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文化
新都附近好玩的地方

新都附近好玩的地方新都是四川成都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新都附近有许多好玩的地方,让人流连忘返。
一、新都文化广场新都文化广场位于新都区中心,是新都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广场上绿树成荫,花香四溢,草地上铺满了笑脸的孩子,他们在草地上奔跑、玩耍,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广场上有音乐喷泉,夜晚时分,音乐喷泉会伴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给人一种视听盛宴的享受。
在广场的周边还有一些小吃摊,让人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满足味蕾的享受。
二、新都古城新都古城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古城内有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还有一些历史遗迹。
在古城的街道上漫步,可以感受到古时的繁华和风情。
古城的建筑风格独特,有着浓厚的川西民俗特色,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
古城内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店,可以购买到精美的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或送给亲友。
三、新都公园新都公园是新都市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湖泊环绕。
公园内有着各种各样的花卉,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
公园内有湖泊,可以划船或钓鱼,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舒适。
公园内还有一些运动场馆,可以进行各种户外运动,如篮球、羽毛球等,让人可以尽情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四、新都博物馆新都博物馆是一座展示新都地域文化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博物馆分为不同的展厅,介绍了新都的历史、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
在博物馆中,可以了解到新都的渊源和发展历程,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新都的文化魅力。
五、新都温泉新都温泉是新都市一处天然温泉,温泉水质优良,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温泉区内有多个泡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的泡池,享受温泉的舒适。
温泉水有着良好的保健功效,可以放松身心,舒缓疲劳,对身体有益。
以上是新都附近一些好玩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其特色和魅力。
如果你在新都附近,不妨去这些地方逛逛,感受一下新都的风土人情,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新都区名胜古迹

新都区名胜古迹新都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北部,是成都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新都区拥有丰富的名胜古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以下是新都区几个著名的名胜古迹。
第一个值得一提的是新都区的双流古镇。
古镇位于新都区南部,距离成都市区约50公里。
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是成都市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古镇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街道布局,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在古镇中,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风格、古朴的街道风情以及丰富的文化活动。
古镇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祠堂,如双流关帝庙、双流文庙等,是游客了解古代文化的好地方。
第二个名胜古迹是新都区的蒲江古镇。
蒲江古镇位于新都区西部,是古代蜀道的重要驿站之一。
这个古镇保存完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人文氛围。
在古镇的街道上,游客可以欣赏到古老的建筑风格,如明清时期的宅院和店铺。
古镇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和祠堂,如文庙、关帝庙等,是游客了解古代宗教文化的好地方。
此外,蒲江古镇还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清澈的溪流、青山环绕,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古镇,新都区还有许多其他的名胜古迹。
比如,位于新都区北部的邓小平故居就是其中之一。
邓小平故居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政治家邓小平的故居,也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
故居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古民居,保留了邓小平小时候的居住环境和一些文物。
在故居内,游客可以了解到邓小平同志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进一步了解邓小平同志的伟大事迹。
另外,新都区还有一座非常著名的寺庙,那就是庙会寺。
庙会寺位于新都区中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寺庙。
寺庙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有着宏伟的殿堂和精美的雕塑,让人惊叹不已。
庙会寺还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佛事活动和庙会,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和游客。
总之,新都区的名胜古迹丰富多样,各有特色。
无论是古镇还是庙宇,每个景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来到新都区,游客可以一边欣赏古老的建筑风格,一边了解古代的文化传承,一边感受浓厚的人文氛围。
新都古蜀历史文化博物馆介绍

新都古蜀历史文化博物馆介绍
新都古蜀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博物馆,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桂湖中路89号附10号,与桂湖公园相邻,交通便利。
博物馆总投资约12.4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三层,展线自下而上。
新都博物馆的展览内容涵盖了古蜀历史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陶器、瓷器、金银器、青铜器、画像砖、书画等精品文物。
其中,汉代画像砖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展示了古蜀人的生活场景、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和文化特色。
此外,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其他时期的文物,如东汉《石门关》石刻、唐花鸟纹高足金杯、明杨慎行书逢贾岛诗文轴等,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也体现了新都区在各个时期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
新都博物馆的展览分为古蜀名都、汉风唐韵、人文明清、翰墨丹青、百代人杰五个单元,通过展示各个时期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向观众呈现了一幅完整的古蜀历史文化画卷。
此外,博物馆还设有科技文化活动区、书籍收藏阅览区、零碳化园、森林驿站、树梢栈道、林下漫步、音乐花园及晚望塔等配套设施,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新都博物馆作为新都最重要的文化名片和地方形象的塑造者,它不仅是一个展示交流中心、教育研究中心,同时也是地方文化传播中心。
从开馆至今,已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近20万人次。
通过参观新都博物馆,观众可以深入了解古蜀文化的魅力和新都区的历史底蕴,感受到古蜀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新都文化

新都人文历史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美誉的新都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
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不同的休闲需求。
这里不仅有千年古刹宝光寺、隋唐园林遗迹桂湖公园、古典人文园林东湖公园等历史建筑,还有乡村休闲旅游风情园和少儿时光基地、草莓园等亲子互动乐园,同时还有成都海宁皮革城、二台子丝绸博物馆、海峡茶城等大型购物商场。
穿越3000年的漫长岁月,新都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呈现于现代都市;书香、佛香、花香“三香”袭人,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传承。
在不少人看来,新都厚重的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大气、稳重。
而随着保利热波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国际风筝节等一大批新兴文化活动的举办,新都更被贴上了时尚、现代、开放的标签,成为全域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宜业宜居宜游样本。
【人文历史项目】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
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
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
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
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
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
宝光寺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
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
但从这里至今保存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看来,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当时是否叫宝光寺尚无法稽考。
但从1996年5月在寺内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最新资料表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这里已经叫宝光寺了。
寺中的佛塔,名称宝光塔。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万余所,宝光寺难免劫难,宝光塔也被摧毁。
唐大中元年(847),宝光寺得以恢复,但宝光塔尚未重修。
成都新都区文物古迹介绍

成都新都区文物古迹介绍
成都新都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以下是一些新都区的文物古迹介绍:
1. 新都故城:新都故城是新都区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始建于三国时期,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
它曾是刘备的都城,并担任
过三国时期刘备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现今,新都故城保留了城墙、宫殿、街市等遗迹,成为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
2. 汉源古城:汉源古城位于新都区境内,是著名的红军长征起点之一。
这座古城建于唐代,经历了多次兴衰和重建,保存下了许多古代建筑、碑碣和文物。
在古城内还有红军长征纪念馆,展示了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痕迹和红军英雄们的事迹。
3. 赵家沟古戏台:赵家沟是成都地区著名的戏曲村,也是四川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
在赵家沟的古戏台上,皮影戏、川剧等传统戏曲演出亦是非常有名。
这里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价值和传统文化的古建筑,游客可以欣赏到当地特色的戏曲演出,感受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4. 建设寺:建设寺位于新都区西南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该寺创建于唐代,历经多次修复和重建。
“五百罗汉”是建设寺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被誉为“东方罗马教堂”。
寺
内还有众多古建筑和佛教文化遗址,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上述的文物古迹,新都区还有许多古村落、历史建筑和文
化遗址值得一游。
这里保存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四川地区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我自豪,我是新都人 (1)

我 是 新 都 人
三 五 班
新都--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川西平原腹地,自古便是蜀中名城 2800年历史长河浩荡 孕育了无数文人墨客,为后世留下无数天府文化的瑰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新都历史名人 杨升庵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广为流传,深入 人心。
新都--历史文化名人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别号博南山人、 谥文宪,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为内阁首辅杨廷和之子 ,正德年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杨慎与解缙、徐渭合称“明朝 三才子”。
新都--历史名胜古迹宝光寺
新都拥有两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宝光寺和升庵桂 湖,已是游客必游之地,那里常年人潮涌动、游人络绎不绝。
新都--爱国名将王铭章
王铭章 (1893—1938), 字之钟,汉族, 四川省新都泰兴 场人,民族抗日 英雄,国民革命 军陆军第41军122 师师长。早年参 加保路运动和讨 伐袁世凯战争, 曾以其禀性正直、 骁勇善战而享誉 军旅。 著名抗日 将领。
经历过2800年沧海桑田
新都,城址未变、城名未改、 进步之心从未停止。
婆婆给我讲了很多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关于新 都的传说,原来新都叫史康县,出了个状元然后 更名叫新都。我想我会牢记这些故事并传承下去。
新都,我爱您!
谢 谢 大 家
新都--又名“香城”生态宜居
八月桂花节
பைடு நூலகம்
七月荷花节
十月柚子节
新都--传统节日“闹元宵”
婆婆总爱讲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告诉我节日的由来。教我制作与 节日相关的作品,比如灯笼、香瓜猴子、香包粽子等,让我亲身感受传统 节日文化的魅力,陪伴我度过一个个鲜活、快乐的传统节日。
新都清音历史简介

新都清音历史简介
新都清音历史可以追溯至唐朝,源自新都区清音乡,其清音古镇为该地的中心。
清音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据历史记载,清音古镇在唐朝时期已经成为历史名镇。
在古代,清音镇是一个商业繁荣的地方,以水陆交通优势,承担了西南地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被誉为“巴蜀喉舌”。
清音镇在明清时期经历了一番繁荣发展。
当时,古镇上兴建了许多精美的宅邸和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音庙,是古镇的象征和文化遗产之一。
清音庙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保存至今。
同时,清音镇还以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而闻名,如皮影戏、丝绸、剪纸等,这些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为古镇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着时代的变迁,清音古镇也经历了一些困难。
但是,正是得益于当地人民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清音古镇不断改造与发展,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景象。
如今,古镇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新都清音历史悠久,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的古镇。
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清音古镇成为了当地人民自豪的地方,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
这个古镇的发展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古镇文化的魅力和活力。
新都文化及景点

新都文化及景点新都区是成都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新都文化及景点。
一、新都文化1.川剧文化川剧是四川地方戏曲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
在新都区,川剧文化深厚,有着众多的川剧表演及培训机构。
每年还会举办川剧比赛和演出活动。
2.民俗文化新都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
这里有着传统的节日活动、民俗表演等活动。
例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会在街头上燃放灯笼、舞龙舞狮等庆祝活动。
3.书法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国特色艺术之一。
在新都区,书法爱好者很多,并且有很多书法机构提供相关培训课程。
二、新都景点1.新都桥新都桥是成都市内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桥建于明朝末期,跨越岷江,全长达360米。
它不仅是一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老建筑,也是观赏岷江风光的绝佳地点。
2.天台山天台山位于新都区东南部,是成都市内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人文景观。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3.石象湖石象湖位于新都区中心城区西部,是一个集生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这里有着清澈见底的湖水、茂密的林木和各种野生动物。
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钓鱼、划船等多种活动。
4.青龙寺青龙寺位于新都区中心城区北部,始建于唐朝初年。
这里有着精美的建筑和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每年的佛诞节和寺庙会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以上就是新都文化及景点的主要内容。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
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够亲自前来感受它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都人文历史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美誉的新都位于成都市北郊,居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古蜀国三大名都之一,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
新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不同的休闲需求。
这里不仅有千年古刹宝光寺、隋唐园林遗迹桂湖公园、古典人文园林东湖公园等历史建筑,还有乡村休闲旅游风情园和少儿时光基地、草莓园等亲子互动乐园,同时还有成都海宁皮革城、二台子丝绸博物馆、海峡茶城等大型购物商场。
穿越3000年的漫长岁月,新都以厚重的文化底蕴呈现于现代都市;书香、佛香、花香“三香”袭人,山脉、水脉、人脉、文脉“四脉”传承。
在不少人看来,新都厚重的历史人文,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大气、稳重。
而随着保利热波音乐节、草莓音乐节、国际风筝节等一大批新兴文化活动的举办,新都更被贴上了时尚、现代、开放的标签,成为全域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宜业宜居宜游样本。
【人文历史项目】新都区历史悠久,在周、秦以前属古蜀国地。
从2002年的1月1日起,新都县结束了2222年的“县史”,成为“成都市新都区”。
新都区的旅游景点以桂湖和宝光寺最为有名。
桂湖是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公园,因明代杨升庵在此读书饯别友人写出名诗《桂湖曲》而得名。
宝光寺始建于东汉,是成都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寺庙。
另有泥巴沱、白鹤岛等风景区。
宝光寺宝光寺位于成都市北郊十八公里处的新都区,是我国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环境清幽的佛教寺院之一。
此寺相传建于东汉,因史料不足,难以断论。
但从这里至今保存了我国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典型布局看来,这座寺院最迟建于隋代,当时是否叫宝光寺尚无法稽考。
但从1996年5月在寺内出土的唐代《施衣功德碑》最新资料表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这里已经叫宝光寺了。
寺中的佛塔,名称宝光塔。
唐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下令拆毁天下大寺4千6百余所,小寺4万余所,宝光寺难免劫难,宝光塔也被摧毁。
唐大中元年(847),宝光寺得以恢复,但宝光塔尚未重修。
唐广明元年十二月初五日(即公元881年元月8日),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李儇在五百神策军的保护下南逃入蜀。
中和元年五月(881年7月)僖宗路经新都,曾“驻跸”于宝光寺。
后来,他觉得这里环境很好,又距成都不远,便在寺后修建行宫(行宫露台的两个柱础现存于七佛殿前廊柱下)。
唐僖宗平生崇信佛教,到了成都,他立即派郭尊泰捧着皇帝的“玺书”,迎请隐居在彭州九陇山的高僧知玄(即悟达国师)到僖宗驾前随行。
唐中和三年(883)三月初八日,僖宗幸蜀已近三年。
据说这天晚上,他在行宫闷闷不乐,夜不成眠,便到寺中散步。
忽然,他见宝光塔废墟上霞光迸射,便惊惶失措地问悟达国师是怎么回事?悟达回答说:“此乃舍利放光,为祥瑞之兆,今黄巢已平,陛下可回长安了”。
僖宗大喜,叫人挖掘,果然在塔宫内发现石函,函内有佛舍利十三粒,晶明莹彻,光彩照人。
于是,僖宗命悟达国师重修宝塔,扩建佛寺。
宝塔取名为无垢净光宝塔,佛寺仍名宝光寺。
当时寺内有僧众一千余人,“蜀中之梵宫佛院未有盛于此者”。
因此,悟达国师被尊为宝光寺唐代的开山祖师。
宋代,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一代祖师佛果克勤(宋高宗赐号圆悟国师)开法于成都昭觉寺。
大观三年(1109)又住持宝光寺,并拓展寺庙规模,请宋徽宗敕赐宝光寺名大觉寺。
据清道光碑刻《宝光禅院创建重修端末记》称:“宋圆悟禅师修持说法,接众数千”。
使此寺进入了宋代的极盛时期。
元代,寺庙一度残破。
明初,石子美等人捐资培修,复名宝光寺。
永乐十一年(1413),心空和尚在寺内建造尊胜陀罗尼咒石经幢,后来寺庙毁于火灾。
明正德年间(1506枣1521),宝光寺经当朝首辅大学士杨廷和与翰林院修撰、新都状元杨升庵父子二人捐修,殿宇备极宏丽。
宝光寺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遭到毁损。
清唐熙九年(1670),四川梁山县双桂堂破山和尚派他的弟子笑宗印密禅师来到宝光寺,新都县知县毕成英及地方缙绅的支持下,剪荆伐棘,重兴道场,被称为清代宝光寺中兴第一代老和尚。
从康熙到光绪的两百多年间,由于不断培修扩建,宝光寺一跃而起,与成都文殊院、昭觉寺、草堂寺并列为成都附近的“四大精蓝”。
与成都文殊院,镇江金山寺、扬州高旻寺并列为长江流域的“四大丛林”,即所谓“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是也。
民国年间,宝光寺一直保持了佛教禅宗大丛林的崇高地位。
寺内方丈和尚无穷和贯一在国内佛教界颇有影响,而在成都“四大精蓝”间,宝光寺尤以执行禅门清规而闻名。
当时在挂单僧人中,流传着这样顺口溜:“要吃喝,到昭觉;要赶场,到草堂;要关猪,到文殊;要坐香,到宝光”。
峨眉山僧人,一半以上都是在宝光寺受的戒,因此,宝光寺有“峨半堂”之称。
在宝光寺受戒,参学的僧、尼,不少都学有成就,有的还成为我国佛教界的知名人士。
解放后,宝光寺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
一九五六年,宝光寺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国内许多寺院遭到不同程序的破坏,但宝光寺的殿堂、佛像、匾联、书画等文物古迹基本无毁损,成为我国结构最典型,保护最完整的一座佛教禅宗丛林。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宝光寺作为全国重点寺庙和著名旅游点,必将日益发挥巨大的作用。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宝光街81号。
(5.1公里)13分钟东湖公园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建于唐代并有遗迹可考的古典人文园林只有两处。
一处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现属于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园林早已破坏,只剩下很少的清代建筑和一个水塘了。
而新繁东湖,经过历代培修,仍然保存了唐代的全部遗址和部分园林风格。
至今,清代的园林建筑还基本完好。
因此,就古典人文园林而言,新繁东湖不仅是四川最早的,而且是全国最早的。
1984年11月,我国著名园林学者汪菊渊教授以及朱钧珍、张孝纪、刘家琪等专家,考察并游览了东湖。
他们一致认为,新繁东湖是一处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古典园林,苏州、扬州的园林皆晚于此,它能够保存到今天,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奇迹。
新繁东湖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繁镇,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著名宰相李德裕为新繁县令时开凿,是我国有遗迹可考的两处唐代古典人文园林之一。
占地1.8万平方米,水面约三分之一。
玲珑别致,布局谨严,韵味高雅。
具备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所有的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
园内有楼台亭阁等清代建筑20余处,掩映于古木名花之间,山水佳绝,风光秀丽,自古有“古蜀名园”之称。
新繁东湖主体建筑怀李堂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平房青瓦,回廊拥挟,外朴内秀,深寓蜀人缅怀唐贤德裕公在川“镇危疆,保境安民”,维护国家统一,“会昌之政几致中兴”的历史功绩之美好情愫。
园内还有纪念明末清初一门四世六乡贤的“四费祠”和纪念唐李德裕、宋王益(王安石之父)、宋邑人梅挚的“三贤堂”遗址,更显示出东湖文化名园的特色。
千余年来,东湖盛名不衰,历代均为川西名人学士雅集之处,给后人留下了大量诗文、匾联、书画作品。
东湖碑林中珍藏大量名家书画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东湖路。
桂湖桂湖公园在建造中,根据原有地形地物,包括树木竹林,都加以改造利用,它保留了长达一千米的饮马河(即清源河)。
河道及其自然景色,把大片低温地改造成人工湖,将凿湖之土垒成山丘,形成错落有致的岛屿和优美流畅的湖岸线,桂湖公园占地208亩,其中水面82亩。
湖上的建筑,吸取国内园林建筑艺术之精华,结构巧妙,工艺精美,楼、阁、亭、榭各式屋面全施以绿色琉璃瓦,平桥、拱桥、曲桥等各式桥梁多采用汉白玉或花岗石,显示了昔日宫廷园苑的豪华气派。
桂湖公园年动工兴建,1988年对外开放,1992年初具规模,是镶嵌在四川历史文化名城新都的又一颗的明珠,是展现在成都平原上的又一处山水俱佳、建筑典雅的园林胜境、旅游名区。
桂湖公园的大门石狮雄镇,宏伟壮观,门匾为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所书;门联五副,分别由楚图南、杨超题和周虚白、黄稚荃、赵蕴玉撰书。
进门,碧草凝翠、竹树交荫、群芳争艳、蝉鸟谐鸣,充满了新建园林的生机。
经过雅致的茶厅,踏着平铺的石每项,即来到湖畔的一组建筑群“沁春园”。
园内的主体建筑为一座大型舫居,形如北京颐和园的石舫,有匾曰“逍遥游”,为我国佛教高僧遍能法师所书,取战国著名哲学家庄子的名篇《逍遥游》为舫居之名。
这座舫居状如古代游船,上下两层,可供游人品茶、进餐、观赏湖光,真是苏东坡泛舟赤壁时所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韵味。
沿湖而行,湖岸迂回,道路弯曲。
路左有溪流、港湾、花圃,路右则为土丘、树林、河岸。
饮马河迤逦而南,流水淙淙。
据说,三国时代蜀汉将士们常在这里饮马,此事虽不见经传,但从附近的名胜古迹弥牟八阵图、军屯镇和马超墓看来,“饮马”的传闻是有其依据的。
往事越千年,胜迹涉难稽。
桂湖公园饮马河上却实实在在还有一座五百年前的古堰遗迹。
这座堰是明代首辅大学士杨升庵的父亲杨廷和捐资修筑的一处农田水利工程。
它年复一年,引水灌田,造福桑梓,农乡百姓不忘其德,故沿称此堰为学士堰。
学士堰下游数百米处的新都城南门桥,即是杨升庵祖父杨春为便利城乡来往而捐资修建的清源桥。
这座桥近年因市镇建设而拆除,不久,它将迁建于桂湖公园境内,作为饮马河上的新景点。
在饮马河畔,距学士堰遗迹不远的翠竹丛中,为新修的艾芜墓。
艾芜(1904—1992),原名汤道耕,新都清流镇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艾芜墓由红砂巨石垒成,上端矗立着他的半身青铜塑像。
身后的碑文记载着他的生平;胸前的碑面上“艾芜之墓”四个字,由当代文坛泰斗巴金手书。
墓前端有一块正方形大理石,上部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者,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下部嵌着一束铜质山茶花。
座右铭、大理石、山茶花,寄寓着这位南行作家、流浪文豪不平凡的一生。
艾芜墓后百余米处,即是桂湖公园最大的建筑群“天香园”,取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诗意。
此园位于桂湖公署中心,四周绿草如茵,汉白玉雕人物、动物点缀其间。
台基前32级踏跺中间的红砂石御路上,刻着“九龙戏珠”图案,九条龙游于云水之间,神气活现,刻技精湛。
云外楼为正方形五层建筑,中有螺旋状梯步可登,其匾额悬于最高楼檐下,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启动先生所书。
伫立楼头,凭栏远望,桂湖的水色天光及香城的远山近景尽收眼底。
云外楼临水处,建有二水榭,东曰“迎晖”,西曰“步月”。
楼之左右及后面,均有回廊环护,结构奇巧,木雕精美,楼西还有一座重檐攒尖顶八角凉亭,名叫南亭。
南亭,唐代园林建筑名,在新都城南,唐代诗人张说有《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诗。
当代一位有学者从诗句“竹径女萝蹊,莲洲文石堤”考证,桂湖是在唐代南亭的基础上建成的,故留南亭之名以怀胜迹。
楼东不远处有“浮光阁”,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浮光耀金”之意,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