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克力丝印油墨调制
丝印油墨调配的方法

丝印油墨调配的方法调配油墨是丝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丝印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1.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
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品红、黄、青)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比例较大的原色相。
若两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和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油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此外,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反之,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暗。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分析原稿色相。
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提高调墨效果。
当拿到颜色样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的鉴赏和分析,思量一下所要调配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颜色样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墨色的基础色。
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桔红、深红、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油墨的种类很多,但不管如何,除了三原色墨以外,其他颜色都是用以补充三原色的不足的。
任何复杂的颜色,总是在三原色范围内变化的,只要掌握好这个原则,调墨也就不成问题了。
丝印油墨配方

丝印油墨配方一、概述丝印油墨是一种特殊的印刷油墨,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印刷,如塑料、金属、陶瓷等。
丝印油墨的配方对于印刷效果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丝印油墨配方的基本组成和常见配方。
二、基本组成1. 树脂:树脂是丝印油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决定了油墨的粘度和干燥速度。
常用树脂有聚氯乙烯(PVC)、聚酯(PET)、聚酰胺(PA)等。
2. 溶剂:溶剂是将树脂溶解为液态的介质,它也影响着油墨的干燥速度和粘度。
常用溶剂有甲苯、二甲苯、氯化物等。
3. 颜料:颜料是决定油墨颜色和色泽的重要组成部分,常用颜料有碳黑、钛白粉、铁氧体等。
4. 添加剂:添加剂可以改善油墨流动性、降低粘度、提高耐久性等。
常用添加剂有硬脂酸、防腐剂、流平剂等。
三、常见配方1. PVC油墨配方PVC树脂:50%甲苯:25%醋酸乙酯:10%碳黑:10%硬脂酸:5%2. PET油墨配方PET树脂:40%二甲苯:30%氯化物:10%钛白粉:10%流平剂:5%防腐剂:5%3. PA油墨配方PA树脂:45%丙酮:20%氯化物:15%铁氧体颜料:15%流平剂:5%四、注意事项1. 混合时要充分搅拌,确保各组成部分均匀混合。
2. 配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但必须保证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合理。
3.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气体。
五、总结丝印油墨配方的基本组成包括树脂、溶剂、颜料和添加剂。
常见的配方有PVC油墨配方、PET油墨配方和PA油墨配方。
在操作时要注意混合均匀、比例合理和安全。
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摘要

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摘要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摘要1. 引言制作丝印油墨是一项关键的过程,它是用于印刷丝网图案的常见方法。
而制作一种高品质和适合特定用途的丝印油墨则需要正确的配方和合适的成分。
本文将探讨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摘要,旨在提供对丝印油墨制作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成分和比例的全面理解。
2. 基本配方制作丝印油墨的基本配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成分:- 颜料:颜料是丝印油墨中负责产生图案颜色的关键成分。
不同的颜料可以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常见的有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选择合适的颜料牌号和品质对于获得所需的颜色和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 树脂:树脂是丝印油墨中的粘合剂,它负责将颜料粒子与所印刷的表面粘合在一起。
树脂的选择应考虑印刷表面的性质和印刷条件。
- 溶剂:溶剂在丝印油墨中起到溶解颜料和树脂的作用,使其成为流动的可印刷物质。
选择合适的溶剂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和印刷效果。
- 助剂:助剂是一些辅助成分,它们可以调整油墨的黏度、流动性、耐久性等特性。
最常见的助剂包括增稠剂、流平剂、抗粘剂等。
3. 调配原则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需要根据特定的需求和印刷条件进行调配。
以下是一些调配原则可以帮助您获得最佳的印刷效果:- 颜料选择:根据所需的颜色和效果选择合适的颜料。
考虑颜料的耐光性、耐久性和稳定性等因素。
- 比例控制:根据所需颜色的深浅和饱和度调整颜料的比例。
合理控制树脂、溶剂和助剂的使用比例,以获得适当的黏度和流动性。
- 实验测试:调配丝印油墨时,建议进行小规模的实验测试,以确保配方的可行性和印刷效果。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4. 观点和理解制作丝印油墨是一项复杂且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任务。
仅凭配方摘要无法涵盖全部细节,实际调配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技术调整。
尊重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原则,在使用和处理丝印油墨时务必遵守相关规定,选择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产品,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总结制作丝印油墨的配方摘要为我们提供了对丝印油墨制作过程中关键成分和比例的理解。
丝印技术小技巧

丝印技术小技巧.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的勇气。
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
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
丝印技术小技巧
丝印技术总结
烤料时间"188PET 时间40分钟 70度完全干燥
加硬亚克力时间40分钟 70度完全干燥
非加硬亚克力时间40分钟 60度完全干燥
PC料燥时间10分钟 50度完全干燥
以上材料烘烤5分钟可达到80%干燥,可印下个颜色.印刷镜面银必须先凉10分钟出镜面效果在烘烤
肥油"主要原因解决方法
1.油墨太稀调整油墨稀释度(重调干油墨)
2.刮刀压力太大调整刮刀压力(减小压力)
3.刮刀速度太快调整刮刀速度(调快)
4.印刷时停留太久重新擦网
5.机器底版不平或有脏东西用干净碎布擦掉脏东西
6.网版上印刷图安上有脏东西重新洗网
锯齿"
1.网版造成更换网版
2.油墨太干加稀油墨
3.刮刀压力太小,速度过快加大压力减小速度
4.刮刀不锋利换刮刀或打磨刮刀
5.丝印过程中停留太久重新洗网
气泡"
1.油墨太干开稀油墨加适当消泡剂
2.刮刀速度太快减小速度
沙孔"
1.原材料赃物白点油擦拭在印刷
2.网版破洞或有脏东西用干净碎布擦掉脏东西
3.墨层薄网版目数太高更换低级网版和刮刀压力
4.油墨太稀调整油墨浓度
跳蚤引"压力加大或减小加快印刷速度。
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

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丝印油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印刷、包装和电子制造等行业的油墨类型,具有颜色鲜艳、质地坚韧和印刷精度高等优点。
在制作丝印油墨时,颜色调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合理的颜色调配才能确保油墨印刷的品质和效果。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如何进行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
一、了解丝印油墨颜色系统在进行丝印油墨调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颜色系统。
在印刷行业中,最常用的颜色系统是RGB和CMYK。
RGB颜色系统是指红、绿、蓝三原色,CMYK颜色系统是指青、品红、黄、黑四种颜色。
而丝印油墨采用的颜色系统则与这两种颜色系统不同,它使用的是Pantone(潘通)颜色系统,这是一种由美国一家公司开发的专业颜色系统。
二、按比例进行颜色调配在进行丝印油墨颜色调配时,需要精准地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油墨的各个颜色,以获得所需的颜色效果。
通常情况下,丝印油墨的调配比例为5:3:2:1,也就是说,每调配5部份中性油墨,就需要分别添加3部份黄色、2部份品红和1部份品红。
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通过配色卡等工具来帮助计算和调配颜色比例。
三、适时调整颜色深浅除了按比例混合油墨的各个颜色外,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颜色深浅。
在丝印油墨的颜色调配中,深浅程度的调整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通常对于需要深浅调整的颜色,可以添加其它颜色来进行调整,或者改变中性油墨和彩色油墨的混合比例来达到所需要的效果。
四、优化颜色调配的工艺参数除了颜色深浅之外,丝印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其颜色表现效果还受到多个工艺参数的影响,如网版、印刷速度、温度、湿度等。
因此,在进行丝印油墨颜色调配时,还需要注意优化工艺参数,以提高印刷效果和色彩还原度。
五、进行油墨配方的标准化管理为了保证丝印油墨颜色调配的精度和可重复性,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
一般情况下,可以制定丝印油墨配方标准,规定各个颜色成分的比例和配制流程,并使用专业仪器来辅助调配。
同时,还需将油墨配方信息记录在台账中,以备查证和跟踪管理。
丝网印刷油墨颜色调配

丝网印刷油墨颜色调配丝印调油是个比较复杂的事,如无人指点只能靠自己慢慢体会,初入者建议最好找本国际色卡对照,色卡上的每个颜色都注明了这个颜色是由哪几个颜色构成和各个颜色所占的比例,调油要调到跟样色百分之百相同是不可能的事,理论上楼上的说的似乎也对,但是要掌握得好还得靠自己慢慢实践的,比如说随便给个颜色你就要知道这个颜色是由那几个颜色调出来的。
印刷过程中对油墨颜色的调配心得体会—在印刷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方式印刷,也无论多色还是单色印刷,印刷前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油墨颜色调配,使之适应被印产品的需要,因而,经常要进行油墨颜色的选择与调配。
无论多么鲜艳的油墨,如果操作者不懂一些油墨性能和配色知识,混合出来的油墨也无法达到满意的外观和应有的质量水平。
为此,本文想介绍一些调色方法,以供参考。
一、配色原理任何一个彩色均由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特性表示,因而在配色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三个因素。
尽管理论上说黑色是光线的完全吸收,但黑墨仍然具有光泽。
油墨是颜料(色粉)与树脂连结料研磨而成的,颜料的粒子周围包裹着一层近乎透明的树脂油,这层树脂油对光线具有折射及反射作用,因而我们能感觉到黑墨印刷在基材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光泽。
在油墨配色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印刷工艺、墨层厚度、印刷基材等条件来决定所用油墨。
在选择油墨时,要考虑油墨本身光泽、色相、着色力、遮盖力。
1.光泽光泽既可以用仪器测量,亦可以凭肉眼判断,通常在配色过程中仅凭肉眼观察。
光泽实际上指的是油墨印刷样受光照射后向同一个方向反射光线的能力大小的程度。
其直接影响印刷品外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同时,在选择油墨时,要分清油墨本身是亮光、半光还是哑光型油墨,避免混合错误。
2.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征,用于质的区别,配色时,首先要考虑色相是否一致,其检测方法通常是通过刮样纸刮色或者进行模拟印刷,凭人的眼睛对标准样和试样进行观察比较。
3.遮盖力是油墨遮盖其底色的程度。
遮盖力越好则其透明度越差,透明度高低影响着油墨套色的效率及受印刷基材影响的程度。
亚克力材料丝印附着力不够的原因

亚克力材料丝印附着力不够的原因亚克力材料丝印附着力不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表面处理不当:亚克力材料表面可能存在油污、灰尘等污染物,或者表面过于光滑,导致丝印油墨无法有效附着。
在丝印前需要对亚克力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提高油墨的附着力。
2. 油墨选择不当:不同类型的亚克力材料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丝印油墨,否则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如果油墨与亚克力材料不兼容,可能会导致油墨脱落或附着力不够。
3. 丝印工艺不当:丝印工艺参数的设置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例如,印刷压力、印刷速度、油墨黏度等参数设置不当,都会导致油墨无法有效附着在亚克力材料表面。
4. 环境因素:丝印过程中的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油墨的附着力。
例如,温度、湿度等因素会影响油墨的干燥速度和附着力。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亚克力材料丝印的附着力:
1. 对亚克力材料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以去除油
污、灰尘等污染物,并增加表面粗糙度。
2. 选择适合亚克力材料的丝印油墨,并确保油墨与材料兼容。
3. 优化丝印工艺参数,例如调整印刷压力、印刷速度、油墨黏度等。
4. 控制丝印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油墨能够有效干燥和附着。
丝印油墨如何调色?全程为您解析经验之谈

丝印油墨如何调色?全程为您解析经验之谈一、油墨调配原理在印刷工艺中,彩色复制的原稿种类繁多,所呈现的色彩也五彩缤纷,各不相同,仅用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来表现已远远不够,往往需要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其他颜色的油墨,或用原辅材料调配成不同粘稠度和色相的油墨,来适应印刷作业的要求。
通常,我们把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油墨和辅助材料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改变其原有的物理特性(色相或印刷适性),以适应印刷作业要求的工艺操作,称为油墨调配,简称调墨。
色料三原色的品红色,其呈色是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绿光,反射出红光和蓝光,并在人眼的视网膜感色细胞上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品红光的结果,所以品红色又称减绿色。
其呈色关系式为:M=W-G=R+B。
色料三原色的青色,其呈色是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红光,反射出绿光和蓝光,并在人眼视网膜上感色细胞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青光的结果,所以青光又称减红色。
其呈色关系式为:C=W-R=G+B。
油墨调配是印刷工艺操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可以分为油墨色彩的色相调配和印刷适性调配。
玛莱宝油墨的色相调配是建立在色料减色法原理的基础上的,它不仅仅是光学现象的表现,而且是色彩变化规律的体现。
我们知道,所谓色料减色法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得到的一种颜色现象,其呈色效果是从复色的白光中减去一种单色光或几种单色光后的色光。
凡是不能用其它颜色调配得到的颜色,称为原色。
理想的每一种原色能减去白光中相应的1/3一种原色光,反射2/3两种原色光,色料原色就是两原色光混合的结果。
如色料三原色的黄色料,其呈色是色料从白光中减去(吸收)了蓝光,反射出红光和绿光,并在人眼视网膜的感色细胞上感觉到这两种色光混合的黄色的结果,所以黄色又称减蓝色,其呈色关系式为:Y=W-B=R+G。
转载注明出处:印刷知识大全/blog Copyright©2009:我的耗材1、由二种原色油墨等量混合的调配方法称为间色油墨的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克力丝印油墨调制
要获得正确的色彩,调墨应在稳定的自然光下进行,同时不可以数色并置观察,免受错觉的影响。
配置新鲜墨时,深色墨的加入要逐渐接近,切忌一次加入过多,再用大量浅色墨补救。
同时应尽量减少混合的色相,色相愈多,灰度愈大。
另外还应注意干燥前后的色彩变化,如吸墨量大的浅色承印物上,干后的墨色往往浅淡;发泡油墨的湿态、干态及发包泡态三相的色差较大;陶瓷印墨烧制后色相殊变;白色油墨经高温会变黄等。
诸如此类的变色规律,需要印刷者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样品,做出各自的色标。
丝印油墨(印料)的色彩调配是丝印生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
调配的基本原理离不开色光的加色法和色料的减色法等基本原理。
色料三原色中以任意两色等量混合,便能产生光的三原色的某一色相。
这三种色相从颜色的角度讲,称为间色(或叫第二次色),如黄、青二色混合形成的绿色,即为间色。
间色与间色混合产生的色相称为复色(或称为第三次色)。
所谓配色就是将两种以上的颜色,或是除主调色色彩之外再使用少量的色彩邻接,形成色彩的组合。
彩色油墨使用前调配时,首先将色样上需要配制的颜色单独露出,正确的分辨出原稿(或原样)色彩是原色、间色,还是复色。
如果是间色、复色,需要分辨出主色与辅色的比例。
其次一定要根据原稿指示的色调,小样调试,待与原稿相比,颜色色差较小或相等时,方可大批调配,且时间要短,调量要适当。
调的过少,造成停工,油墨色相不一,影响生产正常进行;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调墨通常在光线稳定或光线不直接照射的地方进行。
丝印油墨调色时要注意三点:a.配墨时应尽量少加不同色的油墨,色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越好。
b.采用"由浅入深"原则,无论配制浅色或鲜艳的彩色油墨,当色相接近样板时,要小心谨慎。
不同厂家生产的油墨,最好不要混合调用,尽量采用同一厂家不同颜色的油墨进行调色,否则会产生色调不匀的现象,严重时会出现凝聚而使油墨报废。
c.有些丝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
另外,油墨的色调在印刷时干燥前和干燥后有否差别,是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通过自然干燥的(溶剂挥发型油墨),承印物是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色彩不会发生变化;但若是陶瓷用的色料,由于在灼烧氧化后才显色,只能凭经验来调色。
而对于通过热固、光固来干燥的丝印油墨,颜色在深浅上有变化,上面已提到过。
调墨量大时,可以使用调墨机,可在短时间内
完成调色。
原油墨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配出很多颜色的油墨。
浅色油墨的调配一般以白墨为主,调以适当的彩色油墨。
如淡蓝色,以白墨为主,略加蓝色(青色);淡红色,以白墨为主,略加大红;灰色,以白墨为主,略加黑色;银灰色,以白墨为主,略加银粉浆,再加微量的黑墨。
配制浅色丝印油墨(印料),要尽量少加白墨,因为白墨活性大,易使其它颜色发生变色现象。
丝印工要调好墨,必须做到:a.了解油墨的各种规格和性能;使所配的油墨适合生产需要。
b.掌握色彩学基本知识,在调墨中运用自如。
c.对印刷的色彩及工艺技术进行分析,找出多套色的色序,以免色序不对,两色混溶,颜色发生变化。
d.调墨时还要注意油墨颜色的亮度,要求亮度大的尽量以原色来调配,否则易使调出的墨"发灰",降低了原有的色亮度。
3.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
通常出厂的丝印油墨,其粘度稍大,使用者应根据印刷图像的特点、丝网目数、印速、车间温度、承印物的表面张力及吸墨性能,用适当的溶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及减粘剂等,对油墨的粘度、表面张力、流动性及干燥速度等进行综合调整。
如丝印细线和网点时,应使油墨流动性稍小,干燥速度可稍慢;粗网印刷时,粘度应稍大,干燥速度可稍快;高速印刷时,流动性稍大,干燥速度可稍快;车间温度高时,干燥应稍慢,粘度稍大;承印物表面张力小时,油墨的表面张力亦应小些;承印面吸墨性强时,油墨的流动性及表面张力均可大些,干燥速度可慢些。
适性的
调节技术,也有赖于实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