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合集下载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方法1.环境因素识别1.1 识别环境因素的依据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b)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有明确规定的;c)相关方有要求的;d)负面或正面地对环境有影响的。

1.2 识别环境因素的范围环境因素识别的范围包括公司办公区和施工场所以及与施工有关的所有活动、设施等。

1.3 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查阅资料法、检测测量法、专家咨询法。

1.4 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环境因素识别要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公司、项目部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同时应考虑时态、状态、类型,以及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a)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b)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c)涉及环境因素的七个方面:对大气的污染、对水体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废物污染和管理、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对社区的影响、其他当地环境问题;d)产品中的环境因素:施工设备、工程物资在使用中的能耗、物耗、副产品;产品使用和储运时环境的影响;工程垃圾的产生;新产品及其开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e)可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属于本公司直接行为产生的环境问题,但可以通过对相关方施加影响促使其改善环境行为,应予以识别,如外部劳务的环境问题、工程物资的运输和储运等。

2.三因子综合分析法用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这三种因素分别是:属性(对环境或人身危害程度)、程度(排放量大小)、频率(发生频率)。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分值等于或高于9分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量化分值标准表。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点击数: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现有的和潜在的环境因素,并从环境的多个角度进行考查,不能缺漏。

一般而言,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

LEs.三种时态即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即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LEs.四)环境因素的类型LEs.对环境因素的识别通常考虑以下问题:LEs.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能量放射,即热、辐射和振动;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即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

LEs.五)识别环境因素的步骤LEs.1 选择活动、产品和服务;LEs.2 确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LEs.3 明确每一环境因素对应的环境影响;LEs.六)识别环境因素的方法LEs.1 问卷调查法;2 面谈;3 检查表;4 直接检验和测量;5 记录评审;6 基准参照;7 物料衡算法 8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LEs.二、评价重要环境因素LEs.一)不存在惟一的、绝对的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LEs.环境因素识别之后,需要评价出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环境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可以自己决定哪些环境因素对本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并制定出相应的评价原则。

对于不同的组织,由于各自的环境状况、所在地域和社会条件、适用的法律法规、自身的环境要求等不同,不可能存在一个广泛适用的评价方法。

LEs.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LEs.尽管各企业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LEs.1 环境基准(如影响的规模、严重性、持续时间、环境因素的类型、规模和频次);LEs.2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如排放限制和法规);LEs.3 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如与组织价值观、公共形象、噪声等有关内容)。

LEs.上述各种评价依据,但以使用很难满足要求,可根据实际选择几种结合使用。

LEs.三)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方法LEs.评价方法应能随主客观条件变化而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专家判断法、是非判断法、对比法、打分法等。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环境因素作为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对象,组
织进行环境管理的全过程中都离不开对它.
图1-1 环境因素和EMS体系要素的关系
4.5.2 合规性评 价 4.5.1 监测和测量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6 运行控制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5.3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厂界噪声标准值 (分贝) 1类 2类 3类 4类
白天
夜间
55
45
60
50
65
55
70
55
4)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5)节约能源法规定:
生产能耗较高的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单
位产品能耗限额. 燃料型炼油厂,规模大于500万吨/年,吨原油耗水 1.0m3.
2.从控制程度和方式分类有:
C
按照《海水水质标准》 (GB14554-93)
a. 第一类适用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人类的安全利用(包括
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用水),以 及海上自然保护区. b. 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及风景游览区. c. 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港口水域和海洋开发作业区 等.
3)噪声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对有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噪声值有严格规定.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如打桩白天要求85分贝, 夜间不许作业). 表1-4厂界噪声标准值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甲硫醇
甲硫醚 二甲硫醚 二硫化碳 苯乙烯 臭气浓度
mg/m3
mg/m3 mg/m3 mg/m3 mg/m3 无量纲
0.004

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2
符合现行有 效法律法规 但不符合相 关的规章制 度。 受到影响仅 限于厂内。 正常情况下 完全符合 受到影响无 或很小,异 常情况下不 符合相关法 规、制度
临时偶尔地排放 少量或中等污水 造成严重的环境 影响破坏
临时偶尔地排放 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 破坏
中等 使用
收到内部 投诉 中等影响 作业
1
少量排放或无排 放 造成环境影响很 小,可忽略
法规管制的环境因素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和剧毒废液; 污水排放口不能设在生活饮用水源、风景名胜区、重要渔业区。
水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 防止地表水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对有噪声污染的设备的种类、噪声值有严格规定。 厂界噪声标准值(分贝):类别 1类 2类 3类 4类 白天 55 60 65 70 夜间 45 50 55 55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如打桩白天要求85分贝,夜间 不许作业)。
环 境 因 素 识 别
过去 现在 将来
异常 状态
正常 状态
紧急 状态
组织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
大气 污染
水污 染
噪声 污染
… …
土地 污染
资源 利用
其他 问题
环境因素识别表
单位: 分析人员: 活动: 分析日期:
环境因素 废气排放(SO2、NOx、CO、CO2、CHX等) 污水排放(含油污水、生活废水等) 油污、化学品等泄漏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 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产生和泄漏 噪音散发 粉尘弥漫 大量异味、臭味散发 余热能源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物质(哈龙、CFCS等) 水 正常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环境因素识别(1)

环境因素识别(1)
and Impacts
4.4.6 运作控制
4.4.3 沟通
3
环 境 因 素 -标准要求
▪ 建立 并 维持一程序以判别其可以控制以及预期能 有影响的活 动、产品或服务的环境因素、并以此 来评估和确 定 其中已经或可能会 对环境造成重 大影响者。
▪ 应确保在 制 定 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考虑那些对环 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12
三种时态
▪ 过去 ▪ 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 ▪ 导致土地污染或建筑结构污染的不适当材料处理 ▪ 导致污染产生的低效率工艺(喷漆、设备清洗等) ▪ 含有危险物或潜在危险物的材料贮存。 ▪ 遗弃的地下储罐或其它废弃物。 ▪ 不再生产的产品部件。 ▪ 前业主或前物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遗留物。 ▪ 现在 ▪ 目前的工作和活动发生的,并持续到未来的环境问题。 ▪ 将来 ▪ 按照目前知识可以预见的对将来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新
减少其体积 使用物品及
提供服务
环境影响 (IMPACTS)
污染
自然资源损耗
土壤或地下水
自然资源 -
污染
水的消耗
空气污染
土壤或水污染 不可再生燃料?
生态受威胁
目萁?
空气污染
的降低
自然资源节约
供应商及合约? 潭晕廴居跋?
供应商及合约? 滔 淖试?
9
识别环境因素
10
环境影响由何处产生
环境影响
组织的某一过程 因素
材料的使用、工艺变化、产品服务、法律法规或其它要 求的变化)。
13
三种状态
▪ 正常 ▪ 固定、例行且计划中的作业、活动、产品或服务。 ▪ 如产品、副产品、废弃物、能资源的消耗、噪声、气体
挥发等 ▪ 异常 ▪ 非例行性作业。产品、活动、服务等处于不规则的情况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

识别方法
原材料 催化剂 水、气 动力资源
重复利用
活动过程
产品 副产品 热辐射 污水 液态废物 气态废物 固体废物 不可知废物
环境因素描述
组织的过程 燃煤锅炉燃烧 (活动) 电冰箱使用
空压机使用
环境因素 SO2 排放 CFC 排放 噪声排放
环境影响 污染大气 破坏臭氧层 噪声扰民
讨论:环境因素的识别
次/日) 5 5
司外)
5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大 难以发现(突发偶发 影响大(公司内可处理或
(曾经或偶尔发生 较多难以预防) 4 污染物排放量大) 4
过) 4
有发生的可能(尚 可发现/可预防,尚无 影响一般(部门内可处理
未 发 生 但 可 能 性 措施 3
或污染排放量小) 3
大)3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小 易发现,易预防 2 影响小(作业者可处理)
土壤污染(水体):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病源微生物等
固体废弃物:
城市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城建渣土、商业固体废物、粪便 工业固体废物 有害废物-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
噪声污染:
工业生产噪声、建筑噪声、生活噪声
放射污染和其他污染
资源使用-原辅材料、能耗等
识别和评估环境因素和影响流程
1、确定一个活动、产品或服务 2、识别环境因素、影响 3、登记环境因素、影响 4、评估环境因素 5、登记重大环境因素、影响
其他需考虑的因素:改变环境影响的技术难度;改 变环境影响的经济承受力;改变其他活动和过程将 带来的(好或坏)效果。
方法 1、专家评估 2概 率 m1 发现/预防的可能性 影 响 程 度 m3
分值
m2 分值
分值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技术和清 洁生产方式,减少污染物排
放。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建立 空气和水质量预警系统。
02
01
03
加强交通管理,限制高排放 车辆进入市区,推广公共交
通和非机动车出行。
推广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减 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展
生态农业。
04
05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 境教育,鼓励公众参与环保
CHAPTER
04
环境因素控制与管理
污染控制
空气污染控制
通过减少工业排放、限制机动车使用等措施,降低空气中的污染 物浓度,改善空气质量。
水污染控制
加强污水处理和排放管理,减少污水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污染。
土壤污染控制
对受到污染的土壤采取修复和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 影响。
生态保护
1 2
03
环境因素评价
影响评价
识别环境因素
01
识别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
面的因素。
预测影响
02
预测这些因素可能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污染、生态破坏
等。
制定预防措施
03
根据预测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风险评价
风险识别
识别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风险源 。
风险评估
评估这些风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发生的概率 。
风险控制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或降低风险。
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
对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环境影响、风险等方面的分析。
制定优先级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需要优先处理的环境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与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

识别环境因素与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

识别环境因素与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环境因素是指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可以是自然因素也可以是人为因素。

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评估标准来对环境因素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本文将从环境因素的识别及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环境因素的识别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只有充分了解环境因素,才能进行后续的影响评价工作。

一般来说,环境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1. 自然因素的识别自然因素是指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种自然力量和自然现象,如气候、气象、地球物理学等。

对于自然因素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气候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降水量等因素。

通过收集气象资料,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

(2)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岩石性质等因素。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调查,可以对相关地质因素进行了解和评估。

(3)水文因素:包括水文地质、水文地貌、水文气象等因素。

通过水文勘测和水文监测,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水文特征和水资源利用情况。

2. 人为因素的识别人为因素是指对环境产生影响的人类活动,如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交通运输等。

对于人为因素的识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工农业生产活动:包括农业种植、工业生产、畜牧养殖等活动。

通过了解相关的工农业生产情况,可以确定相关的环境因子。

(2)工程建设活动:包括城市建设、水利工程、交通运输等活动。

通过了解相关的工程建设项目,可以确定相关的环境因子。

(3)人口活动: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迁移等活动。

通过统计资料和调查研究,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人口特征和人口活动情况。

二、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评价环境影响是对环境因素所产生影响的一种综合评估和预测,通过一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来判断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趋势。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价环境影响的方法:1.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是对环境影响进行系统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报告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 及其环境影响
培训教材
环境因素与EMS体系其他要素 的关系
4.5.1 监测和测量
4.5.2 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4.3.3 目标和指标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4.4.6 运行控制
环境因素识别 及环境影响评价
4.3.4 环境管理方案
4.4.3 信息交流
4·4·1职责与权限
4.4.2 培训、意识和能力
白天 55 60 65 70 夜间 45 50 55 55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要求符合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如打桩白天要求85分贝,夜间 不许作业)。
法规管制的环境因素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
节约能源法规定:
生产能耗较高的产品的单位,应当遵守依法制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 额。 燃料型炼油厂,规模大于500万吨/年,吨原油耗水1.0m3。
环境因素及影响识别评价表
部门:
序 号
活动、产 品或服务
环境因素
状态(正常、 异常或紧急)
环境影响
法 律
评价准则
污 资源 染 消耗
商业 形象
是否重 大环境 因素
建议 控制 措施
确定是否为重大环境因素
从以下几方面判定其环境影响
法律法规 污染 (水、空气、土壤、噪声、等) 资源能源利用 商业形象
环境影响的严重性评价准则
余热能源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物质




蒸汽
使

燃料
原料
正常 复印机臭氧排放
生活废水排放
现在 异常
废电池丢弃 塑料快餐盒丢弃
垃圾处置
水的使用 电的使用
长流水 长明灯
紧急
过去 将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单 位: XXX分公司 分析人员: 某某某(安全员)、某某某(管理人员)、某某某(管理人员) 审 核 人 :某某某(处长)
将来 时态
噪音散发
粉尘弥漫
大量异味、臭味散发
余热能源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物质(哈龙、CFCS等)

水的消耗
资源、能源及原材料使用
电 汽 燃料
电的使用
密封不好,蒸气 泄漏
原料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
车间:常减压车间
区域/工段:
脱盐水过程
分析人员:某某某(班长)、某某某(工艺员)、某某某(操作工)
持续排放中度 噪音
临时偶尔地噪 音
造成严重的环 境影响破
中等 使用
收到内部 投诉
中等影响 作业
正常情况下
1
完全符合
受到影响无 或很小,异 常情况下不 符合相关法
少量排放或无排 放
造成环境影响很 小,可忽略
少量排放污水或 无排放
造成环境影响很 小,可忽略
少量或无排放
造成环境影响很小, 可忽略
低噪音
造成环境影响 很小,可忽略
材料、
造成严重的环 境影响破坏
纸张 等
严重影响 企业形象
收到外部 投诉
很大程度 影响作业
符合现行有 效法律法规 但不符合相 关的规章制 度。
受到影响仅 限于厂内。
临时偶尔地排放 少量或中等空气 污染物
造成中等的环境 影响破坏
临时偶尔地排放 少量或中等污水
造成严重的环境 影响破坏
临时偶尔地排放
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 破坏
等级
3 2
法律法规
空气污染
污染程度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资源 商业形象 噪音污染
不符合现行 有效的法律、 法规。
造成严重后 果且广泛
持续地大量排放 空气污染物(黑 烟、粉尘、恶臭、 油蒸气、SO2、 CO2、氟里昂、 哈龙,其他化学 品)
持续地大量排放 污水(含油污水; 含K、P、N等富 营养化污水;含 酸、碱及其他化 学品废液等
异常
能源消耗
2/ 3
2

1
办公活 下班后长明灯

生活废水排放
异常 正常
能源消耗 污染水体
1/ 3 23 /
1 2
是 是
废电池丢弃
正常
污染土壤
33 /
1

复印机臭氧 排放
正常
大气污染
11 /
1

垃圾处置
正常
污染土壤
12 /
1

塑料快餐盒 丢弃
正常
污染土壤
33 /
2

环境影响控制决策
严重程度
环境影响水平示意
环境影响
▪ 由于环境因素所导致局部或整体、有 利或不利的环境变化。 比如水的污染、自然资源的耗损等。
▪ 影响结果包括:
▪ 环境污染 ▪ 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
环境影响的分类
▪向大气排放的环境因素; ▪向水体排放的环境因素; ▪造成土壤污染的环境因素;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环境因素; ▪固体废弃物; ▪引起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因素; ▪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使用; ▪对社区的影响; ▪组织其他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三种时态
过去时态:考虑过去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现在 产生的环境影响;
现在时态:考虑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正在产 生的环境影响;
将来时态:考虑现在或规划中的活动、产品或服 务对(或可能对)将来产生的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
▪ 正常状态:属于正常的、计划中的和经常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1
加注时破乳化
脱盐过程
剂泄漏
正常
污染土壤、 水源
1
1
/
2

阀门密封处泄 漏蒸汽
正常
能源浪费
2
/
2
2

含油污水排放 正常 水体污染 1
2
/
1

水的使用
正常 资源消耗 1
/
1
1

电的使用
正常 能源消耗 1
/
1
1

2 加热过程
……
环境因素识别示例(2)
办公活动
输入输出法
▪ 输入
水 电 电池 纸 办公用品
粉尘弥漫
大量异味、臭味散发
余热能源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使用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物质(哈龙、CFCS等)


资源、能源及原材料使用
汽 燃料
原料
过去 将来 时态 时态
评估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 ▪ 环境污染影响 ▪ 资源使用影响
发生影响 ▪ 频率 (Frequency) ▪ 可能性 (Probability) ▪ 结果的严重性 (Consequence)
环 境 因 素 -标准要求
▪ 建立并保持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 品或服务中它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 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 确定其中已经或可能会对环境造成重大 影响者。
▪ 应确保在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时考虑哪 些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
▪ 应及时更新构成环境因素的信息。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步骤
持续地大量排放固、 液废弃物(废油、废 弃化学品、石棉垫、 油漆桶、废含油棉纱、 废手套、塑料制品、 生活垃圾、废电池、
造成严重的环境 影响破坏
造成严重的环境 影响破坏
电缆电线,等)造成 严重的环境影响破坏
持续地高噪音 (泵、柴油发 电机、加油机、 车辆(包括厂 内机动车)报 警器等等)
大量 使用 水、 电、 气、 油、
环境因素及其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及环境影响
来源
途径
目标
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产品或服务 ----
环境因素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
环境影响
环境因素与环境影响
碳循环改变
CO2
呼吸公害
CH4
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
CFCs
臭氧层破坏
O3
光化学烟雾
地区气候改变 海平面上升 影响健康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第一步
确定/选择评估范围 活动、产品或服务
第二步
识别环境因素
第三步
判别及评价环境影响
第四步
评价重要环境影响
第五步
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
▪ 指组织机构的活动、产品或服务 能与环境产生相互作用、 对环境 造成有利或不利影响的因素。
识别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种类(经管制的及非管制的): ▪ 经管制及非管制的大气排放; ▪ 经管制及非管制的污水; ▪ 固态或其他废弃物; ▪ 土地之污染; ▪ 土地、水资源、燃料与能源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之 使用; ▪ 噪音、气 味、粉尘、振 动 ▪ 与当地环境及社区有关的其他课题;
▪ 法规审核法 ▪ 生命周期评估 ▪ MSDS及材料分析 ▪ 输入输出法 ▪ 鉴别废物来源法 ▪ 质量平衡法 ▪ 资源生产力法
识别环境因素及影响

输入
产 流 程 输入

活动 1
产生了什么? 它去哪里? 它是怎样产生的? 对环境的影响如何?
活动 2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生产流程图
原料
能 源
原料输送/储存 成形 装配 清洗 油漆 包装
办公活动
输出
生活废水 废纸 废电池 垃圾
塑料快餐盒丢弃 复印机废气
环境因素识别表
环境因素
废气排放(SO2、 NOX、 CO2等) 污水排放(含油污水、生活废水等)
油污、化学品泄漏导致土壤污染 固、液废弃物的产生
有毒有害物质使用、产生、泄漏 噪音 散发
大量异味、臭味散发,影响社区居民
粉尘弥漫引起空气污染
审核人:某某(主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