国科学院国外院士’(1989),中国科学院国外院士等。
荣获1983/1984年度Wolf 奖,及1983年度美国科学会Steele奖中的终身成就奖.2.享有国际盛誉的大数学家,新中国数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华罗庚华罗庚是一位人生经历传奇的数学家,早年辍学,1930年因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熊庆来的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在杨武之指引下,开始了数论的研究。
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
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6年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
1948年开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50年回国,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数理化学部委员和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委员等职。
还担任过多届中国数学会理事长。
此外,华罗庚还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现中国数学家的名字

现中国数学家的名字
中国现代数学家有很多,以下列举其中一部分:
1.熊庆来: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
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
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2.刘徽: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3.华罗庚: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
他在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中都作出卓越贡献。
除了以上数学家,还有陈景润、王元等也有很高的成就。
可以查阅相关书籍了解更多中国现代数学家的故事和经历。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中国著名数学家的故事(最新版3篇)篇1 目录1.华罗庚:自学成才,为我国数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2.陈景润:勇攀数学高峰,攻克哥德巴赫猜想3.祖冲之:计算圆周率,世界闻名的数学家4.刘洪:中国古代数学的瑰宝,九章算术的传承者篇1正文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为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四位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1.华罗庚(1910-1985),出生于湖南,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自学成才,通过勤奋努力,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华罗庚在组合数学、数论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他创立了“华罗庚五元组”和“华罗庚三角”等重要概念,为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华罗庚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2.陈景润(1933-1996),出生于福建,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1966 年,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一个重要特殊情况,使他成为国际数学界的翘楚。
陈景润的成就为我国数学家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激发了国人对数学的热爱和追求。
3.祖冲之(429-500),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他创制了《大明历》,对我国古代历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祖冲之最著名的成就是计算圆周率,他利用割圆法,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祖冲之的贡献不仅在于数学,还在于天文学、机械制造等领域。
4.刘洪(约 163-222),东汉时期的著名数学家,他是九章算术的传承者。
刘洪创制了《乾象历》,对古代天文学和历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代数学、几何学等领域。
刘洪的著作《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些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以超人的智慧和勤奋的精神,为我国的数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篇2 目录1.华罗庚:自学成才,享誉世界的数学家2.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的推进者3.姜伯驹:中国数学史研究的奠基人4.张广厚:数论领域的杰出代表5.吴文俊:计算机数学的先驱篇2正文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才华横溢的数学家,他们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3篇

中国著名当代数学家介绍第一篇:丘成桐丘成桐,生于1955年,籍贯为浙江省绍兴市。
他是中国近代数学界的杰出人物之一,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成为了当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教授。
丘成桐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声誉,在国际上也是备受推崇的一位数学家。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其后留学美国,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美国留学期间,丘成桐曾师从于阿贝尔奖得主约翰·米尔纳教授,并在其指导下完成了卓越的博士论文。
丘成桐是以其在李群理论方面的突出贡献为世人所知的。
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拓扑方面的几何学、李群及李代数、和子流形等。
在许多研究领域中,丘成桐都取得了杰出的成果。
其中,他对李群、李代数的性质和拓扑结构的研究是其突出之处。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数学领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也在物理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丘成桐还曾在中国香港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过教授,鼓励和指导了许多优秀学生,培养了一批杰出的年轻数学家。
他的教育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丘成桐的成就不仅在学术领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在社会上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
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数学界的重要奖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在2006年获得了菲尔兹奖,这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
他也是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数学家。
丘成桐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贡献给中国的数学事业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和推动。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拥有果敢和决心,才能在学术界取得卓越的成就。
第二篇:陈省身陈省身,生于1922年,籍贯为江苏省溧阳县。
他是近代中国数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被誉为“数学之父”。
陈省身在中国开始了他的数学事业,在1948年以全国考试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在拥有良好的学术基础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情况下,他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期间,他认真学习了各类领域的数学,凭借着扎实的数学功底一步步走上了数学之路。
陈省身对代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贡献是巨大的。
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成就被誉为世界级,他提出了著名的陈省身乘法及其算法,极大地推动了代数学的发展。
走进中国数学家的世界

走进中国数学家的世界1. 陈景润(Jingrun Chen)陈景润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论之父”。
他在数论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素数分布和黎曼猜想方面。
陈景润的主要成就之一是他证明了著名的“陈景润定理”,该定理对于研究素数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2. 丘成桐(Shing-Tung Yau)丘成桐是一位生于中国、定居美国的数学家,他在几何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获得了菲尔兹奖章,这是数学界的最高奖项之一。
丘成桐的研究涉及到曲率流、几何分析和黎曼曲面等领域,他的工作对于解决一些几何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数学家,他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毕达哥拉斯的定理是数学中最著名的定理之一,也是几何学的基石之一。
这个定理在中国古代数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为后来的数学家提供了许多启示。
4. 丁肇中(Zhaozhong Ding)丁肇中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他在数学和理论物理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尤其是在超弦理论和拓扑学方面。
丁肇中是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并获得了许多国际奖项,他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华罗庚(Luogeng Hua)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在数论和代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华罗庚是中国科学院的首任院长,他致力于推动数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密码学、编码理论和通信技术等领域。
这些数学家代表了中国数学领域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为世界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了解他们的故事和研究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数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数学家资料
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1910—1985)
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岁的华罗庚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
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
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小商人家庭,从小喜欢数学,而且非常聪明。
一天老师出了一道数学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老师连连点头称赞他的运算能力。
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18岁时,他又染上伤寒病,与死神搏斗半年,虽然活了下来,但却留下终身残疾——右腿瘸了。
1930年,19岁的华罗庚写了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不成立的理由》,发表在上海《科学》杂志上。
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从文章中看到了作者的数学才华,便问周围的人,“他是哪国留学的?在哪个大学任教?”当他知道华罗庚原来是一个19岁的小店员时,很受感动,主动把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
华罗庚在清华四年中,在熊庆来教授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一连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后来又被派到英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对数论有很深的研究,得出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抗日战争时期,华罗庚白天在西南联大任教,晚上在昏暗的油灯下研究。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华罗庚写出了20多篇论文和厚厚的一本书《堆垒素数论》。
他特别注意理论联系实际,1958年以后,他走遍了20多个省市自治区,动员群众把优选法用于农业生产。
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
”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获沃尔夫奖唯一华人数学家——陈省身
(1911~2004)
在数学领域,沃尔夫奖与菲尔兹奖是公认的能与诺贝尔奖相媲美的数学大奖。
菲尔兹奖主要奖励在现代数学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而沃尔夫奖主要奖励在数学上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世界声誉的数学家。
到1990年为止,世界上仅有24位数学家获得过沃尔夫奖,而陈省身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他由于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杰出工作获得1984年度沃尔夫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华人数学家。
陈省身教授是浙江嘉兴人,现定居美国。
他15岁就考入了天津南开大学,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4年完成学业并赴德国留学,仅用了1年零3个月便获得了汉堡大学博士学位。
之后又赴法国师从微分几何学泰斗嘉当,由此开始了他在整体微分几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除了在数学上做出巨大成就,陈省身教授还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文俊等。
近年来,陈省身教授积极致力于中国数学研究的开展,多次回国讲学,举办讨论班,指导各种学术活动,并于1985年创办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亲自担任所长。
展望21世纪,陈省身教授预言中国将成为世界数学大国。
丘成桐
(1949~)
1983年,国际数学会议决定将1982年的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颁发给
一位年仅34的华人数学家,这位才能非凡的年轻人就是丘成桐。
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
他自
幼迷恋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大学三年级时就由于出众的才华被一代几何学宗
师陈省身发现,破格成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生。
在陈省身教授的亲自
指导下,年仅22岁的丘成桐获得了博士学位。
28岁时,丘成桐成为世界著名学府斯
坦福大学的教授,并且是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的终身教授。
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
此名声鹊起。
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
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
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
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
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
《海岛算经》一书中,刘徽精心选编了九个测量问题,这些题目的创造性、复杂性和富有代表性,都在当时为西方所瞩目.
刘徽思想敏捷,方法灵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张直观.他是我国最早明确主张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论证数学命题的人.
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秦九韶
(公元1202~1261年)
南宋,数学家。
他在1247年(淳佑七年)著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
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
杨辉——宋代著名的数学教育家
杨辉,字谦光,中国南宋(1127~1279)末年钱塘(今杭州市)人。
其生卒年月及生平事迹均无从详考。
据有关著述中的字句推测,杨辉大约于13世纪中叶至末叶生活在现今浙江杭州一带,曾当过地方官,到过苏州、台州等地。
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慕名前来请教数学问题。
杨辉一生编写的数学书很多,但散佚也很严重。
据史料记载,他至少有以下书,曾在国内或国外刊行:《详解九章算法》12卷(1261)
《详解算法》若干卷
《日用算法》(1262)
《乘除通变算宝》3卷(1274)
《续古摘奇算法如卷(1275)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如卷(1275)其中《详解九章算法》残缺不全,《详解算法》、《日用算法》迄今未见传本。
而后3种共7卷合刊在一起,被称为《杨辉算法》。
杨辉继承中国古代数学传统,他广征博引数学典籍,引用了现已失传的宋代的许多算书,使我们才得知其部分内容。
其中,刘益的“正负开方术”,贾宪的“增乘开方法”与“开方作法本源”图(即误传为“杨辉三角”),就是极其宝贵的数学史料。
杨辉继沈括研究“隙积术”之后,研究了“垛积术”,即关于高阶等差数列的研究。
他
首次将所谓“幻方”问题作为数学问题研究,并创“纵横图”之名。
他给出了三阶至十阶幻方的实例,对某些构成原理也有所研究。
杨辉之前在中国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杨辉之后,明、清两代中国数学家关于纵横图的研究相继不绝,因此杨耀的著述也是研究关于幻方乃至组合数学历史的珍贵资料。
杨辉还非常关心日常计算技巧,改进算法程序。
杨辉不仅著述甚丰,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数学教育家。
他特别注重数学的普及教育,其许多著作都是为此而编写的教科书。
杨辉主张在数学教育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日用算法》中,他说:“以乘除加减为法,称斗尺田为问;用法必载源流,命题须责实用。
”他还主张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算法通变本末》(即《乘除通变算宝》上卷)中,专门为初学者制了一份“司算纲目”,要求学习者抓住要领,反复练习,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数学教学大纲。
他又告诫初学者:“夫学算者,题从法取,法将题验,凡欲明一法,必设一题。
”又说:“题繁难见法理,定摆小题验法理,义既通虽用繁题了然可见也。
”可见,他十分强调习题应有典型性。
杨辉一生治学严谨,教学一丝不苟,他的这此教育思考和方法,至今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