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

合集下载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二、授课目标:1. 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

2. 使学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2.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解析。

3. 代表性文学作品选读和分析。

4. 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选读代表性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3. 文学作品分析报告:学生对选读作品进行分析的报告。

4. 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知识和能力考核。

六、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与特点1. 历史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分析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2. 文学特点:解析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独特风格和主要特点,如诗文的豪放与婉约、小说和戏剧的兴起等。

七、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诗歌欣赏1. 代表性诗人: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如曹操、曹植、陶渊明等,并选读其代表作品。

2. 诗歌分析:对选读的诗歌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主题思想、艺术手法和审美风格。

八、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1. 散文特点:讲解魏晋南北朝散文的特点和成就,如清新自然的文风和深刻的哲理思考。

2. 辞赋选读:选读代表性的辞赋作品,如曹植的《洛神赋》等,并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九、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与戏剧1. 小说兴起: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小说的兴起和发展,分析其对中国小说史的影响。

2. 戏剧选读:选读代表性的戏剧作品,如元杂剧《汉宫秋》等,并分析其剧情结构、人物塑造和艺术特色。

魏晋南北朝文学(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南北朝小说)

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极端困迫的生活里,也
运用各种方式向压迫、剥削他们的反动统治阶 级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常常把强烈的反抗 意志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大胆的幻想,借助 于神鬼故事曲折地表现出来。

干宝《搜神记》
“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搜神记》序)。想通过前人著述及前人故 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所以其中不少作品或 讲神仙道术,或谈巫鬼妖怪,或夸殊方异物, 或言佛教灵异,目的都在证明神仙及幽冥世界 的实有和神鬼的威灵,宣扬宗教迷信思想。


同篇又载刘伶纵酒放达,甚至脱衣裸形在 室中,有人看见讥笑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 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有一些 放诞行为实际已流于纵欲享乐。如同篇记毕卓, 他认为“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 便足了一生”。他们又以喜怒忧惧不形于色,为 不失名士风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雅量篇》载谢安与人围棋,适得谢 玄淮上大捷消息,他看信毕,竟“默然无言”, 直到有人问是何事,他才毫不在意地答道:“小 儿辈大破贼”。而“意色举止,不异于常”。又 如同篇载顾雍集僚属围棋,得到儿子死讯,他虽 “以爪掐掌,血流沾褥”,却“神气不变”,直 至客散。能欣赏山水也被视为名士风雅。许询 “好游山水”,又“体便登陟”,时人便称许他 说:“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栖 逸篇》)卫永不谙山水,孙绰便讥议他说:“此 子神情都不关山水。”(《赏誉篇》)

志怪小说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首先,给后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在中国小说史上,说狐道鬼这一流派
的形成,就肇始于这时的志怪小说。如宋洪 迈的《夷坚志》、明瞿佑的《剪灯新话》、 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都和它有一脉相 承的关系。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发布时间:2009-1-25 8:29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人的觉醒与文学的自觉自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

这场变革的历史契机来自汉末的大动乱,汉末至魏晋的长期的动乱使得两汉大一统的社会基本解体,思想统治随之松动,其具体表现就是经学统治的衰落乃至瓦解。

例如,曹操一改汉代的察举制,仿效战国时期的做法,主张“乱世用其才”,实行“唯才是举”,并公开发布文告,认为可以任用“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之用兵之术”的人,这本身就是对经学的极大的蔑视,使人不再仅仅为儒家的经义而生活。

另一方面,经学统治的衰落使人们禁锢的思维得以解放,注重学理思辩和生命感悟的玄学思维开始兴盛,这就易于导致人的感性的进一步觉醒。

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门阀士族制度的存在。

自东汉以来,开始形成掌握了相当的政治权力、经济势力和文化知识的官宦世家,汉末便沿革成为豪门大族,并渗透到政治领域,成为统治者的社会基础,至曹丕则实行了“九品中正制”,正式承认了士族阶层的政治特权。

这一阶层具有突出的社会文化特征:第一,以姓氏和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多个大的宗族,其政治和经济势力相对独立,较少受朝代更迭的影响。

由于它具有很强的连贯性,所以对社会的影响很大。

第二,高踞于平民和庶族地主之上,等级严格,以致出现了“士庶天隔”的情况。

第三,构成士族的因素往往有两个,一是世积文儒,即累世业儒,书香传家,而且素有声望;二是位居清要,指祖先居官为多为清要的文职。

第四,生活上的奢华与情感上的放纵。

两汉的地主、官吏尚比较俭朴,但魏晋士族却一改斯风,崇尚奢华,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当时在士族中竟然传为美谈,可见一斑。

士族子弟不事生产,不学无术,追求享乐,蔚然成风,《颜氏家训•勉学》中说:“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一)下--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下(高起专)题库及答案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从建安文学到正始之音一、单选题(每题1分)1.建安著名诗人曹操字①孟德②孟起③子桓④子建2.《咏怀诗》的作者是:①阮籍②嵇康③何晏④山涛3.建安诗风的特点是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4.《洛神赋》的作者是①曹操②曹丕③曹植④曹彰5.下列作品为曹植所作的是①《三都赋》②《赠白马王彪》③《咏怀诗》④《游仙诗》6.最早的纯粹的文人七言诗是①曹操的《短歌行》②曹操的《蒿里行》③曹丕的《燕歌行》④曹植的《升天行》二、多选题(每题2分)1.著名文学批评著作《典论。

论文》的作者是——————。

2.《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

3.“刚肠疾恶,遇事便发”的诗人是——————。

4.建安“三曹”是指———、————、——。

5.正始时期四言诗写作别开生面的诗人是————。

6.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建安风骨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建安辞赋繁荣的原因2、“建安风骨”是指什么样的文学风貌?五、论述题(每题25分)1、“三曹”是指何人?他们有何文学成就?2、阮籍的《咏怀诗》内容是什么?对后世有何影响?3.论述正始政治时局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二章两晋诗坛一、单选题(每题1分)①志深笔长,梗概多气②嵇志清峻,阮旨遥远③缛旨星稠,繁文绮合④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2.左思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3 .郭璞的代表作是①〈咏史诗〉②〈咏怀诗〉③〈游仙诗〉④〈赠妇诗〉4.被评为“文典以怨”的作者是①左思②刘琨③陆机④潘岳二、填空题(每空1分)1.晋末宋初对七言诗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诗人是————。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1.游仙诗2.玄言诗四、简答题(每题10分)1.简述晋代诗歌风貌2、左思的诗歌有什么特点?第三章陶渊明一、多选题(每题2分)1.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①《五柳先生传》②《桃花源记》③《归园田居》④《饮酒》二、填空题(每题1分)1.采菊东篱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050105)●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方面的适应性,在科学和管理上能作出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健康。

4、本学科要求学生掌握较厚的古代文学和古代文献学底子,并在专业知识上注意相关学科、邻近学科、兄弟学科的研究动向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同时具有较深的知识装备和较广的学术视野。

(二)研究方向1、中国古代小说Chinese Ancient Fiction(孙逊、李时人、詹丹、顾鸣塘)2、中国古典诗学Chinese Classical Poetics(曹旭、黄刚)3、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ulture(翁敏华、王从仁、赵维国)4、断代文学Chinese Literature of Different Periods(李时人、严明、翁其斌)(三)学制三年(四)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1)学位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2学分)哲学Philosophy(2学分)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2学分)计算机应用Computer Application(2学分)(2)学位基础课(中英文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献学Chinese Classic Bibliography(3学分)中国古代思想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Thoughts(3学分)中国文学批评史(3学分)(3)学位专业课中国小说史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中国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Chinese Fiction红楼梦研究Research of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s中国古代小说专题研究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pecial Subject of Fiction中国小说史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History中国小说与中国文化研究Research of the Chinese Fiction and Culture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史Research 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Fiction中国古代小说名著研究Research of the Classic Ancient Chinese Fictional Works明清文学史研究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Ming and Qing Literature明清诗文研究Research on the Poetry and Pros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明清戏曲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Drama明清小说研究Research on the Ming and Qing Fiction名家治学方法Academic Methods of Prestigious Scholars魏晋南北朝文学专题研究Monographic Studies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i, Jin andthe South-North Dynasties中国诗词学Studies on the Chinese Poetry and "Ci" Poetry唐诗文献入门边塞诗研究Study of frontier Poetry隋唐五代诗学研究Study of Five-Dynasties Portry宋诗学研究Research on the Song Poetics旅游与中国文化民俗旅游学中国旅游史中国旅游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戏剧史History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rama文艺民俗学Literary and Art Folklore曲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usical Arts东亚戏剧文化比较研究Comparison Studies on the Eastern Dramatic Culture明清诗歌史专题研究明清散文史专题研究明清女性文学研究明清时期东亚汉诗研究古代小说文献学古代戏曲史料学中国小说专题研究二十世纪学术名家经典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史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美学小说文献学古代小说与社会《诗经》研读《左传》研读先秦两汉文学接受史先秦两汉诗学史2、选修课程(中英文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History of the Chinese Culture(学分)现代文论Modern Literary Criticism(学分)中外文论Chinese and Foreign Aesthetics(学分)中国民俗学Chinese Folklore(学分)文化市场学Culture Marketing(学分)3、实习4、社会实践活动(五)教学和培养方式专题讲授和自学讨论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期论文和学位论文相结合。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教案名称: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二、授课目标:1. 让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

2. 使学生掌握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

3. 培养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授课内容: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介绍。

2.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点讲解。

3.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的选择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和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写作或阅读任务,以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的问题,以评估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

六、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与分期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宗教思想对文学的影响2.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分期魏晋文学:建安七子、正始文学-南北朝文学: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的差异七、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特点与代表作家1. 魏晋南北朝诗歌的特点抒情性、哲理性、艺术性的结合五言诗、七言诗的发展诗歌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2. 代表作家与作品曹操、曹植、曹丕陶渊明、谢灵运、谢朓庾信、王褒八、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1.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特点骈文的兴起与流行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的多样化散文艺术性的追求2.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特点与代表作品抒情与咏物的结合骈文与散文的融合代表作家与作品九、第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与文学理论1.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起源与发展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的兴起小说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2.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成就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初步形成文学观念的变化与文学批评的方法代表文学理论著作与观点十、第六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传承与影响1.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后世的影响文学风格的传承与演变文学作品的影响与传颂2.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现代的传承与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与现状十一、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形式与技巧1. 诗歌的形式与技巧五言、七言、杂言的发展格律、对仗、平仄的运用意象、意境、情感的融合2. 散文的形式与技巧骈文、散文的差异与融合修辞手法的运用与创新叙事、议论、抒情的技巧十二、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题与思想1. 文学主题的多样性山水田园、离别怀古、咏史抒怀人生哲理、宗教信仰、社会现实2. 文学思想的特点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文学审美观念的演变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十三、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解读1. 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了解历史背景与作者生平分析文学形式与技巧体验情感与意境2. 解读文学作品的角度文学主题与思想的探讨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学作品的文化意义十四、第十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传承与创新1. 传承与创新的意义继承传统与发扬特色借鉴与融合的策略2.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创新成果文学形式的突破与创新文学思想的拓展与深化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十五、第十一章:期末总结与评估1. 课程内容的回顾与总结重点章节与核心概念的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反思2. 期末评估与考核期末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作业、讨论、课堂参与度的评估学生的综合表现与成绩评定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内容,包括文学背景、分期、诗歌特点与代表作家、散文与辞赋、小说与文学理论、传承与影响、形式与技巧、主题与思想、作品的鉴赏与解读、传承与创新以及期末总结与评估。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ppt课件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ppt课件
男女爱情 人神相爱如董永的故事。
《搜神记》《董永》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
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
汉董永,千第乘二人。节少偏志孤怪,小与父说居。肆力田亩,
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 丧❖事一。、主志人怪知小其说贤兴,盛与的钱原一因万,遣之。 永行三 年 “ 与❖丧君愿二怪毕矣为、小, 。子《说欲”妻搜还永。神主曰”记人 :遂》, “与《供 蒙之幽其 君俱明奴 之。录职 惠主》。 ,人与道 父谓魏逢 葬永晋一收曰南妇藏:北人。“朝曰永以志:虽钱 小人干,宝必的欲《服搜勤神致记力》,以报厚德。”主曰:“妇 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尔者, 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 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 而去,不知所在。
乃皆实东有汉,传故入其中叙国述的异佛事教,与记载人间常事,自 视固无诚妄之别矣。”这里指出魏晋南北朝志怪
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
的刺激,而作者的态度,是将怪异传说视为事实 来记载。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怪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 王嘉的《拾遗记》 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吴均的《续齐谐记》
文体的意义。它们只是道听途说的逸文趣事,不 受❖人一们、重“视小。说”的含义 魏事晋的南 附卑北庸琐朝。无时《价期文值,心的仍谐言视隐谈之》为:街“谈然巷文语辞,之是有史谐家隐记, 譬九流意之旨有无小关说宏,大盖、稗带官所采,以广视听。”小 说就像有文传辞闻之性有质谐的隐记,载能给人以启迪和娱乐。因 此,到这时,小说的娱乐功能、审美作用受到人 们重视。建安时期的曹植非常喜欢小说。当时有 个邯郸淳,就当场给他朗诵一些文学作品和一些 俳优小说,一是显示自己的学问,一是使对方感 到娱乐。因此,人们喜欢,当时渐流行。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ZWZB2052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Ⅱ【总学时】68学时【学分】12学分【理论学时】68学时【实验、实践学时】【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和研究古代文学,帮助学生获得较为系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知识,获得阅读、分析、鉴别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思想修养、美学修养和语言文学修养。

课程具体要求:1、本课程教学内容大致分为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明清近代文学四部分。

2、对文学发展史,要有系统地了解;对重点作家和作品,必须较详细、深入地了解,并能比较正确地加以评价;对一般文学史知识和一般作家作品,则要求概略了解即可。

3、通过典范性作品的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作品的能力,掌握古代作家遣词、造句、修辞、谋篇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对一般文言作品,要求学生能凭借工具书和注释读懂并能加以分析、欣赏。

4、对讲析的作品,要求熟读,部分篇目要求背诵。

背诵篇目应占讲析篇目的三分之一。

5、对所学到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要求能举一反三,运用到一般的阅读和写作实践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及文字表达能力。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2. 了解魏晋南北朝复杂的社会、政治、思想状况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文学的自觉、文学理论与批评。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进入了自觉的时代二、文学批评的兴盛第二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状况、文人心态及思想学说一、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二、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三、玄学对文学的渗透四、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建安文学的特点;2.三曹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3.简单了解“七子”的诗歌创作;4.掌握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一)《世说新语》的编撰 世说新语》 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二)《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世说新语》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可以说这是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可以说 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 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 的作用。 的作用。
12
2 善通过对比、夸张、比喻等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 善通过对比、夸张、
(1) 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 《过江诸人》、 《石崇要客燕集》 过江诸人》 石崇要客燕集》 (2)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 《忿狷》中描写王蓝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 中描写王蓝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 蓝田 性急 (3)恰当的比喻和形容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时人目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8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一、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 二、志人小说的内容
(一)笑话 邯郸淳 笑林》 开后世俳 邯郸淳《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二)野史 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带有怪异色彩。 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带有怪异色彩。 (三)逸闻轶事 裴启《语林》 郭澄之《郭子》 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
4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一)志怪小说
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 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宗教迷信色彩 浓重, 浓重,但也保存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意义和传说
(二)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
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 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见当时社会 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 清谈玄理,品藻人物,标榜名士的社会风气和面貌。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惠州学院中文系 陈金花
1
本章目录
第一节 小说起源与魏晋南 北朝小说的兴盛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三节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本章思考题
2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 北朝小说的兴盛
一、关于“小说”的概念 关于“小说” 二 、小说的起源 (一)神话传说 (二)寓言故事 (三)史 传
16
6
三、志怪小说的内容
(一)地理博物 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 张华的《博物志》 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 (二)鬼神怪异 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 列异传》 干宝的《搜神记》 (三)佛法灵异 王琰的 冥祥记》 颜之推的《冤魂志》 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
7
四、干宝的《搜神记》 干宝的《搜神记》 (一)写作目的 (二)主要作品 1《三王墓》(《干将莫邪》 ) 三王墓》 干将莫邪》 2《韩凭妻》(《韩凭夫妇》 ) 韩凭妻》 韩凭夫妇》 3《紫 玉》 (《紫玉韩重》 ) 紫玉韩重》 李寄斩蛇》 4《李 寄》 (《李寄斩蛇》) (三)赏析《干将莫邪》 赏析《干将莫邪》
3
三、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四、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
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篇幅短小、叙事简单, 只是初具小说的规模,篇幅短小、叙事简单, 只是粗 陈故事梗概, 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加以直录, 没有 陈故事梗概, 而且基本上是按照传闻加以直录, 艺术的想象和细节描写。 艺术的想象和细节描写。 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 在人物刻划、细节描写, 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等方 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面, 它们都为唐传奇的写作积累了经验。
13
山公曰: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 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 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 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 二儿可得全不? 儿徐进曰: 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复有完卵乎? 寻亦收至。
10
11
(三)《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
善于通过独特的言 举止写出人物的独特性格, 通过独特的言谈 1 善于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人物的独特性格, 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如《俭啬》: 王戎有好李, 卖之恐人得其种, 王戎有好李, 卖之恐人得其种, 恒钻其核 。 《雅量》:写顾雍下棋时, 得到丧子噩耗, 雅量》 顾雍下棋时, 得到丧子噩耗, 虽神气不变, 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 虽神气不变, 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
14
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特 3 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特 征,如:
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 桓公卧语曰: 作此寂寂,将为文、景所笑! 起坐曰: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遗臭万年邪? 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遗臭万年邪?”
4 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 语言简约含蓄,隽永传神。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记言则玄远冷隽, 记行则高简瑰奇。
15
本章思考题
1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 和繁盛的? 和繁盛的? 2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在内容上有何不同? 简析《搜神记·干将莫邪》的思想、艺术特点。 3 简析《搜神记·干将莫邪》的思想、艺术特点。 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4 简述《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5
二、志怪小说兴盛的社会背景 志怪小说兴盛的社会背景 兴盛的社会
(一)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验的故事 (二)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层出不穷 方术盛行, (三)道教的产生 (四)佛教的传入 志怪小说适应了宣传佛教的需要, 志怪小说适应了宣传佛教的需要,也提供了闲谈的 资料,因而得以流传。 资料,因而得以流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