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行为
企业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8篇

企业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8篇篇1甲方(出让方):__________公司名称:__________注册地址: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乙方(受让方):__________公司名称:__________注册地址: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进行特定经济行为达成如下业务合同:第一条合同目的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特定经济行为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保护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双方长期稳定的商业合作。
第二条经济行为描述1. 甲方同意向乙方提供____________(描述具体经济行为,如产品供应、技术服务、股权转让等)。
2. 乙方同意接受甲方提供的上述经济行为,并支付相应对价。
第三条合同金额及支付方式1. 乙方应支付甲方合同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元。
2. 支付方式:双方约定采用______方式支付,具体支付时间为______。
第四条双方权利义务1. 甲方的权利义务:(1)按照合同约定向乙方提供经济行为。
(2)确保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约定质量标准。
(3)保守乙方的商业秘密。
2. 乙方的权利义务:(1)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合同金额。
(2)确保接受甲方提供的经济行为,并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相关事宜。
(3)甲方要求时,协助甲方处理相关问题。
第五条保密条款1. 双方应对在本合同履行过程中接触到的对方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2. 未经对方书面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本合同内容及相关商业秘密。
第六条违约责任1. 若甲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经济行为,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并赔偿乙方由此产生的损失。
2. 若乙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合同金额,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3. 双方因违约造成对方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七条不可抗力1. 若因不可抗力因素导致任何一方无法履行本合同,该方应在合理期限内及时通知对方,并协商解决。
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市场运行有什么影响

市场经济概论作业:第二次: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市场运行有什么影响?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市场运行有什么影响?如要研究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对市场运行的影响在我认为首先应了解市场都有哪些经济行为和市场运行的条件。
所谓市场,简单地说就是商品或劳务交换的场所或接触点。
而市场主体则是市场的参与者,即市场上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
它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团组织、政府、经济组织的法人。
市场的运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即在社会分工基础上,市场主体的交换和合作完全是自愿的,他们分散地作出决策受“看不见的手”的支配去实现利益最大化,最终协调了社会生产和消费。
运行、经营管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重要的经济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有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两个方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
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法人单位。
企业面临着一个范围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要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增强活力,不断扩大产品的生产、销售,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
即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单位成本降低,收益增加。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元化经营以及由此而来的范围经济,构成了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能给予企业带来诸多额外好处,包括:(1)多元化经营所产生的外在经济的内部化,形成了源于多种业务活动之间的一系列的外在规模经济效益,如生产本身的外在规模效应、广告宣传的外在规模效应,知识之间的互补所带来的外在规模效应、营销网络建设的外在规模效应,如此等等;(2) 多元化经营还会带来的经营风险的分散,增强了风险承受能力,从而加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性;(3)成规模的多元化经营(4)专业技术的多元化本身也为成功的技术开发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企业的价格问题主要从非限制性市场与企业价格的决定以及限制性市场与企业价格的决定进行研究。
对经营行为的认定

对经营行为的认定1.引言1.1 概述经营行为是指企业或个体经过策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以达到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的一系列行动和举措。
它是企业日常运作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行为不仅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行为,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经营行为的目的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利润,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进行市场分析、产品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推广等一系列动作,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
经营行为的核心是企业的经营决策。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消费者需求等各种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经营策略和计划。
同时,在实施经营行为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合理配置资源,控制成本,提高效率,以保证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
对经营行为的认定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合法性、道德性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在法律上,经营行为的认定可以涉及合同法、劳动法、规章制度等相关法律规定。
在商业道德上,经营行为的认定涉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诚信经营等方面。
总之,经营行为是企业运作的基础和核心,对企业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经营行为的准确认定对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强对经营行为的研究和监管,提高对经营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推动企业健康有序的经营。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对经营行为的认定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结构。
首先,会对经营行为的定义进行阐述,明确经营行为的范围和内涵。
接着,会逐一介绍经营行为的要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经营行为。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经营行为的定义以及其要点的阐述。
在2.1节中,将详细介绍经营行为的定义,包括其内涵和边界。
2.2节和2.3节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营行为的要点进行阐述,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经营行为的本质和特点。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和归纳,回顾对经营行为的认定进行了什么样的阐述和分析。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总结(3篇)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总结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经济活动是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的经济活动不仅涉及到生产、销售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技术研发、采购和物流等各个环节。
下面将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总结。
一、生产活动企业的核心经济活动就是生产活动。
生产活动包括原料的采购、加工、生产和成品的制造。
企业需要通过科学的计划和组织,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和合理使用,从而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另外,企业还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市场营销活动企业的生产活动只有通过市场销售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
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定位、产品推广和销售等方面。
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产品定位和市场营销策略。
通过有效的推广和销售手段,企业可以将产品推向市场,并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
三、财务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经济稳定。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的筹集与运用、财务分析与决策、财务报告与预测等方面。
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资金筹集和运用,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同时,企业还需要通过财务分析和预测,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动态,为决策提供依据。
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包括员工招聘与培训、绩效考核与奖惩、薪酬福利管理等方面。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岗位要求,进行合理的人员招聘和培训,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同时,通过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技术研发活动技术研发是企业实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技术研发活动包括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企业需要进行不断的技术研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和提高竞争力。
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获得新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从而实现业务的拓展和收益的增长。
六、采购和物流活动采购和物流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产业经济学教案-企业行为

7 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即企业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环境要求不断调整战略和策略的行动。
企业目标是企业行为的目的和动力,市场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状态和特征的制约,反过来,企业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
企业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和直接目的的定价行为;以产权变动组织调整为主要特征的购并行为;以提高竞争力、拓展市场为目的促销行为等。
7·1 定价行为企业目标与定价影响因素企业目标是企业行为尤其是企业定价行为的动机,或者说是内在决定因素。
价格是企业最基本的竞争手段,其他竞争手段如质量、技术、广告等都是价格竞争的延伸或变异,且不能脱离价格而单独存在。
价格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产量及销售量,而且决定着企业收入与利润。
企业定价行为服从于企业经营目标。
定价行为与企业目标的关系分析主要有三种理论:满意的利润率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企业受到内部或外部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追求利润最大化只是一种愿望或理想,实际是很难实现。
因此,企业可供选择的是追求满意的利润率。
满意的利润率理论所决定的企业定价行为是一种稳健行为。
单目标最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或销售额最大化、或资产最大化、或企业增长最大化。
这种理论的实质是假定企业经营目标是单一的,即最大限度地追求企业所有者权益或经营者权益的最大化。
这一理论对企业定价的影响是定价决策更多考虑的关键单一因素。
多目标效用最大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目标不是唯一的,而是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当然,利润目标是企业目标的核心,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相关者(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客户)等关系的和谐、社会责任、企业竞争等,这些多重目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关系。
企业总的经营目标是在这种目标体系中进行均衡,以此获得总效用最大化。
企业近三年经济行为情况证明

企业近三年经济行为情况证明本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诚信经营、持续创新、服务社会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下为该企业在近三年的经济行为情况证明:一、经营规模近三年,该企业销售额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xx%。
产品销售范围覆盖全国,部分产品出口至海外市场。
该企业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同行业中的领军企业。
二、财务状况该企业近三年财务状况稳定,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
近三年净利润稳步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xx%。
该企业资金运转良好,能够及时支付供应商款项和员工薪资,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三、税收贡献该企业在近三年内累计缴纳税收xx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四、投资行为该企业近三年投资活动频繁,累计投资额达到xx万元。
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注重风险控制,确保投资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五、融资行为该企业近三年融资渠道畅通,能够根据企业发展需要,灵活选择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
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市场营销等方面,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风险管理该企业在近三年内注重风险管理,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通过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等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面临的风险。
该企业将继续加强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该企业在近三年的经济行为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稳健的发展态势。
未来,该企业将继续秉承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员工、合作伙伴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相信,该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继续发挥领军企业的作用,为推动行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企业经济行为分析报告

企业经济行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所表现出的行为特征。
企业经济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表现,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报告旨在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
接下来,将从企业经济行为的概述、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企业经济行为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阐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结构以及阐明本报告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对企业经济行为进行概述,包括其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接着,我们将深入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企业经济行为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表现。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企业经济行为的特点,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展望未来企业经济行为的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分析企业的经济行为,探讨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研究企业经济行为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企业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经济行为特点,并提高经济行为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经济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正文2.1 企业经济行为概述企业经济行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规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行为受到市场竞争、政策环境、资源约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首先,企业经济行为包括生产经营行为和市场交易行为。
在生产经营方面,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生产计划、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经济活动;在市场交易方面,企业会进行产品销售、资金融通、市场营销等交易行为。
什么是企业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

什么是企业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企业经济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和规律。
企业的经济行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经济利益而开展的各种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追求经济效益。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目标是实现盈利和增加价值。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生产、销售、营销、投资等。
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为了最大化经济效益而进行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企业根据市场价格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企业会增加产量以满足需求;当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企业会减少产量或调整产品结构。
企业的经济行为必须与市场供需关系相适应。
同时,竞争环境也对企业的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为了获得竞争优势,企业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
企业的经济行为必须与竞争环境相适应,以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总而言之,企业经济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活动的总体表现和规律,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各种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受到市场供需关系、价格机制、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经济行为,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以上是对“什么是企业经济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济行为”的简要说明,希望能帮助您理解该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三篇企业经济行为第十章企业最优决策(已精细订正!)在研究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基础上,便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企业如何进行最优决策。
也可以说,研究生产函数是为了研究成本函数,研究成本函数是为了研究经营决策。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济行为目标,我们首先以静态分析法研究企业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然后以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企业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变动。
第一节要素投入最优组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尽管企业目标有所不同,但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形式,都要追求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量——以一定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量,或者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一定的产量。
一、一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假如其他投入要素不变,只有一种变动投入劳动,企业如何选择劳动的最优雇用量呢?图10.1 对一种要素的需求图10.1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假定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产品价格P 和劳动价格ω都不变,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一种变动要素投入L 的边际生产价值L MVP (即边际生产收益L MRP ),将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下降。
在投入量为e L 以下,例如1L ,e L MVP ω>, 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大于成本支出,企业获得利润。
在投入量为e L 时,e L MVP ω=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等于成本支出,企业收支相抵。
在投入量为e L 以上,例如2L ,e L MVP ω<,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小于成本支出,企业得不偿失。
由于WAE ∆的积分面积最大,表明总利润最大,企业将雇用要素e L 单位。
从企业的收益来看,总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形成总收益。
即Pq TR =从企业的成本来看,要素投入量L 与要素价格ω的乘积形成总成本,也就是总支出TE(total expenditure)。
即L TE ω= (10.2)平均单位要素的成本称为平均支出AE(average expenditure)。
即ω==LTETE (10.3) 新增单位要素的成本称为边际支出ME(marginal expenditure)。
即dLdTEME =(10.4)利润π为总收益与总支出之差,即L Pq TE TR ωπ-=-=为求利润最大,令0)()(=-=L dLdq P dL d dL d ωπ 则0=-⋅ωdLdqP L MP P ⋅=ω (10.5)即L L MRP MVP ME AE === (10.6)式(10.6)为雇用一种变动投入的均衡条件。
二、两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当要素投入为两种时,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可有两种方法: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实现产量最大化;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化。
实际上,这是一个对偶规划,具有同解。
(一)成本既定产量最大1.等成本线等成本线(isocostline)是指,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以一定的成本支出所能雇用的两种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
图10.2 一定成本的最大产量图10.2表示,等成本线11K L 上任何一点决定的两种要素组合,总成本都是相等的。
设两种要素为L ,K ,其价格为r ,ω,则K r L TC +=ω (10.7)将式(10.7)改写为等成本线11K L 的直线方程式,有L rr TC K ω-=(10.8) 式中,右端第一项为等成本线的纵轴截距,第二项r /ω为等成本线的斜率,见图10.2中的等成本线11K L 。
2.等产量图根据两种变动投入生产函数的讨论,我们可以设想图10.2L —K 平面上由许多条连续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构成的等产量图,321,,q q q 是其中的三条,321q q q 。
等产量线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其边际技术替代率dLdKMRTS LK -= (10.9) 由于K L MP dK MP dL ⋅-=⋅KLMP MP dL dK =-(10.10) KLLK MP MP MRTS =(10.11)3.生产者均衡基于连续性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特性,我们以一定的总成本能够生产的最大产量,就是与既定等成本线11K L 相切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2q 。
3q 与等成本线11K L 既不相切,也不相交,说明既定成本无法达到这个产量。
2q 与11K L 相交于A ,B 两点,虽然这两点所代表的成本支出与既定总成本相等,但21q q ,不是最大产量,因此,企业在点A 或点B 组织生产是不经济的。
显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在2q 与11K L 的切点E 进行生产,这意味着企业以相当于点A ,B 所代表的成本支出,达到了相当于2q 的产量。
所以,图10.2既定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正所决定的L ,K 的投入量,是企业最优要素投入组合,这时,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正好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
即rMP MP MRTS K L LK ω==(10.12) 或rMP MP KL=ω(10.13)以上两式说明,两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的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或一种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与另一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相等。
在投入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如果两种变动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要素的价格比(如图中的点B ),企业应设法增加投入L ,相应减少投入K ,直到LK MRTS 与要素价格比相等为止。
同理,当LK MRTS 小于要素的价格比(如图中的点A ),企业则应减少投入L ,增加投入K ,直到r MP MP K L //ω=为止。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可用数学式表达如下:),(max K L f q =K r L TC t s +=ω..这个模型属于约束极大化问题,可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
令)(),(K r L TC K L f Z --+=ωλ K r L TC K r L TC ZK qr r K q K Z L qL q L Z +==--=∂∂∂∂==-∂∂=∂∂∂∂==-∂∂=∂∂ωωλλλλωωλ000 则约束极大值的一阶条件为r Kq L qω=∂∂∂∂ (10.14)或rMP MP KL=ω(10.15) 式(10.14)的左端为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右端为等成本线的斜率,表明成本既定产出最大的投入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投人价格比。
(二)产量既定成本最小与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原理一样,企业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投人组合,是既定的等产量线与某一条等成本线切点所代表的要素组合,即图10.3中的点E。
图10.3 一定产量的最小成本在图10.3的L—K平面上,由于要素价格既定,可以有许多条斜率相等的等成本线,332211K L K L K L <<。
显然,11K L 达不到既定的产量2q ,33K L 虽然在RS 范围内可以达到并超过既定产量2q ,但成本过高。
而在22K L 与2q 的切点E ,既可以达到既定的产量水平,又是惟一能够达到这一既定产量的最小成本。
从数学上看,这就是将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互换,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极大值转为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值。
K r L TC +=ωmin ),(..K L f q t s =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令0),(00)],([=-='∂'∂=∂∂'-=∂'∂=∂∂'-=∂∂-'++='K L f q Z K qr K Z L qL Z K L f q K r L Z λλλωλω则r Kq L qω=∂∂∂∂ 或rMP MP KL=ω显然,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条件,与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条件是一样的。
借助同样方法,也可求得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
以n P 表示第n 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则nn KLP MP r MP MP ===ϖ(10.16) 式(10.16)可称为边际报酬均等法则,它是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三、多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线性规划在研究三种以上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时,如果有多个约束条件且为不等式,求解起来就比较困难,甚至无解。
因此,在研究多种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时,线性规划(1inear programming)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线性规划的特点从经济学上看,线性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假如规模报酬和市场价格不变,企业在技术、财务、制度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如何优化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才能做到利润最大(产量最大或成本最小)?以数学语言表达,线性规划模型在比例性、可加性、连续性、确定性的假定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线性规划模型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非负限制三组方程构成。
(2)方程的变量都是一次的,即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均为线性函数。
(3)约束条件可以是不等式,不必像拉格朗日乘数法那样,必须是等式。
(4)任何线性规划的原始规划(primal programming),都可能变成其对偶规划(dual programing),两者同解。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都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生产时期或一定产量范围内,线性规划还是适用的,至少是近似的,而求解方法却大为简化,且有许多现成的软件包,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可以立即得到答案。
(二)线性规划模型1.原始规划组成原始规划的模型通常是以下三组方程:由决策变量构成的决策者线性目标函数;由决策变量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构成的约束方程;限制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的非负约束。
其一般形式为,,,..max21221122222121112121112211≥≤+++≤+++≤++++++=n m n mn m m n n n n n n X X X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t s X c X c X c V(10.17)其中,V为目标值;j c 为目标函数系数; j X 为决策变量; ij a 为约束方程系数; i b 为约束条件的右边项。
为讨论方便起见,上述原始规划模型式(10.17)常写成向量和矩阵形式..max ≥≤X b AX t s cX(10.18)其中,),,,(21n c c c c =T n X X X X ),,,(21 = n m ij a A ⨯=)(T m b b b b ),,,(21 =2.对偶规划对偶规划与原始规划具有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原始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大化,对偶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小化;原始规划目标函数系数成为对偶规划的右边项,对偶规划的目标函数成为原始规划的右边项;原始规划的约束系数矩阵是对偶规划约束系数矩阵的转置。
若原始规划模型为式(10.17),则其对偶规划模型为,,,..min21221122222121112211112211≥≥+++≥+++≥++++++=m n m mn n n m m m m m m p p p c p a p a p a c p a p a p a c p a p a p a t s p b p b p b U(10.19)其中,U为目标值;p 为影子价格(shadow price),是b 的变动量引起目标值的变动量,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