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时间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对应关系

合集下载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吕军;许翔;吕梅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新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目的:探讨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在该院住院的78例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同期选择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的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pro/U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pro),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实验组患者Upro/Ucr和24 h pro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Upro/Ucr和24 h pro的相关性均较好。

结论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可以作为肾病筛查的指标之一。

【总页数】3页(P37-39)
【作者】吕军;许翔;吕梅
【作者单位】476600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检验科;476600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6600 河南,永城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
【相关文献】
1.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J], 张丽
2.随机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在肾病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J], 喻群英
3.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检测在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J], 张东艳;伍惠静;韩丽婧
4.肾病诊治中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测定的临床意义 [J], 陈金玲; 陈志晓; 黎莉; 司徒经伟; 许秋桂; 李帅
5.尿蛋白和肌酐比值测定在蛋白尿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J], 饶佳;张小凤;徐虹;沈茜;葛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随机尿、晨尿与24h尿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随机尿、晨尿与24h尿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文章编号]1002-0179(2008)02-0332-02随机尿、晨尿与24h 尿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Cor relat ionAnalysisofBiochem icalIndexesinSpotUr ine,MorningVoidingUr ineand24hUr ine何秋蓉,李萍3,王嘉南,余霆HEQiu -rong,LIPing,WangJia-nan,etal.(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实验医学科临床生化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41)(Clinical BiochemistryLaboratory,Department ofLaboratoryMedicine,West China Hospital,Chengdu 610041,China ) 摘要:目的:研究分别用肌酐和渗透压校正随机尿、晨尿中的常规生化指标与24h 尿中对应指标含量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患者同一天内的24h 尿、晨尿和随机尿,分别测定三种不同类型尿液中的蛋白、电解质(钾、钠、氯)、和尿酸UA 的含量,其中晨尿和随机尿的结果分别以肌酐比值和渗透压比值表示,用SPSS1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秩相关分析。

结果:随机尿、晨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和尿蛋白/尿渗透压比值与24h 尿蛋白定量结果相关性良好(P <0105),相关系数约为018;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尿肌酐比值和尿电解质/尿渗透压比值与24h 尿电解质的相关性较差;随机尿、晨尿尿酸校正后没有相关性。

结论:晨尿和随机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代替24h 尿蛋白的测定有标本收集方便易行的优势;用肌酐校正随机尿、晨尿尿电解质的临床评价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尿酸的测定仍须采用24h 尿标本。

而晨尿、随机尿用渗透压做校正效果与肌酐校正一致。

关键词:24h 尿;晨尿;随机尿;尿蛋白;尿蛋白/尿肌酐比;尿蛋白/尿渗透压比;尿电解质;尿尿酸[中图分类号]R446112 [文献标志码]A Abstr act:Objective:Tostudythecorrelationsofnormalbiochemicalindexesinmorningvoidingurineandspoturinenor2malizedbycreatinineandosmolalityandthosein24hurine.Methods:The24hurine,spoturineandmorningvoidingurineofpatientswerecollectedinthesameday,andtheprotein,electrolytes(potassium,sodium,chloride )anduricacidweredetected respectively.Theresultsofspoturineandmorningvoidingurineshouldbeexpressedinratioswithcreatinineandosmolality.The dataandperformedbythespearmancorrelationanalysiswithSPSS1115.Results:Thereweregoodcorrelationsofurinaryprotein/creatinineinmorningvoidingurineandspoturineandproteinin24hurinerespectively,andsowastheurinaryprotein/osmolality (P >0105).What ’smore,allthecorrelationcoefectionswereabout018.Thecorrelationsofurinaryelectrolytesinmorning voidingurineandspoturineandthoesin24hurinerespectivelywerenotgood,thoughtheywerenormalizedbycreatinineandos 2molality.Therewerenocorrelationsaboutinuricacidindifferenttypesofurine.Conclusion:It ’sconvenientandpracticalto collectmorningvoidingurineandspoturinewhenurinaryprotein/creatinineinmorningvoidingurineandspoturinearedetectedin placeofusing24hurin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urinaryelectrolytesinmorningvoidingurineandspoturinenormalizedby creatinineneedsfurtherstudy.24hurinemustbecollectedtodetecturic.Theeffectofusingosmolalitytonormalizemorning voidingurineandspoturineequalstothatofusingcreatinine.Keywor ds:24hurine;morningvoidingurine;spoturine;urinaryprotein;urinaryprotein/creatinine;urinaryprotein/osmolality;urinaryelectrolytes;urinaryuricaid(Receiveddate:2007-07-18)表1124h 尿、随机尿和晨尿测定结果(中位数)测定项目24h 尿随机尿与肌酐比值与渗透压比值晨尿与肌酐比值与渗透压比值蛋白0158g/L 0107g/mmol 1104g 2/(mL mmol )0106g/mmol 0173g 2/mL mmol 钾33109mmol/L 312351142g/L 216541115g/L 钠15L 31361L 16313L 氯15L 11L 311L 尿酸1L 131L 1313L 作者简介何秋蓉(3),女,四川成都人,在读医学硕士。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评价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评价

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对糖尿病、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评价王树辉;谭文;凌晓舞【期刊名称】《贵州医药》【年(卷),期】2012(036)006【总页数】2页(P516-517)【作者】王树辉;谭文;凌晓舞【作者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贵阳5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尿白蛋白是一种中分子量的蛋白质,在肾小球基底膜滤过屏障损伤或缺陷时尿白蛋白可增高,是肾小球早期损伤的指标[1]。

24h尿微量白蛋白(UmA1b)是公认的标准方法,但是采集24h尿标本留取麻烦、费时,部分尿样容易丢失、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难以解决。

但由于尿流量受精神神经调节及饮食因素影响,一次随机尿留取因尿流量影响波动也很大,无实用价值,若经肌酐矫正后结果要稳定得多。

国内外文献[1]中尿微量白蛋白的报告方式以肌酐矫正应用最多。

近几年有较多研究建议用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mA1b/Cr)法查随机尿诊断尿微量白蛋白症,其结果与“金标准”24h尿白蛋白排泄率有很好的相关性[2]。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是肾脏的损伤,但其检查方法大多依靠传统的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以及尿蛋白定性等,这些方法对于诊断肾功能衰竭及其疗效观察是很可靠的指标,但对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却远远不够。

在此我们用UmA1b/Cr来评价其对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标本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留取随机尿标本,混匀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测定尿肌酐,并计算mA1b/Cr。

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男21例,女19例。

糖尿病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均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

高血压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均符合WHO 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尿蛋白定性均为阴性。

1.2 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UmA1b和Cr,实验组与对照组均采集随机尿约2mL,离心沉淀3 500转/min,时间10min加入样品杯上机检测,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剂,仪器为奥林巴斯AU5400。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3 年 11 月 - 2014 年 12 月收 治 CKD
患 者 102 例 ,所 有病 例符 合美 国肾 脏基 金会 - 慢性肾 脏病临床 实践指南(NKF- K/ DOQI)关于 CKD的诊断标准[4],年龄 3~12 岁,男 50 例,女 52 例。正常标本来自我 院健康体检中心 30 例健康儿童。
蛋 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表现之 一,既 往多数研 究结果 表明, 尿蛋白定 量与肾功 能之间 有着较 为密切的 关系[1 ], 这也就 意味着在 临床上 检测尿 蛋白定量 对指导 慢性肾脏 病的诊 断、评 价治疗效 果以及 判断预后 都有着 较为重 要的临床 意义。 长期以来 ,临床 一直采 用 24 h尿 蛋白定 量测定作 为金标 准来反 映肾脏疾 病患者 的尿蛋白 排泄情 况[2- 3]。 但是在实 际工作 中留取 24 h 尿液 较为繁 琐,对门 诊患者 来说就更 为不便 ,患者 往往因留 尿时间 不正确、 大便造 成尿液 丢失、患 者依从 性差 、膀 胱排空不完 全等原因造 成尿量偏多或偏少,从而使实际测定结果 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提 示慢性肾 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发 病率 有逐年 升高的 趋势, 这就使得 临床对 于一种 快速、准 确、简单的检测患者尿蛋白的方法需求程 度越来越强烈 。本研究主要 评价尿蛋白/ 肌酐比值 替代 24 h 尿蛋 白定量 的临床价 值,以 期望对今 后的临 床工作 有一定帮 助,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统计 学分析:采 用 SPSS 11.0 统计软 件进 行统计学 分析与处理 、绘制 ROC 曲 线 ,并做 相关 分析和 t 检验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晨尿尿蛋白/肌酐与随机尿尿蛋白/肌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标准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标准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标准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临床上评估肾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可以反映肾
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常情况下,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超出正常范围,就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正常范围是指在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与肌酐的比值,成
年男性的正常范围为0.02-0.15,成年女性的正常范围为0.03-0.25。

超出这个范围
的数值可能意味着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或者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现异常。

在临床上,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异常往往与肾脏疾病相关,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等。

对于尿蛋白尿肌酐比值异常的患者,应该及时进行相关的检查,包括尿常规、
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进食高蛋白食物,减少对肾脏的负担,有助于减缓病情的发展。

此外,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的异常也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如剧烈运动、发热、
感染、肾结石等,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查时,也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避免误诊误治。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对于预防肾脏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尿蛋白尿肌酐比值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范围内的
数值有利于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以维护肾脏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基于尿蛋白肌酐比的24 h尿蛋白定量评估方程研究

基于尿蛋白肌酐比的24 h尿蛋白定量评估方程研究

基于尿蛋白肌酐比的24 h尿蛋白定量评估方程研究唐骅;连天宇;卢刘灿;王燕妮;赵京;崔洪祝;陈锦霞;刘迅【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年(卷),期】2014(0)9【摘要】目的:评估用尿蛋白肌酐比( protein/creatinine ratio,P/C ratio)预测24 h尿蛋白定量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在我院肾内科就诊的慢性肾脏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138例,共199份标本,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若干亚组。

将患者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尿蛋白肌酐比相对于24 h尿蛋白定量为0.5 g、1.0 g及3.5 g的最佳诊断界点。

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建立24 h尿蛋白定量预测方程。

结果: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良好相关性(r=0.812)。

其相关系数在CKD1~4期分别是0.791,0.925,0.872,0.893,而在CKD 5期其相关系数则较低(0.450)。

高血清白蛋白亚组(r=0.817)比低血清白蛋白亚组(r=0.652)显示出更高的相关性。

应用ROC曲线分析,尿蛋白肌酐比相对应24 h尿蛋白定量0.5 g/24 h、1.0 g/24 h 及3.5 g/24 h诊断界点分别为0.45 mg/mg (敏感性0.95;特异性0.88),0.81 mg/mg(敏感性0.97;特异性0.77)和3.92 mg/mg(敏感性0.97;特异性0.77)时敏感性及特异性最优。

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回归方程:24 h尿蛋白定量( g)=5.543+0.422×尿蛋白肌酐比( mg/mg)-0.104×血清白蛋白( g/L)。

结论:尿蛋白肌酐比与24 h尿蛋白定量有较好相关性,可以替代24 h尿蛋白定量,但在CKD5期和低血清白蛋白患者其准确性下降。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i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tein/creatinine ( P/C) ratio to predict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Methods:A total of 199 chronic kidneydisease ( CKD)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ll patients were assigned in-to five CKD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NKF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two subgroups by serum albumin level≥30 g/L and <30 g/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urine P/C ratio and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were calculate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cutoff values for urine P/C ratio for predicting 24 hour urinary protein“threshold” excretion of 0. 5, 1. 0 and 3. 5 g/24 h.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to develop an equation to evaluate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Result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urine P/C ratio and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was 0. 812 (P<0. 001).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 CKD 1 to 5 categories were 0. 791, 0. 925, 0. 872, 0. 893 and 0. 450, respectively. The higher serum albumin subgroup had a bett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 817) than the lower one (0. 652). The urine P/C value of 0. 45 mg/mg (sensitivity 0. 95; specificity 0. 88), 0. 81 mg/mg (0. 97;0. 77) and 3.92 mg/mg (0. 81;0. 87) were the predictors for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equivalent‘thresholds’ at 0. 5, 1. 0 and 3. 5 g/day. Finally, an equation us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was developed:[24 hour urinary protein ( g) =5. 543+0. 422 × urine P/C radio (mg/mg) -0. 104 × serum albumin (g/L)]. Conclusion:Urine P/C ratio can act as a predictor in the evaluation of 24 hour urinary protein. However, the performance varies in high CKD category and low serum albumin subgroups.【总页数】3页(P777-779)【作者】唐骅;连天宇;卢刘灿;王燕妮;赵京;崔洪祝;陈锦霞;刘迅【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6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51006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06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 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J], 王颖瑛2.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分析 [J], 段峰3.点时间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对应关系的研究 [J], 邹勇华;杜新4.慢性肾脏病患者尿蛋白肌酐比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J], 邓阳郡; 黄芬芬; 谢小行; 万家颖; 廖文娟; 熊飞5.探究尿蛋白与肌酐比值和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 [J], 李萍萍[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24蛋白尿定量标准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是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导致的。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

因此,对于蛋白尿的定量标准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目前,国际上对于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主要是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为主。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毫克以下,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被认为是蛋白尿。

而根据蛋白尿的程度,可以将其分为微量蛋白尿(150-300毫克/24
小时)、轻度蛋白尿(300-1000毫克/24小时)、中度蛋白尿(1000-3500毫克/24小时)和重度蛋白尿(超过3500毫克/24小时)四个等级。

对于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医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对于微量蛋白尿,一般可以通过控制饮食、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而对于重度蛋白尿,则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措施,可能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甚至需要进行肾脏透析等。

除了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可以用来定量蛋白尿,比如尿蛋白/肌酐比值、尿蛋白浓度等。

这些方法在临床上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相对来说,24小时尿蛋白定量更加准确、可靠。

总的来说,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评估肾脏功能、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准确掌握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蛋白尿情况,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期获得更好的疗效。

尿白蛋白_肌酐比值与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比较_刘丹

尿白蛋白_肌酐比值与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比较_刘丹

·短篇论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白蛋白排泄率检测的比较刘丹唐菊英刘珊英严励黎锋【摘要】目的通过对单次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过夜时段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检测比较,探讨能否将简便快捷的ACR用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门诊筛查和随访。

方法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进行单次晨尿ACR和过夜8h尿AER检测。

以AER为标准参照方法,比较ACR按英国慢性肾脏病指南推荐的切点值(男≥2.5mg/mmol,女≥3.5mg/mmol)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ROC曲线分析估测ACR的诊断价值及性别特异性诊断切点;并分析ACR与AER检测方法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偏差。

结果按指南推荐的切点值,ACR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敏感性为95.15%、特异性为97.93%;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3%和96.60%。

ROC曲线分析提示A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诊断微量白蛋白尿的切点值为2.43mg/mmol(其敏感性为98.06%、特异性为97.24%);性别特异性切点值为:男2.43mg/mmol,女2.65mg/mmol。

ACR与AER值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为0.96;P<0.001)。

两种方法所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总随机误差为0.189。

结论ACR为一项简单、快捷、准确反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指标。

ACR不仅与AER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与AER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和较小的误差,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门诊筛查和随访。

【关键词】糖尿病;白蛋白尿;肌酐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出现肾损害的早期标志,也是大血管受损的标志。

众多研究表明,微量白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因心血管病致死事件密切相关,已成为其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故对糖尿病患者要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以便早期干预治疗及评估治疗效果[1]。

目前用于定量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的方法有收集24h尿或过夜时段尿测定其白蛋白浓度,计算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或收集早晨或任意时间点单次尿测定其白蛋白和肌酐浓度,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 1.随机尿Pro/Cr可替代传统的“定时尿液收 集”的测定方法
• 2.随机尿Pro/Cr优于传统的“定时尿液收集” 的测定方法
• 3.尿Pro/Cr比值可以用于精确评估尿蛋白排 泄率
• 4.24h尿蛋白定量3.5、1.0和0.3g与随机尿 蛋白-肌酐比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为2. limit of normal albumin excretion is usually given as 30 mg/day.
Shihabi ZK, etc. Albuminuria vs urinary total protein for detecting chronic renal disorders. Clin Chem 1991; 37:621-624.
BRENNER & RECTOR'S The kidney. 8th ed. Saunders, 2007: 738-742
24h尿蛋白定量是不准确的 • 1.定时不准确 • 2.部分尿样丢失 • 3.膀胱排空不完全 • 4.患者依从性差 为纠正此缺陷,美国NKF K/DOQI目前推荐了
尿蛋白-肌酐比值法。
统计学方法
• 应用 SPSS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ROC 曲线的绘制,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相关 分析和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
随机尿Pro/Cr与24h尿蛋白定量呈线性 相关(r=0.615,P<0.001)
24h尿蛋白定量≥3.5g相应的尿Pro/Cr曲线,曲线下面积0.924, 以随机尿Pro/Cr≥2.99为诊断界点,其诊断的敏感性为90.0%, 特异性为80.0%
点时间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h 尿蛋白定量对应关系的研究
• Urine protein measurement can be used to assist in the diagnosis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to assess progression and response to therapy.
对象
• 选自2006年11月~2008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 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住院的肾脏病患者35 例,其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16~85岁, 平均57.37岁
方法
•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根据最佳敏感性和 特异性确定随机尿Pro/Cr诊断24h尿蛋白定 量为3.5g、l.0g和0.3g的诊断界点,观察点 时间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蛋白定量之 间的对应数值关系
It has been suggested that a protein-tocreatinine ratio of greater than 3.0 or 3.5 mg/mg or less than 0.2 mg/mg indicates protein excretion rates of greater than 3.0 or 3.5 g/24 hr or less than 0.2 g/24 hr, respectively.
24h尿蛋白定量≥1.0g相应的尿Pro/Cr曲线,曲线下面积 0.985,选取随机尿Pro/Cr≥1.15为诊断界值,其敏感性和特 异性分别为95.8%和90.9%
24h尿蛋白定量≥0.3g相应的尿Pro/Cr曲线,曲线下面积0.958, 选择随机尿Pro/Cr≥0.45为诊断界值,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7.5%和100.0%
Most healthy individuals excrete between 30 and 130 mg/day of protein, and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total urine protein excretion is generally given as 150 to 200 mg/day for adult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r defined optimal levels of detection for protein-to-creatinine ratios in large numbers of patients in different clinical setting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