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论文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施工技术探讨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有了进一步提升。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是现阶段道路桥梁建设中利用较为普遍的施工方法,加强其施工技术分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1 满堂支架法的概述满堂支架法是目前桥梁工程现浇箱梁施工最常采用的施工方法之一。
满堂支架的设计、搭设、预压、拆除等各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整个支架的质量和安全,都会对现浇箱梁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造成直接影响,可以说满堂支架的施工是现浇箱梁施工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环节。
因此,为了提高现浇箱梁施工的安全性和保障工程质量,必须重视满堂支架施工的各个环节,确保满堂支架的各项计算数据、观测数据、试验数据等真实、准确,且必须确保满堂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等指标、参数均能满足工程要求。
2 工程概况某公路桥梁采用桩柱式桥墩,桥台为桩基接帽梁形式,整体均采用钻孔灌注桩。
现浇箱梁位于大桥上部结构,左右两幅,全桥5 跨,每跨20m。
连续箱梁横截面的尺寸为,右幅顶宽11.75m,翼缘板悬臂长度2.125m,梁高1.30m,左幅顶宽15.75m,翼缘板悬臂长2.25m,梁高1.30m,全桥箱梁混凝土方量为1512m3。
3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具体施工3.1 搭设满堂支架在该公路桥梁施工中,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法分幅施工,由于该大桥的右边比左边窄,所以应当左幅先,右幅后。
另外在右幅钢管支架施工完成以后,余下的材料还可直接应用于其他的匝道桥施工中,不仅利于材料的周转,还能降低工程的投入成本。
(1)施工场地准备。
支架地基的稳定性是保证施工的基础条件。
首先清除、换填平整桥跨和桥宽范围内的地层软弱部分,填筑可以采取分层的方法来进行,并使用振动压力机对其进行充分碾压,确保基层的密实性,直到能够符合基础承载力要求再进行浇筑150mm 厚的C20 混凝土硬化处理地基。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探讨一、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介绍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是指在建筑使用现浇混凝土的过程中,采用箱梁满堂支架工法。
它是一种新型的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模式,在传统的框架支架技术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技术,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有更高的施工效率和更好的经济效益。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的主要优点有:1. 提高施工效率:采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施工时间,增加工程进度,缩短工期。
2. 保障施工安全:通过箱梁支架的形式,可以有效避免在高空作业时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3. 降低施工成本: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可以减少模板、脚手架等材料的使用,节约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4. 保证工程质量:采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可以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在采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时,地基的处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1. 地基处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基础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需要在地基上进行施工,地基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如果地基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地基不稳、变形、沉降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2. 地基处理与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密切相关地基处理是在整个施工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它与施工过程和施工环境密切相关。
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为施工提供一个稳定、安全、坚固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3. 地基处理对工程成本的影响地基处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成本。
做好地基处理工作,可以减少施工中废弃物的处理和清理,节省施工成本。
三、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1. 地基勘测与评估在采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技术的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地基勘测与评估。
地基勘测与评估的目的是了解地基的基本情况,包括土层的性质、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公路桥梁工程论文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应用论文

公路桥梁工程论文满堂支架现浇施工应用论文【摘要】作为连续梁施工中最常见的施工方法之一,满堂支架施工分次浇筑能够将支架和模板的用量得到有效减少,通过对满堂支架施工进行使用,结合相关资源通过反复验算,对工作面的空间和工序的流水施工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存在。
一、满堂支架现浇施工的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措施与地质勘察报告相结合,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类似项目的施工经验,将钻孔泥浆池的泥浆向桥梁范围以外抽排出去,采用干碎石土实施回填,并进行分层碾压,当地面压实度超过93%以上时,再对厚度为20cm的C20混凝土进行浇筑,开展地面硬化施工,预留2%的横坡,使周围排水系统工作做好。
2.搭设支架、预压以及安装支座当完成地基处理之后,再进行施工放样,将方木铺设和支架搭设位置进行确定,当放样结束之后再开展支架搭设工作。
碗扣式支架下设可调底座对横杆各层标高实施调整,运用可调螺杆在上部进行设置,使底模板标高得到调整,在可调螺杆上方对方木纵向分配梁进行设置,分配梁方木上对横向方木进行铺设,使立杆之间有60cm的间距存在,横杆步距120cm,每隔4排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并在转角位置设置换角斜撑。
支架两侧端头超出现浇梁顶面150cm,加设两道横杆,使其发挥防护栏的作用。
支架预压应运用砂袋法进行操作,每一袋都应进行称量记录,必须对称量好的砂袋实施防水处理,逐级加载并测量记录,当全部完成加载之后,即可进行一段时间的观测,确保支架处于稳定状态之后,即可进行逐级卸载,并详细观测记录,当地基、模板及支架的非弹性和弹性变形确定后,再将模板高程是时候调整,使梁体线形与设计要求相符。
在安装支座的过程中,应采用座浆法进行应用。
在支座安装之前,应对支座垫石实施凿毛处理,当粗骨料露出即可,使其呈现出坚固不规则表面,将预留孔中的杂物清除,采用厚度为20~30mm厚的M50干硬性砂浆对支座垫石顶部进行找平夯实,使地面标高与水平度与要求相符,运用吊车在干硬性砂浆上对支座进行吊装,使设计高程得到保持,然后运用无收缩水泥砂浆对锚栓孔进行捣实。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探讨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探讨在建筑工程中,箱梁满堂支架是一种常见的支撑结构,被广泛用于大型建筑物的梁体支撑和模板支撑工作中。
而箱梁满堂支架的地基处理技术,对于支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现浇箱梁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其关键技术要点及其应用效果,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地基处理的必要性和影响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关键的一环。
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避免因地基不均匀而导致的支撑结构变形、开裂、倒塌等问题。
地基处理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如果地基处理不到位,可能导致支架变形、断裂甚至倒塌,从而给工程安全和工期带来严重的影响。
地基处理的影响十分重要。
二、地基处理的技术要点1.地基勘测和评估在进行地基处理之前,必须进行地基勘测和评估,了解地基土质、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等情况,并根据勘测结果确定地基处理的方案和施工参数。
2.基础处理工艺地基处理的工艺包括平整地面、填充土石方、夯实土石方等步骤,其中夯实土石方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必须确保土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满足支架的施工要求。
3.基础材料的选择在地基处理中,所选用的基础材料也至关重要。
一般情况下,夯实土石方所选用的材料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能够承受来自支架的压力并保持稳定。
4.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地基处理效果的关键,必须对每一个处理步骤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控制,确保地基处理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地基处理的应用效果1.提高支架的承载能力通过合理的地基处理,可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提高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支架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风险。
2.延长支架的使用寿命3.提高施工效率良好的地基处理可以使现浇箱梁满堂支架的安装和拆除过程更为顺利和高效,减少支架施工中的人力和设备投入,提高施工效率。
现浇箱梁支架法在工程中应用论文

论现浇箱梁支架法在工程中的应用摘要:在近些年来的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更加省时省力而且经济的施工工艺。
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势,并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高技术含量工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膺架法作为现浇箱梁施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桥梁工程中十分常见。
本文通过对实际工程进行分析,论述完整的施工工艺过程。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支架;流程;措施保障中图分类号:s605+.2文献标识码:a前言在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之中,膺架法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桥孔位置上安装脚手架。
或在支墩上拼装组合钢桁梁后立模就地灌注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方法。
膺架一般有满堂式支架、梁式支架两种。
在地形条件属于陆上施工范畴。
如果支架施工有难度,一般采用满堂脚手架施工,能够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
如果在桥位处进行地基处理,使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能满足要求;搭设满堂式支架,在支架上安装底模,经预压后安装外侧模板、钢筋及预应力系统,然后浇注连续梁梁体混凝土;待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内模、端模板和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根据梁体结构设计实际情况,梁体可以分节段或整体浇注成形。
工程概况某桥14号到16号桥墩共计有4孔48m现浇梁,为跨越主河道部分,里程为dk240+320.61~dk240+429.12。
主跨位置处梁底至承台顶高度最高为12.5m,最低为11.5m。
主河道位置处地址情况为:地面以下0~6m为细圆砾土,σ0=350kpa,6~8m为红黏土,σ0=250kpa,以下为砂质泥岩夹砂岩。
本桥4-48m箱梁设计为单箱、单室、等高,预应力简支箱梁。
每孔箱梁设计计算跨度47m,两端悬臂外伸各1.05m,梁全长49.1m。
梁高3.7米,底宽3.0米,顶宽4.9米,顶板厚23cm由于梁顶面设排水层等与梁体同时施工,所以箱梁中心位置顶板厚27.3cm。
底板厚25cm,腹板厚28cm,道碴槽高35cm宽20cm。
现浇桥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探讨

现浇桥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探讨摘要: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较移动模架法和墩梁法具有工艺简单、劳动强度小、搭拆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杆件装运卸方便、设备成本投入小等优点,其在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桥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Abstract: Cast-in-situ box full support method beam is movable scaffolding method and pier beam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low labor intensity, erection and removal without large mechanical equipment, bar load-haul-dump convenience,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investment cost of equipment, it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Key words: bridge; full suppor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前言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现浇桥梁的施工作业中,都是采用的满堂支架法。
满堂支架法现浇箱梁较移动模架法和墩梁法具有工艺简单、劳动强度小、搭拆无需大型机械设备、杆件装运卸方便、设备成本投入小等优点,从而成为铁路、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中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的首先,被大量采用。
一、满堂支架的设计1.荷载的选择满堂支架设计的关键在于荷载的选择及组合,应充分考虑各种施工荷载,不可遗漏。
满堂支架的荷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永久荷载1)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结构荷载,包括: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模板、支承梁(楞)等自重。
普通钢筋混凝土可采用25 kN/m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可采用26 kN/m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现浇梁的尺寸各不相同,荷载应选择梁体自重最大的部位进行验算。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论文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建筑工程中的现浇箱梁桥也越来越多。
满堂支架施工作为现浇箱梁施工的关键,其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本文探讨了满堂支架现浇箱梁的施工方法,总结了其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满堂支架现浇箱粱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s605+.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前言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建设事业也在迅猛发展,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工艺比较特殊,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2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2.1 地基处理地基受荷载力的影响可能发生沉降,因此,为了保证支架的沉降在安全范围内,并且不影响箱梁的整体质量,需要对原地面进行处理。
施工前,应将对原地面进行平整处理,将一些淤泥、碎渣等杂物挖除,同时,对软弱底层进行换填、碾压,最后,在表面铺设一层lo-20cm厚的混凝土层,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并具有一定的荷载力。
在施工过程中,停在地基四周设置纵向排水沟,确保满堂支架不被雨水浸泡,防止地基因积水而软化,使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下降。
2.2 支架工程(1)支架的搭设搭设支架前,应根据箱梁地面和地基表面的标高来计算各个部位的立杆配置,并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出搭设支架的示意图。
在计算立杆顶标高时应考虑支架的正常下沉量以及予拱度的调整值等。
此外,每个孔洞的纵向中心线必须要挂好,支架沿着中心线的两侧搭建。
搭设时应严格按照示意图进行放样搭设,并且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不能大于0.13%。
为了提高支架的整体稳固性,可以通过搭设剪刀撑进行加固,顺桥向每4.5米设置一道,横桥向每3米设置一道。
剪刀撑和碗扣支架以及水平杆的交接处必须连接紧密,同时,转扣的设置数量应大于85%。
支架主题搭建完成以后,根据要求搭建防护栏和加固杆件等。
另外,为了确保支架顶自由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调顶托的调整高度必须控制在30cm以下。
公路桥梁工程中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探讨

公路桥梁工程中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得到大力发展,功能更加全齐,结构更加多样,有效推动了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
现浇箱梁凭借整体性能好、跨度大、灵活性高、造型美观等优点,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因此,如何选择科学有效的现浇箱梁施工方式,确保现浇箱梁施工的安全性、高效性,已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难题。
关键词:公路桥梁工程;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要点1工程概况该桥为1×20m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箱梁桥,桥梁全长21m。
桥梁起点桩号为K1808+153.451,终点桩号为K1808+174.451。
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梁厚150cm,采用C50混凝土。
2公路桥梁工程中满堂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技术的要点2.1地基处理1)地基应平整、密实、无积水;2)地基表面应坚实,并具有一定的排水条件;3)地基必须排水充分,在可能的情况下,应清除地表水、地下水和坑、沟等积水;4)地基不应有坑凹或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对于地下水位高,软土层厚的地方,为避免地基承载力不足影响支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将地基换填成砂土或碎石土等。
若有软土或淤泥质土层时,为防止地基变形过大或不均匀沉降影响支架稳定和安全,可先将软土层挖除并夯实处理后再进行支架搭设。
若采用深基坑支护结构时,为防止基坑底部不均匀沉降造成支架不均匀变形和不稳定,可在坑底设置锚垫板或锚杆柱。
锚垫板或锚杆柱应垂直于地面设置,其安装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布置。
地基处理后应经验算合格后方可使用,在地基处理后的基础上进行支架搭设时,支架下应铺设垫层,其厚度根据地基处理情况而定。
2.2支架布置支架采用盘扣式脚手架,其规格为φ48×3.5mm,钢管材料进场时,应严格检查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等文件,并对规格、型号、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使用。
根据箱梁实际情况,进行承载力验算,确定支架布设形式,支架搭设高度应按照箱梁截面高度、地基高度、模板厚度等综合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
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
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1 工程概况
瑞光屯跨线桥现浇箱梁(3×20+3×20)m采用单箱双室斜腹板箱形截面,全桥两联,梁高1.4m,箱梁顶宽8.528-11m,底宽4.828-7.3m,腹板厚0.6m,顶板厚0.2m,底板厚0.20m,悬臂长1.60m,在支点处、桥跨跨中设置横隔梁。
中横梁厚度为2.4m,端横梁的厚度为1.2m。
箱梁采用C30混凝土,共计720立方米。
2 人员机械准备
3.1 一组负责地基处理。
机械队司机4人,挖掘机一台、ZL50装载机一台、YZT16压路机一台、T-140推土机一台。
3.2 二组设4个工班。
架子班20人、钢筋班20人、混凝土班15人、模板工班20人。
3 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工艺及方法
现浇箱梁支架采用满堂支架。
外模采用竹胶板拼装,内模采用木模。
箱梁砼浇筑采用二次浇筑法,第一次浇筑至腹板与翼缘板连接处,第二次浇筑顶板。
3.1地基处理
施工前应检验原地基土的承载力,根据施工荷载进行地基承载力
验算(确定是否设灰土垫层),决定地基处理方案。
地基处理后要求其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首先平整施工场地,清除地表杂土,采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后,用20cm厚C20素混凝土对基础地面进行固结硬化处理,保证支架基础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和抗沉陷能力。
基底应保证顶面平整,预留排水沟,确保不积水。
3.2 满堂支架搭设
1)测量放样
根据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出单幅箱梁在地基上的纵向中线,技术人员依据中线向两侧对称布设碗扣支架。
碗扣满堂支架下垫12cm×12cm方木,使立杆处于方木中心,保证方木底部平整牢固。
2)碗扣支架安装
支架碗扣式脚手架,在腹板及底板范围内采用60cm×60cm间距,在翼缘板范围内采用60cm(顺桥纵距)×90cm(横距)间距,水平横杆竖向步距均为120cm,基础碾压密实后,其上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铺底找平。
支架底托下铺12cm×12cm方木,支架顶托上从下往上依次铺设:横桥向12cm×12cm方木,间距与纵向脚手架相同,均为60cm;顺桥纵向12cm×12cm方木,间距为30cm;最上为1.2cm竹胶板作为底模。
3)顶托安装
根据梁底设计标高预留好方木和底模的高度后确定搭设碗扣支架的高度,然后再安装顶托。
在地面上大致调好顶托伸出量,再运至
支架顶安装。
根据梁底高程变化决定桥横向和纵向控制断面间距,桥横向按照在梁底设立左、中和右三个控制点的同时在桥梁最外侧左右各加一个控制点。
对于沿桥的纵向,由于桥面底部曲线变化频繁,拟每隔2米设立桥梁标高控制点。
调整好控制点后,调整好顶托的标高,顶托伸出量一般控制在30cm以内。
4)纵横梁安装
顶托标高调整完毕后,在其上安放12*12cm的方木纵梁,在纵梁上间距60cm安放12*12cm方木横梁,横梁长度随桥梁宽度而定,至少比顶板一边各宽出50cm,以支撑外模支架及检查人员行走。
安装纵横方木时,应注意横向方木的接头位置与纵向方木的接头错开,且在任何相邻两根横向方木接头不在同一截面上。
3.3 支架预压
为减少支架变形及地基沉降对现浇箱梁线性的影响,在纵横梁安装完毕后进行支架预压。
预压采用砂袋,预压范围为箱梁底部,重量不小于箱梁总重的1.2倍。
因悬臂板本身重量较轻,可根据实测的预压结果,对悬臂板模板的预拱度作相应的调整。
1、加载顺序:分三级加载,第一次加载总重的60%,第二次加载总重的100%,第三次加载总重的120%。
加载顺序和砼浇筑顺序一致,从跨中向桥墩处对称进行。
2、预压观测: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L/4处及墩与梁剪切处,每组分左、中、右三个点。
在点位处固定沉降板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
采用水准仪进行沉降观测,布设好观测杆后,加载前测定出其杆顶标高。
沉降观测过程中,每一次观测均找测量监理工程师抽检,并将观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同意。
第一次加载后,每2个小时观测一次,连续两次观测沉降量不超过3mm,且沉降量为零时,进行第二次加载,按此步骤,直至第三次加载完毕。
第三次加载完毕后连续三天累计沉降不超过2mm,且预压时间不少于7天,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可进行卸载。
3、卸载:人工配合吊车吊运砂袋均匀卸载,卸载的同时继续观测。
卸载完成后记录好观测值以便计算支架及地基综合变形。
根据观测记录,整理出预压沉降结果,调整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来控制箱梁底板及悬臂的预拱高度。
3.4 荷载检算:
支架验算按6#墩处端横梁范围进行验算。
1、计算参数
2、腹板对应的部分支架计算
腹板和底板范围内包括墩位处两墩柱之间部分立杆间距均为60cm×60cm,显然在墩位处或腹板处,梁高为140cm,此处混凝土荷载最大,因此以此部位支架进行控制验算。
2.1 无风荷载时,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
⑴ 根据规范,单根立杆轴向力按下式计算
N=1.2(N1+N2+N5)+1.4(N3+N4)
式中:N1——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2——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4——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N5——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kN);
因此:
N=1.2(4+1.4×0.6×0.6×26+6×0.6×0.6)+1.4(3.75+2)×0.6×0.6=26.01KN;
⑵ 单肢立杆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σ= f
式中:σ——立杆内应力,(N/mm2);
A——立杆横截面积,489mm2;
φ——轴心受压杆件稳定系数;
f——钢材强度设计值,205N/mm2。
压杆长细比λ=l0/i,l0=1200mm(水平横杆竖向步距为120cm),回转半径i=15.8mm,
则:λ=l0/i=1200÷15.8=75.9,取λ=76,则查表得φ=0.744。
σ= =26.01×1000÷(0.744×489)=71.49 N/mm2<205 N/mm2,满足要求。
2.2 方木的验算:
⑴ 竹胶板下12cm×12cm方木的验算:
此部分方木间距为30cm,跨度为60cm,
则其荷载取值为q1=0.3×(1.4×26+3.75+2+6)=14.45KN/m,
方木按2.4m长四跨连续梁计算,查表得最大弯矩系数为0.107,最大剪力系数为0.607,最大支点反力系数为1.143,跨中最大挠度系数为0.632。
则:最大弯矩M=0.107×14.45×0.62=0.556614KN.m=556614N.mm,
W=120×1202/6=288000mm3,
σw=M/W=556614/288000=1.93N/mm2<[σw]=13N/mm2,满足要求。
最大剪力Q=0.607×14.45×0.6=5.26KN,
最大剪应力τmax=3Q/(2A)=3×5.26/(2×0.12×0.12)=547.9KN/m2=0.55N/mm2<[τ]=2.0 N/mm2,满足要求。
与下面方木支撑点处的最大压力N=1.143×14.45×0.6=9.91KN,σy=N/A=9.91/(0.12×0.12)=688.2KN/m2=0.69N/mm2<[σy]=2.9N/mm2,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
δ=(0.632×L4q1)/100EI=0.632×14.45 ×600 ×600×600×600/(100×10×1000×1/12×80×100×100×100)=0.178mm≤l/500=600/500=1.2mm 满足要求。
⑵ 底托处方木的验算:
底托底面尺寸为12cm×12cm,由前计算所得,单根立杆受力为26.01KN,则方木受压应力为:
σy=N/A=26.01/(0.12×0.12)=1806.25KN/m2=1.8N/mm2<[σy]=2.9N/mm2,满足要求。
⑶ 底板混凝土受力计算:
底板上方木为12cm×12cm,立杆横向间距为60cm,则底板混凝土承压应力为:
σy=N/A=26.01/(0.12×0.6)=361.25KN/m2=0.4N/mm2<[σy]=20N/mm2(底板混凝土采用C20混凝土),满足要求。
⑷ 基底换填:
铺底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按45°角传递,则单根立杆下换填土受力面积为52cm×60cm,基底承载力大于200KPa。
σy=N/A=26.01/(0.52×0.6)=83.37KPa<[σy]=200KPa,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