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简)幻灯片

合集下载

第七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七章_魏晋南北朝小说

9
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一)《世说新语》的编撰 世说新语》 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是一部笔记小说集,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 (二)《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世说新语》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可以说这是 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 可以说 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 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 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 的作用。 的作用。
12
2 善通过对比、夸张、比喻等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 善通过对比、夸张、
(1) 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 《过江诸人》、 《石崇要客燕集》 过江诸人》 石崇要客燕集》 (2)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 《忿狷》中描写王蓝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 中描写王蓝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 蓝田 性急 (3)恰当的比喻和形容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时人目王右军 “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8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第三节 志人小说和《世说新语》
一、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 二、志人小说的内容
(一)笑话 邯郸淳 笑林》 开后世俳 邯郸淳《笑林》:开后世俳谐文字之端 (二)野史 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带有怪异色彩。 葛洪伪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 带有怪异色彩。 (三)逸闻轶事 裴启《语林》 郭澄之《郭子》 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
4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分类 (一)志怪小说
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 记述神鬼怪异、殊方异物、佛法灵异,宗教迷信色彩 浓重, 浓重,但也保存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意义和传说
(二)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小说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小说优质教学课件

关于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鲁迅指出这一时期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刺激,说 明了志怪小说产生的根源。
社会政治的混乱引起的宗教迷信思想的盛 行与志怪小说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志怪小说兴盛的社会背景
(一)社会上流传的巫术灵验的故事
(二)方术盛行,关于神仙的故事层出不穷
1.《搜神记》的内容:
一是“承于前载” ;
二是“采访近世之事” 。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是鞭挞统治阶级凶恶残暴,表现 人民反抗精神的故事。如《搜神记》 中《干将莫邪》、《三王墓》。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 杀之。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 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 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 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 即杀之。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 “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 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 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 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 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一天,楚王在梦中恍惚看到一个男儿,双眉之间 有一尺宽的距离,相貌出奇不凡,并说道定要报 仇。楚王立刻以千金悬赏捉拿他。男儿听到这种 情况,逃亡而去,躲入深山唱歌。路过的客旅中 有一个遇到他悲歌的,对他说:“你年纪轻轻的, 为什么痛哭得如此悲伤呢?”男儿说:“我是干 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定要 报这杀父之仇。”客人说:“听说楚王悬赏千金 购买你的头,拿你的头和剑来,我为你报这冤 仇。”男儿说:“太好了!”说罢立即割颈自刎, 两手捧着自己的头和雄剑奉献给客人,自己的尸 体僵直地站立着,死而不倒。客人说:“我不会 辜负你的。”这样,尸体才倒下。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1)开创了田园诗的新的艺术境界。在陶 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 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 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2)平淡自然,语言朴素而含蕴丰美。
3)融理于景、融理于情。如“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就涉及到玄学中言 意之辩的命题。
.
24
南朝文学
南朝始自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包括宋、 齐、梁、陈四小朝。
.
30
3 鲍照
字明远,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的一生是不断向门阀制度抗争而最 终失败的一生。他的人生欲望极其强烈, 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行乐、 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认为自 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
.
31
鲍照的诗用词警醒,色泽浓郁,节奏奔 放,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感情 冲动、激荡和紧张,造成一种前所未有 的、富于刺激性的总观。如其乐府诗 《拟行路难》:
字叔达,与齐帝室同宗,后起兵篡夺帝 位,建国号梁,为梁武帝。爱好民歌, 所作大多为乐府诗。其《江南弄》被追 溯为词的起源。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 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 弄,采莲曲。
.
42
2 萧统
字德施,梁武帝长子。30岁去世,谥号 “昭明”。主持编撰《文选》,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在思想方面,南渡后,士人们为了在心 理上逃避惨痛的现实,普遍将热情灌注 于哲学领域,玄学开始盛行。文学成了 玄学的牺牲,变得枯燥无味。在诗坛上 出现了用抽象语言来谈论哲理的玄言诗。
.
20
1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2 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社 会的向往,这种“自然”社会是他把儒 家虚构的纯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 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成一体的产 物。这些在他的《桃花源记》、《归去 来兮辞》和大量田园诗中都有显著的表 现。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门阀制度是两汉到隋唐最显著的选拔官员 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 被少数姓氏家族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其仕 途的影响要远大于本身的才能。直到唐代,门 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 科举制度所取代。
三、思想文化特点
1、玄学兴起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 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 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外部环境
一、时代特点:分裂与战乱
魏指三国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 国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为该时代 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称魏朝。而 晋主要指三国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的西晋与后来 割据南方的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 代),南北朝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 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北方则 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统一中 国南北方后,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结束。
3、道教兴盛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 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 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 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 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 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 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 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3)文学赏析
A、隐约跌宕的情感表达方式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不得) 乐(得贤;安天下;) B、引用《诗经》成句,古朴庄重 C、运用比兴,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美国心理学家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 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 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PowerPoint 演示文稿

魏晋南北朝文学PowerPoint 演示文稿
23
《蒿里行》的特点
万民之主的忧生叹世之心 舍我其谁的胸襟气魄 开阔的视野和深沉的情感 以叙事为主的表现方式
24
曹操《存恤令》
自顷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 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 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 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25
《苦寒行》(237)
• 越名教而任自然
11
文学的独立:文笔之分
《文心雕龙》:“无韵者笔也,有韵者 文也。”——形式 《典论·论文》:“诗赋欲丽”——风格 《文赋》:“诗缘情而绮靡”——功能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 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 荡。”——审美
12
文学的自觉:文学批评的成熟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6
人情的张扬
对人生的善感 —— “仆本恨人”
忧生叹世:对社会 叹逝哀残:对生命 恨别怀远:对人生
真情而率性 清醒的理性态度
7
人生之善感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 朝露,去日苦多。” 曹植《箜篌引》:“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 流。……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陶渊明《饮酒》 :“一生能复几?倏如流电 惊。”“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 鬓边早已白。” 张华《七哀诗》:“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江淹《恨赋》:“仆本恨人,心惊不已。”
记叙汉末史实和个人经历。如《蒿里行》 (选234)《苦寒行》(237) 抒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 行》第一章《观沧海》(238);《短歌行》 (235) 游仙诗。清醒理性的积极态度
22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教学课件
• 对文学品评的影响:⑴审美范畴的借鉴: 风骨、骨气、风神、清虚、高远、情致、 才情。⑵流品的划分:钟嵘《诗品》、 庾肩吾《书品》。
②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 标志:刘勰《文心雕龙》 • 贡献:⑴论述了文学发展的外部
原因和内在规律;⑵总结了许多 宝贵的文学创作经验。
新的文学理论思潮
• 新思潮的特征:努力将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 进而探寻文学的特点、文学本身的分类、文学 创作的规律,以及文学的价值。
• 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生死主题 (提高质量建功立业、增加长度服 药求仙、诗酒放纵及时行乐、不以 生死为念顺应自然)、游仙主题、 隐逸主题
第三节 门阀制度下的文学创作
• 门阀政治的兴衰历程:东汉后期士大夫中世族 出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占据了特殊地 位——曹操掌权,士族权利受到抑制——曹丕 建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 族”——东晋“王与马,共天下”,士族与皇 权共治——南朝士族势力衰微。
•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①寒士的不平;②文学家 族的大量出现;③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 调。
第四节 玄学与文学
• 魏晋玄学对两汉经学的打破 • 玄学的主要论题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①名
教与自然——崇尚自然;②言意之辨——得意 忘言。 • 玄学对文人风尚的影响:魏晋风流——颖悟、 旷达、真率,追求符合自然本性之艺术化的人 生。 • 玄学对文学的直接转化:玄言诗①在诗的躯壳 中直接放入玄理;②对诗歌理趣的强调正面影 响宋诗。
• 新思潮带来文学创作特点的变化:文学服务于 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变成个人的行为,重在 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追求文学审美特 性的凸现。
•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诗的完善,新诗体的形 成,为近体诗的出现做好了准备,唐代诗歌创 作高峰的奠基。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小说

《刘阮入天台》是一则有名的故事。写东汉时刘 晨、阮肇二人入天台山迷途遇仙,居留十日,回 家后已是东晋中期,遇到的是七世孙。它虽是写 第二节 志怪小说 人仙结合,但除了末段刘、阮还乡一节,不甚渲 染神异色彩而充满人情味。故事中的两个仙女,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美丽多情,温柔可爱。如初见一节: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 怪小说 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 干宝的《搜神记》 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 似有旧,乃相见忻喜。问:“来何晚邪?”因邀 还家。 刘义庆的《幽明录》 这种描写,实际是对人间幸福与欢乐的追求, 散发着美好的生活气息。
男女爱情 人神相爱如董永的故事。
《搜神记》《董永》叙董永家贫,父死后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天帝派
织女下凡为其妻,织缣百匹偿债,而后离去。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 第二节 志怪小说 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 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行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 怪小说 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葬收藏。永虽 干宝的《搜神记》 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 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 “必尔者, 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 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 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 而去,不知所在。
《卖胡粉女子》更是绝佳之作:有人家甚富。止有一男, 宠恣过常。游市,见一女子美丽,卖胡粉,爱之。无由 自达,乃托买粉,日往市,得粉便去,初无所言。积渐 第二节 志怪小说 久,女深疑之。明日复来,问曰:“君买此粉,将欲何 施?”答曰:“意相爱乐,不敢自达,然恒欲相见,故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假此以观姿耳。”女怅然有感,遂相许与私,克以明夕。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其夜,安寝堂室,以俟女来。薄暮果到,男不胜其悦, 把臂曰:“宿愿始伸于此!”欢踊遂死。女惶惧,不知 怪小说 所以,因遁去,明还粉店。至食时,父母怪男不起,往 干宝的《搜神记》 视已死矣。当就殡殓。发箧笥中,见百余裹胡粉,大小 一积。其母曰:“杀吾儿者,必此粉也。”入市遍买胡 粉,次此女,比之,手迹如先。遂执问女曰:“何杀我 刘义庆的《幽明录》 儿?”女闻呜咽,具以实陈。父母不信,遂以诉官。女 曰:“妾岂复吝死,乞一临尸尽哀。”县令许焉。径往, 抚之恸哭,曰:“不幸致此,若死魂而灵,复何恨哉!” 男豁然复生,具说情状。遂为夫妇,子孙繁茂。

新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新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的盛行及其代表作:
1、内因:继承、发展了《山海经》、 《穆天子传》等神话传说的传统。
2、外因: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给志怪小 说的兴盛提供了适宜的土壤。
•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 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 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 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 这则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妖由人兴,神由人 崇”的道理,在宗教迷信盛行的魏晋南北朝,具 有积极意义。
• 三、志怪小说艺术特色——粗陈梗概。
• 叙述故事,粗陈梗概,缺乏艺术想象力;描 写人物、刻画性格简约粗略,想象欠丰满;语言 简略质朴,不尚华丽。
• 较突出者《阳羡书生》(吴均《续齐谐记》) (215页)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周处自新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兴盛
一、关于“小说” 概念的演变
1、“小说”一词的来源
《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意思是说修饰琐屑的言谈以求高名,那和明达大 智的距离就很远了。
在这里“小说”只是一个词组,是指那些 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并非专指文体。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酒 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王丞相与大将军尝 共诣崇,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 色如故,尚不肯饮。丞相让之,大将军曰: “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汰侈》
在对比、映衬中,大将军王敦冷酷凶残的 本性突出地表现出来。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3、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
作者干宝(?—336), 字令升,新蔡人,著有《晋 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 术数、神仙鬼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仙一结、合志,怪但小除说了兴末盛段的刘原、因阮还乡一节,不甚渲 染 美❖神丽二怪异多、小色情《说彩,搜而温神充柔记满可》人爱《情。幽味如明。初录故见》事一与中节魏的:晋两南个北仙朝女志,
出一大溪,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 人持杯干出宝,的便《笑搜曰神: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
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便呼其姓,如
体例 内容
18
如写士族中某些人物的贪残、酷虐、吝啬、虚伪
的行为
汰酒共每如伊《清流可或的❖❖❖不诣至家侈故(以写行是世谈一二三尽崇大人第,1看 士 为说一,体、 、、)者 , 将 ,三尚到 族 ;种》可例志 志《石,丞军何十不名中或人主以人人世崇使相,预肯士某表要格说小小说每第黄素固卿饮门些现美是这说说新要门不不事。三的 人 名记,是兴的语客交 善 饮 !丞生 物 士录是一节盛 分》燕斩 饮 以 ”相活 的 率一魏部的 类集美 , 观让和 贪 情晋种魏原,志人 辄 其之精 残 任名精晋因常。 自 变,人神 、 性神士风令王 勉 。大面 酷 和的气小流美丞 强 已将貌 虐 他逸质的人说相,斩军。 、 们闻。故行与至三曰吝放轶透事酒大于人:啬浪事过集,将沈,“、的和这,客军醉颜虚生玄本自风饮尝。色伪活言书杀,
第三节 志人小说
❖ 一、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志人小说的分类 ❖ 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宋临川王刘义 庆撰,是同类著作中唯一完整地保存下来、也 是集大成的一种。
16
《世说新语》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以类相从,
分为三十六篇第:三节 志人小说
德行第一 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 文学第四 方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怪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评价:在艺术形式方面,一般还只是粗陈梗概。
然而也有一些结构较完整,描写较细致生动,粗
具短篇小说规模的作品,人物形象已比较鲜明,
情节却富于变化。在古代小说形成的初期已能达
到这样的水平。
9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
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
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
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17
第三节 志人小说
《世说》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 清流❖是谈一一,、种可志人以人格说小美这说,是兴是一盛一部的种魏原精晋因神风气流质的。故透事过集这,本风书, 可❖以二看、到志名人士小门说的的生分活类和精神面貌。 或❖写三士、族《中世某说些新人语物》的贪残、酷虐、吝啬、虚伪 的行为;或表现名士率情任性和他们放浪的生活
似有旧刘,义乃庆相的见《忻幽喜明。录问》:“来何晚邪?”因邀
还家。
这种描写,实际是对人间幸福与欢乐的追求,
散发着美好的生活气息。
11
第三节 志人小说
❖ 一、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
品评人物和崇尚清淡
清谈:魏晋时期,社会上盛行“清谈”之风。 “清谈” 亦谓之“清言”。士族名流相遇,不谈 国事,不言民生,谁要谈及如何治理国家,如何 强兵裕民,何人政绩显著等,就被贬讥为专谈俗 事,遭到讽刺。这类志人小说既是品评人物和崇 尚清淡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了这种风气的发展1。2
客亦自干拟宝己的头《,搜头神复记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
内男别北容女。宜:爱乃春情 分县。其界如汤。人肉(神葬《相 之干爱 ,将如 故莫董 通邪永 名》的 三)故 王事墓。。今在汝南
鞭挞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
如《李寄斩蛇》和《干将莫邪》具有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专记人物言行和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 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4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宗教迷信思想的盛行 东汉晚期建立的道教 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
5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怪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刘义庆的《幽明录》 王嘉的《拾遗记》 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 吴均的《续齐谐记》
怪小说
《幽干明宝录的》《多搜述神普记通》人的奇闻异迹,虽为志怪, 却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生活气氛。其文字比《搜 神记》刘显义得庆舒的展《,幽也明更录富》于辞采之美。这和宋代 文学总的发展趋势一致。
10
《刘阮入天台》是一则有名的故事。写东汉时刘
晨、阮肇二人第入二天台节山迷志途怪遇仙小,说居留十日,回
家后已是东晋中期,遇到的是七世孙。它虽是写
《笑林》对世第态有三所节讽刺志。如人写小楚说人有担山鸡者,
欺人曰凤凰,以讹传讹,连皇帝也轻信了。《笑 林❖》一开、后志世人俳小谐说文兴字盛之的端原。因
❖ 二、志人小说的分类
笑话
(魏)邯郸淳《笑林》
13
第三节 志人小说
《❖西一京、杂志记人》小,说记兴述盛西的汉原的因人物轶事,其中有的 故❖事二后、来志很人流小行说,的如分王类昭君、毛延寿故事,司马 相笑如话、卓文君故事(。魏)邯郸淳《笑林》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1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
❖ 一、“小说”的含义 卑琐无价值的言谈 意旨无关宏大、带 有传闻性质的记载
2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
❖ 一、“小说”的含义 ❖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
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 史传文学
3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
❖ 一、“小说”的含义 ❖ 二、中国小说的起源 志 事❖怪传三,说、记为魏录主晋怪体南异内北。容朝志的小怪小说小说的说。分就类是记叙神异鬼怪故
正 第 第❖❖第 九 十一二五 三、 、规志 志雅箴容人人量第止小小十第第说说六十兴的捷四盛 分识悟的 类鉴第自原第十新因七一第夙十赏惠五誉第企第十羡八二第十品豪六藻爽 伤❖逝三第、十《七世说栖新逸语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
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 二十三体例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
野史
(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 《西京杂记》
14
第三节 志人小说
❖ 一、志人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志人小说的分类
笑话
(魏)邯郸淳《笑林》
野史
(东晋)葛洪伪托刘歆所作 《西京杂记》
逸闻轶事
(东晋)裴启《语林》、(东晋)
郭澄子《郭子》、(梁)沈约《俗
说》等,其中(宋)刘义庆《世说 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15
6
第二节 志怪小说
❖ 一、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 ❖ 二、《搜神记》《幽明录》与魏晋南北朝志
怪小说 干宝的《搜神记》
7
第二节 志怪小说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
也不客❖❖,曰烂一二当:。、、于 “头志《汤此踔怪搜镬儿(小神煮头ch说记u之不ō跳兴》)。 烂盛《出” ,的幽汤王 愿原明中如 王因录,其 自》踬言 往与(。 临魏z煮视hì晋)头之南目三,北大日是朝怒三必志。夕烂, 也。怪”小王说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