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音乐: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

合集下载

(精品)西方古典音乐曲目总表

(精品)西方古典音乐曲目总表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尼古拉《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序曲奥芬巴赫威尼斯船歌天堂与地狱序曲奥尔夫布兰诗歌奥尔特钟表店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庞塞小星星波隆贝斯库叙事曲普罗柯菲耶夫彼得与狼古典交响曲大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歌剧《艺术家的生涯》歌剧《托斯卡》歌剧《图兰多特》歌剧《贾尼·斯基基》拉赫玛尼诺夫第二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升c小调前奏曲练声曲拉夫卡伐蒂那拉威尔茨冈波莱罗舞曲《达芙妮与克罗埃》组曲雷斯庇基罗马的喷泉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组曲歌剧《萨德科》之印度客商之歌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之野蜂飞舞罗德里戈阿兰胡埃斯罗萨斯乘风破浪圆舞曲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贼鹊》序曲安东·鲁宾斯坦 F大调旋律浪漫曲圣-桑动物狂欢节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骷髅之舞引子-随想回旋曲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卡门主题幻想曲勋伯格净化之夜舒伯特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第九交响曲第十四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鳟鱼)军队进行曲野玫瑰音乐瞬间《罗莎蒙德》序曲小夜曲圣母颂魔王《冬之旅》之菩提树舒曼第一交响曲(春天)第三交响曲(莱茵) a小调钢琴协奏曲童年情景之梦幻曲交响练习曲狂欢节《曼弗雷德》序曲两个掷弹兵奉献核桃树诗人之恋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革命)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十一交响曲(1905年)西贝柳斯芬兰颂第二交响曲第七交响曲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忧郁圆舞曲图翁涅拉的天鹅斯美塔那《我的祖国》之沃尔塔瓦河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索尔 b小调练习曲(月光)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皇帝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南国玫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维也纳的气质圆舞曲闲聊波尔卡拨弦波尔卡《蝙蝠》序曲约瑟夫·施特劳斯维也纳村燕圆舞曲天体音乐圆舞曲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舞剧《春之祭》苏克弦乐小夜曲爱之歌苏萨星条旗永不落华盛顿邮报苏佩《轻骑兵》序曲《诗人与农夫》序曲泰雷加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塔蒂尼科莱里主题变奏曲柴科夫斯基第四交响曲(命运)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悲怆)罗可可主题变奏曲第一钢琴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812序曲舞剧《天鹅湖》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舞剧《胡桃夹子》舞剧《睡美人》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歌剧《黑桃皇后》钢琴套曲《四季》《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旋律忧郁小夜曲如歌的行板托塞里小夜曲托斯蒂小夜曲威尔第歌剧《茶花女》歌剧《阿伊达》歌剧《奥赛罗》歌剧《游吟诗人》歌剧《弄臣》歌剧《命运之力》歌剧《纳布科》维瓦尔第四季鲁特琴与长笛瓦格纳《纽伦堡的名歌手》序曲歌剧《唐豪塞》婚礼进行曲歌剧《女武神》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韦伯邀舞《自由射手》序曲维尼亚夫斯基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华丽波兰舞曲莫斯科回忆伊拉迪埃尔鸽子。

序曲解读

序曲解读
史。
简略地揭示整部作 品 乐章 , 节奏 类似意 大 利的塔兰泰 交响乐开场白, 其
意 最早提 出这 最 早 尝 试 在 歌 剧 开 演 前 演 奏 拉舞 曲或英 国的吉格舞 曲。 大利 中的 音乐和戏 剧 内容 。 他是 器乐 曲的是 意大利作 曲家蒙 特威 尔 序曲的快慢顺序正好 与法国序 曲相 种主张的是德国作曲家格鲁克, 也是一 第, 在他10 年所作的歌剧 奥尔菲 反 , 67 由快 板一一 慢 板~ 一 快板 三个 古典歌剧序曲的创始人之一,
序 曲解读
Ov r ur et e
文字一 王亚平
序曲是一种 由管 弦乐队演奏的
十九 世纪初 叶 以后 , 有些 独 立 日 序曲、 勃拉姆斯为答谢布勒斯劳
器乐作 品, 它与其他 由管弦乐队演奏 的管 弦乐 曲, 它既不 是戏 剧音乐 作 大学 授 予 他 荣 誉 哲 学 博 士 学 位 而作 的器乐作品如幻想曲、 交响诗一样, 品之前的开场音乐, 也不是依附在器 的 学院节庆 序 曲、 柴科夫斯基为
斯) ) 总谱上的初演记录里 , 载有关 段落构成。 就
于使 用乐器 的说 明, 因此 蒙特威 尔
个致力于歌 剧改革的出色的歌剧作
他 格 鲁 克 的歌 剧 帕 里 斯 与 海 曲家 。 在其庄 严雄伟而具 有戏 剧
性的歌剧 阿尔切斯特 的前言中坚
第可 以算是 最早为 自己的歌剧 写作 伦 序曲是典型的意大利风格序 曲,
序曲的历史
在欧 洲的文艺复 兴末期 , 即
十 六 世 纪 的 最 后 十 年 间 , 大 利 开 意
又名 赫布里底群 岛 序曲) 、 法。 因此 , 在歌 剧 、 舞剧 、 唱剧或 序曲 ( 清
始 出现 最早的歌 剧 。 它像 民间露天

首尔爱乐的灵魂人物

首尔爱乐的灵魂人物

录 制唱片和国际巡演是 提升乐团水 ● 为何你擅长演释的东西似乎与 “ 悲剧 C 这与我们的意识有关系, 在韩国, 也许 外 ,
首尔 爱 乐 和 D G合 作 性 ” 有 关? 在 中国 也是 , 大 部分 人部 希望 成 为 优 秀的 准 的 两 个重 要 途 径 ,
如果作品本身是具 有 无论结果好 o 如同演员一样 , 独 奏 者。 而 我 个人 看 来 , 好 的音 乐家 应 该 录制唱片标志着乐团的成功, 都应该本着艺术 的初衷去做 , 我很高 悲剧 色彩 的 , 我们 也会 着力展 现 这些 悲 剧 有合作意识, 我很喜欢演奏室内乐。 我们 坏,
分 I 】 进{ r
正地和全世界分享, 希望有更多亚洲 乐团 可以作为领军者进入这一领域。
响乐团的助理指挥。 首尔爱乐有一 个非常 强大的团队, 我们还有一位女驻团作曲家
陈银 淑 。
● 很多音乐家都认为未来古典音乐的最
大市场在亚洲, 也许在中国, 你作为指挥
家如何看 这一说 法?你所 了解 的现状 是
首尔爱乐的做法 是从其他乐团包括 我自
你 自己 首尔爱 乐是否 由副 ● 你在新唱片里 自称是伴奏大师。 己的其他乐团招 募一些 优秀的乐手作为 ● 当你不 在首尔时, 常工作? 补充。 我们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责任, 一是 指挥来领衔 日 曾是一名独奏家, 现在作为指挥家与很多
哪位独奏 家给你的印象 提升乐团的整体水平, 二是提 携后辈音乐 o 我们的副指挥由一位非常有才华的年 独奏家有合作, 家, 我们也在提携优秀的年轻指挥 家。 轻女指挥 家成泺妍担任, 她曾是波士顿交 最深 ?
价也很低, 而今天, 即 使 票 价 比 以前 高 出 这套作品, 你怎样看待你的这一版本?

歌剧简介

歌剧简介

1 啊,花已凋零——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中阿米娜的咏叹调(1楼)2 啊,上帝,给我力量——比才歌剧《卡门》中米卡埃拉的咏叹调(4楼)3 爱情乘着玫瑰翅膀——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丽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4 求爱神给我安慰——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7楼)5 别说我,尊敬的人——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安娜的咏叹调(9楼)6 纯净的天使——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7 多奇怪——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薇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8 多谢,好友们——威尔第歌剧《西西里晚祷》中爱蕾娜的咏叹调(21楼)9 厄尔南尼,我们私奔吧——威尔第歌剧《厄尔南尼》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22楼)10 愤怒,我的愤怒——佩格莱西歌剧《女仆主妇》中塞尔皮娜的咏叹调(23楼)11 复仇的痛苦——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24楼)12 姑娘的秋波——多尼采蒂歌剧《唐·帕斯夸勒》中诺莉娅的咏叹调(25楼)13 挂满了柔软帐幕——普契尼歌剧《曼侬·列斯库》中曼侬的咏叹调(26楼)14 她抬头仰望——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奥斯卡的咏叹调(27楼)15 可爱的名字——威尔第歌剧《弄臣》中吉尔达的咏叹调(31楼)16 离家去远方——卡塔拉尼歌剧《瓦蕾》中瓦蕾的咏叹调(32楼)17 妈妈被杀害——乔尔达诺歌剧《安德烈·谢尼埃》中玛达蕾娜的咏叹调(33楼)18 漫步街上——歌剧《绣花女》中穆塞塔的咏叹调(34楼)19 美妙时刻已来临——莫扎特歌剧《费加罗婚礼》种苏珊娜的咏叹调(7楼)20 那天深夜在大海上——博依托歌剧《梅菲斯特》中玛格丽塔的咏叹调(36楼)21 你鞭打我吧——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彩琳娜的咏叹调(9楼)22 你那冰凉的心——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柳儿的咏叹调(37楼)23 你无情的背叛了我——莫扎特歌剧《唐璜》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9楼)24 我亲爱的爸爸——普契尼歌剧《加尼·斯基基》中劳莱塔的咏叹调(38楼)25 晴朗的一天——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咏叹调(44楼)26 人们叫我咪咪——普契尼歌剧《绣花女》中咪咪的咏叹调(34楼)27 上帝啊!给我安宁——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中莱奥诺拉的咏叹调(10楼)28 胜利归来——威尔第歌剧《阿依达》中阿依达的咏叹调(45楼)29 圣洁女神——贝利尼歌剧《诺尔玛》中诺尔玛的咏叹调(46楼)30 圣母玛丽亚——威尔第歌剧《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咏叹调(47楼)31 失去妈妈的孩子——普契尼歌剧《修女安吉里卡》中安吉里卡的咏叹调(48楼)32 是分手的时候了——多尼采蒂歌剧《军中女郎》中玛丽亚的咏叹调(49楼)33 死亡啊!——蓬皮耶利歌剧《乔贡达》中乔贡达的咏叹调(50楼)34 他那温柔的声音——贝利尼歌剧《清教徒》中爱尔薇拉的咏叹调(51楼)35 万籁无声——多尼采蒂歌剧《拉美摩尔的露契亚》中露契亚的咏叹调(57楼)36 为艺术,为爱情——普契尼歌剧《托斯卡》中托斯卡的咏叹调(58楼)37 我去死,先求你——威尔第歌剧《假面舞会》中阿美莉娅的咏叹调(27楼)38 我是作家忠实的仆人——契雷亚歌剧《阿德里亚娜·莱库弗》(59楼)39 夜深沉——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中莱昂诺拉的咏叹调(6楼)40 一个女孩正十五——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黛斯碧娜的咏叹调(60楼)41 永别了,快乐的梦——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维奥列塔的咏叹调(12楼[/url])42 在这座宫殿里——普契尼歌剧《图兰朵》中图兰朵的咏叹调(37楼)。

威尔第及曲目

威尔第及曲目

威尔第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意大利作曲家,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小酒馆经营者家庭。

13岁开始学音乐,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院,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

1842年,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那布科王》,演出异常成功,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底人》(1848)、《厄尔南尼》(18744)、《阿尔济拉》(1846)、《列尼亚诺战役》(1849)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之获得“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共写了28部歌剧,7首合唱作品。

创作生涯威尔第雕塑第一时期第一时期,40年代前后。

这一时期是威尔第的成名期。

威尔第在米兰开始了歌剧创作活动,参与了意大利人民反抗法、奥占领的爱国运动,创作了包括爱国英雄歌剧及爱国歌曲在内的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歌剧。

1839年初,威尔第夫妇移居米兰。

同年11月,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观众和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奥贝托》虽然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在威尔第的创作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奥贝托》打开了威尔第闯进意大利歌剧界的大门。

此后,他与斯卡拉歌剧院经理莫雷利签订了创作合同。

斯卡拉歌剧院领导梅雷利邀请他写的三部歌剧1840年,其中第一部《王国的一天》一败涂地,又值他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病亡,曾经一度情绪低落。

梅雷利又劝说他,给他看《纳布科》的台本,剧中的爱国主义热忱打动了威尔第的心。

1842年3月9日,威尔第创作的以反映意大利民族主义情绪为主题的歌剧《纳布科》,在首演后大获成功,其中希伯来人合唱《飞吧思想,插上金色翅膀》令人热血沸腾,是威尔第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块里程碑。

并在威尔第逝世后的葬礼上被成千上万的人们吟唱。

《纳布科》的成功,把威尔第引上了意大利歌剧之王的宝座。

第二时期第二时期,50年代。

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写了《弄臣》(1851)、《游吟诗人》(1853)、《茶花女》(1853)、《假面舞会》(1859)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

卡农

卡农

卡农(Canon)简介【转】卡农既Canon, 或者Kanon, 也被翻译为华音。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

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比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复调音乐的一种,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

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

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

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

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1653 ~ 1706年),曾是巴赫的老师。

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一种纯以模仿手法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当先后进入的各个声部自始至终在相同或不同的音高上演奏(唱)一旋律时,即称为卡农。

其最先出现的声部称为起句或主句,随后进入的各声部称为应句或答句。

分类正格卡农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

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

在那迷人的夜晚_聆听安德烈_波切利纽约中央公园演唱会

在那迷人的夜晚_聆听安德烈_波切利纽约中央公园演唱会

Some Enchanted Evening: Listen to the Andrea Bocelli Concerto One Night in Central Park
爵士乐正是他所擅长的,吹奏得相当有动感,水准一流,完美呈现出爵士小号的魅力风华,令人
《飞,作曲者是被誉为意大利音乐
莫多戈诺。

此曲
榜首的意大利歌曲,熟悉的旋律响起让现场的几万观众情不自禁地齐声同而波切利在结束句的轻声吟配合默契。

席琳•迪翁的表演大气
依旧,演唱水准一流,赢得了全场观
众的热情欢呼。

电影《纽约,纽约》
主题曲之原唱、出生在纽约的传奇
歌手东尼•班奈特亲自出山与波切
利联袂演唱,虽然老人已经86岁高
龄却依旧精神矍铄、充满活力,唱起
歌来仍底气十足,看来音乐的驻颜
效果在老人身上得到了完美呈现。

他和波切利,一老一小、一唱一和,
们很难界定他属于古典还是流行,
可即使分清又能如何呢?只要他的
音乐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能够
受到欢迎,
艺术生命来说,是人生中演唱最成
熟、最辉煌的巅峰时期
一切完美记忆留给了那个雨夜,他
在纽约实现了父亲未曾实现的梦
想,让全世界歌迷铭记了那一刻。

对威尔第的歌剧《命运的力量》中莱奥洛娜的咏叹调《安宁,安宁》的演唱研究X

对威尔第的歌剧《命运的力量》中莱奥洛娜的咏叹调《安宁,安宁》的演唱研究X

对威尔第的歌剧《命运的力量》中莱奥洛娜的咏叹调《安宁,安宁》的演唱研究X作者:王荣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3期摘要:女高音咏叹调《安宁,安宁》(pace,pace,mio Dio)是莱奥洛娜在第四幕第二景中著名的咏叹调,作品选自歌剧《命运的力量》(La forza del destino),是威尔第1862年创作的作品。

他赋予了作品更大的戏剧性变化的感染力,通过对这首咏叹调的研究,对于准确诠释作品、塑造人物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歌剧;咏叹调;女高音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

他成熟作品时期的女高音咏叹调旋律流动性很强、热情而富于戏剧性,这不免对演唱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演唱这首咏叹调时,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故事情节以及作曲家在作品中给予的艺术特点来揣摩人物的内心变化。

从整体上来说,演唱者的心境应该是虔诚、哀诉、恳求和祷告的。

在声音上注意气息的连贯、音色的柔润和位置的统一。

以下让我们参考美国威尔第女高音普莱斯于1999年所发行的专辑《Leontyne Price:The Uitimate Collection》的演唱版本,根据作品的三个部分来详细分析该作品演唱时的处理。

1 引子作为引子部分的人声出现之前,威尔第将前面的音乐铺垫足足给了17小节,营造出一种急促、慌乱而带悲剧色彩的音乐背景,暗示出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

到了18小节由3/8拍激动的小快板转为了4/4拍的行板,人声在没有伴奏的出现的情况下以小字二组的F长音出现,并在19小节八度下行大跳,仅给予一拍的时值,见谱例1:此处人声虽然只有简单的两个小节,但是普莱斯的声音朴实、自然,没有做过多情绪上的处理,却道出莱奥洛娜对安宁的渴望,为咏叹调主体部分的到来做情绪上的准备,达到先抑后扬的效果。

2 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为行板,定位在d=56的速度上,期间共六次转调,抒情性旋律与叙诉性旋律交融相汇,生动的描绘出莱奥洛娜复杂、悲伤的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视音乐: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
四幕歌剧《命运之力》是威尔第附有完美序曲的歌剧之一,其序曲是其中最通俗的名曲,经常单独在音乐会上演奏。

这首序曲几乎跳脱了从前的曲式逻辑,自由地驱使剧中的主题,暗示出整部戏剧的内容。

首先铜管乐器强烈吹奏出快板,显示出莱奥诺拉的命运之力。

之后,木管插入吹奏小快板的柔和优美主题旋律,这是阿尔瓦罗与唐卡罗在第四幕的二重唱。

接着乐队弦乐器转入行板,奏出第二幕莱奥诺拉的咏叹调“仁慈的圣母”的主题曲后,乐队速度变为急速板,使人联想到戏剧性的命运之力。

在这一兴奋过去后,单簧管吹奏出华丽快板。

这是取之于第二幕,莱奥诺拉与瓜尔迪亚诺二重唱的主题旋律。

不久又以铜管为主,吹奏修道院庄严的音乐,最后以强有力又充溢悲剧性的乐调结束。

由于这个序曲的曲式很不规整,不是模式化的,普通听众听起来会有点辛苦和吃力。

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特将此曲做了下面的可视音乐,视频中经过图解,曲式逻辑很容易看清楚,聆听时也容易跟随。

视频一:命运之力
关于《命运之力》1861年6月,威尔第受俄国彼得堡王室剧场的嘱托,为他们写一部歌剧。

威尔第想起李梵斯公爵,曾以此为题材写了以18世纪末期西班牙的舞台戏曲《唐·阿
尔瓦罗的命运之力》,威尔第乘此机会,请弗兰杰斯科写成剧本,并与之共同从事工作,1862年8月完稿。

1862年11月10日,于圣彼得堡皇家剧院首次公演,1863年2月27日《命运之力》在西班牙首演,演出时,原作者李梵斯公爵虽然年老体衰,仍亲临剧院观赏,对作曲家表示了由衷的感激。

1869年2月27日,改订版的《命运之力》初次演出于米兰拉斯卡拉剧院。

首演时由威尔第亲自指挥,使听众如疯似狂,轰动一时。

四幕歌剧《命运之力》,皮亚韦编剧,威尔第谱曲。

故事发生在18世纪末的西班牙塞尔维亚,混血青年阿尔瓦罗爱上莱奥诺拉两人意图私奔时,被父亲卡拉塔华侯爵发现。

阿尔瓦罗放弃抵抗,丢下手枪到地上,却反因枪枝走火而误杀侯爵。

侯爵临死时诅咒莱奥诺拉。

莱奥诺拉的哥哥唐卡罗决意为父报仇,但在一次意外中被化名从军的阿尔瓦罗所救,两人结为好友。

唐卡罗后来发现阿尔瓦罗身分,两人在决斗时被驱散,阿尔瓦罗便进入修道院忏悔。

几年后唐卡罗又找到藏匿在修道院的阿尔瓦罗,并激怒阿尔瓦罗与他决斗。

唐卡罗受到重创,阿尔瓦罗急忙到附近寻找一位隐士的协助,却赫然发现失散多年的莱奥诺拉。

莱奥诺拉赶去探望哥哥,不料唐卡罗仍未原谅她,临死之际奋力刺伤她。

最后兄妹俩双双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