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押山东卷化学第16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析版)-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山东专用)

押山东卷化学第16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考题分析与预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主要把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有时候也涉及电化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
试题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
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这类试题具有较大的综合性,能很好地考查同学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预测2020年的山东卷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的考查会以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为主,除了常规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和转化率的计算等考查点以外,还需注意新的反应机理问题,可能会出现比较新颖的陌生的化学语言。
真题展现1.(2019·新课标Ⅱ)环戊二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
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g)= (g)+H2(g) ΔH1=100.3 kJ·mol−1 ①H2(g)+ I2(g)=2HI(g) ΔH2=﹣11.0 kJ·mol−1 ②对于反应:(g)+ I2(g)=(g)+2HI(g) ③ΔH3=___________kJ·mol−1。
(2)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③,起始总压为105Pa,平衡时总压增加了20%,环戊烯的转化率为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Pa。
达到平衡后,欲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标号)。
A.通入惰性气体B.提高温度C.增加环戊烯浓度D.增加碘浓度(3)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主观题综合训练: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1. (16分)(2021·江门调研改编)重晶石(BaS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重晶石制备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的流程如下:重晶石BaS、CO 滤液BaCl2溶液Ba(OH)2·8H2O已知:Ba(s)+S(s)+2O2(g)BaSO4(s) ΔH=-1473.2kJ·mol-12C(s)+O2(g)2CO(g) ΔH=-221kJ·mol-1Ba(s)+S(s)BaS(s) ΔH=-460kJ·mol-1(1) 写出煅烧时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 写出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 为检测煅烧时产生的CO,可将煅烧产生的气体通入PbCl2溶液中,毁灭黑色沉淀和产生一种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向BaSO4沉淀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充分搅拌,弃去上层清液,如此处理多次,可使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
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aSO4(s)+C2-3O(aq)BaCO3(s)+S2-4O(aq)。
试从平衡的角度解释BaSO4可转化为BaCO3的缘由: 。
2. (16分)(2021·佛山南海摸底)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如下:2CO(g) + 4H2(g)CH3CH2OH(g) + H2O(g) ΔH1已知:H2O(l)H2O(g) ΔH2CO(g) + H2O(g)CO2(g)+H2(g) ΔH3(1)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CO2(g) +6H2(g)CH3CH2OH(g) +3H2O(l) ΔH = 。
(2)CH4和H2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 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温度/℃800 1000 1200 1400平衡常数0.45 1.92 276.5 1771.5①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高考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 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详细答案一、化学反应原理1.甲同学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滴加0.1mol/L的Fe(NO3)3溶液(pH=2),发现银镜部分溶解,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也能氧化单质Ag。
丙同学认为:Fe3+和NO3-均能把Ag氧化而溶解。
(1)生成银镜反应过程中银氨溶液发生_____________(氧化、还原)反应。
(2)为得出正确结论,只需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即可。
实验I:向溶解了银镜的Fe(NO3)3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3[Fe(CN)6]溶液、③稀HC1),现象为___________,证明甲的结论正确。
实验Ⅱ:向附有银镜的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溶液,观察银镜是否溶解。
两个实验结果证明了丙同学的结论。
(3)丙同学又把5mLFeSO4溶液分成两份:第一份滴加2滴KSCN溶液无变化;第二份加入1mL0.1mol/L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经验证黑色固体为Ag颗粒),再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
根据上述的实验情况,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Fe2+、Ag+、Ag之间的反应关系_______________。
(4)丁同学改用如图实验装置做进一步探究:①K刚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此时石墨作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右烧杯中滴加几滴饱和AgNO3溶液,指针向右偏转。
此过程氧化性:Fe3+_______Ag+(填>或<)。
③由上述①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还原②产生蓝色沉淀 pH=2 0.3mol/L KNO3或NaNO3溶液 Ag + Fe3+ ⇌Ag+ + Fe2+或(Ag+ + Fe2+ ⇌Ag + Fe3+) 正极><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与浓度有关系,浓度的改变可导致平衡的移动【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2)实验Ⅰ:甲同学认为: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则要证明甲的结论正确,可验证Fe3+的还原产物Fe2+的存在;实验Ⅱ:进行对照实验;(3)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溶液中发生的反应;(4)根据指针偏转方向判断正负极,判断电极反应,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解答。
2020江苏高考化学二轮课件:1 题型一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

1.(2019·高考江苏卷)CO2 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 CO2 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 (1)CaO 可在较高温度下捕集 CO2,在更高温度下将捕集的 CO2 释放利用。CaC2O4·H2O 热分解可制备 CaO,CaC2O4·H2O 加热升温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图 1。 ①写出 400~600 ℃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7.3
(2)①O3 将 NO2 氧化为更高价氮氧化物(或生成了 N2O5)
②SO2 与 O3 的反应速率慢 (3)SO23-+2NO2+2OH-===SO24-+2NO- 2 +H2O
(4)KKsspp( (CCaaSSOO34) )×c(SO24-) SO23-与 NO2 的反应速率
(4)对于可逆反应,温度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均产生影响,且影响趋势相同,但影响 程度不同。 ①升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大,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小; ②降温对吸热反应影响较小,对放热反应影响较大。
4.分析图表与作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1)仔细分析并准确画出曲线的最高点、最低点、拐点和平衡点。 (2)找准纵坐标与横坐标的对应数据。 (3)描绘曲线时注意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4)分析表格数据时,找出数据大小的变化规律。
解析:(1)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解答。 (2)①O3 的氧化性很强,O3 能将 NO2 氧化为更高价的氮氧化物。 ②O3 能氧化 SO2,而增加 n(O3)时 O3 氧化 SO2 的反应几乎不受影响,则“几乎不受影 响”的原因是 SO2 与 O3 的反应速率慢。 (3)NO2 转化为 NO- 2 是 NO2 发生了还原反应,则 SO23-发生氧化反应;pH=8 的溶液呈 碱性。在此基础上,应用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规则,可写出 SO23-与 N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20版高考化学题型精准练题型十八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7

题型十八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建议用时:35分钟)1.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i.CH4(g)+H2O(g)===CO(g)+3H2(g) ΔH1ii.CO(g)+H2O(g)===CO2(g)+H2(g) ΔH2iii.CH4(g)===C(s)+2H2(g) ΔH3……iii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ΔH。
③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促进CH4转化b.促进CO转化为CO2c.减少积炭生成④用CaO可以去除CO2。
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图。
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___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九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 (2)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考点专项突破练习专题九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2)1、请参考题中图表,已知E1=134 kJ·mol-1、E2=368 kJ·mol-1,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图Ⅰ是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的变化是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ΔH的变化是________。
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H3OH(g)+H2O(g)===CO2(g)+3H2(g) ΔH=+49.0 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又知③H2O(g)===H2O(l)ΔH=-44 kJ·mol-1,则甲醇蒸气燃烧为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表所示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参数。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d kJ·mol-1,白磷及其完全燃烧的产物的结构如图Ⅱ所示,则表中x=________________ kJ·mol-1(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中科院一项最新成果实现了甲烷高效生产乙烯,甲烷在催化作用下脱氢,在气相中经自由基偶联反应生成乙烯,其反应如下:2CH4(g) C2H4(g) +2H2(g) △H >01.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上表,甲烷制备乙烯反应的△H = (用含a.b.c.d的代数式表示)。
2.T 1温度时,向1L 的恒容反应器中充入2mol CH 4 ,仅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 0~15min CH 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测得10-15min 时H 2的浓度为1.6mol ・L -1①0~ 10min 内CH 4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mol/(L ・min) o②若图1中曲线a 、曲线b 分别表示在温度T 1时,使用质量相同但表面积不同的催化剂时,达到平衡过程中n (CH 4)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催化剂表面积较大的曲线是 (填“a”或 “b”)。
2020年高考化学简答题强化专练1—化学反应原理含答案

简答题强化专练1—化学反应原理一、简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0分)1.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作为燃料。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O(g)+2H2(g)⇌CH3OH(g)△H1②CO2(g)+3H2(g)⇌CH3OH(g)+H2O(g)△H2③CO2(g)+H2(g)⇌CO(g)+H2O(g)△H3H-O C-H 化学键H-H C-OC≡OE/(kJ.mol-1)4363431076465413(1)已知反应①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_____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_____kJ.mol-1 (2)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 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___(填曲线标记字母),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3)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a)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a(CO)值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
图2中的压强由大到小为______,其判断理由是______2.丙烯腈(CH2=CHCN)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用“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主要副产物有丙烯醛(CH2=CHCHO)和乙腈(CH3CN)等。
回答下列问题:(1)以丙烯、氨、氧气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下生成丙烯腈(C3H3N)和副产物丙烯醛(C3H4O)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3H6(g)+NH3(g)+O2(g)=C3H3N(g)+3H2O(g)△H=-515kJ•mol-1②C3H6(g)+O2(g)=C3H4O(g)+H2O(g)△H=-353kJ•mo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其原因是______ ;有利于提高丙烯腈平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______ ;提高丙烯腈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_____ 。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经典题型1

1.(2022·山东·新泰市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为测定某溶液中2+Ca 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量取100mL 该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4242NH C O 溶液使2+Ca 转化为24CaC O 沉淀(假设其他离子均不生成沉淀),过滤、洗涤后,往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然后用-10.10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滴定。
(1)配平4KMnO 氧化224H C O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2242424422____KMnO +____H C O +____H SO ____K SO +____MnSO +____CO +____H O =↑。
(2)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10.1000mol L ⋅的4KMnO 标准溶液时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10.1000mol L ⋅(填“>”、“<”或“=”,下同);若4KMnO 标准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10.1000mol L ⋅。
(4)若滴定过程中消耗4KMnO 标准溶液20.00mL ,则原溶液中2+Ca 的质量浓度为___________-1g L ⋅。
(5)下图为草酸钙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中A 、B 、C 分别代表三种固体,写出固体A 到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2022·天津市第二南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在煤的气化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几种反应: 22C(s)H O(g)=)++CO(g)H (g H=131kJ/mol Δ+ 22C s +O g =CO g ()()() H=-394kJ/mol Δ 22CO(g)1/2O (g)=CO +(g) ΔH=-283kJ/mol则222CO(g)H O(g)H (g)CO (g)++ ΔH= _______(2)已知830℃时,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22CO(g)H O(g)H (g)CO (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_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b.1mol H H -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 O -键c.2)v CO =v ()(H O 正逆d.2c(CO)=c(H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K=1,等物质的量的CO 和2H O 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_______ (3)将不同量的CO(g)和2H 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22CO(g)H O(g)H (g)CO (g)++,得到如表三组数据:℃实验1中以2v(CO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 min)⋅;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 3min <,则a 、b 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用含a 、b 的数学式表示).(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2CO 来生产甲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
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2CO(g) +2NO(g) N2(g) +2CO2(g) △H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
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NOCON CO2CO2I 0.2 0.2 0 0 aII 0.3 0.3 b 0.1 0.2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
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
③加入CO后NO转化为N2 的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
(4)以NO2、O2、熔融NaNO3 组成的燃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氧化物Y,则该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答案:-746.5kJ·mol-10.013mol/(L·min)左0.1 4/p 870K (860~880K 范围都可以) NO直接分解成N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于反应进行加入的CO与NO 分解生成的O2反应,使NO分解平衡向生成N2的方向移动,因此NO转化率升高NO2+NO3--e-=N2O52.研究发现,NO x和SO2是雾霾的主要成分。
Ⅰ. NO 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二者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物质。
已知:N2(g)+O2(g)2NO(g)ΔH=+180 kJ·mol-12CO(g)+O2(g)2CO2(g)ΔH=-564 kJ·mol-1(1)2NO(g)+2CO(g)2CO2(g)+N2(g)ΔH=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__下能自发进行(填写:高温或低温或任意温度)(2)T℃时,将等物质的量的NO和CO充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和体积不变,反应过程(0~15 min)中N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
①已知:平衡时气体的分压=气体的体积分数×体系的总压强,T℃时达到平衡,此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20MPa,则T℃时该反应的压力平衡常数K p=_______;平衡后,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NO和CO2各0.3mol,平衡将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
②15 min时,若改变外界反应条件,导致n(NO)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填序号)A.增大CO浓度B.升温C.减小容器体积D.加入催化剂Ⅱ. SO2主要来源于煤的燃烧。
燃烧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
已知:亚硫酸:Ka1=2.0×10-2 Ka2=6.0×10-7(3)请通过计算证明,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上方图示的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NO、SO2转化为硫酸铵,从而实现废气的回收再利用。
通入N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通入的NO体积为4.48L(标况下),则另外一个电极通入的SO2质量至少为________g。
答案:(1) -744 kJ·mol-1低温(2)0.0875(MPa)-1(或7/80(MPa)-1) 不AC(3) HSO3-的水解常数K=Kw/Ka1=5.0×10-13<Ka2=6.0×10-7(HSO3-的电离常数),所以显酸性(4) 6H++NO+5e-===NH+H 2O 323.基于CaSO4为载氧体的天然气燃烧是一种新型绿色的燃烧方式,CaSO4作为氧和热量的有效载体,能够髙效低能耗地实现CO2的分离和捕获其原理如下图所示:(1)已知在燃料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反应:i.CaSO4(g)+CH4(g)=4CaO(s)+CO2(g)+4SO2(g)+2H2O(g) ΔH1=akJ/molii.CaSO4(s)+CH4(g)=CaS(s)+CO2(g)+2H2O(g) ΔH2=bkJ/molⅲ. CaS(s)+3CaSO4(s)= 4CaO(s)+4SO2(g) ΔH3=ckJ/mol①燃料反应器中主反应为_____________(填“i”“ii”或“ⅲ”)。
②反应i和ii的平衡常数K p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则a_____________ 0(填“>”“=”或“<”);720℃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ii中甲烷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_ 。
A.增加CaSO4固体的投入量B.将水蒸气冷凝C.降温D.增大甲烷流量(2)如图2所示,该燃料反应器最佳温度范围为850℃-900℃之间,从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aS(s) +2O2(g)=CaSO4(s) ΔH4=dkJ/mol,根据热化学原理推测该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反应。
(4)该原理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5℃时,用Na2S沉淀Cu2+、S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回答:25℃时向50mL的Sn2+、Cu2+浓度均为0.01 mol/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S溶液,当Na2S溶液加到150mL时开始生成SnS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u2+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答案:(1)ii > 1.0×10-18 B (2)温度过低,反应速率较慢;温度较高,副反应增多(3)放热(4)CH4(g)+2O2(g)=CO2(g)+2H2O(g) ΔH=(b+d)kJ/mol或ΔH=(a-c+d)kI/mol(5) 2.5×10-134.利用H2S废气制取H2的方法有利于环保。
(l) H2S的电子式是____,H2S溶液中H2S、HS-,S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H2S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 ___________(2)利用H2S废气制取H2的方法有多种。
①热化学硫碘循环法已知循环反应如下:H2S(g)+ H2SO4(aq)═S(s)+ SO2(g)+2 H2O(l)△H1=61 kJ/molSO2(g)+I2(g)+2 H2O(l)=2HI(aq)+ H2SO4(aq)△H2=-151 kJ/mol2HI(aq)= H2(g)+ I2(g)△H3=110kJ/mol写出硫化氢气体分解为氢气和固体硫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②高温热分解法已知:H2S (g) =H2(g)+l/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
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mol/L,测定H2S的转化率,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若985℃时平衡常数K=0.04,则起始浓度c= ______mol/L 。
③电化学法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上图。
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反应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电解池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 。
答案:(1)10-7.24(2) H2S(g)==H2(g)+S(s) ΔH=20KJ·mol-1增大0.018 FeCl32FeCl3+H2S==2FeCl2+S↓+2HCl Fe2+-e-==Fe3+5.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1)已知:①C(s)+O2(g)=CO2(g) △H1=-393.5kJ/mol;②C(s)+CO2(g)=2CO(g) △H2=+172.5kJ/mol③4Fe(s)+3O2(g)=2Fe2O3(s) △H3=-1651.0kJ/molCO还原Fe2O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炉炼铁产生的高炉气中含有CO、H2、CO2等气体,用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是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新举措,反应原理:CO(g)+2H 2(g)CH3OH(g) △H。
在体积不同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 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①在上图A、B、C三点中,选出对应下表物理量最小的点。
反应速率平衡常数K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②在300℃时,向C点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 5molCO、1.0molH2和0.5mol的CH3OH,该反应向_________方向进行(填“正反应”、‘逆反应”或“不移动”)。
③一定温度下,CO的转化率与起始投料比[n(H2)/n(CO)]的变化关系图所示,测得D点氢气的转化率为40%,则x=_____________。
(3)三氯化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可以用来腐蚀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